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科學人物知識大全

科學人物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11 08:41:22

『壹』 中國近代史上的大科學家有哪些他們的簡介呢

梁守槃(1916年4月13日~2009年9月5日),福建福州人,導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導彈與航天技術重要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33年(17歲),受當時「科學救國」、「工程救國」熱潮影響,考入清華大學機械繫航空組,從此走上「航空救國」之路。193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攻讀航空工程;1939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45年到杭州浙江大學航空系任教授;1949年任浙江大學航空系系主任。中國導彈之初,梁守槃被任命為總體設計師,於1960年11月5日,中國仿製的第一枚液體近程彈道導彈發射成功,從而揭開了中國導彈事業的序幕。闖過了航天事業初創時期一系列技術難關。1956年梁守槃(40歲),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梁守槃成為首批科技工作者,為「兩彈一星」工程正式奠基。主持和組織研製成功亞音速、超音速、小型固體三個系列岸對艦、艦對艦、空對艦多種海防導彈,C801超音速固體反艦導彈,低空超音速反艦導彈c101,東風一號,東風2號導彈,鷹擊8號等一糸列導彈。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美國國際空間大學創辦者協會初始會員,中國工程熱物理學會理事長。獲國家科委一等功、部一等功等榮譽。獲一項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特等獎。獲中國航天事業五十年最高榮譽獎。
中國一糸列導彈從梁守槃開始。他不是兩彈一星成員,但他是兩彈一星的奠基者。破除萬難為航天事業初創奠定基礎,一生共獲兩次一等功勛,純金功勛,閃閃發光,可見他在導彈和航天居功厥偉。
沈元(1916.4.28-2004.5.30)福建福州人,空氣動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中國航空航天高等教育事業開拓者和教育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51年,清華大學成立航空工程學院,沈元被任命為院長。1952年,中國將8個大學的航空系合並成立北京航空學院,沈元參加組建工作並任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在培養航空航天科技人才做出了重大貢獻,,在空氣動力學方面有卓越建樹。在北京航空學院的籌建、辦學方針確定、專業設置、教學計劃制訂、師資及實驗條件建設、科研教學組織領導以及計算機在航空航天中的推廣應用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56年,他參與制定國家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預見到宇航事業和火箭、導彈工業需要人才的緊迫性,率先在全國高校中創建了火箭、導彈等方面的一整套新專業,這些專業的許多畢業生如今已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棟梁之才。他率領全校師生在北航自行設計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中型超聲速風洞,在教學和科研上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年輕型旅客機、探空火箭、無人駕駛飛機等型號的研製無不凝聚著他的心血和汗水。 沈元早年在福州英華中學任教,其間教過的學生中有後來成為著名數學家的陳景潤,他是陳景潤開始對「哥德巴赫猜想」產生濃厚興趣的啟蒙老師。60年來他一直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他從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實際及長遠發展需要出發,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領導作用。獲航空航天部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榮譽獎,獲航空航天工業部勞動模範稱號榮譽獎,獲從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績顯著」榮譽證書,獲1993年世界傑出知識分子」榮譽稱號及金質證章。北航高等理工學院也叫「沈元榮譽學院。北航最高榮譽獎叫「沈元獎章」 。
侯德榜(1890年8月9日~1974年8月26日),生於福建閩侯(今福州),科學家,化學家,赴美留學,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化工科學習,後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1921年獲博士學位。被選入美國最高榮譽sigmaxi科學會會員。他一生共獲20多項榮譽。譽滿國際化學工業界,英國皇家學會聘他為名譽會員,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和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也先後聘他為榮譽會員。中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近代化學工業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高士其(1905年11月—1988年12月19日,原名高仕錤,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區)鰲峰坊人,改名高士其,棄仕途旁和金錢旁不要,立志不做官,不愛錢,以科學家造福中國。1927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學士學位。1930年又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研究院。在中國極度需要科普的時候,為中國創作了400多篇科普論文,中國為記念他的貢獻,把國際的一顆行星命名為高士其星。科學家,化學家。細菌和病毒學家的中國化學科普事業的先驅和奠基人。
高魯(1877~1947)中國天文學家。字曙青,號叔欽。福建福州長樂人。1905年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留學,後來獲該校工科博士學位。1909年追隨孫中山參加同盟會。1911年回國報效中國。中國近代天文學奠基人之一。中國天文學會創始人。創造發明了天璇式中文打字機,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展示並獲獎。天文學家李元先生在一篇追念高魯的文章中曾建議,我國第一座假天館(即天文館)應命名為「高魯假天館」,以紀念這位我國近代天文界中不朽的偉大人物。對祖國近代天文尤其是科普的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中國為了記念他的功績,把國際上的一顆星命名為高魯星。中國天文學一代宗師。高魯集中西觀象學術之大成,對當時中國的科普以及他的天文知識起到了啟蒙的作用。
張鈺哲(1902.2.16-1986.7.21),福州閩侯人,(1923年),1926年,他以優異成績畢業於芝加哥大學天文系。留在該校葉凱士天文台做緯度測定工作。 [隨後在葉凱士天文台 觀測研究工作。1929年,以論文《關於雙星軌道極軸指向在空間的分布》獲芝加哥大學天文學博士學位。 同年,張鈺哲歸回報效祖國。譽滿國際天文學界,國際天文學界為了紀念他,將美國哈佛大學天文台1976年10月23日發現的一顆新星命名為「張鈺哲星。可見他在國際天文學界的地位之崇高。中國天文學的最高獎—張鈺哲獎,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國近代和現代天文學家,科學研究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恆星天文、航天和中國天文學史等方面, 中國近代天文學的奠基人。
林幾(1897~1951),1897年12月20日出生於福建福州一書香世家。1918年考入北平醫學專門學校(北京大學醫學院前身。1924年由校方派往德國維爾茨堡大學醫學院學習兩年,專攻法醫學,後又在柏林大學醫學院法醫研究所深造兩年。1928年畢業,獲醫學博士學位。創建了法醫學科和法醫研究所。創辦《法醫月刊》;建立「法醫學研究會。在醫學院創建了法醫學科和法醫研究所,增設病理、物證、人證、化驗等研究室,添設所用的儀器設備,為培養法醫人才、接受檢案和法醫研究工作創造了條件。新中國成立後,他編審法醫學教材,為新中國培養了第一批法醫檢驗人才。他為醫本科學生或者將從事司、檢、法工作的學生上法醫課時,編著出版了不同要求的法醫學教材。如《醫師用簡明法醫學》、《法官用法醫學講義》、《犯罪偵察學》、《犯罪心理學》等。他主要論文有「二十年來法醫學之進步」、「最近法醫學界鑒定法之進步」、「疑案鑒定實例」、「法醫學史」等40多篇,分別發表在《中華醫學雜志》、《北平醫刊》、《法醫月刊》等雜志上。中國近代和現代法醫學創始人,法醫科學奠基人。

薩本棟(1902年7月24日—1949年1月31日),字亞棟,福州閩侯縣人,物理學家、電機工程專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24年,從斯坦福大學畢業,獲得工學士學位,之後進入麻省伍斯特理工學院。同年,從伍斯特理工學院畢業,獲得電機工程學士學位,旋即轉習物理。1927年,從伍斯特理工學院畢業,獲得理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應聘為伍斯特理工學院研究助理及西屋電機製造公司工程師。1935年9月,應邀為美國俄亥俄大學電機工程系客座教授。在美國電氣工程師學會學報上發表了論文《應用於三相電路的並矢代數》,引起國際電工理論界的強烈反響,被認為是開拓了電機工程的一個新研究領域。獲得美國的「1937年度理論和研究最佳榮譽獎。用英文撰寫成專著,被譽為物理學、電機學巨著。開創了中國科學家編寫的自然科學專著被外國人採用為教材的先例。1937年3月放棄高薪厚祿,回國報效中國。他以非凡學識、才智,高尚修養為中國教育貢獻巨大。並獲中國電機工程師學會第一次榮譽獎章。中國物理學開拓者,中國物理學家一代宗師,物理電子學新領域的雙奠基人。
吳憲(1893-1959),福建福州人。生物化學家、營養學家、醫學教育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1912年赴美入麻省理工學院攻讀造船工程,後改習化學,1916年獲理學士學位後留校任助教;1917年被哈佛大學醫學院生物化學系錄取為研究生;1919 年獲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任北京協和醫學院生物化學系任教;1946年任中央衛生實驗院北平分院院長兼營養研究所所長。吳憲一生發表研究論文l63篇,專著3種。他開拓的領域主要包括:臨床生物化學、氣體與電解質的平衡、蛋白質化學、免疫化學、營養學以及氨基酸代謝等方面,此外,還涉及到性激素、抗生育等方面。美國學者里爾頓·安德森(J·Reardon-Anderson)將他譽為「中國化學的巨人」,並評價道:「毫無疑問,吳憲是20世紀前半葉中國最偉大的化學家,或者說是最偉大的科學家。當他在1919年發表他的第一項研究時,在中國還沒有任何一類的化學研究。他在國際上,是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美國化學會會員、美國生物化學家協會會員、美國實驗生物學和醫學會會員、荷蘭《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報》顧問委員、原德國自然科學院名譽院士、美國亞拉巴馬州科學院院士、美國自然科學榮譽學會(Sigma Xi Society)會員,以及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營養顧問委員會常務委員(1948-1949年)和熱能需要量委員會委員(1949-1950年)。他的名字被收入《國際醫學名人錄》(International Who's Who in World Medicine)、《美國科學名人錄》(American Men of Science,第九版)、《中國名人錄》(Who's Who in China)、以及《科學家傳記大辭典》(Dictionaryof Scientific Biography)等書。他開拓的《一種血液分析系統》引發了一場血液化學方面的革命。吳憲對於國際生物化學和中國科學事業的貢獻卓著,並贏得了國際學術界的崇高聲望和在中國科學界的地位。生物化學界一代巨人。
蔣丙然,(1883年~1966年),原名幼聰,字右滄,福建閩侯人。中國近代氣象事業的開創者、中國氣象學會的主要發起人和領導者。天文學家,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和現代氣象事業奠基人,中國氣象學會創建人之一。為我國近代和現代天文事業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我國天文界步入國際合作的創舉。並且是我國地震、地磁研究開創者。1908年震旦大學畢業後赴比利時留學,並獲比利時雙卜羅大學農業氣象學博士學位。他是我國最早派出學農的留學生之一。1912年11月,蔣丙然學成回國後,應中央觀象台台長高魯之邀,到北京中央觀象台任技正、氣象科科長,並兼航空署氣象科代理科長。還在參謀總部航空學校(北京南苑航空學校)、北京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講授氣象學。1913年7月氣象科正式開展工作,從此中國的氣象事業正式起步,正如蔣丙然所說:「氣象一名詞,亦於此時在中國開一新紀元」。並為我國海洋科學的研究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海洋研究的奠基人。他是國際天文聯合會會員,義大利氣象學會名譽副會長。

陳俊武,1927年3月出生於北京,原籍福建福州長樂區,194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工系。石油煉制工程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石化,石油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技術委員會名譽主任。1949年,先後擔任石油工程裝置設計師、工廠設計師、總工程師,石油工業部煉油技術攻關組專業組長等職。1982年,擔任中國石化總公司催化裂化技術攻關組組長,組織科研、設計、煉油等單位和高等院校合作攻關,開發了國家「六五」攻關重點項目「大慶常壓渣油催化裂化」技術。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部委員(院士)。陳俊武為中國石油化工事業培養了一批高層次人才。陳俊武自覺把個人理想融入黨和國家的事業中,攻堅克難,急國家之所急;矢志創新,與國家共奮進,體現了一個知識分子深沉的愛國情懷和堅定的使命擔當。陳俊武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敢為人先、勇於登攀,淡泊名利、甘為人梯的崇高精神。陳俊武的典型事跡樹立了不忘初心、科技報國的典範。新時代奮斗者都應像陳俊武那樣,以關愛之心對人,以無私之心對事,以平和之心對名,以淡泊之心對位,以知足之心對利,用信仰的力量、擔當的力量、奮斗的力量匯聚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之力。為中國開創了石油煉制、煤化工領域的多個世界第一。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中國工程設計大師。時代楷模」榮譽獎。最美奮斗者獎。
蕭光琰(1920—1968),中國物理化學家;福建福州人;一九四二年五月,他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美國坡蒙那大學化學系。一九四五年十二月畢業於美國芝加哥大學研究院,曾專攻物理化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一九四六年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助理研究員。一九四七年任芝加哥大學冶金研究所研究員、一九四七年八月任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化學師。他在美國時,連得過四枚金質獎章。回國後,把石油科學帶到中國,從事的「頁岩油催化裂化及其氮中毒的機理研究」和「電子酸性催化劑研究」,在應用的基礎理論方面,都有了進展和突破。「頁岩油催化裂化」的研究,主要是為了探求以頁岩油為原料,製取優質油(包括機油)的途徑。開展硅酸鋁裂化催化劑的研究,為石油和催化科學發展作出巨大的貢獻,填補了中國的空白。中國石油化學領域開拓者,石油化學領域奠基人。一個被湮沒於歷史長河中的科學巨人,他才是那個真正改變國家之一的人物,填補了中國石油方方面面科學的空白。
張震寰(1915年10月21日—1994年3月23日)籍貫福建福州閩侯縣,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1961年晉升少將。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紅星功勛榮譽章(一級)。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原主任。1982年成功研製「銀河」億次計算機,填補了中國計算機的空白,為國家計算機事業的發展做出極大貢獻。組織並指揮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試驗和首次原子彈空爆試驗,組織指揮了「兩彈」結合試驗,為發展我國核武器技術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指揮我國第一顆原子彈、氫彈爆炸試驗成功。為爭取國防尖端技術的新突破,組織領導了遠洋測量船隊的組建和洲際導彈、潛地導彈、通信衛星的研製試驗。主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系統、項目及武器戰術技術論證工作。張震寰還主編了《中華氣功大典》。他還是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人體科學會理事長。由他全面負責組織和指揮的億次計算機研製成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擁有巨型機的國家之一。他主管國防科技發展戰略研究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問題,特別是重要武器裝備系統、項目及武器戰術技術論證工作,為加強國防科技事業決策的科學化、現代化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
王綬琯,1923年1月15日出生於福建福州,天文學家、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科普教育專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名譽台長 。王綬琯是中國現代天體物理學的奠基者之一,他開創了中國射電天文學觀測研究。對提高中國授時訊號精度、推動天體測量學發展作出了貢獻。負責成功地研製出多種射電天文設備並取得重要研究成果。1955年,王綬琯奉命接受了國家急需的「提高時號精確度」的緊急任務,在二年時間里完成了這一任務,同時也為打下時間、緯度等基本天體測量研究的基礎創造了條件。當時引進的光電中星儀及超人差棱鏡等高儀技術還為爾後中國發展的光電等高儀起了先導作用 。1966年以來,王綬琯負責成功地研製出了米波16面天線射電干涉儀、分米波復合射電干涉儀、米波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系統等重要射電天文觀測設備,並在相應的觀測研究中取得多項創見性成果。20世紀90年代,王綬琯與蘇定強等一道提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的初步方案,被列為國家「九五」期間大型科學工程項目 。中國為了記念他,於1993年10月11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向王綬琯頒布小行星命名書:謹以紫金山天文台發現的國際編號為3171號的小行星,命名為王綬琯星 。
陳可忠先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倉山區城門鎮臚雷村)人,生於民前十三(1898)年十月廿五日。1924年獲耶魯大學學士學位,次年得芝加哥大學碩士學位。1926年獲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曾任國立編譯館館長、國立中山大學校長、國立台灣師范大學理學院院長。1932年8月4日,中國化學會宣告正式成立,陳可忠當選為理事之一,又被推為會刊《中國化學會會志》的編輯之一。中國化學會是我國成立較早、影響較大的自然科學專門學會之一,中國化學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化學事業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1926年9月,陳可忠由美國完成學業回國,在理學院化學系講授有機化學。陳可忠在校內極力倡導樹立研究風氣,最早申請開辟了教授專用實驗室,長日留校從事教學實驗。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陳可忠任自然組主任兼專任編審。從1932年國立編譯館成立至1948年,陳可忠長期任職於國立編譯館,其間執掌國立編譯館達十二年之久。國立編譯館各項工作中最可稱道的是其對科學術語譯名統一的領導與推動。隨著各學科文獻翻譯量的增多,許多有識之士很早就認識到譯名統一的重要性:「譯述之事,定名為難。而在科學,新名尤多。名詞不定,則科學無所依倚而立。」(《科學》發刊詞,1915年)早期的譯名統一工作主要由個別學者或學術團體進行,國立編譯館成立後,在編訂、統一、推廣譯名上具有了性,編譯館制定了詳盡的編訂譯名計劃,成立譯名委員會各學科組,與各民間學會、協會密切合作,先後不同程度地完成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的80個學科領域的譯名審定統一工作。統一公布的名詞,由編譯館正式出版付印為圖書的有《化學命名原則》、《葯學名詞》、《天文學名詞》、《物理學名詞》、《礦物學名詞》、《細菌學免疫學名詞》、《數學名詞》及《社會學名詞》、《經濟學名詞》等20餘種。這些工作在翻譯傳播外國先進科學知識和發展我國科學技術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當時審定公布的許多科學譯名一直沿用至今。自然科學領域統一譯名的巨人,中國最偉大的自然科學譯名編審者。中國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發展必不可缺的倚靠。賦予新中文無可估量的價值,讓身懷中文的學者能站在世界競爭之顛。
李儼(1892-1963),福建閩侯(今福州市)人。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史學家、中西數學家,中國古代數學史研究專家,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李儼在中國數學史研究領域內,是當之無愧的學科奠基人。1912年考入唐山路礦學堂(現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科學習,與茅以升是同窗契友。他以大量的史料搜集工作為基礎,對中國古代數學史作了大量研究,著作甚豐,是該項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他通過國內外的函授教育自修完了土木工程和數學等大專課程;同時開始了中國數學史的研究工作。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珍本與手稿本圖書館的資料,在1915—1917年間,即當李儼剛剛開始中國數學史研究工作不久,他曾與著名的數學史家D.E.史密斯(Smith)多次通信,草擬提綱,書名為《中國數學史》,再由當時正在美留學的茅以升譯成英文轉交史密斯。但這一編寫計劃由於各種原因最終未能實現。此後,1917年發表了《中國數學史余錄》,1919年又發表了《中國數學源流考略。一生前後共發表了論文百餘篇,專著十餘種。可以說,李儼在中國數學史研究領域內是當之無愧的學科奠基人。本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李儼編寫《中算史論叢》1—4集(商務印書館,1933、1935、1947)。到《中算史論叢》最後編定,前後歷經30餘年,可稱為是他畢生的得力之作。其中包括分數論、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定理(勾股定理)研究、平方零約術、大衍求一術、縱橫圖、帕斯卡(Pascal)三角形(賈憲三角形)研究、方程論、級數論各篇。中算史新資料的發現,以及明代算書志、清代中算著述集錄等。明清時期傳入的西算以及中算家關於對數、三角術、割圓術、圓錐曲線等方面的研究。編寫《微積分學初步》(1936年)《中國數學大綱》上、下冊(1958年,《中國古代數學史料》,《近世幾何學初編》。開創了中國數學史研究的新局面。
田昭武,1927年6月28日出生於福建福州,物理化學家,中國電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原校長 。田昭武主要從事電化學研究,重視與數理及其他化學學科的結合,研究領域包括光電化學、電化學掃描隧道顯微技術、三維微加工技術、晶元生化實驗研究、譜學電化學和量子電化學等 。1949年,開始獨立主講《物理化學》和《物質結構》兩門主幹課。他還承擔國家部委委託廈門大學舉辦的全國性電化學培訓班、研討班擔任主講 。田昭武提出多孔電極極化的「特徵電流」概念和「不平整液膜」模型,創立電極絕對等效電路的新解法和測量電極瞬間阻抗的選相調輝技術。設計和推廣多種電化學技術和儀器,如新一代的離子色譜抑制器、微區腐蝕測量系統和中國國內第一台電化學綜合測試儀等。在化學電源、金屬腐蝕和電化學分析方面,都有結合生產實際的研究成果] 。截至2014年11月,田昭武先後獲得國際發明專利和國家發明專利共35項,其中作為第一發明人的專利為16項、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發明獎以及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共七項。
王世真(1916年3月7日一2016年5月27日):福建福州人, 生物化學家、核醫學家,中國核醫學事業的創始人。美國愛荷華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歷任美國愛荷華大學放射性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首都核醫學中心主任,放射醫學研究所副所長,名譽所長,核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從1940年代開始,王世真對甲狀腺素做了大量系統性的研究工作。1950年和1951年,他首先發表了兩類甲狀腺素類似物的結構。其中一類具有擬甲狀腺素的活性,另一類具有抗甲狀腺素的作用。他對這些化合物進行了一系列的結構改造,並對這些化合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他的這些工作在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結構和功能關系的研究。他發表了兩類甲狀腺素類似物的結構。其中一類具有擬甲狀腺素的活性,另一類具有抗甲狀腺素的作用。他對這些化合物進行了一系列的結構改造,並對這些化合物的結構與功能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詳盡的研究。他的這些工作開創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結構和功能關系的研究1956年在軍委衛生部領導下,他創辦中國第一個同位素應用訓練班,第一批核醫學骨幹從這里走向全國。在中國創建了同位素標記物合成、液閃測量、放免分析、醫用活化分析、穩定核素醫學應用,放免顯像等技術;他在甲狀腺激素(TH)的系統研究中,解開了TH作用機制的一些不解之迷,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他在異軍突起的核素示蹤技術的研究中,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70年代末,他就提出在實驗核醫學領域內以穩定核素作為示蹤原子進行生物醫學及葯學研究。他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放射性標記化合物工作者。特別是他在中國醫學科學院放射醫學研究所任標記化合物研究室主任期間,在他的領導下,從1959年到1979年共合成、生產了總計多達100多種的標記化合物,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許多基礎與臨床學科科研工作的開展。他籌建了正電子發射X線體層攝影(PET PECT)中心。在我國創建了同位素標記物合成、液閃測量、放免分析、醫用活化分析、穩定核素醫學應用、放免顯像等技術。核醫學就是運用核技術來診斷、治療和研究疾病的一門科學。對於普通人來說,知道PET、SPECT、甲功儀、腎圖儀、放射性活度計以及用於放射性治療的伽瑪刀、後裝治療機、模擬定位機、直線加速器等設備,就不難明白核醫學在現代醫學中的重要地位。他所開創的中國核醫學綜合實力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成為亞洲核醫學領域的領跑者。

『貳』 關於科學家的資料

牛頓 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者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代 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牛頓為什麼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怎樣由一個平常的人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不禁要聯想到 他刻苦學習和勤奮工作的幾個故事。 「我一定要超過他!」 一談到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 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游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平時他愛好製作機械模型一類的玩藝兒,如風車、水車、日晷等等。他精心製作的一隻水鍾,計時較准確,得到了人們的贊許。 有時,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盞燈籠掛在風箏尾巴上。當夜幕降臨時,點燃的燈籠借風箏上升的力升入空中 。發光的燈籠在空中流動,人們大驚,以為是出現了彗星。盡管如此,因為他學習成績不好,還是經常受到歧視。 當時,封建社會的英國等級制度很嚴重,中小學里學習好的學生,可以歧視學習差的同學。有一次課間游戲,大家正玩得興 高采烈的時候,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並罵他笨蛋。牛頓的心靈受到這種刺激,憤怒極了。他想,我倆都是學生 ,我為什麼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過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早起晚睡,抓緊分秒、勤學勤思。 經過刻苦鑽研,牛頓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不久就超過了曾欺侮過他的那個同學,名列班級前茅。 籬笆下的樂趣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的科學家的家境是清貧的。他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都曾與困苦的境遇作過頑強的斗爭。牛頓少年時代 的境遇也是十分令人同情的。 牛頓一六四二年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農民的家裡。在牛頓出生前不久,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在他兩歲那年改嫁了。當牛 頓十四歲的時候,他的繼父不幸故去了,母親回到家鄉,牛頓被迫休學回家,幫助母親種田過日子。母親想培養他獨立謀生,要 他經營農產品的買賣。 一個勤奮好學的孩子多麼不願意離開心愛的學校啊!他傷心地哭鬧了幾次,母親始終沒有回心轉意,最後只得違心地按母親 的意願去學習經商。每天一早,他跟一個老僕人到十幾里外的大鎮子去做買賣。牛頓非常不喜歡經商,把一切事務都交託老僕人 經辦,自己卻偷偷跑到一個地方去讀書。 時光漸漸流逝,牛頓越發對經商感到厭惡,心裡所喜歡的只是讀書。後來,牛頓索性不去鎮里營商了,僅囑老僕人獨去。怕 家裡人發覺,他每天與老僕人一同出去,到半路停下,在一個籬笆下讀書。每當下午老僕人歸來時,再一同回家。 這樣,日復一日,籬笆下的讀書生活倒也其樂無窮。一天,他正在籬笆下興致勃勃地讀書,趕巧被過路的舅舅看見。舅舅一 看這個情景,很是生氣,大聲責罵他不務正業;把牛頓的書搶了過來。舅舅一看他所讀的是數學書,上面畫著種種記號,心裡受 到感動。舅舅一把抱住牛頓,激動地說:「孩子,就按你的志向發展吧,你的正道應該是讀書。」 回到家裡後,舅舅竭力勸說牛頓的母親,讓牛頓棄商就學。在舅舅的幫助下,牛頓如願以償地復學了。 在暴風中研究和計算風力 時間對人是一視同仁的,給人以同等的量,但人對時間的利用不同,而所得的知識也大不一樣。 牛頓十六歲時數學知識還很膚淺,對高深的數學知識甚至可以說是不懂。「知識在於積累,聰明來自學習」。牛頓下決心靠 自己的努力攀上數學的高峰。在基礎差的不利條件下,牛頓能正確認識自己,知難而進。他從基礎知識、基本公式重新學起,扎 扎實實、步步推進。他研究完了歐幾里德幾何學後,又研究笛卡兒幾何學,對比之下覺得歐幾里德幾何學膚淺,便悉心鑽研笛氏 幾何學,直到掌握要領、融會貫通。遂之發明了代數二項式定理。傳說中牛頓「大暴風中算風力」的佳話,可為牛頓身體力學的 佐證。有一天,天刮著大風暴。風撒野地呼號著,塵土飛揚,迷迷漫漫,使人難以睜眼。牛頓認為這是個准確地研究和計算風力 的好機會。於是,便拿著用具,獨自在暴風中來回奔走。他踉踉蹌蹌、吃力地測量著。幾次沙塵迷了眼睛,幾次風吹走了算紙, 幾次風使他不得不暫停工作,但都沒有動搖他求知的慾望。他一遍又一遍,終於求得了正確的數據。他快樂極了,急忙跑回家去 ,繼續進行研究。有志者事竟成。經過勤奮學習,牛頓為自己的科學高塔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不久,牛頓的數學高塔就建成了, 二十二歲時發明了微分學,二十三歲時發明了積分學,為人類科學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萬有引力和光的秘密 牛頓二十三歲時,鼠疫流行於倫敦。劍橋大學為預防學生受傳染,通告學生休學回家避疫,學校暫時關閉。牛頓回到故鄉林 肯郡鄉下。在鄉下度過的休學日子裡,他從沒間斷過學習和研究。萬有引力、微積分、光的分析等發明的基礎工作,都是這個期 間完成的。 那時,鄉下的孩子是常常用投石器打幾個轉轉之後,把石拋得很遠。他們還可以把一桶牛奶用力從頭上轉過,而牛奶不掉下 來。 這些事實使他懷疑起來:「什麼力量使投石器裡面的石頭,以及水桶里的牛奶不掉下來呢?對於這個問題,他曾想到刻卜勒 和伽利略的思想。他從浩瀚的宇宙太空,周行不息的行星,廣寒的月球,直至龐大的地球,進而想到這些龐然大物之間力的相互 作用。這時,牛頓一頭扎進「引力」的計算和驗證中了。牛頓計劃用這個原理驗證太陽系各行星的行動規律。他首先推求月球距 地球的距離,由於引用的資料數據不正確,計算的結果錯了。因為依理推算月球圍繞地球轉,每分鍾的向心加速度應是十六英尺 ,但據推算僅得十三點九英尺。在失敗的困境中,牛頓毫不灰心和氣餒,反而以更大的努力進行辛勤地研究。整整經過了七個春 秋寒暑,到三十歲時終於把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全面證明出來,奠定了理論天文學、天體力學的基礎。 這時期牛頓還對光學進行了研究,發現了顏色的根源。一次,他在用自製望遠鏡觀察天體時,無論怎樣調整鏡片,視點總是 不清楚。他想,這可能與光線的折光有關。接著就實驗起來。他在暗室的窗戶上留一個小圓孔用來透光,在室內窗孔後放一個三 棱鏡,在三棱鏡後掛好白屏接受通過三棱鏡折進的光。結果,大出意外,牛頓驚異地看到,白屏上所接受的折光呈橢圓形,兩端 現出多彩的顏色來。對這個奇異的現象,牛頓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得知光受折射後,太陽的白光散為紅、橙、黃、綠、藍、靛、 紫七種顏色。因此,白光(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 靛、紫七色光線匯合而成。自然界雨後天晴,陽光經過天空中余 圍的雨滴的折射、反射,形成五彩繽紛的虹霓,正是這個道理。 經過進一步研究,牛頓指出世界萬物所以有顏色,並非其自身有顏色。太陽普照萬物,各物體只吸收它所接受的顏色,而將 它所不能接受的顏色反射出來。這反射出來的顏色就是人們見到的各種物體的顏色。這一學說准確地道出顏色的根源,世界上自 古以來所出現的各種顏色學說都被它所推翻。 牛頓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早年苦學所打下的深厚數學基礎起了重要作用。 進入忘我的境界 在一個崎嶇的山路上,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牽著一匹馬在緩緩登山。人在前面慢慢地走,馬在後面一步步地跟,山谷中響著 單調的馬蹄聲。走啊,走啊,馬突然脫韁而跑,老人由於沉浸在極度的思索之中,竟沒有發覺。老人依然不畏艱難地登著山,手 里還牽著那根馬韁繩。當他登到較平坦的地方想要騎馬時 一拉韁繩,拽到面前的只是一根繩,回頭一看馬早已沒有了。 牛頓每天除抽出少量的時間鍛煉身體外,大部分時間是在書房裡度過的。一次,在書房中,他一邊思考著問題,一邊在煮雞 蛋。苦苦地思索,簡直使他痴呆。突然,鍋里的水沸騰了,趕忙掀鍋一看,「啊!」他驚叫起來,鍋里煮的卻是一塊懷表。原來 他考慮問題時竟心不在焉地隨手把懷表當做雞蛋放在鍋里了。 還有一次,牛頓邀請一位朋友到他家吃午飯。他研究科學入了迷,把這件事忘掉了。他的傭人照例只准備了牛頓個人吃的午 飯。臨近中午,客人應邀而來。客人看見牛頓正在埋頭計算問題,桌上、床上擺著稿紙、書籍。看到這種情形,客人沒有打攪牛 頓,見桌上擺著飯菜,以為是給他准備的,便坐下吃了起來。吃完後就悄悄地走了。當牛頓把題計算完了,走到餐桌旁准備吃午 飯時,看見盤子里吃過的雞骨頭,恍然大悟地說:「我以為我沒有吃飯呢,我還是吃了。」 這些故事究竟是真是假,並不關重要,不過表明了牛頓是一個怎樣沉思默想,不修邊幅,虛己斂容的人,他對科學極度的專 心,總是想著星辰的旋轉,宇宙的變化,而進入了忘我的境界。 謙虛謹慎、一絲不苟的學風 「寬闊的河流平靜,學識淵博的人謙虛。」凡是對人類發展作出巨大貢獻的偉大人物,都有謙虛的美德。牛頓每當在科學上 獲得偉大成就時,從不沾沾自喜,自以為很了不起,急忙出版著作,以揚名於世。 當牛頓費盡心血算出「萬有引力定律」後,沒有急於發表。而是繼續孜孜不倦地深思了數年,研究了數年,埋頭於數字計算 之中,從未對任何人講過一句。後來,牛頓的朋友,大天文學家哈雷(彗星的發現者),在證明一個關於行星軌道的規律遇到困 難時,專程登門請教牛頓。牛頓把自己關於計算「萬有引力」的書稿交給哈雷看。哈雷看後才知道他所要請教的問題,正是牛頓 早已解決、早已算好了的問題,心裡欽羨不已。 在一六八四年十一月某一天,哈雷又到牛頓的寓所拜訪。當談到有關天文學的學術問題時,牛頓拿出寫好的關於論證「萬有 引力」的論文,請哈雷提意見。哈雷看後,對這一巨著感到非常驚訝。他欣喜地對牛頓說:「這真是偉大的論證、偉大的著作! 」他再三奉勸牛頓盡快發表這部偉大著作,以造福於人類。可是牛頓沒有聽信朋友的好意勸告,輕易地發表自己的著作。而是經 過長時間的一絲不苟的反復驗證和計算,確認正確無誤後,才於一六八七年七月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發表於世。 牛頓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從不自高自大。曾經有人問牛頓:「你獲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牛頓回答說:「假如我有一點微 小成就的話,沒有其它秘訣,唯有勤奮而已。」他又說:「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上。」這些話多麼意味 深長啊!它生動地道出牛頓獲得巨大成就的奧妙所在,這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以獻身的精神,勤奮地創造,開辟出科

『叄』 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人

1、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或譯亞伯特·愛因斯坦(德語: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猶太裔理論物理學家,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的相對論,也是質能等價公式的發現者。

因為「對理論物理的貢獻,特別是發現了光電效應的原理」,他榮獲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愛迪生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英語: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美國科學家、發明家、企業家,擁有眾多重要的發明專利;

他被傳媒授予「門洛帕克的奇才」稱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大量生產原則和其工業研究實驗室來進行發明創造的人。

3、法拉第

邁克爾·法拉第(英語:Michael Faraday,1791年9月22日-1867年8月25日),英國物理學家,在電磁學及電化學領域做出許多重要貢獻,其中主要的貢獻為電磁感應、抗磁性、電解。

雖然法拉第沒有得到足夠的正式教育,卻成為歷史上最具有影響力的科學家之一。

4、孟德爾

孟德爾(格雷戈爾·約翰·門德爾,德語:Gregor Johann Mendel,1822年7月20日-1884年1月6日)是一位奧地利遺傳學家,天主教聖職人員,遺傳學的奠基人。

孟德爾在1856年至1863年間進行了著名的豌豆實驗並建立了許多遺傳法則,並提出孟德爾定律。

5、楊振寧(英語:Chen-Ning Franklin Yang,1922年10月1日–),中國理論物理學家,在統計力學和粒子物理學等領域貢獻卓著,在物理學界影響力很大。

他曾在抗日戰爭時的西南聯合大學念本科、碩士,後赴美念博士。他與李政道於1956年共同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得195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成為最早的華人諾獎得主。

『肆』 著名的科學家有哪些人

1、約翰內斯·開普勒

約翰內斯·開普勒(1571年12月27日-1630年11月15日),德國天文學家、數學家。開普勒是十七世紀科學革命的關鍵人物。

他最為人知的成就為開普勒定律,這是稍後天文學家根據他的著作《新天文學》、《世界的和諧》、《哥白尼天文學概要》萃取而成的三條定律。這些傑作對艾薩克·牛頓影響極大,啟發牛頓後來想出牛頓萬有引力定律。

2、伽利略·伽利萊

伽利略·伽利萊(1564年2月15日-1642年1月8日),義大利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及哲學家,科學革命中的重要人物。其成就包括改進望遠鏡和其所帶來的天文觀測,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說。

3、弗朗索瓦·韋達

弗朗索瓦·韋達(法語:François Viète;拉丁語:Franciscus Vieta;1540年-1603年12月13日),16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數學家之一。

他的研究工作為近代數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也是名律師,是皇家顧問,曾為亨利三世和亨利四世效力。

4、克里斯蒂安·惠更斯

克里斯蒂安·惠更斯(荷蘭語:Christiaan Huygens,1629年4月14日-1695年7月8日),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土衛六的發現者。他還發現了獵戶座大星雲和土星光環。

5、安德烈-馬里·安培

安德烈-馬里·安培(法語: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國物理學家、數學家,經典電磁學的創始人之一。為了紀念他的貢獻,國際單位制中電流的單位「安培」以他的姓氏命名。

『伍』 科學家的100個故事

8895-科學家故事100個

鏈接:https://pan..com/s/1DmPQsCvi56rLm07CqFVMBQ

?pwd=1234
提取碼:1234

波義耳認為只有實驗和觀察才是科學思維的基礎。他總是通過嚴密的和科學的實驗來闡明自己的觀點。1680年,他曾被推選為皇家學會的會長,但他謝絕接受這一榮譽。他雖出身貴族,但他一生醉心的卻是在科學研究中工作和生活,他從未結婚,用畢生精力從事對自然科學的探索。恩格斯曾對他作出最崇高的評價:「波義耳把化學確定為科學。」

『陸』 我國古代的著名科技人物有哪些

張衡 (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馬鈞,字德衡,扶風(今陝西興平)人,是中國古代科技史上最負盛名的機械發明家之一。馬鈞年幼時家境貧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談卻精於巧思,後來在魏國擔任給事中的官職。指南車製成後,他又奉詔制木偶百戲,稱「水轉百戲」。接著馬鈞又改造了織綾機,提高工效四五倍。馬鈞還研製了用於農業灌溉的工具龍骨水車(翻車),此後,馬鈞還改制了諸葛亮的發展和技術進步做出了貢獻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朝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專家。字若思,漢族,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祐二年。郭守敬曾擔任都水監,負責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運河。1276年郭守敬修訂新歷法,經4年時間制訂出《授時歷》,通行360多年。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
畢升(又作畢晟,約970年—1051年),中國發明家,發明活字版印刷術。漢族,北宋淮南路蘄州蘄水縣直河鄉(今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桂墩村)人,一說為浙江杭州人。初為印刷鋪工人,專事手工印刷。畢升發明了膠泥活字印刷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技術。
祖沖之( 公元429年4月20日─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崑山市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三方面。
魯班,姓公輸,名般。又稱公輸子、公輸盤、班輸、魯般。魯國人(都城山東曲阜,故里山東滕州),「般」和「班」同音,古時通用,故人們常稱他為魯班。 大約生於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於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一位出色的發明家,兩千多年以來,他的名字和有關他的故事,一直在廣大人民群眾中流傳。我國的土木工匠們都尊稱他為祖師。
李春 橋梁設計 605~617 趙州橋 李春—— 605~617 年,首創了在主拱圖上設小腹拱的敞肩式拱橋。有名的趙州橋就是他設計的。
丁緩 發明家 漢代 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 丁緩——漢代,在 180 年生於長安。發明的物品有被中香爐、常滿燈、旋轉風扇,有長安巧工之稱。
杜詩 91~不祥 水力鼓風機 杜詩—— 91 年,河南人。首創了水力鼓風設備水排。即利用水力推動風扇鼓風。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力鼓風機,比歐洲早了 1100 年。

『柒』 誰有一些科學家的資料

給你介紹5個最偉大,最有卓越貢獻的科學
牛頓
艾薩克·牛頓(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國皇家學會會員,(SirIsaacNewtonFRS)是一位英格蘭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煉金術士。他在1687年發表的論文《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里,對萬有引力和三大運動定律進行了描述。這些描述奠定了此後三個世紀里物理世界的科學觀點,並成為了現代工程學的基礎。他通過論證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與他的引力理論間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體與天體的運動都遵循著相同的自然定律;從而消除了對太陽中心說的最後一絲疑慮,並推動了科學革命。在力學上,牛頓闡明了動量和角動量守恆的原理。在光學上,他發明了反射式望遠鏡,並基於對三棱鏡將白光發散成可見光譜的觀
察,發展出了顏色的理論。他還系統地表述了冷卻定律,並研究了音速。在數學上,牛頓與戈特弗里德•萊布尼茨分享了發展出微積分學的榮譽。他也證明了廣義二項式定理,提出了「牛頓法」以趨近函數的零點,並為冪級數的研究作出了貢獻。在2005年,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中,牛頓被認為比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瓦特
詹姆斯·瓦特是英國著名的發明家,是工業革命時期的重要人物。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和法蘭西科學院外籍院士。他對當時已出現的蒸汽機原始雛形作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進,發明了單缸單動式和單缸雙動式蒸汽機,提高了蒸汽機的熱效率和運行可靠性,對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他改良了蒸汽機、發明了氣壓表、汽動錘。後人為了紀念他,將功率的單位稱為瓦特,常用符號「W」表示。瓦特是國際單位制中功率和輻射通量的計量單位,常用符號「W」表示。
瓦特1736年1月19日生於英國格拉斯哥。童年時代的瓦特曾在文法學校念過書,然而沒有受過系統教育。瓦特在父親做工的工廠里學到許多機械製造知識,以後他到倫敦的一家鍾錶店當學徒。1763年瓦特到格拉斯大學工作,修理教學儀器。在大學里他經常和教授討論理論和技術問題。1781年瓦特製造了從兩邊推動活塞的雙動蒸汽機。1785年,他也因蒸汽機改進的重大貢獻,被選為皇家學會會員。1819年8月25日瓦特在靠近伯明翰的希斯菲德逝世。
在瓦特的訃告中,對他發明的蒸汽機有這樣的贊頌:
「它武裝了人類,使虛弱無力的雙手變得力大無窮,健全了人類的大腦以處理一切難題。它為機械動力在未來創造奇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將有助並報償後代的勞動。」
愛迪生
愛迪生(1847~1931)是舉世聞名的美國電學家和發明家,被譽為「發明大王」。他除了在留聲機、電燈、電報、電影等方面的發明和貢獻以外,在礦業、建築業、化工等領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創造和真知灼見。愛迪生一生共有約兩千項創造發明,為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企業家,1879年,愛迪生創辦了「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1880年,白熾燈上市銷售,1890年,愛迪生已經將其各種業務組建成為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1891年,愛迪生的細燈絲、高真空白熾燈泡獲得專利。1892年,湯姆•休斯頓公司與愛迪生電力照明公司合並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開始了通用電氣在電氣領域長達一個世紀的統治地位。
愛因斯坦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舉世聞名的德裔美國科學家,現代物理學的開創者和奠基人。 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愛因斯坦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工業大學,並入瑞士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蘇黎世工業大學、布拉格德意志大學教授。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長和柏林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33年因受納粹政權迫害,遷居美國,任普林斯頓高級研究所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1940年入美國國籍。
十九世紀末期是物理學的變革時期,愛因斯坦從實驗事實出發,重新考查了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在理論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動了天文學的發展。他的量子理論對天體物理學、特別是理論天體物理學都有很大的影響。理論天體物理學的第一個成熟的方面——恆星大氣理論,就是在量子理論和輻射理論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成功地揭示了能量與質量之韋爾奇為人情惡間的關系,解決了長期存在的恆星能源來源的難題。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的高能物理現象,狹義相對論已成為解釋這種現象的一種最基本的理論工具。其廣義相對論也解決了一個天文學上多年的不解之謎,並推斷出後來被驗證了的光線彎曲現象,還成為後來許多天文概念的理論基礎。
愛因斯坦對天文學最大的貢獻莫過於他的宇宙學理論。他創立了相對論宇宙學,建立了靜態有限無邊的自洽的動力學宇宙模型,並引進了宇宙學原理、彎曲空間等新概念,大大推動了現代天文學的發展。
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出生,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在輪椅上坐了40年,全身只有面部肌肉會動,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的霍金剛好出生於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紀念日之時。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英國皇家學會會員。
他因患「漸凍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盧伽雷氏症),禁錮在一把輪椅上達40年之久,他卻身殘志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的魅力不僅在於他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也因為他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他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頑強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
他被譽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另一個愛因斯坦」"不折不扣的生活強者」。

『捌』 古今中外的著名科學家有哪些

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意大分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愛迪生(1847—1931)美國發明家。他一生完成1300多項發明,對人類產生了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諾貝爾(1833-1896)瑞典發明家。1867年發明安全炸葯。
西門子---發電機
本茨----汽車(內燃機趨動)
貝爾----電話
馬可尼---無線電報
諾貝爾---炸葯
愛迪生----電燈

瑪麗·居里(波蘭)
金慶民(中國)
吳健雄(中國)
古道爾(英國)
蕾切爾·卡遜(美國)
何澤慧(中國)
喬治亞娜·西加爾·瓊斯(美國)
蒙如玲(華裔[不用我說是哪國的吧?])
鍾端玲(同上)
沈驪英(中國)

愛迪生(1847-1931)美國電學家、發明家、企業家,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項發明,發明了電燈。
貝爾,蘇格蘭人 1847~1942 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電話。
愛因斯坦 1879-1955 被公認為自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科學家、思想家。192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廣義相對論和狹義相對論》
湯姆遜(1856—1940)英國物理學家。1897發現物質結構的第一種基本粒子一電子。
富爾頓(1765—1815)美國發明家。1807年,富爾頓製成蒸汽汽船。
本茨(1844一1929)德國工程師。1868年,製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
伏打(1745-1829)意大分物理學家。1800年,他製成伏打電堆,不久又發明伏打電池,使人們第一次獲得了穩定而持續的電流。
奧托(1832一1891)德國工程師。1876年,製成第一台四沖程循環的煤氣內燃機。使汽車和其後飛機的問世成為可能。
戴姆勒(1834一1900)德國機械工程師。1883年製成的第一台汽油機,1886年又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內燃機汽車。
帕森斯(1854—1931)英國發明家。1884年製成第一台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狄塞爾(1858-1913)德國工程師。1897年製造了第一台柴油機。
貝塞麥(1813—1898)英國工程師。1856年發明轉爐煉鋼法。
巨大影響。1897年,他成功地研製出白熾燈。
莫爾斯(1791—1872)美國發明家。1837年,發明電報機,1844年5月24日,拍發出世界上第一封電報。
貝爾(1847—1922)美國發明家。1876年發明電話。
馬可尼(1874—1937)義大利工程師。1895年發明無線電報。1899年3月28日,他成功地實現了無線電通信。
諾貝爾(1833-1896)瑞典發明家。1867年發明炸葯 但他付出了重大的代價。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卡,波蘭物理學家,最早榮獲諾貝爾獎的女性。發現了鐳等放射性元素。
評論(5) | 33 2
2010-11-02 19:25 693623728 | 三級
1821-1894
赫爾姆荷茨(Helmholtz)
德國物理學家,建立能量守恆定律

1821-1902
微耳和(Virchow)
德國生理學家,建立細胞病理學

1822-1884
孟德爾(Mendel)
奧地利修道士,遺傳學的開創者

1822-1888
克勞修斯(Clausius)
德國物理學家,建立熱力學第二定律

1822-1895
巴斯德(Pasteur)
法國生物學家,創立微生物學

1824-1887
基爾霍夫(Kirchhoff)
德國物理學家,發明光譜分析法

1824-1907
開爾文勛爵(Kelven)
英國物理學家,建立熱力學第二定律

1831-1879
麥克斯韋(Maxwell)
英國物理學家,建立電磁場理論

1832-1891
奧托(Otto)
德國工程師,發明四沖程內燃機

1834-1907
門捷列夫(Mendeleev)
俄國化學家,發現元素周期表

1834-1914
魏斯曼(Weismann)
德國生物學家,創立細胞遺傳學

1843-1910
科赫(Koch)
德國醫生,傳染病學的開創者

1844-1906
玻爾茲曼(Bolzman)
奧地利物理學家

1844-1929
本茨(Benz)
德國工程師,發明汽車

1847-1922
貝爾(Bell)
美國發明家

1847-1944
愛迪生(Edison)
美國發明家

1849-1945
弗萊明(Fleming)
英國發明家,發明真空二極體

1854-1912
彭加勒(Poincare)
法國數學家、物理學家

1857-1894
赫茲(Hertz)
德國物理學家,首次檢驗到電磁波

1857-1935
齊奧爾科夫斯基(Tsiolkovskii)
俄國工程師、發明家,現代航天先驅

1858-1947
普朗克(Planck)
德國物理學家,量子論的創立者

1866-1932
費森登(Fessenden)
美國物理學家,發明無線電廣播

1866-1945
摩爾根(Morgan)
美國遺傳學家

1867-1912
威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
美國發明家,成功試飛第一架飛機

1867-1934
居里夫人(Madam Curie)
波蘭物理學家、化學家

1871-1937
盧瑟福(Rutherford)
紐西蘭物理學家

1871-1948
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
美國發明家,成功試飛第一架飛機

1874-1937
馬可尼(Marconi)
義大利工程師,實現無線電通訊

1879-1955
愛因斯坦(Einstein)
德國-美國物理學家

1880-1930
魏格納(Wegener)
德國地質學家,提出大陸漂移學說

1882-1945
高達德(Goddard)
美國工程師、發明家,發明液體火箭

1885-1962
玻爾(Bohr)
丹麥物理學家

1889-1953
哈勃(Hubble)
美國天文學家,發現星系有普遍紅移

1889-1982
茲沃里金(Zworykin)
美籍俄國發明家,發明顯像管

1901-1954
費米(Fermi)
義大利物理學家,主持研製第一個原子反應堆

1901-1976
海森伯(Heisenberg)
德國物理學家,創立矩陣力學

1902-1984
狄拉克(Dirac)
英國物理學家

1903-1957
馮諾意曼(Von Neumann)
美國數學家,提出電子計算機的馮諾意曼模型

1904-1967
奧本海默(Oppenheim)
美國物理學家,主持研製原子彈

1904-1968
伽莫夫(Gamov)
俄裔美籍物理學家,提出大爆炸模型和遺傳密碼理論

1906-1966
科羅列夫(Korolev)
蘇聯火箭專家,主持蘇聯航天事業

1907-1964
卡遜(Carson)
美國生物學家,著有《寂靜的春天》

1907-1980
莫克萊(Mauchly)
美國工程師,主持研製第一台電子計算機ENIAC

1910-1989
肖克萊(Shockley)
美國電子工程師,發明晶體三極體

1912-1977
馮布勞恩(Von Braun)
德國火箭專家,主持美國航天事業

1916-2004
克里克(Crick)
英國生物學家,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1917-2003
普里戈金(Prigogine)
俄裔比利時物理學家、化學家,創建耗散結構理論

1928-
沃森(Watson)
美國生物學家,發現DNA雙螺旋結構

1929-
蓋爾曼(Gell-Mann)
美國物理學家,提出誇克模型

中國
墨子,張衡 僧一行 郭守敬(都是古代科學家的代表),徐壽,華蘅芳,詹天佑,李四光,華羅庚,蘇步青,陳建功(應該能代表近代的人)於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趙九章、姚桐斌、錢驥、錢三強、郭永懷(以上23位都是為兩彈一星作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吳文俊、袁隆平,(00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選、黃昆,(01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金怡濂(02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劉東生、王永志,(03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吳孟超 葉篤正,(05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李振聲,(06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閔恩澤 吳征鎰,(07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王忠誠 徐光憲(08年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04年的最高科學技術獎空缺)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 李遠哲,朱棣文,崔琪,錢永建(以上都是華裔諾獎得主)
外國
牛頓,艾迪生,愛因斯坦,伽利略,居里夫人,卡特,瓦特,萊特兄弟 ,..................

『玖』 都有那些關於科學家的知識

發明大王」愛迪生
電報、電話、電燈,這些東西在科技發達的今天看來是多麼的普通和司空見慣,誰也不會因此而驚奇.可是你知道這些東西對於當時的人們是多麼的至關重要和欣喜若狂嗎?人類因此而記住了它們的發明者——愛迪生.
被人們稱為「發明大王」的愛迪生,是美國著名的科學家和發明家.他的一生,僅是在專利局登記過的發明就有1328種.一個只讀過三個月書人,怎麼會有這么多發明創造呢?我想,如果你聽說過「愛迪生孵小雞」的故事,就一定會明白,他的成功源於強烈的好奇心.
1847年,愛迪生降生在美國俄亥俄州米蘭市的一個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時候,愛迪生就顯露出了極強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兒問個不停,非要問出個子丑寅卯來.
一天,他指著正在孵蛋的母雞問媽媽:「母雞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幹嘛呀?」媽媽說:「哦,那是在孵小雞呢!」下午,愛迪生突然不見了,家裡人急得四處尋找,終於在雞窩里找到了他.原來,他正蹲在雞窩里,屁股下放了好多雞蛋孵小雞呢!父母看了以後,哭笑不得,只好把他拉出來,又是給他洗臉,又是給他洗衣服.還有一次,他看見鳥兒在天空中自由飛翔,就想:既然鳥能飛,人為什麼不能飛呢?於是,他找來一種葯粉給小夥伴吃,為了讓小夥伴飛上天空去.結果,小夥伴差點兒喪命,愛迪生也被父親狠揍了一頓.
好不容易,愛迪生長到了8歲,父母把他送進了一所鄉村小學讀書,以為從此以後他能安安份份上學了.誰知,他仍然愛追根問底,經常把教師問得目瞪口呆,窘迫不堪.有一回上算術課,教師在黑板上寫下了「2+2=4」,愛迪生馬上站起來問:「老師,2加2為什麼等於4呢?」這個問題把老師問住了,他認為愛迪生是個搗蛋鬼,專門和老師鬧別扭,於是,在上了三個月的課以後,愛迪生就被老師趕回家了.
愛迪生的母親是位偉大的母親.她沒有因為獨生子被攆回來而責怪他,相反,他決定自己把孩子教育好.當她發現愛迪生好奇心重、對物理、化學特別感興趣時,就給他買了有關物理、化學實驗的書.愛迪生照著書本,獨自做起實驗來.可以說,這就是愛迪生搞科學發明的啟蒙教育.
長大了的愛迪生,學會了無線電收發報技術.他在斯特拉得福鐵路分局找到了一個夜班報務員工作.按規定,夜班報務員不管有事無事,到晚上九點後,每小時必須向車務主任發送一次訊號.愛迪生為了晚間休息好,白天能鑽研發明創造,就設計了一個電報機自動按時拍發訊號.這就是電報機的雛形.
沒過多久,他又對電報機進行了改進,經過多次試驗,一架新式的發報機試製成功了.愛迪生望著自己發明的機器,欣慰地笑了.
應該說,愛迪生的每一項發明都是和他的好奇心緊緊相聯的.在他發明了電報之後,又開始搞電話實驗.他發現傳話器里的膜板能夠隨著說話聲音引起相應震動,就仔細觀察,並且在筆記本上做了詳細記錄.由此,一個「會說話的機器」做成了.人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前來觀看,並稱他為「最偉大的發明家」.所以,好奇心是一個人取得成功、展示智慧的先決條件.
不僅著名的科學家需要好奇心,我們普通人要學習知識、有所成就也需要好奇心.1991年7月,《光明日報》科技部曾對全國青少年科技小發明比賽中獲獎的118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在「您的主要心理特徵」一欄里,92%的同學寫的是「好奇心強」.湖南零陵地區道縣一中的少年何驥,在一天到雞棚撿蛋的時候,禁不住好奇地想道:雞蛋到底為什麼一頭大一頭小呢?是大頭先出母體還是小頭先出母體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他每天一放學就立刻趕回家,蹲在雞棚旁靜靜地觀察,有時甚至連晚飯都忘了吃.兩個多月以後,何驥終於發現:雞蛋是大頭先出母體.為此,他寫了論文,得到許多生物學家的稱贊.他的發現,居然是鳥類文獻中還沒有記載過的新發現.
成才需要好奇心,但是有了好奇心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夠成才.要想有成就,還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好奇心就好比一粒種子,沒有種子就長不出參天大樹,沒有好奇心的人也不可能有所發明,有所創造.種子播種在黑土裡以後,經過人們的澆灌、培育,會逐漸地破土而出,由小苗長成棟梁.有了好奇心,再加上汗水和心血,也一定能夠使你成為有用之才.當代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博士說:「好奇心很重要,要搞科學離不開好奇.道理很簡單,只有好奇才能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可怕的是提不出問題,邁不出第一步.「正因為好奇心如此重要,所以,許多人都把好奇心稱為成功者的第一美德.對於一個有志成才、渴望成功的少年來說,好奇心是最寶貴的.
無論是大發明家愛迪生的故事,還是小中學生何驥的故事,都向我們證明了一個真理:好奇心——發明家之心.
你渴望你的智慧之花早日綻開嗎?你渴望你的創造靈感早日到來嗎?那麼,就仔細地觀察生活吧!一個不熱愛生活、對周圍的一切都漠然視之的人是不會擁有一顆好奇之心的.如果你想在未來的人生舞台上做一顆明亮的星,就從現在開始邁出你成才的第一步——強化你的好奇心吧

『拾』 中國科學家的事跡簡短有哪些

具體如下:

一、鄧稼先

鄧稼先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在氫彈和原子彈的研製中擔任著非常重要的職務。在美國留學,學習理論物理學,搞原子核物理研究。鄧稼先回國以後,被派去領導和組織原子彈的研製工作。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1964年10月2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成功,被稱為「兩彈元勛」。

1920年回國工作,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為止。後來,一度出國,在國外仍堅持地質學的研究工作。到1950年,他放棄國外優厚條件,在新中國百廢待興之際,毅然從英國繞道回國,作為新中國的地質部長為我國石油事業立下卓越功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