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换填法处理地基,垫层厚度如何确定
换填法进行基础的处理,其垫层的厚度一般都是15-20公分。因为仅仅是垫层,不是受力主体,所以垫层都是根据规范、经验进行取值的,而非计算取值。
Ⅱ 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根据其它情况和最低埋深来决定地基的深度。地基的高度主要是根据抗冲切的州态岩需要来决定,并考闭老虑到柱的纵筋和其他结构的需要。地基的埋深应从室外地面高度计算。在填方平整区域内,可以按自填土的地表标高来计算,但在上部结构工程完工后,填土的起点为自然地表标高。在地基上,若为箱型地基或筏基,地基的埋设深度应从室外地表高度计算。若使用单层地基或条形地基,则以室内地面标高计算。影响地基埋设深度的主要因素有五个:第一,建筑物的使用情况,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地下设备,地基的形态及结构。第二,作册御用于基础上的荷载的大小与特性。第三,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第四,相邻建筑物地基的埋设深度。第五,地基土体的冻胀与溶陷效应。
在确定基坑的持力层及基坑深度时,要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报告,对施工现场的地层分布,各土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承载力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根据四种常见的土层在实际工程中的分布,阐述了地基的埋深计算原理。
首先在基坑荷载作用下,由上至下均为较好的土壤。根据其它情况和最低埋深来决定地基的埋深。其次,从顶部到底部均为软土。当地基的承载力和地基的变形无法达到要求时,可采用连续基础,人工地基或深层地基的方法。
第三,上层是软土,下面是好土。在这种情况下,上软粘土的厚度决定了持力层的选取。第四,上层是好土,下面是软土。对于一般的中小楼或六楼以下的房屋,应选用较好的地基,并尽可能地将地基浅埋,也就是“宽基浅埋”。
以上各方面介绍了基础埋深如何确定的相关问题,在地基承载层顶面发生倾斜的情况下,相同结构的地基可以采取不同的深度。选用何种方案,必须从安全,可靠,施工难度,造价等多个角度来考虑。
Ⅲ 请问基础埋深如何确定
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与基础形式和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当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时,对于天然地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对于桩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地基的冻胀性。地基的冻胀性类别应根据冻土层的平均冻胀率η的大小,按本规范附录G0.1查取。
式中 zd——设计冻深。若当地有多年实测资料时,也可:zd=h’-△z,h’和△z分别为实测冻土层厚度和地表冻胀量;
z0——标准冻深。系采用在地表平坦、裸露、城市之外的空旷场地中不少于10年实测最大冻深的平均值。当无实测资料时,按本规范F采用。
注意事项: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
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基础埋深
Ⅳ 基础埋深和基础高度都是怎么确定的
基础埋深由其他条件和最小埋深确定。基础高度主要由抗冲切要求确定,同时考虑柱纵筋的锚固和其它构造要求。
基础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计算,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4)四层建筑基础换填深度怎么确定扩展阅读
在选择持力层和基础埋深时,应通过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详细了解拟建场地的地层分布、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等资料。针对工程中常遇到的四种土层分布情况,说明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在地基受力范围内,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层。这时基础埋深由其他条件和最小埋深确定。
(2)自上而下都是软弱土层。如果地基承载力或地基变形不能满足要求,则应考虑采用连续基础、人工地基或深基础方案。选择哪种方案需要从安全可靠、施工难易、造价高低等方面综合考虑。
(3)上部为软弱土层而下部为良好土层。此时,持力层的选择取决于上部软弱土层的厚度。若小于2m,应选取下部良好土层作为持力层。
(4)上部为良好土层而下部为软弱土层。对于一般中小型建筑物或6层以下的住宅,宜选择上部良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即采用“宽基浅埋”方案。
当地基持力层顶面倾斜时,同一建筑物的基础可以采用不同的埋深。为保证基础的整体性,墙下无筋基础应沿倾斜方向做成台阶形,并由深到浅逐渐过渡。
Ⅳ 多层建筑怎么确定基础埋深
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与基础形式和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当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时,对于天然地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对于桩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从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侧向限制时,埋置深度应从具有可靠侧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针对“楼脆脆”,对于基础埋深是否足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下两个对比就可以很快得到结论。
1、基础埋置深度是否满足1/15建筑物高度的要求;
2、埋入地下部分是否具有可靠的侧向限制,没有夯实的回填土、淤泥质土、软土等都不能算作可靠的侧向限制;也就是埋入老硬密实土的深度是否达到1/15建筑物高度以上。
3、如果有裙房,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从裙房的地下室地面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