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通砖基础施工工艺
1.立皮数杆
在垫层转角处、交接处及高低处立好基础皮数杆。基础皮数杆要进行抄平,使杆上所示底层室内地面线标高与设计的底层室内地面标高一致。
2.砖的砌筑前处理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砖提前1~2 d浇水湿润,不得随浇随砌,对烧结普通砖、多孔砖含水率宜为10%~15%;对灰砂砖、粉煤灰砖含水率宜为8%~12%。现场检验砖含水率的简易方法采用断砖法,当砖截面四周融迹念水深度为15~20 mm时,视为符合要求的适宜含水率。
3.排砖撂底
基础大放脚的撂底尺寸及收退方法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如一层一退,里外均应砌丁砖;如两层一退,第一层为条砖,第二层砌丁砖。
4.盘角、挂线
砌筑时,可依皮数杆先在转角及交接处砌几皮砖,再在其闯拉准线砌中间部分,其中第一皮砖应以基础底宽线为准砌筑。基础墙挂线要求:240墙单面挂线;370以上墙双面挂线。
5.砂浆拌制
(1)砂浆现场拌制时,各组分材料应采用质量计量。计量应准确(计量精度水泥控制在±2%以内,砂和掺和料等控制在±5%以内)。
(2)凡在砂浆中掺入有机塑化剂、早强剂、缓凝剂、防冻剂等,应经检验和试配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有机塑化剂应有砌体强度的型式检验报告。
(3)砌筑砂浆宜采用机械搅拌,并注意投料顺序,应先倒砂,然后倒水泥、掺和料,最后加水。其拌和时间不得少于2 min,且拌和均匀,颜色一致。
(4)砂浆应随拌随用,常温下拌好的砂浆应在拌成后3~4 h内用完,当气温超碰州迟过30℃时,应在拌成后2~3 h内使用完毕。对掺有缓凝剂的砂浆,其使用时间应视具体情况适当延长。
(5)当砌筑砂浆出现泌水现象时,应在砌筑前再次拌和。
(6)砂浆试块:每一检验批且不超过250 m³砌体的各种类型及强度等级的砌筑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砂浆强度等级或配合比变化时,应另做试块。
6.砌筑
(1)砌体尺寸应符合没计图纸要求,基础中有预留孔洞时应按设计图纸要求的位置和标高进行留置。
(2)当遇到基础垫层标高不一致或有局部加深而深浅不一致时,应从最低处往上砌筑,高低相接处要砌成阶梯,并在砌筑过程中随时注意拉线检查复核,以保持砌体平直、通顺;当遇到高低错台的基础应从低处开始砌筑,并由高台向低台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基础扩大部分的高度。砌体临时间断处的高差不得超过一步脚手架的高度。
(3)基础大放脚部分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注意十字及丁字接头处的砖块搭接,在这些交接处,纵横基础要隔皮砌通。图1-1为二砖半底宽大放脚十字交接处的分皮砌法。
(4)基础大放脚转角处应在外角加砌七分头砖(3/4砖),以使竖缝上下错开。图1-2为二砖半底宽大放脚转角处分皮砌法。
(5)变形缝的墙角应按直角要求砌筑,先砌的墙要把舌头灰刮尽;后砌的墙可采用缩口灰,掉入缝内笑李的杂物应随时清理。
(6)暖气沟挑檐砖及上一层压砖,均应用丁砖砌筑,灰缝要严实,挑檐砖标高必须正确。
(7)安装管沟和洞口过粱其型号、标高必须正确,底灰饱满;如坐灰超过20 mm厚,用细石混凝土铺垫,两端搭墙长度应一致。
(8)砌砖工程当采用铺浆法砌筑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 mm;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 mm。
图1-1 二砖半大放脚砌法
图1-2 二砖半大放脚转角砌法
7.抹防潮层
基础砌至防潮层标高时,需用水平仪找平,按设计铺设防水砂浆做防潮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铺设厚度为20 mm的水泥防水砂浆(防水粉掺量为水泥质量的3%~5%),防潮层要求压实抹平。对一油一毡防潮层,应待找平层干硬后,刷冷底子油一道,涂沥青玛碲脂,摊铺卷材并压紧,卷材搭接宽度不少于100 mm。
8.回填
砌完基础后应清理基槽(坑)内杂物,回填前不允许有积水,并及时进行回填土施工。回填应在基础两侧同时对称进行,并按有关要求分层夯实。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2. 砖基础的砌筑方法
①间隔式:每次砌筑两皮砖,出挑60(1/4砖),在砌筑一皮砖,最下一定为两皮砖。(经济)
②等高式:每次砌筑两皮砖,出挑60(1/4砖),在砌筑两皮砖。
砖标号通常应≥MU10。砂浆标号要≥M5,并高于上部墙体的砂浆标号。
通常结合灰土(如图)
3. 砖砌围墙基础的问题
根据实地地基土质情况不同而做法不一样,可以分以下情况处理:
1、地基土质比较好的情况下采用砖基础:简单做法:将土表面浮土层去除---挖基槽并填土夯实基础(去好土和石灰一起搅拌后填入挖后的基槽)---先铺一层厚3cm左右厚的砂浆,然后在上面摆砖砌筑砖基础(砖基宽度可以视上部墙体厚度而定);
2、地基土质不好的情况下采用C20素砼:简单做法:将土表面层浮土去除---挖基槽--用砂浆做5cm厚的垫层----支模板---浇筑砼---回填夯实C20素砼的截面宽度可以根据上部墙宽来定,高度可以采用300mm或者按照宽高比1:1.5来做。
4. 在砌筑地下室,砖基础等砌体时,适宜选择的砂浆是什么
在砌筑地下室,砖基础等砌体时,适宜选择的砂浆是水泥砂浆。
水泥砂浆是由水泥、细骨料和水,即水泥+砂+水,根据需要配成的砂浆,水泥混合砂浆则是由水泥、细骨料、石灰和水配制而成。两者是不同的概念,叫法不同,用处也有所不同。
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砂浆,为便于施工,一般是现场搅拌的,水泥砂浆配合比1:3指重量比,然后根据现场搅拌机或材料容器的容量换算为体积比;结构施工中使用的砂浆多用成品砂浆,多用砂浆强度表示,如M5、M7.5、M10砂浆等。
(4)砌筑砖基础用什么混凝土扩展阅读:
水泥砂浆在使用时,还要经常掺入一些添加剂如微沫剂、防水粉等,以改善它的和易性与粘稠度。
水泥砂浆里按比例加入石子,就成为混凝土。
水泥砂浆标号强度的意思是指对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7.07CMX7.07CMX7.07CM的正立方体试件,在28d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
5. 砖基础砌筑为什么最好选择水泥砂浆而不是混合砂浆
水泥砂浆属水硬性材料,砖基础埋在地下环境潮湿,所以采用水泥砂浆;
混合砂浆,指的是砂与水泥、石灰按一定比例配制的混合物,属气硬性材料,用在地面以上的砌筑。
6. 砖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什么砌筑
砖基础在地下水位以下或地基土潮湿时应采用烧结砖或灰砂砖,水泥砂浆砌筑。
7. 砖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流程:
1施工范围;五期映湖苑工程基础砌筑工程;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砖:实心页岩砖,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2.1.2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和;2.1.3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M5水泥;2.1.4其它材料:拉结筋等;2.1.5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托统板、线坠、;2.2作业条件:;2.2.1基槽:
砖基础砌筑施工方案
1 施工范围
五期映湖苑工程基础砌筑工程。1-10号楼图纸设计有填充墙的部位。墙体砌筑顶标高位置零层板下3~5cm部位。注意图纸轴线位置,内隔墙居中,外墙不居中(砖外皮与设计墙体外墙皮平)。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砖:实心页岩砖,品种,强度等级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规格一致。有出厂证明、试验单。
2.1.2 水泥:一般采用325号矿渣硅困铅燃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
2.1.3 砂:中砂,应过5mm孔径的筛;M5水泥砂浆,砂的含泥量不超过5%,并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
2.1.4 其它材料:拉结筋等。
2.1.5主要机具:应备有搅拌机、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
2.2 作业条件:
2.2.1 基槽:混凝土或灰土地基激迹均已完成,并办完隐检手续。
2.2.2 已放好基础轴线及边线;立好皮数杆(一般间距15~20m,转角处均应设立),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根据皮数杆最下面一层砖的底标高,拉线检查基础垫层表面标高,如第一层砖的水平灰缝大于20mm时,应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严禁在砌筑砂浆中掺细石代替或用砂浆垫平,更不允许砍砖合子找平。
2.2.4 常温施工时,砖必须在砌筑的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左右为宜。
2.2.5 砂浆配合比已经试验室确定,现场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
3.2 拌制砂浆:
3.2.1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并已由试验室确定,水泥计量精度为±2%。
3.2.2 采用机械搅拌,投料顺序为砂→水泥→水,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2.3 砂浆应随拌汪虚随用,一般水泥砂浆须在拌成后3h和4h内使用完,不允许使用过夜砂浆。
3.2.4 基础按一个楼层,每250m3砌体,各种砂浆,每台搅拌机至少做一组试块(一组六块)。
3.3 确定组砌方法:
3.3.1 组砌方法应正确,一般采用满丁满条。
3.3.2 里外咬槎,上下层错缝,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严禁用水冲砂浆灌缝的方法。
3.4 排砖撂底:页岩砖规格为标准砖尺寸,排砖时注意控制号砖的灰缝不得超过12mm,竖向灰缝一般为10mm左右。
3.5 砌筑:
3.5.1 砖基础砌筑前,基础垫层表面应清扫干净,洒水湿润。
3.5.2 砌基础墙应挂线,24墙反手挂线。
3.5.3
砌筑时,要拉线检查轴线及边线,保证基础墙身位置正确。同时还要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及标高,如有偏差时,应在水平灰缝中逐渐调整,使墙的层数与皮数杆一致。
3.5.5拉结筋放置位置见图
3.5.6 雨期施工时,应防止基槽灌水和雨水冲刷砂浆;砂浆的稠度应适当减小。收工时覆盖砌体上表面。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砌体砂浆必须饱满密实,实心砖砌体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小于80%。
4.1.2 墙体转角处严禁留直槎,其它临时间断处,留槎的作法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2 基本项目:
4.2.1 砖砌体上下错缝,每间(处)无四皮砖通缝。
4.2.2 砖砌体接槎处灰缝砂浆密实,缝、砖应平直;每处接槎部位水平灰缝厚度不小于5mm或透亮的缺陷不超过5个。
4.2.3 预埋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均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留置间距偏差不超过一皮砖。
4.2.4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6-1。
表6-1
5 成品保护
5.1 基础墙砌完后,未经有关人员复查之前,对轴线桩、水平桩或龙门板应注意保护,不得碰撞。
5.2 对外露或预埋在基础内的暖卫、电气套管及其它预埋件,应注意保护,不得损坏。
5.3 砌体拉结筋应保护,不得踩倒,弯折。
5.4 基础墙回填土,两侧应同时进行。
5.5 回填土运输时,先将墙顶保护好,不得在墙上推车,损坏墙顶和碰撞墙体。
6通病防治
控制和减少墙体温度裂缝
1.施工准备:材料准备:
砖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清水墙、柱表面的砖,应外观好看。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普通砖含水率宜为10%~15%。实际施工中。放线、制作皮数杆。基础施工前应设置龙门板,在板上标明基础的轴线、底宽、墙身的轴线及厚度、底层地面标高等。并用准线和线坠将轴线及基础底宽放到垫层表面上。砌筑基础前,必须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基础垫层表面用C15以上的细石砼找平后方可砌筑,不得用砂浆填平。用方木或角钢制作皮数杆,并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2.操作工艺:
(1) 砌筑前,应将砌筑部位清理干净,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浇水湿润。
(2)
在砖墙的转角处及交接处立起皮数杆(皮数杆间距不超过15m,过长应在中间加立),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依准线逐皮砌筑,其中第一皮砖按墙身边线砌筑。
(3) 砌砖操作方法可采用铺浆法或“三一”砌砖法。 “三一”砌砖法即“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操作方法。
(4)
砖墙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水平灰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小于80%;竖缝宜采用挤浆或加浆方法,不得出现透明缝,严禁用水冲浆灌缝。
(5) 砖墙的转角处,每皮砖的外角应加砌七分头砖。当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时,七分头砖的顺面方向依次砌顺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6) 砖墙的丁字交接处,横墙的端头隔皮加砌七分头砖,纵墙隔皮砌通。当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形式时,七分头砖丁面方向依次砌丁砖。
(7) 砖墙的十字交接处,应隔皮纵横墙砌通,交接处内角的竖缝应上下相互错开1/4砖长。
(8) 每层墙的最上一皮砖,应是整砖丁砌。
(9)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在受力较小的砖墙,小于1/4砖块体积的碎砖不能使用。
(10)
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对不能同时砌起而必须留槎时,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的2/3。如留直槎确有困难,除转角处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并加设拉结钢筋,拉结筋的数量为每半砖厚墙放置1根直径6mm的钢筋,间距沿墙高不得超过500mm,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每边均不小于500mm;钢筋末端应有90°弯钩。不得留直槎。
(11)
砖墙中留置临时施工洞口时,其侧边离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宜设置过梁,也可在洞口上部采取逐层挑砖办法封口,并预埋水平拉结筋,洞口净宽不应超过1m。八度以上地震区的临时施工洞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决定。临时施工洞口补砌时,洞口周围砖块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再用与原墙相同的材料补砌严密。
(12) 墙中的洞口、管道、沟槽和预埋件等应于砌筑时正确留出或预埋,宽度超过300mm的洞口应砌筑平拱或设置过梁。
7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砂浆配合比不准:砂都要过磅,计量要准确,搅拌时间要达到规定的要求。
6.2基础墙身位移:基础墙身要拉线找正墙的轴线和边线;砌筑时保持墙身垂直。
6.3 墙面不平:一砖墙反手挂线;舌头灰要随砌随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