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美术素描的基本知识是什么
素描的基础知识
一、何谓素描:
1、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做素描。 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的过程中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2、素描通常意味着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方法,如蜡笔,炭笔,钢笔,画笔 ,墨水,及纸张,其它还包括在湿濡的陶土,沾了墨水的布条,金属, 石器,容器或布的表面所造成的磨损。
3、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观者从欣赏过 程中可感受这一点。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并包括 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色调,及质感。
4、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 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 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彩色,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
5、在西洋美术辞典(雄狮图书公司出版)这本书中,与素描相关的解释,只 有速写一项,文中认为作品或作品部份的粗略草图,是艺术家针对光影 、构图和全幅之规模等要点所作的研究和探讨;它是全幅画的初步构图 或其中之一。
一幅出自风景画家的速写素描通常是一幅小而快的记录, 用来表现风景的光线效果,同时也是为了将来重新作画时的构想作准备。
二、素描的地位:
1、素描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具有独立的地位和价值。
2、素描是其它艺术的必然基础,尤其是水彩,油画,版画,雕刻(浮雕), 另外对平面设计,也是画草图的必要基础。素描虽然被视为是两度空间 的艺术,不需要颜色及第三度空间,却也同时暗示这两者。
3、素描是画家工作的最后成果,也可以作为复制或摹写的基础,但以它的 性质而言,它是独特的。虽然各种艺术不一定都要先绘出素描稿,但素 描却是一切观赏艺术的基础。在作画时往往预先勾出轮廓作为草稿,然 后用色彩渲染,当艺术作品完成时,素描稿常被掩没或销毁。因此,素 描只是一种技术准备。
到14世纪末,素描不再仅是附属品,而成为一门 独立的艺术。它有着广泛的表现范畴:能表现体积、空间、深度、实质 和动作。文艺复兴以后,素描已不仅只有实用地位,而是成为能代表人 类创作能力的艺术品。
三、素描的技法和种类:
1、线和线条技法,素描的要素是线,但是线在实质上却是不存在的,它只 代表物体、颜色和平面的边界,用来作为物体的幻觉表现。直到近代, 线才被人们认为是形式的自发要素,并且独立于被描绘的物体之外。
2、素描是用线条来组成物体的形象,并且描绘于平面之上,借由线条形式 引起观者的联想。例如两条线相交所构成的角形,可以被认为是某平面 的边界;另外加上第三条线可以在画面上造成立体感。弧形的线条可以象征拱顶,交会聚集的线条可表现深度。人们可以从线条的变化当中,得到可以领会的形象。因此透过线条的手段,单纯的轮廓勾勒可以发展 成精致的素描。
3、在素描中可以用线条区分立体与平面,至于色彩明暗是为了加强和厘清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线条的开始,消失和中断来画出边界 ,并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边界而上。线条的粗细能表现物体的变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线条的笔触变化表现出来。
4、素描的线条技法还需要平面技法的辅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笔时,在明暗对照上可用擦笔法。而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笔画法,因为毛笔能发挥 笔触的宽度和笔调的强度并且能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素描也可用多色 画笔作为基本材料,用来加强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艺术性。
四、素描工具:
1、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石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铅笔和钢笔等;也有用钻子和金钢石作画的。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性质和构图,工具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
2、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一般认为,干笔适宜作清晰的线条,水笔宜于表现平面;精美的笔触可用毛笔挥洒,而广阔的 田野则可用铅笔或粉笔去勾勒。炭笔是两者都可兼用的。
3、以作品尺寸而言,大幅素描作品适宜用木炭来画,对于轮廓、照应等可经长久的时间细细研究、分析。至于铅笔适合较小尺寸,很少大张的铅 笔画,而钢笔画则更小了,往往在插画上用得较多。
五、素描题材:
1、素描原是为绘画、雕刻等艺术服务的,后因其流畅、充实和美观,发展 成为独立的艺术。其题材可以取自任何事物,不受拘束,一般以肖像和 风景为主,而西方的素描常是人物和静物,到了19世纪又出现以日常 生活为题材的素描。其它还有想象和抽象素描、艺术性建筑素描等。
2、至于20世纪的素描似乎是反映不安、动荡和科学进步的。其中一些以表现线条豪放为特色。还有一些画家试图把生活纳入几何图形中 (立体 派)。
3、在20世纪各流派中也有X射线式的技法,即同时看到外部和内部。表现主义画家追求“表现一个场面的感情而不是描绘事物的现实外表”, 超现实主义者则着重表现潜意识心理。
4、除以上所列举各种形式的素描之外,还有实用性和技术性素描。实用素 描要清晰地记载一件客观事物,从总体上说,它不重审美,而突出技术 设计。实用素描包括为科学目的而作的插图与说明。很多艺术家作过科学说明的素描。
5、文学作品中的素描插图,一般是为某段文字描写而作的图画说明,但因它表现了画家特有笔法风格,至今还享有崇高的艺术声誉。与此相关的还有漫画,这是用于社会批评而创作的一种假定性图画。并由此而发展成连环图画,进而演变成现代卡通动画片。
六、素描线条的演变:
1、线条的解放:(安格尔对绘画线条的革新)(1)、在古典主义法则笼罩之下,线条本身除了被用作‘完美比例’的度量外,它的功能是被抑制的。(2)、安格尔最大的贡献便是打破将线条仅限于对物象比例描绘的限制,而拓展到图案花纹的形式。(3)、对安格尔而言,人体的比例并不求自‘自然’或实证的实现,他运用曲线在画面上探求人体之比例位置与姿势。这种直接运用线条在画面的处理,强调画面的平面性,使事物本身之重要性,附属于形式要求之下。(4)、讲求结构与形式,而不惜更改事物原有比例以配合整体视觉完整,同时并介入了图案花纹式之构图。
2、强调线条本身意义与表达的特质。
3、线条的运作成为个人内在律动与情感的抒发:(1)、一个线条在画面的行进的痕迹,乃接受自创作者内在自发性律动的影响。(2)、德拉克洛瓦将个人感情强烈投射在线之运用,不只将线条的功能远脱离古典传统,并将素描积极推向绘画,使绘画上明显笔触的物质性增强,奠定现代绘画发展的基础。
七、常用的素描用语:
1、明度:色相明亮或沈暗的程度。
2、比例:一部份跟另一部份或整体在量或尺寸方面的关系。
3、构图:各部份的一种配置法,依照经过设计的格式,一致的比例,或重复的体系去安排。
4、轮廓线:描述前进或后退的形状之变化方面的一条断续线或连续线。
5、平衡:在设计或绘画里,各项元素达到均衡的状态。
6、线影:平行或靠近得足以形成一个面的断续线。
7、立体表现法:控制明暗的逐渐变化以创造实体形式的错觉效果,使物体有三度空间的特质。
8、透视学:最初研究透视是采取通过一块透明的平面去看景物的方法。将所见景物准确描画在这块平面上,即成该景物的透视图。后遂将在平面上根据一定原理,用线条来显示物体的空间位置、轮廓和投影的科学称为透视学。
9、三大面:亮面、灰面、暗面。
10、五大调:亮面、中间色、明暗交接线、暗面、反光。
11、调子:调子是指画面不同明度的黑白层次,也就是面的深浅程度。对调子的层次要善于归纳和概括,不同的素描调子体现不同的个性、风格、爱好和观念。
八、认识素描中的明暗:
1、何谓明暗:(任学生自由联想发挥,唤起旧经验)
2、明暗产生的原因: 有光源(不论是自然光源、人工光源)照射,才会产生明暗; 没有光,我们的眼睛将看不到任何东西。
3、明暗的基本法则:(1)、光源直射处(向光)是明亮部。(2)、光源照射不到之处(背光)是黑暗部。(3)、反射光所形成的是中间灰色部分。
4、利用铅笔表现明暗的方法:(1)、铅笔直立地以尖端来画时,画出来的线较明了而坚实;铅笔斜侧起来以尖端的腹部来画时,笔触及线条都比较模糊而柔弱 。(2)、笔触的方向要整理才不致混乱。
5、铅笔画使用橡皮擦注意事项:(1)、初学时往往总觉得画一笔不满意时,就马上用橡皮擦去了,第二次画得不对时又再擦去,这是最不好的习惯。一则容易伤害画纸使纸 张留下疤痕,再则画时就越画越无把握了,所以应极力避免。(2)、当第一笔画不对时,尽可再画上第二笔,如此画时就有一个标准,容易改正,等浓淡明暗一切都画好之后,再把不用之处的铅笔线,用橡皮轻轻擦去,这样整幅画面就清楚可爱多了。(3)、其实画面上许多无用的线痕,通常到最后都会被暗的部份遮没了, 只需把露出的部份擦去,这样也较为省力。同时不用的线痕,往往无形中成为主体的衬托物,所以不但不擦去无害于画面,有时反而收到无形的效果,这是不可不注意的地方。
6、画面宾主表现:(1)、前面的、较近的东西,都应表现得强烈而明确;后面的、较远的东西,都应表现得柔弱而模糊。(2)、主体应表现得明确显着,从属的客物则应以衬托主物为目的。
B. 素描的基础知识
1、铅笔
铅笔的种类较多,笔芯的质地有硬有软,颜色有深有浅,可画出不同的调子,尤其便于表现调子中的银灰色层次。现有的国产铅笔分两种,以HB型为中界线,软的为B型至8B型,数字越大,表示铅笔的软度越强,色度越黑;硬的为,H型至6H型,数字越大,表示铅笔的硬度越强,色度越淡。学生用铅笔一般是HB型,软硬适中;建议素描初学者选用HB型到6B型之间的铅笔。
C. 如何画素描基础
画素描基础教程:
1、线条练习:主要有3种,分别是中间粗两头细的线条、一头粗一头细的线条和长线条。先说中间粗两头细的线条,画法是轻轻下笔,用力画,再慢慢提笔。
一头粗一条细的线条画法:用点力画,再慢慢提笔。
长线条:尽量画长的直的线条,要一口气画完,中间不能停顿。
2、打型:任何形状都可以用直线概括出来,以圆做例子。一个正文形中画圆,找线段中间点连接,线段分得越细就越圆。
3、透视:近大远小原则(入门主要理解这个透视理论就可以了)。同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和不同物体放在一块看,都要遵循近大远小的原则。
4、调子:五大调子分别是灰面、明暗交界线、反光和高光。其中明暗交界线最暗,其次是投影,然后是灰面,再然后是反光,最后是高光。五调子画好了就可以把平面的东西画立体。
素描入门基础
素描的技巧是先练习素描的基本姿势,然后再练习素描的线条,记住素描的明暗关系,先从几何体开始练习,熟练之后开始练习人体的画法,素描的结构关系也是很重要的。素描的握笔姿势是素描的基础之一,执棒式握笔可以让手腕和手肘的力量得到更大的发挥,写字式握笔适合画素描的时候刻画细节。
线条是素描的基础,刚开始学习素描是从练习线条开始的,首先就是练习素描的排线,排线一般是两端轻,中间重,方向上是一致的,线条直接疏密均匀,方向一般是从右上方向左下方往返进行排线,需要注意的是素描的线条两头不能出现弯曲或者带钩。
D. 素描的基本要素
素描的最基本要素正确的应该是:(1)、结构,(2)、比例,(3)、透视,(4)、形体,(5)、光线与明暗关系,(6)、虚实与对比关系。
素描考试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扎实、简练、整体。
E. 素描有哪些入门基础知识
素描 概念在艺术创作中以不可获缺的姿态存在着。素描也是有一定的入门基础知识的。以下是由我整理的素描入门理论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素描的基础知识
1、点线面
点,可以辅助观察对象,定点找线,正确抓形。如利用结构点,光影点的串联概括形体的观察 方法 、长短,粗细,轻重,曲直…线是素描最常用的表现手段、如:轮廓线,指形与形之间的衔接线,分内轮廓线和外轮廓线;结构线,指两个形体相互衔接所形成的线;棱线,指两个不同方向的 面相 交所形成的线、在运用时应结合对象的形象特征,注重它们的轻重、虚实、穿插关系,灵活运用、避免生硬、死板、 除此之外,辅助线和排线的运用不可忽视、面,是指物体形体凹凸起伏或转折所形成的变化关系。面是组成物体的重要因素,任何物体都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正确理解和运用面是造型的重要手段、
2、 形体
形是指二维空间的长度,宽度或斜度,是平面的。形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作品的好与坏,一般的抓形方法较多用目测法:比较法是较主观,较灵活的抓形方法,比较线条的长度,斜度,弧度,比较块面的大小,方向,轻重,上下比较,左右比较,四面八方整体比较,形里看形进行比较,才是获得准确形的正确方法。体是构成物体的主要要素,是立体的,具有长宽高(深)三维空间的。任何物体都可以概括为由N个体构成的,规则的或不规则的。“体”是表现画面体积感或立体感的重要“意识”。
3、 结构
是指物体本身的构造,分几何结构和解剖结构。几何结构是把复杂的物体概括为无数不同的几何体构建而成的一种理解方式,世间万物都是由几何体构成的;解剖结构原为医学用语,指内在的组织构造关系,是判断一张头像作品好坏的关键,所以,对头骨和头部肌肉的理解至关重要。
4、 构图
指经营位置,就是在画面上我们怎样摆放对象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不可太大,也不可太小;上紧下松,宁上勿下;模特面部朝向哪个方向,哪个方向就可以多留些空白;如遇到正面,就看光源,光源方向可以多留些空白、总的来说,构图要恰当,均衡,饱满,有一定的艺术修养,遵循宾主呼应,空间合理的原则。
5、 比例
是反映物体各部分及其与整体之间的大小,长短的相互关系。分标准比例,如“三亭五眼”;目测比例,指利用目测棒所获得的比例;感知比例,是指对表现对象进行观察,比较的感受所得,是一种较主观获得比例的测量方法,注重比较。正确熟练的掌握此种方法可以事半功倍。
6、 透视
分为形体透视和空间透视。形体透视是根据视平线上视点的位置来决定表现对象是处于平视、仰视还是俯视,或大小的位置、其规律为:近长远短,近大远小。空间透视是表现空间距离远近而形成的虚实及色度的视觉效果变化的原理、其规律为:近实远虚,近强远弱。
7、 明暗
指在一定的光源下物体所产生的光影关系、在表现时应先明确对象的亮面和暗面,寻找灰面,再区别最亮面,次亮面,最暗面,次暗面等有序的层次变化,有节奏的表达、亮面 透亮,结实亮面 亮中有灰,要实,灰面 灰中有亮,要实,追求丰富三大面灰面 丰富微妙 五小调 明暗交接 黑得到位,注重起伏变化,反光 暗得有东西,透气,要虚,暗面 暗得透气,投影 虚的黑,透气,不死,黑白灰指整体画面的色调区别,与明暗不可同意而语、黑白灰关系是否明确是画面效果是否鲜明,生动,是否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关键所在、一般在头像作品中常见的安排方法:头发是黑的,脸是灰的,衣服是白的;头发是白的,脸是灰的,衣服是黑的;或头发和眼睛是黑的,衣服和脸部背光面是灰的,受光面是白的等等。在某种情况下,黑色区域和灰色区域对比不够强烈,我们可以主观提亮灰色区域或加重黑色区域;白色区域和灰色区域反差不鲜明, 我们可以主观提亮白色区域或加重灰色区域、总之,一张好试卷黑白灰一定要分明,黑要够黑,黑得透气;灰要灰到位,灰得丰富;白要白得透亮,厚实。
8、 体积感
简单讲就是立体感,就是物体所占的空间,即内空间。在二维平面体现出来的就是给人于厚度感。体积感的有无是衡量素描作品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理解和运用“体面”法对体积感的表现有很大帮助。
9、 空间感
空间感相对体积感来说是外空间,是画面的深度,是一种氛围,如;鼻子与后脑的前后距离感或头部处于什么样环境氛围等,就是空间感。正确处理好空间感可以用轻重强弱法,虚实法,繁简法等。
10、质量感
质感就是给人于一种触摸感,是光滑柔软,还是粗糙刚硬等。在表现时,光滑柔嫩的质感,如女人的皮肤,就可以用较细小含蓄的线条或柔和的面来表达:相对粗糙的男人皮肤,可以用较粗重毛躁的线条或较强烈的面表达,有时,具体情况还是需具体分析,不可概念化,也有小白脸男生的不是?量感即是重量感,头部有头部的重量,应该没有人的头部像气球般轻的吧?所以,在表达的时候分量感一定要到位,该重的就得重下去。
11、整体感
整体感不是完整,更不是完成,它是指在作画过程或画面完成后的一种绘画意识。整体的观察,整体的造型,整体的刻画,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整体等的绘画理念始终贯彻整个绘画意识,才能游刃有余的把握画面,人物形象才生动传神。
素描的技巧(1)线和线条技法
素描的要素是线,但是线在实质上却是不存在的,它只代表物体、颜色和平面的边界,用来作为物体的幻觉表现。直到近代,线才被人们认为是形式的自发要素,并且独立于被描绘的物体之外。[2]
(2)用线条来组成物体的形象
素描是用线条来组成物体的形象,并且描绘于平面之上,即由线条形式引起观者的联想。例如两条线相交所构成的角形,可以被认为是某平面的边界;另外加上第三条线可以在画面上造成立体感。弧形的线条可以象征拱顶,交会聚集的线条可表现深度。人们可以从线条的变化当中,得到可以领会的形象。因此透过线条的手段,单纯的轮廓勾勒可以发展成精致的素描。
(3)用线条区分立体与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线条区分立体与平面,至于色彩明暗是为了加强和分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线条的开始,消失和中断来画出边界,并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边界而上。线条的粗细能表现物体的变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线条的笔触变化表现出来。
(4)平面技法的辅助
素描的线条技法还需要平面技法的辅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笔时,在明暗对照上可用擦笔法。
(5)毛笔画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笔画法,因为毛笔能发挥笔触的宽度和笔调的强度并且能增加空间感和立体感。
(6)艺术性的加强
素描也可用多色画笔作为基本材料,用来加强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艺术性。
素描的艺术特点由木炭,铅笔,钢笔等,以线条来画出物象明暗的单色画,称作素描。单色水彩和单色油画也可以算作素描;中国传统的白描和水墨画也可以称之为素描。通常讲的素描多元化指 铅笔画 和炭笔画。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这是研究绘画艺术所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素描通常采用可于平面留下痕迹的方法:如,炭笔,钢笔,画笔,墨水,及纸张等。轮廓和线条是素描的一般称谓。素描具备了自然律动感。不同的笔触营造出不同的线条及横切关系和节奏、主动与被动的周围环境、平面、体积、色调、及质感。
素描是一种正式的艺术创作,以单色线条来表现直观世界中的事物,亦可以表达思想、概念、态度、感情、幻想、象征甚至抽象形式。它不像带色彩的绘画那样重视总体和彩色,而是着重结构和形式。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素描的艺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