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用數學知識說別人矮
擴展閱讀
動漫轉播軟體哪個好 2024-11-15 23:59:53
歌詞我不再期待什麼歌 2024-11-15 23:59:41

用數學知識說別人矮

發布時間: 2022-07-05 20:34:02

⑴ 女生說自己長的矮,該如何機智回答

首先那個女孩子是不是真的矮,有一種是真的矮,你那個時候就可以說類似於,你這個身高剛剛好啊,是我理想女孩子的身高,還有一種不矮,但是很謙虛說自己矮的,那個時候你就得說,你已經很高了,是不是比我還高才算得上特別高之類的話。

6歲的時候,我媽帶我辦理小學生入學登記,結果老師看到我的身高就對我媽說:「你們家孩子還不到入學年齡。」我媽不服氣的掏出戶口本指著我的出生日期給老師看,可人家卻依然不相信的質疑道:「真的不是謊報年齡嗎?孩子明明看起來才三歲啊!」從小聽到最多的稱贊就是「心眼兒多」。

並不是真的聰明或者情商高,而是因為「這么矮,一定是被心眼兒墜住了,光長心眼兒不長個兒」,後來這句話成了我此生最討厭聽到的一句。初一的時候訂做校服,考慮到自己可能會突然長高,於是明明只有一米三的身高卻自信的訂了一套165的校服。

結果校服發下來之後,發現僅是單件就可以把我整個人裝進去了,褲子長的可以提到脖子,上衣直接過了小腿且直逼腳踝。最受傷的經歷是,初中時有四個女孩子跟自己關系特別好,初一大家站在一起頭頂是一條直線。

初二是一條斜線,初三她們四個是直線,我是一個「坑」,果然,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被取過無數個外號「撥浪鼓」「矮冬瓜」「麥芽蹲兒」,後來調皮的男同學覺得這些外號都太俗氣了,不能充分表現我矮的特徵。

於是動用了自己僅有的數學知識,給我取了一個洋氣的外號叫「根號2.25」。高一那年,有人要給我哥介紹女朋友,他對媒人說:「別的都無所謂,但身高一定要在165以上」,我問他為什麼一定要求身高。

他上下打量了我一番說:「我懷疑我體內有矮基因,找個高的女朋友比較保險。」看吧,我親哥就是這么傷害我的!我們民間有一種說法「侄女長得像姑」,所以自從侄女出生之後,全家都有一種深深的擔憂。

雖然我哥177,嫂子有168,但每次侄女不好好吃飯,我媽都會連哄帶嚇的說:「不好好吃飯,將來就會像你小姑一樣矮!」這個黑鍋我不想背都不行!很多年前我就喜歡摩托車,一直央求老爸和哥哥教我。

但他們從來都是拒絕的,理由充分且不容反駁:騎到摩托車上你的腿夠不著地的好嗎!大學的時候,曾被一個165的男生表白,因為沒有感覺便拒絕說自己不想戀愛,結果男生說:「你那麼矮還想找啥樣的男朋友啊,難得有我這么一個不嫌棄你的」。

再後來還被一個180的男生說:「你要是能長到160,我就收了你了。」說的好像我們矮子只要有個男生要,就得感激涕零的跟了似的。畢業之前,我爸對我將來找工作真的是操碎了心,「這么矮真的會有公司收嗎?」後來畢業了。

我爸對我找工作的態度一直都是「有個工作要你就不錯了,工資、待遇神馬的差不多就得了」。他真的相信153的身高可以抵消我的所有優點。

⑵ 聽小班數學比高矮老師說完終於明白中國人為什麼矮了

小班數學:比較高矮活動目標: 1、學習比較3個以內物體的高矮,能區分最高和最矮,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高矮現象。活動重點:幼兒能夠比較3個以內物體的高矮並區分最高和最矮。活動難點:初步感知高矮的相對性活動准備: 1、教師准備:教具:「會變的小丑」、高矮不同的積木、薯片盒 2、幼兒教具:玩具、「會變的小丑」 活動過程:一、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比高矮》。二、教師指導: 1、比高矮教師出示兩個高低不同的積木,請幼兒觀察哪個高哪個矮?小結:比較高矮時一定要把物體放在同一個平面上。 2、感知物體的最高和最矮。教師出示薯片盒,請幼兒比較最高和最矮。請幼兒說出最高、比較高、最矮,另一邊最矮、比較矮、最高。游戲:搭積木。請三個小朋友分別把已有的玩具自己搭完,比最高、最矮。 3、感知物體的相對性。教師出示「會變的小丑」,拿出比較高和最矮的比較,請幼兒分辨出哪兒高,哪個矮。接著出示最高和比較高的比較。小結: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物體才能比較高矮,比高矮時要看和誰比,和比它高的比它就顯得矮了,和比它矮的比它就顯得高了。三、自由操作。操作卡:「會變得小丑」比較判斷小丑的高矮。四、教師小結,收拾整理材料。

⑶ 運用數學文化的知識說說,穿高跟鞋真的可以變美嗎

許多女性都喜歡穿著高跟鞋,究竟是固有審美所致,還是穿上高跟鞋真的會讓人變美呢?


1.高跟鞋,顧名思義,就是帶有高鞋跟的鞋。通常4cm以下算是矮跟,4-6cm是中跟,6cm以上就算是高跟了。穿著這種鞋子後,腳跟會明顯比腳趾高,從觀感上來說,可以拉長腿部線條,使人的下半部分身體顯得更加修長,改善身體比例,使得身材更具有美感。那麼,為什麼拉長腿部會顯得更具有美感呢?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黃金分割的概念。相傳古希臘時期,數學家畢達哥拉斯走在街上,聽到鐵匠鋪里鐵匠打鐵的聲音非常好聽,於是駐足傾聽。他發現鐵匠打鐵節奏很有規律,這個聲音的比例被他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出來,即0.618:1。後來的數學家們通過研究幾何,深化發展了這一理論。這個數字是如何得出的呢?將整體一分為二,令較大部分與整體部分的比值等於較小部分與較大部分的比值,這個固定的比值就是(√5-1):2,近似為0.618。
這個比例被公認為最能引起人美感,因此被廣泛應用於藝術、建築等方面。對於人體來說也是如此,優美的身段可以通過軀干與身高的比體現出來,這個長度與身高的比值愈接近黃金分割數0.618時,就愈會給人一種美的感覺。據說,古希臘女神維納斯塑像的軀干與身高比恰為0.618,完全符合黃金分割,因而被認為代表了最優美的身段。然而普通人的軀干(從肚臍至腳底的長度)比只有0.58至0.6左右,往往達不到這黃金分割的數值。因此,愛美的女性就會選擇穿著高跟鞋來拉長軀乾的直觀長度,以達到追求完美比例的目的。
2.除此之外,從審美的角度看,穿上高跟鞋會使女性步幅減小,同時重心後移,腿部就相應挺直,並使得臀部收縮、胸部前挺,改善駝背情況,姿態更加端莊,也更富有曲線美。
其實早在古代,愛美的女性,尤其是行動較少的貴族女性,就早已流行穿高底的鞋子。周朝女性所穿的禮履,就是圓頭高底的鞋子;唐代長孫皇後的鞋子也是底高三寸,而下底窄小。明代流行纏足後,更是出現了許多適合裹腳婦女的「高底」鞋履,清代也有知名的「花盆底」、「馬蹄底」的高跟鞋。
由此看來,穿高跟鞋的確會使人的形體更美,但是高跟鞋也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危害,長時間穿著會導致錘狀趾(腳趾會永久彎曲),小腿肌肉縮減,膝關節磨損、發炎,腰椎周圍肌肉勞損等。所以,在追求美的同時更要注重身體健康。

⑷ 如何利用數學知識測量物體高度

也是育才的受害者吧~~ 比較矮的可以直接用尺子量,比較高的可以用三角形相似或者是三角函數

⑸ > 什麼東西是矮的_小班數學:《比較高矮》教案與反思

動過程1、初步比較高矮。
請一位大班幼兒和一位小班幼兒踏步走進教室,請幼兒比較誰高誰矮。請幼兒說出:大哥哥高高的,小弟弟矮矮的。
2、觀察大圖比較高矮。
3、引導幼兒發現高矮是通過比較而來的。
教師出示兩支不同高度的塑料花,放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請幼兒觀察哪支花高,哪支花矮。教師總結:比較兩個物體的高矮要把物體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4、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形狀的影響,按高矮給物體排序。

⑹ 生活中的數學 急急

數學是研究現實生活中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 ——恩格斯
在學習生活中,不考慮所學數學知識的作用,不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這樣一個故事:有兩位小青年來到賣螃蟹的李大爺跟前問:"螃蟹多少錢一斤?"李大爺說:"30元一斤。"甲青年說:"我喜歡吃身子,只有一半應按15元一斤算。"乙青年說:"我喜歡吃爪子,也應按15元一斤算。"於是李大爺就把螃蟹分下來賣給了他們,回家的路上,李大爺仔細一算才發覺上了當,請你們用數學知識來解釋一下李大爺為什麼上當了?被這一情境引發了好奇心,由好奇引發需要,因需要而進行了積極思考,這樣,既培養了動手能力、預算能力、社會能力,又十分有效地鞏固了所學的數學知識。體會到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用學到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是學習數學的真正意義。數學,作為人類思維的表達形式,反映了人們積極進取的意志、縝密周詳的推理及對完美境界的追求。
今日,數學被使用在世界不同的領域上,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等。數學對這些領域的應用通常被稱為應用數學,有時亦會激起新的數學發現,並導致全新學科的發展。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學習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例如,公園只售兩種門票:個人票每張5元,10人一張的團體票每張30元,購買5張以上團體票者可優惠10/100。我們有37人去公園遊玩,按以上規定買票,你認為怎樣買最合算?這樣的題目可能會想出多種方法: 方法 1:按每張5元購買,要花5×37=185元; 方法 2:採用買3張團體票,再買7張個人票,一共要花3×30+5×7=125(元); 方法 3:買4張團體票,只花30×4=120(元); 方法 4:買票時請3位其他遊客參與我們來一起買團體票,然後讓他們各自出3元錢,我們只花30×4-3×3=111(元); 方法 5:邀請13位其他遊客參與我們來一起買票,我班只花30×5×9/10-3×13×9/10≈100(元),這樣我們合算,他們13位遊客也合算。
可見,如果我們能在教學中高度重視數學知識的生活化,那麼,一定會使數學更貼近生活。同時也會越來越讓人感到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也會變得有活力,學生才會更有興致地喜歡數學,更加主動地學習數學,鞏固數學甚至發展數學。
不管數學的任一分支是多麼抽象,總有一天會應用在這實際世界上。 ——羅巴切夫斯基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到處存在著數學思想。學數學就是為了能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數學是人們用來解決實際問題的,其實數學問題就產生在生活中。例如:―多少個人拉起手來長度大約是10米?操場上走一走,10米大約有多少步?比你高的人是誰?比你矮的人是誰?和你差不多的人是誰?他們分別有多高?等。生活中所包含的數學實在是太豐富了,生活是數學的歸宿,也就是數學必須服務於生活。類似這樣的問題數不勝數,這些知識就從生活中產生,最後被人們歸納成數學知識,解決了更多的實際問題。
生活是數學的大課堂,回歸生活學數學既是讓數學自身的魅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又讓我們積極主動地學到了富有真情實感的、能動的、有活力的知識。但需要注意的是,回歸生活學數學絕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學數學,而應充分發揮課堂的「主陣地」的作用,並重在數學與生活的有機結合。惟有這樣,才能將數學的有關精神落到實處,更好地通過數學的學習來促進自身的發展。從而使自身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數學。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生物之謎,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 ——華羅庚
就像物理學,邏輯學,天體學,心理學等一樣數學是哲學中所誕生的一門學科。在古希臘畢達哥拉斯數形合的數本源論建立起了以數學方式的哲學思考為核心的理論體系,認為數學是一切的本源及結構方式。在這個基礎上文藝復興後機械論者們和精細科學支持者們逐步建立了近代數學體系。今天,數學在向一切學科滲透,它的研究對象是一切抽象結構——所有可能的關系與形式。
哲學,在某種意義上是望遠鏡。當旅行者到達一個地方時,他不再用望遠鏡觀察這個地方了,而是把它用於觀察前方。數學則相反,它是最容易進入成熟的科學,獲得了足夠豐富事實的科學,能夠提出規律性的假設的科學。它好像是顯微鏡,只有把對象拿到手中,甚至切成薄片,經過處理,才能用顯微鏡觀察它。哲學從一門學科退出,意味著這門學科的誕生。數學滲入一門學科,甚至控制一門學科,意味著這門學科達到成熟的階段。哲學的地盤縮小,數學的領域擴大,這是科學發展的結果,是人類智慧的勝利。
哲學在任何具體學科領域都無法與該學科一爭高下,但是它可以從事任何具體學科無法完成的工作,它為學科的誕生准備條件。數學在任何具體學科領域都有可能出色地工作,但是它離開具體學科之後無法作出貢獻。它必須利用具體學科為它創造條件。模糊的哲學與精確的數學——人類的望遠鏡與顯微鏡。
數學是一種精神,一種理性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激發、促進、鼓舞並驅使人類的思維得以運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這種精神,試圖決定性地影響人類的物質、道德和社會生活;試圖回答有關人類自身存在提出的問題;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盡力去探求和確立已經獲得知識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內涵 。 ——克萊因《西方文化中的數學》

⑺ 數學問題解答小軍比媽媽矮3分米,爸爸比媽媽搞0.2米。小軍比爸爸矮多少米

因為3分米=0.3米,所以設小軍高X米,爸爸高Y米
X+0.3=Y-0.2
X-Y=-0.5
所以小軍比爸爸矮0.5米。

⑻ 高二被數學老師嘲笑我長得矮,現在我好絕望

1.老師嘲笑學生是師德的問題,不應該的。
2.人有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可自然面對。
3.高二的學生還有長個的機會,多活動,增加營養。
4.贈你增高秘籍,大母腳趾上有一個穴位,可促生長素,試試看。

⑼ 數學題誰最高誰最矮

比如高的人是140厘米,矮的人是130厘米,然後再對比,1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