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党和国家事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扩展阅读
老同学到哪里去修水库啊 2025-02-07 23:26:45

党和国家事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7-08 08:48:04

1. 什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党和国家事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内容: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2. 中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上层建筑又是什么

经济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上层建筑:统治者的统治制度。
平时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你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了,就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制度来保证其发展。也就是人来社会一次次的改革喽。
比如说,周朝,经济水平落后,生产工具落后,集体劳动的效率高,收获大,那么就要有井田制与之相适应。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就是经济基础,井田制就是上层建筑。战国时期,生产工具得到改进,个体劳动效率高,生产积极性高,那么就要有土地私有制与之相适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就是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就是上层建筑。
现在,中国的经济是相对比较落后,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求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要有公有制的制度与之相适应。较落后的经济水平就是经济基础。公有制就是上层建筑。当然,现在的上层建筑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是说是公有制夹杂私有制。这也是由经济发展所作出的政策调整。现在的中国是在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不断地调整政策,也可以说是在不断地评估经济基础,从而不断地调整上层建筑。

3.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什么,工业起什么作用

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农业),工业起(主导)作用。
知识点延伸:
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这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工业不断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装备,保证各部门的生产在先进技术基础上不断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农业问题主要是粮食问题。解决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头等大事,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个国家如果吃饭问题要依靠别的国家来解决,那么这个国家的自立就失去了最起码的基础,在国际竞争中就会受制于人,听人摆布。
供参考。

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以按劳分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的原则。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总和,它以公有制为基础,劳动者成为生产要素的主人,实行按劳分配,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没收了官僚资本,并通过“三大改造”即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公有制经济;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投资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国有经济日益壮大与发展。

(4)党和国家事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根据我国国情,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步骤,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其具体途径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通过改造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1、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在我国,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分为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两个部分。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性质,及其对待无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办法。

2、根据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反动本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对它采取无偿没收的政策,把它变成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3、在我国,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具有两重的革命意义: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了它的买办性和封建性,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另一方面,没收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消灭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5. 国民经济的主导。主体、支柱、基础分别是什么

1、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

2、国民经济的主体: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国民经济的基础:国有经济。

4、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经济。

6. 我国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劳动人民创造财富,发展财富,保护财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商人,军人这都是国家的经济基础,没有这些人哪来的经济?自打世界上有了人,那么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就有了经济的积累,也就有了经济基础。

7. 什么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劳动力、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及其有效组合,这些要素及其组合的演变形成推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研判经济增长潜力,需要了解内在机制的运行方式,需要从历史上长期积累的物质基础和产业体系来分析。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建立了完备的产业体系,劳动力、资金、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都具有充裕的储备和较高的质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又能有效地把这些要素调动和组织起来,从而为经济持续增长打下坚实基础,不断形成和释放出巨大的潜力。

巨大的经济体量。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90万亿元,按不变价计算,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是世界上保持高速增长时间最长的大国。2018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2018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30727亿美元,连续13年稳居世界第一。2019年我国上榜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超过美国。随着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体量大稳得住”、“规模经济效应”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能够有效抵御各种外部冲击,为经济升级创造有利条件。

丰富的人力资源。我国有近14亿人口,相当于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有9亿多劳动年龄人口,相当于美国、日本、欧盟的总人口。我国人力资源素质也在不断提高,每年有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500多万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50多万人。2009年以来,我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总人数一直高于美国,研发人员规模稳居全球首位,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人才培养不断加强。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统一高效的劳动力市场,加上不断完善的创业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8. 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是什么, 政治还是经济文化还是军事还是外交

经济基础主要是国家的经济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政治文化军事外交都是由经济决定的。不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