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条形基础有坡度怎么处理
扩展阅读
哪个频道播放同学两亿岁 2025-02-07 04:28:36
儿童铁是什么时候吃最好 2025-02-07 04:28:36

条形基础有坡度怎么处理

发布时间: 2023-07-17 17:17:55

1. 坡道条基错台怎么设置

这是筏板基础,用筏板基础绘制,调整标高,设置筏板变截面就可以了。
现在条形基础有很多错台,和筏板似的的错台,立面也有砼,可以分段修改标高来处理,将交接处拉长使之重叠,重叠一个条形基础宽度,在高差部分重叠就可以。

2.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要求

柱下条形基础的构造,除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柱下条形基础梁的高度宜为柱距的1/4~1/8。翼板厚度不应小于200mm。当翼板厚度大于250mm时,宜采用变厚度翼板,其坡度宜小于或等于1:3;
2条形基础的端部宜向外伸出,其长度宜为第一跨距的0.25倍;
3现浇柱与条形基础梁的交接处,基础梁的平面尺寸应大于柱的平面尺寸,且柱的边缘至基础梁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50mm;
4条形基础梁顶部和底部的纵向受力钢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顶部钢筋按计算配筋全部贯通,底部通长钢筋不应少于底部受力钢筋截面总面积的1/3;
5柱下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8.3.2柱下条形基础的计算,除应符合《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6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比较均匀的地基上,上部结构刚度较好,荷载分布较均匀,且条形基础梁的高度不小于1/6柱距时,地基反力可按直线分布,条形基础梁的内力可按连续梁计算,此时边跨跨中弯矩及第一内支座的弯矩值宜乘以1.2的系数;
2当不满足本条第一款的要求时,宜按弹性地基梁计算;
3对交叉条形基础,交点上的柱荷载,可按交叉梁的刚度或变形协调的要求,进行分配。其内力可按本条上述规定,分别进行计算;
4验算柱边缘处基础梁的受剪承载力;
5当存在扭矩时,尚应作抗扭计算;
6当条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小于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尚应验算柱下条形基础梁顶面的局部受压承载力。

3. 墙下条形基础的施工流程

墙下条形基础的施工流程是:
1、平整场地;
2、按基础图纸挖基础(放坡=[a+2c+kh] *h*l ) 这里a 是基础断面 c是工作面 kh是放坡系数 h是基础埋深 l是长;
3、按图纸要求砌筑(混凝土、毛石、砖的);
4、地圈梁(支模板、配筋、浇筑);
5、砌筑墙体(毛石的、砖的)
6、墙体压顶;
7、墙面处理(勾缝、抹水泥砂浆);
8、压顶抹灰;
9、如果墙体较高、较长,每个2-3米加一道混凝土构造柱,效果更好。

4. 求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方案:
一、施工部署
1、人员准备
根据基础工程量,开挖顺序,结合业主工期要求,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50人,在开工前签订劳务合同组织进场,施工前做好作业人员三级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
2、开挖顺序
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基础采用大开挖形式,从C轴往A轴进行机械开挖。
3、施工进度计划
测量放线1天完成,土方开挖3天完成,混凝土垫层1天完成,基础柱梁钢筋绑扎4天完成,基础柱梁钢筋混凝土1天完成,土方回填1天完成,-0.400米层梁模板安装2天完成,绑扎钢筋3天完成,混凝土浇筑1天完成,回填土1天。
二、施工准备
1、现场准备
1)基础土方开挖
本工程现场自然地坪标高距基础底约2.9mm,使用一台HD512挖土机后退式进行开挖。
2)现场三通一平
现场道路从已修筑完成的规划路引入,现场临时用水、电建设单位已接入场内,场内场地平整工作已完成,满足施工要求。
3)场内排水
在基础柱梁施工前,为了保证施工现场场地干爽,在施工期间,必须做好现场排水工作,本工程现场排水已说明,具体做法见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
2、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地勘资料,了解场地的地下土质,水文地质情况、编制施工方案交公司技术部门和监理审批,并将审批后的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书面交底。
2)开挖基槽,分析土质、水文等有着情况,如与地勘资料不符,则即时与业主、监理、地勘等相关部门联系,并即时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修改,编制可行的施工方案。
4)开挖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全面的安全技术交底。
三、人员准备
1、根据工程需要本着“科学管理、精干高效、机构合理”的原则配备现场管理人员。
2、选择好施工作业队伍、按计划组织劳动力进场。
3、做好新工人入场教育,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建立用工台账。
四、材料准备
1、对所需原材料的品种、规格、质量进行采购、检查、验收,并按要求进行送检,检测的单位必须有资质。
2、钢筋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其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五、施工工艺
1、操作工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施工工艺流程
基槽清理、验槽→混凝土垫层浇筑、养护→抄平、放线→基础柱梁钢筋绑扎、支模板→相关专业施工(如避雷接地施工)→钢筋、模板质量检查,清理→基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2、清理及垫层混凝土浇筑
地基验槽完成后,清理表层浮土及绕动土,不得积水,立即进行垫层混凝土施工,必须振捣密实,表面平整,严禁晾晒基土 。
3、钢筋绑扎
垫层浇筑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在其上弹线、支模、铺放钢筋网片。上下部垂直钢筋绑扎牢,将钢筋弯钩朝上,按轴线位置校核后用方木架成井字形,将插筋固定在基础外模板上;底部钢筋网片应用与混凝土保护层同厚度的水泥砂浆或塑料垫块垫塞,以保证位置正确,表面弹线进行钢筋绑扎,钢筋绑扎不允许漏扣,柱插筋除满足冲切要求外,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当基础高度在900mm以内时,插筋伸至基础底部的钢筋网上,并在端部做成直弯钩;当基础高度较大时,位于柱子四角的插筋应伸到基础底部,其余的钢筋只须伸至锚固长度即可。插筋伸出基础部分长度应按柱的受力情况及钢筋规格确定。与底板筋连接的柱四角插筋 必须与底板筋成45°绑扎,连接点处必须全部绑扎,距底板5cm处绑扎第一个箍筋,距基础顶5㎝处绑扎最后一道箍筋,作为标高控制筋及定位筋,柱插筋最上部再绑扎一道定位筋,上下箍筋及定位箍筋绑扎完成后将柱插筋调整到位并用井字木架临时固定,然后绑扎剩余箍筋,保证柱插筋不变形走样,两道定位筋在打柱混凝土前必须进行更换。钢筋混凝土条型基础,在T字形与十字形交接处的钢筋沿一个主要受力方向通长放置。
4、模板安装
钢筋绑扎及相关专业施工完成后立即进行模板安装,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或木模,利用钢管或木方加固。锥形基础坡度>30°时,采用斜模板支护,利用螺栓与底板钢筋拉紧,防止上浮,模板上部设透气及振捣孔,坡度≤30°时,利用钢丝网(间距30cm),防止混凝土下坠,上口设井字木控制钢筋位置。不得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吊帮的模板上搭设脚手架,保证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5、清理
清除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木模浇水湿润,堵严板缝及孔洞,清除积水。
6、混凝土搅拌
根据配合比及砂石含水率计算出每盘混凝土材料的用量。认真按配合比用量投料,严格控制用水量,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少于90s。
7、混凝土浇筑
浇筑现浇柱下条型基础时,注意柱子插筋位置的正确,防止造成位移和倾斜。在浇筑开始时,先满铺一层5~l0cm厚的混凝土并捣实,使柱子插筋下段和钢筋网片的位置基本固定,然后对称浇筑。条型基础根据高度分段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浇筑时先使混凝土充满模板内边角,然后浇注中间部分,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分层下料,每层厚度为振动棒的有效振动长度。防止由于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吊帮的根部砂浆涌出等原因造成蜂窝、麻面或孔洞。
8、混凝土振捣
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上层振捣棒插入下层3~5cm尽量避免碰撞预埋件、预埋螺栓,防止预埋件移位。
9、混凝土找平
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比较大的混凝土,使用平板振捣器振一遍,然后用木杆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收面前必须校核混凝土表面标高,不符合要求处立即整改。
10、混凝土养护
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常温下,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常温养护不得少于7d,特种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14d。养护设专人检查落实,防止由于养护不及时而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
11、回填土
在回填时,应分层回填,每层不大于40cm,使用夯土机夯实,注意成品保护,应待混凝土构件强度达到后再进行回填。

5. 基底标高不一致时,混凝土条形基础怎么错台处理

在高差处开挖成45度角的斜度作为高与低的过渡,做法有以下二种:

生命愉悦!有用请采纳。

6. 我想问一下,算条形混凝土基础土方开挖如果放坡怎么算

主要看土质,好的话坡度小一些也没事,按照经验估算。

其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V=(b+2c+k*h)*h*l
这里,V表示放坡基槽开挖的土方量,立方米
b表示条形基础的底宽度m
c表示工作面,混凝土支模板取每面300(0.3m)
k为放坡系数,可以查表取得,(一般预算的工具书中都有)
l为沟槽长度m

7. 条形基础(坡形)

条形基础(坡形)如果施工是坡度做的不够,要分清楚是什么情况,当根部的尺寸没有减小,只是端头变厚,对结构安全没有影响;当根部的尺寸减小,对结构安全没有影响。做成坡度是为了节省混凝土;与地基没关系,抗冲切验算只与基础根部或验算的截面的高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