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早地基础基坑的开挖方式有哪三种
常见的基坑开挖的三种方法主要有:放坡挖土、中心岛式挖土和盆式挖土。 1)放坡挖土:主要是无支护土方宜采用放坡挖土。当基坑开挖深度不大、周围环境允许,经验算能确保土坡的稳定性时可采用放坡挖土; 2)中心岛式挖土:一般用于有支护土方开挖。中心岛式挖土,宜用于具有较大空间情况下大型基坑土方开挖。具有挖土和运土速度快的优点。不过由于首先挖去基坑四周的土,支护结构受荷时间长,在软黏土中时间效应显着,有可能增大支护结构的变形量,对于支护结构受力不利。 3)盆式挖土:盆式挖土也是常用于有支护土方。先开挖基坑中间部分的土方,周围四边预留土坡,土坡最后挖除。采用盆式挖土方法可以使周边的土坡对围护墙有支撑作用,有利于减少围护墙的变形。其缺点是大量的土方不能直接外运。
2. 基坑开挖步骤
基坑开挖时首先要放线,放线时需要根据图纸及要求算出大小尺寸,根据基坑深浅确定放坡系数(一般图纸和方案上面有具体的要求,或者参考相应的规范)。放线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实事求是,准确的放好线后,就可以开挖了。
以下是参考他人资料:
基坑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1)基底超挖: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2)基底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如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留0.3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除。
(3)施工顺序不合理:土方开挖宜先从低处开挖,分层分段依次进行,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基坑边坡不直不平、基底不平的缺陷应加强检查,随挖随修,并要认真验收。
3.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方法
开挖方法:
(1)、挖土范围
根据建筑平面图外边线预留600mm宽作为施工操作工作面,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经验,边坡按1:0.5进行放坡。
(2)机械挖土
机械挖土为防止挖掘过程中扰动老土,坑底预留30cm左右用人工挖土清至设计标高。
(3)人工清理坑底
人工挖掘坑底300mm土之前,每隔1.0m打一个小木橛,在挖至接近坑底标高时,用塔尺及水准仪随时以小木橛上口检查坑底标高。由工长检查坑边尺寸,确定坑宽标准,据此修整槽帮,最后清除坑底浮土,修底铲平。
(4)开挖过程中,随时注意不超挖,深挖。若遇土质与地质勘察报告不符的及时通知地质勘查单位。
独立基础的简单介绍:
独立基础是整个或局部结构物下的无筋或配筋基础。一般是指结构柱基,高烟囱,水塔基础等的形式。
独立基础一常用断面形式有踏步形、锥形、杯形。材料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等。当柱为现浇时,独立基础与柱子是整浇在一起的;当柱子为预制时,通常将基础做成杯口形,然后将柱子插入,并用细石混凝土嵌固,此时称为杯口基础。
4. 挖地基怎么挖
1、地下室按施工区先后开挖顺序,在桩基承载力试验合格后交接进行,单体满开挖。
2、地下室基坑土方开挖应待支护结构(网喷、喷锚、桩)达到强度后方可进行。
第一步:平整场地,测设场地标高,放定位控制线。
第二步:分段开挖第一层支护边坡土,开挖宽度约15m,然后由围护施工队穿插对坡面素喷混凝土施工,开挖一层支护一层循环施工。
第三步:地下室土方工法段开挖共分三层进行施工。最后一层挖至基坑底部,人工配合清理修整,人工修土留土厚度30cm。
第四步:最后基坑内运土车辆的斜道土方的处理由两台挖机接力作业,坑内的挖机集中转土至斜道口,由坑顶的挖机装土装车。最后坑内的挖机由汽车吊吊离坑底(或开挖至基槽外围多出部分,挖机出来后再进行回填。
第五步:绑扎基础底板钢筋及立柱、剪力墙插筋浇筑底板砼。
第六步:负一层结构施工。
第七步:做防水层、保护层,地下室结构完成验收合格后,在完成二层主体再进行基坑外土方回填。
3、基坑土方收底施工方法:
(1)机械开挖标高达到离设计高度30cm时,必须采用人工清槽流水跟进修整,基坑底标高的控制应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由测量技术人员将水平高度引测到基坑周边较稳定的结构上,并做好明显的标志,标高点要跟上挖土进度,在扇形工作面上应3~5m测设一点。
(2)施工技术人员将水准标高引测到近基坑底标高处的周边工程桩上,并作好标记,或用小木桩做好标记,涂上红油漆,桩顶标高是垫层面的标高,即土方的开挖深度是桩顶下30cm。
(3)挖土施工人员根据测量标记采用固定丈量的工具,将坑底土方修理平整。
防止机械入槽或人工扰动地基,坑底标高要进行严格控制,不得超挖,一旦出现超挖时,不得随意回填,要用碎石或道渣回填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