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歌詞歌曲 » 光未然在武漢發表的歌詞是什麼
擴展閱讀
兒童衣帽櫃哪裡買 2025-03-30 16:20:08
網易雲歌詞圖片怎麼關 2025-03-30 16:20:05

光未然在武漢發表的歌詞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5-03-27 10:15:24

❶ 光未然簡介

光未然簡介:

光未然(1913~2002.1.28 )原名張光年,湖北省光化縣人(現老河口市),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著作頗豐。1927年在家鄉參加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

30年代起從事進步戲劇活動和文學活動。1936年在武漢發表歌詞《五月的鮮花》,譜曲後在抗日救亡活動中廣泛傳唱。創作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後,在延安首次上演。

1940年去重慶,從事文藝活動,創作長篇敘事詩《屈原》。1949年後,一直在北京從事文藝活動。先後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以張光年署名發表了大量文學、藝術評論。文章立論謹嚴,文風灑脫,勇於面對重大文藝現象發表意見。

歌詞《五月的鮮花》,組詩歌詞《黃河大合唱》,論文集《風雨文談》、《青春文談》、《光未然戲劇文選》、《江海日記》、《向陽日記》、《文壇回春紀事》、《光未然詩存》和一部詩歌集,論文《新時期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等。

光未然1940年在重慶從事文藝活動,創作長篇敘事詩《屈原》,在白色恐怖下用詩的形式曲折地表達了人民群眾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反對分裂、反對倒退的強烈要求。「皖南事變」後他被迫出走緬甸,團結華僑文化界和華僑青年從事反法西斯的文化活動。

1942年回到雲南,1943年3月到1944年9月,根據流傳的民歌編寫了長篇敘事詩《阿細人的歌》,同時創作了抒情長詩《綠色的伊拉瓦底》。

1984年被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1984年12月30日,他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會員大會上做了題為《社會主義文學在闊步前進》的會議主旨報告。著有論文集《戲劇的現實主義問題》(1957)、《文藝辯論集》(1958)、《風雨文談》(1982)。

❷ 黃河頌作者簡介

作者:光未然(1993年至2002年),原名張光年,湖北省光化縣人(現老河口市),現代著名詩人,文學評論家,著作頗豐。1913年11月1日生,1927年在家鄉參加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30年代起從事進步戲劇活動和文學活動。1936年在武漢發表歌詞《五月的鮮花》,譜曲後在抗日救亡活動中廣泛傳唱。創作組詩《黃河大合唱》,經冼星海譜曲後,在延安首次上演。1940年去重慶,從事文藝活動,創作長篇敘事詩《屈原》。
1949年後,一直在北京從事文藝活動。先後擔任《劇本》、《文藝報》、《人民文學》主編,以張光年署名發表了大量文學、藝術評論。文章立論謹嚴,文風灑脫,勇於面對重大文藝現象發表意見。
創作背景:1938年末作者在安途中親歷黃河,有感而發。1939年3月31完成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