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教育小组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扩展阅读
一个月的宝宝如何教育 2025-02-06 17:27:19

教育小组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7-23 17:36:21

① 教育教学基本理论都包括哪些

1、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学法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与教育相关的法律知识;

2、专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内容。包括专业(学科)理论知识和技能、与本专业(学科)相关联的实践能力、对本专业(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理解掌握水平等;

3、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内容。包括分析教材、确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案、选择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语言、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等;

4、基本教育教学素质内容。包括仪表举止、口语表达、思维能力、心理素质等。

(1)教育小组的理论基础有哪些扩展阅读

描述或说明人和动物学习的性质、过程和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的学说。教学理论是“在某种意义上的约定俗成的通例,它阐明有关最有效地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方法规则。

从规范性和处方性角度考虑,教学理论关心的是促进学习而不是描述学习。具体地说,教学理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学习理论主要是在描述和说明“学习是怎样发生的,以及学习开始后会发生一些什么情况”的问题。

②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教育学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有: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国和国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内容包括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等八方面内容。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心理品质、威信、基本素质,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学生和班主任。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论、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的基本知识。

1.心理学概论包括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2.学习心理包括学习概论、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等八方面内容。

3.品德心理包括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优秀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五方面内容。

4.教学心理包括课堂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

5.差异心理包括智力差异、人格差异。

教育法规

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 教育理论基础知识重点有哪些

考试内容主要有: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国和国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内容包括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等八方面内容。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

教育理论具有基本的规定性:

第一,教育理论是由教育概念、教育命题和一定的推理方式构成的。因为任何理论必定是通过概念、判断或命题等基本的思维形式来构成的,如果没有教育概念、教育命题,仅仅是对教育现象的系统描述,即使是系统的,那也不是教育理论,而只是教育现象陈述。

第二,教育理论是对教育现象或教育事实的抽象概括。理论在本质上超越于具体的事实和经验,尽管它在形式上是一种陈述体系,但它在内容上是以浓缩的形式来阐述教育事实和经验的,不是对教育事实和现象的直接复制,而是间接的抽象反映。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教育理论

④ 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教学理论有哪些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一起学习,以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教学形式。合作学习又称共同学习(Learning Together),其理论有良好的社会心理学基础。这种理论的核心很明了:当所有人聚在一起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工作的时候,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相互依靠对个人提供了动力,使他们互勉、互助、互爱。心理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能在课堂上积极交往的机会,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在交往中养成良好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能力等方面都是有极大作用的。从激发学生主体性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较为充裕的活动时间,包括相互交流、相互启发、探索创新的时间,而小组合作学习就较好的解决了这一矛盾,使学生能在和谐的气氛中,共同探索、相互学习、逐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