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教独立基础间距和高差问题
基础所受剪应力和基底拉力的不同,决定了基础宽度的不同,不同宽度需满足同一刚性要求(混凝土),基础高度就产生差异,所以相邻独立基础间会有高差
独立基础间距从施工角度,5公分可以,但是要考虑相邻基底的应力叠加:从经济角度讲,独立基础边长大于3米,就不太经济了,考虑用梁板式代替。
轴心受压基础一般采用正方形。偏心受压基础应采用矩形,长边与弯矩作用方向平行,长、短边边唱之比一般在1.5—2.0之间,最大不应超过3.0。
由于这类构筑物的重心很高。基础有少量倾斜就会使荷载的偏心距加大,从而导致倾斜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这类基础变形用容许倾斜来控制。当软土地基上的倾斜超过限值时,经常采用桩基础。
当地基承载力较大,上部结构传给基础的荷载较小,或当浅层土质较差,在不深处有较好土层时时,为了节约基础材料和减少开挖土方量可采用墙下单独基础。墙下单独基础的经济跨度为3-5m,砖墙砌在单独基础上边的钢筋混凝土梁上。
在一般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基,因它具有施工简单、造价经济,通常还能缩短工期。基础构造类型的选用,与上部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同时还与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荷载性质(除垂直力外,还有水平力、上拔力等)和基础埋深有关。
在具体设计中,通常采用墙下浆砌毛石条形基础和墙下、柱下的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柱下的独立基础、墙梁下的墙下单独基础、筏片基础、独立构筑物的大块基础、深基础中的桩基础等。
② 独立基础土方开挖方法
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开挖不深者可用放边坡的办法,使土坡稳定,其坡度大小按有关施工程规定确定。
开挖较深及邻近有建筑物者,可用基坑壁支护方法,喷射混凝土护壁方法,大型基坑甚至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柱列式钻孔灌注桩连锁等方法,防护外侧土层坍入;在附近建筑无影响者,可用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采用放坡明挖;在寒冷地区可采用天然冷气冻结法开挖等等。
正式土方开挖前,地表基本保持平整,以便进行基坑放线,在开挖前,建筑物位置的标准轴线桩、标准水准抄平桩及挖掘边线,必须经过复测检查,由现场技术员为主办理预检手续。施工现场安设照明灯,以便于夜间作业。
(2)独立基础开挖多少米为宜扩展阅读
施工工艺结合现有带独立柱基础楼幢基础平面图,轴线间距为2600mm~8500mm,独立柱基础承台宽度在2600mm~10000mm,独立柱基础自基础底板以下开挖深度在2500mm~4000mm,扣除作业面及放坡宽度,独立柱基础承台间土顶部宽度仅剩-100mm~750mm。
机械开挖基础底板下独立柱基础承台基坑时正大型履带式挖掘机无法保留该部分土,且地质勘察报告中明确场内赋存的地下水为第四系松散层中的上层滞水,水位较高,结合工程进度及基坑排水需要,独立柱基坑采用机械满堂大揭盖开挖方案,由机械化施工队负责挖土施工,人工清理坑底。
③ 自建房地基该挖多深
自建房地下室一般都是1层,如果采用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的,应从地下室地面开始算埋深不少于500mm。
农村自建房一般都是1~6层,其中2、3层居多。层数越多建筑越重,基础的竖向荷载越大,加上风力和地震带来的水平力的影响,基础不够深的话,建筑物很容易变形、墙体开裂甚至倒塌。
简介
基础地面应该在持力层上。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加大基底与软弱下卧层顶板的距离;当土层分布明显不均匀或各部位荷载差别很大时,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埋深对不均匀沉降进行调整。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且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
很多地区农村都是联排房,一家挨着一家。建筑物紧邻会产生不均匀沉降,有可能使建筑物开裂或倾斜。所以,自建房的基础埋深不宜超过邻居家基础的底面,相邻两家地基高度差一般不大于两家水平地基距离的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