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审计基础是什么
扩展阅读
航天类数学知识 2024-11-15 15:28:10
你为什么不是小爱同学呢 2024-11-15 15:27:21

审计基础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2-04-14 05:14:38

① 简答什么是审计 审计基本定义

一、审计的基本定义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二、审计的分类

1、按审计的业务类型分,可分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

(1)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所进行的检查和评价,是审计机关经常要开展的审计业务。

(2)绩效审计,也称效益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照预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审计项目是否实现预定目标或者达到既定标准进行检查,对该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作出独立评价,对影响各种效益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为有关部门和单位改善管理、合理决策提供有用信息,促进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

(3)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业务类型,是审计机关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任职期间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监督。

(4)专项审计调查,是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律法规及国家有关规定,运用多种有效的程序和方法,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进行的专门调查活动。

2、按审计涉及的领域分,可分为财政审计、金融审计、企业审计、资源环境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涉外审计,也称“六大业务格局”。其中,财政审计包括中央财政管理审计、预算执行审计、地方财政收支审计、税收征管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农业资金审计、社会保障审计等内容。

3、按实施时间分,可分为事后审计、跟踪审计和事前审计。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或经济业务完成之后所进行的审计。跟踪审计也称事中审计,是指在相关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中介入,并跟随被审计事项的发展过程持续进行监督的审计活动,主要包括项目跟踪审计、资金跟踪审计和政策跟踪审计。事前审计,是指在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业务发生之前所进行的审计,主要是对计划、方案、预算制定等事项的审查。

三、审计的作用及重要性

审计的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 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
合理判断审计的重要性应从七个方面理解:

1、以往的审计经验。

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的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的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

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的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的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

3、被审计单位的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

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的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的重要性水平是各个报表使用人重要性水平的并集,另一方面,报表使用人主要根据报表提供的信息作出判断,故应将其重要性水平的比率定低些。如果被审计单位的业务范围较广,比如,既经营房地产、又经营电器,还经营其他业务,由于其经营范围较广,经济业务比较复杂,故会计处理比较容易出错,所以,注册会计师也应将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些。

4、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

如果内部控制较为健全,可信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成反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5、错报漏报的性质。

如涉及到舞弊与违法行为的错报漏报、能引起履行合同义务的错报漏报、影响收益趋势的错报漏报、不期望出现的错报或漏报等等,不论其错报漏报的金额多少,注册会计师都必须将其视为是重要的。

6、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性程度是存在差别的,会计报表使用人对某些报表项目要比另外一些报表项目更为关心。

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人十分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个项目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不得不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7、会计报表中各个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

会计报表项目的金额及其波动幅度可能成为会计报表使用人做出反应的信号。
因此,注册会计师在确定重要性水平时,应当深入研究这些金额及其波动的幅度。

② 什么是风险管理基础审计,特征是什么

风险基础审计是一种有别于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的审计模式。它以量化的风险水平为重点,在确定的风险水平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程度和范围。
基本特征:
1、普遍性
虽然审计风险通过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的偏差表现出来,但这种偏差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审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导致风险因素的产生。因此,有什么样的审计活动,就有与之相适应的审计风险,并会最终影响总的审计风险。从总体来看,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有:内部控制结构控制能力差;重要的数字遗漏,对项目的错误评价和虚假注释,项目的流动性强,项目的交易量大,经济萧条,财务状况不佳,抽样技术局限性等。从每一个具体风险看,也是由多因素组成。因此,审计风险具有普遍性,它存在于审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审计失误,都会增加最终的审计风险(ultimate audit risk)。因此,对最终审计风险的控制,也就取决于对上述各种风险的控制(Anthony Ateele,1992)。

2、潜在性
审计责任的存在是形成审计风险的一个基本因素,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上不受任何约束,对自己的工作结果不承担任何责任,就不会形成审计风险,这就决定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里具有潜在性。如果审计人员虽然发生了偏离客观事实的行为,但没有造成不良后果,没有引起相应的审计责任,那么这种风险只停留在潜在阶段,而没有转化为实在的风险。审计风险是在错误形成以后经过验证才会体现出来,假如这种错误被人们无意中接受,即不再进行验证,则由此而应承担的责任或遭受的损失实际没有成为现实。所以,审计风险只是一种可能的风险,它对审计人员构成某种损失有一个显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长短因审计风险的内容、审计的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以及客户、社会公众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程度而异。

3、偶然性
审计风险是由于某些客观原因,或审计人员并未意识到的主观原因造成,即并非审计人员故意所为,审计人员在无意接受了审计风险,又在无意中承担了审计风险带来的严重后果。肯定审计风险具有无意性这一特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在这一前提下,审计人员才会努力设法避免减少审计风险,对审计风险的控制才有意义。倘若审计人员因某种私利故意作出与事实不符的审计结论,则由此承担的责任并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审计风险,因为这种审计人员故意的舞弊行为谈不上再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而这种行为本身就受到职业道德的谴责,应承担法律责任。

4、可控性
审计要为其报告的正确性承担责任风险早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现代审计的指导思想从制度基础审计进一步发展到风险审计表明,审计职业界并未被越来越多的审计风险捆住手脚而失去其活力,而是逐步向主动控制审计风险的方向发展。正确认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不必害怕审计风险,虽然审计人员的责任会导致审计风险的产生,一旦其发生,其可能对审计职业的影响也是重大的,但可以通过识别风险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避免,没有必要因为风险的存在,而不敢承接客户。只要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仍可对客户进行审计。另一方面,意识到了审计风险的可控性,说明审计风险是可以通过努力而降低其水平的,可以促使研究审计理论,提高审计质量。

③ 请问大学中的审计学主要学习什么基础课是什么专业课是什么

问:审计学是什么系
答:属于会计学系
现代审计学科体系一般由理论审计学、应用审计学、审计技术学、历史审计学四个分学科组成。
理论审计学,主要研究审计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以及对不同类项、不同国家的审计进行比较研究等。它包括审计学基础理论和比较审计等。
应用审计学,主要研究各类不同目标的审计和各个不同行业的审计以及审计法学。
审计技术学,主要研究各种审计方式、技术、方法和手段及其应用。
历史审计学,主要研究审计的产生、发展和兴衰存亡的规律性。
审计学科体系结构除上述四类分学科外,有人认为还应包括边缘审计学,也即是审计学和其他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交叉与融合的学科。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④ 学审计都需要什么

审计属于财会行业,审计专门审会计,学科也和会计专业基本相同,只是重点不一样,就像财务管理与会计,不同的学科就一两门。

审计分为政府审计,独立审计和内部审计;独立审计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注册会计师(cpa)为项目经理,对企业的年报半年报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我们看到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都是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过的,审计报告意见类型包括:无保留标准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一般都是标准保留意见。

一个公司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该公司存在很大财务问题而没有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事务所除了审财务报表外,还有验资,税务咨询,财务服务等业务。

只有拥有注册会计师的事务所才能从事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⑤ 审计的基本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第一章 审计活动产生、动因和对象理论
一、审计活动的产生和早期发展
(一)西周审计已经达到相当高度
(二)外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
(三)我国审计产生于奴隶社会早期
(四)上计与审计
(五)审计依据与审计方式
二、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因理论
(一)对受托责任观和两权分离观的分析
(二)从历史发展看审计的产生
(三)两权分离观、受托责任观与维护产权观的统一
(四)维护产权,促进审计的发展
三、审计对象理论
(一)什么是审计对象
(二)审计对象的不同观点
(三)审计对象的受托责任说新论
(四)审计学对象
第二章 审计职能、本质和目标理论
一、审计职能理论
(一)主要观点简介
(二)审计基本职能新论
(三)两种基本职能的关系
(四)审计职能、作用和任务的关系
二、审计本质理论
(一)从审计基本职能研究审计本质
(二)“经济控制论”和“经济监督论”评析
三、审计目标理论
(一)直接制约审计目标的是审计职能
(二)审计的基本目标
(三)目标和目的辨析
(四)前后一贯的系统观
第三章 审计公设、理论结构和起点理论
一、审计公设理论
(一)审计公设与假设
(二)对审计公设体系内容的主要观点简介
(三)审计基本公设
二、审计理论结构概述
(一)审计理论结构
(二)审计理论结构三分法
三、审计理论的起点理论
(一)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研究起点辨异
(二)研究起点——基本职能论
(三)逻辑起点——基本动因论

⑥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概述是什么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用于向公司董事会、全体股东及社会公众报告公司的财务运行情况。审计报告根据普遍接受的会计标准和审计程序出具,可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作出积极和消极的结论。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标题: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统一规范为“审计报告”。
2、收件人:审计报告的收件人是指注册会计师按照业务约定书的要求致送审计报告的对象,一般是指审计业务的委托人。审计报告应当载明收件人的全称。
3、引言段:审计报告的引言段应当说明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财务报表已经过审计,并包括下列内容:
(1)指出构成整套财务报表的每张财务报表的名称
(2)提及财务报表附注
(3)指明财务报表的日期和涵盖的期间。
4、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段应当说明,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
(1)设计、实施和维护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而导致的重大错报
(2)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
(3)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
5、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应当说明下列内容:
(1)内容阐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标准以及审计准则对注册会计师提出的核心要求。同时向财务报表使用者说明,注册会计师应当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不存在重大错报,是指注册会计师认为已审计的财务报表不存在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决策的错报。合理保证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不断修正的、系统的执业过程,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对财务报表整体发表审计意见,提供的是一种高水平但非百分之百的保证。
(2)内容阐明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的主要过程,包括运用职业判断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以及实质性程序。同时向财务报表使用者说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建立在风险导向审计基础上的。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因此,审计报告对内部控制不提供任何保证。
(3)内容阐明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具备了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
6、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审计报告的说明段是指审计报告中位于审计意见段之前用于描述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理由的段落。
当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段之后、审计意见段之前增加说明段,清楚的说明导致所发表意见或无法发表意见的所有原因,并在可能情况下,指出其对财务报表的影响程度。
7、审计意见段:
(一)审计意见段的内容
审计意见段应当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1)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2)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因此,当注册会计师完成审计工作,获取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应当就上述内容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
(二)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认为财务报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1)财务报表已经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
当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我们认为”作为意见段的开头,并使用“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等术语。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意味着,注册会计师通过实施审计工作,认为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合法性和公允性的要求,合理保证财务报表不存在重大错报。
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举例如下: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已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年12月31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三)标准审计报告
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标准审计报告包含的审计报告要素齐全,属于无保留意见,且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否则,不能称为标准审计报告。
8、注册会计师的签名和盖章:审计报告应当由注册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一、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及各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程序,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本通知的要求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盖章。
二、审计报告应当由两名具备相关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并经会计师事务所盖章方为有效。
(一)合伙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由一名对审计项目负最终复核责任的合伙人和一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
(二)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由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会计师和一名负责该项目的注册会计师签名盖章。
三、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地址及盖章审计报告应当载明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和地址,并加盖会计师事务所公章。
四、签名顺序
(一)如果是三个人会签,第一个应是合伙人(主任会计师),第二个是部门经理,最后一个是项目负责人。
(二)两个人签名,一般是小公司,第一个签名的是级别高的,第二个是级别低的。
9、审计报告应当注明报告日期:审计报告的日期不应早于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包括管理层认可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且已批准财务报表的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日期。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报告日期时,应当考虑:(1)应当实施的审计程序已经完成;(2)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的事项已经提出,被审计单位已经作出调整或拒绝作出调整;(3)管理层已经正式签署财务报表。
审计报告的日期非常重要。注册会计师对不同时段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有着不同的责任,而审计报告的日期是划分时段的关键时点。在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在正式签署审计报告前,通常把审计报告草稿和已审计财务报表草稿一同提交给管理层。如果管理层批准并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即可签署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签署审计报告的日期通常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为同一天,或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日期。在审计报告日期晚于管理层签署已审计财务报表日期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自管理层声明书日到审计报告日期之间的进一步审计证据,如补充的管理层声明书。

⑦ 审计具有哪几大基本功能各功能含义是什么

审计的基本职能有: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

经济监督是存在于各种审计形式之中的一种固有职能,也是审计最基本的职能,国家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宏观和微观经济活动的全面监察与督促。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是对本部门、本单位的会计记录和财务事项进行监督。

经济评价是通过审核检查,评定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预测、决策、方案是否先进可行,经济活动是否按照既定的决策和目标进行,经济效益的高低优劣,以及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等,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鉴证是指通过审查鉴定,确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及有关经济资料是否真实、合法和合理,是否可以信赖,并作出书面证明。审计的经济鉴证职能突出表现在民间审计中。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代表性且被广泛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

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

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代表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

⑧ 考初级审计师需要看什么书需要注意什么

2020年,有很多考生加入了初级审计师备考行列,想知道如何备考才能高效,更快速的通关考试么?我们接着往下看。

考初级审计师需要看什么书?
必备官方指定教材,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审计师考试教材有两本:《审计专业相关知识》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一般都是两本加一本的应试指南,而且这套书,一般适用初级审计,也适用中级审计,还是挺划算的,如果大家买不到可以看下我收藏的其他笔记。
考初级审计师需要注意什么?
一、掌握审计基础
很多考生反映审计师考的都是基础,所以考生要对审计师基础知识进行地毯式学习,没学完一章的内容就做一章的练习题。在这过程中考生可能会遇到不懂的地方,实属正常情况,先把审计师重难点放置一边,等学完一章或一节的内容再去呀仔细研究
二、借助辅导教材
看书过程中,考生如果有一些知识点看不懂,就可以借助权威的辅助教材加以理解。因为大多数考生都没有备考经验,有的重难点也无法理解,若是一直死抠书本,会大大浪费考生们的备考时间。只有通难过辅导教材,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联系,牢牢地把握重点知识。
三、建立错题本
审计师备考过程中不只要看教材,还要多做题,建立错题本,这样可以把做错的试题留到最后一阶段差缺补漏,有助于巩固知识点。考生在梳理审计师学习内容的同时,可通过错题本回顾错题,检讨自己做错的原因,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其实说到底,无论什么考试都是要认真复习,只要你把书读透了,就算完全没干过这行照样能过。综上所述,就是小编今天为大家分享的关于“考初级审计师需要看什么书?需要注意什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⑨ 审计学具体学些什么

1.主干学科:计学原理、财务会计。

2.主要课程:计学原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统计学、经济法。

3.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手工和微机操作基本技能。

业务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管理一线、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手工和微机操作基本技能、审计技能,既有一定财会、审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岗位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管理一线、牢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扎实的财会、审计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手工和微机操作基本技能、审计技能,既有一定财会、审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的高级岗位技术人才。

(9)审计基础是什么扩展阅读

能力要求

1.系统地掌握审计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2.掌握审计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熟悉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了解国内外审计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4.能运用计算机处理有关会计和审计业务,尤其是具有较强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较强的外语和语言文字能力;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参考资料网络——审计学专业

⑩ 什么是审计的基础和基本要求



职业怀疑和职业判断是审计的基本要求。

(一)职业怀疑是一种态度,要求注册会计师:

1、采取质疑的思维方式:

摈弃“存在即合理”的思维,寻求真相;
不应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和解释,过分相信理想的结果和太多的巧合

2、保持警觉:

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
对可靠性产生怀疑的信息;
可能存在舞弊的情况;
需要实施审计准则规定外的其他审计程序的情形。

3、对审计证据审慎评价:

相互矛盾的审计证据;
考虑询问答复和文件记录的可靠性;
对可靠性怀疑和有舞弊迹象时,做进一步的调查;
不要因为困难、时间、成本而省略不可替代的审计程序,并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4、客观评价管理层和治理层:

不要依赖以往对管理层和治理层形成的判断;
即使相信管理层和治理层正直、诚实,也要保持职业怀疑,不要满足于说服力不足的审计证据。

(二)职业怀疑的作用范围:

  • 帮助注册会计师:设计恰当的风险评估程序;

  • 帮助注册会计师:恰当设计进一步审计程序;

  • 帮助注册会计师:审慎评价审计证据;

  • 帮助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保持警惕。

  • (三)职业判断的作用:

  • 确定重要性,识别和评估中重大错报风险;

  • 确定审计程序;

  • 评价审计证据;

  • 评价财务报告编制基础;

  • 得出个别审计结论;

  • 识别、评估、应对对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不利的影响。

  • (四)衡量职业判断的质量:

    1、准确性和一致性(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同一问题);

    2、一贯性和稳定性(同一个注册会计师针对同一项目的不同问题,或在不同时点针对相同问题)

    3、可辩护性(理由充分、思维逻辑、程序合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