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础和回填土重gk时的基础埋深怎么计算
±0.000-基础低标高=基础埋深
岩土勘察一般以上部拟建建筑物为准,主要是查持力层,以钻孔取芯样、静力触探两种方式配合使用,具体深度看地址情况,没有统一标准。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一是地基的承载力要求,二是地区因素,比如冰冻线。还有就是你的建设需求了,带不带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
基础埋深一般不应小于0.5米,即没过膝盖的深度。多层基础埋深以地上建筑总高的1/10为基准,同时参考“宽基浅埋”原则适当缩减。而多层建筑也可依据地下水位及冻土深度来确定埋深尺寸。
(1)独立基础为什么可以深度修正扩展阅读:
小桥涵基础埋深还应考虑,冲刷深度和冰冻深度。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浅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做持力层。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高层建筑筏形和箱形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位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置深度应满足抗滑要求。
㈡ 独立基础加固改造方法有哪些
你好,上海悍马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为您回答:
第一种:扩大基础底面积是中小型建筑中常用的加固改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减少建筑物基底压力从而加强基础,使建筑物减轻因为基础不均匀下沉的问题。
第二种:增设筏板封闭地基法,在扩展基础的时候,不管是柱下独立基础还是墙下条形基础,都可以将其之间的平面空隙用封闭的筏板填堵上,当然筏板和原基础之间应通过植筋进行有效锚固,形成带正、反柱帽的筏形基础。因为增设封闭的筏板,所以这时候原基础的埋深我们可以从室外地坪算到基础底面,增加了基础埋置深度的同时也增加基础底面的宽度(由单个基础底宽扩展到整个基底宽度)。通过深宽修正,使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得以提高,也有效地减少了整个基础的沉降量,增加了基础的稳定性。
第三种,增设连梁扩散荷载法,在柱下独立基础之间增设刚度较大的连梁,连梁的底宽比较大,以便将柱子传来的荷载传到连梁,再传给地基。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基础的承载能力,还提高了基础的整体性,对抗震性能的改善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种:减荷加固,如果原来基础的埋置深度较深(因好的持力层标高较低),我们可以在封闭地基后增加一层架空层,即在室内地坪标高处新增一层混凝土楼盖,将楼盖以下到筏板间的土全部挖除,等于减除了土重,因而减少了传给整个房屋地基的压强。
㈢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何要进行基础宽度与埋深的修正
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2、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3)独立基础为什么可以深度修正扩展阅读
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置深度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当埋置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原有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当上述要求不能满足时,应采取分段施工,设临时加固支撑,打板桩,地下连续墙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筑物基础。
㈣ 地基承载力的宽度、深度修正系数如何设置
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
fa=fak+nby(b-3)+ndym(d-0.5)
式中:
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
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影响因素
压缩模量
土的压缩模量指在侧限条件下土的垂直向应力与应变之比,是通过室内试验得到的,是判断土的压缩性和计算地基压缩变形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土的压缩模量Es与钢材或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土的侧限压缩试验中,竖向变形包括残留变形和弹性变形两部分,其中的残留变形时在卸荷至零时土样仍保留的变形。
压缩模量是另一种表示土的压缩模量的指标,Es越小,土的压缩性越高。
Es<4MPa 高压缩土 4MPa<Es<20MPa 中等压缩性土
20MPa<Es 低压缩性土
(4)独立基础为什么可以深度修正扩展阅读
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㈤ 柱下独立基础宽度怎么确定
根据柱子内力传到基础产生的基底应力与地基承载力来确定,要求是地基承载力大于基底应力。
举例来说:假如地基承载力为100KPa,假设柱子是轴心受压柱内力仅有轴压力300KN,为使基底压应力小于地基承载力,那么,独基底面积必须大于3平方米,才能使基底压应力小于100KPa,这样独基宽度就可定出来了。
(5)独立基础为什么可以深度修正扩展阅读:
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独立基础体积:独立基础体积=各层体积相加(用长方体和棱台公式)
当地基较为软弱、柱荷载或地基压缩性分布不均匀,以至于采用扩展基础可能产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时,常将同一方向(或同一轴线)上若干柱子的基础连成一体而形成柱下条形基础。
当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荷载不太大的时候,可以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独立基础比较适用于中心受压的受力状态。
当柱根部有弯矩作用时,一般在设计中会有独立基础之间加设拉梁,依靠拉梁承担弯矩作用。在有些设置地下室的建筑中,拉梁之间还会有一块底板,以解决建筑物地下室防水防潮的问题。
㈥ 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如何确定
确定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需要综合考虑构造及受力两方面的因素。
1、构造要求
(1)柱下锥形独立基础的边缘高度不宜小于200mm,且每个方向的坡度不宜大于1:3。
(2)柱下阶梯型独立基础的每阶高度,宜为300mm~500mm。
(3)柱下独立基础的高度需要满足上部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要求。一、二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1.15la;三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1.05la;四级抗震的柱子,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laE=la。其中,la为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4)当基础的高度小于la(laE)时,应保证基础的高度能够满足柱子纵向钢筋直锚长度20d,d为柱子纵向钢筋直径。
2、受力要求
(1)柱下独立基础高度满足抗冲切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规范书籍《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第8.2.1条、8.2.2条、8.2.7条、8.2.8条、8.2.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