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桩基础如何布置才合理

桩基础如何布置才合理

发布时间: 2023-08-20 22:38:13

⑴ 剪力墙下桩基该如何布置

剪力墙下桩基的如何布置,常用的有两种方式,1:桩布置于墙下,做成条形承台梁,2:做成承台型式,该方式要做到重心.形心重合。关于剪力墙重心问题大家有各种不同看法,若墙上没有集中荷载作用一隅,大至可以认为各种形状(I.L.T)是均布荷载(D+L),也有人认为satrwe的d+L求出重心既可以。我个人认为应具体分析,以后一种情况为主。 查看原帖>>

⑵ 塔吊基础桩基如何布置

用桩依靠桩杆周围的负摩阻力来抵抗向上的力.

上部土层软弱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要求,而下部存在较好的土层时.用桩穿越软弱土层,将荷载传递给深部硬土层。一定深度范围内不存在较理想的持力层,用桩使荷载沿着桩杆依靠桩侧摩阻力渐渐传递。

基础需要承受向上的力,用桩依靠桩杆周围的负摩阻力来抵抗向上的力。地基软硬不均或荷载分布不均,天然地基不能满足结构物对不均匀变形的要求时,可采用桩基础。考虑建筑物受相邻建筑物、地面堆载以及施工开挖、打桩等影响,采用浅基础将会产生过量倾斜或沉降时用桩基础。

(2)桩基础如何布置才合理扩展阅读:

塔吊基础桩基的相关要求规定:

1、建立外围控制网:根据施工图纸各轴线关系,选择控制轴线,延伸至施工场地外建立控制点网,以便校对桩位时进行测量复核。

2、放桩定位,在建立控制网后,对全建筑物桩位进行放样,建立固定标桩,标桩采用≥ф16钢筋,其埋设深度不低于0.8m,并高出地面10cm,标桩固定用混凝土覆盖加以保护。

3、冲孔桩径小,护筒用4—8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高度为1.5—2m。冲孔桩的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100mm。护筒顶部应开设溢浆口,并高出地面0.15—0.30m。

⑶ 桩基础有哪些设计步骤

1.桩基形式的合理选择

桩基形式选择合理与否,对高层建筑的安全、功能与造价影响很大。桩基形式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地质条件;

建筑的体型与结构特点;

建筑功能对地下空间利用的方式。

2.持力层与桩长的合理选择

持力层的选择应考虑下列因素:

能提供足够大的单桩承载力;

保证建筑物不产生过大的沉降与差异沉降;

考虑桩基造价;

考虑桩基施工技术的可能性。

3.桩的合理布置

在桩数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布桩方式下,桩基的承载力与所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4.桩基的水平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

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

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抵御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的能力。

5.桩基施工和使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桩基础如何布置才合理扩展阅读:

桩基分类:

1.按承载性状分类

摩擦型桩:

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承担,桩端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端承摩擦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主要由桩侧阻力承受。

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全部由桩端阻力承担,桩侧阻力小到可忽略不计。

摩擦端承桩: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桩顶竖向荷载大部分由桩端阻力承受。

由于摩擦桩和端承桩在支承力、荷载传递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通常摩擦桩的沉降大于端承桩,会导致墩台产生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同一桩基础中,不应同时采用摩擦桩和端承桩。

2.按成桩方法分类

非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将相应于桩身体积的土挖出来,因而桩周和桩底土有应力松弛现象,常见的非挤土桩有挖孔桩、钻孔桩等。

部分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挤土作用轻微,桩周土的工程性质变化不大,常见的桩型有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打入式敞口钢管桩等。

挤土桩:在成桩过程中,桩周土被挤开,使土的工程性质与天然状态相比有较大变化,常见的挤土桩有打入或压入的预制混凝土桩、封底钢管桩、混凝土管桩和沉管式灌注桩。

3.按桩径大小分类

小桩:d≤250 mm

中等直径桩:250 mm<d<800 mm;

大直径桩:d≥800mm。

⑷ 桩位布置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不知道是什么桩,假定是抗滑桩,那么总平面图上应该有标示,如果你有电子版本的图,那么很简单,用CAD缩放至同比例后,把桩位布升握置图投到总平面上去就可以了。如果没有电子图,那么采用计算方法,算出一排桩两端的桩的坐标与总平面标注坐标的相对差值,肯定是一个常数的,这个常数求出来后,就可以推算所有桩的坐饥段标。
2、如果是地基处理中的CFG桩、碎石桩,由于桩数量很多,那么只要知道角点坐标就可以了,按照上面1的方法可以得到准确的坐标。但一般地基处理中的桩位要求是不那么严格,只要保证处理范围就可以了,在保证处理范围的前提下再保证桩的孔间距和排距,就没有问题了。
3、如果是桩基础,那么一柱一桩,或一桩多桩情况下,桩位置与基础位置是一致的,或者说基础的范围可以包括桩的范围,那么只要知道基础的位置就可以定桩位了。
总之,我认为最好是找设计方确认。如果设计方其实给出了桩的坐标,也可能你烂笑誉没有找到好的办法把它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