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皖教云安徽基础教育怎么加入班级
皖教云加入班级直接在云课堂上扫描班旁旦级二维码或者输入班级的账号,搜索后添加就可以了。
皖教云app是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的手基启汪机应用,主要是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学科资源、名师课堂题中心等服务。
皖教云安徽基础教搏仔育资源应用平台是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整合线上学习平台,提供网络学习空间和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特色应用服务,通过学习教案的方式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通过体验作业的方式。
2. “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教育平台”应该怎么登录
如何登录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教育平台:
1、使用浏览器打开网址:http://www.ahe.cn
2、单击页面顶部的“登录”按钮,进入注册。
3、系统提供教研员注册、教师注册、学生注册,选择对应角色进行注册,用户填写正确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学籍号码),单击“下一步”按钮,系统将验证该用户是否已经存在于系统中。
4、若验证成功,填写完善账号、密码,选择学校、班级、学科信息,填写电话、邮箱等
个人信息,单击“下一步”按钮;
5、按页面提示的要求设置,单击“下一步”按钮,进入邮箱验证环节,进入刚才填写的邮
箱查收系统所发邮件,点击邮件中链接即可完成邮箱验证步骤;
3. 如何把 “新基础教育” 融进课堂
如何把 “新基础教育” 融进课堂
新基础教育的宗旨是“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新基础教育有四个“还给”,其中之一是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和活力。”那么,如何运用“新基础教育”理念上好每一堂课呢?
一、定准目标,注重灵活变通。首先教师要备好课,带着很强的“教案意识”走进课堂。教师要对自己本堂课的教学目标非常清晰,找准自己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即“教什么”比“学什么”更重要。其次考虑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师生学习就会失去目标和方向感,学生一节课下来就会无所得或者所得甚少。
二、精讲多练,注重实效。“新基础教育”理念注重扎实、有效率、有价值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明白什么情况下少讲?什么情况下多讲?少讲:学生本来就会的;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完全有能力获取并掌握的;与本课学习目标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多讲:学生感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学生感兴趣,又与本课学习目标紧密相关的;学生缺少解决学习问题和思考问题方法的等。
三、小组合作,注重生成。“新基础教育”评课注重学生的精彩和生成,不注重老师的精彩,课堂观察重在学生有什么变化?什么收获?是否游离在课堂之外?因此“新基础教育”理念下的课堂往往会呈现小组合作,重心下移的教学方式。但小组合作往往容易流于形式,这就需要教师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自由辩论和小组讨论,使课堂教学保持有效的互动,既重“形”又重“神”,既重“外”又重“内”,既重“动口”又重“动手”,更重让学生动“脑”、动“心”、动“情”。
新基础教育要求尽量用原班级或实验班上课,反对借班上课,反对“假课”,搞形式热闹的课堂,注重课堂中的动态生长,让教育还原为本色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4. 如何在安徽省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
1、打开ttp://www.ahe.cn 网页;
2、点击网页右上角“注册”按钮图标,进入注册平台;
3、选中右边“学生注册”图标,填写学生的姓名和学籍号码(必须是实名,且学籍号码是学校统一发放的学籍号)验证身份。再 点绿色“下一步”按钮进入完“完善个人资料”页面;
4、按要求认真完善个人资料。 完善个人资料时,注意一下几点: 账号:自行设置。为便于自己记忆,方便登陆,建议账号设置方式为姓名的字首拼音+年级。如2012 级刘天宇,账号可设置为“liuty2012”,不要 超过12 密码:建议设置为简单易记住的数字或字母。所属学校:在页面下拉框内查找到后选择就行了。系统不认个人输入。 手机:如实填写,也可不填。电子邮箱:最好填自己常用的QQ 邮箱。其它电子邮箱也行;
5、个人资料完善后,点绿色“下一步”按钮进入“账号激活” 页面;
6、经验证后,页面显示“通过验证”,点击“登录”,可以查看 自己的权限以及可以得到哪些资源。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 己的资源。到此,你注册成功了。
5.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怎么进入
1、登录江西基础教育资源网,点击“江西省中小学生安全知识竞赛网上考试”进入考试区。
2、点击“考试入口”输入学校编码,点认证。
3、输入个人信息 :真实姓名、四位数学号、班级加学号、其他数据。
6. 江西省基础教育资源网怎么进去
是需要注册才可以进入的。
1、打开网站首页,看右侧窗口选择注册方式
2、选择好注册方式,在弹出界面中按要求提交信息注册即可。
7.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要怎么注册
首先由于近期网络调整,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网址将由“www.cbern.gov.cn”改为“www.cbern.com.cn”。
首先,打开浏览器,输入以上网址。进入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点击注册。
最后,点击注册。
8. 山西基础教育网注册及登录平台
山西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山西省“三通两平台”建设的重要项目,集云门户、云空间、云资源、云应用为一体的省级学习云平台。 为进一步提高平台信息的质量和可读性,能够全面反映山西省、市、县、校发展的现状,现长期征集焦点新闻、市校动态、山西课改等方面的新闻稿件,凡党政机关干部、教育界人士、中小学院校师生及其他教育工作者均可投稿。
山西基础教育网注册及报名指南:http://www.sxeyun.com/unimanage/register.html
近日,国务院下发紧急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这意味着,中小学将迎来安全隐患大排查。
“学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学交通、学生欺凌与暴力等为重点”,通知明确了排查的重点隐患。但这些重点隐患究竟怎么查?学校该怎么办?
本文将悉数国家历年下发的关于学校安全的紧急通知,为中小学提供一些权威干货。
通知亮点
1、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按照学校岗位安全工作职责要求。
2、学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学交通、学生欺凌与暴力等为重点。
3、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4、学校要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对不第一时间报送或瞒报、漏报安全事故信息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对中小学安全的总体要求
国务院要求——
1、落实学校、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责任,坚持教书育人,狠抓校纪校风,让每个学生牢固树立尊重生命、保障权利的意识。
2、学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地震、火灾疏散和防踩踏等专项演练。
3、学校要配备必要的安保力量,有条件的要安装视频系统、报警装置。加强学校及周边警务室建设。
4、校园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承担质量终身责任。
通知中强调了“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学交通、学生欺凌与暴力等为重点”,但这些重点将如何排查,很多学校不知所措。下文,我们将从历年关于校园安全的紧急通知入手,解答怎么排查、怎么做。
防溺水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
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主动提请当地政府加强重点水域安全管理,及时在危险路段及水域设置安全警示标牌,设立安全隔离带、防护栏,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
校舍安全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着重检查:
1、校舍防范洪灾、泥石流、雷电、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有关措施和制度的落实情况。
2、校舍信息录入国家信息管理系统和校舍档案保管情况。
3、校舍安全档案建立和完善情况。
4、校舍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和校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情。
5、学生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开展情况。
6、学校严禁使用D级危房。
食品安全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
1、认真组织开展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日常自查和定期检查,做到层层把关,责任到人。
2、以学校食堂、学生营养餐为重点,着重检查——
1)学校食堂人员卫生、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原料采购、存储、加工、销售等各环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的落实情况;
2)学校饮用水设施卫生管理制度;
3)学校传染病疫情预防、监控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制度落实情况等。
消防安全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
着重检查:
1、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和消防安全工作档案建立健全情况;
2、消防设施和器材配置及完好有效情况;
3、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制定和组织消防演练情况;
4、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情况等。
上下学交通安全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
1、要逐校逐园逐生对上下学乘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了解。
2、要加强校车驾驶人和随车照管人员的教育管理,要做好校车的维修保养,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
3、重点对租用的车辆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出现超速、超载、疲劳驾驶、逆向超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
4、学校要教育学生注意上下学交通安全,提醒家长不要让学生乘用农用拖拉机、三轮汽车、低速货车、拼装车和报废车。
校园欺凌
学校如何应对排查——
1、各校要集中对学生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到校开展法制教育,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
2、要制定完善校园欺凌的预防和处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
3、要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责人;
4、一旦发生欺凌事件,要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
通知全文
1,切实提高认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安全工作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不断研究学校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狠抓落实,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2,完善工作机制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风险管控机制,按照学校岗位安全工作职责要求,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将安全管理融入到学校日常工作全过程。
要完善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机制,加强与公安、综治、宣传等有关部门在信息沟通、专项整治、应急处置、舆情应对等方面的协调配合,形成常态化的安全监管工作机制。
3,开展隐患排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以防溺水、校舍、消防、食品、上下学交通、学生欺凌与暴力等为重点,结合本地实际,立即组织开展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
对排查出的问题,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台账、落实责任、细化措施,明确时限,确保全面整改落实。
4,严格信息报送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认真落实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关要求,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遇有突发事件和重要紧急情况必须第一时间上报教育部总值班室。
对不第一时间报送或瞒报、漏报安全事故信息的,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严肃追究当事人和相关领导的责任。
5,强化应急管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细化各项应急处置预案,落实人员职责,做好应急工作准备,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能够快速反应、高效应对、迅速管控。
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和“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突发事件分级标准,科学决策、精心组织、统一指挥、妥善处置,最大限度降低学校安全事故危害。
6,做好舆情应对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加强与宣传、公安等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健全教育舆情实时监测机制,及时跟踪、分析教育舆情,发布预警信息,努力掌握教育舆情的主动权。
要加强与媒体的沟通,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引导舆论理性表达,适时公布事故处置情况,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7,加强安全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能力,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各个环节,灵活采取多种形式和载体,着力提高针对性与实效性。
要定期开展各类专题教育,经常性地开展应急疏散演练,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自救自护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要积极做好学生家长的安全教育宣传工作,严防脱离学校监管期间发生安全事故。
8,加强督导检查
各地教育督导部门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专项督导暂行办法》要求,将学校安全工作列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地方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学校落实安全工作职责的督导检查,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