① 怎么学咏春。
1、咏春的初学阶段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学不好,以后的学习就很难学好或继续学下去,对初学者(主要指刚开始学至学会过手之前的学生)我建议:一。要多练。二不要贪多急进。
2、咏春的套路只有三套拳,一套粧,在加上八斩刀,六点半棍法两套器械,套路简短。基本手法也只有摊,伏,拦,膀,耕,捆,腊几个最基本的手法,看似简单,很多人便以为咏春拳易学,但却不知道如何运用,
学完三套拳便以为是入门,练了几个散手便以为入室。
3、功夫需苦练,咏春拳在于意,不在于形,弄明白咏春不是三两天的事。学好咏春更不是三两月能做到的事,所以我建议初学者在学小念头的时候要多练,这个时候先学形,学好每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到位,至于小念头练什么,怎么练,这些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多问,一边练一边理解,许多东西要到明白咏春拳道理练什么的时候,又会不断自己反馈回来小念头的练法。所以,练会,多练是关键。
4、学完小念头之后的,要多练转马,配合摊,伏,拦,膀,耕,捆,腊等基本手法练习。配合手法练习,一方面可以连生你的手,另一方面可以慢慢体会腰马力。咏春练到最后也就是两样东西:松和劲。没有腰马就不可能有劲。马步先要稳,站不稳就更别提打人了,稳之后要练成活马。步伐灵活才能打到人,做到借力,卸力,舍力。马步是相当难练的,先要姿势正确,才能练好。再要就是花时间去磨练,这是考验诸君练功耐性的时候了。
5、再一个就是要多练黐手,黐手是咏春最重要的基础训练。手能不能松,步伐灵不灵活就是从这里练出来的,初学者开始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手位的正确。这项训练但是练好手的位置一般人也要两三个月,其中还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做好,如果老师理解不了黐手的含义,那么黐手就变成毫无意义的撩来撩去了。
② 初学咏春拳者学习的步骤是什么(就是该先学什么,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
1、务必先练好小念头(也有叫小练头的),这是咏春拳一个初级套路,它的动作招式虽然不多,但它集中了咏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练好小念头各个招式动作组合,就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小念头”作为咏春牌第一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当一名初学者启蒙之日,师傅往往会以告诫的语气对说:“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
2、 小念头说是初级套路但并非低级!小念头内包含了咏春拳的各种基本动作,日后的千变万化的招式以及发劲的基础,无不靠此等动作演化组成;若练习者连这首基础拳都练不好,其日后技术之坏将不待言。如果把学咏春拳当作学英文的话,小念头就是二十六个英文字母和基本拼词规律,小念头没学好,就不用谈学好咏春拳了。也因为小念头是如此的基本和重要,所以也有“学好小念头,就等于学会了一半咏春拳”的说法。
3、小念头没有步法或腿法,整套拳都是站在原地打的,不懂的人甚至会觉得这套拳看起来很滑稽。然而实际上,小念头几乎包含了咏春拳所有的进攻和防御手法,以及各式主要发劲的基本方式。从最重要的日字冲拳、侧面攻击的拂手,以及摊手、膀手、拍手、耕手等所有的防御手法,乃至于锻炼手腕灵活度的圈手,在小念头中都会得到锻炼。坚持长期练习小念头,会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熟练了咏春拳所有的手部动作。
4、小念头还包含了咏春拳的许多重要实战原则,如正面朝形、守中用中、“不动肘”防御原则等。正因为小念头没有步法,全部都是正面朝前的动作,你就不得不习惯咏春拳的正面对敌形态;而小念头所有的动作都严格遵循中线原则、以肘部为轴心去运作,自然而然就有了咏春拳实战的基础功力。
5、练习小念头时,极其重要的一点是放松,有节奏的一松一紧瞬间的练习,绝对不能全身绷紧生硬努劲的去打。事实上除了日字冲拳以外,其他动作最好都先适当放慢地去打,特别是“一摊三伏手”这个锻炼手腕灵活和卸力的动作,更要缓慢、松沉地去打。这样来坚持长期训练,让意念引领练习,让身体在训练中体悟协调相关联肌群的内在感觉,体悟正确路径动作规范和路径、对敌模拟的意识等,自然就能练出咏春拳外松内紧、由外透内的功力和培养良好的习惯。有了这些基础再去学其他中高级套路技法和打木人桩,进一步提升。
③ 初学咏春拳入门基本功
初学咏春拳入门基本功有转马、进马、退马等。
咏春拳的发力分为长桥发力和短桥发力,桥指的是前臂。通过伸展肘部,桥的手到达身体的远端,也就是长桥。在胳膊肘弯曲的状态下,在身体附近移动鼻梁叫做短鼻梁。
不管是长桥还是短桥都要练习肘底的力量。掌声是巧妙地避开对方攻击的动作,是短桥发挥力量的防守,摊牌也是解除对方攻势的动作,但由于长桥发挥力量,形状像白鹤的羽毛而得名。
扶肘、掉手的动作和张开的手正好相反,所以把张开的手和伸出的手交换一下是最好的。手臂的手是纯粹消除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