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什么叫基础土
扩展阅读
教育新规为什么没有落实 2025-02-04 08:07:29
泰安经典教育教学怎么样 2025-02-04 07:50:57
酷狗多排歌词怎么设置 2025-02-04 07:50:51

什么叫基础土

发布时间: 2023-08-18 20:32:47

A. 什么叫地基什么叫基础

基础 是房屋组成最重要的结构构件,它的功用是承受上部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递地基
扩散开。保证房子稳固。
地基 不是建筑物的构件,它是土地的坚实的一部分。它的功用是承受基础传下来的荷载并把这
些荷载分散至地壳较深远处。
地基类型 人工地基,如强夯地基、挤密地基、换填地基等等。
天然地基,岩石地基、卵石土地基、粉土质地基等等。

B. 什么是地基什么是基础他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与那本属相符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

基础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地基种类

从现场施工的角度来讲地基,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人工地基。地基就是基础下面承压的岩土持力层。天然地基是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其节约工程造价,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为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就可以直接放置基础的天然土层。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改良的地基。当土层的地质状况较好,承载力较强时可以采用天然地基;而在地质状况不佳的条件下,如坡地、沙地或淤泥地质,或虽然土层质地较好,但上部荷载过大时,为使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则要采用人工加固地基,即人工地基。

础承受着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才能稳定地把荷载传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先于上部结构破坏,检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难,而且还会影响房屋建筑的使寿命。

C. 什么是基础,什么是地基

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基础是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

1、基础的要求是基础承受房屋的全部荷载。因此,基础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稳定地将荷载传递给地基。同时,基础应满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础在上部结构之前就被破坏了,就很难进行检测和加固,也会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2、地基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耐久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从现场施工的角度看,地基可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3)什么叫基础土扩展阅读:

地基处理的对象是软土地基和特殊地基。《中国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明确规定“软基是指以粉土、粉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为主的地基”。

地基处理在建筑中是非常重要的。上层建筑是否牢固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座建筑物的地基不够好,上层建筑很可能倒塌。可以说,地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各种地基处理方法改善地基条件。

D. 什么是挖土方什么又是挖基础土方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挖基础土方顾名思义就是指挖基础的土方。

1、人工挖土方是指凡槽宽大于3m,或基坑底面积大于20平方米,或平整场地设计室内外标高以下深度超过30cm的土方工程。

2、人工挖地槽指槽底宽(含工作面)在3m以内,且槽底长大于槽宽3倍以上的挖土工程。

3、人工挖基坑指坑底面积(含工作面)小于20平方米,坑底长与宽之比小于3的挖土工程。

如果挖基础土方是1的情况就套人工挖土方,如果是2的情况就套人工挖地槽,如果是3的情况就套人工挖基坑。

施工方法

土方开挖施工,包括松动、破碎、挖装、运输出渣等工序。石方开挖,除松软岩石可用松土器以凿裂法开挖外,一般需以爆破的方法进行松动、破碎。

人工和半机械化开挖,使用锹镐、风镐、风钻等简单工具,配合挑抬或者简易小型的运输工具进行作业,适用于小型水利工程。有些灌溉排水沟渠的施工直接使用开沟机,可以一次成形。大中型水利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多用机械施工。

E. 工程中的地基和基础分别是什么

地基就是基础下一层的土地,基础就是结构物起支撑、防止沉降等作用的部分,例如涵洞底板以下的混凝土就称为基础。

F. 地基和基础的区别是什么

地基和基础的区别是:

地基:指建筑物下面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

基础:指建筑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结构,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筑物的墙或柱子在地下的扩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筑物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并把它们连同自重一起传给地基。

基础的分类

1、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2、按埋置深度可分为:不埋式基础、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3、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4、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满堂基础又分为筏形基础和箱形基础。

G. 我国一般将建筑地基土分为六大类,分别是什么

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1、灰土基础: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经分层夯实而成的基础。这是我国传统的砖木结构砌筑方法,现代常与混凝土结构配合修建住宅、校舍、办公等低层建筑。

2、毛石基础:是用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的毛石,不低于M5的砂浆砌筑而形成。毛石基础的抗冻性较好,在寒冷潮湿地区可用于6层以下建筑物基础。

3、混凝土基础:是以混凝土为主要承载体的基础形式,分无筋的混凝土基础和有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2种。

(7)什么叫基础土扩展阅读:

对于地基的改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方面:

1、改善剪切特性

地基的剪切破坏表现在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不够;使结构失稳或土方开挖时边坡失稳;使临近地基产生隆起或基坑开挖时坑底隆起。因此,为了防止剪切破坏,就需要采取增加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的措施。

2、改善压缩特性

地基的高压缩性表现在建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大,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地基土的压缩模量。

3、改善透水特性

地基的透水性表现在堤坝、房屋等基础产生的地基渗漏;基坑开挖过程中产生流沙和管涌。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变成不透水或减少其水压力的措施。

4、改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特性表现在地震时粉、砂土将会产生液化;由于交通荷载或打桩等原因,使邻近地基产生振动下沉。因此需要研究和采取使地基土防止液化,并改善振动特性以提高地基抗震性能的措施。

5、改善特殊土的不良地基的特性

主要是指消除或减少黄土的湿陷性和膨胀土的胀缩性等地基处理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