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社会基础性研究是什么意思
扩展阅读
同学录的句子应该怎么写 2025-02-06 23:40:34
早教教育行业如何内功呢 2025-02-06 23:39:54
同学会是在哪里举行的 2025-02-06 23:29:54

社会基础性研究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 2023-07-21 15:42:32

‘壹’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基础研究是什么意思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基础研究:
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是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基础研究是人们有目的地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发展规律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以脑力劳动为主的认识活动,具有不同程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贰’ 基础研究的重要性

2019年9月中国科学院和德国国家科学院共同签署了《北京基础研究宣言》,在介绍“面向未来的科学”新合作模式的会议上,两所科学院都强调了“弘扬科学精神”,追求卓越,鼓励合作、包容和负责任的科学研究,为科学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共同努力。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泉

创新通常被认为是方向性的、目的性的,尤其是应用性的研究。但是真正的创新研究是不同的,并且是从不同的心态出发的。科学本身并不以“有用”为目标,而是努力通过自由和独立的思想探索和开放的交流。好奇心驱动,本质上是“无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知识和潜在的新解决方案。

基础研究不断挑战现有知识的界限,克服传统概念的局限性,创造新的假设、新理论、新材料、新反应和新方法。有价值的进步可能隐藏在没有目标、没有目的的科学工作和思想中。因此,必须肯定和支持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将其作为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柱 。

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科学

科学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现代科技和工业的源泉,也是一种文化成果。科学追求真理,追求卓越。科学是理解社会决策影响的先决条件。因此,社会应当对保持和加强科学活动、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理解选择和决定的选择以及以开放和相互尊重的方式与科学系统互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未来的科学是协作的、包容的和负责任的

对于许多问题包括全球性的挑战,科学研究需要合作。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的共同努力,对于研究大规模、复杂和动态系统的行为,理解和预测其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研究应加强学科间的互动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而科学互动必须是开放和包容的,不分民族、种族和性别差异。

科学的核心价值是信任。科学结果必须是可复制的,并经得起严格的检验。科学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应负责并致力于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发展。

科学的进步需要鼓舞人心的、支持性的环境

科学需要稳定和长期的支持。加强基础研究是保证科学发展的精神环境和物质基础的关键。加强基础研究项目、科学基础设施的资助,支持早期职业科学家的研究,为科学探索和发现建立坚实的基础。建立高水平、高效率的青年科学家交流平台,鼓励青年科学家成为科学研究的核心力量。要吸引有前途的青年人才从事科学和基础研究,不仅要加强青年一代的科学教育,而且要加强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的科学教育。因此,为科学和社会的基础研究创造和支持良好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 Explore the Unknown—The Value of Basic Research. Angew. Chem. Int. Ed. 2019. DOI: 10.1002/anie.201913851

‘叁’ 什么是“基础研究”

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

‘肆’ 什么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

基础研究:指为获得关于现象和可观察事实的基本原理及新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性和理论性工作,它不以任何专门或特定的应用或使用为目的。基础研究的特点是:—— 以认识现象、发现和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目的,即通过实验分析或理论性研究对事物的物性、结构和各种关系进行分析,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解释现象的本质,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或者提出和验证各种设想、理论或定律。—— 没有任何特定的应用或使用目的,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看不出、说不清有什么用处,或虽肯定会有用途但并不确知达到应用目的的技术途径和方法。—— 一般由科学家承担,他们在确定研究专题以及安排工作上有很大程度的自由。—— 研究结果通常具有一般的或普遍的正确性,成果常表现为一般的原则、理论或规律并以论文的形式在科学期刊上发表或学术会议上交流。因此,当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对现象的更充分的认识,和(或)当其目的是为了发现新的科学研究领域,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时,即视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又可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定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特点——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在围绕特定目的或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一般只影响科学技术的有限范围,并具有专门的性质,针对具体的领域、问题或情况,其成果形式以科学论文、专着、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为主。一般可以这样说,所谓应用研究,就是将理论发展成为实际运用的形式。开发研究开发研究是利用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现在的知识与技术,创造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产品,是一种以生产新产品或完成工程技术任务为内容而进行的研究活动。基础研究是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应用研究的特定应用目的不外乎二类: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但是,这种新知识是在开辟新的应用途径的基础上获得的,是对现有知识的扩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对应用具有直接影响。基础研究获取的知识必须经过应用研究才能发展为实际运用的形式。

‘伍’ 什么是课题研究基础

课题研究基础指的是在某项课题上,前期做的工作或者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课题经费预算、硬件条件等。

①研究结果指的是在该课题上曾经做过的类似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发表的文章、专利等。

②研究人员是指从事研究该课题的试验人员,试验人员从事该课题研究时间越长,说明研究越深入,人员稳定,研究延续性好。从人员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上也能说明一定问题。

③课题经费指的是能够在这项课题上的开销,包括开销的明细,能够说明对该课题有足够的经费支持。

④硬件条件指的是研究该课题所需要用到的设备、设施等,能够说明具备课题研究的硬件能力。

课题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包括以下内容:

1.学术简历:课题负责人的主要学术简历、学术兼职,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积累和贡献等。

2.研究基础: 课题负责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核心观点及社会评价等。

3.承担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情况,包括项目名称、资助机构、资助金额、结项情况、研究起止时间等。

4.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凡以各级各类项目或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的课题,须阐明已承担项目或学位论文(报告)与本课题的联系和区别。

5.条件保障: 完成本课题研究的时间保证、资料设备等科研条件。

(5)社会基础性研究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准确表述研究问题和分解研究问题、将研究问题转换成假设、确定采用研究方法、安排研究计划及人员分工、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协调等。

(一)分解课题研究目标,抓准研究切入点。

1.确定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方向或研究主题、总体目标。研究目标可分平行目标、层次目标和综合目标等。

2.选定研究切入点:一是从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性的问题中选定;二是从已经成功的经验中去寻找;三是从学校教育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四是从教育发展的趋势中去寻找;五是从教育科学理论中去寻找。

(二)明确研究思路,确定研究方法。

1.理清研究思路。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正向分析、逆向分析和化归分析等方法,理清和形成研究思路。

2.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有主法和辅法。主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育实验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反思研究法和质的研究法等等;辅法有统计法、测量法、和问卷法等等。

3.课题研究方法的使用与选择。不同类型(内容、条件)的研究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按照不同的标准选择研究方法。

一是以研究过程的阶段为标准,按阶段研究任务确定方法。

二是以研究对象的性质为标准,按研究对象确定方法

三是以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为标准,按延续方向确定方法。

四是以研究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划分,选择不同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理论思维,提出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研究者将研究问题中的概念转变为能通过观察来计量的变数思考时预测的研究结果(也称“半成品”)。

1.积极开展理性思维。

2.掌握研究假设的基本标准。研究假设应有4条标准:

一是能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二是研究者应有该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理由;

三是假设应是可检验的;

四是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

3.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步骤是:

⑴提炼问题;

⑵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假设;

⑶推演出理论性陈述,使假设结构化;

⑷形成基本观点;

⑸对基本观点再提炼,形成假设的核心。

4.明确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研究假设形成的基本条件:

⑴要以科学观察和经验归纳为基础;

⑵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为指导,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做出合乎逻辑的某种命题;

⑶研究者要有丰富的知识、经验。

5.明确研究假设表述的方式。研究假设的表述应该是有倾向性的,可以是肯定式或否定式,而且所举的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能够操作,能够观察和验证。研究假设可分为描述性假设和解释性假设。

(四)根据课题类型,搞好研究设计。

1.应用性研究课题的设计。

这类课题,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教育技能、教育方法和手段,使教育科学知识同实际教育教学衔接起来,达到某种预定的实际目标。

2.经验研究性课题的设计。

经验研究性总结分为一般性经验总结和科学性经验总结两个层次。

3.实验性课题设计。

实验性课题是在一定教育理论或假设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变量关系揭示教育规律的活动。

‘陆’ 什么是基础研究,什么是应用研究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一、指代不同

1、基础研究:指认识自然现象、揭示自然规律,获取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活动。

2、应用研究:指为获得新知识而进行的创造性的研究,它主要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实际目的或目标。

二、特点不同

1、基础研究:为了认识现象,获取关于现象和事实的基本原理的知识,而不考虑其直接的应用。

2、应用研究:具有特定的实际目的或应用目标,具体表现为了确定基础研究成果可能的用途,或是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探索应采取的新方法(原理性)或新途径。

三、准则不同

1、基础研究:没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目标主要表现在,在进行研究时对其成果的实际应用前景如何并不很清楚,或者虽然确知其应用前景但并不知道达到应用目标的具体方法和技术途径。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具有特定的应用目的。或是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确定其可能用途,或是为达到具体的、预定的目标确定应采取的新的方法和途径。应用研究虽然也是为了获得科学技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