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 试述脚手架的作用及对脚手架的基本要求
脚手架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要有足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保证施工期间在所规定的荷载和气候条件下,不产生变形、倾斜和摇晃。
2、要有足够的使用面积,满足堆料、运输、操作和行走的要求。
3、构造要简单,搭设、拆除和搬运要方便。
脚手架的主要作用是在高处作业时供堆料、短距离水平运输及作业人员在上面进行施工作业,高处作业的五种基本类型的安全隐患在脚手架上作业中都会发生。
其工作条件具有以下特点:
1、所受荷载变异性较大。
2、扣件连接节点属于半刚性,且节点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安装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变异。
3、脚手架结构、构件存在初始缺陷,如杆件的初弯曲、锈蚀,搭设尺寸误差、受荷偏心等均较大。
4、与墙的连接点,对脚手架的约束性变异较大。对以上问题的研究缺乏系统积累和统计资料,不具备独立进行概率分析的条件,故对结构抗力乘以小于1的调整系数其值系通过与以往采用的安全系数进行校准确定。
因此,本规范采用的设计方法在实质上是属于半概率、半经验的。脚手架满足本规范规定的构造要求是设计计算的基本条件。
㈡ 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脚手架工程应符合的基本要求是:
1.满足使用要求
脚手架的宽度应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及运输的要求。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2 m左右, 最小不得小于1.5m。
2.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在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脚手架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脚手架的标准荷载值,取脚手板上实际作用荷载,其控制值为3KN/m2(砌 筑用脚手架)。在脚手架上堆砖,只许单行摆三层。脚手架所用材料的规格、质量应经过严 格检查,符合有关规定;脚手架的构造应合乎规定,搭设要牢固,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并 在使用过程中经常检查。
3.搭拆简单,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4.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尽量节约用料。
㈢ 脚手架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怎样的
(1)有足够的宽度(或面积)、步架高度、离墙距离,能满足工人操作、材料堆放和运输需要。工人在砌筑砖墙时,劳动生产率受砌体砌筑高度的影响,在距地面0.6m时生产率最高,高度低于或高于0.6m时生产率均下降。砌筑到一定高度后,不搭设脚手架砌筑工作将无法进行。考虑到砌砖的工作效率和施工组织等因素,每次脚手架的搭设高度5以12m为宜,称为“一步架高度”,又称为墙体的可砌高度。
(2)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施工期间在各种荷载作用下,脚手架不变形、不倾斜、不摇晃。
(3)与垂直运输设备和楼层作业面高度相互适应,以确保材料垂直运输转入楼层水平运输的需要。
(4)搭设、拆除和搬运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5)应考虑多层作业、交叉流水作业和多工种作业的要求,减少搭、拆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