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如何学习中医临床基础知识
扩展阅读
酷安动漫哪个好看 2024-11-14 12:40:56
独生歌词什么意思 2024-11-14 12:37:44
贵阳12岁儿童疫苗哪里打 2024-11-14 12:34:53

如何学习中医临床基础知识

发布时间: 2022-04-12 00:06:43

Ⅰ 如何学一些中医基础知识

如果只是想学一些简单的中医知识,那就看四小经典:李时珍编写的《濒湖脉学》,本书共一卷,以歌诀形式详细论述了27种脉象,易学易用。后人托名李杲编写的《雷公药性赋》,共三卷,以赋的形式介绍了药的寒热温平四性、百余种常用药的主治功效。清朝汪昂编写的《汤头歌诀》,全书以歌诀的形式共收常用方剂三百余首,切合临床实用。清陈念祖编《医学三字经》,全书共4卷,第一节为医学源流,第二至第二十一节内科杂病的症治;第二十二节论伤寒瘟疫;末有两节论妇、儿科,全书内容丰富,简明通俗,其见解亦时有精当独到之处。除此之外,尚有清林之翰编的《四诊抉微》、汪宏编辑的《望诊尊经》、周学霆《三指禅》、刘恒瑞《察舍辩证新法》,近人曹炳章《辨舌指南》,这些书都是关于中医诊断的,或望闻问切四法皆论,或单述一种,但都颇切实用。

Ⅱ 零基础想学中医你认为应该从哪开始

培养对中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自学中医的第一步是培养兴趣。培养学习中医的兴趣有两个途径:第一,听中医的传说故事,在故事中感受中医的神奇;第二,掌握一些常用中医保健技法,切身体会中医的治病效果。

研究中医经典着作。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接下来就可以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了。建议从经典的中医着作开始,比如中医四大经典、四小经典等中医书籍,这些着作可以帮助大家深入了解中医,掌握中医防病治病的思维方式。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中医四小经典:《医学三字经》《濒湖脉学》《药性歌括》《汤头歌诀》

注重临床。中医是治病的,因此,明医一定是会治病的。只有经历过临床磨砺,才算是真正的中医。因此说,要把学习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中医不能光是会写书,更要能治病。每个中医人都应该首先是临床医生,然后才是学者教授。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察言观色”,把书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中医最重临床实效,经验需从临床中获得。所以说,中医是学以致用的,是最接地气的学问。古代大医没有不是临床高手的,也没有不是站在前贤肩膀上的。

选择师承方式学习中医。对于零基础的中医新手来说,最好的学习方式当然是选择跟师学习。中医师承源远流长,经过实践证明,中医师承是中医文化教育的魂脉,是培养中医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种形式。

Ⅲ 如何学好中医基础理论

联系实际,结合临床加深理解

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地浅显生活常识之中.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结合养生保健知识,融医学理论于预防保健之中。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加深对中医理论科学性认识。2.归纳异同,总结规律,帮助记忆。

歌诀记忆法:将一些难以掌握的内容编成歌诀,进行忆忆。

归纳记忆法:对于相关或相似章节的内容,注意从整体把握,找出其共同规律,以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比较记忆法:对于有些容易混淆的内容,则注意鉴别,找出其异同。图表记忆法:将内容繁杂、形式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纳,绘成图表,既简单明了,又有助于记忆。总而言之,在学习班 要注意紧扣教学大纲,注意联系生活及临床实际,做到将深奥的医学理论融入浅显的实例之中;并及时总结归纳,帮助记忆。如此,便能达到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能深刻理解,又能牢固掌握的目的。

Ⅳ 如何学习中医(中医入门)

中医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被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领和过着安逸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所喜爱。也有许多人喜欢看一些关于中医的书籍,同时一些相关的中医养生节目也同时应运而生。对于有时间有精力来学习中医的人,这些书籍和节目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裨益呢?因为本人很少关注这些节目,阅读这些书籍,所以也没有多大的发言权。但对于即将步入之门的中医系学弟学妹还有试图系统了解中医的人们,我还是有一些个人意见和建议的。有人说读中医就要读经典,这是至理名言。但是未曾入门的人不可能读得懂经典的,就好像一个不会走路的婴儿,你不可能用训练刘翔的方式去训练他跑步。能够将中医经典中的一部融会贯通的人,必定是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所以,初学的人读经典,一本书读二三十遍不知所云都是有可能的。那么初学中医的人应该怎么去学中医呢? 首先任何技术都必须要有理论的基础。中医基础理论对于一个学中医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阴阳五行、不了解六淫七情、不知道五脏六腑的生理特点、不明白经络走向的人很难明白和理解中医。《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当然是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权威着作,但不得不说,一般作为教材的书籍,可读性都相对比较低。我向学弟学妹们推荐的是秦伯未先生的《中医入门》,这本书的可读性是比较高的,而且秦伯未先生绰号“秦内经”,对于中医经典着作倒背如流,这本书是带领大家步入中医之门不可多得的一部着作。此外,方药中先生的《中医基础理论通俗讲话》同样也十分具有可读性。 中医基础明白之后,就要学习一下中医的诊断学。中医诊断是最为复杂最为难学的一个科目。因为中医最吃功夫的就是辩证论治。学习这门学科,最为系统的就是《中医诊断学》的教材了,其中编撰最好的是被称为五版教材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邓铁涛先生组织编写的《中医诊断学》,但是同样可读性不高。焦树德先生的《从病例谈辨证论治》和方药中先生的《辨证论治研究七讲》可以弥补可读性的问题,但是这两部书,都需要读者拥有一定的中医学知识。 中药的学习是中医学习的一个重点,《本草备要》是一部不错的着作,薄薄的一个本子。可读性远远高于《中药学》的教材。此外《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都是歌诀形式的中药着作。如果是学习中医的学弟学妹们,这两本书背一背,对中药的应用有很大的裨益。至于闻名天下的《本草纲目》可读性很高,但是见过全本《本草纲目》的人基本上都望而却步,人名卫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陵版的《纲目》绝度有防身的效果,足足有十多斤重,绝度不是两三年可以读完的东西更不要说背下来了。我觉得《本草纲目》可以作为字典一类的工具书来应用,不适合当做学习书目来阅读。 方剂的学习其实是一个渐入佳境的阶段。中药烂熟于心的话,对于中医的处方会有一定的理解。方剂学历代初学者推崇的是《汤头歌诀》,这部书的作者和前面提到的《本草备要》的作者是同一个人——清代的汪昂。汪昂本身不是医生,而是一个富人。他组织了当地一大批名医为他编写医书,最后以汪昂的名字署名出版。虽然如此,他组织编写的许多书都是中医入门的很好着作。《汤头歌诀》诗歌的形式编写使读者便于背诵,当代《方剂学》所附的方歌大多数是出自《汤头歌诀》,还有一部分是根据汤头歌诀改写的。晚清名医大多入门时都曾经背诵过汪昂的《汤头歌诀》。 读过上述书籍的话,基本上已经可以说一只脚步入中医之门了。对于并非学习中医的人来说,懂了这些,再找中医看病的时候,你至少可以分辨出医生的优劣和处方的合理性了。如果是学习中医的人呢?这些远远不够,还没完全入门呢。中医院校的学生,读过这些书就可以认真学习中医的内、外、妇、儿了。学习这些科目时,有一本书是值得阅读的,那就是《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干隆朝由皇帝御批,由当时太医院使(相当于院长)吴谦带领太医院编写的一部教科书,供清代学医的人学习。这本书基本代表了当时最高的医学成就,除了晚晴系统出现的温病学外,基本包括了中医学除祝由科(医学心理学)之外的所有学科,可以说是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建国之前,许多医生以《医宗金鉴》为本学习中医,并且成为名医。此外,清末民初时河北张锡纯着《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中医第一可法之书”,就是最可以效法的书籍,同样值得一读。 对过这些书之后一个中医学徒就可以勉强出师了,即使不能药到病除也应该不会出现误人性命的问题。如果想药到病除怎么办?系统学习《黄帝内经》这是中医学的“祖经”,还要系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这几部书在《医宗金鉴》《医学衷中参西录》中都有系统阐析),这些是中医的经典着作。此外便是涉猎历代医家的着作,特别是“金元四大家”即刘完素、李东垣、张从正和朱丹溪的着作。如此学习的话,就向着名医的道路迈进了。读过这些书,还有一部分书是要读的,那就是医案。中医不同于西医,医案是中医着作的重要组成,其中《临证指南医案》可以说是医案中的一朵奇葩。当今中医学界得泰斗邓铁涛先生曾经说过这部医案教育了数十代的中医。可见《临证指南医案》的价值。 学基础→学临床→学经典→学各家→做临床→学医案,这是一条中医应该走的路,而作为一个对于中医有爱好的人,同样需要学习基础,而并非人云亦云,需知有些中医保健书籍是对的,还有一些不过是骗骗稿费罢了。知道中医基础才可以去伪存真。

Ⅳ 想自学中医,应该怎么入门

想学好中医,首先要在整体上对中医学有清晰的认识。也就是首先要建立起正确的中医世界观,然后再有条理的逐步深入学习,慢慢积累,结合临床,反复实践,最终才会水到渠成。

中医学是一门“灵活”的学问,最大的精髓乃是要学会灵活运用。正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治病救人,用药如用兵,更得需要随机应变,辩证论治才行。世间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学习中医的过程,就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自我“修正”的过程。我个人更觉得,更像是人生的一次修行。一个人的修行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我们的心境是无限的,对中医的悟性也是无限的。无论是参悟万物之玄妙,还是只看透一花一叶,都是有意义的,都是幸福的。

注意事项: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要多查阅资料,多向同仁前辈请教,谦虚并且恭维,有条件的要结合临床,在实践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反复积累与感悟,才能有所更大收获。

中医实际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理论源于实践,又可以反过来指导实践;实践升华成理论,又可以用来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离开了实践的源泉与检验,理论必然会成为干瘪空洞的理论;离开理论指导的实践,也必定难成大器。

Ⅵ 想学中医该怎么开始入门学习

作为中医人,当然想成就明医。可是,我们应该如何学习中医,才能有所成就呢?

(一)对名老中医成才经验的总结

有人通过文献研究法对81位名老中医的成才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特点:(1)学医动机上是笃信中医且立志明确;(2)传承模式主要为家传师授,辅以科班;(3)读书学习方面是熟读经典,博览群书;(4)临床实践上勤学持恒,善悟创新;(5)治学态度秉持虚心善问,博采众长。

也有人对30位国医大师进行统计文献分析,发现他们具有以下共同之处:(1)从医者品德修养高尚,终身热爱中医事业;(2)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结合是国医大师成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模式;(3)国医大师在成长历程中都熟读、反复背诵、专心钻研《伤寒论》《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4)开展中医科研、培养创新思维、发展弘扬中医是国医大师成才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二则,多临床,早临床,反复临床

现代中医药院校多采用西医院校的培养模式,即先学习四年理论,最近一年再上临床实习。我当年读大学时就是这样过来的。我自己体会,这种模式非常不合理。一方面,前面四年所学的知识,上了临床几乎忘光了;另一方面,理论不能切合临床,学的非常枯涩乏味,缺乏兴趣。事实上,中医理论的内涵只有在临床实践中才能深刻领悟,所以如此教育模式是不符合中医教育的客观规律的。

那么,应该如何做呢?我的主张是尽早临床,边学习,边临床,在学习中医的第一年,甚至第一个月,就开始接触临床。这样不仅能提高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掌握,而且可以准确地用理论指导实践。

要想快速成长起来,中医学子就一定要从临床中去进取,理论与实践一体会,这样才能按照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形式去进步。古代的师带徒模式即是如此培养弟子的。我目前在选择中医工作室培养中医弟子,我所采取的也是这种模式。

三则,正心

热爱中医是学好中医的内在动力,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愿意学习中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爱中医,信中医,对中医有兴趣。

学习中医绝非简单的过程,而是要历时数年,其间需要付出许多精力和时间,可以说,学习的过程非常辛苦。这就要求学习中医者要先正心。

正心包括几个方面,其一,信中医,对中医理论有信心,对中医治病有信心,对中医的未来有信心;其二,爱中医,对中医有热情,有兴趣,这是坚持学习中医,数年甚至数十年不动摇的关键;其三,有远大理想,或为了传承绝学,或为了治病救人,或为了实现人生抱负,总之,要有舍身进取的精神。

中医属于精英教育,中医的未来非常美好。中医学子在准备学习中医之前,应该正确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若在学习期间丧失热忱应及时调换专业,以免增加学习负担与心理压力,更会妄耗许多时间。

小结:

综上所述,“读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几乎是所有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公认的中医成才的经典路径学历起点。我们要想学好中医,就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扎扎实实地努力,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必然会有所成就。

再者,中医人人可学,学历低的人也不要气馁。有人统计发现,学历对中医成才虽具有较大影响,但成才结果与学历高低并无恒定的递进联系,学历高低并非是决定因素。在我看来,只要高中毕业了,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那么,就可以学习中医。只要自己能不懈努力,并且遵循正确的途径,必然会有所成就的。

建议每位中医学子都不妨读一读《名老中医之路》。这是一本真正的中医励志之书,读后必然会有发奋的动力。若某个时候学习中医的动力不足了,建议不妨再读此书。(董洪涛)

Ⅶ 我想自学中医,怎么学呢

首先明确你的目标是什么?

  1. 如果你只想成为普通中医爱好者,那看中医大学教材和一些比较粗浅的中医科普书籍即可。

  2. 如果你想给自己治疗病症,那么要认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黄帝内经,以及其他的各家学说、各家医论医话等医籍,同时熟读和掌握中医大学教材来补齐知识系统的短板。

  3. 如果你想从事中医医师工作,并以此为吃饭的营业,除了要完成第2条的内容外,必须想办法去考中医医师资格证。

  4. 如果你想在中医上有所建树,成为中医名家,造福世人,那就要在第3条的基础上,加倍刻苦学习第2条的内容,数十年如一日,个人建议也要学一些西医内科和西医诊断学的内容。

我自己的经历:半路学中医很苦,没有收入(收入低的可以忽略),成才周期很长。这一行成材率很低,学中医的一百人里最多能有一人(坚持到底)成为优秀中医。我本是理工科毕业,33岁走师承学中医,今年考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证,今年38周岁。我已学习五年中医,估计还得五年才能拿到中医执业医师证书,到那时才能满足温饱。(四十岁以下的)中医就业很难!自己创业也是难上加难。

这一行真的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学,否则四十岁之前找不到能解决温饱的工作,很容易半途而废。不要用(那些坑蒙拐骗的打着中医旗号的人收入多少)来和我抬杠,我说的是保持本心的情况下的收入真的很低。保持本心,坚持学习,深耕经典,才能走的更远。

Ⅷ 中医怎么学习

  • 修德为先。
    我认为,医德大于医术。德不修,徒论医术,不过是个普通的医生。如果医德败坏,则根本就是含灵巨贼,也谈不上医术如何了。
    修德之本,在于诚意正心。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这方面达到了极致。古人云: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为人与治学的至境,是学医的最终理想。学问的修得以至诚的德行为本,而德性的养成则以求知问学为途。学医先“尊德性”,在这个信念的基础上,然后始能
    “道问学”而通医理。
    我强烈建议读一下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对于为人和为医教极有意义。我曾在当当网的书评中写过这样的话:“极品中的极品,中国人必读。这是国学入门的书,也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从初学者到饱学之士,皆需时时读几段这本书,可以提供无穷的儒家思想与智慧。
    没有读的,抓紧读。作为中国人,不管是哪个行当的,都要一读此书。而且,此书不难,慢慢地就入手了。”
    另外,学医还可以读读佛教方面的书,锤炼心性,修养佛性。配合静坐,可以体悟许多与佛与医相关的东西出来。再者,王凤仪老善人的嘉言录极有利于养心养性,不可不读。之后,你就知道怎样学医,怎样行医,怎样做人了
    我曾经写过一篇《医德与医术》的文章,专门讲医德这个问题,可以找来参考一下。
    强调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读书和背书,读书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关键还得去做,去实践。王凤仪老善人讲过:“道是行的,不行就没有道。”认真体会一下这句话,把它永远地刻在心里去。

  • 首重经典。
    一般来说,学中医有两个途径,一则自后世之书入手,渐而读到经典;二则自经典入手,渐及后世诸家。前者易,后者难。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后者根基稳固,一旦掌握了医学经典,则如手执利刃,而难病大病心中了然。因此,我主张自经典入手,既省时间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医术。
    经典者何?一般认为是《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神农本草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这几本书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读懂。手边可以备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随时翻阅,极有帮助。
    我认为可以先看《黄帝内经》,就当成故事来看。你看黄帝坐在那里,与他的臣子岐伯一问一答,多么逍遥自在。且这本书是压韵的,其中大多数的句子都有韵脚,读来朗朗上口,极富诗意。如果实在畏难,可以看后世的翻译。市面上有不少这样的书,都差不多,可以找来读一读,关键是读懂书中的道理。这本书是中医的最核心的基础,是需要经常读的书。我建议可以放在床头,每天睡前读一读。如果能配合临床,则更有妙味。坚持每天学一点,渐而可通。读时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诵。
    读《黄帝内经》的同时,可以参考清代黄元御的《四圣心源》。这是一本需要反复读,反复琢磨,一直到背诵的书。我认为黄元御是后世真正理解了《黄帝内经》的极少数医家之一,其妙悟岐黄,临证如神。黄元御勤于笔耕,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医学着作,实在是后世苍生之福。同时还可参考张景岳的《类经》、李中梓的《内经知要》以及汪机的《读素问钞》。
    读完《黄帝内经》,紧接着就读《难经》,这本书是就《黄帝内经》的几个问题进行问难。问题比较简单,读起来也不难,很薄,一两个月就可以读完。可以配合读滑寿的《难经本义》。
    中药是临床医生的手中利剑,必要精通。所以学了理论后,紧接着要学《神农本草经》。可以参考黄杰熙评释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问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辩录》,另外中医大学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药学》亦可一参,但当以《神农本草经》的观点为本,勿受后世过多影响。
    继而精研《伤寒杂病论》。这是医圣张仲景的大作,也是后世最受推崇的一本书,历来其注释近千家。目前大学教材以宋本为主,我比较重视桂林古本伤寒论,因为其内容更为充实,且纠正了宋版的许多错误与矛盾之处。研读《伤寒杂病论》,可参考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伤寒论讲义》
    (中医规划教材,梅国强主编)、曹颖甫的《经方实验录》 、舒驰远的《新增伤寒集注》,以及黄元御和郑钦安的书。
    如果坚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时间里完成上面的任务,如此就奠定了一个深厚宽广的中医基础,以后再起万丈高楼不过是时日问题了。

  • 传统文化。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其中太极、阴阳、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医的基础。所以,学医要先学传统文化。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过,“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若不尔者,如无目夜游,动致颠殒。次须熟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于医道者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读《庄》、《老》,不能任真体运,则吉凶拘忌触涂而生。至于五行休王,七耀天文,并须探赜。若能具而学之,则于医道无所滞碍,尽善尽美矣。”(《备急千金要方》卷第一)这是把几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给包括进去了。
    现代人要象药王这样博极群书,相信也很难做到,但《易经》要学,因为包含的学问极大极深,整个就是中医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来象与数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图以及十二消息卦,则《黄帝内经》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贯通无碍了。可以参考李阳波的《运气学导论》、唐容川的《医易通说》、邹学熹的《医易滙通》以及南怀瑾的《易经杂说》。
    另一本是《道德经》,是道家的精华。幸好这本书也不厚,仅五千字,来来回回疏理几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气流行的概念,则庞杂的中医顿时有序简单起来。就参考南怀瑾的《老子他说》即可。
    要精通中医,这两本书就必需读,而且要精读,反复读。可以与前面的中医经典一起读,坚持不懈,一两年也就读透了。配合着还要读一些历史以及文学诗词书,借以陶冶情操,扩大知识面。中医理论要想精,必需要有广博的传统文化基础,即要有广度,而后方可有厚度和高度。
    而且,学中医要善于背诵。民国时秦伯未受业上海丁甘仁时,丁师要求背诵《古文观止》,当时他很不理解,但临证十数年后,才体会老师的用心之苦。现在的中学课本中有近百篇古人,这些都是两千年来的文化精华,建议全部背诵。背古文,不仅仅是学文化,同时也提高人生修养。
    要建立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首先就是要多读书。需知有读医书而不为医者,没有不读书而为医者。但读书要思考,要自悟。读书破万卷,如果不思考,就等于白费。不知观天查地以比象于人,亦不是学医之道。为医者读书,就是要学以至用。如此读书,则可打下深厚的国学基础,临床时自然能贯通医理,左右逢源。
    另外,任选一个版本的中医大学课本《医古文》,反复研读,这是读古书的基础。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亦是不错的选择。

  • 后世精华。
    唐宋之后,名医辈出,医书汗牛充栋,一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读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筛选。中医门派众多,观点各异,越到后世越是明显。可先从一家学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
    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流派的骨架,将《四圣心源》融会贯通其中,如此见病知源,立方有据,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可以读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建立一阳盈缩的观点,奠定扶阳的基石。
    其它医书,可读可阅者亦很多。但如果为了临床技术,我只就自己所读过的,精选出一份书单,由读者自己体会。
    卢崇汉《扶阳讲记》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
    范中林《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
    余听鸿《余听鸿医案》
    吴佩衡《吴佩衡医案》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周慎斋《医家秘奥》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李时珍《濒湖脉学》
    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
    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医急危重证疑难病经验专辑》
    喻嘉言《医门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书》
    周楣声《灸绳》
    邹澍《本经疏证》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Ⅸ 我想自学中医,请问怎么入手

首先界定什么是科学?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回答上述问题,首先弄清楚什么是科学。科学研究的是物质结构、运动变化规律,要经过严格的实践检验。卢瑟福最初提出原子结构的理论,不被世人认同。后经多次实验,证实其正确性,从而为日后的原子弹发明提供了理论基础。

刻诊:脉细弱,舌淡无苔,其它正常。

诊断:心气虚衰而致惊悸。

治则:补益心气,宁心安神。

处方:养心汤加减。

疗效:服药一剂即感觉舒服,连服十剂,以后每周服二三剂。直至母亲93岁寿终正寝,每月药费二百元左右,五年里生活自理,从不夸入医院大门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