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桩头防水处怎么处理
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
外防外贴防水法,即在底板垫层上铺设卷材防水层,并在围护结构墙体施工完成后,再将立面卷材(防水层)直接铺贴在围护结构的外墙面,然后采取保护措施的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法。
这款地下室防水施工方案其优点是随时间的推移,围护结构墙体的混凝土将会逐渐干燥,能有效防止室内潮湿,但当基坑采取大开挖和板桩支护时,则需采取措施,以解决水平支撑部位影响地下室堵漏的问题。
(1)桩基础漏水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防水处理的注意事项:
1、由于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属于刚性材料,在桩体受到上部承载力荷载后,存在开裂的隐患,致使防水效果失效。下口采用20×30mm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及20厚1:2聚合物防水砂浆进行封闭,并且聚合物防水砂浆分两次施工,存在接茬质量隐患,施工难度大且工期较长。
2、安装10×10mm腻子型遇水膨胀止水条时,由于材料短小,容易出现止水条接缝闭合不密实的情况,存在质量隐患。梯形状土方开挖,人工用工量大,需开挖土方的量较大。
3、采用梯形基层,不仅防水材料需要做附加层,而且防水材料的阳角部位容易在外力作用下被撕裂破坏,存在质量隐患。
Ⅱ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渗水或漏水,该怎么处理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一旦出现了渗水或漏水,应根据水量大小,采用坑底设沟排水、引流修补、密实混凝土封堵、压密注浆、髙压喷射注浆等方法及时进行处理。
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施工前,应根据设计进行工艺性试桩,以确定相关施工参数和施工工艺,并在施工中加以严格控制垂直度和提升速度。这样才能确保成桩质量,使止水帷幕连续、闭合,保证止水效果。
规定:
1、施工前必须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0.5~1.0 m后,方可开挖。降水工作应持续到回填完毕。
2、施工机械行驶道路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砾石,箱(板)或梢排等。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基坑底必要时应铺设工具式路基。
3、相邻基坑开挖时,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顺序,并应及时做好基础。
4、在密集群桩上开挖基坑时,应在打完桩后间隔一段时间,再对称挖土。在密集群桩附近开挖基坑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桩基位移。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坑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