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唱歌時怎麼樣才能吐詞清楚
1、咬字是經過唇、牙、舌、齒、喉等分節發音器官,將字咬成各種不同的姿態。字要咬得正,咬而不死,咬歪了,就變成別的字了。
2、吐字是將唇、牙、舌、齒、喉等分節發音器官咬成的字准確清晰地發出來。唇、牙、舌、齒、喉等器官靈活有生氣的動作,不僅是咬字吐字清楚的條件,且能使聲音明亮動聽。
要做到「字正腔圓」,要注意唱好每個字的字頭、字腹和字尾。
1、咬好字頭。
字頭一般都是子音,子音是不能延長的,因此要咬得敏捷利索,著力點准。氣息要有一種爆發力,而且這種力量要一觸即散,咬而不死,「就像大貓叼小貓一樣」。音咬得過死就會影響字腹韻母的發音。
2、唱好字腹。
字腹就是母音,母音是字的發聲引長的部分,因此要發得圓潤豐滿,音韻准確要注意保持母音口形不變,氣息不斷,否則字就會含混不清。
3、收好字尾(歸韻)。
字尾要收得輕巧准確,歸得恰到好處。不歸韻字就會走樣,過早歸韻又會使聲音干澀,同時收尾要用氣息托在音韻之上。
做到了咬字正、吐字清、歸韻准,就會達到「字正腔圓」的藝術效果。
除此以外,還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1、字與字的關系
歌唱中字與字的轉換和銜接必須做到連貫統一,要使歌曲中每一個字就如用氣息這根「線」穿起來的一串珍珠。當歌曲中字音轉換時,應始終保持喉嚨打開的穩定狀態。無論字如何變化,打開的喉嚨腔體要保持相對穩定不變,在字音的變化中求不變。同時要把字都安放在同一個高部位的共鳴點上。盡管字點變化不一,聲點都只一個,在不統一中求統一,從而把字與字的過渡連接好、轉換好,達到「累累如貫珠」的藝術效果。
2.字與氣的關系
歌唱中每個字都必須在正確的呼吸支持下吐發,所有的字都要在氣息的軌道上走動和過渡轉換.用氣線將字貫串起來。如果氣息不足失去支持,就會聲跌字落;氣息過猛失去平衡,又會將字沖散走形。氣息不但支托著每個字,而且直接影響著字的力度感,如輕重、斷連等語氣的表現都與氣息的控制息息相關。因此正確的呼吸也是歌唱吐字的基礎。
3.字與聲的關系
在發聲時要求咽喉部必須穩定,而在吐字時又要求口腔的吐字器官靈活,這就形成了矛盾。要解決這個矛盾,主要是通過訓練,使歌唱者具備「兩張嘴」:一張是吐字的嘴——口腔的前半部,如唇、舌、齒等;另一張是發聲的嘴——口腔的後半部,即喉咽腔。吐字的嘴要靈活,發聲的嘴要穩定。但也不能因保持歌唱喉型的穩定,造成音包字或不收音等弊病;也不能因口腔吐字動作過大,而干擾聲音的線條。應使每一個字都唱在統一的共鳴腔體內,達到圓潤、清晰的目的。
4.字與情的關系
語言是人類思想感情的信號,字在歌唱中就是傳情達意的。因此必須做到「字里傳情」。僅此還不夠,必須通過吐字表現出一定的音樂形象和風格,才能「字里含形」。要弄清哪些字是音樂重音、邏輯重音、感情重音,對具有一定感情含意的字,都應加以強調和運用特殊的唱法給予潤色,唱出歌曲語言中的節奏、韻味、輕重、快慢、抑揚、頓挫及連斷的語調、語氣和語勢,達到情真意切的藝術效果。
B. 喜歡聽歌,總是抓不到唱歌詞的那個點,怎麼才能聽懂歌曲的節奏,比如在那個節奏點上開始唱歌詞
朋友你好~
你這是典型的唱歌節奏問題,平時聽歌多注意就行,這東西就得自己體會、琢磨。
每首歌都有自己的節奏點,前期練習多聽些節奏感強的,鼓點明顯的。
簡單說就是 每句的第一個音和最後一個音都是在鼓點上的,而且還是強音。
節奏不是大問題,自己用心聽,多跟伴奏唱唱,相信你可以唱得更好~
希望你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