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无筋扩展基础受力特点是什么
扩展阅读

无筋扩展基础受力特点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08 22:18:49

❶ 条形基础的特点是什么

条形基础是基础长度远远大于宽度的一种基础形式。按上部结构分为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条形基础,
基础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0倍基础宽度。
条形基础的特点一,布置在一条轴线上且与两条以上轴线相交,有时也和独立基础相连,但截面尺寸与配筋不尽相同。
条形基础的特点二,横向配筋为主要受力钢筋,纵向配筋为次要受力钢筋或者是分布钢筋。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下面。
墙下条形基础和柱下独立基础(单独基础)统称为扩展基础。扩展基础的作用是把墙或柱的荷载侧向扩展到土中,使之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扩展基础包括无筋扩展基础和钢筋混凝土扩展基础。
1)无筋扩展基础。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无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无筋基础的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抗压性能,但抗拉、抗剪强度都不高,为了使基础内产生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相应的材料强度设计值,设计时需要加大基础的高度。因此,这种基础几乎不发生挠曲变形,故习惯上把无筋基础称为刚性基础。
无筋扩展基础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无筋扩展基础的抗拉强度和抗剪强度较低,因此必须控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结构设计时可以通过控制材料强度等级和台阶宽高比(台阶的宽度与其高度之比)来确定基础的截面尺寸,而无需进行内力分析和截面强度计算。设计时一般先选择适当的基础埋深和基础底面尺寸,设基底宽度为b,则按上述要求.

❷ 建筑物的无筋扩展基础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

无筋扩展基础是指用砖、石、混凝土、灰土、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且不需配置钢筋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由于基础所用材料均为脆性材料,这种基础的特点是抗压性能好,整体性、抗拉、抗弯、抗剪性能差。它适用于地基坚实、均匀、上部荷载较小,六层和六层以下(三合土基础不宜超过四层)的一般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1)砖基础。用于基础的砖,其强度等级应在MU75以上,砂浆强度等级一般应不低于M5.基础墙的下部要做成阶梯形,这种逐级放大的台阶形式习惯上称之为大放脚,其具体砌法有两皮一收和二一间隔收两种。

(2)毛石基础。毛石基础采用不小于M5的砂浆砌筑,其断面多为阶梯形。基础墙的顶部要比墙或柱身每侧各宽100mm以上,基础墙的厚度和每个台阶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每个台阶挑出宽度不应大于2.00mm,

(3)混凝土基础和毛石混凝土基础。混凝土基础和毛石混凝土基础也称为素混凝土基础,它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耐水等优点。

(4)灰土基础。灰土基础是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黏土,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和,分层铺设夯实或压实而成的基础。石灰与土的比例一般为2∶8或3∶7施工时每层虚铺厚度为220mm,夯至150mm,称为“一步灰土”,一般可铺二至三步,即厚度为300mm或450mm。三合土基础厚度不应小于3.00mm,条形基础的灰土垫层宽度不小于600mm,独立基础的宽度不小于700mm。灰土基础有一定的强度、水稳性和抗渗性,且施工工艺简单,取材容易,费用较低。在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灰土基础广泛用于四层及四层以下的民用建筑。灰土基础一般适用于地下水水位较低,基槽经常处于干燥状态的基础。

(5)三合土基础。三合土基础是由石灰、砂和集料(如矿渣、碎砖或碎石)按体积1∶2∶4或1∶3∶6加水搅拌后铺设夯实而成,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