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道德文化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動漫公主連接到哪裡了 2025-01-21 17:41:53
經典春天穿什麼衣服好看 2025-01-21 17:41:27

道德文化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07 22:46:03

Ⅰ 中國傳統的倫理道德有哪些

(一)整體至上,「克己奉公」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仁愛兼利的人際和諧原則

(三)「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與「厚德載物」的寬闊胸襟。

(四)修身自律,躬行實踐的道德修養原則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儒家學派既概括了道德修養的完整體系,肯定道德修養的極端重要性。同時還為指導人們的道德修養,提出了許多具體可行的道德修養方法,諸如「立志」、「學習」、「克己

Ⅱ 春晚中有關道德與法治的知識點

4.1 語言幽默中見犀利,避免枯燥的道德說教
「央視春晚」小品之所以廣受關注一方面因為它及時地反映社會的熱點問題,引起受眾共鳴。另一方面運用幽默的語言在輕松、喜慶的節日氛圍中中,緊抓當前社會道德文化現狀,對於有違道德文化的現象進行幽默犀利的調侃,指明傳播道德文化的發展方向。因此它既避免了純粹性的娛樂,又不是枯燥的道德說教。幽默調侃的方式既讓受眾開懷,又傳播了社會成員之間的道德觀念和行為准則。
例如,在 2014 年《擾民了你》中,蔡明所演的房東看到自己不求長進的孫子讓朋友的女朋友懷孕,且要給為了夢想在京拼搏的年輕人漲房租時,說道:「你是孫子,人家也是孫子,你這孫子怎麼這么孫子」.在幽默與笑聲中,將社會上兩種年輕人的品行做了犀利而又深刻地對比。
4.2 巧用沖突與矛盾,展現道德文化觀念
「央視春晚」小品節目普遍短小, 時長大致在 20 分鍾左右,在短短的十幾,二十幾分鍾內要想將節目演繹的深入人心,它必須嚴格考究小品的內容布局和沖突設置。小品表演者既要讓受眾發笑,同時又要把社會生活中的真實沖突與矛盾展現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要藉此展現道德文化觀念,「央視春晚」小品中矛盾的解決通常依賴道德的教化作用。
在 2004 年嚴順開等人的《講故事》中,展現了一位上了年紀有些痴呆的爺爺,在家沒事,喜歡對著孫子反反復講同一個故事,且自己認為這個故事之前從來沒有講過,這引起了孫子的反感。老人反復講述同一個故事和孫子愛玩,不耐煩的表現形成鮮明的矛盾。最後通過父親在對兒子所講的道理中展現尊老的觀念,最後父子倆一起耐心聽爺爺反復將同一個故事。該小品反映了盡管老人上了年紀照顧起來比較麻煩的社會現象,但通過傳播尊老愛幼的家庭美德,家庭成員之間互相理解,同樣可以幸福快樂。
「央視春晚」小品的道德文化要想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離不開非常清晰的故事情節和人物關系,通過使用角色的倒錯與置換,展現人物本身和人與人之間行為或內心的沖突、矛盾等創作技法,讓所持不同道德文化觀念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通過對比突出道德主流文化觀念。
例如,早期陳佩斯,朱時茂的《警察與小偷》《主角與配角》的角色置換;開心麻花的《扶不扶》中扶摔倒老太太的小伙兒,在無奈之下置換角色等,這些都巧用角色的倒錯與置換等手法,將社會問題搬上舞台,在矛盾與沖突中,將社會主流價值觀念深入人心。

Ⅲ 什麼是道德它有什麼特點職業道德的作用有哪些

道德,指衡量行為正當的觀念標准,是指一定社會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道德的特點具有:共同性,民族性,階級性,歷史繼承性,自律性。

一:共同性

道德有一定的共同性,指同一社會的不同階級,甚至不同社會的不同階級的道德之間,由於類似或相同的經濟條件、文化背景和民族心理而存在著某類相似或相同的特性。

二: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其他民族的個性特徵,包括民族的精神、氣質、心理、感情、性格、語言、風俗、習慣、趣味、理想、傳統,以及生活方式和理解事物的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同民族間道德的原則標准亦有所不同。

三:階級性

它指階級社會的各種道德都是為特定的階級利益服務的,因而都具有特定的階級屬性和特徵,可也要以和諧為目的。

四:歷史繼承性

道德與其它觀念一樣,既有發展的一面,又有繼承的一面。

五:自律性

道德主體藉助於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藉助於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願地認同社會道德規范,並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好的自主行動。

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一方面具有社會道德的一般作用,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作用,具體表現在:

1、 調節職業交往中從業人員內部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間的關系。

職業道德的基本職能是調節職能。它一方面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內部的關系,即運用職業道德規范約束職業內部人員的行為,促進職業內部人員的團結與合作。如職業道德規范要求各行各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團結、互助、愛崗、敬業、齊心協力地為發展本行業、本職業服務。另一方面,職業道德又可以調節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如職業道德規定了製造產品的工人要怎樣對用戶負責;營銷人員怎樣對顧客負責;醫生怎樣對病人負責;教師怎樣對學生負責等等。

2、 有助於維護和提高本行業的信譽。

一個行業、一個企業的信譽,也就是它們的形象、信用和聲譽,是指企業及其產品與服務在社會公眾中的信任程度,提高企業的信譽主要靠產品的質量和服務質量,而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高是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的有效保證。若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很難生產出優質的產品和提供優質的服務

3、 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行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高的經濟效益,而高的經濟效益源於高的員工素質。員工素質主要包含知識、能力、責任心三個方面,其中責任心是最重要的。而職業道德水平高的從業人員其責任心是極強的,因此,職業道德能促進本行業的發展。

4、 有助於提高全社會的道德水平。

職業道德是整個社會道德的主要內容。職業道德一方面涉及到每個從業者如何對待職業,如何對待工作,同時也是一個從業人員的生活態度、價值觀念的表現;是一個人的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發展的成熟階段,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另一方面,職業道德也是一個職業集體,甚至一個行業全體人員的行為表現,如果每個行業,每個職業集體都具備優良的道德,對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提高肯定會發揮重要作用。

Ⅳ 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經典有哪些

傳統文化縱覽
1、簡介
仁、義、禮、智、信、忠、孝、悌、節、恕、勇、讓;琴棋書畫、三教九流、三百六十行、四大發明、民間禁忌、精忠報國、竹、民謠、黃土、長江、黃河、紅、月亮。十二生肖: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農家、農民起義、鋤頭;皇宮官府、宮庭文化、帝王學。
2、諸子百家
1.儒家(孔子、《論語》、孟子、《孟子》、荀子 ;思想:仁、義、禮、智、信;四書:《中庸》《大學》《孟子》《論語》) 2.道家(老子、莊子;思想:道德,無為、逍遙) 3.墨家(墨子、《墨子》、思想:兼愛、非攻、舉賢、節儉) 4.法家(韓非、李斯、《韓非子》思想:君主集權,以法治國) 5.名家(鄧析、惠施、《公孫龍子》) 6.陰陽家(鄒衍、五行、金木水火土) 7.縱橫家(鬼穀子、蘇秦、張儀、《戰國策》) 8.雜家(呂不韋《呂氏春秋》) 9.小說家( 吳承恩《西遊記》、羅貫中《三國演義》、蒲松齡《聊齋志異》、曹雪芹《紅樓夢》)施耐庵(《水滸傳》) 10.兵家(孫臏《孫臏兵法》孫武《孫子兵法》思想:強調作戰前一定要做好准備) 11.醫家(扁鵲、淳於意、張仲景、華佗、孫思邈、王冰、張從正、朱震亨、李時珍、張景岳)
3、琴棋書畫
4、傳統文學 主要是指詩詞曲賦。
《詩經》、《漢樂府》、《孫子兵法》、《三十六計》、《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5、傳統節日
6、中華詩詞
古詩、律詩、絕句、近體詩、無題詩、自度曲(詞)、傳統詩詞等。
7、中國戲劇
8、中國建築
還有一些:http://ke..com/view/40254.htm
傳統道德觀:
一、國家思想:
吳起與魏王泛舟江河,魏王誇說山河之險,固若金湯。吳起歷舉夏商各朝代的山河之險和亡國之痛,說:國家強盛在德政,不在山河之險。有德,天下歸心,無德,舟內之人皆為寇讎。
《鹽鐵論》:「以道德為城,以仁義為郭」,又曰:「以道德為胄,以仁義為劍」。《左傳》晉。「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又,季文子相三君,而無私積,死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藏金玉,無器備,忠於公室。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古代先賢懂得思想的對立統一是和諧發展的根本動力。先秦時期,中國形成了「和」與「同」的概念。同是簡單的同一,而和則是集合了許多不同的因素而形成的統一。以音樂為例,必須有「清濁、大小、短長、疾徐、哀樂、剛柔、遲速、高下、出入、周疏」等聲音,才能組成樂曲。「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王夫之:「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

二、政治理念:德政
《尚書》「惟德動天,無遠不屆。」
《管子》稱:「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
《論語》「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季梁說:「民,神之主也,是以聖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國君應當把人民的利益看作是自己的利益,政權才能鞏固。當權者「命在養民」。
楚國令尹子文說:「夫從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曠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無日矣。」
政權得失關鍵是「民」,是民心的向背。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位,自古亦然。政,正也,以君之意誠心正,所以正人之不正也。
1.為君者修德以感人,感化天下。德字從心者,以其得之於心也。以身率人,使人感化,躬行其實,以為民先。
2.政以德,則無為而天下歸之。為政以德,不但不可生事擾民,而且要愛民;而愛民如子,國家理財以養民為本,愛養民力;
3.統治者要平易近人,親民愛民。
孟子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主張仁政論,仁義論,他認為:「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仁政必須與廣大民眾的利害相連,憂樂相通,樂民之所樂,憂民之所憂。
《禮記》提倡「明德,親民,止至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德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道,即引導,率先;政,謂法制禁令;齊,所以統一思想。引導人民遵守法令,不服從則處以刑罰;刑法使人民不敢犯法,苟免於刑。但人民不見善,就無法從不善轉變為善。以德引導人民,以禮節劃一,人民就會知恥並不斷追求善行。
朱熹:主張為政以德。政者,為治之具;刑者,輔治之法。「德禮則所以出治之本,德又禮之本也……然政刑能使民遠罪而已。德禮之效,則有以使民日遷善而不自知,故治民者不徒恃其末,又當深探其本也。」「禮以一之,則民恥於不善,而又有以至於善者」。是講統治者發揮道德教化的作用,用感化和養民為本的方法,使民從不善至於至善。
人的吉凶禍福是人自己的事,與天地鬼神沒能關系。「吉凶由人」,「禍福無門,惟人所召」。古代無神論者駁斥了禱祝、咒術、和卜筮等迷信思想。齊國政治家晏嬰認為齊君生病,是由於「縱欲厭私」和「斬刈民力」的結果,祈禱也是無用的。他說,雖有「善祝」,也抵擋不住人民群眾對統治者的詛咒,「民人苦病,夫婦皆詛。祝有益也,詛也有損。……雖有善祝,豈能勝億兆人之詛?」

三、民本思想: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民為邦本。
中國歷代都相信君權神授,商紂王文武兼才,自比太陽,老百姓說:「時日曷喪,予與汝皆亡!」表現出人民願與之同歸於盡的強烈反抗情緒。西周建國後,總結商朝亡國的經驗教訓,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只有「保享於民」,才能「享天之命」。西周統治者認為天命並不是永遠不變的,天命以民心為轉移,「天惟時求民主」,上帝關心下民,為民求主,「民之所欲,天必從之。」什麼是天?天就是民意,「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
《管子》中對民有認識,「分而視之則愚,合而視之則聖」。
中國古代產生了無神論思想。春秋時代,人們認識到鬼神不能支配人,「神聰明正直而壹者也,依人而行」。
「鬼神非人所親,惟德是依。」
「天道遠,人道邇也,非所及之。」
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認為虐待老百姓的「有為而治」是惡政;他警告當政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後漢馬衍《車銘》:「乘車必護輪,治國必愛民;車無輪安處,國無民誰與?」

四、倫理觀念:
《管子》中,就有讓人民「倉廩實」、「衣食足」,才能發展生產,富強國家,而想讓人民遵守道德規范,就要讓他們衣食無憂,「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中國傳統思想,都注重倫理和道德教化,注重人的道德修養,提出「仁、義、禮、智、信」為核心的道德價值體系。希望把人培養成君子賢人,由個人的修身,達到齊家和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以個人道德品質為基礎的「德治」。
認仁以為先,功利為後,以仁義制萬事。
德是一種心理的道德或善心;禮是制度品節,禮者,理也,亦言禮之屬於天理。克己復禮,就是克服戰勝自身的私慾,恢復天理,提高人的道德境界。這個禮或天理,就是倫理道德。對當權貴富人者說,一是要節欲,而不是縱欲,事無巨細,要謹察,「一念之萌,必謹而察之,此為天理耶?為人慾耶?果天理也,則敬而擴之,……果人慾也,則敬以克之」。撥亂反正,正人心,明紀綱。克字,就是殺賊工夫,殺人慾之賊。

五、義利之辨
義利關系,是倫理道德哲學的價值觀念。儒家重義輕利,但對國家的公來講,要講功利,造福於民;而對個體而言,不能光講利,更要講義。義利之別,就是要分別得天理人慾,公私、邪正。義利之分,是天理人慾、公與私之別。
仁義,根於人心之固有,屬於天理之公。
義,是天理之所宜。義者,宜也,根於人心之固有的理,即仁義之心。追求利,要按天理辦事,即按倫理道德的要求去處分。一事當前,是理當如此,就當做,合乎天理仁義的分寸。自天子至於庶人,人人得本其仁義之心而處萬事,謹守天理之所宜,而不追求不義之財利。《易》: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春秋左氏傳》齊慶氏亡,分其邑與晏子,晏子不受。人問曰:「富者,人所欲也,何為不受?」 晏子對曰:「無功之賞,不義之富,禍之媒也。」東北某彩票站的一位普通下崗婦女,面對五百萬大獎,且彩票不記名不掛失,能毅然將彩票歸還原主,這就是仁義之心,是義舉。較之那些貪瀆詐騙者,不乏受高等教育有官位者 ,更能代表中國人的道德心。
利者,人情之所欲,是人慾之私。利,生於物質與我的關系之中,屬於人慾之私。何心隱:「人為天地之心」,肯定人的慾望的合理性,但提倡寡慾,反對縱欲。有的主張義利並重。人慾有合理性,但如果只講利,計較利害,就不好;殉人慾,則求利未得而害己隨之。孔子要求「克己復禮」,即克制自己的慾望,恢復禮制。譬如有白金遺道上,君子認為他人之物,不可妄取,小人則以為利而據為己有。
重義輕利說。朱熹認為,「古聖賢之言治,必以仁義為先,而不以功利為急,……天下成萬事本於一心,而仁此心之存……此心既有,乃克有制,而義者此心之制之謂也。」「極言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謀其功。」君子之學,不能專在利害上計較,應注重正義、明道。

六、尚儉:
朱熹:反對窮奢極欲,認為應該奢不違禮,儉不失中。主張以道為樂,處貧泰然,以不足為足,無不足則富貴與貧賤處之一也。
儉而有度為德。
以道為樂,樂天知命,天理為樂。
朱熹:他認為君子在富貴與貧賤之間的選擇取捨,要合乎仁這個標准。「君子所以為君子,以其仁也,若貪富貴而厭貧賤,則是自離其仁,而無君子之實矣。」於道不當富貴,則應視富貴如浮雲,無動於衷,即使富貴找來也不要;反之,於義當貧賤,則應安貧樂賤,處貧賤而不去。
《尚書》「玩人喪德,玩物喪志。不做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民物賤用物,民乃安……所寶惟賢,則邇人安。」
《晏子》:「其文好者身必剝,其角美者身見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禮記》:「好田好女者,亡其國。」

七、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維護等級秩序的支柱,也是宗法社會的倫理道德原則。將存天理具體體現在家族內的父子、夫妻、兄弟關系,和君臣(個人與國家)關系以及人與人關繫上。
三綱:綱,網上大繩也。三綱者,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與此相適應的是忠、孝、節等倫理道德規范。
甲.父為子綱 是三綱五常的基礎。宗法社會中,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位, 父親是一家之長,是生產和分配的決策者,子女對父親要絕對服從;父親有過,子女也只能低聲下氣和顏悅色地勸說,父母不聽勸反而鞭打兒子,可謂勞苦,亦不就疾怨,愈當起敬起孝,毫無怨言地去盡孝道。與父為子綱相適應的道德規范便是孝。孝悌為仁之本,作為父為子綱的核心。這個仁是愛的意思,行愛自孝悌始。親親、仁民、愛物三者是仁事,親親是第一件事。如以仁作水源,則孝悌是第一池,仁民是第二池,愛物是第三池。
古代以孝治國,提倡孝道。朱熹利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來倡導孝道。他在《示俗》中稱:「謹身節用,以養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在《曉諭兄弟爭財產事》中,寫道:「勸諭士民務修孝悌忠信之行,入事父兄,出事長上,敦厚親族,和睦鄉鄰。」認為一個人如果能孝弟,其心和順、柔恭,必無犯上作亂之事。

乙.君為臣綱
是三綱之首,從中央到地主,構成了王權的機構。王權是父權的擴大,君主被稱為國民之君父,地方官吏被稱為父母官。君是宗法社會利益的最高代表,享有最高的權力,具有最高的權威。中國古代宗法社會,是移孝為忠,將對父母的孝,擴大到對君主的忠。與君為臣綱相對應的的道德規范便是忠。
所謂忠,其一就是盡自己的心,盡心盡力,克盡一切私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其二,忠是誠實不欺。把忠君的道德行為規范推廣,用於待人處事,則是忠恕。「推己及人為恕」,推測自心,己所欲,人亦所欲,己所不欲,人亦所不欲,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忠恕正是仁。

丙.夫為妻綱
人之大倫,夫婦居一。朱熹主張婦女三從,在家從父,適人從夫,夫死從子。他反對不 嫁娶禮儀辦婚事的「引伴為妻」,規定不得「聚集男女,晝夜混雜。」他並認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
丁.四德 五常
孟子提出著名的「四端」說,認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人先驗地具有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素質或品德。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無此四端者,就是沒有人性,也就算不得是個人。例:路見小孩落井,人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而出手相救,所以如此,並非與小孩的父母相熟,也不是要在親朋中邀取好名聲,更不是害怕遭受處分。可見人皆有仁愛之心。
朱熹在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國家關系,提出了仁、義、理、智、信的道德項目,作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倫理道德准則,以及道德修養的原則和方法。
仁——仁者,愛之理,心之德也。
首先,仁是愛之理。朱熹認為,人的仁義理智信的五常,根源於五行(木火金水土),是五行之性也。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發為惻隱。「仁是愛之理,愛是仁之用。」
其次,仁是心之德。即得之於心的愛的本源。仁是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生人與萬物,便是天地之德顯示諸仁,人與萬物生生不絕,顯示天地之仁;天地把生生之仁心,藏在人與物中。人與物,都是天地之用。愛由心生。去私慾,做到不違仁,就是心之德,即仁的生物之心,符合於德。仁是天地之生氣,人之所以為人,其氣則天地之氣,仁是一種溫和之氣,其氣則天地陽春之氣,其理則天地生物之心。譬若谷種,生之性便是仁。生的意思是仁。
仁,是天地生物之心,人與物得天地生物之心以為心,仁心,即是生,天地之大德曰生,人受天地之氣以生,故此心必仁。言人而不言仁,則人不過是一塊血肉罷了。仁是本體,是萬理之原,萬事之本,仁即是心,即天德之元,表現為愛人愛物的寬容大度。
仁包含義、理、智三者,仁為四德(仁、義、理、智)之首,管束得四德;仁也是五常之首。四德存於人的本性之中,雖未表現出來,四德已具有,所以仁統義、禮、智。能仁則後三者(義、禮、智)自在其中矣。
仁包含四德五常,所以仁體現為「事親孝,事兄弟,及物恕」,而且還體現在「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便是孝悌、忠恕、恭敬、仁義、禮智等政治道德原則和倫理道德規范。
蓋木神曰仁,則愛之理也,其表現是惻隱;火神曰禮,則敬之禮也,表現為恭敬;金神曰義,則宜之理也,表現為羞惡;水神曰智,則別之理也,表現為明斷是非;土神曰信,則實有之理也,表現為忠信。
義者,事之宜也;即做事適宜,恰當;按仁的要求去做,就是義。
禮者,天理之節文,人事之儀則也;所謂天理之節文,即禮即理也;二是作為人事之儀則,具倫理規范的意義;禮則為謙遜,合乎仁的儀式禮節。
智,即明斷見識;智則為明辨。能分清什麼是仁,什麼不是仁,就是智。
信,約信也,即守信、誠實的意思,信便是真個有仁義禮智,不是虛假的。好學則智。智者見於未萌,智者不惑,是是非非謂之智。
人秉五行之秀而生,故其為心也,未發由具仁義禮智信之性以為之體,已發則有惻隱、羞惡、恭敬、是非、誠實之情以為之用。
以自然界的五行,來比附和衍生出五常,則五常成為超社會超時空的永恆存在的東西了。
戊.五倫
朱熹把社會的人倫關系歸納為五倫,即即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即五品等級,是人世的大倫,人不能改變,也不能超越,五倫是先天的,生而具有的,不是後天人為的。
與五倫對應的,是親、義、別、序、信。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者之理,天之所命,出於人心之本然,非後來所強加的。
在五倫之中,君臣、父子兩倫最重要,是天之經,地之義,因此在五常中,仁義也最重要,仁莫大於父子,義莫大於君臣,是三綱之要,五常之本,人倫天理之至,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五倫既是天經地義,但因為氣稟所偏,人慾所昏,固有的倫理,卻被蒙蔽,因此需要教育人們,啟迪人們固有的倫理之心,於是先王立學校以教其民,必使天下之人,皆有不失其性,不亂其倫而後已。設官教民,既不使人不失仁義禮智之性,也使人不亂人倫之理。古代聽訟之斷,必以人倫為重,以人倫為善惡是非和量刑的准繩。
對傳統的倫理道德精神,以及由這種倫理道德形成的民族心理、民族人格和價值觀,我們要繼承其超時代、超因果的絕對性合理內核。道德精神是由個人根據自己的人生價值觀自覺選擇的,作這種選擇,需要以犧牲個人利益甚至生命來履行道德義務。從倫理道德中升華出一種巨大的、崇高的和永恆的精神力量,孔子講「殺身成仁」,孟子講「捨生取義」、「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推重無私無畏的大丈夫和浩然正氣等等,就是我們民族的道德正氣。這種道德正氣的精神力量對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是極端重要的。我們要重視人格能力和人生價值觀的培養,高揚中華民族的道德正氣,這也是新倫理、新道德發展的前提,是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

Ⅳ 文明禮儀知識有哪些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對一個人來說,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對一個社會來說,禮儀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重視、開展禮儀教育已成為道德實踐的一個重要內容。

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內容上看有儀容、舉止、表情、服飾、談吐、待人接物等;從對象上看有個人禮儀、公共場所禮儀、待客與作客禮儀、餐桌禮儀、饋贈禮儀、文明交往等。在人際交往過程中的行為規范稱為禮節,禮儀在言語動作上的表現稱為禮貌。加強道德實踐應注意禮儀,使人們在"敬人、自律、適度、真誠"的原則上進行人際交往,告別不文明的言行。

禮儀、禮節、禮貌內容豐富多樣,但它有自身的規律性,其基本的禮儀原則:一是敬人的原則;二是自律的原則,就是在交往過程中要克己、慎重、積極主動、自覺自願、禮貌待人、表裡如一,自我對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檢點,自我約束,不能妄自尊大,口是心非;三是適度的原則,適度得體,掌握分寸;四是真誠的原則,誠心誠意,以誠待人,不逢場作戲,言行不一。

一、個人禮儀

(一)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個人精神面貌的外觀體現。一個人的衛生習慣、服飾與形成和保持端莊、大方的儀表有著密切的關系

1、衛生:清潔衛生是儀容美的關鍵,是禮儀的基本要求。不管長相多好,服飾多華貴,若滿臉污垢,渾身異味,那必然破壞一個人的美感。因此,每個人都應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入睡起床洗臉、腳,早晚、飯後勤刷牙,經常洗頭又洗澡,講究梳理勤更衣。不要在人前"打掃個人衛生"。比如剔牙齒、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這些行為都應該避開他人進行,否則,不僅不雅觀,也不尊重他人。與人談話時應保持一定距離,聲音不要太大,不要對人口沫四濺。

2、服飾:服飾反映了一個人文化素質之高低,審美情趣之雅俗。具體說來,它既要自然得體,協調大方,又要遵守某種約定俗成的規范或原則。服裝不但要與自己的具體條件相適應,還必須時刻注意客觀環境、場合對人的著裝要求,即著裝打扮要優先考慮時間、地點和目的三大要素,並努力在穿著打扮的各方面與時間、地點、目的保持協調一致。

(二)言談

言談作為一門藝術,也是個人禮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禮貌:態度要誠懇、親切;聲音大小要適宜,語調要平和沉穩;尊重他人。

2、用語:敬語,表示尊敬和禮貌的詞語。如日常使用的"請"、"謝謝"、"對不起",第二人稱中的"您"字等。初次見面為"久仰";很久不見為"久違";請人批評為"指教';麻煩別人稱"打擾";求給方便為"借光";託人辦事為"拜託"等等。要努力養成使用敬語的習慣。現在,我國提倡的禮貌用語是十個字:"您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這十個字體現了說話文明的基本的語言形式。

(三)儀態舉止

1、談話姿勢:談話的姿勢往往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修養和文明素質。所以,交談時,首先雙方要互相正視、互相傾聽,不能東張西望、看書看報、面帶倦容、哈欠連天。否則,會給人心不在焉、傲慢無理等不禮貌的印象。

2、站姿:站立是人最基本的姿勢,是一種靜態的美。站立時,身體應與地面垂直,重心放在兩個前腳掌上,挺胸、收腹、收頒、抬頭、雙肩放鬆。雙臂自然下垂或在體前交叉,眼睛平視,面帶笑容。站立時不要歪脖、斜腰、曲腿等,在一些正式場合不宜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更不要下意識地做些小動作,那樣不但顯得拘謹,給人缺乏自信之感,而且也有失儀態的莊重。

3、坐姿:坐,也是一種靜態造型。端莊優美的坐,會給人以文雅、穩重、自然大方的美感。正確的坐姿應該:腰背挺直,肩放鬆。女性應兩膝並攏;男性膝部可分開一些,但不要過大,一般不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上或椅子扶手上。在正式場合,入座時要輕柔和緩,起座要端莊穩重,不可猛起猛坐,弄得桌椅亂響,造成尷尬氣氛。不論何種坐姿,上身都要保持端正,如古人所言的"坐如鍾"。若堅持這一點,那麼不管怎樣變換身體的姿態,都會優美、自然。

4、走姿:行走是人生活中的主要動作,走姿是一種動態的美。"行如風"就是用風行水上來形容輕快自然的步態。正確的走姿是:輕而穩,胸要挺,頭要抬,肩放鬆,兩眼平視,面帶微笑,自然擺臂。

Ⅵ 傳統道德文化

中華民族的優良道德傳統,一般來說,是指以古代儒家倫理道德為主要內容並包括墨家、道家、法家等傳統道德思想的精華。在2000多年的歷史過程中,儒、墨、道、法各家倫理思想及佛學中的心性之說,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倫理傳統。

Ⅶ 中國的傳統美德具體有哪些

中國傳統美德有:

1、尊老愛幼:例如在公交車上給老弱病殘孕及帶小孩的乘客讓座,就屬於傳統美德的表現行為之一。

(7)道德文化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指中國五千年歷史流傳下來,具有影響,可以繼承,並得到不斷創新發展,有益於下代的優秀道德遺產。概括起來就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品質、優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習慣的總和。

它標志著中華民族的「形」與「魂」。它也是我國人民兩千多年來處理人際關系、人與社會關系和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