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視劇《白蛇傳》的全部歌曲
1、《千年等一回》,類型:主題曲、片頭曲;作詞:陳自為;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高勝美。
2、《渡情》,類型:片尾曲、插曲;作詞:貢敏;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左宏元;張慧清。
3、《前世今生》,類型:插曲;作詞:黃介文;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FORMOSA。
4、《糾纏》,類型:插曲;作詞:何啟宏;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裘海正。
5、《雨傘是媒紅》,類型:插曲;作詞:貢敏;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庄蕙如。
6、《情仇愛恨》,類型:插曲;作詞:黃介文;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庄蕙如;左宏元;張真;呂禎晃;尤景仰。
7、《心湖雨又風》,類型:插曲;作詞:何厚華;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高勝美。
8、《神仙歌》,類型:插曲;作詞:黃介文;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左宏元;張真;呂禎晃;尤景仰。
9、《想飛的水》,類型:插曲;作詞:連水淼;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大小百合。
10、《情與法》,類型:插曲;作詞:陳自為;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FORMOSA。
11、《天也不懂情》,類型:插曲;作詞:陳自為;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FORMOSA。
12、《悲情面具》,類型:主題曲、插曲;作詞:連水淼;作曲:左宏元;編曲:尤景仰;演唱:FORMOSA。
(1)白蛇傳的歌詞有哪些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白素貞(趙雅芝飾)原是在山野中修煉的一條小白蛇,一日,小白蛇被捕蛇老人所捕獲,險遭殺身之禍,幸虧被一位小牧童所救。白素貞暗自起誓:此救命之恩,我將永志銘心。白素貞經歷了一千七百年的修煉,終於蛻盡蛇身,得以化做人形。她本欲往峨嵋山繼續修煉,但經觀音指點,方憶起人間還有一段情緣未了。她依照指引,來到杭州西湖尋找前世救命恩人許仙。
白素貞途中遇見青蛇(陳美琪飾),兩人結為主僕,更以姐妹相處。青白二蛇妖在西湖的斷橋上找到了許仙(葉童飾),白素貞和他一見鍾情,並且主動以身相許,與許他結為夫妻。婚後,許仙、白素貞夫妻相親相愛,白素貞為助缺乏資金的許仙開設葯鋪,支使小青偷盜取錢塘庫銀。東窗事發後,小青施法迫使知縣輕判,將許仙發配到姑蘇。白素貞一路找來,終和許仙相見,白素貞說謊騙過了許仙盜庫銀之事,夫妻二人便在姑蘇開設葯鋪保安堂。
端午佳節,白素貞被迫飲下蛇類最厭惡的雄黃酒,卻現出原形,意外嚇死了許仙,白素貞救夫心切而趕至瑤池求取仙丹,仙丹求取不成,救夫心切,竟然當著王母之面冒死硬搶。王母震怒,一出手便擒下白素貞,欲處死她,幸觀音及時出面為她求情,救下了夫妻兩人。
其後,許仙因為醫術高明而得罪了醫師同行「三皇祖師會」的成員,其成員合夥設計陷害許仙,但都為白素貞一一化解。白素貞為了不讓許仙出醜,令小青偷盜梁王府四件寶物供出展覽,梁王雖有查覺,白素貞卻以寶物為蠻邦貢品要脅梁王爺,梁王爺自知理虧,遂令知縣輕判許仙至鎮江。
事後,許仙知曉了白素貞的真實身份是蛇妖,但倆人卻是更加恩愛,許仙,白素貞,和小青三人搬回許仙的姐姐許嬌容(尹寶蓮飾)家裡住,一家和樂。許仙和白素貞在鎮江開設了一家保和堂,專門濟世救人,並且冒險除去了禍害地方的妖物——「蜈蚣精」。可惜好景不常,白素貞懷了許仙的骨肉,但就在白素貞生下孩子許仕林之後,昔日和白素貞結下樑子的蛤蟆精,如今已成為得道高僧的鎮江金山寺方丈法海突然出現。
法海咄咄逼人的指責白素貞:因幫夫心切」和小青數次偷盜庫銀及珍寶,害得許仙「官司纏身,牢獄不斷」、」為害人群,戲弄官府」,是為天理所不容」。因此,固執的要維持天道人倫、替天行道。法海將許仙強留於鎮江金山寺內,目的是為了逼迫白素貞前來。白素貞為救夫婿,聯合小青前往鎮江金山寺要人。法海咄咄逼人,不願放許仙離開。白素貞忍無可忍,發動水族大軍,「水漫金山」,誓和法海一較高下,一心解救夫婿許仙,終於因而造成「生靈塗炭」而觸犯了天條。
一場激烈的人妖大鬥法之後,法海終究法力技高一籌,法海將白素貞鎮壓於雷峰塔下,並且告訴她:「二十年之後,待文曲星中狀元之日,就是你出塔之時…」。許仙傷心欲絕,將兒子許仕林交予姐姐許嬌容撫養,獨自前往鎮江金山寺出家,以彌補罪過,為愛妻白素貞早日出雷峰塔而贖罪。
二十年後,許仙的兒子許仕林已長得一表人才,與妹妹李碧蓮從小青梅竹馬,和少年俠客戚寶山成為結義兄弟。許嬌容和李公甫夫婦(江明飾)告知養子許仕林真正的身世後,許仕林便發奮圖強,立誓考取狀元,必要救回生母白素貞。昔日被白素貞除去的蜈蚣精的父親——金鈸法王為報殺子之仇,利用善良的玉兔精胡媚娘(趙雅芝飾)和采因,欲加害許仕林。不料,胡媚娘和許仕林日久生情,始終不忍對許仕林下手。最後胡媚娘為救心上人許仕林,自己卻落得魂飛魄散。
白素貞雖在雷鋒塔中,卻冥冥之中感應到許仕林有難。白素貞為救許仕林,憤而打翻守塔佛兵,強行沖出寶塔,雖救了兒子許仕林,但遭到「除非西湖水干,雷峰塔倒,否則永世也不得出塔」的詛咒刑罰。而金鈸法王因為行凶被殺死。
「文曲星」下凡的許仕林勤奮讀書,終於不負眾望,在科考中奪得狀元。他奉聖旨回家鄉鎮江探親,又轉往西湖祭拜於雷峰塔前。孝感動天,白素貞終於得以光明正大的出塔,重見天日,與許仕林母子團圓。許仕林與表妹李碧蓮結為夫妻。而白素貞、小青、法海及許仙四人也因恩怨已解,功德圓滿,四人一同得升天界為仙。
Ⅱ 《白蛇傳太平》的歌詞有哪些
《白蛇傳(太平)》由郭德綱整理改編,作詞和作曲佚名,其歌詞如下:
那杭州美景蓋世無雙,西湖岸奇花異草四了季的清香。
春遊蘇堤桃紅柳綠,夏賞荷花映滿了池塘
這秋觀明月如同碧水,冬看瑞雪鋪滿了山崗。
我表的是,峨眉山白蛇下界,在這上天,怒惱了張玉皇。
怒沖沖差法海臨了凡世,在這金山寺內把這方丈來當。
這一天,許漢文燒香還願,老法海攔住了去路有語開腔,我算定你的妻多了年的怪蟒,纏繞你結連理盜取真陽。
有許仙聞此言魂飛魄散,留在了文殊院未轉錢塘,青白蛇一怒就找到了寺院,那手指山門罵和尚。
放出來兒父還則罷了,若不然青鋒劍下禿頭命亡,眾僧人急忙忙把山門關上,那抱頭鼠竄殿內藏。
小青兒拘來了魚兵蟹將,眾水族顯神通水淹佛堂,老法海坐在蓮台掐訣兒念咒兒,那水也漲廟也長漫不了山牆。
錢塘縣的眾黎民遭了塗炭,數十萬生靈在水內亡,半懸空又來了天兵天將,那金吒木吒哪吒太子,托塔的天王。
四值功曹二十八宿,那梅山六將灌口的楊二郎,李天王一怒就祭起了寶塔,眼睜睜要把這白蛇來傷。
魁星爺發惻隱放她逃走,只因她腹內懷有狀元郎,老法海喚過了許仙開言道,我賜你佛缽去把妖降。
許漢文接過了佛缽心腸硬,扭回頭來夠奔錢塘,在這一路上,點點飄散桃杏雨。
瀟瀟不斷柳風揚,顧不得連理枝被狂風吹散,顧不得比翼鳥兒棍下傷亡,玉碎珠沉人何在,鏡花水月兩分張。
穿大街過小巷是來得多麼快,啟珠簾走進來這負心郎。
白娘子見佛缽是得得得得顫,戰兢兢玉體怎麼那個嬌惶。
尊丈夫高抬手把奴容讓,止不住秋波兒淚灑胸膛。
曾記得游湖借傘百般恩愛,曾記得紅羅帳下會鴛鴦。
那五月十五端陽日,大不該夫妻對坐飲雄黃,三杯酒下咽喉醉倒在綃金帳,現原形嚇得兒父你命見閻王。
奴為你長壽山盜過了還陽草,還與那護山的神將大戰一場,多虧了壽星爺發了惻隱,贈了那保命丹我這轉回了家鄉。
我進門來我用金丹那撬牙關把這金丹灌下,搭救兒父你轉還陽,我只說到金山你是燒香還願,有誰知飛災橫禍落了個身旁。
到如今你手托佛缽回家轉,口口聲聲要把妖降,看起來,紅顏薄命真命苦,空叫我眼淚流干痛斷了肝腸。
奴好比月當空被這烏雲遮上,奴好比瓦上霜我這難見日光,奴好比弓斷弦回天無術,奴好比泥牛入海隱入汪洋。
我這看起來人生苦短無葯救,不由得兩淚流干散落胸膛,忙把嬌兒懷中抱。
為娘我有句話細聽端詳,再吃口為娘斷腸的乳,從今往後離了親娘,埋怨休把娘埋怨,埋怨你父喪了天良。
回頭忙把這青兒妹妹叫,你與我撫養這小兒郎,忙把嬌兒遞過了去。霎時間,這佛缽放了豪光,白娘子壓在了雷峰塔下,終朝每日受凄涼。
好可嘆十八年災數才滿。
許夢嬌中狀元,在這雷峰塔下是見了親娘。
我一言唱不盡這白蛇傳,我是願諸位,合家歡樂是福壽綿長。
(2)白蛇傳的歌詞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蛇傳》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源自於唐代洛陽巨蛇事件等,初步定型於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中,成熟盛行於清代,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
《白蛇傳》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Ⅲ 太平歌詞《白蛇傳》的歌詞
太平歌詞《白蛇傳》
歌手:郭德綱
那杭州
美景蓋世無雙
西湖岸
奇花異草
四季清香
那春遊
蘇堤
桃紅柳綠
夏賞
荷花
映滿了池塘
那秋觀
明月
如同碧水
冬看
瑞雪
鋪滿了山崗
我表的是
峨眉山
白蛇下界
在這上天
怒惱了張玉皇
怒沖沖
差法海
臨了凡世
在這金山
寺內把這個方丈當
這一天
許漢文燒香還願
老法海
攔住了去路有語開了腔
我算定
你的妻是多年的怪蟒
纏繞你
接連理
盜取真陽
有許仙
那聞此言
魂飛魄散
留在了
文殊院未轉錢塘
青白蛇
一怒就找到了禪院
手指
山門罵和尚
放出來
爾復還則罷了
若不然
清鋒劍下多條命亡
眾僧人
急忙忙把那山門關上
抱頭
鼠竄殿內藏
小青兒
借來了魚兵蟹將
眾水族
現神通
水淹佛堂
老法海
坐蓮台
掐訣念咒
水也漲
廟也長
漫不了山牆
錢塘縣的眾黎民
遭了塗炭
數十萬
生靈水內亡
戰懸空
又來了天兵天將
金吒木吒哪吒太子托塔的天王
此值
宮曹二十八宿
眉山
木將
戰鎬的楊二郎
李天王
一怒就祭起了寶塔
眼睜睜
要把這白蛇來傷
魁星爺
發慈悲
救她逃走
只因她
腹內懷有狀元郎
老法海面對了許仙開言道
我賜你
佛缽去把妖降
許漢文接過佛缽心腸冷
步履踉蹌走奔了錢塘
在這一路上
點點
飄散桃杏雨
瀟瀟
撥亂柳風揚
顧不得
連理枝兒狂風春寒
顧不得
比翼鳥四散傷亡
玉碎
珠沉人不在
鏡花
水月兩分張
穿大街
過小巷
是來的多麼快
啟珠簾
走進來這負心的郎
白娘子
見佛缽
哆哆哆哆顫來
戰兢兢
玉體橫臉來個焦黃
尊丈夫
高抬手
把奴內讓
止不住
秋波兒淚灑錢塘
奴為你
貪紅塵
難登仙界
奴為你
產生下
許家兒郎
曾記得
游湖借傘傳恩愛
曾記得
紅羅帳下會鴛鴦
五月初五端陽日
大不該
夫妻對坐飲雄黃
三杯酒
下咽喉
醉倒在宵金帳
現原形
嚇得爾夫命見閻王
奴為你
長壽山
盜得了還陽草
還與那
護山的神將大戰了一天長
多虧那
魁星爺
發了惻隱
賜了那
保命丹
下了山崗
我進門來呀
用金簪那
撬牙關那
把金丹灌下
搭救
爾夫轉還陽
我只說呀
到金山
你是燒香還願
忒恨
蒙禍受欺秧
到如今你手托佛缽回家轉
口口聲聲要把妖降
看起來
紅顏自古多薄命
空叫我
眼淚流干寸斷了肝腸
奴好比
鳥當空
被這烏雲灼傷
奴好比
瓦上霜
難見日光
奴好比
弓斷弦
回天無助
奴好比
凍冰入海進入了汪洋
哭唉唉呀忙把嬌兒懷中抱
我這腹內痛
心內苦
淚灑胸膛
再吃口
為娘斷腸的乳
從今
以後
離了親娘
埋怨
休把這娘埋怨
埋怨
你父喪了天良
回首
忙把那青兒妹妹叫
你與我
撫養這小兒郎
忙把嬌兒遞過了去
但只見那佛缽放了豪光
白娘子
壓在了雷峰塔
終遭每日那受凄涼
嘆可嘆
十八年
災數才滿
許夢蛟
中狀元
在這雷峰
塔下是見了親娘
(3)白蛇傳的歌詞有哪些擴展閱讀:
太平歌詞是一種從屬於相聲的曲藝形式,約形成於清代初葉,從北京的民間小曲演變而來,在京、津、冀廣為流傳。20世紀20年代就有藝人在露天(明地)演唱,20世紀30年代較為流行,後來逐漸被埋沒。它一直被作為相聲的四門基本功之一,也是相聲藝人招攬觀眾的主要手段之一。
郭德綱,男,出生於1973年1月18日,天津人,相聲演員,電影、電視劇演員,電視脫口秀主持人。1979年投身藝壇,先拜評書前輩高慶海學習評書,後跟隨相聲名家常寶豐學相聲,又師從相聲大師侯耀文。其間又學習了京劇、評劇、河北梆子等劇種,輾轉梨園多年。
1995年,創辦北京德雲社。2005年起,郭德綱及其德雲社異軍突起,使公眾重新關注相聲這一藝術門類,實現了相聲的二次復興。
Ⅳ 求太平歌詞白蛇傳的詞
太平歌詞《白蛇傳》
那杭州美景蓋世無雙
西湖岸奇花異草四季清香
那春遊蘇堤桃紅柳綠
夏賞荷花映滿了池塘
那秋觀明月如同碧水
冬看瑞雪鋪滿了山崗
我表的是蛾嵋山白蛇下界
在上天怒惱了張玉皇
怒沖沖差法海就臨了凡世
在金山寺內把這方丈當
這一天許漢文燒香還願
老法海攔住了去路有語開了腔
我算定你的妻是多了年的怪蟒
纏繞你接連理是盜取真陽
有許仙聞此魂飛魄散
留在了文殊院是未轉錢塘
那青白蛇一怒就找到了寺院
手指山門罵和尚
放出來兒夫還則罷了
若不然青鋒劍下禿頭命亡
眾僧人急忙忙把山門關上
抱頭鼠躥殿內藏
小青兒拘來了魚兵蟹將
眾水族顯神通要水淹佛堂
老法海坐蓮台掐訣念咒
水也漲廟也漲漫不了山牆
錢塘縣的眾黎民遭了塗炭
數十萬生靈水內亡
半懸空又來了天兵天將
金吒木吒哪吒太子托塔天王
四值功曹二十八宿
梅山六將灌口的楊二郎
李天王一怒就祭起了寶塔
眼睜睜要把白蛇來傷
奎星爺發慈悲救她逃走
只因她腹內懷有狀元郎
老法海面對許仙開言道
我賜你佛缽去把妖降
許漢文接過佛缽心腸硬
步履踉蹌遘奔錢塘
一路上點點飄殘桃杏雨
蕭蕭不斷柳風揚
顧不得連理枝狂風吹散
顧不得比翼鳥棍下傷亡
玉碎珠沉人不在
鏡花水月兩分張
穿大街過小巷來的多麼快
啟珠簾走進來這負心郎
白娘子見佛缽得得得得顫
戰兢兢玉體粉了面的焦黃
尊丈夫高抬手把奴容讓
止不住秋波兒淚灑千行
奴為你貪紅塵懶登仙界
奴為你產生下許家兒郎
曾記得游湖借傘百般恩愛
曾記得紅羅帳下會鴛鴦
五月初五端陽日
大不該夫妻對坐飲雄黃
三杯酒下咽喉醉倒銷金帳
顯原形嚇的兒夫命見閻王
奴為你長壽山盜回了還陽草
還與那護山的神將大戰了一場
多虧那壽星爺發了惻隱
賜了那保命丹下了山崗
我進門來用金簪橇牙關把金丹灌下
搭救兒夫轉還陽
我只說到金山你是燒香還願
這飛災橫禍受欺殃
到如今你手托佛缽回家轉
口口聲聲要把妖降
看起來紅顏自古多薄命
空叫我眼淚流干寸斷肝腸
奴好比月當空被烏雲遮上
奴好比瓦上霜難見日光
奴好比弓斷弦回天無術
奴好比東流入海隱入汪洋
痛哀哀忙把嬌兒懷中抱
腹內痛心內苦淚灑胸膛
再吃口為娘斷腸乳
從今以後離了親娘
埋怨休把娘埋怨
埋怨你爹喪了天良
回頭忙把青兒妹妹叫
你與我扶養這小兒郎
忙把嬌兒遞過了去
霎時間佛缽放了豪光
白娘子壓在了雷峰塔
終朝每日受凄涼
好可嘆十八年災數才滿
許夢嬌中狀元在這雷峰塔下見了親娘
(4)白蛇傳的歌詞有哪些擴展閱讀:
《白蛇傳》傳說源遠流長,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其餘三個為《梁山伯與祝英台》《孟姜女》《牛郎織女》)。
白蛇傳在清代成熟盛行,是中國民間集體創作的典範。描述的是一個修煉成人形的蛇精與人的曲折愛情故事。故事包括篷船借傘,白娘子盜靈芝仙草,水漫金山,斷橋,雷峰塔,許仙之子仕林祭塔,法海遂遁身蟹腹以逃死等情節。表達了人民對男女自由戀愛的贊美嚮往和對封建勢力無理束縛的憎恨。其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並以此故事為原型拍攝了多部影視劇作和動畫片。
《白蛇傳》在中國廣為流傳,開始時是以口頭傳播,後來民間以評話、說書、彈詞等多種形式出現,又逐漸演變成戲劇表演。後來又有了小說,民國之後,還有歌劇、歌仔戲、漫畫等方式演繹。到了現代也有根據《白蛇傳》拍成的電影,編排成的現代舞,新編的小說等。這個故事以《白蛇傳》的名字出現大抵出現在清朝後期,之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名字。
《白蛇傳》不但在國內流傳,在日本也有拍成的電影。法國漢學家儒蓮也曾將《白蛇傳》翻譯成法文。
由於《白蛇傳》的故事早期以口頭相傳為主,因此派生出不同的版本與細節。原來的故事有的到白素貞被鎮壓到雷峰塔下就結束了,有的版本有白蛇產子的情節,還有版本有後來白蛇之子得中狀元,祭塔救母的皆大歡喜的結局。但這個故事的基本要素,一般認為在南宋就已經具備了。
目前發現《白蛇傳》的最早的成型故事記載於馮夢龍的《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清代初年黃圖珌的《雷峰塔》(看山閣本),是最早整理的文字創作流傳的戲曲,他只寫到白蛇被鎮壓在雷峰塔下,並沒有產子祭塔。後來又出現的梨園舊抄本(可能是陳嘉言父女所作,現存本曲譜已不全),是廣為流傳的本子,有白蛇生子的情節。
清朝乾隆年間,方成培改編了三十四齣的《雷峰塔傳奇》(水竹居本),共分四卷,第一卷從《初山》《收青》到《舟遇》《訂盟》,第二卷是《端陽》《求草》,第三卷有《謁禪》《水門》,第四卷從《斷橋》到《祭塔》收尾。《白蛇傳》故事的主線綱架自此大體完成。
而這出戲的本子,在乾隆南巡時被獻上,因此有乾隆皇帝御覽的招牌,使得社會各個階層的人,沒有人不知道《白蛇傳》的故事了。後來在嘉靖十一年,玉山主人又出版了中篇小說《雷峰塔奇傳》。嘉靖十四年,又出現了彈詞《義妖傳》,至此,蛇精的故事已經完全由單純迷惑人的妖怪變成了有情有義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