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基础底面右边缘压力值为多少
扩展阅读
模拟电路技术基础干什么 2025-02-06 01:45:56
如何团结好同学相处 2025-02-06 01:44:16
无外伸基础梁是什么意思 2025-02-06 01:43:27

基础底面右边缘压力值为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8-01 01:38:06

① 何谓基底压力,基底压力如何计算

基底应力是指基础底面作用于地基表面接触处的压力。基底压力计算公式:

(1)基础底面右边缘压力值为多少扩展阅读: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于地基表面,由于建造建筑物而新增加的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即导致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的那部分基底压力。

根据圣维南原理,基底压力的具体分布形式对地基应力计算的影响仅局限于一定深度范围;超出此范围以后。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将与基底压力的分布关系不大,而只取决于荷载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位置。

② 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

建筑物基础作用于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基底接触压力。

基础底面传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称为基底接触压力,有时也简称基底压力。

基底压力既是计算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外荷载,也是计算基础结构内力的外荷载,上部结构自重及荷载通过基础传到地基中。

基底压力是地基和基础在上部荷载作用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大小和分布受荷载条件、基础条件和地基条件的影响。

1、弹性地基,完全柔性地基(抗弯刚度EI=0,M=0)

实测资料表明,刚性基础底面上的压力,在外荷载较小时,接近弹性理论解;荷载增大后,基底压力呈马鞍形。在粘性土地基表面上的刚性基础,其基底压力分布也是这样。

当荷载继续增大时,基底压力分布变为抛物线,当刚性基础放在砂土地基表面时,基底压力分布即为抛物线。

③ 地基承载力与受力面积计算公式

1: 地基承载力:可用现场载荷试验;触探试验;或查表的方法得到.当然也可以利用公式.
FK=ψfF0: FK(地基承载力); ψf(修正系数); F0(承载力的基本值).
2:承载底面F= N/(R-Rh); F(承载底面积);N(基础受力);R(地基容许承载力);r(回填土容重); h(回填土埋深); 个人使用公式代表符号不太重要,但符号的代表含意不要搞错.
地基承载力计算 地基承载力公式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

为了保证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要求地基必须有足够的承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还要控制地墓变形在容许的范围内。因此,地基的计算有承载力、变形、稳定性三种不同的计算内容。

一、承载力计算

承载力的计算包括持力层和软弱下卧层。

1.持力层承载力计算

作用在基础顶画的荷载,有竖向力F、水平剪力v、弯矩M,如图2—1所示。不论其如何

组合,都可概括为中心受压和偏心受压两种状态。所以,基础底面的压力应满足下列条件:

(1)中心受压基础(图2-1(e))

pk≤fa (2—1)

式中 Pk——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kPa;

fa——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即宽度和深度修正后的特征值),kPa。

(2)偏心受压基础(如图2-1(f))除应符合公式(2—1)外,尚应符合

pkmax≤1.2fa (2—2)

式中 pkmax——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压力值,kPa。

F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

Gk——基础自重设计值及基础上的土重(可取平均重度20kN/m3),kN;

A——基础底面面积,m2。

式中 Mk——相应于荷载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力矩值;

W——基础底面的抵抗矩,m3;

Pkmin——基础底面边沿的最小压力值,kPa。

当偏心受压基础偏心较大时(e>b/6),Pkmin为负值,表示基础与地基脱离,但应尽量避免这种现象。为了充分利用地基的承载力,对较小的工程,允许有较小的负值(负值区不得大于

第4页

基础宽度的四分之一),见图2—2。此时最大边沿的压应力Pkmin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l——垂直于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底面边长,m;

a——合力作用点至基础底面最大压力边沿的距离,m。

2,软弱下卧层承载力计算

基础持力层有足够的强度并不能代表整个地基有足够的安全保证。如果地基受力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往往因软弱下卧层强度不够而导致基础破坏,影响上部建筑结构。因此,必须验算下卧层的承载力,使其满足下列条件:

pz+pcz≤faz (2—6)

式中 P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

pc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值,kPa;

faz——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附加压力值pz,可按双层地基中附加应力分布计算。为简单实用,也可采用应力扩散角的概念计算,如图2-3所示。地基扩散角。向下传递和扩散,并假定均匀分布,根据扩散前后总压力相等的条件,求得扩散面上的附加压应力,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第5.2.7条规定:当上层土与下卧层土的压缩模量大于或等于3时,对条形基础和矩形基础,公式(2—6)中的pz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b——条基和独基(矩形基础)底边宽度;

l——矩形基础底边的长度;

Pt——基础底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

Z——基础底面至软弱下卧层顶面的距离;

θ——地基压力扩散线与垂直线的夹角,可按表2-1采用。

④ 基底压力计算

P=450/(2×3)+20×1.2=99kPa
偏心距e=150/(450+20×1.2×2×3)=0.252m<b/6=0.333m
Pmax=99+150/(1/6×3×2×2)=174kPa
Pmin=99-150/(1/6×3×2×2)=24k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