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框架圖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特點是什麼早期政治
1、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神權與王權的結合。夏百商周的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神權色彩,通過壟斷神權以加強王權。
2、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了國家的政治結構。宗法分封制是互為表裡的,分封制鞏固了西周的統治秩序,宗法制加固度了集團內部的團結。
3、最高執政集團尚未實現權力的高度集中。隨著血緣關系的淡化和力量對比的變化,宗法分封制維系的統治秩序必然遭到破壞
語文迷語文網路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歷史知識點總結
國學經典語文網路
一、分封制
目的:鞏固國家政權
內容:①分封對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貴族,②受封者義務——服從周王的命令、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③受封者權利——職位世襲、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
作用:①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管轄。②擴大了統治區域,開發了邊遠地區;③形成對周王室眾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為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國。但諸侯國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埋下分裂割據的隱患。
二、宗法制
定義:宗法制是依據父系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統治的一種社會制度。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宗法制與分封制的關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兩大支柱,互為表裡。
影響: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也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特點:以宗法制為核心,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統一:
公元前221年,秦滅六國,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國家——秦朝。
四、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形成
內容:①建立「皇帝」稱號,確立皇帝制度。全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大權由皇帝總攬,從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設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監察百官;太尉——負責全國軍務。
③在地方推行郡縣制:郡的長官是郡守,縣的長官稱縣令或縣長,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響: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促進了社會的安定和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極作用:加強對人民的壓榨,容易導致暴政,造成階級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
①頒布秦律、統一法令;②統一貨幣、度量衡;③統一文字;④修建馳道、靈渠;⑤修築萬里長城;組織移民。
秦朝滅亡的原因是秦的暴政
六、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
背景:漢初郡國並行,出現王國問題
措施: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漢武帝實行推恩令
作用:解決了王國問題,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局面。
唐末至五代出現了藩鎮割據局面
七、宋初中央集權的強化
措施:①軍事上:杯酒釋兵權,解除朝中大將和地方節度使的兵權;加強禁軍、強干弱枝。②行政上:派文臣任地方長官;設通判負責監督。③經濟上: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餘全部由中央掌控。
影響:①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消除了藩鎮割據現象。②造成冗官、冗兵、冗費,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
八、唐實行三省六部制
唐朝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分別負責決策、審議和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分散了相權。尚書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確立並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體制。
九、元朝實行行省制度
背景:疆域空前擴大
概況: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十個行省和宣政院轄區
意義:加強了對全國的管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統一。是中國行省制的開端,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選官、用官制度的變化
朝代制度
漢代察舉制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宋—清朝科舉制
十一、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明太祖調整中央和地方官制,加強中央集權:①廢丞相,設六部;廢行省,設三司。②內閣的創立。實質:是君
2. 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知識點
一、夏商與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夏朝:王位世襲制
2、 商朝:內外服制、甲骨文(占卜)——最能反映商朝的社會生活
3、 西周:分封制度、宗法制度、禮樂制度。
目的:拱衛周王室的統治
分封制:
對象:同姓親族、功臣、姻親、前代帝王的後代
封國:齊 魯 燕 衛 晉 宋
權利:周王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口分封給諸侯王
義務:①服從周王的政令
②定期朝覲和交納貢賦
③對周王承擔各種軍事義務
作用:①周王確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②使西周成為當時的強國
③形成了周王-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序列,周王室通過分封對各諸侯國實行有效的控制
缺點: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領地內,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容易造成分裂割據的局面。
宗法制度:
目的:為了加強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利、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核心:嫡長子繼承製。「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
大宗、小宗相對而言。
作用:①保障了貴族的世卿世祿的特權
②把國和家相結合,防止了內部的糾紛,強化了王權。
禮樂制度:作為各級貴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則,成為維護宗法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大一統與秦朝中央集權制的確立
1、 春秋時期:宗法分封制度遭到破壞,周王室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一些
諸侯進行爭霸戰爭。
2、戰國時期:諸侯間競爭激烈,各國進行政治和軍事上的改革,秦通過商鞅變法強大起來。
3、秦朝:BC221年滅六國,建立中國第一個封建制國家秦朝,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①首創皇帝制度,確立至高無上的皇權,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行政和軍事等大全總攬於手。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員也由皇帝任免,軍隊的調動以虎符為依據,虎符由皇帝控制、發給。
②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
丞相:百官之首,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太尉:協助皇帝掌管軍務
御使大夫:副丞相,掌管律令,監察百官。
③地方:採納李斯建議,廢分封,實行郡縣制。郡縣兩級長官均由皇帝任命。
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統治,有利於中央集權和維護國家統一。
④制定秦律:輕罪重刑。
影響:徹底打破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統一王朝制度的基礎。但高度皇權致使階級矛盾激化,加速了秦政權的瓦解。
規律方法總結:
郡縣制和分封制度影響不同的原因:
① 分封制同宗法制相聯系,是以血緣為基礎的;
郡縣制是在國家大一統的條件下實行的,是按地域劃分的。
② 分封的諸侯王位世襲,並擁有封地;
郡縣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調遷,官位不得世襲,官吏只有俸祿沒有封地
③ 諸侯國有很強的地方自主權,容易發展成為割據勢力
郡縣制削弱了地方自主權,使中央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和管理,鞏固國家的統一,促進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三、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強化
1、 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的矛盾:
漢代:初期劉邦實行郡國並行制,使諸侯王勢力不斷增大,嚴格威脅了中央集權,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武帝實行推恩令,實行刺史制度。
唐代:安史之亂之後,大封節度使,在政治、經濟、軍事上有較大的自主權,唐中後期形成藩鎮割據的局面,擴大之後形成五代十國割據的局面。
宋代:收精兵:禁軍一半收歸京師,一半留守地方,實行統調分離。統兵權歸三衙,調兵權歸樞密院。
削實權:所有州郡直屬中央,各州設通判,可向朝廷直接匯報,知州由文官擔任。
制錢谷:各地賦稅地方只保留一小部分,其餘的運往京師,由中央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物質基礎。
(影響: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局面,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是後期的王安石變法的原因)
元代:除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直接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加強了中央集權,是現在省的開端。宣慰司是介於省與州之間的一種偏重於軍事的監司機構,一般掌管軍民之事。宣政院管轄西藏和四川、青海等少數民族地區事物。
2、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漢代:漢武帝建立中朝制度,是由皇帝的親信組成的決策機構,以丞相為首的中央政府變成外朝,逐漸退出執政的地位。
隋唐時期:
三省六部制度
中書省:起草詔令
門下省:審議駁
尚書省:負責執行 交由六部
影響:三省間相互牽制又互相補充,挺高了辦事的效率,完整相權被分割,加強了中央集權
宋朝:
中書門下是宰相辦事機構,掌管行政
樞密院掌管軍事
三司省掌管財政
參知政事為副丞相,掌管行政權
元朝:廢三省,只保留一省——中書省,宰相的權勢又逐漸變大。
明朝:明太祖廢除了丞相,由皇帝直接掌管六部,明成祖設內閣制度,參與軍國大事的商討。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級 的行政機構。票擬是否被採納最終還得取決於皇帝的批紅
清朝:清初重要軍國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皇權受到限制。
雍正設軍機處,只能跪授筆錄,簡化機構,提高了行政效率,但軍國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標志著君主專制達到了頂峰。
3、 選官制度:
戰國至漢初:軍功爵制
漢武帝:察舉制(郡國每年向國家推薦人才)
徵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向社會徵聘人才)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門第來擔任官吏。
隋唐時期:科舉制度,中央統一分科定期舉行考試
隋文帝:廢九品中正制,分科考試
隋煬帝:設進士科
唐太宗: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
武則天:武舉和殿試。
影響:打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來源、提高官員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為後代所沿用。
4、 監察和諫議制度:
監察:御使大夫、刺史
諫議:門下、諫院、都察院。
第二部分 古代中國經濟的基本結構與特點
一、發達的古代農業
(一)、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
1、起源:距今一萬年左右,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粟、水稻。
2、原始社會:刀耕火種(火耕)
3、商周:少量青銅農具,由於青銅比較珍貴,在農業生產中很少使用。
4、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鐵農具和牛耕,
5、漢朝以後,鐵犁牛耕成為我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6、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變化的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工具的改進和以施肥、灌溉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提高)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耕作工具的進步
(1)春秋戰國時,開始使用鐵農具與牛耕並逐漸推廣。
(2)西漢趙過推廣耦犁,二牛三人後發展成二牛一人,東漢推廣到珠江流域。
(3)隋唐時江東出現曲轅犁、犁評,標志我國傳統歩犁的基本定型,一直為後世所沿用。
2、水利工程與灌溉工具的應用
(1)水利工程:戰國時期的都江堰、漢朝的漕渠、白渠和龍首渠。西域的坎兒井
(2)灌溉工具:
曹魏時的翻車(人力)
唐朝時的筒車
宋朝出現利用水力的高轉筒車
明清時的風力水車。
我國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在世界上居領先地位,農具、技術和水利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以家庭(生產單位)為生產、生活單位,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生產領域)相結合,生產主要是為滿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納賦稅(生產目的),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
1、耕作方式:從集體勞作到個體農耕
①商周,土地國有集體耕作。井田制
②春秋戰國,個體耕作。
2、形成:
(1)條件:①鐵農具的出現和牛耕的逐漸推廣,使勞動者有可能獨立進行生產活動;
②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確立,使勞動者獲得一定的土地。
(2)時間:春秋戰國時期
3、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精耕細作;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封建經濟中佔主導地位)。
4、評價:
積極: 是我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模式;具有生產積極性,是推動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主要動力;在較長時間內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是推動古代經濟發展和中國文明發展的基礎。
消極: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一直延續到中國近代。在封建社會後期,小農經濟又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發展,成為近代中國遲滯不前,落後挨打的根源之一。
二、古代手工業的進步
手工業:指依靠手工勞動,使用簡單工具的小規模工業生產。開始從屬於農業,主要表現為家庭手工業。
(一)素稱發達的官營手工業——產品精美、品種繁多、享譽世界
1、發展的歷程
原始社會晚期:手工業形成獨立的生產部門。
夏商周時期:以青銅鑄造為代表,由官府壟斷。「工商食官」
西漢武帝以後:煮鹽、冶鐵、鑄錢收歸官辦。冶金、制瓷、絲織等領域在世界上一直領先。
(二)發達原因——國家權力的支撐
(三)主要成就
(1)高超的冶金技術
原始社會晚期
掌握冶銅技術
商周時期
青銅鑄造進入繁榮時期(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銅禮器),西周晚期,中國已有鐵器
春秋戰國時期
鐵農具出現和推廣
秦漢時期
兩漢的高爐煉鐵和炒鋼技術;東漢杜詩發明水力鼓風冶鐵工具。
南北朝
灌鋼法
(2)享譽世界的制瓷業——西方稱中國是「瓷器大國」在中國制瓷工藝的影響下,從17世紀起,歐洲國家開始生產瓷器
商朝:燒制出原始瓷器
東漢:燒出成熟的青瓷
北朝:燒出成熟的白瓷
唐朝:已形成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瓷器外銷
宋代:中國制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布、出現五大名窯
元代:青花瓷、彩瓷
明:景德鎮是著名瓷都,五彩、鬥彩瓷
清:琺琅瓷;粉彩;西餐具、魚缸等
(3)異彩紛呈的絲織業
原始社會—養蠶並有了絲織品
商代—織機出現,可織多種絲織品
西周—斜紋提花織物
西漢—政府織室規模大,有數千人,有「絲國」之稱
唐朝—技術提高,以輕盈精湛著稱,吸取波斯的織法和圖案風格,緙絲技術。
宋朝—品種繁多,吸收寫實風格
明清—水平超過前代,特別是細致精密的緞。南方絲織業進入鼎盛,蘇州、杭州、南京是絲織業中心。
(二)艱難經營的民間手工業——家庭手工業是古代社會穩定的因素;民營手工業艱難發展,後來居上
1、整體狀況:
小農經濟;主要生產民間消費品
2、發展歷程
魏晉南北朝:遭摧殘
隋唐:恢復發展
兩宋以後:艱難發展
元朝: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松江成為棉紡織業中心,棉取代麻、絲成為人們生活的主要衣料。
明中葉:紡織、制瓷、礦冶等行業,民營手工業超過官營手工業占據全社會手工業生產的主導地位。江南一些手工業部門開始出現僱傭關系(「機戶出資,機工出力」「計時授值」),也就是出現了的資本主義萌芽。
清朝:資本主義萌芽繼續發展。
3. 歸納中國古代政治(社會更替,政治制度)
點說:中國古代政治史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演變和發展趨勢
秦朝————漢朝————隋唐————宋朝————元朝————明清
確立 鞏固 完善 強化 加強 頂峰
集權 專制
↓ ↓
解決中央與地方的矛盾 ← | → 解決君權與相權的矛盾
維護國家統一,有積極意義 加強專制,消極作用多
發展趨勢:不斷加強,從集權到專制
二、分裂與統一
1、分裂的原因
⑴封建自然經濟的分散性。(佔主導地位)
⑵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治的削弱和地方割據勢力的膨脹。(政治腐敗)
⑶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爭權奪利的斗爭。(激化矛盾)
⑷各族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和斗爭。
2、統一的原因
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原因:
⑴秦漢以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建立和發展,有效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
⑵從思想上看,中華民族很早就產生了統一的思想要求,經儒家發展為「大一統」思想,成為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的思想根源。
⑶民族融合使民族之間的凝聚力加強。
⑷中原漢族先進經濟、文化的強大吸引力,使少數民族嚮往中原。(被征服)
3、評價:
⑴分裂是歷史發展的支流,處於短暫的、次要的地位。
①從時間看,封建社會分裂時間不超過幾百年。
②從朝代看,重要的朝代都是統一的王朝,影響巨大、深遠。
③從分裂時期看,分裂孕育著統一,出現局部統一。
⑵對分裂與統一要具體分析,尤其是國家分裂不能一概而論,不能對分裂簡單地加以否定。
⑶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處於主要地位。要充分肯定國家統一的歷史進步作用。
三、治亂興衰
1、產生治世的原因
⑴統治階級調整統治政策
在長期戰亂、分裂,新王朝建立之後,統治者一般都能認識到人民的力量和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而調整統治政策,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經濟上採取修養生息政策,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治世。
⑵統一的局面下,政局穩定,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開元盛世)
⑶在社會出現嚴重危機之後,經改革調整而出現中興局面。(光武中興)
⑷開明的民族政策使各民族之間和睦相處,友好交往。(貞觀之治)
⑸廣大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
2、出現亂世的原因
⑴統治黑暗、腐朽。如皇帝不理政事,重用奸臣、宦官等人,造成外戚或宦官專權的現象。(漢、唐、明)
⑵統治階級內部矛盾激化。(或中央與地方的矛盾激化)
中央集權削弱,地方割據勢力膨脹的現象。ex:東漢、唐末
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矛盾激化。ex:西晉
⑶農民戰爭的作用。地主大量兼並土地,造成農民流亡,引起農民起義。
⑷自然災害。
3、認識
⑴對治世肯定其進步作用,但也要看到,各階級的地位沒有發生根本的變化,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這一社會基本矛盾沒有改變,正是統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使社會出現治世。
⑵亂世影響社會經濟的發展,對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但是:
①處於亂世的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共同斗爭,有利於民族融合。
②在局部統一地區,統治者為了自身的生存而加強恢復和發展經濟,有利於地方經濟的發展。
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七國之亂和安史之亂,雖然都是叛亂,但結果不同。七國之亂之後,中央集權加強;安史之亂之後,中央集權被削弱。
四、調整和改革
1、相同點
⑴背景相同。都發生在推翻前朝的大規模農民戰爭之後,統治者都吸取前朝滅亡的教訓,認識到人民的力量。
⑵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恢復和發展社會經濟,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2、措施(相同與不同)
⑴經濟:
①解放生產力。
前期-解放勞動者本身和釋放奴婢;後期-放鬆人身依附關系、
②減輕人民負擔——從十五稅一到三十稅一。
③把人民和土地緊密結合起來——安置流民,更名田等。
⑵政治:
①約束統治者,生活節儉,澄清吏治(隋文帝、唐太宗、明太祖)
②減輕刑罰,緩和階級矛盾
③加強中央集權,解決內部矛盾
3、評價
⑴調整或改革後,從經濟上看,推動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國力富強(不同朝代富強的程度不同,東漢較差),多出現治世。
⑵從政治上看,調整或改革後穩定統治秩序,保證社會安定,完善封建統治制度,推動封建社會的發展。
⑶從文化上,政治穩定,經濟繁榮,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4、歷代改革
⑴管仲改革——奴隸社會富國強兵的改革
⑵商鞅變法——地主階級封建化的政治改革
⑶王安石變法——封建社會調整統治政策的改革
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分裂與統一、治亂興衰、調整和改革之間的關系
⑴中央集權的加強、調整和改革與分裂統一、治亂興衰是密切相關的。聯系起來認識:分裂時期多亂世,說明改革或調整不成功;而不成功的改革造成分裂、亂世。統一時期多為盛世,說明改革或調整成功;反過來,成功的改革促使統一、盛世出現。
⑵調整和改革、分裂統一、治亂興衰與中央集權的加強與削弱密切聯系。
⑶體現上層建築對經濟基礎的反作用。
六、政治思想
1、法家的法治思想
⑴法家思想順應了由分裂到統一的歷史發展趨勢,反映了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⑵法家提出具有發展進化因素的歷史觀,體現出新興地主階級改革舊制的進取精神。
⑶法家思想有利於國家的統一和封建制度的建立,而且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後世沿襲了兩千多年。
⑷法家思想提倡嚴刑苛法,不利於長治久安,加之統治者濫用民力,超出了農民階級所能承受的程度,使階級矛盾激化,秦王朝二世而亡。
2、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
實踐證明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是統治階級實行的一種寬松的政策。
⑴它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起到促進生產恢復與發展的作用,出現治世。秦漢以後,每逢大亂,人民貧困時,統治者多採用「修養生息」政策——道家的治國之策。如漢、唐、明等朝。
⑵在社會穩定,生產發展以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就不再適應政治、經濟的發展,如漢朝「文景之治」時出現了王國問題、匈奴問題等,西漢政治思想從無為到有為,從道家到儒家。
3、儒家的「大一統」思想
孔子「仁」和以德治民→孟子「仁政」和民貴君輕→董仲舒「大一統」思想
儒家思想對中國封建社會影響巨大。它客觀上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國家的鞏固;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及社會的穩定;有利於封建社會的長治久安。從此,儒家思想逐漸成為封建社會占統治地位的正統思想。
4、政治(統治)思想發展的趨勢
百家爭鳴→一家專制(秦)→獨尊儒術
5、統治者的思想控制
⑴秦朝焚書坑儒、西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明朝八股取仕;清朝文字獄。
⑵利用宗教(西漢以後,統治者利用宗教加強思想控制)
中國古代經濟史
一、經濟發展的原因
1、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政治清明、政局穩定
2、統治階級注意調整統治政策,鼓勵發展生產。
3、大規模農民戰爭的推動。
4、中原人民的遷移,使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工具傳播,使所到之處經濟發展。
5、各地區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和中外交流
6、科學技術的發展。
7、廣大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的發展。
二、中國古代經濟發展的一般表現
1、農業
農業發展一般表現為:生產工具的改進、耕作技術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興修、治河工程、農作物的引種、開墾土地的畝數(增加多少)、產量數(增加)、人口數(增加)。
2、手工業
手工業發展表現為:⑴手工業部門的多少:紡織、冶鐵、制瓷、造紙等。⑵分工擴大、花色品種的增加。⑶產量的提高,技術水平的提高和質量的提高。
書上講到的手工業的發展包括:西漢開始用煤冶鐵;北宋也用煤,徐州是冶鐵中心;明朝用焦炭煉鐵(佛山)。
3、商業
商業發展的表現為:商品種類的增加、商品質量的提高、城市的出現和擴大、對外貿易的發展和貨幣的變化。
4、重大水利工程
⑴秦朝靈渠。⑵漢武帝治河。⑶隋朝大運河。⑷唐朝大面積治河。
⑸五代錢塘江海塘。⑹元朝漕運修建運河。
三、中國古代經濟發展階段特徵
1、奴隸社會——匹馬束絲。
2、封建社會
⑴戰國、秦漢時期的階段特點
①商品種類繁多;②中原市場形成;③封建城市興起。
⑵隋、唐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城市繁榮,唐中期後商業日益發達;
②政府對商業市場在時間、地點上有嚴格限制;
③對外貿易發達,政府設置市舶使。
⑶五代——元朝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北,南宋商品經濟發展及特點;
②城市經濟繁榮,打破時、空限制;
③出現新型貨幣——紙幣;
④設置邊貿易市場——榷場;
⑤糧食、農副產品(茶等)和手工業原料(絲等)大量進入市場;
⑥海外貿易發達。
⑦元大都、漕運、海運和海外貿易(泉州港等)。
⑷明清時期的階段特徵
①出現專業性的城市
②明初對外貿易發達——鄭和下西洋;
③互市;
④資本主義萌芽。
⑤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四、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1、重要的經濟制度和經濟政策
⑴征稅依據的變化:
人頭稅→土地財產稅→田畝為主
(漢) (唐) (清)
說明封建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制逐漸放鬆,封建制度逐漸衰落。
⑵徵收物的變化:實物+勞役→貨幣地租。用銀兩收稅,說明商品經濟發展。
⑶稅種的變化:稅種繁多→逐漸減少。征稅手續簡便。
⑷農民由必須服一定時間的徭役、兵役到可以代役。以庸為標志。
⑸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徵收重稅。
2、與政治聯系
歷代經濟政策,都是對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當這種調整適應當時生產力水平時,就推動生產力發展,促進濟發展;推動社會進步。反之就會阻礙經濟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五、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
評價:
①重農抑商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對農業、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新興地主階級政權的鞏固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②到了封建社會末期,在生產力發展,商品經濟活躍、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後,堅持重農抑商政策,把商、農發展對立起來就違反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對經濟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
六、江南經濟的發展和中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
1、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⑴北方人民大批南遷,帶去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經驗(及勞動力),體現了當時勞動力的最高水平。
⑵南移趨勢在國家處於分裂或割據、戰亂時期最為突出。
⑶政治中心南移對經濟中心南移有一定影響。
2、歷史的啟示
⑴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
⑵充分合理地利用外來勞動力、先進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⑶經濟發展必須得到領導者的重視。
中國古代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
一、民族關系的基本特點
1、漢族與少數民族交錯雜居,呈現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2、由於各民族經濟發展方向不同、水平不同,農業民族與周邊游牧民族之間存在矛盾,有時發生戰爭。
二、民族關系的主要類型
1、同一國家內部的民族之間的關系
2、不同民族政權之間的關系。
三、民族關系的表現形態
1、和平
和親——作用是削弱民族偏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
互市——由官方控制的民族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市場所一般在邊境地區。
會盟——兩個民族政權以締結「和約」或「和議」的辦法來約束雙方的行動。
2、民族關系的主流、總趨勢是友好交往、和平共處。是各民族人民在共同創造中華民族的文化,共同開發祖國。各民族人民在互相學習和交流中,在共同的勞動中,共同反抗斗爭中相互融合,形成不可分割的整體。
四、民族融合的概況
1、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初步發展時期。兼並戰爭加強了華夏族同周邊少數民族的關系,促進民族融合。
2、秦漢時期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確立、發展時期。在統一的國家范圍內,各民族之間得到更充分的交流,經濟文化進一步發展,漢族形成。秦北與匈奴、南與越族、西與西域各族的關系及開發西南,加強了中原與少數民族政治、經濟上的聯系。
3、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
①處於封建經濟發展時期,民族融合的過程主要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②五族內遷,出現民族大融合局面。
③少數民族無長期的、穩定的政權,說明這時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較為落後;
④孝文帝改革,縮小南北差距,出現統一趨勢。
4、隋唐時期的民族融合(統一時期的民族融合 )
特點:
①各民族政權與中原王朝關系密切、友好,戰爭較少。
②唐中央政府在少數民族地區通過建立都護府、都督府直接統治邊疆地區,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聯系。
5、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是我國歷史上第二個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時期。
特點:①多個民族政權先後並立;
②封建生產方式向邊疆地區深入擴展,如設太學、創造文字、仿漢制建立官制、兵制等典章制度;
③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元統一後北方的「漢人」包括契丹、女真等族人;
④出現了新的民族——回族
4.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治制度框架
一、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的建立:曹魏時,曹丕創立.東漢末年,農民起義沖擊了地主階級的統治,軍閥混戰也擾亂了原有的統治秩序,「魏文帝為魏王時,三方鼎立,士流播遷,四人(士、農、工、商)錯雜,詳(核)無所」(《通典·選舉》),漢代的察舉徵辟制已無法實行;同時,一些大姓名士已逐漸成為支撐曹氏政權的柱石,曹丕奪權建魏也需要得到他們的支持、擁戴.這樣,他創立了「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規定:各州郡設「中正」,負責察訪、品評本州郡士人;中正評定人物,要「計資定品」,就是考慮此人家世官位的高低,確定「品」;還要看此人的才德,作出評議,謂之「狀」;中正把被評者的品狀呈報吏部,作為政府選官的依據.九品中正制的實施,反映了東漢以來豪族勢力的迅速發展,曹操曾經打擊過 不肯歸順自己的世家大族,但是他也網羅了一批名門大姓作為依靠。
1、 實行九品中正制,為世家豪族長期操縱政權提供了法律保證.特別是曹魏後期以來,中正一般都由「著姓大族」的官僚擔任,這個制度就成了維護他們利益的工具.最初,還比較注意評議本人才德的「狀」,後來,狀就變得可有可無了,「品」成為選官任人的唯一標准.這樣,九品中正制為士族門閥政治的形成鋪平了道路.
2、 含義、內容:九品中正制是對魏晉南北朝政治生活與社會生活有重要影響的選官制度.九品:劃分人才優劣的九個等級.中正:評品官,一般按中央有名望的官員按原籍擔任.中央根據「中正」評定的品第授予相應官職.
3、 評定標準的沿革:初創時,家世、才能並重;至西晉重門第和家世,輕視才能.
4、 評價東漢以來世家大族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進一步促進了漢魏際士族形成及以後的鞏固發展. 封建社會作為私有制的社會,從法理上講屬於身份社會,既然如此,就會需要森嚴的等級來確立社會秩序,官員也是如此,為了保證中央集權,使得政令暢通,不同級別間的官員建立起了不平等的關系.但正如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是權力架構中的兩極一樣,士族的形成表面上即是這一制度造成,卻也從理論上證明了社會權力的再分配.從歷史的長河來看,九品中正制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性的,它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有利於決策的民主性和執行政策的延續性.
士族制度——按門第高低為標準的選官制度
1、 產生原因:士族制度的形成,從制度上講是與九品中正制相關,從社會基礎上講與豪強地主勢力尾大不掉相關,從歷史根源上講是小農經濟的分散性相關,從社會權力根源上講是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矛盾和沖突的極端反映.
2、 含義士族:以家族為基礎,以門第為標准,在社會上形成的特權階層.「士庶之科,較然有別」,士族是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庶族:士族以外的地主稱庶族.「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3、 發展過程(沿革):是東漢以來在政治經濟上享有特權的豪強地主勢力發展的結果.形成於漢魏(九品中正制度),鞏固於西晉(門閥制度成熟),鼎盛於東晉(東晉是由士族支持下建立的),衰落於南朝(士族腐朽,庶族興起),消失於唐末隋唐科舉制度的沖擊和唐朝末年農民戰爭的打擊).
4、 士族特權(士族的特權、西晉的士族門閥政治與士族制度.)政治方面:按照門第高低分享特權,世襲要職.西晉政權以士族作為其統治基礎,士族制度與士族政治得以鞏固和發展.政治上,九品中正制保證了士族的政治特權.中正只重門第,當時有人寫了專門記載士族的族姓家譜,中正就以此為依據評定人物品級,完全不看才德.這樣,西晉政權完全被士族壟斷,出現「公門有公,卿門有卿」,高門士族把持政權的局面;經濟方面:廣占良田和勞動力.品官占田蔭客制保證了士族的經濟特權.文化方面:崇尚清談,占據文官要職.東晉和南朝前期士族制度充分發展,士族勢力之盛達到巔峰狀態.社會生活方面:那時候,門第成為衡量貴賤的唯一標准,士族憑借自己的出身門第,享有特權,處處高人一等.永嘉之亂以來,大批士族遷到南方,「中原冠帶,隨晉渡江者百家」,他們與江南原有士族共同成為東晉政權的統治柱石.士族勢力膨脹,特別是王、謝、庾、桓等高門士族,社會地位極其尊貴,權力極大,「晉主雖有南面之尊,無總御之實,宰輔執政,政出多門」.
5、 士族衰落的原因:士族的腐朽性和寄生性(不學無術、能力退化、生活腐化)南方士族在東晉、南朝前期勢力最盛.東晉南朝前期,門閥士族重郡望、婚姻和流品,區分門第尊卑,等級森嚴.他們在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生活上享有特權.東晉末年後,士族在奢侈腐化中開始走向衰落,庶族取而代之.他們為了維護特權地位和既得利益,宣揚士庶天隔(可指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文所列的史料).但是,特權也造成了他們的無能,士族中的許多人已成了寄生於社會的廢物.士族不願帶兵打仗,一些庶族就憑借軍功,漸握實權.例如,劉裕就是這樣權勢大張,控制政權,最終建立起劉宋王朝.士族不屑做那些事務煩瑣的官,自己的能力又差,南朝寒人乘機逐漸典掌機要.東晉末年,士族漸趨衰落.南朝後期,特別是侯景之亂的沖擊之後,晉朝南渡時遷來的百家士族已經「覆略殆盡」.討論南方士族衰敗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應包括:腐朽奢華的生活、與身俱來的特權導致士族缺乏執掌政權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東晉、南朝統治集團內部斗爭激烈,廝殺混戰迭起;農民起義的打擊;侯景之亂的沖擊.在討論中,教師對學生的發言都應給予適當的肯定,特別是如果有的學生能引用課文以外的歷史材料作為論據,或提出了一些課文內容不包含的新觀點,且言之有理,更應適當鼓勵.史料:何曾日食萬錢,還說「無下箸處」;王愷與石崇鬥富:「愷以粘澳釜,崇以蠟代薪;愷作紫絲布障四十里,崇作錦步障五十里以敵之;崇塗屋以椒泥,愷用赤石脂」
6、 影響:士族制度和士族門閥政治是兩晉南朝最突出的政治特點.士族貫穿於整個魏晉南北朝,決定了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官僚門閥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歷代史家都有論及.「高門華閥,有世及之榮,庶族寒人,無寸進之路」,「魏晉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趙翼《廿二史札記》).士族制度的加速形成和士族門閥政治盛行,也是西晉政治腐朽黑暗的重要方面. 資料:魏晉動亂而黑暗,名士思治不得,苟且性命於亂世,心態畸形,對文化、思想、社會風氣產生了巨大影響.傳統的無形約束消失了,法律的明文制裁無效了,對天下、對自己絕望了,對人生、對未來失去了信心,擺脫名教而自命通達,形成所謂「魏晉風度」.儒家一向講究儀表端莊,儒冠儒服,循規蹈矩,道貌岸然.魏晉名士過分講究化妝,男人婦性化,或不修邊幅,放浪形骸,走兩個極端.「士大夫手持粉白,口習清音,綽約嫣然.」何晏「粉白不去手,行步顧影,」喜歡「服婦人之服」.曹植洗澡後都塗脂抹粉.王羲之為女性化的杜弘治「天姿國色」傾倒.刻意效仿,使自己「飄若游雲,矯若驚龍」.梁朝全盛時,貴族弟子無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一些名士以丑為美,說丑話做醜事,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接待賓客「望客而喚狗」,參加宴會「狐蹲牛飲,爭食競割.」更有接待來客時赤身露體,卻自名「通達」.另外飲酒與服葯,成為時尚.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惟有杜康.」《世說新語》中雲:「名士不必須奇才,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劉伶說:「天生劉伶,以酒為名」.服之葯為寒食散(五石散),為縱欲忘卻人間煩惱,長遠追求長生不老.最安全的方式是逃避山林.嚮往莊子「織而衣,耕而食」.如陶淵明.
三、屯田制屯田古已有之,漢代實行過,當時主要是為了戍邊和保證軍需.
1、 出現原因:必要性:社會經濟受到嚴重破壞可能性:東漢末年,軍閥混戰,農民背井離鄉,土地荒蕪,在這種情況下,曹操推行屯田.後來,魏、蜀、吳也都實行屯田.利用地圖,了解當時屯田的主要地區.
2、 具體史實曹魏:蜀國:東吳:
3、 典型:曹操在許下屯田做法:三國招募流民按軍事編制,幾十人一屯,開墾荒地,設官管理.形式:民屯、軍屯.軍屯由士兵屯墾,民屯則招募流亡農民進行屯墾;屯田農民要按軍事編制組織起來,政府設官管理;屯田民要分別不同情況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但他們不再負擔兵役.屯民的權力與義務:屯民享有土地使用權,按比例向官府交納收獲物.性質:屯田制是一種封建土地國有制,土地屬於國家,屯田民只有土地使用權.把農民束縛於土地上,使之成為封建國家的依附農民,即農奴意義: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農民,使流民與土地結合,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促進了農業生產恢復與發展.一些地區經濟殘破凋敝的面貌迅速改觀;曹操推行屯田,使軍糧供應有了保證,為他基本統一北方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條件剝削沉重,農民沒有人身自由,被固定於土地上,但由於農民被控制在國家的手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豪強地主的兼並和對勞動力的爭奪
4、 屯田制度的廢弛
四、均田制 均田制是我國古代影響很大的土地制度.它肇始北魏,不僅以後幾個朝代相繼沿襲,而且還被日本借鑒、吸取.均田令的頒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回憶前一節北魏的有關歷史知識,引入本目教學.
1、 推行原因: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多事,幾無寧日,農民離散,田疇多荒.這使北魏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政府掌握的無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 目的:保證封建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力役征發
3、 概況:時間:485年;人物:北魏孝文帝採納漢臣建議
4、 前提:在不觸動地主利益的前提下,把封建國家控制的土地進行再分配,不是平均分配土地.
5、 內容·國家將掌握的土地進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女受露田20畝.媽婢與耕牛相應受田.農民能得到一定數量的田地;·土地不得買賣.年老或死去露田歸還,桑田傳後代.·官吏可按級別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一夫婦年納粟2石,調帛或布1匹.丁田承擔徭役.
6、 性質、特點:封建土地國有制,是我國歷史上較完備的土地制度.
7、 實質:變革奴隸制生產關系,建立封建生產關系
8、 意義以法律形式承認受田者的土地事有權和使用權,改變了賦稅徵收的混亂局面,使更多農民成為封建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保證了政府對土地、勞動力的有效控制,這也就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勞役需要.政府公開頒定均田令,公開授田,確定租調的數額,這些都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自耕農的負擔,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有些少數民族的貧苦百姓也成為了均田制下的受田農民,這也促使他們轉為農耕定居,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地主則根據奴婢、耕牛受田的規定,官吏還可以受公田,他們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準買賣土地的規定,對土地兼並有所限制;鮮卑貴族逐步轉化為農業地主一向深遠,及至隋唐都沿襲均田制
9、 局限再一次從制度上固化了中國的小農經濟.加之儒家推崇的無農不穩,重農抑商等,同時與中國的地理因素相關,中國的小農經濟一步步得到強化.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佔有不均勻的情況,而封建土地私有制是破壞均田制的主要原因地主佔有奴婢,可以多得到土地,而農民受田往往不足
5. 歷史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知識點框架
一、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一、夏商的政治形式
1、早期「國家」的出現:
(1)時間與地區: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隨著農耕經濟的發展,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原始居民開始邁入早期國家起源的歷史階段。
(2)標志:金屬器具的使用、貧富分化的產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現和禮制的初步形成。
(3)政治形勢:傳說中的黃帝以戰爭手段平定四方,安撫萬民,又分置官員,確定了初步的政治管理秩序。
2、夏商政治文化:
(1)夏朝:王位世襲制的形成,政治權力由「傳賢」演化為「傳子」,「家天下」的制度由此開始,宗族關系從此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禮記》中記錄了孔子的一段話,其大意是:往古的「大同」時代,「天下為公」;現在的「小康時代」,則是「天下為家」。這說明了從「天下為公」到「家天下」的大致演化過程。)
(2)商朝:商代貴族以血緣為紐帶,實行宗法制;神權和王權的密切結合。
二、西周分封制
1、前提:在牧野一戰中,周擊敗了商王朝的軍隊主力,建立了西周。
2、內容:
(1)周武王將子弟和功臣分封於各地,使他們成為各領一方的諸侯。
(2)諸侯的權力與義務:諸侯國在封國內享有世襲統治權,對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
3、分封對象:子弟、功臣和親周的商朝舊貴族。
4、評價:西周的分封制有利於穩定當時的政治秩序,但後來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出現了強國兼並弱國的形勢,從而使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
5、瓦解:受封的諸侯權力較大,享有相當大的獨立性。隨著諸侯國實力的不斷增強,王權衰弱,分封制走向崩潰。
三、西周的宗法制
1、淵源:有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
2、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貴族之間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上的矛盾。
3、實質:是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力,維護政治聯系的一種等級制度。
4、核心:嫡長子繼承
5、內容:
(1)同宗族內部最高權力地位的傳承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原則;
(2)確立大宗、小宗的體系;
(3)形成「周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級。
6、特點:
(1)按照血緣宗族關系的親疏來分配政治權力;
(2)將血緣關系紐帶同政治關系結合起來,是「國」和「家」的統一。
7、維護工具:禮樂制度
8、影響(評價):
(1)積極:在當時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地位,有利於政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對後世,使人們形成了一種孝悌觀念,利於培養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2)消極:對中國封建社會來說,中國封建政治呈現宗法色彩,表現為等級制、絕對的君臣隸屬原則、極端的皇權主義、親貴合一、裙帶作風、反智主義傾向等。
二、走向「大一統」的秦漢政治
一、「六王畢,四海一」
1、統一條件:
客觀上:
(1)政治:長期割據戰亂,百姓渴望安定和平,統一是人心所向。
(2)經濟:生產力水平逐漸提高,商鞅變法後,秦國的實力最強。
(3)思想:法家的思想強調統一和中央集權,對秦的統一起了促進作用。
主觀上:
個人:秦王嬴政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2、統一經過:從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國相繼攻滅了東方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持續數百年的戰亂,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
3、版圖拓展:
(1)北方:將軍蒙恬率軍北擊匈奴,收回了河套地區;修築長城和「直道」,加強北部邊防。
(2)南方:開鑿了溝通湘水和灕水的靈渠,統一嶺南,設置郡。
(3)西南:在西南夷,開辟「五尺道」,並在其中部分地區任命官吏。這是該地區進入中原統一政權版圖的開始。
4、意義:不僅擴大了統一帝國的規模,而且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海內為郡縣
1、實行: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確定以郡縣製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結構(內容):
(1)「郡」是直屬於中央的地方行政區劃。「郡」設郡守、郡尉、監獄史等職官,分掌行政、兵事、監察職責。
(2)「縣」隸屬於郡。
(3)設置於少數民族聚居地的同級地方行政機構稱為「道」。
(4)「縣」級以下有「鄉」、「里」兩級地方基層行政機構。
(5)負責地方治安並兼管公文傳遞的「亭」。
3、特徵:郡縣制與周代以來「分土建邦」的分封制相比較,最主要的差別在於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縣長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調動,不得世襲。
4、意義:郡縣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權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5、漢代地方制度:西漢王朝繼續推行郡縣制。漢初曾分封諸侯王而形成「郡」、「國」並存局面,後逐步消除與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據勢力,使「大一統」政體更為鞏固。
三、百官公卿
1、秦朝中央政權的基本結構:
(1)皇帝制:秦王嬴政採用「皇帝」稱號,自稱「始皇帝」,並確立了皇帝至高無上的地位,總攬全國政治、經濟、軍事大權,並世代相傳。
(2)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丞相——協助皇帝處理政事;太尉——主管軍事;御史大夫——丞相的助手,負責監察系統。
②「九卿」:奉常——主管宗廟禮儀和教育事務;郎中令——主管宮廷警衛;衛尉——主管宮門屯衛;太僕——主管宮廷輿馬;廷尉——主管司法;典客——主管少數民族及外交事務;宗正——主管皇室事務;治粟內史——主管國家財政;少府——主管皇室財政。
(3)朝議制度:「三公」與諸卿以「朝議」等方式討論國家軍政要務,成為皇帝裁決的依據。這是在君主專制制度之下減少決策失誤的有效途徑。但是秦始皇晚年,朝廷大臣參與議政的制度遭到破壞。
2、歷史影響:
(1)積極:徹底打破了傳統的貴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的基礎。對此後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制度產生了重要影響。
(2)消極:秦王朝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了對人民的壓榨,使人民的處境日趨惡劣,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秦王朝統治十幾年後土崩瓦解。
3、西漢的官僚制度:
(1)繼承:西漢王朝大體沿襲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歷史上稱此為「漢承秦制」。
(2)發展:漢武帝時設置十三部刺史和司隸校尉,加強了朝廷對地方的控制。這對國家政權的鞏固,防止地方分裂勢力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
三、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一、法令出一
1、創立:秦始皇確立的「皇帝」制度為歷代王朝所繼承。
2、特點與演變:
(1)皇帝有天下獨尊的地位,集行政權、司法權和軍事指揮權於一身。國家的法律、政策,都決定於皇帝一人的意志。
(2)在君主專制體制下,皇權帶有獨斷性、隨意性的特點,往往影響封建國家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決策。國家變成一個人的國家,政治成為一個人的政治。
(3)後來,歷代官僚體制雖有所變化,但是都以維護皇權、服務於皇帝為基本原則。
(4)君臣關系,實質上是「主子」和「奴才」的關系。
二、君權和相權
1、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中國古代王朝的丞相或職務相當的高級官員,他們是帝王的政治助手。在執政過程中,帝相之間難免發生矛盾,希望有所作為的帝王往往採取限制相權的方式獨攬行政大權。
2、歷代限制相權的措施:
(1)漢:
①漢武帝頻繁更換丞相。
②漢武帝特意從身份地位的士人中破格選用人才,參與國家政治中樞的主要決策,讓他們能夠隨侍左右,參議要政。皇帝親自任命和直接指揮的高級將領也往往參議機要。於是,與以丞相、御史大夫為首所構成的官僚機構「外朝」相對應的「中朝」(又稱「內朝」,由皇帝左右的親信近臣構成)得以形成。「中朝」在宮廷之內對重要政事先做出決策。
(2)唐:措施:中央設中書省、門下省和尚書省三省,尚書省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長官都是宰相。當時,在門下省還設政事堂,作為三省宰相共同議定軍國大政的場所。後來,凡參加政事堂議會的其他官員,身份也等同於宰相,相權實際上有所分散。
(3)宋:設中書門下(習稱政事堂),為行政機構,長官稱「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職務相當於宰相。為了分散宰相的權利,曾增設「參知政事」,作為副宰相。設樞密院,管軍事,長官為樞密使。設三司以總理財政,長官為三司使。
(4)元:元朝中央政府的組織大都沿用宋制。
3、歷代帝王限制相權的目的:
(1)防範宰相擅權。
(2)力求加強統治、提高行政效率。
(3)彌補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幹不足的缺陷。
三、中國古代王朝的監察體制
1、演變:
(1)秦朝:監察機構的設置,在秦代已經受到最高執政集團的重視。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級行政機關內,都有專門負責監察的官員。
(2)漢武帝時代: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域,稱十三州部,每州部設刺史一人,以監察地方政治,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3)西漢時期:中央行政機構的監察主要由御史大夫屬下的官員承擔。御史大夫的地位僅次於丞相,御史大夫主管的機關是當時最主要的監察機構。
(4)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監獄視察執法情況。
(5)宋朝:提點刑獄司是專職監察邢獄的官員。
(6)元朝:規定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御史台,由監察御史復按。御史在糾舉官吏時,可以採取拘捕、審訊甚至先斬後奏等手段。
2、評價:
(1)積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監督官員規范執政,防止官員貪污腐敗。
(2)消極:專制制度的本質決定了監察體制的實際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監察官員並不代表社會履行職責,而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監察官員乃至監察機構貪贓枉法的情形司空見慣。
四、選官制度的歷史變化
1、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進大體經過了「世官制」、「察舉制」和「科舉制」三個階段。
2、主要選官制度:
(1)「世官制」:將官職限定在貴族范圍內,由貴胄子弟世代繼承祖上的權位。
(2)「察舉制」:
6. 歸納中國古代歷朝的政治制度及作用
1.發展歷程:
戰國時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商鞅變法建立縣制,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高統治者稱皇帝,總攬全國軍政大權;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軍事和監察;地方實行郡縣制。
西漢鞏固: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問題,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隋唐完善:創立科舉制,有利於選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北宋加強:北宋初年,「杯酒釋兵權」解決兵權的問題;將地方的政權、財權和軍權收歸中央。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元朝新發展: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明清達到頂峰(衰落):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
頂峰。
評價:
(一)雙重作用。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展,有利於維護祖國統一與領土完整。如:秦朝、清朝前期維護國家統一。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從事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和經濟建設,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如秦朝修築長城、隋朝開鑿大運河。③在統一的環境下,有利於各民族的融合,又利於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如元朝的民族融合。消極作用:①專制容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是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如秦朝暴政。②思想上表現為獨尊一家,鉗制了思想,束縛了文化。如漢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清朝「文字獄」。③在封建社會末期,阻礙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的發展。如明清時期。
2.特點:
1、夏商周時期我國政治制度的主要內容是宗法制,這一時期政治制度的發展呈現以下特點:在王位和爵位的繼承上實行世襲制;在地方管理上實行分封制;在王族內部實行以嫡長子繼承製為特點的宗法制。
2、秦國統一了六國後建立了秦朝。秦朝創立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初期主要呈現以下特點:以皇帝為中心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統治機構;官位不世襲,實行俸祿制度,由皇帝任免;官職有明確分工,既互相配合,又相互牽制。
3、「漢承秦制」,由漢至元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逐步發展,主要呈現以下特點: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受到制約而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加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
4、明清時期,轉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主要呈現以下特點:廢丞相、設內閣和六部、增設軍機處;中央機構的設立和職權完全服從專制王權的需要;廢行省,設三司,直接隸屬中央,中央對地方控制進一步加強;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思想文化專制不斷加強。
7. 明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知識框架
廢丞相制,六部分理朝政,廢中書省設三司,設東廠和錦衣衛監視臣民,八股取士~~政治上,經濟上:明引進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明中期以後出現機戶與機工間的僱傭和被僱傭關系,各地紡織業興起,萌生資本主義萌芽,陶器瓷器發展迅猛;文化上:修築明長城: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主流思想是儒學,李時珍<本草綱目>宋應星<天工開物>徐光啟<農政全書>,四大名著中除<紅樓夢>外均屬明朝;形成崑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