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送別的作曲者是誰當時的背景
作曲:《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
背景: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拓展內容
歌曲描繪了長亭、古道、夕陽、笛聲等晚景。表現了告別友人時百感交集的離愁情緒。
❷ 《送別》最早是哪個國家創作的
美國歌曲。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41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❸ 《送別》的曲出自哪首歌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別》不涉教化,意蘊悠長,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堪稱完美。歌詞以長短句結構寫成,語言精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邃。歌曲為單三部曲式結構,每個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一、三樂段完全相同,音樂起伏平緩,描繪了長亭、古道、夕陽、笛聲等晚景,襯托也寂靜冷落的氣氛。第二樂段第一樂句與前形成鮮明對比,情緒變成激動,似為深沉的感嘆。第二樂句略有變化地再現了第一樂段的第二樂句,恰當地表現了告別友人的離愁情緒。這些相近甚至重復的樂句在歌曲中並未給人以繁瑣、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強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統一性,賦予它一種特別的美感。「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離愁,幽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聽來讓人百感交集。首尾呼應,詩人的感悟:看破紅塵。
❹ 《送別》這首歌創作於哪一年
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
19世紀美國音樂家J·P·奧德威作有一首歌曲《夢見家和母親》(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
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期間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李叔同的《送別》,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
從歌詞上來說,《夢見家和母親》、《旅愁》、《送別》分別是三位藝術家的個人創作,是三個獨立的作品。
《送別》的歌詞類似中國詩詞中的長短句,有古典詩詞的文雅,但意思卻能平白易懂;整個中文歌詞與曲調結合得十分完美,幾乎不能被發現是譜曲後重填詞的歌曲。
《送別》這首歌的歌名常被誤作為「驪歌」,雖然《送別》是一首驪歌,但「驪歌」並不是它的名字。
《送別》和《旅愁》兩首歌曲在中日兩國都分別廣為流傳直至今日,但英文的《夢見家和母親》在美國卻沒有被人們記住,如今已少有人知。
(4)送別歌詞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影響
1、 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 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 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 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 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 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❺ 《送別》的背景是什麼
書寫送別背景
弘一法師在俗時,「天涯五好友」中有位叫許幻園的;有年冬天,大雪紛飛,當時舊上海是一片凄涼;許幻園站在門外喊出李叔同和葉子小姐,說:「叔同兄,我家破產了,咱們後會有期。」說完,揮淚而別,連好友的家門也沒進去。
李叔同看著昔日好友遠去的背影,在雪裡站了整整一個小時,連葉子小姐多次的叫聲,彷彿也沒聽見。隨後,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內,把門一關,讓葉子小姐彈琴,他便含淚寫下:「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的傳世佳作。
(5)送別歌詞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15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❻ 送別的歌詞
《送別》
外文名稱:Farewell
Song
(Song
Bie
Ge)
發行時間:1941年
填詞:李叔同
譜曲:安東尼·德沃夏克
編曲:李叔同
音樂風格:時代曲
歌曲語言:漢語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著名布拉格(現屬捷克)音樂家安東尼·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的第九交響曲《自新大陸》的第二樂章。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具體歌詞:
李叔同版
送別(廣泛版本)
詞: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豐子愷手抄本
李叔同《送別》手跡似未留存。《送別》最初發表版本見於裘夢痕、豐子愷合編的《中文名歌五十曲》。此書收入李叔同作詞作曲或者填詞的歌曲作品十三首。
1927年8月由開明書店出版。有人說此書在1921年出版,是錯誤的。此書的歌詞字體不是標准印刷體,而是手寫體。書寫之人正是編者豐子愷。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全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曉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曉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孤雲一片雁聲酸,日暮塞煙寒。
伯勞東,飛燕西,與君長別離。
把袂牽衣淚如雨,此情誰與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朴樹版
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片尾曲
長亭外
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今千里
酒一杯
聲聲喋喋催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❼ 歌曲《送別》的歌詞
送別
譜 曲: John Pond Ordway
編 曲:朴樹
演 唱:朴樹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天之涯
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問君此去幾時還
來時莫徘徊
(7)送別歌詞是哪個國家的擴展閱讀:
《送別》是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主題曲 ,由李叔同作詞,John Pond Ordway作曲,朴樹演唱。
創作背景:
將《送別》這首經典老歌作為《廚戲痞》的片尾曲,朴樹拿出了十分的誠意,除了參與演唱外,編曲、製作也均由他一手操辦,留聲機的摩擦聲、孩子的歡鬧聲和相機快門的聲音都讓這首熟悉的歌曲充滿了一種淡淡的情懷。觀眾看完《廚戲痞》也有感而發:「影片片尾的黑白照片配上《送別》的曲子,成了全片最動人之處。」
沉寂十年的朴樹友情演唱的《送別》70秒版本在網路上曝光,引起廣泛熱議。同時,這首歌作為管虎執導、三大影帝張涵予、劉燁、黃渤領銜主演的電影《廚子·戲子·痞子》的片尾曲出現,令人倍感期待。
有別於電影中使用的版本,朴樹精心製作的完整版《送別》MV中,張涵予、劉燁、黃渤、梁靜等主演的青澀模樣照片和電影畫面,以黑白影像形式出現,氛圍尤其煽情。
❽ 《送別》這首歌在中國有多出名,國外呢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P·奧德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奧德威是「奧德威藝人團」的領導人,曾寫過不少藝人歌曲。 李叔同留日期間,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於1941年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如今《旅愁》在日本傳唱不衰,而《送別》在中國則已成驪歌中的不二經典。沈心工也曾根據《夢見家和母親》寫過一首《昨夜夢》,但最終沒有抵得過李叔同《送別》的光芒。
❾ 歌曲《送別》是我國哪部電影里的插曲,它的詞作才是誰,曲調源自哪個國家的歌曲
城南舊事,李叔同,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