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家富强而稳定的基础是什么
一般说来,地主的财产越多,在政治上的地位便越显要和巩固,而政治上的地位又反过来加固和扩充其经济实力,连中小地主的抬头也要受到压迫。一般人民的土地和财产不足以应付豪强的兼并和天灾荒旱,又不能依靠政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社会两极分化不可避免。从汉代以来,围绕着土地占有所产生的兼并和破产始终是社会历史中的阴影。占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强在官僚体系中占据了稳固地位后,可以取得经济地位上的相对优势,某些人甚至由于功劳直接享受几代人免赋的特殊待遇。无地农民、下层手工业和小商人在生计日窄的情况下自然会失去承担对他们来说相对越来越重的赋税和劳役的能力,最后为奴为盗,或死或反。西晋末年五胡入侵中原以来的动乱和战争,扫荡和摧残了中国北方根深蒂固的汉族豪强地主和士族的堡垒,北魏孝文帝时和隋初的均田便是在这种基础上进行的恢复社会基本产业——农业生产的新措施,这是自商鞅变法以来土地私有后从来没有发生过的社会经济事件。唐朝在隋末农民战争的废墟上彻底地实现了一次全国性的土地再分配,从而创造了大量的自耕农和中小地主。农民基本上成了自耕农和大小地主,他们一起成了大唐帝国赋税和差役最可靠的提供者和最耐苦战的兵士——这便是这个最初只有200多万户的国家富强而稳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