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旋律和歌詞有什麼樣的關系
在歌詞的寫作過程中,有什麼樣的技巧呢?
一、歌詞寫作的最基本語言技巧,就是通俗易懂。在歌詞寫作中我們常用一些比喻的手法,但是這些喻體一定是人們所常見的,能夠迅速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一個完整的影象。如果影象太遠,那麼人們就會有一種模糊感,這樣不利於傳唱。而清晰的影象則可幫助人們理解歌詞。象我們剛流行過的<兩只蝴蝶>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親愛的,你慢慢飛,小心前面帶刺的玫瑰。親愛的,你張張嘴,風中花香會讓你沉醉。親愛的,你跟我飛,穿過叢林雲看小溪水-----一下就抓到了人們的思想感情,一下就把人們帶到了那種意境之中。
二、歌詞寫作中的另一個寫作技巧,就是要語言精練,准確。歌詞的語言精練很重要,一個字能表達的意思決不用兩個,這需要語言的基本功,需要把握語言的能力。這個基本功不是一朝夕能練就的。需要閱讀大量的書籍,積累大量的詞彙,才能完成。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在神」這話總結的很精闢,只有破萬卷書,行萬里路,才能順手拈來。在這點上,我覺得杜鑫的未知數就寫的很到位:「沒有出路,就不如給我祝福,讓愛情光榮地結束。沒有祝福,到少也能給點幫助,讓彼此坦成地認輸。沒有幫助,最好也能劃分清楚。讓身份不太模糊----語言非常精練准確。
三、歌詞寫作中的外來語。由於東西方的文化交溶,現在的歌詞寫作中外來語越來越多,構成了歌詞寫作的又一亮點。現在很多優秀的歌詞作者都在引用外來語,港、台歌曲中猶為多一點。當然這和它特定的歷史背影有關,但是它也是一個信號。早在李安修的<單純的女孩>中,就跳躍式的出現了一個lauc和project兩個單詞,到後來許多歌曲是竟出現了整段整段的英語。這些外來語穿插在華語歌詞中,更增加了歌詞的感染力,猶其對年輕的歌迷們更是一種吸引。
總之,歌詞寫作的語言技巧很豐富,我們在歌詞寫作過程中,要能盡可能地多注意流行歌曲的發展動向。為歌詞創作提供更多的養料。
一、 歌詞的特點
我們<歌詞廣場>建立很久了,從建立到現在有很多詞作者光臨廣場,使廣場增色不少,但總體來看,比<原創詩歌>欄目辦的要差幾分,究其原因在哪呢?主要是有些作者在意識中很模糊,不知道詩與歌詞有什麼區別,更不知道歌詞有什麼基本特點。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得先了解什麼是歌詞?歌詞與詩的關系是什麼?歌詞與詩有什麼區別?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一談個人的看法。單從藝術形式上來看,歌詞與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它們都是詩的一種形式,在遠古歌詞和詩實為一體的,這一點從原始的民歌到唐詩、宋詞、元曲基本上都是配樂而唱的,這是我國詩歌的傳統特色之一。所以說它們的起源都是歌詞,只是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藝術的發展,詩才和歌逐漸分離出來,變成了可唱的和不可唱的兩種不同形式,這時人們習慣地把可唱的詩叫歌詞;而不可唱的則叫詩。其實追溯起來,它們是同根同源的姐妹藝術。
配樂的詩與不配樂的詩,從藝術上看都是詩,所以歌詞具備詩歌寫作的全部特徵及表現手法,所不同的是歌詞是需要配樂的,因此,它要簡潔利於傳唱,更利於被人們所接受。而從結構上看,由於它要配樂傳唱,它的語言、聲韻及表現手法等,要符合音樂規律。也就是說,歌詞寫作在某種程度上,要受到音樂節奏及旋律的制約。
歌詞作為歌曲的靈魂,是歌曲的有機整體。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歌曲的質量。我們可以看一看,凡是能夠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傳唱開的歌曲,都有一個很有意境的好詞相配。那麼什麼是好詞呢?就是有著生動的語言,鮮明的形象,富於時代感的歌詞,都是好歌。象八十年代席捲大陸的台灣校園歌曲<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外婆的澎湖灣><爸爸草鞋>;象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的,配合香港回歸<中國心><萬水千山總是情><人在旅途><萬里長城永倒>;象進入新世紀後出現<常回家看看><兩只蝴蝶>等一批優秀歌曲。詞的意境都很美,語言都很生動。好的歌詞能夠啟發曲作者的創作慾望,能激發曲作者的創作靈感,能把曲作者帶入到那個美妙的意境之中,從而創作出附合歌詞意境的曲子,從而達到詞曲為一的藝術效果。古人說:「好馬配好鞍」好詞配好曲,才能達到較高的藝術效果。
總體上來講,好歌詞就是有較深的思想內含及外延,能夠高度地概括現實生活和人們的思想感情。是通過生動的文學語言,刻畫出鮮明的藝術形象;歌詞的語言要通俗易懂,知短小精悍,能夠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歌詞的寫作要韻律和諧,節奏起伏,富於樂感,好唱易記,通俗易懂。
B. 如何將歌詞與旋律完美結合
先記住高潮部分,然後再多聽幾遍,這樣就很容易記住啦!希望你學有所成! 先聽熟旋律然後在把歌詞帶進去跟著唱唱多幾遍這樣最容易記住歌詞 一邊聽一邊看歌詞,多聽幾遍多看幾遍。我覺得用51mike來學歌不錯,一邊看mv一邊還可以錄音的。 喜歡歌曲的人記歌詞應該很快..我聽歌聽兩遍就可以記住..我想應該要把歌曲的旋律和歌詞融為一體,然後揣摩歌詞的意境.這樣記應該很快吧~(記住看歌詞時不能做別的事,要專心) 歌詞不能死記硬背,要跟著旋律去唱。多唱幾遍。容易混的地方單獨記一下就可以了可以達到旋律就下意識的唱多聽幾遍歌 一定要熟悉曲子 看著詞跟著唱 理解性地記憶 幾遍之後不看詞 憑記憶唱 其實只要自己喜歡或很想學會 很快就能會 加油!
C. 歌詞的聲調與旋律的關系
在音樂作品中,樂音之間按照一定的思維方式、邏輯關系和語言聲調的趨向變化等要求依次組織在一起,形成曲調線。其中一個基本要素,即曲調在音高趨向變化上的運動形態。這種以音高趨向變化為主體的樂音運動形態,是受方言聲調的四聲趨向影響和制約的。
〔逐明按:旋律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是指節奏、曲調線和調式的綜合體。狹義旋律就是「曲調線」,即不同音高的音調連貫形成的線條。〕
在語言和音樂的關系中,除聲韻因素外,直接影響音樂曲調風格的主要表現在一是每個聲調調值在音高趨向上的變化和每個聲調起落發音相對的音高位置及其相對的音高差。二是在不同聲調連接時,而造成在音高趨向變化和起落發音相對的音高位置及其相對音高差所形成的音高對比。
語言是音樂的基礎,漢語字音的表義功能決定了各地方言聲調的音高趨向變化,從而影響音樂旋律進行中樂音的連接和組合,因此說方言的聲調變化是構成不同地區音樂曲調風格的基本依據。
D. 音樂中,詞和曲的關系是什麼
詞在整首歌里相對曲子而言只是一種裝飾而已。流行歌曲絕大多數也都是先作曲後索詞的,而且很多曲子由於沒有合適的歌詞而一直擱置箱底。作詞者不單純是會寫,還需對音樂有一定的悟性,根據曲子的旋律、節奏、所表達的意境配以相應的歌詞。後期還必須有編曲者對整首歌進行配樂的編排、潤色,才算是一首完整的歌。
同時也存在著同樣一首歌不同的表現形式的問題。《月亮代表我的心》有很多版本,唱得都很好,迪克牛仔和鄧麗君的風格截然不同。歌者所起的作用是對一首作品進行形象化的表達。曲與詞的完美結合,情感恰到好處,不張揚不宣誇。才是何謂的「曲、詞、名、唱的完美構建」了。
(4)為什麼寫出的歌詞跟旋律不配擴展閱讀:
所謂「唱法」,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有的演唱模式,這種模式直接影響著演唱的外在表現風格。就美聲唱法、民族唱法、流行唱法這三種唱法而言,因為唱法模式不同,故而風格也會有所不同。具體地說,三種唱法之所以在風格表現上有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是因為三種唱法在歌唱發聲的原理運用上的不同所致。美聲唱法注重發聲的技巧性和規范性,強調聲音的共鳴和掩蓋,在生理上要求喉頭向下使喉嚨充分打開,追求具有強烈穿透力的「面罩集中點」以獲得高質量的聲音效果。
民族唱法則注重歌唱發聲的自然性,強調行腔與咬字的有機結合,主張「字」正才能「腔」圓的基本觀點,追求「字清」而「韻正」的傳統格式。而流行唱法則更多的是注重「感覺」,強調樂感和摹仿在歌唱中的重要性,追求聲音的個性與特色,以及「口語化」式的演唱風格。由此可見,三種唱法從演唱模式到風格表現上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E. 歌詞怎麼與音樂搭配起來唱歌
多聽,一定要用心聽,唱歌跑掉是很多人的通病,有人些唱的好也就是音樂的節拍和節奏把握的好
剛開始的話,也就是好好聽,然後跟著音樂的感覺唱,跟得上原唱的節奏,一般都不會跑掉了~
除了有些歌,真的需要感情投入的例外~
下面是一些詳細的小方法
1.如果你是一個音準很差的人,而且跟著琴唱譜子又找不到節拍的人,那麼,你可以試著一邊開著原唱一邊拿出簡譜出來唱。這樣即可以練到音準,也可以練到節拍!而且,聲音的位置跟著原唱也可以找到唱曲的感覺、聲音的位置。
2.每天至少要唱十首歌的歌譜。這樣就會形成一種音樂記憶。使你以後在看到譜子後,看譜速度會提高,記譜的旋律會快。而且不容易走調。
3.走調經常出現的原因:
A一般每個人天生下來的音準都還可以。但是要達到專業的音準,比如半半度,半半半度之間的音準有時候就會有些偏差。但是一般的人可能沒經過專業訓練是聽不出來的。像這樣的一些人,在小地方唱唱卡拉OK不需要去參加什麼比賽、演出,在這里騙騙人還是可以的。
B但也有些人,唱歌的位置很高,音質也相當好。也經過了專業訓練,可是,為什麼卻音準跑調得太歷害了呢?這有幾點原因:一是這個人太注重歌曲的情感,氣息一旦過了頭,或是頂不住就會出現音偏高或偏低。
二是這個人平時比較注重的是專業聲樂唱歌的訓練,而不去注重音準節拍的重要。所以,每次唱歌前從不唱譜,也會造成這種的差異。像這樣的一類人,到最後是痛苦的,因為他/她可能可以達到專業的最高的境界,感情的最頂峰。可是因為唱歌基本的要素:音準、節拍、節奏沒有達到,而浪費了一副好嗓子。
C還有一部份人,這些人平時可能從小就是學琴的,音準出奇的好,可是為什麼一上台,就找不到音了呢?這有的是上台時太緊張,氣息沒有運用好,一般常見的上台跑調是因為一個空間、磁場、話筒的變化
而使選手們一般找不到自己平時的音色了。有的聽不到伴奏,因為一般上台時可能下面的觀眾聽得到很大的音樂,可是選手們聽到的音響的聲音是空的。這種空就好像伴奏的聲音是一種遙遠地方傳來的打鼓那種空。一旦你用對了平時歌唱的方法才會與這種空融合。加上有些選手因為平時練聲到高音是喊的,而在話筒里卻傳不出來。因為話筒里只傳有穿透力的聲音,相反,這種很空的穿透力聲音可能只需要很輕很小的音量就可以傳出來了。
所以,一個環境、物理、音質的變化也會使聲音走調。這就需要選手們有豐富的演出上台與和音響的經驗。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找到你的天籟之聲。(還有就是去錄音棚錄音的時候這種走調的情況會更嚴重。
呼吸時那個階段的氣最適合唱歌,呼氣階段;
如何唱好高音部分,氣往下沉;
最簡單的唱歌准則,放鬆,享受
糾正唱歌跑調有方法
一、歌唱的呼吸
我們平時生活中採用的是自然式呼吸,這種呼吸很淺,不能用於歌唱。歌唱的呼吸是比較深的腹式呼吸法,即氣要吸到腰的周圍,然後利用呼氣肌和吸氣肌的對抗,找到用力的支點。唱歌時要一直保持這種狀態,聲音完全由氣息來控制,這就是人們說的「聲*氣傳」。
下面介紹幾種有效的練習呼吸的方法
1.吸氣
想像自己處於一個美麗的花園之中,想深深地聞一下鮮花的異香——這就是歌唱的吸氣,這樣吸得才深。吸氣以後,像打噴嚏之前那樣短暫的一憋,體會一下腰周圍的擴張、膨脹的感覺,找到這種感覺是歌唱的關鍵。
2.呼氣
呼氣的方法就是利用橫膈膜的力量,把腰圈擴張的感覺一直保持住。呼氣要均勻、舒緩。各位可以准備一張10平方厘米大小的薄紙片,放在牆上,距離它4—6公分,用口吹氣使之不落地,半分鍾以上便為合格。也可以代之以一支燃燒的蠟燭,對著火苗發「u」音,正確的
氣息是火苗倒而不滅。
3.怎樣訓練橫膈膜的力量
橫膈膜的力量對氣息的保持和聲音的力度都很重要。傳統的訓練方法有:
(1).數數字:深吸一口氣,利用腰圈的力量保持住,從1開始數,數到60為合格。數數要均勻,有節奏,不能偷氣。
(2).吹灰:深吸一口氣,然後像要吹掉桌上的灰塵一樣往前吹氣,一慢二快,體會橫膈膜的力量。
(3).多做仰卧起坐,增強腰腹的力量。
二、歌唱的共鳴
有了正確的呼吸後,便可以開口唱歌了。要使歌聲圓潤、悅耳,必須利用共鳴。我們唱歌主要利用的共鳴腔體有胸腔、咽喉、鼻腔及頭腔,聲音要好聽,必須在唱高、中、低音時都有部分胸腔以上的共鳴,也就是「聲音的高位置」。
1.歌唱的基本狀態
要獲得聲音的高位置,必須放鬆喉頭,內收下巴,這兩個器官不能在歌唱中使力。一般人唱高音都是*擠壓喉頭發聲的,這是錯誤的發聲方法,不能獲得美妙的聲音。應放鬆喉頭,使之成為氣息的通道,然後抬起軟齶,提笑肌(即保持微笑的狀態),使聲音能通向鼻腔。
2.共鳴的位置
一般來說,演唱時低音以胸腔共鳴為主,到中音、高音後,高位置共鳴腔比例逐漸加大,以鼻腔、頭腔共鳴為主。
以上講的都是歌唱發聲的基本要領,各位必須多多練習,熟能生巧,這樣才能唱出美妙動人的歌聲。另外,通俗歌曲演唱還有許多表現韻味的技巧,如顫音、哭聲、氣聲、挑音、噎音等等
唱歌練聲法(9法)
唱歌最令人沮喪的事,莫過於走音。
一咪在手滿以為唱它一回輕輕鬆鬆,誰知道沒有人在場還可以算中規中矩。那曉得在眾人面前唱歌,歌聲會變了調,連呼吸都不受指揮。
好歌慢慢練,既然喜歡唱歌,「走音」這問題非要解決不可。
基本法第一條:練氣,練氣切要把喉部及胸腹一起放鬆,然後一收一放,一次有聲,一次光是呼吸,來回十多次後,唱一首喜歡的歌,唱時一定要口型如半月
(之二)
話說經過第「一招」練聲法,第「二招」應當粉墨登場。
方法━━全身放鬆,深深吸入一口氣,跟著微微乘著氣息由 I 至 I 歌唱,再吸入另一口氣,快速而又暢通的亮聲「呵」出音階。
此法有助增加氣量以及發聲明亮。不過,有些練唱者共鳴較淺窄,可能經過有「動機」的鍛煉發覺喉緊氣速。如遇到這情形。請倒一杯溫暖的白開水,……
詩曰:喝一口,拍拍胸口。繼而用手按摩全頸及喉嚨,如此這般,有助血液循環及開闊胸腔及口腔共鳴。
(之三)
話說「兩招」過後,應該輪到第「三式」上場。請兩手輕傍左右兩邊肋骨(腰上一點),然後吸氣,在吸氣時要感覺到兩邊肋骨橫向擴張,手請仍保持原狀,跟著收小腹把氣呼出,呼氣之時保持擴張兩邊肋骨。然後放鬆全身,再重覆一次、兩次、三次一直到十七、八次吸氣。這「一式」的目的是,把肺活量增強,同時亦提升人體張力。唱歌的首要條件是有聲有氣。好了,是否覺得胸口漲悶,甚至頭重喉嚨乾涸?用一小茶匙紅茶葉加些冰糖,重溫上次所寫的:「喝一口,拍拍胸口。」不過今回拍的地方范圍多幾處,連腹部亦拍拍它,對練聲練氣非常有效。
(之四)
第四式。眼望遠方,咀吧唱喜愛的歌,唱歌時候,兩手輕按小腹,即所謂意守丹田。
為什麼須要兩手輕按小腹?這樣可以帶動思想集中。人的意念非常飄忽,按小腹是把聲音確保「夠深」,即在丹田發聲。
既然開始了丹田發聲,即是練習歌唱有更高的要求,如此,如此,請各位網友切記一、二、三式,不可有所偏廢。
(之五)
丹田發聲是所有圓潤、明亮、美的聲音出發點。不過要達到聲音通透明亮,真的非一朝一夕的功夫可如願以嘗。努力加油進入第五式━━
合咀「Hum」1 2 3 4 5 6 7 I 再從高聲區「Hum」回起音點。練聲時兩旁肋骨微微向橫擴張,聲音要發自小腹直通達至鼻樑,而喉嚨一定要放鬆。
目的:是發展鼻腔及口腔之間的共鳴。
又是一句老話,溫故知新。
(之六)
第六式,震音及彈跳音━━
1.吸氣,氣要吸得深。
2.用唇打出 1 2 3 4 5 6 7 I 音階,發聲時,兩邊肋骨微擴張,小腹與雙唇配合彈跳。
3.咀巴張開成圓型,以「呵」音配合腹部彈跳,從 1 至 I。
目的:練就一把有力及有彈性的歌喉。
(之七)
重點是練習咬字清楚。
首先把發聲部份調整,
一.拍拍胸口,清清腔口。
二.吸氣要深,吸氣時兩旁肋骨向橫擴張,目的是調節共鳴通順。
三.放聲吐出「開、齊、撮、合」四個字,原因━━開,是把口腔張大;齊,發出齒音;撮,讓字音集中;而合的意義是鍛煉唇音。
這是練習吐字清楚的第一步,請各位緊記各式練習。
(之八)
有朋友問:「唱歌走音,高音不成,低音不就,想一展歌喉,可惜開口難聽,我該如何?」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大的唱歌缺憾,現在就「走音」作題目。
1.慢慢擴張「橫膈膜」,深深吸氣,支持著不要把氣呼出。
2.支持的氣息到了頂點,馬上用手以快速節拍;拍拍胸口大聲用不規則的「呵」音隨氣而「呵叫」。
3.兩手前後左右拍打及按摩頭部,力度要適中,目的是令頭腔共鳴提升。
注意:這招非初學者的歌唱「良方」,如果初來訪客,敬請由歌唱第一式作起步點,後會有期。
(之九)
練習連音━━
首先吸氣,吸氣時兩旁肋骨微張,氣吸至七分滿便可以,因為吸氣太深,太滿反為令人容易泄氣。
唱出FA音,由1---/2---/3---/4---/5---/6---/7---/i
再以MA音重復以上音程,每唱四拍吸一次氣。
記著練音階的時候,吸氣呼氣要安靜,發聲不要讓聲音震抖。
目的:這一式是訓練歌聲的穿透力。
一連九式高唱入雲音波功,各位有心練歌朋友;可有一招一式按部就班練聲練氣練唱歌?
我用「暫別篇」這名字;是有用意的。「聲音」是看不見的東西,要擁有一把好嗓子,要經過很多不同的訓練方法,很多時不是依書而習,就可以得上歌唱大道。因才施教,因生理條件而判斷練聲方法,是至理名言。
我這九式練聲法,是獻給各方朋友作為打好聲底基礎的歌唱良方。請各位朋友持之以恆,將每一式反覆練習,時間定然證明你們聲音亮麗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