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础设施有哪些
操作方法
01
社会基础设施
顾名思义,社会基础设施自然是服务于社会的基础设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比如为我们提供餐饮服务的商业机构,为人们看病的医疗卫生结构,救助伤残的社会福利救助中心,改善并防护人们财产安全的金融保险机构等,这些都是社会基础设施,它们直接作用于我们的生活。
02
文化教育设施
文化教育设施有很多,我们常见的就是博物馆和展览馆,还有就是学校中的图书馆、档案馆,在一些地方还有会展中心以及展示现代高端科技的科技中心等,这些都是文化教育设施,对增长人们的见识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03
通讯设施
谈起通讯设施,很多人都知道是和通讯有关,比如我们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开视频等等。而这些都需要卫星网络、信息网络、无线网络的支持。而卫星网络、信息网络、无线网络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讯设施了。
04
交通运输设施
从小学到大学,很多人对交通运输已经十分熟悉,坐汽车走公路,坐火车走铁路,坐飞机走航空通道,坐船走水路,一些地方运输货物还离不开隧道、港口、桥梁等。而这些我们见过的地面和天上的服务设施也就是我们说的交通运输设施。
05
环保环卫设施
想要保持我们的生活环境干净、舒适,就离不开环保环卫设施。生产使用的废水需要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再循环利用,生活垃圾需要进行垃圾场专业处理,而养殖厂中的粪便也需要化粪池来处理。而在这些环节中涉及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场、化粪池以及专业的生活废水处理再循环利用措施等都是环保环卫设施。
06
电力生产与配送设施
我们使用的电需要发电厂的支持,而发电前提是需要将水、煤气等能源转换为电能,再由变电站通过升降电压方式把电能输送到各地,供人们生活使用。在这过程中,需要高压电传输线进行传输,更需要电力控制中心的各项系统的配合和保护。而发电厂与变电站以及生产电力并配送电力的各项设施正是电力生产与配送设施。
07
休闲设施
现在很多年轻的大妈都会跳广场舞,而这就需要一个宽敞的平台,我们常见的她们使用的休闲设施就是公园和广场了。
08
公共建筑设施
公共建筑设施自然是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的场所的建筑物。比如,教授我们知识的学校,帮人看病治疗的医院,帮助群众办事的政府,解决信件传输问题的邮局,解决人事纠纷的法庭,供我们娱乐消遣的电影院等场所的建筑物。
❷ 基础设施指的是什么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是用于保证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进行的公共服务系统。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
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2)会展基础设施规模化指哪些扩展阅读:
基础设施的特点:
(1)先行性和基础性。基础设施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所有的商品与服务的生产所必不可少的,若缺少这些公共服务,其他商品与服务(主要指直接生产经营活动)便难以生产或提供。
(2)不可贸易性。绝大部分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服务几乎是不能通过贸易进口的。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融资和引进技术设备,但要从国外直接整体引进机场、公路、水厂是难以想象的。
(3)整体不可分性。通常情况下,基础设施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时才能提供服务或有效的提供服务,象公路、机场、港口、电信、水厂等这样的行业,小规模的投资是不能发挥作用的。如电站大坝不能只建到河中间、机场跑道不能留半截不修完、连接两城市的轻轨不能只建一半等等。
(4)准公共物品性。有一部分的基础设施提供的服务具有相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类似于公共物品。
❸ “基础设施”有哪些主要类别
基础设施可以按其所在地域或使用性质划分如下:
农村基础设施
参照中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法规文件,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四个大类。
(1)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主要指现代化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
(2)农村生活基础设施:主要指饮水安全、农村沼气、农村道路、农村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指天然林资源保护、防护林体系、种苗工程建设,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湿地保护和建设、退耕还林等农民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计和长远发展问题。
(4)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主要指有益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城市直接生产部门和居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工程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它对生产单位尤为重要,是其达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必要条件之一。总的来讲,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主要包括:
1.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2.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3.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4.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5.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6.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项目
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1)工程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六大系统:
A.能源供应系统:包括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暖气等;
B.供水排水系统:包括水资源保护、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排水和污水处理;
C.交通运输系统:分为对外交通设施和对内交通设施。前者包括航空、铁路、航运、长途汽车和高速公路;后者包括道路、桥梁、隧道、地铁、轻轨高架、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停车场、轮渡等;
D.邮电通讯系统:如邮政、电报、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互联网、广播电视等;
E.环保环卫系统:如园林绿化、垃圾收集与处理、污染治理等;
F.防卫防灾安全系统:如消防、防汛、防震、防台风、防风沙、防地面沉降、防空等。
(2)按服务性质分为三类
A.生产基础设施。包括服务于生产部门的供水、供电、道路和交通设施、仓储设备、邮电通讯设施、排污、绿化等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设施;B.社会基础设施。指服务于居民的各种机构和设施,如商业和饮食、服务业、金融保险机构、住宅和公用事业、公共交通、运输和通讯机构、教育和保健机构、文化和体育设施等;C.制度保障机构。如公安、政法和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部门等。基础设施水平随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提高,种类更加增多,服务更加完善。
(3)社会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
(4)城市基础设施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A.生产性
B.公用性和公益性
C.自然垄断性
D.成本沉淀性
E.承载性
F.超前性
G.系统性
不同时期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完善、配套有不同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作为城市运行的载体,与城市的自然附属物包括土地、水体、矿床等有紧密联系,它是在原有的自然附属物的基础上,经过人们的加工改造而建立起来的,受自然的制约;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时,必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城市基础设施在形态上具有固定性,实物形态上大都是永久性的建筑,供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长期使用,不能经常更新,更不能随意拆除废弃。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长株潭城市群在“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过程中,在一体化规划的引导下,确定三市组团式、串珠式发展,基础设施网状互联,共同构建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群,并致力于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长株潭城市群按照适度超前、合理布局、共建共享的原则,引导项目建设,为新型发展构筑强有力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平台。提出“交通同网、能源同体、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的“新五同”建设。长株潭城市群要建成布局合理、高效利用的现代化交通网络、安全可靠的能源体系、“三网融合”的信息平台、绿色生态体系和完备的湘江防洪设施体系,形成支撑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群的强大网络,率先为国家探索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共管模式做出贡献。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
是指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经济增长战略时,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与直接生产部门发展顺序的过程。主要的代表性理论有罗森斯坦-罗丹主张的“大推进”式的“优先发展论”和赫希曼的“压力论”。
从世界经济发展史来看,基础设施发展模式主要分为超前型、同步型和滞后型三类。
超前型是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于直接生产活动超前一个时期,代表国家如英国;
同步型是指基础设施与生产消费引起的需要相适应,直接生产部门与基础设施的形成和扩大同步发展,代表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和瑞典;
滞后型指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于直接生产部门,代表国家如前苏联、东欧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