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自学中医的把脉,应该看哪些书或者资料
推荐入门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都有十二五规划教材,还有一些网上的教学视频可以搜来看。但脉诊主要还是实践,看的病人要多。想学医,不是件容易事啊。
Ⅱ 想学中医脉诊,不知道哪里有系统的教学视频
脉学本来就是中医诊断里面最难掌握的,古人有云:心中了了,指下难明!
更何况看视频呢?我想这方面的视频是肯定没有的,因为这要全靠医者指下的感觉,那么,这个感觉如何用视频能表达得出来呢???
如果楼主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我可能作一点点意见。。。
首先,要了解中医四诊的基本内容,望闻问切。不可单单了解切诊(诊脉)。。
脉诊首先了解切脉的时机、时间(诊脉的时间长短,一般约一两分钟左右)、部位(三部九候,人迎、寸口、趺阳),然后,才是了解脉像(二十八脉,具体可参考《中医诊断学》、《脉经》、《濒湖脉学》、《三指禅》、《难经》、《医宗金鉴》等等。。。)
最后,才是四诊合参或脉证合参,得出准确的证候诊断结果出来。。。
中医的知识太博大精深了,如果楼主仅是管中窥豹的话,难得其门径而入啊。。。
Ⅲ 中医基础脉诊教学哪个视频详细好学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视频,不过讲的比较简单,脉学以赵绍琴,邢锡波,李士懋着作为经典
Ⅳ 想学中医号脉,有什么培训学校推荐的
可以到上海明和中医培训学校,他们是专业做中医方面的培训的,中医类的课程全都都有,课程是中医理论加上实操相结合的,实操课有老师手把手带教,老师也都是科班出身,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临床经验的。
上海明和中医培训学校是一家专门针对于中医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培训中心。明和中医培训应《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星火相传,发展传统中医文化要求开始从事祖国中医文化推广经验。承办国家卫生计生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中华中医药协会的相关培训工作,汇集了明和基金会、中华特色技能中心,中华医药科学院亚健康基础研究学院、华夏健康产业集团等顶级医疗资源,拥有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学骨干来班授课,是国内保健养生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
目前开设中医推拿班,针灸班,正骨班,康复理疗班,小儿推拿班等等多种班型,除了在课程量上尽量满足不同学员的需求之外,学校还增设了许多教材教学大纲之外的课程内容,既弥补了单一职业种类课程的片面性,也照顾了一些中医基础薄弱或者是有更高课程需求的学员。确保每位学员听得懂,学得会,学会就能用,能用就见效,见效就产生经济效益。稳定的就业保障,形成了独特的办学特色。
明和中医教育 目前拥有上海、宁波、武汉等等多家校区。
中医推拿课程+中医康复理疗
理论内容:
课程一 《中医基础理论》:系统的学习阴阳五行学,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神学,中医体质学,病机病因学,药膳食疗学等。
课程二 《中医诊断学》:系统的学习中医望闻问切(舌诊,面诊,脉诊,手诊,背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淫辩证等。
课程三 《经络腧穴学》系统的学习十二经络、奇经八脉、腧穴的体表准确位置,分布规律以及经走路线;熟练掌握人体全部腧穴的定位、络属脏腑,以及各经络腧穴的主治作用和阿是穴、特定穴的实际运用。
课程四 推拿理论课:推拿原理,推拿注意事项,推拿介质,推拿禁忌等。
课程五 养生理疗课:温阳艾灸,养生拔罐,保健刮痧,中药热熨等注意事项和禁忌。
实践操作:
课程一 单式如滚,按,提,拨,拿,揉,摩,拍,点,颤,搓等基础手法练习。
课程二 套路手法如头面部推拿,肩颈部推拿,腰部推拿,腹部推拿,胸部推拿,四肢部推拿,背部推拿综合手法练习。
课程三 特色推拿手法一指禅手法,原始点手法,点穴手法,推拿减肥手法等。
课程四 常见症状如肩周炎辩证调理,颈椎病辩证调理,腰肌劳损辩证调理,落枕辩证调理,常见妇科疾病辩证调理,椎间盘突出辩证调理等。
课程五 悬灸,隔物灸,长蛇灸,闪罐,走罐,留罐,挤痧,拧痧,扯痧,滚熨,摩熨,挤熨等理疗技能手法练习。
Ⅳ 学中医如何入门尤其是如何把脉
我是中医学院的学生,关于诊脉有寸口诊法,趺阳诊法,人迎诊法三种,最常用的是寸口诊法,脉诊是诊断的重点,有27脉象,很复杂
学习中医首先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然后是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同时还要辅解剖,生理等学科,便于临床
Ⅵ 中医号脉如何入门
中医学博大精深,尤其是号脉学,脉象变化莫测,很难彻底学会吃透,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特别难学。
除了一定的天赋外,主要还是自己多努力多钻研,不怕吃苦,不怕劳累,肯下功夫和老中医师傅学习,在实践摸索中寻求真理和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需要特别的耐心,心态要放好,可以多看些中医脉学的书籍,或者在网上看看视频之类的,都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不过要有耐心,不能操之过急。
天赋决定下限,努力决定上限,好好的努力,坚持不放弃,一定会有所收获,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