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法宣在线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
扩展阅读
公共基础法律包括哪些法 2025-02-07 21:41:39
新同学用日语怎么写 2025-02-07 21:33:13

法宣在线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9 23:44:08

① 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前途越来越光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的重要源泉。近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进程反复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是道路自信最坚实的基础。

(1)法宣在线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方向指引以及精神支撑。

只有坚定“四个自信”,才能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有践行“四个意识”,才能保持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要求和政治定力,凝聚力量,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②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6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四个意识”。2016年7月1日,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四个自信”。

2018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审议《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和《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时,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法宣在线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党在新时代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的过程,也是引领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过程。

这个过程及其体现的实践逻辑、认识逻辑、理论逻辑,充分证明“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③ 什么是我们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作者:万资姿,系党的十九大代表、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主题,深刻回答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特别是全会首次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多方面显着优势概括为“13个坚持”,并着重强调“这些显着优势,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全会的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进一步发挥制度优势、坚定“四个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
1.制度优势是坚定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鞋子合不合脚,只有穿的人才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好不好,中国人民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无论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是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都雄辩地证明,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在这样短的时期内创造出世所罕见的“中国奇迹”、开启令世人瞩目的“中国之治”。中国之治得益于中国道路。道路问题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第一位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而成功开辟出的一条扎根中国大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大道和正路、是实现中国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康庄大道。放眼当今世界,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到底应该向何处去?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的郑重承诺,也是坚定道路自信的铿锵结论。

④ 全党要更加自觉的增强四个自信分别是什么

四个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邦,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四个自信”的基础

“四个自信”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信仰、信念,文化自信是支撑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并且渗透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支撑起来。

只有坚持文化自信,才能进一步做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以上内容参考中央纪委国家纪委网站——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⑤ 四个自信哪个最根本

四个自信中最根本的是:制度自信。
简介:
四个自信的内容是:
1.道路自信
道路自信是对发展方向和未来命运的自信。坚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为近代历史反复证明的客观真理,是党领导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也是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证。

2.理论自信
理论自信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真理性的自信。坚持理论自信就是要坚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自信,就是要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3.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制度优势的自信。坚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相信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够保障人民群众的自由平等权利和人身财产权利。

4.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⑥ 在“四个自信”中,(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传统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2015年5月4日他与北京大学学子座谈,也多次提到核心价值观和文化自信。习近平在国内外不同场合的活动与讲话中,展现了中国政府与人民的精神志气,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6)法宣在线增强四个自信最坚实的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文化自信,传递出他的文化理念和文化观。在2014年2月24日的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之后的两年间,习近平又对此有过多次论述:“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2016年5月和6月,习近平又连续两次对“文化自信”加以强调,指出“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要引导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⑦ 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什么

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之所以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就在于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持久性,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刻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深刻作用于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的解释

我们现代文化,高科技,建设现代化新城市,新工业,今天的中国各个领域都可用日新月异,高科技更可以讲一日千里,人们出行更是方便,有滴滴打车,高铁,地铁,还有共享单车等等,都是新型文化的体现,生活方面,以前求温饱,现在我们追求食品安全,反对转基因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