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傳說中的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嶺尚經典屬於什麼街道 2024-11-15 20:27:33
鬧鍾和小愛同學哪個好 2024-11-15 19:57:24

傳說中的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06 09:37:26

A. 都有哪些傳說

傳說,是最早的口頭敘事文學之一。由神話演變而來但又具有一定的歷史性的故事。
神話傳說
人類的始祖
鳥部落的首領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鳥部落的首領。顓頊之叔。也寫作少皞,名摯。相傳是仙女皇娥與天上太白星相愛所生。少昊初即時,風鳥恰好飛來,因而就以各種鳥名為其屬下百官的名稱。他曾在東方海外建立少昊之國,後又成為西方的天帝,主司反景(影)。《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又《西次三經》:「長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註:「日西入則反景東照,主司察之。」《左傳.昭公十七年》:「我高祖少皞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於鳥,為鳥師而鳥名,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祝鳩氏,司徒也;鵲鳩氏,司馬也;鳲鳩氏,司空也;爽鳩氏,司寇也;鶻鳩氏,司事也;五鳩,鳩民者也。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九扈為九農正,扈氏無淫者也。」晉王嘉《拾遺記》卷:「少昊以金德王。母曰皇娥,處璇宮而夜積,或乘桴木而晝游,經歷窮桑滄茫之浦。時有神童,容貌絕俗,稱為白帝之子,即太白之精,降平水際,與皇娥宴戲,奏便娟之樂,游漾忘歸......及皇娥生少昊,號曰窮桑氏,亦曰桑丘氏。」
發明巢居的英雄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巢居的英雄。也稱「大巢氏」。其初,人民穴居野處,受野獸侵害,有巢氏教民構木為巢,以避野獸,從此人民才由穴居到巢居。《莊子.盜跖》:「古者禽獸多而人民少、於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晝拾橡栗、暮棲木上,故命之曰有巢氏之民。」《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項峻始學篇》:「上古穴處,有聖人教之巢居,號大巢氏。」晉張華《博物志.雜說上》:「昔有巢氏有臣而貴,任之專國主斷,已而奪之。臣怒而生變,有巢以亡。」
炎帝和神農
神農也稱「炎帝」 。中國古代神話中發明農業之神。他教民耕作,使五穀生長,還教人民成立市場,彼此買賣交換。此外,他又是醫葯之神,傳說他親嘗百草,曾在一天里辨別毒草七十餘次。後之人才知以草葯治病。《淮南.時則訓》「南方之極,赤帝祝融之司者二萬千里」高誘註:「過帝,炎帝,少典之子,號為神農,南方火德之帝也。」又《修務訓》:「於是神農乃始教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辟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漢班固《白虎通.號》:「古之人民,皆食禽獸肉,至於神農,人民眾多,禽獸不足,於是神農教民農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謂之祖農也。」漢王符《潛夫論.五德志》:「神農是以日中為市,致於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穀。」晉王嘉《拾遺記.炎帝神農》:「炎帝始教民耒耜,躬勤畎畝之事,百穀滋阜。」南朝梁任昉《述異記》卷下:「太原神釜岡中,有神農嘗葯之鼎存焉。成陽山中,有神農鞭葯處。」
神農的屬臣和神
中國古代神話中炎帝神農的屬臣和神。也寫作形天、刑天。刑天即斷首之義。傳說他與天帝爭神位,斷了頭,仍然堅持戰斗,表現出寧死不屈的斗爭精神。今人認為這一敢於反抗上帝的形象,是古代奴隸起義的折射。文化史家或認為刑天本為女性之神,至父系社會乃失去其性別。《山海經.海外經》:「形天與帝至此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干戚以舞。」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九:「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關於傳說的英文 翻譯有這些詞彙fame legend rede report saga story tale tradition
部落氏族
眾神之祖盤古生於其間,十萬八千年方才一醒。他無法忍受這混沌不堪的宇宙,反手抓來一把巨斧,吞聲巨吼,賁砍雷霆,天開地辟!盤古頂天立地,上頂天,下蹬地,於是天日高一丈,地日低一丈,盤古身亦長一丈。最終天與地相去九萬里。偉業鑄造之後,盤古力竭身死,他的身體化為日月星辰,風雷電雨,四極五嶽,江河湖海。他的靈魂永存不滅,肇立於天地之間,是為「玉皇玄天上帝」。 物換星移,秋去春來,浩浩江川,不絕東流。如此不知過了幾千幾萬年,天地間已經充滿了各種生命,分布著各類種族,人類便是其中一支。人類勤勞、善良,與自然和諧的相處,過著快樂寧靜的生活。廣袤的大地上分布著許多人類的部落氏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 、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栗陸氏、驪畜氏、赫胥氏、以及神農氏,在西北黃河中上游的河套以南,南北綿延千里的子午嶺一帶,還混居著兩個古老的氏族——少典氏和有蟜氏,他們互相通婚,漸漸的融合成了一個部落。
炎黃結盟
上古紀二八七八年二月初二的壽丘,彩霞滿天,紫氣長空,金龍遨遊於天際,鳳凰翩躚於雲端,百鳥齊鳴於樹梢,是夜,少典首領的第一個兒子降生了,由於出生的各種祥瑞之兆,族人們欣喜異常,載歌載舞,狂歌痛飲,三月不絕…… 這個孩子姓公孫,名曰軒轅。軒轅弱而能言,幼而徇齊,才智周遍,思維敏捷,聰慧過人。他十歲之時,少典逝世,族人推舉他為首領。在軒轅的勵精圖治,苦心經營下, 軒轅氏從最初的小部落逐漸壯大起來,最後成為人類最大的幾個部族之一。而同樣是最大的部族之一的神農氏和軒轅氏一直戰火不斷。在經過的長年交戰後,兩族終於在人間紀元年於阪泉會戰。軒轅氏三戰大敗神農氏主力,史稱「阪泉之戰」。又三年,八月,於雞公山決戰其首領炎帝,炎帝敗北,遂率部誠心歸降,公孫軒轅登山稱帝,是為「黃帝」。至此「炎黃結盟」,這使得其他部落紛紛投奔歸附, 黃帝軒轅氏領導的華夏部落聯盟開始進入鼎盛時期。 其勢力逐漸擴展到世界的其他大部分地區。這樣的成就使得反對軒轅氏的幾個種族和部族感到了巨大的危機。
三界
這世上不是只有人類居住的人界,還有三界,分別是天界、魔界和冥界。處在魔界的部族,始終窺伺人界富饒的大地,但是苦於兩界相隔不同空間,始終無法達成目標。 終於有一天, 以蚩尤為首的一些人類氏族首領聯合了起來,以將自己的靈魂獻給魔界的魔君為代價,並舉行禁忌的祭祀儀式,換來了魔界大軍的支持。人族、魔軍,以及那些出賣了靈魂的部族之間,開始了慘烈的血戰。這場鏖戰使得天地變色,日月無輝。一些上古的魔物也乘機進入人世間。 在經歷常年的戰禍之下,人類死傷累累白骨遍野,哀哭號喊直上雲霄。他們流離失所,被迫輾轉遷移……但軒轅氏族始終沒有放棄,沒有屈服,他們始終沒有停止與那些魔界魔軍,以及背叛了人族的氏族戰斗。
軒轅氏
軒轅氏不屈的勇氣和意志,得到了天界部分天神的眷顧 ,於是 暗中來到人界助佐。人間紀十五年,蚩尤率領獸頭人身的 「九黎族」、彪悍殘暴的誇父族、以及巨蟲類的黔目等族,與黃帝會戰於涿 鹿 ,蚩尤戰敗而亡。九黎、誇父、黔目為人類所滅。又經過數年,入侵人界的 魔軍大部分終於被擊潰殲滅。 人間紀二十三年,天帝受諭黃帝將各異族綉相、名號篆刻在一冊被稱之為《蒼生錄》的書卷上,於千嶺幽都山之巔,以此書為媒,封印這些妖魔部族於千嶺幽都山之內。自此這些異族絕世間數千年。人類得以安享太平。 而後數年,有少數異族部眾僥幸離開千嶺幽都山,出沒於中土,被人類稱為「妖魔」。 華夏部族經過戰亂之後,達到了空前的團結,士氣高昂。在擺脫恐怖和威脅十數年之後,在經歷了漫長而悠遠的領土擴張和文明建立的過程後,他們終於統一了人類,創造了一個空前巨大的國家――中華帝國。
九州
人間紀五十六年, 炎黃再次與會天門山, 商議劃界天下為九州: 冀州、 錦州 、豫州、雍州、荊州、梁州、青州、徐州、揚州 。黃帝又令人取首陽山之 「九金九銅」,於靈寶荊山鑄得九個大鼎 ,築台祭天,以感天帝之蔭,又為萬民求福,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為後人傳說中的「 鑄九鼎,定天下 」。 忽忽數千年彈指即過,當年的慘烈戰斗,已經變成了傳說。人類歷經繁華一世,開始道德淪喪、良知沒落,各種劣質開始顯露無遺:自私、貪婪、懶惰、虛偽、狡詐、殘暴……中華帝國的法紀廢弛,貪官污吏橫行不法。皇室的權威開始喪落,漸漸淪為權臣的傀儡。中央失控,戍邊諸侯也開始不顧法紀,相互間不斷征伐,亂軍盜匪四處橫行。一時之間中土生靈塗炭,民不聊生。人們早已忘記了當年先祖們團結一致,用鮮血和生命換回的幸福生活。
驚天慘劇
人間紀三一四二年七月,皇室發生,天子因大權旁落,處處受制,痛心不已,病倒在榻,十一日夜,竟被人暗中委派的太監活活勒死。黃帝駕崩,舉國大喪。大將軍欲立大皇子為帝,首領太監王天化欲尊三皇子為主,雙方劍拔弩張。十五日夜,大皇子全家主僕二千四百一十五口,一夜之間被人盡數誅殺,血滿長街,十里之內,河水盡染。二十日,王黨掌控朝廷大權,率禁軍十萬於正極殿廣場,准備擁三皇子稱帝,此時,突然間殺聲震天,冀 錦徐揚 四州十六路諸侯率兵攻進皇城,宮禁大亂,京城變成屠場 …… 此變歷時半年方平,舉世皆驚。最後二皇子繼位,遷都豫州。 人間紀二一四五年,錦州與冀州兩路諸侯會戰於錦州之西。戰事持續三月,殞命者數以萬計,因而後世稱此地為「修羅場」。 次年,揚州 、荊州又率兵加入戰事,全國一片混戰,生靈塗炭,白骨成山,九州嗚咽。
懲治人類
天界的部分神靈對人類的種種劣跡惡行感到震怒不已,決定。人間紀 3150 年,數個天神進入人間, 開啟了被封印的千嶺幽都山之門,將上古絕跡的部眾放歸中土, 幽都山之門洞開,被封印的上古種族蜂擁而出。一夜之間,九州各郡妖魔並起,眾多城鎮遭到洗掠。 四處戰火熊熊,至今已持續了半個世紀。一些太古魔獸也開始現身各處,人類再次面臨生存的考驗。 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類不得不放棄相互征伐,重新團結起來,抵禦妖魔的吞噬殘殺。 人間紀 3151 年冬,各路諸侯聚於皇城,締結同盟,以抵禦妖魔。凌虛觀道長天靈子,創建大天師道,廣納門徒,授受降妖除魔之術。 但是他的師弟,道人玄真子叛離師門,於修羅場之上研習操控屍骸之術,並藉積屍怨氣,以秘術開啟死國之門,想藉此增加自己的力量。人間紀 3153 年,死國之門洞開於修羅場之上,因而有大量由怨靈與屍骸化成的九幽部眾聚集於此。此時的玄真子被魔界死國國君控制了靈魂,成為死國大軍的一個頭目。 錦州衛戍將軍李默請命鎮守修羅場,於修羅場之南,錦州驪湖之東修建走馬寨,並開始招募義勇,抵禦九幽部族入侵。天靈子煉化紫淵劍,贈與李默。李默將紫淵劍懸於走馬寨中,紫淵劍霞光萬丈,使得走馬寨暫時不被九幽部族攻佔。 同年,黔目族之首大國主率黔目族部眾襲擊了錦州之南密林內的出雲村,屠戮村民。聚集於出雲的獵手奮力抵抗,終於將大國主擊退。大國主元氣大傷,退回密林之中休養生息。大國主失落一角,被村民立於村內。而後數年,出雲村再無黔目之害。
再結同盟
重返人界的九黎、誇父、黔目、魍魎再結同盟,營謀討伐人類之事。九黎族於錦州南部密林深處修建神殿,起壇做法,准備解開最後的封印,助蚩尤重返中土。 那些經死國之門進入人界的魔族,也開始在九州其他區域新建通往魔界的通道。而魔界的大軍,已經在魔界和人界的交界之地集結,時刻准備一旦打通通道,即可開始進入嚮往已久的人界。 而另外一些魔族和異族的精英,則進入九州各地,開始四處搜尋『蒼生錄』,想在人族找到之前就奪走這件神器。 代代相傳的『蒼生錄』,曾經只是傳說而已,從來沒有人證實過,但是隨著九州各處不斷傳來魔族和異族尋找『蒼生錄』的消息,使得人們不得不相信這個傳說。因為能否真能找到這件上古的神器,以及能否在魔族和異族腳步之前找到這件神器,將關系著能否重新驅逐入侵人界的魔族,以及重新封印被釋放的異族,也關系著人族今後的命運。 我們的勇者便身處在這樣的年代,肩負著尋回傳說中的『蒼生錄』,並再次將妖魔重新封印的使命而踏上征途!
外國傳說
《聖經》記載:萬物是由上帝用了六天創造的,而第七天就休息,因而一星期有七天。而世上第一個人是亞當,而夏娃是亞當的骨中骨,肉中肉。在基督教徒眼中,上帝是無所不能的。但也曾經有一句很矛盾的話:「上帝能製造出他搬不動的石頭嗎?」

B. 中國的民間傳說有哪些

① 大禹傳說 。古代民間傳說。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業績是治水。古籍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命鯀去治理。鯀治水失敗,被殺於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經13年終於平復水患。後舜禪位於禹,夏王朝由此建立。此外,傳說中還有他逐共工,殺相繇,以及應龍助其治水等情節。禹的傳說,原含有較多的神話因素,在長期流傳中,有關他的神話傳說被「歷史化」,出現了更多政治性活動的情節,如他派人度量大地、召集臣民開會議事、賞功罰罪、求賢任能等,並為他製造了顯赫的家譜世系。這就使禹這個傳說人物逐漸脫離了本來面目,成為符合儒家觀念的帝王典範。然而,在人民中間,大禹仍然主要是一位具有神異色彩的治水英雄。
有關禹治水的傳說,常與地方景物相附合。如傳說他從泰山擔了99擔石頭築堰擋水,這些石頭後來變成山東的九節長白山。山西也有大禹治理晉陽湖的傳說。這類傳說著重表現他不畏艱險、為民造福的偉大精神,以此教育後世。
②愚公移山傳說。古代民間傳說。據稱:古時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於門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就立志鏟平這兩座山。家人、鄰里都來相助。他們終日劈山運土,往返於渤海和太行之間,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譏笑愚公「愚蠢」。愚公對智叟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誇、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這個傳說包含著「有志者事竟成」、人定勝天的思想。古今文學家、藝術家、政治家都曾經運用這個傳說。毛澤東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舞和教育人民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
③魯班傳說。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間傳說。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工匠,名公輸般。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古籍及一些筆記和方誌中都有著錄。戰國時期本來是歷史人物的公輸般,在民間逐漸變為一個傳說式人物。
魯班的傳說大致有兩類 。一類是講他發 明創造 的故事。另一類是關於他修建各地著名橋梁、殿宇、寺廟等建築的故事。歷代工匠希望提高自己征服自然、改進工藝的能力,把魯班想像成具有神奇技藝和無窮智慧的技師。舊時代的木工、瓦工、石匠對魯班的敬仰還表現在他們的民俗活動中奉他為「祖師」建廟奉祀。魯班傳說在教育團結工匠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
④ 孟 姜 女傳說 。古代民間傳說 。這個傳 說 流 傳至今2000餘年,幾經演變,情節不斷豐富,主題也日益鮮明。孟姜女原型為春秋時齊國杞梁之妻,在《春秋左氏傳》中是一個知禮的婦女形象。北齊屢築長城,徭役繁重,民間多征夫怨女。民眾將現實與秦代築長城的苦役相聯,使傳說變為反築城徭役主題的新形態。從此,杞 梁由為齊國 犧 牲的戰將,變成被打殺的築城民夫,杞梁妻便成為尋夫認骨、哭倒長城的傳說人物。
明清以後的故事將孟姜女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因稱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秦始皇見其貌美,欲納為妃,並接受孟姜女提出的 3 個條件,披麻戴孝,手執喪杖,為杞梁發喪。最後,孟姜女投海而死。
近世孟姜女故事傳播的地域幾乎遍及全國,影響十分深遠,各地也出現不少異文。由於時代的不同,作品的主題及思想傾向也較復雜。
1928年,顧頡剛編著的《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出版。該文集是研究孟姜女傳說的專集。對這一傳說歷史演變的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和研究結論,迄今仍具有相當的科學價值。它在研究方法上,把歷史文獻與民間口頭傳說聯系起來,進行歷史和地理的比較,對中國後來的民間傳說與神話研究都產生過不小影響。
⑤牛郎織女傳說。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的。漢魏間,民間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則是天帝之女。織女與牛郎婚配,並生一男一女,最後王母將其捉回,在兩人之間劃成一道天河,兩人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牛郎織女傳說,千餘年來家喻戶曉。它的源頭,從《詩經·小雅·大東》中可以看到。《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也有關於它的歌詠。這個故事在民間口頭上還生出許多變異的說法,有的與兩兄弟型故事結合,把牛郎說成是被兄嫂虐待的弟弟,有的與羽毛衣型故事結合,把織女說成是天女下凡洗澡,老牛告訴牛郎藏匿織女衣服而成親,最後織女找到衣服飛回天上,牛郎披上老牛皮,上天去會織女。牛郎織女傳說是中國封建社會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生活的藝術反映。它以封建家庭生活為背景,通過牛郎與織女結合又離散,只能七夕在天上相會一次的幻想情節,反映了封建宗法制度下的家庭關系及其所造成的婚姻悲劇。後世文人運用這個傳說題材寫成了《天河配》等戲曲,更擴大了它的影響。它與孟姜女傳說、白蛇傳說、梁祝傳說被稱為中國著名四大傳說。
⑥白蛇傳說。主要描述由白蛇所變的白娘子與青年許仙的戀愛婚姻悲劇。白娘子同其侍女小青清明在杭州西湖遇雨,許仙以傘相借,二人相識並定下姻緣。金山寺法海和尚見了許仙,說他面有妖氣,叫他在端午節讓白娘子喝雄黃酒。白娘子顯形,嚇死許仙。白娘子與小青盜仙草救活許仙,但法海又使夫妻分離。白娘子前去索夫,水漫金山後,始與許仙斷橋相遇,和好團圓。法海再度破壞,將白娘子鎮於雷峰塔下。
白蛇傳說最初起源於民間發現巨蟒的傳聞。並受到唐傳奇《白蛇記》的一定影響。也吸收了一些金山原有的僧龍鬥法傳說。《 西湖三塔記 》中進一步反映了白 蛇 故事的梗概,故事被加上了人妖不可共居的色彩。明末馮夢龍所編的《警世通言》中有《白娘子永鎮雷峰塔》的通俗小說,傾向也是如此。清代初年的《雷峰塔傳奇》,減弱了白蛇的妖氣,突出了她堅決追求自由愛情的勇敢性格。故事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義。《義妖傳》和《白蛇寶卷》也表現了同一傾向,其中法海成為惡勢力的代表。白蛇傳說進入戲曲以後,情節更為豐富,人物性格也更加豐滿。白蛇傳說從最初的雛形發展到基本定型,其中既有民間文學自身的流傳變化,也接受了說唱、小說、寶卷、戲文等俗文學的影響。
⑦梁祝傳說。中國著名民間傳說。故事表現一對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結合含恨而終的婚姻悲劇。最早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晚唐張讀的《宣室志》記載了這個故事的全貌,名為《義婦冢》。其基本情節是: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游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有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明代馮夢龍輯的短篇平話集《古今小說·李秀卿義結黃貞女》「入話」列舉的幾個女扮男裝的傳說中也有梁祝故事。傳說除話本講述外,還被編為戲曲。經過話本、戲曲再創作,增加了反封建的意義。梁祝傳說取材於現實生活,又有傳奇色彩,悲劇的結局與理想化的結尾達到和諧的統一。它揭露了封建包辦婚姻的罪惡,歌頌了純潔自由的愛情。梁祝故事從女扮男裝開始,到後來的反封建主題,是一個重要發展。傳說中的反封建思想日益強烈,因而更加受到人民的喜愛。
⑧劉三姐傳說。中國壯族的民間傳說。相傳桂西宜山地區下梘河 中梘村 ,有一排行第 三的劉 姓女子,因名劉三姐,三姐系黃鶯投胎,喜唱山歌。遠近青年與之對歌,無能勝者。青年李示田,勤勞朴實,要求向三姐學歌。財主莫懷仁,見三姐貌美善歌,欲納為妾 ,雇 人與三姐對歌 ,為三姐所敗。此時,李示田已學得一口好歌,常與三姐對唱。莫懷仁懷恨在心。最後使三姐墜入河中。三姐漂至柳州,與李示田對歌,連唱3天3夜,飄然逸去。後又在桂林七星岩對歌,連唱7天7夜,變為一對黃鶯飛去。
劉三姐傳說充分體現了壯族人民的思想、願望和創作才能。它對中國南方各民族社會風俗史和民間文藝學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⑨地方風物傳說。指關於某一地區山川、風物等的解釋性傳說。基本特點是:通過生動的故事情節,對於特定的自然物或人工物的來歷、特徵、命名原因等,給以說明解釋。它經常把風物介紹、故事、說明解釋3種成分結合在一起。
中國的名山大川、有名建築、地方特產和風俗等等都有生動的傳說故事予以解說。地方風物傳說中包含著大量關於特定風物、山川、建築、特產、民俗等的知識,所反映的社會生活內容也十分廣泛。它表現人民征服自然、改變山河面貌的艱苦鬥爭,表現過去人民在統治階級壓迫下的苦難生活和各種形式的反抗。人民群眾在地方傳說中借風物抒發自己的悲歡,表現自己的生活理想,肯定忠貞的愛情。
地方風物傳說中有大量作品是運用奇妙的幻想、超自然的形象、神奇變化的手法而創作的。它還以敘述現實生活的創作方法,引人入勝。地方風物傳說地方性十分明顯,很多傳說僅僅為某一地方所特有,但有些故事卻廣泛流傳。
地方風物傳說有許多作品是把歷史人物和神話人物的故事地方化,有時也使用寓言的手法把山川擬人化,或把一般民間故事落實到特定的地方風物上,形成多姿多態而又獨具特色的民間傳說的一個品種。
⑩ 反帝 傳說。 指中國近代反對列 強 侵 略的傳說。從1840年到1949年,中國屢遭列強侵略,中國人民多次進行反侵略戰爭。這期間,人民群眾中產生了很多以反對列強侵略為主題的傳說故事,統稱反帝傳說。
反帝傳說可分兩類:第一類直接取材於歷次反侵略戰爭。如《義和團的志氣永不滅》、《楊司令智取通化》等。第二類不直接反映某次具體的戰爭,而廣泛地揭露侵略者的掠奪活動。大多以外國侵略者盜寶為中心事件,如 《金鳳凰》、《盜不走的寶船》等。
反帝傳說主要歌頌抗敵英雄,包括知名歷史人物和普通群眾的勇敢和機智,有的故事雖然講到某種實物、山水,或從某次戰爭取材,甚至講某個真實人物的戰斗故事,但故事情節並非全是史實,第二類故事想像的成分更大。此類傳說的歷史價值,主要在於它表現了中國人民反對侵略的堅強意志和抗擊外敵的愛國主義精神。
農民起義傳說 。中國長期封建社會中爆發了多次農民起義運動。其中一些規模較大的運動在群眾中留下深遠影響。又經過人們不斷地回憶和講述,逐漸演化為傳說。此類傳說在其形成的初期階段,往往依附於真人真事。在長期的流傳中,由於眾多口述者不斷的藝術加工,這些傳說在很大程度上日漸游離開真人真事 的原型而 帶上濃厚的傳奇色彩,成為虛構或基本上是虛構的口頭藝術創作。
農民起義傳 說所反映的主要內容,或以歷 史事 件為主,著重反映斗爭的興起與壯大過程;或以人物為主,著重講述起義領袖或造反人物的英雄形象與性格;或以某一戰役為主,著重描寫起義軍的機智、神勇與頑強不屈的戰斗事跡;或突出一事一物,著重反映起義部隊與群眾間的軍民關系;或反映廣大群眾對起義軍的懷念之情。
作為群眾口頭藝術創作,農民起義傳說並不具有嚴格的科學史料性。它是勞動人民用以反映自身革命斗爭歷史的重要文學手段。通過同時代的眾多口述者的耳聞目睹和親身感受,它們往往能夠對起義運動及其領袖人物作出較公正的評價,並從不同生活側面真實地反映當時的社會實質以及人民的苦難與期望等。
紅軍傳說。指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關於紅軍的傳說。它是革命老區人民的口頭創作。廣泛流傳於湘、粵、桂、鄂、川、陝甘寧及晉冀魯豫等老革命根據地。它以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壯闊的武裝革命斗爭為背景,表現了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土地革命和斗爭生活,熱情贊頌了中國工農紅軍。
紅軍傳說,集中表現了紅軍的革命紀律、優良作風和新的軍民關系,反映了紅軍在人民心目中的位置。內容可分兩類:一類表現人民群眾對紅軍的認識過程,寓蘊著人民的無限深情。如《奇怪的院子》等。另一類藉助傳說的想像手法,表現出老革命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對紅軍的思念和對於革命的必勝信心。如《紅星水壺》、《紅軍帽》等。紅軍傳說具有明確的革命意識和濃厚的革命氣氛,其基本主題,除歌頌紅軍外,還歌頌革命領袖和群眾斗爭。紅軍傳說常常藉助傳統故事的表現手法,賦予紅軍的遺贈物以神奇的力量。創作者用這樣的藝術想像,表現出人民群眾和革命力量終歸要戰勝反革命力量的堅定信念,使革命的思想感情與傳說故事的特有手法融而為一,呈現出革命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相結合的特色。由於紅軍傳說表現了人民群眾對革命軍隊的深厚感情,在後來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也有流傳,並發生很大影響。

C. 有哪些民間傳說,150字以下的

①大禹傳說。古代民間傳說。禹是傳說中夏代的始祖。他的主要業績是治水。古籍記載,相傳帝堯之時,發生洪水,帝命鯀去治理。鯀治水失敗,被殺於羽郊,其子禹繼承父業,經13年終於平復水患。後舜禪位於禹,夏王朝由此建立。

②愚公移山傳說。據稱:古時有位年近九旬的北山愚公,因苦於門前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就立志鏟平這兩座山。家人、鄰里都來相助。他們終日劈山運土,往返於渤海和太行之間,常年不息。河曲智叟譏笑愚公「愚蠢」。

愚公對智叟說:「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們每天挖山不止的精神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誇、蛾氏二神把大山背走了。

③魯班傳說。古代能工巧匠的民間傳說。魯班是春秋末期魯國的工匠,名公輸般。他技藝超群,又是魯國人,所以後來人們就稱他為「魯班(般)」。古籍及一些筆記和方誌中都有著錄。戰國時期本來是歷史人物的公輸般,在民間逐漸變為一個傳說式人物。

④孟姜女的傳說。孟姜女被說成是葫蘆所生,由於葫蘆牽連到隔壁而居的孟姜兩家,因稱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長城後,秦始皇見其貌美,欲納為妃,並接受孟姜女提出的3個條件,披麻戴孝,手執喪杖,為杞梁發喪。最後,孟姜女投海而死。

⑤牛郎織女傳說。牛郎和織女是從牛郎星和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的。漢魏間,民間即有此故事,故事中牛郎是人間的看牛郎,織女則是天帝之女。織女與牛郎婚配,並生一男一女,最後王母將其捉回,在兩人之間劃成一道天河,兩人只能靠鵲橋每年七夕相會。

(3)傳說中的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傳說與神話的聯系:

第一,民間傳說與神話產生的歷史時期比較接近,它們的歷史關系十分密切。一部分上古時期的傳說與神話是交融在一起的,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傳說與神話的界限十分模糊。

第二,就體裁特徵和傳播方式而言,傳說與神話都是散文體的口述故事。

第三,傳說和神話都具有超現實性的幻想。傳說的人物和情節有一定程度的超現實因素。傳說的故事追求傳奇性,而許多傳說效果是靠超現實性的魔幻情節來製造的,

D. 關於年的知識有哪些(故事,傳說(簡))

傳說中國古時侯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年」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來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傷害。
當「年」獸像往年一樣准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栗,再也不敢向前走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故有了貼對聯放鞭炮的習俗。

E. 山海經這部書的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哪些知識其中保留了不少遠古

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葯物、祭祀、巫醫等。保留了包括誇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簡單版:
這部書的內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其中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

F. 有哪些神話故事和傳說

1、大羿射日,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幹了大地,曬幹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與羲和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10個太陽睡在枝條的底下,輪流跑出來在天空執勤,照耀大地。

但有時,他們一齊出來給人類帶來了災難。為了拯救人類,後羿張弓搭箭,向那9個太陽射去。只見天空出現爆裂的火球,墜下一隻只三足烏。最後,天上只留下一個太陽。

2、精衛填海,精衛本是炎帝神農氏的小女兒,名喚女娃,一日女娃到東海遊玩,溺於水中。死後其不平的精靈化作花腦袋、白嘴殼、紅色爪子的一種神鳥,每天從山上銜來石頭和草木,投入東海,然後發出「精衛、精衛」的悲鳴,好像在呼喚著自己。

3、大禹治水,三皇五帝時期,黃河泛濫,鯀、禹父子二人受命於堯、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負責治水。大禹率領民眾,與自然災害中的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

4、愚公移山,濟水流域矗立著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高山險阻,百姓出行十分不便。住在北山的愚公決心移開大山,為百姓造福。他力排眾議,帶領全家和鄉親們手挖肩挑,將山石和泥土運到東海之濱。

住在河灣的智叟聽說後,譏笑愚公愚鈍,認為憑愚公和村民有限的精力,不可能把兩座大山挖平。

愚公卻認為,做事只要不畏艱難,持之以恆,就一定能成功,山不會增高,而致力於挖山的兒孫卻代代相傳,何愁不能將大山挖開。山神知道後,報告了天帝,天帝被愚公的精神所感動,派了兩位大力神,將兩座大山背走了。

5、誇父追日,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誇父族其中一個首領(誇父)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裏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准備往北邊的大湖(或大澤)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誇父山。

G. 中國神話知識

找《聊齋志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