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語歌怎麼都不押韻
這里僅說最常見的押尾韻的情況。語音上說,只有五個主要母音的日語語音系統是音節數量相當少的(差不多一百個而已),因此在表達完整意思的情況下要押韻(卻不重復相同音節)反而很難,而且即使押了也沒有突出印象。語法上說,日語語序是「主賓謂」,謂語動詞放在最後,所以正常句子的最後一個詞就是動詞活用的助動詞語尾,造成所有語尾都一樣(如普通尊敬體末尾都是 です/ます),無法押韻。另外,不像中英文為了押韻可以臨時改換語序,日語是黏著語,所以倒置的每個部分仍須有助詞粘著其後來保持意思通順,於是句末最終依然是起語法作用的那幾個常見助詞。所以日本傳統詩詞,不重押韻,而講究節拍,即非「韻文」而為「律文」。日語語音是非常講究「拍」(モーラ、mora)的(這個概念和普通中英文的「音節」不一樣,撥音促音長音都要加算一拍),比如俳句必須是「五・七・五」,和歌(長歌、短歌)都講究固定的律,如「五七五七七」等。當然這只是傳統日文的情況。現代音樂,如 rap 饒舌音樂的作詞者開始模仿外語的方式進行日文歌的押韻創作,但一般也很少一致押尾韻,而是換韻等其他技巧,而且這些歌詞若當作普通日語來閱讀時有很多不自然的地方。
1.日語母音少,有基本上都是開音節,就算不去押尾韻照樣音樂感很強2 日本傳統的詩就從來沒講究過音韻,反而更講究節奏。3 部分現代音樂作品也不盡然。提問者可以聽聽日語的rap,那個是各種強行押尾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