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础信息 » 未来的基础教育如何拥抱互联网
扩展阅读
幼儿园防抢劫安全知识 2024-11-15 06:20:32
什么叫正强化教育 2024-11-15 06:17:03

未来的基础教育如何拥抱互联网

发布时间: 2022-04-02 04:28:03

① “互联网+”时代会对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互联网+ 教育”布局中小学教育“新征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 计划。具体到教育领域,可大致概括为一个简单等式: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践行‘互联网+教育’计划,推动中国中小学智慧教育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教育领域中,一场信息化的颠覆性变革正悄悄地发生着。着名经济学家汤敏曾有这样一个设想:如果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课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轻人掌握了,10年后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印度年轻人都是哈佛或斯坦福毕业的。而中国的青年人才还是传统教育教出来的,怎么跟人家竞争?
时下,上网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在QQ群里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等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家庭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网络,既有利于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与老师以及父母之间理解、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在现代信息社会,互联网具有高效、快捷、方便传播的特点,在中小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的好帮手。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上网学习和交流的能力,帮助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而且还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养成中小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良好行为习惯,全面教育和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截止2014年底,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5.57亿,占中国网民的85.8%。互联网用户从PC端向移动端迁徙已成定局。在线教育从PC到移动再到智慧互联也已是可预见的未来。为此,通过在线教育,不仅能提高教育效能,而且还很可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改变。
“互联网+教育”布局中小学教育“新征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教育=智慧教育,要一如既往地践行“互联网+教育”计划,推动中国中小学智慧教育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心中。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中国教育发展的难题,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建设基础教育“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高等教育,发展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
让“互联网+教育”托起未来和希望。广大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盼。通过“互联网+教育”计划,助力国家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实现教育公平。大力发展智慧教育,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增强孩子驾驭网络和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的能力,教育他们逐步掌握从网络获取、传递、加工和处理各种有益信息的能力,从网络上获取新知识,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竞争力,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互相交流学习和方法,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以达到学习和教育的目的,真正让网络为我们的孩子所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全面培养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② 互联网+教育未来会如何发展

个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是会颠覆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时间问题。传统教育的弊端日渐突显,老师课时多,作业批改困难,数据统计量化标准不够,评价标准单一,维度单一等等。互联网+教育不是指在线教育这一个片面点,教育还是要放在专门机构(学校)来做,只是结合互联网的优势,脱离传统课堂,创新思维,用互联网辅助教学。

③ “互联网+教育”时代来了,教育和老师将会迎来哪些颠覆

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新技术、新理念短时间内扑面而来,教师们犹应接不暇。面向“互联网+”时代,教育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师又将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呢?
“互联网+教育”在于其包容性更强。它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于一体,强调把线上和线下的活动聚合起来,为教育创建新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形态。而“互联网+’’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更多是教师线上成长渠道再造和重组,加的是在实践中与互联网等新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创新。
教师发展新渠道的再造和重组
“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型教师发展,不必都要白手起家,从零起步。在已有优秀理念、方法基础上,对适合自身教学发展渠道的改造和重组,也可以体现“互联网+”的创新特色。这种创新因为有互联网的参与,有多种混合技术的帮助,给教学专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和体验。
1、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式发展
教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成长渠道,是一个已存在多年的概念,那就是混合学习。根据ASTD(美国发展与培训协会)2002年的界定,混合学习是指把不同情境下的学习活动,如面授学习、在线学习、自定步调学习等相结合的学习解决方案。何克抗教授是国内论述混合学习时间较早,且获得较高引用率的学者。2004年何教授提出,“混合式学习(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概念是从学生的角度来阐述混合学习的,其实同样适用于教师专业发展。
近十年来,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的混合式专业发展渠道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微课、MOOC、移动公开课等形式都成为其渠道再造和重组的表现形式。混合学习是优势互补,是差距消弥,是效率提高,是效果改善;它追求的是一加一大于二的迭加,它利用的是四两拔千斤的巧妙。教师通过混合式的专业发展渠道,用社交网络、在线平台、移动工具为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建立起以个人成长目标为中心的专业发展圈。
2、参与或创建可深度参与的专业成长圈
到底什么样的专业成长圈才是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混合式专业成长圈呢?虚拟教研也好,区域博客也罢,微信企业号、伴行3618智慧校园平台移动社群也行,都可归结为专业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互联网+”时代的出发点,是通过线上与线下的混合,能够以较小的成本,伴随着较高的效率,产出有创新性的优秀成果,带来较大的领域影响力。
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来说,就是要把线上的成长圈与线上的教学实践相结合。用线上交流所获得的新思考、新体验,来改善线上的实际教学,更新旧理念,解决新问题,创建新环境。前几年博客盛行,曾出现了“李克东难题”(为什么教师博客有着丰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动的思想碰撞?为什么教师博客发表了近万篇博文,却不能够说出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究其原因,那就是线上线下两张皮。因为技术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会追逐流行的技术,如博客、微博、微信,但是很难走得深人。只有回归到教育理念驱动的专业发展,用线上的交流思路来优化教学理念,改善教学实践,那么线上的交流活动就会自然地融人到教师的日常生活中。
我订阅的微信公众号中,有一个叫做“罗辑思维”。除了每天早上六点半准时的六十秒“语音早报”以外,“罗辑思维”发起了一系列的线上、实体的活动来建立媒体圈。他们举行全国巡回讲座,招募同行,在公众号上做图书首发、微商等。订阅数量超过五百万的这个公众号,在“互联网+’’的时代里,成为特定人群中颇具影响的传播渠道。

在今天的教育领域里,如果能有更多的具备“互联网+”时代意识和能力的团队,再配合各级行政部门的推广举措,那么教师专业发展圈会得到新的重组和再造的机遇。资深教师可以在这个渠道中推广自己的特色课,新手教师可以在这样的渠道里订阅到满足自身需求的课程,教育类的优秀图书、资源、工具、活动、社群都可以在这种线上渠道进行发布,那么这样的渠道就是一个“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流通之道,优秀作品共享之路。
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应用与深入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除了要有线上专业成长圈的融合,更要有线下教学实践的创新。与以教师教学能力、个人经验、主观感受、教学传承为主的传统教学实践方式不同,“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实践要更多地体现基于技术参与的教学过程、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的教研合作、基于个性张扬的教研自由。
1、基于技术参与的教学过程
21世纪初,从“校校通工程”“农远工程”开始,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系列项目,就把中国多个省份的中小学带人了数字化发展的方向。在已联网的机房里,学生们可以登录网络学习平台;在有Wi-Fi的教室里,学生们可以使用掌上学习机、平板电脑等教学类软件;在户外真实情境下,学生们使用移动学习终端或穿戴式设备进行探究式学习等。越来越多的学习情境是有技术参与其中的,这是“互联网+”时代下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教师必须面对的新挑战。前“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掌握技术,学习如何实现技术与课程整合,来辅助讲授、促进协作、帮助探究,创设技术型的学习环境;而进人“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点在于让技术无缝地“编织”进教学,利用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中所留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过程性数据、学习痕迹等数据进行再利用,来实现教学优化。
2、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
在英国学者维克托迈尔一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库克耶合着的《与大数据同行:学习和教育的未来》(learning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cation)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基于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即双回路学习(Double-loop learning)。目前大多数的学习路线是单回路学习 (Single-loop learning),即在学习中犯了错误以后再去努力纠正。例如,学校只有在期末考试结束后,才发现哪些课程对于学生来说太难或太简单,然后在下学期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双回路学习则不然。它会随时用数据纠正自身的错误,同时利用反馈回路中获得的大量数据来做其他很重要的事情。以可汗学院为例,不仅有超过5000个多学科的视频课程,它更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积累学生如何学习的数据,并实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例如,基于每位学生做题的准确率运行一个统计模型,用以判断学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某个知识点,帮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学习路径和步调;还会给教师提供整个班级和每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图,根据回答问题的数量、准确率等指标显示学习实时状况。
双回路学习把反馈、个性化学习、预测与干预结合在一起,为教学优化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因此,处于专业发展初级阶段的新手教师们,可以做到用技术获得数据,用图示工具来理解数据,处于专业发展高级阶段的资深教师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用分析工具来解读数据,用研究工具来预测、干预、优化教学。也就是说,研究型教师,依然是“互联网+’,时代教师发展的高级阶段,而且有.数据支持的实证分析,会给中小学教学实践和改革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3、基于实证分析的教研合作
教师做研究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这篇文章中就提到,教师不仅要掌握教法、学法,更要把教学和研究相结合。因为教师不是小贩,不能把别人的知识直接搬过来贩卖给学生,如果只是照搬教材,或者把别人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方法直接拿过来进行教学,而不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适当改造,或者很少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考与实践,提出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等,变成了知识的贩卖者。这样的教师很难有进步,学生就更难有突破和创新了。
那么教师如何做研究呢?记得今年年初,《弯顶之下》纪录片的发布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不仅因为选题直击时弊,切合每个人生命健康,更是由于该片作者具有一定的调查分析能力,目标明确,资料翔实,层次递进,自成逻辑。其实教育研究与新闻调查也有颇多相似之处:找准方向,提出问题,实地探查,多角度了解,相互验证,深人分析,发布结论。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与有价值的教育研究也有颇多共同点:选题针贬时弊,聚焦社会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问题简洁但直击要害;实地探查不遗余力,长时间地扎根生活,得到鲜活富有生命力的典型例证;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真实、大量、多角度来源数据进行科学分析。

“互联网+”能使教师获得更为丰富的过程性数据,让他们更方便地使用数据分析的工具,也带来了开展高水平利一研合作的机会。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教育研究的数据来源多是需要主动收集,来支持小规模的常规化研究,而进人“互联网+”时代,由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会自然而然产生出数据尾气(dataexhaust ),即指学生与网络进行互动时衍生的副产品,如登录信息、学习痕迹、交互对象、评价习惯等。这些数据存留于网络平台上,手机终端等智能设备里,教师可以与学校同事、线上成长圈的伙伴,甚至高校或利一研院所的专业研究人员合作,对这些数据进行深人的、大规模的、时间跨度较长的实证研究,从大数据的视角重新审视教学,发现新的研究问题。
4、基于个性张扬的教研自由
技术参与的教学过程,数据分析的教学优化,实证研究的教研合作,都是“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独特性,然而技术、实证、数据、分析等不会自动地产生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归根到底还是需要教师保持极富个人特色的独立思考。
我曾经参加过美国密歇根州LATT工CE国际教师教研组织。记得有一次来LATTICE演讲的是该州年度优秀教师玛婷娜,一所高中的社会课教师。这位“当地名师”没花很多时间去介绍她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等,更多的是从国家的教育机制、学校存在的根本意义、当前教学的现状与改革方法等与大家进行对话。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带领所有与会者思考:
“学校的根本作用到底是什么,学生应该从一所理想的学校里获得什么,如何成长,你的思考或做法”等。教师们围坐在一起,结合这个切人点写关键词,画流程图,分享好的做法。那次的教研活动给我很深的印象,高水平的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不等于一言堂的名师讲座或示范性样板课,教学交流其实就是一场场不用达成共识的思想碰撞。
经验分享或学习榜样带来的多是模仿,数据收集实证分析多是规范,而自由思考和满怀热情,才有可能带来创造。齐白石寄语学画者:“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任何时代下的教师专业发展,都是一项充满了变数的马拉松长跑,它需要教师持续的热情,发自内心的渴望,以及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成就感,是一个充满个性化创造的过程。
“互联网+”时代已到来,渗透,融合,重组,质变。教师专业成长是个永恒的话题,唯愿保持独立的个性和思考,共适应,共成长。

④ 学校如何把互联网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定期发布素质教育的图文或者视频,多在伴行的圈子里发布孩子在校的才艺展示,也可以通过作业本布置一些和素质教育相关的作业,让孩子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提交。其实方法很多,只要内容是素质教育,即可。

⑤ 未来在线教育是否能够全部代替现在这种线下教育模式

我曾经参加过XDF在线的网络课程,也参加过XDF的面授课程。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收获最大的,还是面授课程。在线课程,它比较基础,知识点有广度,但是深度不够,没有针对性。反而面授课程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让我学习了整套的学习方法。所以,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觉得在线教育不可能取代线下线教育模式。


  • 比起在线教育与下线教育哪一个更能提高学习成绩,我更想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方式。线下教育模式更能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老师更能直观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学习状态,以及学生思考模式与学生的具体学习环境。线下教育的老师可以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我们要放下对在线教育和线下教育两种教育的偏见,让他们继续的竞争,以更好的模式为现代的教育做贡献。无论是在线教育还是线下教育,都要避免类似于完成任务似的学习模式。

⑥ 如何适应互联网+教育时代的要求

先入再深,先接受,再研究,顺应这个时代的趋势吧,要不哪天被无端端抛弃了了不知道,互联网这几年也够让我口瞪目呆的了,因为我近几年也要从事电子商务工作。拿货去网就是是从传统转型了,将小五金从线下搬到互联网上,跟上时代已经算慢了,但是起码努力活下去阿。

⑦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未来教育的发展将会实现什么

摘要 就教师专业发展而言,新技术、新理念短时间内扑面而来,教师们犹应接不暇。面向“互联网+”时代,教育需要如何适应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教师又将如何面对教育的改变呢?

⑧ 未来基础教育将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教育面临的两个机遇,也是两个挑战;第二个问题,创新教育;第三个问题,文化复兴;第四个问题,如何把握两个机遇,迎接两个挑战。
一、教育面临的两个机遇与挑战
第一个机遇,就是党中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科技创新这样一个明确有力的口号提出之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科教兴国”四个字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认识。
不妨回想一下在十几年前提“科教兴国”的时候社会舆论是什么情况。当时谈科教兴国,科研经费不足;西部地区的普九困难重重。就是在大中城市,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教育资源也相对地、相当地不平衡和不足。在一些人心里似乎科教兴国就只是一个空的口号。现在是什么感觉?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教育部门的同志比十几年前更清晰地感觉到,科教兴国的步伐是实实在在的,十几年来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国家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对于基础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而我们教育界自身更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党中央明确提出了这样一个战略,而且在落实,要求培养创新人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正是我们施展才华、实现一个教育工作者抱负的时候,这是机遇。而挑战呢?就是挑战我们主观的条件。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因为创新人才的大批出现,需要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创新环境的支撑,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这样一个环境条件。单单要求教育工作者做到这一点,不可能。反过来说,社会环境又需要教育系统尤其是学校系统去影响、去打造,这本身是一而二,二而一,是一个事物的两面。
为什么说当前我国还缺少一个培养大批创新人才的环境呢?要知道,中央的号召需要社会的呼应。举一个相当普遍的例子。家长看孩子看什么?看他们每次考试的成绩。家长已经有个潜在的目标:孩子上完好的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就要上好的高中,而重点高中是不考创新的,只考课内的东西,很现实。当孩子没有完成作业去鼓捣一点新的东西时,家长就要干预:你为什么不先把作业做了?作业做了,学生去玩去鼓捣一些新的东西,也要干预:做完作业就完了?你不会把书再温一温吗?为什么美国学生毕业后有的在商业上成功,有的在办公司上成功,有的成为高新技术能手,有的发明专利销往全世界,有的拿诺贝尔奖?那就是因为他们在小的时候不做与别人同样的事情,而是追求新、追求奇。在孩子们追求新、追求奇的时候当然会有很多荒唐的事情,但是思维、习惯就这么养成了。我们不具备这个环境。为什么?不是中华民族从骨子里就不是创新的民族,而是这三百多年,封建帝制把我们的思想禁锢了。
我们的先辈们,意识到要想国富民强,就要把西方的东西拿来。从洋务运动一直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引进中国。国家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了,可以团结起来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了。而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禁锢并没有解除,有时甚至又加强了,加强到最顶尖就是文化大革命。小平同志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最大的思想解放。在经济上,我们解放了,尽管还有很多问题存在,但毕竟谁也不再争论姓“社”姓“资”这类问题了。但是,在学术上、在教育上,我们仍然受到禁锢:一是自己传统的禁锢,二是美国教育的禁锢。科教兴国、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个机遇,但是挑战大于机遇。如果我们不能培养成千上万、上十万、上百万的创新人才,我们国家就不能真正强大,我们的发展也不可能持久。需要创新的不只是产品,而是各项工作的创新。应该形成一个民族的创新意识、创新习惯与创新规矩。
第二个机遇与挑战:文化复兴。其实,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创新环境不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也不是科学技术问题,而是文化问题。给人创新灵感的,不是数学,不是化学,是文化。从大的方面讲,一个社会、一个群体,对于突发奇想,或者说不同凡响的思维给以容忍,给以支持,就是一种文化。从小处讲,一个学生,看到一个东西,能够勾起他过去所遇到的别的东西,把二者联起来,然后想象,所想象的是世界上没有的,这也是文化问题。国家的文化复兴,不仅仅是构成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创新人才的要素。
在中华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学校承担着最主要的任务。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这是一个人受教育最系统、最完备、最全面的场合。除了学校还有社会,但社会给人的教育是无序的,家庭教育也不成系统。唯有学校是最系统、最有计划、最全面的培养场所,因此也是民族文化保存、延续和创造的主体。学校主要靠什么?当然靠教师,所以每一科的教师,包括音体美的教师,都承担着复兴中华文化的重任,但是广大教师目前都没有精力顾及。这既有外部的多种原因,同时,教师在自己业务水平上也没有做好准备。
二、教育的创新
什么叫创新?创新就是超常的思维。例如,孩子堆积木,本来应底下宽上面窄,有的孩子却要挑战底下窄上面宽,这就是创新,至于他能不能搭起来,倒不倒掉,那是另外一回事。创新不一定成功,科学允许失败。创新是一种超常,但不一定都是新的,有的时候重复就是创新。何谓重复就是创新?就是.把前人已经有结论的东西再经过实验发现其中的问题,解决发现的新问题,就出现新的东西。中国要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就应该从体制创新到机制创新,具体到学校、就是教学计划创新、课程创新、教法创新、教学手段创新,一切都应该创新。一个方面的创新是不行的,是站不住脚的。从某种层度上说,创新也是一种回归。今天如果我们在课程改革中编出这样一套课本,从培养人的文学修养、阅读能力和道德熏陶需要出发,让学生在接受完义务教育毕业的时候能对中华文化有个大体的了解,而且能常常挂在嘴边,这样的课本就是创新,而这样的创新相当程度上就是对历史的重复。
体制也是这样。完全公办的教育模式并不合适。我国宋元明的书院,就是私立大学。朱熹、王阳明都是书院的山长,就是教授兼院长,从来不上课。不上课有人来求学吗?大批的人翻山越岭,担着书箱铺盖来。是山长的道德学问就把人吸引来了。他们怎么学习呢,经常开讨论会,全是学生个人的见解,导师不做结论。这些着名的山长和教授只是办讲座,讲自己的观点,学生昨天讨论什么他不管,学生再讨论可以不同意老师的。这是我们的传统。现在如果我们采取那种办法教书,培养人,这是一种历史的重复,也是一种创新。当然需要适时、适度。
课本也是如此,教法和教学手段也是如此。当然今天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靠线装书、靠毛笔,有多媒体、互联网为什么不用。但是,电子的东西永远代替不了人,因为教书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老师的形象、老师的道德对学生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电视讲座里面的人是没感情的,教育本身是情的教育,不单有课上还有课下。
应该从体制上给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但现实是,教育系统改革还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该管的没有管,或者没管好,很多不该管的,事无巨细都管。要把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职能转换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政府的职能转换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实已经证明,创新也好,科学发展观也好,构建和谐社会也好,体制和机制是一个卡脖子的地方。那么现在怎么办?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只好戴着镣铐跳舞。在还没有进一步改革的体制和机制下,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要鼓励老师探索,让老师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去学着创新,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
三、文化的复兴就是一个育人的过程
所谓文化复兴其实就是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创造出新时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这种文化离开传统不行。全世界的学者取得出一个共识:文化的前进与发展绝对不能脱离在原来文化基础上的吐故纳新。摇滚乐是大洋彼岸的花,掐来以后插在我们的土地上,是长不大的。为什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在声乐上,人们所能接受的不是这种旋律、这种节奏、这个响度。文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饮食也是如此,从小培养的口味,永远改变不了。
文化的核心是什么?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核心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路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人(包括社会)的关系;第二,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现实与未来的关系。为了这个核心的传播,就要有教育系统、宗教系统、法律系统、政权系统、科学研究系统,等等。这里所说的科学研究特别体现在人文科学和哲学上,当然和自然科学也有关。
在中华文化中,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原则是和谐,多求诸己,少求诸人,讲究律己,成为人人的习惯。自古中华就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这种思想在古文中比比皆是。现实和未来的关系呢,把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孙子身上,所谓望子成龙就是这么来的。西方基督教等宗教的理念是什么?只顾今世。来世呢?在天堂,在上帝那里。所以我们是务实的。对未来是希望下一代比我们过得好,下下代比下一代过得好,越来越好,追求一种和谐大同的社会。以宗教为本的国家,都把未来寄托在天堂、上帝这样一些虚无的东西那里,在那些国家这种理念自有它的作用。
我们文化的现状怎样?一方面,中华文化潜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边边角角,另一方面是广大人民、学生没有觉察到。大到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政治体制,小到穿衣吃饭里面的文化。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华文化受到了百年的毁坏。开始是洋务运动,里程碑的毁坏是五四运动。在学习西方好的东西的同时,把我们的东西彻底打掉了。打倒孔家店,就是一个最突出的说明。当时一批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最先觉醒的一批社会精英,要打倒孔家店,而文化这种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打不倒的。当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胡适,回到家,所奉行的还是儒家文化。我们在这一百年里做什么了?百年的西化,是我们主动的西化——当然和现在敌对势力的那种西化不一样——是历史逻辑的必然。经过一百年了,我们回头看,我们祖宗是不是那么彻底的坏,西方文化是不是那么彻底的好?不是了。近30年来,改革开放,中国人向全世界学习,把一切好东西都拿来,但可惜的是,这30年,在社会层面基本上是美化,美国化。
所幸的是,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我们的村落里,在每个家庭里,中华文化还没有动摇,或者说正在动摇当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代沟”。代与代之间从来都是有沟的,没有沟就没有进步。但现在这个代沟是国沟。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理念,跟老一辈差得太远,这不是年龄造成的,而是外来文化的侵蚀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了。现在中央提出建设社区文化,这是极有远见的,这是对中华传统的尊重。在同一个社区要彼此照顾,甚至要舍己为人,因为人活着,要追求精神,追求感情,不是只追求物质。
文化如何复兴?这是一个大工程,文化建设不是以年计,不是以年代计的,动辄百年。但是工作必须从现在开始,这就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课题之一,也是文化改革与发展的主课题。中国的教育系统,从唐代以后,宫学和私学从来都是两条线,有时候官学突出,有时候私学突出,孔子就是第一个办私学的。宋元明的私学、书院,培养什么人?培养思想家、道德家、学问家,同时也是官员的后备队。官学培养什么?培养官僚系统、政府工作人员。官学和私学有一个共同点,都从儒学入手,培养人的精神与道德。所以历来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不考治国的本领,就用古代的经史子集让你学,可是,学出来了就有一批能干的干部。书院培养的是做学问的,一进政府就是着名的官员。换句话说,中国的教育培养人的精神与知识,特别是通过知识给你一种思维的方法,万物一理,一通百通。西方的学校教知识和技能。教会呢?主要培养信仰。西方从资本主义时代开始政教分离,把人的灵魂交给教会,进学校只学知识和技能,它因为有教会做补充,所以社会就稳定,大家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后来教会的力量慢慢衰落,特别是二次大战之后,于是又兴起社区,不是我们现今居委会管的那个社区,是各种民间组织,NGO,就是非政府组织。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现实和未来的关系,这种熏陶,放到那里去,学校里只教ABC,1234。
文化复兴的任务迫在眉睫。那就是重拾我们的传统。西方的洋学堂是培养熟练工人的,培养高级技术人员的,我们则肩负着双重任务,把它的教会、民间社团的任务都加到学校里来了。德是第一的,各个民族没有例外。通过课堂给孩子们的,有两个东西,一个是知,就是知识与技能,一个是智,就是精神与道德,就是思考问题的能力。
现在相当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谈到德智体时把知当成了智,现在我们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的智。如果我们学校都注意了,那么对学生思维、精神的培养就会是渗透式的,养成学生的自信、忧患和勇敢,不偏重于知。所以,文化复兴需要学校系统,需要回过头看看我们祖先办学的情景,课程改革方案不能只瞄着西方,特别是只瞄着美国。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法当。
文化复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一个育人的过程。有一句俗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这话的时候,我们多只取了这个话的一部分含义,就是培养一个人要比种一棵树的时间长,要难。树人的的确确要百年。营造一种育人的环境,形成一种育人的传统,大则整个社会,小则一个学校,需要百年。北京大学经过百年才成为世界上被人注意的学校。世界各种文化,要成气候、出现高潮需要百年。真正营造一个培养创新人才、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人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环境,让孩子一进来就受到各种熏陶,老师点拨点拨就能成长起来,需要百年。这就是说文化建设不是以年计,不是以年代计,而是要以百年计。我们文化的毁坏也是经过了百年,今天的现象是百年来历史的汇聚。
现在不仅我们民族需要,我们的软实力、持续发展需要,而且世界向我们提出了要求。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没有现代科技就成不了强国,但是没有自己的先进文化就足以亡种。文化这个东西是任何先进武器摧毁不了的。现代化城市,人们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东西,一颗核弹瞬间可以把它报销。但是民族的文化、精神使任何武器拿它无可奈何。我们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那样敌强我弱的情况下能够赢得胜利,靠的是什么?如果今天需要再来一次万里长征,再来一次御侮战争,虽然现在我们的武器比当年强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至少堪忧。所以说文化复兴既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需要几代人努力的过程,又是一个急迫的事情。
四、我们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
第一,要把我们老师的整体水平、整体素质的提高放到一个最突出的位置上。没有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育是一句空话。无论是迎接哪一个挑战,抓住哪一个机遇,关键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要把教师的终生学习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有的老师不学习,怎么办?那只好逐步地分流。这样对老师多少有点伤害,可是几十、上百个孩子得益。要看到这个远景,看到未来的必然趋势。
第二,教育管理水平要急切地提高。要把学校的管理放到两个挑战、两个机遇的大背景下,放到百年来中华文化自我毁坏,百年来西化的大背景下,重新思维,不是外国的都好,我们的冲突里也有好东西。
我们现在教的是中文、写的数理化课本,整个指导思想是西方的。在当今地球上,主流思想是西方的。要读一读有关西方文化走向的东西,读一读反思中国文化的东西。这似乎与教育工作无关,但这些弄明白了,可能对我们的工作有所启发,就可以超越自己,超越下达的文件,用自己的理解,用新的理念来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这就是创新的开始。这个提高,不是到培训班去,不是仅仅学校之间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对世界主流文化的认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文化复兴决不是古代文化的克隆。我们是要在它的基础上,大踏步地往前走。凡是我们没有的,又适合我们的,就拿来使用。
这样一个文化复兴的伟大工程,教育系统承担着主要的责任。而大家承担着这样的任务,有很多体制、机制的镣铐,要用文化复兴、用学校的改革来迎接时代、人民给我们提出的两个机遇,两个挑战。

⑨ 活在5G的人如何更好生生的拥抱互联网,运用物联网

5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更快的移动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灵活的业务部署能力。不仅应用于通讯行业,其他行业应用也非常广泛,例如:医疗、港口、安防、教育、能源等领域,中国未来的经济和生活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⑩ 如何拥抱互联网+教育模式

雅学云智能教育-拥抱“互联网+教育”

 

 

双师课堂是互联网教育中一种崭新的教育模式, 即一名名师在一间教室授课,另外一名辅导老师在另一间教室中管理教学现场。通过双师课堂,一名名师可以同时对多间教室中的学生授课。

 

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并取得显着成效,“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逐渐得到社会认可。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根据 2019 年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 “大力推进‘互联网 + 教育’,全力发展数字教育,确保年内 30% 以上的学校实现智慧教育覆盖” 目标, 在数字校园建设中注入智慧教育因素,大力开展 “智慧校园” 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迈上新台阶。

 

近年来,随着推进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优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信息化队伍建设等工作的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显着成效,“互联网+教育”这一模式逐渐得到社会认可。

 

雅学云智能教育云服务平台,集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资源服务平台于一体,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水平。“教学多媒体班班通设备——由‘投影 + 幕布’全面升级为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液晶一体机,伟全县/市全市中小学教育班级全覆盖,完成数字化校园基础建设。

 

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强对教师的线上线下培训力度,通过国培计划、省培、市培等多种方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着提升,各级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也有了显着进步,切实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自治区教育信息化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大力宣传,为全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各省市教育系统网站形成网站集群,优化全市教育网站管理、运营与维护,提升教育网上服务质量。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的胜利召开,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为教育信息化发展迎来了大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随着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有序推进教育云平台建设,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形成资源开发利用共同体,雅学云开始将各项教育管理及教学应用整合至高速的教育专网中,实现优质资源在全区各市地同类学校共建共享,从而提高办公效率,提升教学质量。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过硬、可靠稳定的电教员队伍,为各市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通过组织课件、优质课等各类教学竞赛活动,营造教育信息化应用氛围,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素养和教学水平。

 

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广大师生校外交流搭建更加广阔的网络平台。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