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評價《虞兮嘆》的歌詞
從記敘文寫作結構的角度分析,《虞兮嘆》的歌詞緊緊圍繞著「開頭--過渡--主體--結尾」的邏輯組織材料,主體部分簡練地提及楚霸王一生的主要經歷:巨鹿之戰、垓下之圍、烏江自刎,過渡自然,結構完整而清晰。
一、開頭「楚河流沙幾聚散日月滄桑盡變換」「楚河流沙」寓意楚河漢界,諸侯聚散如流沙。項羽平定天下後,分封18路諸侯。然而不久後,統一的帝國如流沙般分崩離析,最終迎來項羽和劉邦在鴻溝長達4年的對峙。
「日月滄桑盡變換」,王朝更迭,天道輪回,天地間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從戰國到秦,從秦到楚,再最終歸漢,歷史的長河滾滾向前。前兩句作為開頭,闡明了一個亘古不變的道理:天道輪回,王朝更迭。
二、過渡「亂世多少紅顏換一聲長嘆」在王朝輪回中,蒼生陷入亂世,無人可倖免。紅顏薄命,身處亂世更加可悲可嘆!安史之亂中死於馬嵬坡的楊玉環,五代南唐的小周後,明末秦淮八艷中的陳圓圓……本句以「亂世」承接開頭的「聚散」和「變換」。
並用「紅顏」為下文虞姬的出場做鋪墊。
三、主體主體部分按照時間順序安排,從「巨鹿之戰」到「烏江自刎」,層次清晰。「誰曾巨鹿踏破了秦關千里兵戈血染終究也不過是風輕雲淡」巨鹿之戰是項羽的成名之戰,破釜沉舟,5萬楚軍擊潰40萬秦軍。
一解趙國之圍。《史記》記載,項羽戰後召集諸侯聯軍,他們皆跪地前行,不敢仰視。可終究不過是過眼雲煙,眼下還是被劉邦困在垓下,猶如龍陷淺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