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歌詞歌曲 » 歌詞怎麼可以有音樂性
擴展閱讀
哪個大學影視動漫專業 2025-02-04 13:43:40
廣德同學聚會玩什麼 2025-02-04 13:10:34

歌詞怎麼可以有音樂性

發布時間: 2023-09-20 22:13:58

㈠ 誰知道如何創作歌詞

這里說的「作詞」,意指「華語歌詞寫作」。作詞又分為兩類:「寫詞」與「填詞」。未有旋律,先寫歌詞謂之「寫詞」,先有旋律再根據旋律的章法結構、高低起伏、情緒色彩、長短句讀填上歌詞謂之「填詞」。無論寫詞抑或填詞,一般要遵從「誠摯、獨特、感染」三原則。要達到這三個原則的要求,首先要求詞人在生活中學會仔細觀察、在感受中獨立思考、在創作中提煉升華。此外還要學習歌詞創作中的普遍規律,也就是下面所說的「歌詞的兩種屬性」。 歌詞的兩種屬性華語歌詞既有其文字屬性,也有其音樂屬性。歌詞的文字屬性與一般的詩歌有一定的相似,但又不盡然。敘事性的歌詞像記敘文一樣,要求有「起承轉合」,就是故事的開始-發展-變化-結束;抒情性的歌詞像散文和詩歌一樣,講究意境,通過比喻、象徵、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段實現;而敘事與抒情並不是孤立的,經常互相穿插、融合。歌詞的音樂性不一定通過與旋律的結合才能實現。讀過詩詞的人都知道,近代詩(律、絕)和宋詞都是押韻的,此外還有平仄、對仗等格律要求。但許多人並不知道,這些格律不是為格律而格律的,他們是通過歷代詩人詞人總結出來的規律,目的是讓詩詞被人們朗讀時能抑揚有致、頓挫分明,使詩詞能朗朗上口並讓讀者加深記憶。也就是說,這些格律是為詩詞音樂性的實現服務的。由此我們得知,歌詞的音樂性在文字的音韻(通常所說的發音)中已有一定的表現。小時候學畫畫,老師說,你們千萬不要到書店去買《怎樣畫貓》之類的書,那是騙人的。今天自己卻在寫「怎樣作詞」一類的狗屁東西,感慨焉!諸位看官,以下文字純屬游戲,千萬不能當真,尤其是有志超越林夕獨霸華語詞壇者。作詞之前,大概有兩種情形:一是胸有成竹,二是胸無點墨。一者已經儲備好許多材料,隨時可以拿出來做菜;二者因為寫得太多而江郎才盡,而離交稿只剩一晚時間。說實話,老夫正是後一種人。以老夫為例,怎麼辦呢?要快速交貨,就要使用以下的連環秘技了。一 「天女散花」——學前班的階段。拿到曲子後唱幾遍,找到大概的感覺了,把往常常用的詞句塞進去,看看大效果如何,做到心裡有底;二 「大海撈針」——小學階段。從你自己的詞句中看看有哪些比較有意思或者特別有感覺的,可以作為後面發展的主題——實在沒有,只好上網或者看書了;三 「想入非非」——這是中學階段。找到主題後就要展開聯想,卑鄙無恥下流賤格地在自己或朋友身上展開豐富的回憶和聯想,組織更多相關的材料,把它們重新排列組合,使歌詞形成稍微可看的第二版;四 「精雕細琢」——到此就要進入作詞的高級階段了。歌詞之所以與其他文體不同,決定在它有更強的音樂性。具體來說就是它的斷句、抑揚頓挫與旋律起伏的結合,如果歌詞的抑揚與旋律的起伏貼不上,就形成所謂「倒字」的毛病了,對於職業詞人來說,這基本上是不允許的。所以,詞人必須把自己訓練得很有「語感」,然後才能用語感來衡量自己寫的詞是不是放在了恰當的地方。如果語感不好,就算你寫出了千古絕句也是沒有一點用處的。至此,大功稍稍告成。氣質職業的歌詞作者一般都會接到order寫歌。唱片監制一般會對詞作者提出要求,諸如內容、風格、歌手定位等等,詞作者在寫歌的時候就要考慮寫出的作品如何能既滿足監制的要求,又能把個人的風格發揮出來。有時候兩者並不矛盾,有時候卻很頭疼。每個人因為人生的經歷、受教育的水平、生活和朋友的圈子不同而會在身上積淀出不同的性格與氣質。詞作者很容易就在作品中反映出來。然而,由於自己的氣質所產生的作品可能不適合監制的要求,而不屬於自己氣質的東西卻不容易寫好。所以職業的詞作家就要學會代入角色,置身於與自己平常生活不一樣的時空與狀態,念另一種台詞,做另一個人。其實,不但是詞作家,其他藝術工作者大都如是。

㈡ qq音樂怎麼弄伴奏有歌詞

找到音樂均衡器。
打開QQ音樂APP,點擊要播放的音樂,找到音效點擊進入頁面,找到裡面的均衡器選項,把均衡器切到自定義,然後把均衡器所有選項整體調低,你就會聽到音樂聲音降下來來,而且對韻律沒有影響,保留均衡器設置即可。
伴奏,音樂術語,伴隨襯托歌唱的器樂演奏。京劇唱腔伴奏以主奏樂器京胡為主,採用滿腔滿跟的伴奏方式。即伴奏基本上和歌唱曲調一致,其間還可以有多種裝飾音或高低八度的翻奏。伴奏的任務還必須演奏過門等純樂器的部分以聯接唱句。通常所指的唱腔音樂是包括主奏樂器為主的樂隊伴奏在內。

㈢ 用千千靜聽或者其他軟體怎樣才能把自己改編的歌詞配上原有的音樂讓歌手唱出來呢

我一般用酷狗和QQ音樂

㈣ 做原創歌曲如何才能做出好的歌詞和編曲等

什麼叫歌詞?

簡單的說就是歌曲中的詞,是由五言詩、七言詩和民間歌謠發展而成的,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它是一種抒情詩體,是配合曲調可以歌唱的樂府詩。它嚴格的格律和在形式上的種種特點,都是由音樂節拍、樂句長短的要求而規定的。
詞與詩不同,它要求「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
押韻的位置各個詞調都有它一定的格式,詩基本上是偶句押韻的,詞的韻位則是依據曲度,即音樂上停頓決定的。每個詞調的音樂節奏不同,韻位也就不同
句式長短上,詩雖有長短句,但以五言、七言為基本句式,而詞則大量採用長短句,這是為了更能切合樂調的曲度。
再則,作詞要審音用字,以文字的聲調來配合樂譜的聲調,以求協律和好聽

歌詞的分析

1.當你閱讀一首歌詞時,你是否對它感興趣、是否被它所感動,其內容是起決定作用的,因此,首先要分析它的內容,看它講了一個什麼故事,反映一件什麼事情,說明了什麼哲理,提倡了一種什麼精神,是否健康向上等等。

2.看它是一種什麼情緒,從大處分有喜、怒、哀、樂四個方面,但要分得更細膩些,是偏抒情的?還是偏激情的?一定要把握住詞的基本情緒。

3.從人物上看,有工農兵學商各個行業,男女老少之分,要注意突出他們各自的特點。

4.從形式上看,一是看它的整體結構,進而決定其曲式,二是看它的格式,分析其長短句,以處理好樂句,並要進行創造性的發揮。
5.從風格上看,一般來講是要求歌曲既有時代感又有民族特色,但具體到一首詞就需要分析得仔細些,在設計音樂時,要考慮到是民族風格濃些好,還是淡些適宜;應該突出哪個地方的風味?同時要注意採取與詞的風格相一致的音樂風格。
6.要考慮到歌是寫給什麼人唱的,如果側重於歌唱家演唱就要注重聲樂技巧的運用,假如是寫給大家唱的,難度就不要過大,要容易上口,並注意歌曲的適應性。

7.現在社會上存在著三種唱法,即:民族、美聲、通俗,要看歌詞適於哪種唱法,以便在音樂寫作上突出某種唱法的特點。

8.特別要注意詞的質量,不然費力寫好了,因為詞有問題而把歌給否了,那是很可惜的。

9.根據音樂的需要,對詞要給予必要的裁剪、修飾。

㈤ 有歌詞怎麼配音樂

多聽,一定要用心聽,唱歌跑掉是很多人的通病,有人些唱的好也就是音樂的節拍和節奏把握的好
剛開始的話,也就是好好聽,然後跟著音樂的感覺唱,跟得上原唱的節奏,一般都不會跑掉了~
除了有些歌,真的需要感情投入的例外~
下面是一些詳細的小方法
1.如果你是一個音準很差的人,而且跟著琴唱譜子又找不到節拍的人,那麼,你可以試著一邊開著原唱一邊拿出簡譜出來唱。這樣即可以練到音準,也可以練到節拍!而且,聲音的位置跟著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覺、聲音的位置。
2.每天至少要唱十首歌的歌譜。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音樂記憶。使你以後在看到譜子後,看譜速度會提高,記譜的旋律會快。而且不容易走調。
3.走調經常出現的原因:
A一般每個人天生下來的音準都還可以。但是要達到專業的音準,比如半半度,半半半度之間的音準有時候就會有些偏差。但是一般的人可能沒經過專業訓練是聽不出來的。像這樣的一些人,在小地方唱唱卡拉OK不需要去參加什麼比賽、演出,在這里騙騙人還是可以的。
B但也有些人,唱歌的位置很高,音質也相當好。也經過了專業訓練,可是,為什麼卻音準跑調得太歷害了呢?這有幾點原因:一是這個人太注重歌曲的情感,氣息一旦過了頭,或是頂不住就會出現音偏高或偏低。
二是這個人平時比較注重的是專業聲樂唱歌的訓練,而不去注重音準節拍的重要。所以,每次唱歌前從不唱譜,也會造成這種的差異。像這樣的一類人,到最後是痛苦的,因為他/她可能可以達到專業的最高的境界,感情的最頂峰。可是因為唱歌基本的要素:音準、節拍、節奏沒有達到,而浪費了一副好嗓子。
C還有一部份人,這些人平時可能從小就是學琴的,音準出奇的好,可是為什麼一上台,就找不到音了呢?這有的是上台時太緊張,氣息沒有運用好,一般常見的上台跑調是因為一個空間、磁場、話筒的變化
而使選手們一般找不到自己平時的音色了。有的聽不到伴奏,因為一般上台時可能下面的觀眾聽得到很大的音樂,可是選手們聽到的音響的聲音是空的。這種空就好像伴奏的聲音是一種遙遠地方傳來的打鼓那種空。一旦你用對了平時歌唱的方法才會與這種空融合。加上有些選手因為平時練聲到高音是喊的,而在話筒里卻傳不出來。因為話筒里只傳有穿透力的聲音,相反,這種很空的穿透力聲音可能只需要很輕很小的音量就可以傳出來了。
所以,一個環境、物理、音質的變化也會使聲音走調。這就需要選手們有豐富的演出上台與和音響的經驗。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找到你的天籟之聲。(還有就是去錄音棚錄音的時候這種走調的情況會更嚴重。

㈥ 歌詞怎麼與音樂搭配起來唱歌

多聽,一定要用心聽,唱歌跑掉是很多人的通病,有人些唱的好也就是音樂的節拍和節奏把握的好
剛開始的話,也就是好好聽,然後跟著音樂的感覺唱,跟得上原唱的節奏,一般都不會跑掉了~
除了有些歌,真的需要感情投入的例外~
下面是一些詳細的小方法
1.如果你是一個音準很差的人,而且跟著琴唱譜子又找不到節拍的人,那麼,你可以試著一邊開著原唱一邊拿出簡譜出來唱。這樣即可以練到音準,也可以練到節拍!而且,聲音的位置跟著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覺、聲音的位置。
2.每天至少要唱十首歌的歌譜。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音樂記憶。使你以後在看到譜子後,看譜速度會提高,記譜的旋律會快。而且不容易走調。
3.走調經常出現的原因:
A一般每個人天生下來的音準都還可以。但是要達到專業的音準,比如半半度,半半半度之間的音準有時候就會有些偏差。但是一般的人可能沒經過專業訓練是聽不出來的。像這樣的一些人,在小地方唱唱卡拉OK不需要去參加什麼比賽、演出,在這里騙騙人還是可以的。
B但也有些人,唱歌的位置很高,音質也相當好。也經過了專業訓練,可是,為什麼卻音準跑調得太歷害了呢?這有幾點原因:一是這個人太注重歌曲的情感,氣息一旦過了頭,或是頂不住就會出現音偏高或偏低。
二是這個人平時比較注重的是專業聲樂唱歌的訓練,而不去注重音準節拍的重要。所以,每次唱歌前從不唱譜,也會造成這種的差異。像這樣的一類人,到最後是痛苦的,因為他/她可能可以達到專業的最高的境界,感情的最頂峰。可是因為唱歌基本的要素:音準、節拍、節奏沒有達到,而浪費了一副好嗓子。
C還有一部份人,這些人平時可能從小就是學琴的,音準出奇的好,可是為什麼一上台,就找不到音了呢?這有的是上台時太緊張,氣息沒有運用好,一般常見的上台跑調是因為一個空間、磁場、話筒的變化
而使選手們一般找不到自己平時的音色了。有的聽不到伴奏,因為一般上台時可能下面的觀眾聽得到很大的音樂,可是選手們聽到的音響的聲音是空的。這種空就好像伴奏的聲音是一種遙遠地方傳來的打鼓那種空。一旦你用對了平時歌唱的方法才會與這種空融合。加上有些選手因為平時練聲到高音是喊的,而在話筒里卻傳不出來。因為話筒里只傳有穿透力的聲音,相反,這種很空的穿透力聲音可能只需要很輕很小的音量就可以傳出來了。
所以,一個環境、物理、音質的變化也會使聲音走調。這就需要選手們有豐富的演出上台與和音響的經驗。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找到你的天籟之聲。(還有就是去錄音棚錄音的時候這種走調的情況會更嚴重。

呼吸時那個階段的氣最適合唱歌,呼氣階段;
如何唱好高音部分,氣往下沉;
最簡單的唱歌准則,放鬆,享受

糾正唱歌跑調有方法
一、歌唱的呼吸
我們平時生活中採用的是自然式呼吸,這種呼吸很淺,不能用於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氣傳」。
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練習呼吸的方法
1.吸氣
想像自己處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想深深地聞一下鮮花的異香——這就是歌唱的吸氣,這樣吸得才深。吸氣以後,像打噴嚏之前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感覺是歌唱的關鍵。
2.呼氣
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呼氣要均勻、舒緩。各位可以准備一張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紙片,放在牆上,距離它4—6公分,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半分鍾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u」音,正確的
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
3.怎樣訓練橫膈膜的力量
橫膈膜的力量對氣息的保持和聲音的力度都很重要。傳統的訓練方法有:
(1).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有節奏,不能偷氣。
(2).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氣,一慢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
(3).多做仰卧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二、歌唱的共鳴
有了正確的呼吸後,便可以開口唱歌了。要使歌聲圓潤、悅耳,必須利用共鳴。我們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鳴腔體有胸腔、咽喉、鼻腔及頭腔,聲音要好聽,必須在唱高、中、低音時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鳴,也就是「聲音的高位置」。
1.歌唱的基本狀態
要獲得聲音的高位置,必須放鬆喉頭,內收下巴,這兩個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擠壓喉頭發聲的,這是錯誤的發聲方法,不能獲得美妙的聲音。應放鬆喉頭,使之成為氣息的通道,然後抬起軟齶,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狀態),使聲音能通向鼻腔。
2.共鳴的位置
一般來說,演唱時低音以胸腔共鳴為主,到中音、高音後,高位置共鳴腔比例逐漸加大,以鼻腔、頭腔共鳴為主。
以上講的都是歌唱發聲的基本要領,各位必須多多練習,熟能生巧,這樣才能唱出美妙動人的歌聲。另外,通俗歌曲演唱還有許多表現韻味的技巧,如顫音、哭聲、氣聲、挑音、噎音等等
唱歌練聲法(9法)

唱歌最令人沮喪的事,莫過於走音。
一咪在手滿以為唱它一回輕輕鬆鬆,誰知道沒有人在場還可以算中規中矩。那曉得在眾人面前唱歌,歌聲會變了調,連呼吸都不受指揮。
好歌慢慢練,既然喜歡唱歌,「走音」這問題非要解決不可。
基本法第一條:練氣,練氣切要把喉部及胸腹一起放鬆,然後一收一放,一次有聲,一次光是呼吸,來回十多次後,唱一首喜歡的歌,唱時一定要口型如半月
(之二)
話說經過第「一招」練聲法,第「二招」應當粉墨登場。
方法━━全身放鬆,深深吸入一口氣,跟著微微乘著氣息由 I 至 I 歌唱,再吸入另一口氣,快速而又暢通的亮聲「呵」出音階。
此法有助增加氣量以及發聲明亮。不過,有些練唱者共鳴較淺窄,可能經過有「動機」的鍛煉發覺喉緊氣速。如遇到這情形。請倒一杯溫暖的白開水,……
詩曰:喝一口,拍拍胸口。繼而用手按摩全頸及喉嚨,如此這般,有助血液循環及開闊胸腔及口腔共鳴。
(之三)
話說「兩招」過後,應該輪到第「三式」上場。請兩手輕傍左右兩邊肋骨(腰上一點),然後吸氣,在吸氣時要感覺到兩邊肋骨橫向擴張,手請仍保持原狀,跟著收小腹把氣呼出,呼氣之時保持擴張兩邊肋骨。然後放鬆全身,再重覆一次、兩次、三次一直到十七、八次吸氣。這「一式」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強,同時亦提升人體張力。唱歌的首要條件是有聲有氣。好了,是否覺得胸口漲悶,甚至頭重喉嚨乾涸?用一小茶匙紅茶葉加些冰糖,重溫上次所寫的:「喝一口,拍拍胸口。」不過今回拍的地方范圍多幾處,連腹部亦拍拍它,對練聲練氣非常有效。
(之四)
第四式。眼望遠方,咀吧唱喜愛的歌,唱歌時候,兩手輕按小腹,即所謂意守丹田。
為什麼須要兩手輕按小腹?這樣可以帶動思想集中。人的意念非常飄忽,按小腹是把聲音確保「夠深」,即在丹田發聲。
既然開始了丹田發聲,即是練習歌唱有更高的要求,如此,如此,請各位網友切記一、二、三式,不可有所偏廢。
(之五)
丹田發聲是所有圓潤、明亮、美的聲音出發點。不過要達到聲音通透明亮,真的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如願以嘗。努力加油進入第五式━━
合咀「Hum」1 2 3 4 5 6 7 I 再從高聲區「Hum」回起音點。練聲時兩旁肋骨微微向橫擴張,聲音要發自小腹直通達至鼻樑,而喉嚨一定要放鬆。
目的:是發展鼻腔及口腔之間的共鳴。
又是一句老話,溫故知新。
(之六)
第六式,震音及彈跳音━━
1.吸氣,氣要吸得深。
2.用唇打出 1 2 3 4 5 6 7 I 音階,發聲時,兩邊肋骨微擴張,小腹與雙唇配合彈跳。
3.咀巴張開成圓型,以「呵」音配合腹部彈跳,從 1 至 I。
目的:練就一把有力及有彈性的歌喉。
(之七)
重點是練習咬字清楚。
首先把發聲部份調整,
一.拍拍胸口,清清腔口。
二.吸氣要深,吸氣時兩旁肋骨向橫擴張,目的是調節共鳴通順。
三.放聲吐出「開、齊、撮、合」四個字,原因━━開,是把口腔張大;齊,發出齒音;撮,讓字音集中;而合的意義是鍛煉唇音。
這是練習吐字清楚的第一步,請各位緊記各式練習。
(之八)
有朋友問:「唱歌走音,高音不成,低音不就,想一展歌喉,可惜開口難聽,我該如何?」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唱歌缺憾,現在就「走音」作題目。
1.慢慢擴張「橫膈膜」,深深吸氣,支持著不要把氣呼出。
2.支持的氣息到了頂點,馬上用手以快速節拍;拍拍胸口大聲用不規則的「呵」音隨氣而「呵叫」。
3.兩手前後左右拍打及按摩頭部,力度要適中,目的是令頭腔共鳴提升。
注意:這招非初學者的歌唱「良方」,如果初來訪客,敬請由歌唱第一式作起步點,後會有期。
(之九)
練習連音━━
首先吸氣,吸氣時兩旁肋骨微張,氣吸至七分滿便可以,因為吸氣太深,太滿反為令人容易泄氣。
唱出FA音,由1---/2---/3---/4---/5---/6---/7---/i
再以MA音重復以上音程,每唱四拍吸一次氣。
記著練音階的時候,吸氣呼氣要安靜,發聲不要讓聲音震抖。
目的:這一式是訓練歌聲的穿透力。
一連九式高唱入雲音波功,各位有心練歌朋友;可有一招一式按部就班練聲練氣練唱歌?
我用「暫別篇」這名字;是有用意的。「聲音」是看不見的東西,要擁有一把好嗓子,要經過很多不同的訓練方法,很多時不是依書而習,就可以得上歌唱大道。因才施教,因生理條件而判斷練聲方法,是至理名言。
我這九式練聲法,是獻給各方朋友作為打好聲底基礎的歌唱良方。請各位朋友持之以恆,將每一式反覆練習,時間定然證明你們聲音亮麗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㈦ 如何為一首歌創作獨特的歌詞

方法1

從心出發



10、創作一個耐人尋味的標題。確保它與你的歌詞有關,但如果它只是無意中相關,或者關聯是模糊的,也不要擔心太多。迪倫的RainyDayWomenNo.12and35(「下雨天的12號和35號女人」)對任何一個普通大眾都沒什麼含義(甚至對迪倫都沒什麼意義),但是他寫的那首EverybodyMustGetStoned(「大家必須被石頭打死」),一聽題目就知道是登不了檯面的,不會出現在任何點唱機或音樂放送節目中。避免過長的標題,比如阿德里安?貝盧寫的JoanMiro'(「約翰?米羅的遊行隊伍穿過了一隻大海里的金槍魚,進入了一隻紫羚羊的內部」)。如果你讓歌名很長,人們或者會無視它(不好),自己再給歌取個綽號(危險),或者它也可能成為這首歌曲被瘋狂喜歡的「原因」。如果你的大腦就想讓你用這個,那就追隨你的大腦得了。

小提示

思考你的生活中很重要的人,你甚至可以寫一首悲傷的歌。總是要先想想這首歌是關於什麼的。歌詞不需要遵循嚴格的格律和節奏韻律模式,這意味著你可以說任何你想說的話,不受任何限制。這與詩歌寫作非常相似。如果你有一個新的曲調,你就不非得要新鮮的歌詞了。如果你喜歡這首歌,那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想有一首非常好的歌曲,想想很多人都喜歡的強烈的,琅琅上口的歌詞。做一些頭腦風暴,然後讀讀你寫的東西。你可以把你認為不適合的東西拿走,然後嘗試想一個朗朗上口的曲調。做你自己!如果你自己全身心投入進去的話,歌總會更好。如果一切都失敗了,就讓這首歌的歌詞特徵別太突出。有時候讓別人為你讀讀你剛才寫的,能幫助你繼續這一進程。在歌曲結束之前就沒詞兒了?重復是你的好朋友:「納,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嘿,朱」(重復80拍)從你生活當中找靈感。最好的歌曲總是表達一些情緒,所以試著去回憶發生在你身上的那些事情以及你當時的感受。你的歌詞不一定非要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但如果是真的的話,往往能把情感表達的更為深沉真實。從心出發,根據你生活現狀寫首歌。當你認為這首歌的歌詞是俗氣的,重寫,直到你認為它是正確的。唱之前,喝點水清清喉嚨。寫出偉大歌詞的方式之一是閉上眼睛,想像現實生活中的經驗,你這一天的感受。然後把它寫在紙上。也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比如誰?什麼時候?什麼?在哪兒?從其他歌曲中得到啟示。從你喜歡的歌曲中得到想法,做一些類似的事情,但是不要復制。你可以讓往帽子中放一些隨機的短語創作出噠噠音樂,把它們一個個拿出來,它有可能恰好是隱藏著什麼意義的例子。你可以基於你如何理解別人對某物的強烈感受創作音樂。寫完歌詞後唱出來,同時輕敲你的手指,找到喜歡的節奏。當有好事或壞事發生在你身上的時候,把它寫下來。把你所有的心情寫在紙上,然後一天之後你再回到過去,把你的情緒變成一首非常強有力的歌曲。確保自己不過度崇拜一首流行歌曲乃至於自己寫出來的歌和他們的雷同。風格類似可以,但盡量從一系列中抓住使自己獨特的東西,喜歡歸喜歡,但歌曲還得是你自己的。確保歌詞與伴奏的平衡。你不會想讓搖籃曲配上搖滾樂背景吧。

警告

如果你在這首歌表達一個特定的情緒,堅持下去,因為寫一首歌的過程可能很拖拉而無聊。試著沉浸在情緒當中,它會給你更多靈感。得罪人與侵犯著作權可能會讓人們記住你的歌,但你可不希望你的歌是這樣出名的吧。不要只因為押韻就把句子放在一起——你得確保他們押韻既好又有趣。像「飛(fly)」,「高(high)」和「天空(sky)」(哭也是其中之一)用得太多了,觀眾會不滿意的。不要問為什麼。甚至不要去嘗試。他們只會躺下,或倒下死去,在一桶餡餅里。(註:原文句子尾詞sigh,why,try,lie,die,pie是押韻的。)

㈧ 怎麼給歌詞做曲

第一節歌曲的曲調(旋律)

想要創作出一首好聽的歌曲或樂曲,要考慮到很多方方面面,節奏特點、調式特點、歌詞等等。對於音樂作品中的節奏是從生活中概括分離出來的,但它不同於生活節奏,音樂節奏比日常生活更有感染力,時值較短而密集的節奏多表現於緊張、輕快、活潑的音樂;緩慢悠長的節奏則多用於寬廣遼闊的情趣主要用於低沉、優郁的情趣;而要表現整齊單純化時,時值不長也不短的節奏,多用於感情平穩,對比不大的情緒中;如採用長短相結合的節奏多表現於對比鮮明的情緒中。歌曲語言的節奏也直接影響著曲調的寫作,因為不同功能的字詞在節拍、節奏中的作用也不同。

第二節音樂主題

在一首歌曲或樂曲中要有一個能夠集中的概括整個作品的思想、感情、性格的音樂主題,樂曲的長短要根據內容而定,象一條主線貫穿全曲,並成為全曲曲調發展的基礎。在歌曲中音樂主題一般都是根據第一句歌詞所創作出來的,有些音樂主題前會先出現一些影句、影子等對主題進行引導烘托,有些音樂主題要放到歌曲的中心內容,就不一定會出現在開頭,而有些歌曲的主題,往往根據半句歌詞更加上襯字拉開來創作的,另有一些歌曲的主題,雖然也是根據歌詞的第一句創作的,但加了許多虛詞和襯字把主題加長了。
一首歌曲或樂曲中,主題的數量是根據作品的結構而定的,有的只有一個主體,有的卻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體,有一個段落構成只有一個主體,有兩個以上段落構成就有兩個以上的主體。
一首歌曲或樂曲的主題是怎樣配釀製作的?首先是從研究歌詞開始的,要進行反復吟頌,藉此來了解歌詞的意境,進行研究分析,並對內容理解,對歌詞意境要有音樂形象、有初步的構想為樂曲的需要,並對歌詞作修改和修整。要形成准確、鮮明、生動的音樂主題形象,才能正確深刻地表現詞意的思想內容;其次,對於體材也要選擇合適的,根據內容需要量體裁衣,更增加作品的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不應跟文學性走;最後,應具有鮮明的個性等素材。

第三節音樂主題的發展手法

對於一個好的作品首先要遵循兩個原則:統一性原則和對比性原則。
統一性原則-重復手法:重復是鞏固音樂主題,深化音樂形象,統一歌曲內容和構成曲式平衡完整所不可缺少的正確手法。如果能夠恰當的運用重復手法,使那些最有特性而最能再現音樂思想感情的樂思多次地表現出來,就可以加深人們對音樂形象的印象和記憶,從而能夠對音樂內容更深刻地理解。重復手法分為嚴格地重復和變化地重復。
嚴格重復:因由於僅有一種模式,一成不變地,所以它的作用也僅僅只是起到一定程度的強調、支持和穩定的作用。
變化重復:在音樂作品中運用較多,這種手法既保留了音樂主題的主要特性,又把主題加以各種變化,使作品在統一中又有變化。而對於變化地重復可以使節奏重復、裝飾音重復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加花,還有進行局部地重復、音程變化地重復,還可進行對樂曲的擴充和補充。
節奏重復:往往體現在節奏與音調相對比的互相變化中,如果節奏不變而音調不斷地變化,為節奏嚴格重復;如果音調不變、基本不變、主要部份變化或者主要部份不變的前提下,節奏則進行收縮變化。
裝飾重復(加花重復):這種重復對音調節奏基本上不改變,只是將曲調或曲調片斷加以裝飾性的變化,使曲調更加活潑,富有生氣。
局部重復:是一種既重復前面的部份調,同時又加入新的節奏和音調的民展手法。
移位重復:模仿進行它是把前面的旋律片斷或樂句做為原型,移高或移低若干度數,再或多次重現。移高或移低以後的音程關系與原調的音程關系完全一致,稱為嚴格移位;移高或移低後的曲調關系與原曲調的音程關系有所不同,這種為自由移位或自由模進;如在移位中有自由和不自由的移位,叫做混合連續移位。重復和模進的手法可以綜合的使用。
變化重復:是在節奏重復的模式下,以一個或幾個音,為支稱點,使音程逐漸擴展或縮減的發展手法。
補充與擴充:曲調落到主音後,再重復前面的歌詞和曲調的(主要用在句尾)叫補充;曲調沒有落到主音,而再重復前面的歌曲或曲調(用在句前或句中)叫擴充。
對比性原則:可以是節奏的對比、音區的對比、速度,音色、節拍以及調式、調性的對比。
節奏的對比-----同一節拍內運用不同節奏手法,使音樂產生對比。
音區的對比-----運用不同的音區(也包含一定的音色變化)的對比。
速度的對比-----運用不同的速度進行音樂的過渡或突變(這種表現往往是用在表演的)。
音量的對比-----主要反應在力度符號和運用聲的增加可減少(這種對比往往用在多聲部中)。
音色的對比-----運用不同的音色,產生不同對比。
節奏的對比:運用不同的節奏,使音樂產生不同的情緒,呈現出不同的音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