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如何定基础轴线
扩展阅读
儿童肾炎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03 20:53:58
儿童喉咙发炎多久才好 2025-02-03 20:48:56
剪辑怎么做满屏歌词 2025-02-03 20:48:49

如何定基础轴线

发布时间: 2023-08-22 22:27:07

❶ 广联达基础层和首层轴线怎么定位

在导入CAD图时,首先要把CAD图用工具栏中的定位CAD图,然后找到基准点和轴网中相对应的点对正,然后再进行识别对应的构件就可以了。现在这种情况可以全部选择构件,然后利用工具栏中的移动,找个基准点然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轴网及构件与首层轴网相一致即可。

可以按照以下方法操作:

1、点选要复制的基础,如果是多个同样的基础可以点击右键菜单选择同名图元。
2、被选中的基础会反色显示。确定无误后,点击右键菜单中的,复制到其他楼层。
3、确定。如果操作成功,电脑会提示,已经成功复制了几个基础。
4、到一层看看,在相应的位置,都布置了同样的基础。

❷ 怎样做基础轴线控制

12.2.1 基础轴线位移
1.现象
砖基础由大放脚砌至室内地坪标高(±0.000)处,其轴线与上部墙体轴线错位。基础轴线位移多发生在住宅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层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受压,影响结构受力性能。
2.原因分析
(1)基础是将龙门板中线引至基槽内进行摆底砌筑。基础大放脚进行收分(退台)砌筑时,由于收分尺寸不易掌握准确,砌至大放脚顶处,再砌基础直墙部位容易发生轴线位移。
(2)横墙基础的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桩,有的工程放线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墙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若采取隔墙吊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的偏差。有的槽边中心控制桩,由于堆土、放料或运输小车的碰撞而丢失、移位。
3.防治措施
(1)在建筑物定位放线,外墙角处必须设置标志板(图12-1),并有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槽边堆土和进行其他作业时碰撞而发生移动。标志板下设永久性中心桩(打入地面一平,四周用混凝土封固),标志板拉通线时,应先与中心桩核对。为便于机械开挖基槽,标志板也可在基槽开挖后钉设。
(2)横墙轴线不宜采用基槽内排尺法控制,应设置中心桩。横墙中心桩应打入与地面一平,为便于排尺和拉中线,中心桩之间不宜堆土和放料,挖槽时应用砖覆盖,以便于清土寻找。在横墙基础拉中线时,可复核相邻轴线距离,以验证中心桩是否有移位情况。
(3)为防止砌筑基础大放脚收分不匀而造成轴线位移,应在基础收分部分砌完后,拉通线重新核对,并以新定出的轴线为准,砌筑基础直墙部分。
12.2.2 基础标高偏差
1.现象
基础砌至室内地坪(±0.000)处,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
2.原因分析
(1)砖基础下部的基层(灰土、混凝土)标高偏差较大,因而在砌筑基础时对标高不易控制。
(2)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察觉所砌砖层与皮数杆的标高差。
(3)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薄不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停歇时间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防治措施
(1)应加强对基层标高的控制,尽量控制在允许负偏差之内。砌筑基础前,应将基土垫平。
(2)基础皮数杆可采用小断面(20mm×20mm)方木或钢筋制作,使用时,将皮数杆直接夹砌在基础中心位置。采用基础外侧立皮数杆检查标高时,应配以水准尺校对水平(图12-2)。
(3)宽大基础大放脚的砌筑,应采取双面挂线保持横向水平,砌筑填芯砖应采取小面积铺灰,随铺随砌,顶面不应高于外侧跟线砖的高度。
12.2.3 基础防潮层失效
基础防潮层作法大致有三种:(1)抹20mm厚1:2:3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2)M10水泥砂浆二砖三缝;(3)60mm厚C15或C20混凝土圈梁。
1.现象
防潮层开裂或抹压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经常潮湿,使室内粉刷层剥落。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年久后,砖墙表皮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卫生和结构承载力。
2.原因分析
(1)防潮层的失效不是当时或短期内能发现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质量容易被忽视。如施工中经常发生砂浆混用,将砌基础剩余的砂浆作为防潮砂浆使用,或在砌筑浆中随意加一些水泥,这些都达不到防潮砂浆的配合比要求。
(2)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压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度达不到要求,或者出现裂缝。
(3)冬期施工防潮层因受冻失效。
3.防治措施
(1)防潮层应作为独立的隐蔽工程项目,在整个建筑基础工程完工后进行操作,施工时尽量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2)防潮层下面三层砖要求满铺满挤,横、竖向灰缝砂浆都要饱满,240mm墙防潮层下的顶皮砖,应采用满丁砌法。
(3)防潮层施工宜安排在基础房心土回填后进行,避免填土时对防潮层的损坏。
(4)如设计对防潮层作法未作具体规定时,宜采用20mm厚1:2.5水泥砂浆掺适量防水剂的作法,操作要求如下。
1)清除基面上的泥土、砂浆等杂物,将被碰动的砖块重新砌筑,充分浇水润湿,待表面略见风干,即可进行防潮层施工。
2)两边贴尺抹防潮层,保证20mm厚度。不允许用防潮层的厚度来调整基础标高的偏差。
3)砂浆表面用木抹子揉平,待开始起干时,即可进行抹压(2~3遍)。抹压时,可在表面撒少许干水泥或刷一遍水泥净浆,以进一步堵塞砂浆毛细管通路。防潮层施工应尽量不留施工缝,一次做齐,如必须留置,则应留在门位置。
4)防潮层砂浆抹完后,第二天即可浇水养护。可在防潮层上铺20-30mm厚砂子,上面铺一层砖,每日浇水一次,这样能保持良好的防潮养护环境。至少养护3d,才能在上面砌筑墙体。
(5)60mm厚混凝土圈子梁的防潮层施工,应注意混凝土石子级配和砂石含泥量,圈梁面层应加强抹压,也可采取撒干水泥压光处理,养护方法同水泥砂浆防潮层。
(6)防潮层砂浆和混凝土中禁止掺盐,在无保温条件下,不应进行冬期施工。防潮层应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12.3.1 砖砌体组砌混乱
1.现象
混水墙面组砖方法混乱,出现直缝和“二层皮”,砖柱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里外皮砖层互不相咬,形成周圈通天缝,降低了砌体强度和整体性;砖规格尺寸误差对清水墙面影响较大,如组砌形式不当,形成竖缝宽窄不均,影响美观。
2.原因分析
(1)因混水墙面要抹灰,操作人员容易忽视组砌形式,或者操作人员缺乏砌筑基本技能,因此,出现了多层砖的直缝和“二层皮”现象。
(2)砌筑砖柱需要大量的七分砖来满足内外砖层错缝的要求(图12-3),打制七分砖会增加工作量,影响砌筑效率,而且砖损耗很大。当操作人员思想不够重视,又缺乏严格检查的情况下,三七砖柱习惯于用包心砌法(图12-4)。
3.防治措施
(1)应使操作者了解砖墙组砌形式不单是为了清水墙美观, 同时也是为了使墙体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因此,墙体中砖缝搭接不得少于1/4砖长;内外皮砖层最多隔200mm就应有一层丁砖拉结。烧结普通砖采用一顺一丁、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多孔砖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砌法均可满足这一要求。为了节约,允许使用半砖头,但应分散砌于混水墙中。
(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和考核,达不到技能要求者,不能上岗操作。
(3)砖柱的组砌方法,应根据砖柱断面尺寸和实际使用情况统一考虑,但不允许采用包心砌法。
(4)砌筑砖柱所需的异形尺寸砖,宜采用无齿锯切割,或在砖厂生产。
(5)砖柱横竖和灰缝的砂浆都必须饱满,每砌完一层砖,都要进行一次竖缝刮塞缝工作,以提高砌体强度。
(6)墙体组砌形式的选用,可根据受力性能和砖的尺寸误差确定。一般清水墙面常选用一顺一丁和梅花丁组砌方法;砖砌蓄水池宜采用三顺一丁组砌方法;双面清水墙,如工业厂房围护墙、围墙等,可采取三七缝组砌方法。由于一般砖长度正偏差、宽度负偏差较多,采用梅花丁组砌形式,可使所砌墙面的竖缝宽度均匀一致。在同一栋号工程中,应尽量使用同一砖厂的砖,以避免因砖的规格尺寸误差而经常变动组砌方法。
1.治理方法
由于此类裂缝属受力裂缝,将危及结检的安全,因此一旦发现,应尽快进行处理。首先由设计部门根据砖和砂浆的实际强度,并结合施工质量情况进行复核验算,如果局部受压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可会同施工部门采取加大措施。处理时,一般应先加固结构,后处理裂缝。对于情况严重者,为确保安全,必要时在处理前应采取临时加固措施,以防墙体突然性破坏。

❸ 有没有知道怎么划分图纸轴线

轴、线 是房间布局和构件定位的基准线。

面对着图纸,近远方向即平行坐标Y方向的叫轴,由左向右以阿拉伯数字12345...编号。

面对着图纸,自左向右即平行坐标X方向的叫线,由近至远以拼音字母ABCDE...编号。

一般相邻两轴距离叫‘开间’,如②-③3600mm。

相邻两线距离叫‘进深’。大多数人已习惯统称轴线,以纵轴线(1、2...)横轴线(A、B...)区分。

(3)如何定基础轴线扩展阅读;

轴线常用专业名词

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横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横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

纵向轴线:平行于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用以确定纵向墙体、柱、梁、基础的位置。

开间:两相邻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进深:两相邻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层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至楼面或楼面至楼面的高度。

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顶棚下皮的高度。它等于层高减去楼地面厚度、楼板厚度和顶棚高度。

建筑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度。

建筑朝向:建筑的最长立面及主要开口部位的朝向。

建筑面积:指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再乘以层数,由使用面积、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的净面积。

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和门厅等交通设施的净面积。

结构面积:指墙体、柱子等所占的面积。

❹ 柱子的轴线、基础、柱、梁的位置怎么确定

问:柱子的轴线、基础、柱、梁的位置怎么确定?
答:轴线按图布放,控制线一般为墙体内外边线、或内外边线再外扩200mm左右,目的是为了控制和复核结构。
确定基础、柱、梁的位置 就用中轴线即可控制水平位置,用底标高来预控高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