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解剖基础学怎么背
扩展阅读
还有什么名校的成人教育 2025-02-09 14:24:52

解剖基础学怎么背

发布时间: 2023-06-16 01:37:24

1. 解剖学怎么记得牢

第一种:理论知识:这是比较新鲜的知识点,因为之后没有接触过,但有的内容真的很枯燥也很复杂,我那时学解剖学的时候,经常把课本与标本模型一起学习,而且在练习本上经常写出自己记住的内容,要反复的看、想,这样才能比较好的记清楚。
操作:基本工要靠自己争取机会练习,就要你多参与手术,当助手也好,见多识广,这个只能仁者见仁了。
有的人认为:(kan_lu )
1、多看书,多总结,首先对照大纲把大标题与主要内容记住(自己作一些笔记),切不要想一口吃饱,在记住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慢慢对照比较,逐渐增加记忆内容,在这过程中需要多看图,最好配一本彩图。
2、看书时最好对照模型、标本或图谱。
3、买一本题型多、配图的练习册,定期复习。
4、待掌握一定内容后,尝试系统内、系统之间的联系,如循环系统的动脉、静脉、淋巴可以联系起来记,神经系统可以借传导路串起来记,内脏部分的器官位置可各系统联合起来记,同时通过一些数字,把特殊的内容归在一起记。
5、可以自当老师讲解,这回极大提高你对解剖的理解,便于内容的整理与融汇贯通。
6、记住:一定要循序渐进

2. 解剖学基础重点归纳有哪些

1: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骨的构造:骨质,骨膜,骨髓。

2:胸骨角:胸骨柄与体相连处形成微向前突的横脊,称为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软骨,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真肋: 第1-7肋的前端与胸骨相连接,称真肋。

假肋:第8-12肋的前端部直接与胸骨相连接,称假肋松原市中医院推拿按摩科赵东奇。

弓肋:第8-10肋的肋软骨一次连与上位肋软骨,共同形成一软骨性边缘,称肋弓。

肋角:肋体后份急转弯处形成肋角。

3:脑颅骨由成对的顶骨、颞骨、和不成对的额骨、筛骨、蝶骨、枕骨组成。

4:面露骨包括:成对的鼻骨、泪骨、上颌骨、下鼻甲、灌骨,颚骨,和不成对的下颌骨、犁骨、和舌骨。

5:鼻旁窦4对: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向前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分前中后三群,前中裙开口中鼻道,后群筛窦开口于上鼻道。上颌骨开口于中鼻道。

6:翼点: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7关节的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关节的辅助结构:韧带,关节盘,滑膜壁,关节唇。

8:胸廓上口:由第一胸椎,第一肋,和胸骨柄上缘围成 胸廓下口:由第十二胸椎,第十二肋第十一肋的前端和肋弓及剑突围成 胸廓下角:两侧肋弓在中线相交,形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角间夹有剑突

9:躯干骨的连接: 1椎骨的连接:

椎体间的连接: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

椎弓间的连接:黄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横突间韧带,关节突韧带。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椎骨间连接:

滑膜关节:寰枕关节,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椎间盘。

韧带连接:前纵韧带,后纵韧带,黄韧带,棘间韧带,棘上韧带。

肋与胸椎连接:肋头关节,肋横突关节。

肋与胸骨连接:软骨连接,胸肋关节,肋弓,浮肋。

解剖学方位

为了说明人体各部或各结构的位置关系,特规定一标准姿势,称为解剖学姿势,描述任何结构时均应以此姿势为标准,即使研究对象或标本模型,是横位、倒置或只是身体的一部分,仍应以标准姿势描述。特定的解剖学姿势规定如下:身体直立,面向前,两眼向正前方平视,两足并立,足尖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人体解剖学

3.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如下:

1、膝关节:全身最复杂的关节。

2、肝: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最大的实质性器官。

3、直肠子宫陷凹:直立时,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4、迷走神经:行程最长、分布范围最广的脑神经。

5、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普金野氏纤维网。

4. 系统解剖学怎么学才能记住

就是一定要结合解剖图,书上的也好,还是app,还是解剖图谱都行。就是对着系解课本上的文字,还有图,边读边在图上找相关部位,血管神经走行,器官形态结构等等,把文字和图结合起来看,看几遍,对着图谱自己描述结构和走行。实验室的标本也认真看看和书上说的结合起来,毕竟实际标本和图谱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把书和图多看几遍,用自己的话描述。再做一定的题练习,巩固知识,把握出题的范围形式
解剖虽然是基础学科,但是学起来的难度并不亚于任何高等专业课,就算你现在学会了,后面也还是会忘,很多老教授还备着解剖书在办公桌上,所以一款解剖app是每位医学从业者都应该必备的手机软件,随时打开查阅。

5.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解剖学必背知识点有睫状体产生-进入后房-越过瞳孔到达前房-再从前房的小梁网进入Schlemm管-然后通过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汇入巩膜表面的睫状前静脉-回流到血循环,另有少部分从房角的睫状带经由葡萄膜巩膜途径引流和通过虹膜表面隐窝吸收。

颞窝内侧壁前部有颞,顶,额,蝶四骨相交形成H型的骨缝,称翼点。此处为颅腔侧壁的薄弱处,其内面恰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此处骨折极易损伤动脉。

解剖经典知识

解剖学是不仅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也是基础医学的基础。首先你应该知道它是一门形态科学,形态科学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所以学习解剖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去学习。可以找一本解剖学大纲, 它会告诉你,哪些是需要掌握的内容,哪些是需要熟悉的内容, 哪些是需要了解的内容。

所有要求掌握的内容都是解剖学的重点内容,知道这些你就很容易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学习解剖学应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以及形态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前者应注意在学习时两者有机的结合, 看书,看图谱,看标本,不要各自为阵。后者告诉你不是独立的。

你可以就此提出问题,诸如这个孔有什么内容通过?左侧和右侧的差异有什么临床意义等?能提出问题,你就会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学习和被动的学习结果一定是不一样的。

6. 解剖学基础重点归纳有哪些

1、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侧缘。 7.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构成。

7、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借骨联结构成的。

8、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与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9、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0、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1、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称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2、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下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3、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和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4、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有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

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5、额窦开口于中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6、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

(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较大运动。

(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地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7.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1 骨的数量

全身有骨二零六,

配布四肢一二六。

上比下肢多两块,①

余下八十在中轴。

面颅十五脑颅八,

每侧鼓室藏着仨,②

加上躯干五十一,

中轴八十刚好齐。

[注释]

① 上比下肢多两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

② 每侧鼓室藏着仨:每侧鼓室有三块听小骨。

2 椎骨的一般形态

一体一弓围椎孔,①

椎体在前弓在后。

椎弓前根后为板,②

椎弓根间椎间孔。

两侧弓板愈合处,

向后伸出成棘突,

弓根弓板结合处,

上下关节和横突。③

[注释]

① 一体一弓围椎孔:椎骨的前方为椎体,后部为椎弓,二 者围成椎孔。

② 椎弓前根后为板:椎弓的前部为椎弓根,后部为椎弓板。

3 腰椎形态特征

椎弓发达体粗壮,

棘突宽短呈板状。①

相邻棘突裂隙宽,

便于临床行腰穿。

[注释]

①腰椎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

4 椎间盘

成人间盘二十三,①

居于相邻椎体间。

周围部称纤维环,②

与邻椎体紧密连。

中部偏后是髓核,

白色胶样弹性垫。

[注释]

①成人有23个椎间盘,第1和第2颈椎之间没有椎间盘。

②周围部的纤维环坚韧而富于弹性,紧密连接两个相邻的椎体。

5 颅骨

颅骨共有二十三,

关节软骨逢来连。①

保护支持脑耳眼,

后上脑颅前下面。②

前窄后宽形卵圆,

邻骨之间逢相连。

顶枕相接人字缝,

顶间矢状额顶冠。

[注释]

① 关节软骨逢来连:颅骨之间借关节、软骨、逢连接。

② 后上脑颅前下面:颅骨以眶上缘和外耳门上缘连线为界 分为后上方的脑颅骨和前下方的面颅骨。

6 颅底内面观

颅底内面不平整,

前中后窝阶梯形。①

凹凸不平多孔裂,

大部都与颅外通。

[注释]

① 前中后窝阶梯形:颅底内面自前向后为颅前窝、颅中窝和颅后窝。

7 颅的侧面观

外耳门、居中间,

门后乳突颧弓前。

颧弓分隔上下窝,①

颞窝上界为颞线。

额蝶枕颞会合处,

骨质薄弱是翼点。

[注释]

① 颧弓分隔上下窝:颧弓将颅侧分上方的颞窝和下方 的颞下窝。

8 三边孔和四边孔

小大圆肌上下横,①

长头纵行孔形成,

最外纵行外科颈,

血管神经孔内行。

[注释]

①小圆肌和大圆肌横行,构成三边孔和四边孔共同的上界和下界

9 手肌

居于掌侧固有肌,

外侧鱼际内小鱼;①

掌三背四掌骨间,②

四条细小蚓状肌。

[注释]

①手肌外侧群称鱼际,内侧群称小鱼际。

②手肌中间群位于掌心,包括四条蚓状肌,骨间掌侧肌(3块),骨间背侧肌(4块)。

10 大肠(概况)

大肠似门框,

空回门内藏。

右柱比较短,

左柱弯而长。

全长分五部,

盲阑结直肛。①

[注释]

①盲阑结直肛: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

11 肛管内观

肛柱下端肛瓣连,

形成肛窦易感染。①

柱下肛瓣连齿线,②

齿线下方色浅蓝,

肛梳下缘称白线,

内外括约分界环。

[注释]

①形成肛窦易感染:肛窦底部有肛腺开口,窦内往往积存粪,易感染形成肛窦炎。

②柱下肛瓣连齿线:肛柱下端与各肛瓣边缘连接成锯齿状环形线称齿状线。

12 肾的位置

肾居柱侧腹后隙,①

左比右高半椎体。

两侧肾门平腰一,

体表投影在肾区。②

[注释]

①肾居柱侧腹后隙: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隙内。

②体表投影在肾区:两侧肾门约平第一腰椎水平,其 体表投影在竖脊肌外缘与第12肋夹角处

13 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空回横盲乙状阑,

胃脾卵巢输卵管。①

子宫膀胱胆囊肝,

升降结肠直上段。②

外位器官盖一面:

输尿管肾肾上腺,

十二指肠下三段,

直肠中下和胰腺。

[注释]

①、 空回横盲乙状阑,胃脾卵巢输卵管:腹膜内位器官。

②、 子宫膀胱胆囊肝,升降结肠直上段:腹膜间位器官。

14 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终点右心房,

三个入口回收忙,①

三个派系收全身,

心静脉系上下腔。②

[注释]

①三个入口回收忙: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

②心静脉系上下腔:上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心静脉系。

15 眼球内容物

房水晶状玻璃体,①

无色透明屈光系。

可调节的晶状体,②

调节动力睫状肌。

[注释]

①房水晶状玻璃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②可调节的晶状体:晶状体是唯一可以调节的屈光装置。

16 房水循环

房水生自睫状体,

后房瞳孔前房隙,①

渗入巩膜静脉窦,

涓涓流回发源地。②

[注释]

①后房瞳孔前房隙: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充填于眼后房, 经瞳孔到前房,经虹膜角膜角间隙渗入巩膜静脉窦。

17 内囊

丘脑豆尾状核间,

有一宽厚白质板。

上下纤维束构成。

前肢后肢膝相连。

[注释]

内囊是位于背侧丘脑、豆状核和尾状核之间,由上下 行纤维束构成的宽厚白质板。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膝

18 基底核

埋于髓质近脑底,

豆尾屏状杏仁体。

豆尾合称纹状体,

协调运动及张力。

[注释]

基底核位于髓质内,靠近脑底,包括豆状核、尾状核、屏状核、杏仁体。

19 腰丛组成及位置

腰丛组成较简单,

前支腰一至腰三。

胸末腰四各一半,

腰大深方横突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