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高铁形体训练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扩展阅读
贵阳有什么全国经典景点 2025-02-14 01:08:54
唱谱的歌词怎么写 2025-02-14 01:08:50
儿童地贫治疗多少钱 2025-02-14 01:00:35

高铁形体训练的理论基础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3-05-30 22:47:38

❶ 形体训练基础知识

形体训练基础知识

形体训练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下面来一起了解下形体训练基础知识吧。

形体训练基础知识1

第一章形体训练概念

(一)形体

形体是在先天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形体是指人体结构的外在表现,从一定意义上说,先天的遗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与后天生活条件及科学训练也有密切关系。女子形体与男子形体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男子形体要求肌肉发达匀称,刚健有力,有阳刚之气;女子形体强调身体比例匀称,线条流畅,整个体型呈现女子特有的曲线性。

第二章形体美的评价

(一)形体美

形体美就是人类的身体曲线美,是指人的躯体线条结合人的情感和品质,通过形象、姿态诉诸于欣赏者眼前的一种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骨骼、肌肉、肤色。男子体形应体现匀称、强壮和粗犷美;女子体形应体现女性特有的曲线美、匀称美、姿态美、弹性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统一的和谐美。肤色应是红润而有光泽,健康光滑有弹性。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优美,体型匀称的整体美。所有这些,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形体训练及合理的营养和休息才可成就。

(二)形体美的内容

形体美的内容很广泛,它包括体形美、姿态美和动作美。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体形匀称、协调、健美。健美的身材和体形美需要通过优美的姿态来表现。姿态是指一个人在静止或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姿势和举止神情,能突出反映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人除了睡眠之外,不是站着就是坐着,姿态都在每时每刻中变化着。姿态美则是指人体在空间运动和变化的样式。

体形美、姿态美、动作美,脱离不开形体,体形的完美和正确的身体姿势可以促进人体外形的完美,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机体机能的完美程度。健美的体形、端正的姿态还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

(三)形体美的标准

形体,可谓千姿百态,但并非人人都称得上美。人是爱美的,特别是青年男女。要想使自己的形体在先天和遗传的基础上更加优美,就必须首先了解身体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针对自身的不足,通过合理营养和经常从事科学的形体训练,才能使自己的身高与体重相称,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合度,身姿体态更加匀称、丰满、柔韧和强健。我国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形体美的标准。

第三章形体美的标准

1.以肚脐为界,肚脐到头顶与肚脐到脚跟的比例应是5:8(接近黄金分割)。

2.身体的中点应在耻骨联合处。

3.平伸双臂,两中指指尖之间的距离应等于身高。

4.头高应等于身高的1/8。

5.乳头与肩胛骨应在同一水平线上。

6.大腿正面的宽度应等于脸宽。

7.跪下的高度应等于身高得3/4。

8.颈围应等于小腿围。

9.肩宽应等于身高的1/4减4厘米。

10.胸围应等于身高的1/2。

11.腰围应等于胸围减20厘米。

12.臀围应等于胸围加4厘米。

13.大腿围应等于腰围减10厘米。

14.小腿围应等于大腿围减20厘米。

15.足颈围应等于小腿围减10厘米。

16.大臂围应等于1/2大腿围。

17.前臂围应等于大臂围减5厘米。

18.手腕围应等于前臂围减5厘米。

(二)形体美的具体标准

1.坐姿标准:上体正直,两肩自然下垂,高度相同;颈部梗直微前倾,两膝自然弯曲,大腿保持在水平位置,两脚掌均匀着地。

2.立姿标准:良好的身体形态应该是上体正直,头部端正,两眼平视,下颌略回收,双肩后张下沉以及挺胸、收腹、立腰、立背、紧臀、双膝伸直,两腿夹紧,脚跟并拢,两脚尖外开45°~60°,两臂自然下垂,两脚掌均匀着地。

3.行姿标准:一腿自然弯曲向正前方抬器,落脚要正,膝关节伸直,后退绷直,前脚掌蹬地使重心前移,两臂前后自然摆动,有节奏地向前移重心。上体动作同立姿标准。

第四章、影响形体美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遗传是子代从亲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形态和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遗传为后天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物质基础。但后天环境对形体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环境因素

环境是指生存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以及所处地域的气候、温差等等。环境因素对形体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对形体美也有很大的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气质类型,决定了人的性格,而性格对于心理因素来讲,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体美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力来实现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无法适时地展现形体美的风采。稳定的心理素质是通过平时的训练获得的。因此,练习者在塑造完美形体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因素的训练,以期取得更大的的效果。

(四)科学的形体训练

科学的形体训练,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客观标准,并根据科学的规律,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实际的训练内容、手段和方法,长期的、系统的、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形体训练,从而达到塑造完美形体的目的。

(五)营养因素

营养是影响形体美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形体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得到的。如果人体没有合理充分的营养,就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体不能及时地补充营养,也就无法补充由于训练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形体训练得到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好的形体,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形体训练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章、形体训练的科学基础

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要想通过形体训练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从而获得一个健美的体型和强壮得体格,首先必须了解人体肌肉的生理解剖知识,懂得人体肌肉的合理结构、功能和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为更好地安排训练内容打下基础。

形体训练多是静力性活动和控制能力的练习,它的肌肉用力特点偏重于等长收缩,也就是说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收缩,使身体固定于某种姿势上不动。多为周期性练习和非周期性练习相结合。周期性练习指的是形体练习动作比较简单,按一定顺序多次重复,连贯进行;非周期性练习指的是形体训练中有些动作比较复杂,没有明显的连贯性,每个动作可以单独完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关节)、和肌肉构成,它们约占体重的58%。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杠杆系统――骨骼,肌肉附着在骨架上。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人体运动,这种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来实现的。

1.骨骼

骨骼是人体肌肉和脏器等的支架,它赋予人体一定的外形。人体骨骼包括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共206块,其中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及其骨连结是决定体型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关系到人体各部位的比例。骨骼发育完好,比例得当,是体型美的基础。美学中关于人体比例的观点,即以人的头部的长度为尺度来衡量全身,认为标准人体的比例:身高7.5~8头,下颌到胸下线为1头,再至股骨头为1.5头,从股骨头到肺部为4头。这些比例主要由骨骼的长度决定。

形体训练能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骨的'生长包括骨的长长和骨的长粗。长骨主要为四肢骨,大都呈管状,中部为骨干,两端的膨大为骨骺。长骨的长长依靠软骨的成骨过程(软骨内演变成骨),长骨的长粗主要依靠膜内成骨过程(胚性结缔组织演变成骨)。

2.肌肉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共有600多块。骨骼肌附在骨骼上,它的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从而产生各种运动。骨骼肌肉分布广泛,约434块,成年人的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35%)左右,是人体最多的一种组织。骨骼肌的活动产生了人的坐、立、走、跑以及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和各种各样的劳动和运动。

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每条肌纤维呈圆柱状,许多肌纤维排列成束,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每块肌肉中间部分叫肌腹,两端为肌腱。根据肌肉收缩机能,可分成“慢肌”和“快肌”两种,慢肌主要决定肌肉的耐力,快肌主要决定肌肉的爆发力。慢肌多的人,体型较纤细苗条,快肌多的人,体型显得健壮。

肌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当兴奋达到一定阈值时,肌肉就收缩。形体训练能促进骨骼肌的正常发育,使全身肌肉及其肌力分布均匀。肌肉分布匀称是决定人体体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形体训练基础知识2

舞蹈是形体与情感的表现,基训的目的是为了形体给人一个最好的印象。而形体美,首先是掌握对自身的控制,舞蹈是在自控静态形体的基础上,来表现人体美的艺术。

人类为了用躯体去表现造型的美和运动的美,把人自身当作随心所欲的物体使用,在时空中找难度更高的平衡,以此来给自己给他人一种思想,一种文化,一种情感的展现。但这些要精心地去训练人体自身肌肉和神经系统,使之有一定运动能力和反应灵敏的现象思维。肌肉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取决于心态以及正确的直立方式:呼吸和脑中的思维处在自然平衡和空无的状态下,神经系统才能松弛任由驾驶肌肉,使躯体去做更难的平衡和运动过程中的形体美。

人类的活动几乎都在直立中进行,但真正地做到直立运动这是很难掌握的。找到了直立是一种自信,更是一种享受。实际上,所有运动离不开直立,直立成为一个最基本的体态,在这一直立体态中,要寻找双脚重心的直立,还要找到单腿重心的直立,踮起脚尖的直立等等。舞者从静态到启动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过程,因为重心由双脚转交给单脚一条腿上还需要上身躯体的配合。运动的美,在于力的表现以及肌肉的控制程度如何,尔后才能感觉到抬起的腿是否有力量,是否有弹性,是否显示出有生命活力的腿。直立的关键,在于关节控制程序如何。保持头、椎柱、胯、腿的垂直,重心在一条垂直线上,达到物理平衡的标准,这样方可避免人体的局部因紧张用力而致使运动时受伤和运动的完成欠佳。

在运动中保持直立感,来自于静态直立的基础训练。在艺术学校或业余舞学习班中,这一直立感的训练常常被忽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实际上,在伴随着地面在进行着勾绷开直,尤其是仰躺在地面上的单勾绷脚,单吸抬腿,直的感觉才容易得多。要找到单腿既直又立的感觉,上把训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为中间练习和今后的舞蹈练习最重要的一环。在没找到双腿直立状态下就上把杆,过快的学习重心转移的训练,结果易导致坐胯。

直立到启动的困难除重心转移外,还有关节的控制问题。外开绷脚背,向旁出腿,是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是动与静的配合。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首先不能动胯,一条腿外开绷脚向旁擦出,同时主力腿要保持直立,上身不能晃动;如果动力腿继续延伸抬起,需要逐步加强主立腿力量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动的一条腿要绷紧不能晃动。这种动与静的配合,可借用地面上的训练找到直立感觉和各关节开合的控制。尤其是外开和旁抬腿,在侧卧情况下找方法和感觉是最佳的做法。腿的外开是芭蕾训练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动作。除站立的五个位置外,舞姿造型需要有外开的腿,这才是芭蕾的完美所在。外开也是很难驾驭的动作,尤其在下蹲时,膝部受力过大容易受伤。找到外开方法,再转的过程中脚跟才可以灵活驾驭。转是复合的动作,转的启动和稳定程度都建立在直立外开基础上。故转的训练开始于造型的把握,只有找到定型控制的能力,才可能转起来,完美的去完成它。跳涉及的是腹部肌肉运动和上身静态控制的配合,轻易的起跳和落下需要直立的躯体和脚背及小腿肌肉的能力。

;

❷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形体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

(1)基本姿态练习

人的基本姿态是指:坐、立、行、卧。当这些基本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会给人一种感觉,如:身体形态所显示的端庄、挺拔于高雅,给人的印象是赏心悦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动的全部)。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不良体态,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时屈膝晃体,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质训练

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练习中可采用单人练习和双人配合练习两种形式。通过大量的练习,可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为塑造良好的人体形态,改善形体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负荷,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使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徒手、把杆、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这部分练习比较简单,个别动作要求比较严格,训练必须从严要求,持之以恒。

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⑴训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⑵训练时要穿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或宽松的休闲服、体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⑶训练时不能佩戴饰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⑷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切忌忽冷忽热、断断续续。要持之以恒,力求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⑸要保持训练场的整洁和安静。

⑹在做器械练习时,要有专人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联合器械的运用,要注意训练的安全。

⑺在训练中和训练后要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❸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通用12篇)

形体是一项比较优美、高雅的健身项目,主要通过舒展优美的舞蹈基础练习(以芭蕾为基础),结合古典舞、身韵、民族民间舞蹈进行综合训练,可塑造人们优美的体态,培养高雅的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可以说它是所有运动项目的基础。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1

(1)基本姿态练习

人的基本姿态是指:坐、立、行、卧。当这些基本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会给人一种感觉,如:身体形态所显示的端庄、挺拔于高雅,给人的印象是赏心悦目的美感(包括日常活动的全部)。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也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不良体态,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时屈膝晃体,步伐拖沓等。

(2)基本素质训练

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在练习中可采用单人练习和双人配合练习两种形式。通过大量的练习,可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为塑造良好的人体形态,改善形体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负荷,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3)基本形态控制练习

基本形态控制练习是对练习者身体形态进行系统训练的专门练习,使提高和改善人体形态控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通过徒手、把杆、双人姿态等大量动作的训练,进一步清盯改变身体形态的原始状态,逐步形成正确的站姿、坐姿、走姿,提高形体动作的灵活性。这部分练习比较简单,个别动作要求比较严格,训练必须从严要求,持之以恒。

形体训练的基本要求

⑴训练前必须做好准备活动。

⑵训练时要穿有弹性的紧身服装或宽松的休闲服、体操鞋、舞蹈鞋或健身鞋。

⑶训练时不能佩戴饰物,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⑷训练要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切忌忽冷忽热、断断续续。要持之以恒,力求亮正神系统的掌握形体训练的有关知识和方法。

⑸要保持训练场的整洁和安静。

⑹在做器械练习时,要有专人指导和帮助,特别是联合器械的运用,要注意训练的安全。

⑺在训练中和训练后要注意补充适当的水,同时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2

扶把动作是借助把杆进行对身体的柔韧、力量、重心、美感的训练。主要以腰和腿的基本功训练为主。 腰在达到一定的程度下,必须柔韧地灵活地运用。在把杆上,我们可以用胸腰、前旁后下腰、单腿前后下腰、跪下腰等训练项目。

腿的训练包括胯的开度、腿的力量、膝的直立、脚踝关节的柔韧灵活和脚背的绷提。在训练中,敬亏可以围绕芭蕾基本元素“开、绷、直”来完成。

开:指髋关节向人体两侧外开。腿部运动过程中,从髋关节到膝关节再到腕关节、脚趾尖全部向外转开,这样可以舒展人体的线条,使整条腿看上去更修长更具有表现力。训练中,可以用蹲等练习

绷:指脚背有力地绷提。使脚的线条显得更加修长漂亮。训练中可以用檫地、小踢腿、划圈、控制等项目练习。

直:指在动作中,主力腿和动力腿的膝盖都必须直立稳定。训练过程中,在没有特定动作需要下必须要求直,使腿更修长优美,增强了身体的表现力。

另外,扶把动作训练的应用可先用慢速或中速的音乐伴奏,然后再用快速的音乐。但必须节奏鲜明,使学生易懂,从而增强动作的记忆力。

离把动作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在完全脱离把杆的情况下身体做到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通常都以小组合练习。如离把的檫地、控制、小跳、大踢腿等。组合的音乐伴奏一般用四分二拍或四分四拍,采用一些欢快跳跃节奏鲜明的音乐可以增加学生对动作的兴趣,促进组合的完成。

技巧训练

学生在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能力基础上,进行技巧训练。技巧有一定的难度,是技巧性很强且富有表现力的舞蹈动作。包括“转、翻、跳”等特技。无论从数量、质量、速度及姿态等方面都要“精”。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的能力、条件、特长来“因材施教”。训练中,以单一项目反复训练为主,力求达到稳、准、动作流畅的标准。

l、转即旋转,以身体垂直于地面的轴心,给予恰当的动力,沿着一定的方向三百八十度的旋转运动。旋转一般有原地自转,移动转和空中转。

2、翻即翻身。以身体的中心线为轴心,翻转三百六十度。教学中,我们可以用腰翻身、点翻跟串翻项目进行训练。

3、跳就是跳跃,即在空中形成一中优美的造型姿态。跳跃一般有三个步骤:

(1)起跳。“起法儿”身体快速离开地面,向腾空做好准备。

(2)腾空舞姿。当人体重心想上最高点时做出的造型姿态。

(3)落地。人体重心向地上掉下时应前脚掌先着地,过度到后脚跟着地,膝关节屈曲,起到缓冲的作用,达到轻巧稳健。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3

很幸运这学期能选上袁焰老师的形体训练课,袁老师的舞技优美精湛,舞蹈教学经验丰富,所以,这学期选课时当看到有形体训练课可选时,我毫不犹豫的选了形体训练课。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让我对华尔兹有了初步的了解,让我对华尔兹慢慢熟悉,产生兴趣,喜欢上华尔兹。

每次上形体课都会有不同的体验,都会带来不同的惊喜。舞蹈是一种艺术,它传递着美的感受。舞蹈是一种肢体语言,优美的肢体动作是跳舞的基础。老师上课总跟我们强调注意个人体态,让我们保持抬头挺胸,跟随音乐的节奏,让男舞伴“负起责任”,在跳舞过程中主动引导等等。虽然都是小的细节,确实有效的快速进步的方法。通过这些细节处的改善,让我们初步跳出了舞蹈的感觉,体会到了跳舞时跟随音乐流动的美感。而且老师上课特别认真负责,每个舞步都带我们反复练习,加深记忆,一次又一次的给我们做示范。

形体课给我们更多的是脑力与体力上的结合。不光是用身体摆各种动作,还要用五官去感觉,用眼睛用脑想,用耳朵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劳逸结合,让我们全身各个部位都激活,都动起来。我想每周一节的形体课实在是大大的有必要。这堂课可以培养我们的外在气质和内在休养,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的就记在自己脑中,通过言谈举止表现出来。对于大学生而言,形体训练的确是一种培养个人气质的很好的`训练。将美的形体、良好的姿态、高雅的气质和风度融为一体,使大学生的朝气与风采呈现出来。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4

在刚听到形体训练时,认为形体训练时是教我们走台步练气质,教我们舞蹈练身体柔韧度,来提高我们的气质。但是后来我想我错了,形体训练不仅仅来提高我们的素质还提高我们的集体观念。

首先,我们学到了一些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了解了形体训练的内容:这个学期学习四个舞蹈,期末考试内容就是这四个舞蹈。他们分别是勾绷脚组合、把杆练习、健美操及俄罗斯宫廷舞。

其次,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的感觉到自己的身体由以前不灵活变得非常灵活;头脑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能更好地与同学交流…… 再次,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集体观念的重要性。如果有一个或几个人做错动作有可能导致集体重新再来一遍,所以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时刻为集体着想,要树立集体观念。

最后,在学习中学会放松,放下一切烦恼,全身心投入认真学习新动作并记住,说不定在以后会有用。既可活动全身又可起到锻炼的效果,真是一举两得。

在形体训练这节课上我学到很多很多,对我以后定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5

在舞蹈教育的形体训练中,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能否拥有良好的体形体态,通过身体各部位关节的活动,能否做到灵活、协调地掌握好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相互 作用的运动联系,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舞蹈最基本的柔韧性、控制能力、力量性等身体素质,并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感悟力、想象力、运动能力以及创造力。

对于绝大部分初学舞蹈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身体的自控力相对较差,这个自控力表现在:坐不直,站不挺,蹲不下,跳不起,摆不平,伸不直。这是因为学生对自己 身体部位的感觉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不了解形体运动的规律,所以容易造成形体训练时要么浑身都用力——僵硬,要么都不用力——松软。因此,在形体训练过程中,我们常说,某些学生不会舞蹈,身体僵硬,四肢不协调。其实这种“僵硬”和“不协调”恰恰是由于学生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对于身体运动规律缺乏意识,对于运动、气息、力量之间的关系缺乏认识。

1.节奏感差,动作与节奏不合拍。舞蹈中出现这种问题的同学大多缺乏节奏意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可以选择节奏感明显的音乐,先教学生学会喊拍,然后将动作和着拍子慢做,待动作熟练合拍了,再逐渐恢复至正常速度。实践证明,在平时的形体训练中,只要学生养成心里喊拍的习惯。平时,学生要经常聆听不同节奏的音乐,并用最简单的肢体动作跟着打节奏,或者做些节奏练习,这样就会大大提高人的内心节奏感。

2.动作有气无力,软绵绵。问题出现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内在力量支撑的意识。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安排学生双手各持一个2斤左右重的物体,然后分别放在不同的手臂位置去感受不同位置,手和手臂所要付出的力,最后拿走物体,做无实物的同样的练习,慢慢让学生找回持实物时的用力的感觉,体会力的源头,逐步形成内在力量支撑的意识。

3.身体笨拙,动作僵硬。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学生没找准用力点或用力过猛。这时,教师就要特别注重学生身体局部的训练,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逐渐达到自由操作自身脊椎的每一部分、每一块肌肉的目的,然后再在将来的训练过程中找到身体放松和松弛的感觉与状态。

4.动作不到位。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大部分缺少动作的延伸意识。针对这个问题,在训练中,教师可以多指导学生做拉伸性的动作练习和对抗练习,并在稍缓的动作过程中感受肢体的延伸感觉和内在对抗力量,体会动作力量与气息控制之间的配合,逐步解决动作不到位的问题。

5.动作平淡,毫无表现力。这是由于学生缺少与动作的结合的内心情感。这时,教师在训练过程中,要不断启发和引导学生注重内心情感的体验。在舞蹈训练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心中哼唱音乐的旋律,逐渐让身心融入音乐的情境并慢慢开启心灵的想象之门。

以上都是形体训练中常见的问题,在普通学校尤其没有任何舞蹈基础的学生中更为常见,有时问题还会多项同时存在。形体训练不是外部技能的模仿,机械化地使用教材,要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形体运动规律,形体运动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用内在意识、气息、力量合理地控制肢体,这样才会逐渐达到形体训练的目的。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6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研究与实施,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开拓学生的艺术思维,培养学生的健美姿态及塑造较完美的体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是近年来在诸多高校针对文理科大学生新辟并兴起的一门艺术课程,这门课程一经设置就在感情上赢得了众多大学生的认可和青睐;在理论上得到了众多教育工作者教研实践的支持。这一现象表明:舞蹈形体训练学科本身的准确定位,能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健美姿态及塑造较完美的体形,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舞蹈形体训练课程,无论与基础性的文化课相比,还是与舞蹈专业课程相比,都有着它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是尚待开发建设和逐步完善的。为推进和深化大学生舞蹈形体训练课程的教学与研究,笔者拟就舞蹈形体训练的含义、价值取向、内容形式、实施措施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形体的基本内容包括体形、体态、体态语三个要素。体形是指人体的自然形状,即人体的外形特征与体格类型。体态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某种习惯姿势,即人的站立、行走、坐卧、举止的身体姿势状态。体态语是利用身体的姿势、肢体动作、面目表情等作为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辅助性无声语言。它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自然肢体语言,伴随着有声语言用于交际中,是对有声语言的一种强化、补充和丰富。

体形可称作“静态形体”,体态可称作“动态形体”,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在一定程度上又会互有影响。总体看来:体形的状况更为先天和可观,而体态的后天可塑性则更大;体形主要反映人体基本状况,而体态主要反映人的修养及品位。

舞蹈形体训练是指通过运动训练对人站、坐、卧、走、跑、跳、支撑等基本动作进行科学的、美的训练。舞蹈形体训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以人体解剖学和人体运动科学为基础,以体育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改变受训者原始、自然、粗犷的形体动作状态,提高人的运动机体的柔韧与灵活性,增强肌体的可塑性与形态美,逐步改善受训者的体态动作美。

2.以基础的美学原理为指导,培养受训者的审美情趣,增强其认识美、发现美、表现美,从而创造美的意识,逐步提高受训者的高雅气质和运用自如的形体技巧,塑造自我、表现自我优美形体的动作能力。

舞蹈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它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美学原理为指导,是一种综合性的基本素质训练。简单来说,形体训练就是美的训练,即外形美与内在美的训练,它是改善运动肌体、增强体质、提高形体美与增强审美意识,将人们无意识的肢体活动演变成有意识的强身健美运动,从而获得更为健美的体格,优雅端庄的体态,匀称和谐的形体,举止潇洒的风度。形体动作训练是载体,是基础;美的意识是灵魂,二者不可偏废;美的意识只能在形体动作中去培养。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7

在运动中保持直立感,来自于静态直立的基础训练。在艺术学校或业余舞学习班中,这一直立感的训练常常被忽视,有的甚至根本没有这一环节。实际上,在伴随着地面在进行着勾绷开直,尤其是仰躺在地面上的单勾绷脚,单吸抬腿,直的感觉才容易得多。要找到单腿既直又立的感觉,上把训练是最佳的方式,也是为中间练习和今后的舞蹈练习最重要的一环。在没找到双腿直立状态下就上把杆,过快的学习重心转移的训练,结果易导致坐胯。

直立到启动的困难除重心转移外,还有关节的控制问题。外开绷脚背,向旁出腿,是一个有难度的动作,是动与静的配合。在这一转换过程中,首先不能动胯,一条腿外开绷脚向旁擦出,同时主力腿要保持直立,上身不能晃动;如果动力腿继续延伸抬起,需要逐步加强主立腿力量和肌肉的力量,同时动的一条腿要绷紧不能晃动。这种动与静的配合,可借用地面上的训练找到直立感觉和各关节开合的控制。尤其是外开和旁抬腿,在侧卧情况下找方法和感觉是最佳的做法。腿的外开是芭蕾训练的特点,也是一个重要的动作。除站立的五个位置外,舞姿造型需要有外开的腿,这才是芭蕾的完美所在。

外开也是很难驾驭的动作,尤其在下蹲时,膝部受力过大容易受伤。找到外开方法,再转的过程中脚跟才可以灵活驾驭。转是复合的动作,转的启动和稳定程度都建立在直立外开基础上。故转的训练开始于造型的把握,只有找到定型控制的能力,才可能转起来,完美的去完成它。跳涉及的是腹部肌肉运动和上身静态控制的配合,轻易的起跳和落下需要直立的躯体和脚背及小腿肌肉的能力。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8

转眼间,大学的第一学期就要结束了,回头看看自己的生活,仍然充斥着空虚,但总归是做了好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其实以前想着大学的体育课会怎么上呢?但居然没想到会是跳舞!所以心情很激动。很喜欢体育课。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所谓形体舞蹈就是形体修塑和舞蹈的结合,所谓形体修塑就是伴随音乐(一般以舒缓优美,但有时也用一些节奏感强、欢快或起伏较大的音乐)做一些针对上肢、头部、颈部、胸部、肩部、臀部、大腿、小腿、足等的修塑动作 ,使肌肉有弹性,线条更美,动作要求舒展,幅度适当,同时也锻炼动作的协调性,肢体的动作美感,培养外在和内在的气质。形体舞蹈的舞蹈要领主要是:舞蹈则是不但要做动作还要表达一定的内涵,就是所谓的舞蹈感觉和肢体语言,二者结合在一起就是形体舞蹈,显而易见就是动作一定不要很复杂,但又有一定的内涵,重在培养气质,就是当别人看见你,会给人一种高雅,舒服,很有活力的感觉。

通过学习形体舞,我认为它的作用是:形体是指人体的外在表现,它是一门艺术,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头部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 形体舞是一种综合性的形体训练舞蹈,具有收腰、健胸、美腿的作用,能让人在明快、优美的音韵中美化身心、陶冶情操!

同时 形体舞是一种多原化的舞蹈,它是由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等组合成,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形体训练舞蹈,为了更好地普及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们素质修养,使人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收腰、健胸、美腿作用,并可修身养性,增强气质、风度、仪表,使您在工作的繁忙中摆脱紧张情绪,进入美的环境中。 所也这学期我很幸运,学到了形体舞蹈。做一个完美的女人。

体育课的设计我认为比较好,因为既然是体育课,就应该有一种轻松的气氛,让每个人改掉一贯认为上课就必须坐在教室的观念,至少我改掉了。但是,由于是在中午,所以有时候会感觉很累,而且很困,更重要得是还要跑800米。所以我认为这点需要改进。

过程中我们还穿插了华尔兹,所谓是津津有味。

期间,我很喜欢老师的教学风格。青春、活力、张扬。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9

1,Jazz是很讲究展示肢体长度的舞蹈,所以在跳jazz的时候应该保持着身体的挺直,让自己的形体达到最长最高的效果。

2,做这个练习的一开始是双脚并拢,然后过渡到另一个动作,把双脚快速地分开,注意不要高高的跳起来分开,也不要一先一后地分开,这样很影响动作的利落感觉。在分开完成后双脚尖各成45度,再把其中一个脚踮起脚后跟,并把身体重心保持在两脚中间,这样的pose会使你看起来很高很漂亮。

3,接着是手的动作,jazz有一个标准的手势,就是把五指最大限度地分开,在双腿并拢和手掌打开的情况下,把右手伸直,手掌向下放在左腿上。

4,身体其他部位保持不动,手臂开始往上拉,注意要沿着直线,根据一开始放在左腿的那个位置笔直往上拉,直到大臂和小臂成一水平线,手掌始终向下。

5,到这儿会有一个很大幅度的变化,就是把手掌转为平放然后很快速的往右水平劈出去,同时把并拢的双脚快速分开成第2步的动作,踮起右脚尖。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劈出去的手一定要在拉到大小臂在同一条平线上再往右劈,手指一直保持分开状态,而脚分开和手劈是同时进行,手劈到完全伸直时脚也已经分开和踮起了。另一个是力量的控制,可以说前面几个动作都是很放松地进行,到这一步要忽然很用力地去做这个动作,而在完成之后也要保持身体和右手和双脚的用力绷住,别让身体变了形。

6,请注意从第3步到第5步是一个连起来的动作,前两步是对这动作做法的一个要求。从这个动作我们也知道了用右手从左边劈到右边而双脚分开也是踮起右脚,那么学会这个之后可以试着反过来做,用左手放在右腿上开始做跟上面这个一样的动作的步骤,掌握之后可以一次右一次左的循环练习。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10

“开”

要求从肩、胸、胯、膝、踝五大关节,左右均匀对称地向外尽量打开,尤其是两脚和胯应向外打开到180度。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舒展人体的线条,扩大动作范围,提高身体的平衡力。但是,这个“开”又是芭蕾形体中最难掌握的一个要素。首先,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切忌容易打开的部位使劲打开,不容易的部分就不打开,这样容易造成身体上下扭曲,使肌肉或韧带拉伤。要领是:必须从髋关节到膝关节、踝关节、脚趾尖全部打开。

“绷”

要求把肢体的各个部位收紧“绷”起来,尤其指膝关节和踝关节,连带脊柱和颈椎等关节。芭蕾舞要求舞者从指尖到脚尖的能量的贯穿,进行放射性的舞蹈,只有通过绷才能将能量更好地聚集在肢体末梢,达到轻盈飘逸的舞蹈特征。一般初学者在绷脚练习中经常会出现绷脚背不绷脚趾或只绷脚趾不绷脚背的现象,这都不符合规范要求。要领是:绷脚必须从踝关节开始把力量一直贯注到脚趾,让脚趾去找脚心,这样脚背脚趾绷得越来越紧,膝盖也会越来越直。

“直”

在芭蕾形体训练中是一个整体概念,要求学习者背向上挺直,不能塌腰撅臀,也不能挺胸凸肚,也包括在直立的时候腿必须收紧膝盖。要领是:在意念上寻找颈椎、胸椎、腰椎、尾椎形成一道直线,头顶找天的感觉,逐步达到提、收、松、挺的正确而优美的体态要求。

“立”

在芭蕾形体训练中,“立”主要指腰部的立,它会产生向上提升的作用,只有腰部的“立”做到位,才能使整个身心能量内聚,重心上提,更好地在较高的空间层面上发射能量。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11

腹部

腹部脂肪堆积是衰老的信号,最难控制。两种锻炼腹部的简单方法:一种是双膝弯曲,两脚平搁在地板上,利用腹部肌肉,往前收缩背部,然后坐直,再将身体放平,躺再地板上,连做8次。另一种是两腿向前,伸前坐在地板上,双手搁在身后,身子略向后倾,使背部保持弯曲状,然后将两腿抬至离地约30厘米,象骑自行车一样做踩踏板的动作,注意每次都须将腿伸直,左右脚各做10遍。坚持锻炼可以修正和保持形体。

胸部

胸部是女性美的突出特征,要精心保护它的标准曲线。锻炼胸部有两种简单的方法:一种是做在椅子上,两手握紧桌边,两肩尽量撑开,胸部挺起,撑起6秒钟,重复3~6次。另一种是双手拿毛巾两头,双臂平伸,用力拉直毛巾,放松,再拉直,做10~15次。

手部

模特的手要保持一定柔软度,所以要不时的匀手,压手。并且尽量不要让你的手泡在洗衣粉里,伤害你的皮肤

臀部

模特的臀部、胯是比常人要活络的部位,很多模特都知道,要练习顶胯,却不知道如何才能真正的达到顶好胯。顶胯是为了胯部的美感和臀部运动的美感。顶胯练习只是更加明了的表现骨骼运动原理。要是达到在自然行走间流露出胯部的美感,基本训练是少不了的。

胯部

压胯,压胯是最大程度让胯部骨骼打开。很多不会注重胯部的练习,所以胯很难最大程度的打开,在做展示的时候,出现了宣胯部到位,角度部到位。压胯的基础训练能很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匀胯,匀胯是训练腰的灵活度和腿的协调性,匀胯有前后、左右、八字匀法。要求手自然前伸45度角,扶住压杆,两脚相隔一个脚面的宽度,定位。尽量大摆动胯部按前后、左右、八字运动。顶胯,顶胯在上面的基础训练之后,只有压胯、匀胯、匀腰到位后才能练习顶胯。因为顶胯不是练习,是考核基本训练的成绩,如果基础训练能做到位,那顶胯就不会成什么问题。要不顶胯这一项很难过关。

腿部:

压腿,压腿分正压、反压、侧压、下侧压;压腿的目的时为了腿直、胯开。但是一般模特前期没有受过训练,而且年龄都已经过了发育期,骨骼基本成长固定。这样的情况下,压腿成了最难过的一关。踢腿,模特训练中选择的踢腿,一般选择后踢,其作用时为了提臀。因为在练习之前,很难找到本身完美的臀部,通过踢腿可以塑造一个很好的臀部,让多余的肌肉在锻炼中消失,提高臀部弹性,并在腿和臀之间画出很明显的分割线。一般的模特很难踢到到位,并坚持练习。如果臀部松垮,经过一月的严格练习,就会见到成效。

形体训练的基本内容 篇12

端正肩膀:

芭蕾的站立姿势,要求颈部保持上挺,肩膀自然下垂。这不仅有助于锻炼颈椎,预防肩颈不适,也有助于平衡两肩的高度。

校正驼背

芭蕾训练中的站姿练习和压腿练习,特别是后压腿练习,特别有助于增强背部肌肉力量,校正驼背,帮助肥胖的孩子消减最难减却的背部脂肪,预防背部臃肿带来的形体笨拙。

收腹减腰

在芭蕾练习中,每一次还原为预备站姿都必须挺胸收腹,这一姿态使腹部肌肉得到加强,脂肪层变薄,使人看上去更挺拔。

提升臀线

芭蕾基础练习中有很多臀部紧绷或提臀的动作,如侧卧旁吸腿、俯卧后吸腿等,都有助于臀线上提,从而拔高视觉重心,使练习者如小天鹅一样秀美轻盈。

使大腿修长、小腿纤细

芭蕾中最基本的地面训练,包括勾脚背练习、盘腿压胯和仰卧吸腿练习,还有仰卧大踢腿,扶把小踢腿等动作,可以充分伸展、拉长腿部各部位的韧带,长期练习更可形成条状肌肉,使腿部看上去更修长有力。

;

❹ 形体训练的科学基础

形体训练的科学基础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那么关于形体训练的科学基础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形体训练是一门科学,要想通过形体训练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从而获得一个健美的体型和强壮得体格,首先必须了解人体肌肉的生理解剖知识,懂得人体肌肉的合理结构、功能和特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形体训练的方法,为更好地安排训练内容打下基础。

形体训练多是静力性活动和控制穗芹能力的练习,它的肌肉用力特点偏重于等长收缩,也就是说通过肌肉的紧张和收缩,使身体固定于某种姿势上不动。多为周期性练习和非周期性练习相结合。周期性练习指的是形体练习动作比较简单,按一定顺序多次重复,连贯进行;非周期性练习指的是形体训练中有些动作比较复杂,没有明显的连贯性,每个动作可以单独完成。人体的运动系统是由骨、骨连结(关节)、和肌肉构成,它们约占体重的58%。骨与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杠杆系统――骨骼,肌肉附着在骨架上。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使人体运动,这种运动是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来实现的。

1.骨骼

骨骼是人体肌肉和脏器等的支架,它赋予人体一定的外形。人体骨骼包括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共206块,其中躯干骨、上肢骨和下肢骨及其骨连结是决定体型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它关系到人体各部位的比例。骨骼发育完好,比例得当,是体型美的基础。美学中关于人体比例的观点,即以人的头部的长度为尺度来衡量全身,认为标准人体的比例:身高7.5~8头,下颌到胸下线为1头,再至股骨头为1.5头,从股骨头到肺部为4头。这些比例主要由骨骼的长度决定。

形体训练能促进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骨的生长包括骨的长长和骨的长粗。长骨主要为四肢骨,大都呈管状,中部为骨干,两端的膨大为骨骺。长骨的长长依靠软骨的成骨过程(软骨内演变成骨),长骨的长粗主要依靠膜内成骨过程(胚性结缔组织演变成骨)。

2.肌肉

人体的肌肉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共有600多块。骨骼肌附在骨骼上,它的收缩牵动骨骼、绕关节,从而产生各种运动。骨骼肌肉分布广泛,约434块,成年人的骨骼肌占人体体重的40%(女性35%)左右,是人体最多的一种组织。骨骼肌的活动产生了人的坐、立、走、跑以及喜、怒、哀、乐等各种表情和各种各样的劳动和运动。

组成肌肉的基本单位是肌纤维,每条肌纤维呈圆柱状,许多肌纤维排列成束,许多肌束聚集在一起构成一块肌肉猜孙毕,每块肌肉中间部分叫肌腹,两端为肌腱。根据肌肉收缩机能,可分成“慢肌”和“快肌”两种,慢肌主要决定肌肉的耐力,快肌主要决定肌肉的爆发力。慢肌多的人,体型较纤细苗条,快肌多的人,体型显得健壮。

肌肉在受到刺激时产生兴奋,当兴奋达到一定阈值时,肌肉就收缩。形体训练能促进骨骼肌的正常发育,使全身肌肉及其肌力分布均匀。肌肉分布匀称是决定人体体型的重要因素之一。

3.形体基本素质

形体训练多是静力性活动和控制力的练习。所以形体基本素质概括为力量、柔软性、控制能力、人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最重要的是力量和柔软素质,它们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形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

(1)力量

力量凯宏是指肌肉收缩或紧张时所表现出来的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用力的能力。力量好的练习者,练习时动作速度快,身体控制力强,容易掌握较难动作,并且能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力量差的练习者,腿不易伸直,身体控制力差,不能稳健地完成动作,不易确立和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

要想训练好站立形态,必须要加强腿部和膝关节的支撑力量以及立腰的能力和腹部肌肉收缩的力量。

(2)柔软性

柔软性通常称为“柔软度”。柔软性好差是由人体各个关节的运动幅度大小所决定的。影响柔软性好差有三个因素:一是骨结构。构成关节的关节面之间的面积差大,关节的灵活性就大,反之,关节的灵活性就小;二是关节周围关节囊的紧密程度和韧带数量的多少,紧和多者柔韧性相对差些;三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和软组织的体积大者柔韧性较差些。第一个因素主要是先天形成的,不易改变。第二和第三个因素可以通过形体基本功的训练获得改进。

;

❺ 形体基本训练原则

形体基本训练原则:

1、目的性原则。

形体练习的积极性来自于明确的目的和端正的动机。因此首先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把形体练习的目的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国民形象联系起来,同促进身体的正确发育和增进健康联系起来,这一目标的确定,有助于产生积极情绪,自觉地克服练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其次,在形体练习的每一阶段,要力求达到预期的目的。形体练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短期内不容易产生明显的变化,因此每个练习阶段都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这些要求应成为练习者预期达到的目标。例如腿的柔韧练习应以纵、横劈腿为目标,每个练习组合以掌握动作为目标,从而使练习者对内容产生兴趣。兴趣本身又会促进练习者积极主动的练习,通过课上课下的结合,体力、脑力的结合,必然会对机体产生良好的影响,并随之在体型、气质上有所变化。这样练习者会感到有所收获,对调动和者睁判巩固练习者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从实际出发原则。

从实际出发原则是根据练习者的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身体基础、不同的练习水平,制定出相应的练习方案,选择出相应的练习内容。使练习者在参与练习的过程中,即能对身体各部位产生有效的刺激,又不至于产生畏难情绪或是引起过渡疲劳。例如,对待少年儿童应选择难度偏低的练习组合——以基本素质练习为主,以全面锻炼为主,并适当选择游戏性较强的内容;对待有一定基础的青少年,则应选择中高难度组的动作——以局部的练习为主,着重雕琢身体的各个部位,并将扶把、离把练习交叉进行。同时又要将一般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对同一水平的人的共同点提出一般要求,而对每个人的不同点加以区别对待。例如练习的次数、时间、动作感觉等。

3、坚持经常性原则。

进行形体练习必须坚持经常,持之以恒,使形体练习中各种有效的方法对人体各部位产生持久的影响首改,并逐渐形成一种“习惯”,使举手投足都体现出一种“行为美”。青少年进行形体练习,应有足够的时间保障,有条件的学校每周至少开设二次形体教学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全面系统的锻炼。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概念上正确理解形体姿态的规范要求,在实际操作上掌握形体练习的方法手段,更有助于生物节律的形成,使人体逐渐适应和有准备的参加练习,进一步提高练习效果,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4、循序渐进原则。

形体练习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提高教学难度和要求的原则。在内容方法和运动负荷的安排上做到合理有序,应反映形体练习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具体的讲,就是课的开始要先进行热身活动,然后再进行所要练习的内容,这样可以使练习者以最佳的状态进入练习,增强接受能力,提高练习效果,同时又能防止伤害事故的出现;课的结束部分要有放松整理活动或以早含游戏的形式为主,使练习者尽快消除疲劳并产生快乐的情绪。对于刚参加练习的人来讲,应重视基础练习内容,随着身体素质以及动作感觉的不断提高,逐渐提出新的要求,逐渐向高一级的动作过渡。

5、全面性原则。

形体练习应全面发展身体各个部位、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认真细致地“雕琢”人体的每一部位。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形体练习要力求全面影响人体,在各个不同阶段又要突出重点,并兼顾其他方面。同时,要把身体形态练习与内在气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使青少年通过形体练习产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即使形体得到良好的发展,又拥有高雅脱俗的气质,在美好的艺术环境中得到健康成长,使形体练习成为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

形体基本素质练习:

1、腿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坐压脚背练习。

(2)直角坐于地毯上,勾、绷脚面练习,挺胸收腹。

(3)面对把杆双手扶把,提踵、落踵练习。

(4)直立体前屈双手抱膝练习,双膝伸直。

(5)直角坐于地毯上,向前压腿练习,双膝伸直。

(6)大分腿坐于地毯上,向前、向侧压腿练习,双膝伸直,上体尽量贴近地面。

(7)面对把杆站立向前压腿练习。保持挺胸收腹,立腰、立背形态,压腿时,腹部尽量贴近大腿。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2、腰部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

(1)跪姿向后下胸腰练习,保持抬头挺胸形态。

(2)背飞:俯卧在地毯上,头和双腿伸直尽量向上抬起。

(3)双手放肩上坐在地毯上,向左向右扭腰练习。

(4)侧卧在地毯上,向前屈膝收腿、含胸,向后伸腿、展胸练习。

(5)双膝跪地双手撑地含胸、低头、弓背,挺胸、抬头、踏腰练习。

每个练习重复6~8次。

3、胸、腹部力量练习。

(1)俯卧撑。

(2)斜卧撑。

(3)仰卧起坐。

(4)两头起:双手上举仰卧平躺在地毯上,上体和双腿同时向上抬起。

(5)收腹剪腿:仰卧平躺,双腿略抬离地面,两腿上下交替练习。

(6)仰卧平躺在地上,模拟骑自行车练习。

4、肩部力量和柔韧性练习。

(1)双臂摆动绕环练习。

(2)压肩韧带:面对肋木,两手臂伸直放在肋木上,上体前倾压肩。保持抬头、挺胸、踏腰的形态。

(3)背对肋木站立,双手体后握肋木,向前下拉肩练习。

(4)双手持木棍,手臂伸直向前、向后转肩练习。

形体的基本姿态训练

形体训练是以人体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以改变人的形体为目的的形体素质基本练习和形体技巧训练。形体训练的内容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基本的内容离不开基本姿态训练、基本形态控制训练和基本素质训练。为了增加形体训练的趣味性,使形体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可采用徒手练习,如:姿态操、健美操、搏击操、瑜伽功、舍宾形体运动以及各种舞蹈练习,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运动器械进行各种练习。如:把杆、绳、圈、球、棒、带、哑铃、杠铃、壶铃以及各种健美联合器械等。

基本姿态训练

形体美的训练首先要从形体姿态开始,他包括站姿、坐姿、走姿,通过站立、就座、行走等形体基本姿态的训练,使练习者在举止中呈现出良好的气质和美好的仪表,形成富有个性、韵味的美感。

1.站立姿势控制训练

人的仪态是可以通过优美形体姿态来体现的,而优美的姿态又是有正确的站姿体现出来的。因此,站姿作为仪态美的起点和基础,应该得到真正重视和有效的训练。

(1)靠墙立

动作要点:在立正姿势的基础上,双腿夹紧,挺胸收腹,立腰,立背,紧臀,双肩后张下沉,下颌略回收,梗颈,头上顶,脚跟、小腿、臀、肩胛骨和头紧靠墙。

此练习是借助于墙的平面来培养和训练站立时上体挺拔,保持头、躯干和腿在一条垂直线上的良好习惯,一次控制4×8个拍,反复练习8~10次。

(2)分腿立

动作要点: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双肘微向前扣,收腹,挺胸,立腰,立背,夹臀,沉肩。

此练习主要训练臀,腹及上体的正确感觉。

(3)提踵立

动作要点:在正确的立姿基础上,双手叉腰,双踵尽量提高,重心要稳,身体不得晃动。

(4)单腿立

动作要点:在正确的立姿基础上,一腿支撑,另一腿屈膝上抬绷脚尖,贴于支撑腿,双手叉腰。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挺直与控制力。

(5)前、侧、后点地练习

动作要点:在基本站立姿势的基础上,双手叉腰,保持上体形态和重心的稳定性,点地时要求腿伸直,开胯,绷脚尖,前后点地时脚面要外翻,侧点地时脚面向侧,点地腿的脚尖和主力腿的脚跟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每做一个方向的点地,都是先擦地出去,控制1个8拍后换方向练习,反复练习8~10次。

此练习主要训练腿的控制能力和重心的稳定性。

(6)移重心站立姿态控制训练

动作方法:

① 1×8拍第1~2拍,双腿屈膝向后移重心。

3~4拍成左脚直立,右脚前点地姿态。

5~8拍控制4拍。

② 2×8拍同1×8拍,方法相反。

③ 3×8拍第1~2拍双膝经二位半蹲向右移重心,成左脚侧点地姿势。

3~4拍向侧移重心成左脚直立,右脚侧点地。

5~8拍控制4拍。

④ 4×8拍同3×8拍,方向相反。反复练习6~8次。此练习主要训练在移动时腿的控制能力和身体的正确姿态。

1╳8 3╳8

2.坐姿控制训练

坐姿是一种重要的动作姿态,也是人体的一种静态造型,是体态美的重要内容,它能反映出人的气质、风度和教养。不正确的坐姿使人显得懒散、无礼,而正确、娴雅、端庄、稳重的坐姿则给人自然、大方、得体的美感。

(1)端坐式坐姿

收腹挺胸,立腰紧膝,开肩梗颈,双腿成“V”型并垂直于地面,双手自然下垂,保持站立的基本姿势,目视前方,面带微笑。

(2)双腿前置式坐姿

两小腿向前置45度,脚尖不可跷起,双手交叉置于腹前,其他姿势与端坐式坐姿相同。

(3)脚恋式坐姿

两脚于脚踝处交叉,两脚前端外侧着地,其他姿势与双腿前置式坐姿相同。

(4)伸屈式坐姿

两大腿靠紧,左腿伸出,脚尖绷直,右脚掌着地。其他姿势与双腿前置式坐姿相同。

形体芭蕾的基本动作训练

压腿:

压腿不仅是为了舞姿的优美,在健身方面还有许多好处。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的疲劳感、塑造肌肉的`线条等。

调整姿态:

芭蕾的站立姿态,要求肩部下沉,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腿部收紧腰部直立,以使姿态挺拔仪态端庄。这个动作除了美观,对健康和减肥也有直接的帮助。

扶把训练:

美的舞姿和动作的舒展与重心的平稳有直接关系。扶把练习帮助舞蹈者调态重心。

高级别的训练重点是对舞蹈的感觉和对音乐的感悟。美感训练是芭蕾形体高级课最重要的内容和训练方向。

芭蕾作为艺术皇冠上的明珠,已经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准,它的高深与博大、唯美与脱俗是无法用言语来简单的概括的。

形体芭蕾的基本要领

对于一位初学者而言,形体芭蕾的入门课程一般着重于提高学员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他们的形体姿态。在简单热身后开始基本素质的训练,先从压腿开始。压腿其实并不只是为了舞姿的优美,而是它在健身方面还有许多好处,例如: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减轻肌肉的疲劳感、可以塑造肌肉的线条等等。压腿属于静力拉伸,每次压过之后,还要进行动力拉伸(踢腿)的练习。由于踢腿是比较剧烈的动作,所以还有提高力量和减肥的效果。

芭蕾的站立姿态是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要求肩部下沉,从而突出胸部和颈部的美好线条;要求腿部收紧腰部直立,以使姿态挺拔仪态端庄……这个简单的动作除了美观,它对健康和减肥也有直接的帮助。一些学员由于不良习惯给形体造成了伤害,例如:很多人喜欢长时间用一侧肩膀背包,结果使两个肩膀发展得不平衡(一肩高一肩低);再如,很多人错误理解“抬头挺胸”的动作,做成了“塌腰撅臀”,结果使得腰肌软弱无力、腹部日渐突起,而且由于错误用力极可能导致腰部过早老化。而芭蕾的站姿则能让你感觉人长高了几厘米,可以让你的身线看上去更柔美。教练会在你练习的时候嘱咐你:想象自己是一位公主,很清高,很美丽……通过这样的“内外兼修”,形体与气质都练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