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朗诵
朗诵的方法:
1、深入了解作品内容,准确确定情感基调(比如:沉痛、哀伤、激昂、喜庆、柔情……等等)
2、调动你身体所有能调动的部位,比如,眼睛要与观众交流,情到深处眯眼、闭眼、瞪大眼睛等等眼神辅助。
3、根据情感需要,尽情地调动身体的各部位,也就是表演动作,这些动作必须是情感所需调动出来的。
4、声音以及语言的变化,如果你的声音柔和,就选择舒缓细腻的文字;如果你的声音浑厚有力,那就选择有张力的文字。
5、语言要有变化,一首诗当中有那么几句是重点强调,但其余内容也得抑扬顿挫,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需要在朗诵前先了解诗的创作背景、作者的性格以及他的故事,还有作者的创作风格等等。
一个优秀的朗诵作品需要兼顾的层面很多,如果只是单纯在台上朗诵,做到以上几点,并游刃有余就不错了。如果是朗诵艺术表演,要求就非常高了。
(1)朗诵需要什么基础扩展阅读:
朗诵中掌握停顿和重音的方法:
第一步要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根据意群去断句。
第二步,要深入理解作者意图,才能读好逻辑重音。到底是要强调主语还是谓语甚至是状语?这些其实都不用思考,把自己放到那个环境中,想一想如果你在这种情况下说出这句话,想要强调什么,就很自然地读出逻辑重音了。
再进一步,如果这些你掌握的好了,甚至可以在朗读中自行加入语气词和回环。朗诵和声乐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不要硬去考究停顿,而应该更多关注情感与情绪,用能够感动自己的方式朗读,才有可能感动听众。
‘贰’ 怎么样才能学好朗诵
怎么样才能学好朗诵
1、声音训练
不论在何种场合,音量都要适中,不可太大或太小。要根据听众的多少和场所的空间大小来确定自己的音量,要使在场的所有听众都能毫不费力的听清你的朗诵。
要根据朗诵的氛围和内容来确定音量的大小。比如:朗诵纪念性,追悼性的内容,音量不宜太大,朗诵祝贺,声讨,动员性内容,音量可以大一些。
2、音质训练
音质,又叫音色,是由于波形和范音的不同造成的声音的属性。它主要决定与共鸣器,是声带音通过共鸣启发声音变和变调的产物。当人的某个或某些发音器官有缺陷或发生病变,音质就会发生变化,声音会变得不中听。
过重的鼻音是因为鼻腔的共鸣声太响亮造成的。要克服这种毛病,主要方法是,发音吐字时嘴要张到位,舌头要用力一些,以减少鼻腔共鸣。
(2)朗诵需要什么基础扩展阅读:
朗诵的技巧:
1、朗读的基调
朗读每一篇作品又要有一个基调,也就是说文章给人的一个总体的感觉。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以慷慨激昂的语调,白居易的《琵琶行》以低沉哀婉的语调表达出感伤的情绪。每种人都有自己的气质,文章和诗歌也一样。
2、停顿的技巧
适当的停顿可以引起听众的注意,一般表示感情的转换,内容的场景转换。从内容上说,有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和结构停顿。
3、重读的技巧
强调重音指的是为了表示某种特殊的感情和强调某种特殊意义而故意说得重一些的音,目的在引起听者注意自己所要强调的某个部分。语句在什么地方该用强调重音并没有固定的规律,而是受说话的环境、内容和感情支配的。
4、语调的技巧
语调的高低、强弱、抑扬等变化,表达出不同的思想感情。昂上调,声音先低后高。降抑调,声音先高后低。弯曲调,开始和结尾的声音都较低,中间升高一些,或者由高转低再升高。平直调,声音几乎保持同样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