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金融学基础的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对人才租知培培养的要求编写的。全书共分11章。具体内容包括:金融学概述、弊唯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工具、金融机构概述、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货币供求与均衡、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调控和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收支。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猛销院校、成人高校的财经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教材,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基础知识的实用教材,同时也可供本科院校、电大、远程教育作教材使用,或作为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从业人员的参考书。
② 金融学的基础课程有哪些
金融专业:融学现在是个很热门的学科,金融学专业主要研究现代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整个金融经济的运动法律。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关于银行与证券、保险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理论与实务,关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的理论与实务,关于金融宏观调控及整个金融经济的理论与实务,以及关于金融管理特别是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与实务。主要研究方向有货币银行学、金融经济(含国际金融、金融理论)、投资学、保险学、公司理财(公司金融)。目前,金融学以取消先前的联考形式
然后这些是主干课:西方经济学、国际金融学、货币银行学、金融市场学、世界经济概论、金融工程学、国际保险、信托与租赁、公司金融、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金融统计分析、国际结算、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金融专业英语。
金融专业课程
同时还开设英语精读、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英语听力、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应用等多门基础课程
我们学校是大一、大二:学科基础类课程如英语,数学,大学语文,计算机等等;专业基础类课程如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等,课程前两年都一样,只是各个系安排课程的时间不同。
大三: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如计量经济学,金融市场学,中级财务会计,国际金融,金融企业会计;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等其中有选修课程。
大四:课程一般较少了,专业必修课就只有一门,其他都是选修课;
③ 金融基础知识的目录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货币形态的演变 2
一、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进程看货币的起源 2
二、从货币的本质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4
三、货币形态的演变 5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 8
一、价值尺度 8
二、流通手段 9
三、贮藏手段 10
四、支付手段 10
五、世界货币 11
第三节货币的定义及货币层次的划分 12
一、货币的定义 13
二、货币层次的划分 14
三、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5
第四节货币制度 17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 17
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17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 19
综合练习 23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扩张 27
第一节信用的产生及发展 27
一、信用的产生 28
二、信用发展中的两次飞跃 29
三、信用发展的几个阶段 30
第二节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33
一、信用形式 33
二、信用工具 34
三、常用信用工具 35
四、信用工具的价格 37
第三节信用扩张 39
一、信用扩张的含义 39
二、信用过度扩张 40
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40
四、虚拟经济影响实体经济的因素 41
综合练习 43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47
第一节利息 47
一、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47
二、利息的计量方法 48
第二节利率 49
一、利率的概念 50
二、利率的种类 50
三、利率的作用 52
第三节利率决定理论 53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论和西方的利率决定论 53
二、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 54
三、影响利率变化的因素 54
综合练习 56
第四章金融机构与四大支柱 59
第一节金融机构概述 59
一、金融机构产生的原因及功能 60
二、金融机构的划分 60
三、国际金融机构 61
第二节银行业 64
一、银行的含义 64
二、近代银行的发展史 64
三、银行性金融机构 64
四、我国现行的银行体制 66
第三节保险公司 69
一、保险公司的产生 69
二、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 70
三、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 70
第四节证券公司 72
一、证券公司概述 72
二、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 73
三、证券公司的佣金 74
第五节信托投资公司 77
一、信托与金融信托 77
二、信托投资公司的业务 78
三、信托投资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78
综合练习 81
第五章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 85
第一节商业银行概述 85
一、商业银行的起源 86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 87
三、西方商业银行近年来的发展动向 88
第二节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及组织结构 90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90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91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 92
第三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原则 94
一、安全性 94
二、流动性 96
三、营利性 96
四、商业银行经营原则的矛盾及其协调 97
第四节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98
一、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98
二、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 101
三、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103
第五节商业银行派生存款 106
一、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106
二、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条件 106
三、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 107
四、商业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约束因素 108
综合练习 110
第六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13
第一节中央银行概述 113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113
二、中央银行的类型结构 115
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116
第二节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118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 118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 120
三、中央银行的其他业务 121
第三节中央银行货币政策 122
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122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124
第四节货币政策工具 126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26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28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 128
四、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129
综合练习 132
第七章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膨胀 136
第一节货币需求 136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136
二、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 137
三、费雪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 137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 138
五、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138
六、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 139
第二节货币供给 140
一、货币供给 140
二、影响货币供给的基本因素 140
三、决定货币乘数大小的因素 141
第三节货币均衡 142
一、货币均衡的概念 143
二、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平衡 143
三、中央银行对货币供求的调节 144
第四节通货膨胀 146
一、通货膨胀的含义 146
二、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 147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148
四、通货膨胀的危害 150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 151
第五节通货紧缩 153
一、通货紧缩的含义 153
二、通货紧缩的分类 153
三、通货紧缩产生的原因 154
四、通货紧缩的危害 154
五、治理通货紧缩的措施 154
综合练习 156
第八章金融市场与衍生金融工具 159
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 160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160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160
三、金融市场的地位与功能 161
四、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方式 162
五、金融市场的分类 163
第二节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164
一、货币市场 164
二、资本市场 165
三、国际金融市场 167
第三节衍生金融工具 170
一、衍生金融工具概述 170
二、常见的衍生金融工具 171
综合练习 175
第九章外汇与国际收支 178
第一节外汇与汇率 178
一、外汇概述 179
二、外汇的功能 180
三、汇率及其标价方法 180
四、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 182
第二节国际收支 184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184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185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差额与分析 188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和影响 188
五、国际收支的调节 189
第三节外汇交易 192
一、外汇交易与外汇市场 192
二、外汇交易种类 192
综合练习 196
第十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98
第一节金融风险 198
一、金融风险的含义和特点 198
二、金融风险的成因 199
三、金融风险的影响 200
四、金融风险的分类 200
第二节金融监管概述 203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 203
二、实施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203
三、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内容 204
四、我国金融监管的现状 205
第三节国际金融业监管趋势 209
一、金融监管改革的原因 209
二、国际金融监管的发展趋势 210
三、国际“巴塞尔协议” 211
综合练习 213
主要参考文献 216
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217
④ 银行考试中的 金融经济基础知识要看些什么
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你可以去淘宝买 四钻信誉 商业银行招聘笔试面试复习资料word电子版 咨询卖家 觉来知是梦不胜悲 他们资料里面都有。对银行考试范围,流程等都很清楚。
⑤ 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
货币的功能及应用: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储藏,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的作用:1降低交易成本,2提高交换效率,3推动经济发展。
外汇汇率:
直接标价法:汇率越高,外币值越高,本币值越低。
间接标价法:汇率越高,外币值越低,本币值越高。
基准汇率:选定对外经济最常用的外币,作为标准。
套算汇率:根据本国基本汇率与国际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本币与其它非基本货币之间的汇率。
信用是一种借贷行为。其作用是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作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推动经济增长。
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复利:利息额在进入本金计算利息。
融资:资金从盈余单位向短缺单位的流动和转化,就是资金融通。
金融机构有银行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的作用:
一,提供支付结算服务(汇兑)。
二,融资。
三,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四,改善信息不对称。
五,风险转移和管理便利。
银行的重要历史特征:
1对企业发展在资金上具有支配性的作用。
2成为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重要渠道。
保险公司:
1积聚风险,分散风险,降低个人损失。
2融通长期资金,促进资本组成,重新配置资源。
3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
保险公司业务:
1筹集资本金。
2出售保单的收取保费。
3给付赔偿款。
4资金运作(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发放抵押贷款)。
证券公司: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中买卖证券的投资机构。
信托机构:充当受托人的法人机构
融资租赁机构:为承租人提供长期资金融通的租赁公司。
金融市场: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货币市场:短期(融通一年以内)资金场所。
资本市场:一年以上的资金交易市场。(狭义资本市场是指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现货市场:交易双方协议达成后即可交割,在两日内。
期货市场:交易双方协定达成后,但是并不立即交割,利率和汇率风险很小。
原生金融工具:
票据(可转让有价证券)
股票(可获股息红利)
债券(短债,长债,金融债)
基金(集合投资)
衍生金融工具:
1金融期货(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期货合约)
2金融期权:约定选择权的合约
3金融互换
期货合约是一种为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
货币市场:
1同业拆借(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资金拆借所形成的市场)
2票据市场:商业票据的承兑市场和贴现市场。
3国库劵
4回购协议市场:回购协议短期融资。
证券市场投资分析:
一基本面:宏观经济,宏观政策,产业周期和行市,公司状况。
二技术面:技术指标法(各种数学模型),切线法,形态法(m和w),k线,波浪理论(上5下3),循环周期理论。
国际收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记账原理:
1复式薄记:每一交易借方和贷方同时记录。
2权责发生制: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的转移为标准。
3市场价格
4所有记财单位拆合为同一种货币。
国际收支差额:贸易差额,经常项目差额,(以贸易差额为基础加上收入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的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
国际收支失衡原因:
1经济增长状况(有周期性收入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性
3货币性因素:物价、币值、外汇、利率
4偶然性因素
5外汇投机和国资流动
失衡调节:
1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价格,汇率,利率,收入
2国际政策调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信用政策和外贸政策。
国际资本流动的效应:
1一体化效应:国际资本流动全球一体化。
2放大效应:放大某国或全球经济发挥远超实力的影响。
3冲击效应。
冲击效应:
1对经济主权的冲击(许多国家结成自由贸易区)
2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3对汇率的冲击
放大效应:
1杠杆效应:以一定数量的国资实控资本远超自身的交易数额
2羊群效应:一人带头,大家跟风。
经济全球化:
1贸易一体化:消除或消减国际贸易障碍的趋势
2生产一体化: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3金融一体化: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
全球化的作用
积极作用:
1促进国贸和国际投资的发展,
2推动世界经济增长,
3促进全球金融业牺牲效率的提高,
4加强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消极作用:
1金融风险的增加
2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3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
中央银行的职能
发行的银行:具有独占货币发行权
银行的银行:
1充当最后贷款者
2集中管理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3全球票据清算中心
4监督和管理全国的商业银行
国家的银行:
1代理国库
2代理发行政府债券
3为政府筹资
4代替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国际金融活动
5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货币需求分析:
1收入,2价格,3利率,4货币流通速度,5金融资产的收益率,6对利润和价格的预期,7其他。
通货膨胀的成因
需求拉上的膨胀:
一,财政赤字增加印发
二,信用膨胀,贷款上升资金来源
三,投资需求膨胀
四,消费需求膨胀
成本推动的膨胀:
一工资上涨
二利润上涨
三结构型:经济结构,部门结构比例结构
四其他:供给不足,预期不当。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
促进作用:
1提高货币供给,增长率,
2有利于高收入阶层国民收入再分配
3利润率下降,刺激私人投资积极性
促退作用:
1借贷成本降低,资金需求上涨,金融体系效率下降
2生产性投资风险上涨,流向非生产性部门
3扰乱相对价格体系,扼杀价格机制作用
4提高了现期消费,社会储蓄率降低
中性作用:各种效应相互抵消。
治理膨胀:
一控制货币供应量,
二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
三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
四其他政策,。
通货紧缩与之相反。
金融调控
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作用:
1调控货币供给总量保持社会总供求的平衡,
2调控利率和控制货币总量货币平衡,保持物价水平。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
4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5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汇率相对稳定。
财政政策:国家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金融监管,依据国法对整个金融业实行的监管,以及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与稽核的自律性监管。同业组织的互律性监管,社会中介组织和舆论的社会性监管等,包括市场准入,市场运行过程,市场退出的监管。
经济发展与金融的关系:
1金融依附于商品经济是正比关系
2商品经济决定金融发展的结构规模和阶段。
⑥ 金融的基础是什么
我是学金融的,基础课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数理统计、经济统计学、运筹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会计、经济法、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投资学,比较重要的大概就这些吧。
⑦ 基础金融知识有哪些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的内容可概括为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存款的吸收与付出,贷款的发放与回收,金银、外汇的买卖,有价证券的发行与转让,保险、信托、国内、国际的货币结算等。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
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
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的特征:
1. 金融是信用交易。
(1)信用
经济学上的信用,是一种商品交易的形式,对应于现货交易(即时清结的交易)。
信用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最能体现信用的原则与特性。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信用已与货币流通融为一体。
(2)信用交易的应有特点
a. 一方以对方偿还为条件,向对方先行移转商品(包括货币)的所有权,或者部分权能;
b. 一方对商品所有权或其权能的先行移转与另一方的相对偿还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
c. 先行交付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信用风险,信用交易的发生是基于给予对方信任。
2. 金融原则上必须以货币为对象。
3. 金融交易可以发生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
其主要研究分支包括:
金融市场学(en:Financial market)
公司金融学(en:Corporate Finance)
金融工程学(en:Financial Engineering)
金融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ics)
投资学(en:Investment Investment)
货币银行学(en:Money, Banking and Economics)
国际金融学(en:International Finance)
财政学(en:Public Finance)
保险学(en:Insurance Insurance)
数理金融学(en:Mathematical Finance)
金融计量经济学(en:Financial Econometrics)
⑧ 金融基础知识的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对金融学领域的深入研究编写而成,主要包括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与信用扩张、利息与利息率、金融机构与四大支柱、商业银行与派生存款、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货币供求均衡与通货膨胀、金融市场与衍生工具、外汇与国际收支、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等内容。
本书提供课件、教案、各类题目参考意见、模拟试卷等配套资料,索要方式参见“配套资料索取说明”。
本书既可作为高职高专财经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成人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培训人员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