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月相知識大全
擴展閱讀
如何教育孩子經典短文 2025-01-22 19:37:03

月相知識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7-05 06:42:33

1. 月相的知識,

隨著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東移動一大段距離,它的形狀也在不斷地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做月相變化。月亮本身並不發光,靠反射太陽光才發亮,因為在月球繞地球轉的同時,地球又帶著月球繞太陽轉,所以,月亮相對於地球和太陽的位置不斷變化。因此,月亮被太陽照亮的一面就會有時向著地球,有時背著地球,有時部分向著地球,且這部分有時大一些,有時小一些。月相變化就是這樣產生的。

當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時,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這時我們看不見月亮,叫做新月,也叫做「朔」,即農歷的初一。過了新月,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轉向地球,我們看到一鉤彎月,農歷初二、三的月牙叫娥眉月,到初七、八,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半個月亮了,叫做上弦月(凸邊向西)。農歷十五、十六的月亮為滿月,也叫「望」。滿月過後,月亮被照亮的部分逐漸背離地球,到農歷的二十二、二十三,又只能看到半個月亮了,叫做下弦月(凸邊向東)。再過一周,月亮又將回到朔的位置。更有意思的是,月球的自轉周期與公轉周期是相同的,所以我們始終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個面,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類從沒有看到過月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

月球背面

關於月球的形狀,我們有一個概念叫月齡。所謂月齡,或是用日數來表示的,從新月時起算到各月相所經過的時間。例如,新月後3天12小時的月齡就是3.5,眉月的月齡是3,望日(滿月)的月齡為15。知道了月齡,就能判斷月球的形狀、出沒時刻及可見方向。

使用雙筒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觀察月面時,要細心觀測那些月面有缺邊的月齡。經過長時間的連續觀測,就可以發現即使是相同的月齡,缺邊的位置也不盡相同。長時間地觀測月面,並且對邊緣部分的目標進行仔細的記錄比較,不難發現月面有一種所謂的秤動現象的。多虧有了月球的秤動,才使我們能夠看到59%的月球表面。月球背面的41%只有繞到月球後側去觀測了。

2. 月貌月相有關的知識

.從現在開始的幾十天內,每天抽個時間,練習看雲識天氣,判斷當天或第二天的天氣情況,輪流發布天氣預報,看誰預報得准確。

2.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天氣的諺語,請在課外搜集一些(可以查閱資料或向有經驗的長輩請教),分類積累。

19 月亮上的足跡 朱長超

在茫茫太空,月亮是地球的近鄰。雖說是近鄰,離地球也有38萬公里,真是可望而不可即。

然而,1969年7月,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奧爾德林終於代表全人類拜訪了月球,邁開了人類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樹起了宇航事業的一塊新的里程碑②。

這一年的7月16日,美國佛羅里達半島③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火箭發射架上,「土星5號」火箭像巨人一樣昂首挺立著,尖端直指藍天,高達一百多米。它將推動「阿波羅11號」飛船進入太空。地面服務人員已經為它的三級燃料罐加滿了燃料,第一級火箭加進了煤油,第二級和第三級加進了液氧液氫。

飛船指令長阿姆斯特朗、指令艙駕駛員科林斯和登月艙駕駛員奧爾德林在宇航中心的食堂里吃了早飯,穿上了宇航服。一個偉大的時刻就要來到了,他們就要踏上探索月球的征程。他們同前來送行的人們一一道別。這將是人類進行的距離最為遙遠的一次旅行。他們健步來到發射架下,乘上電梯,來到指令艙前,進入狹小的指令艙。

地勤人員對火箭作了極為仔細的檢查,情況一切正常。指揮中心發出點火指令,計算機開始自動工作。自動點火裝置點燃了點火器,「土星5號」發出隆隆的聲音,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火箭緩緩上升,不斷加速。三位宇航員躺在艙內,觀察著各種儀表的讀數。此時,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是由於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發射後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自動脫落,二三兩級火箭繼續上升。達到182公里高度時,第二級火箭自動脫落,速度達到每秒6.8公里。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工作,飛船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高度進入預定的軌道。此刻,「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為每秒7.67公里。

飛船進入預定的軌道後,先繞著地球飛行,以便檢測飛船是否正常,能否向月球飛行。根據飛行狀況的測定,休斯敦地面指揮中心發出了向月球進軍的指令。於是,第三級火箭再次發動,使速度達到每秒10.5公里,進入登月軌道,向著月球奔去。

三名宇航員在艙內吃了晚飯。在發射後13小時30分開始平靜地進入夢鄉。地面站停止對他們發出指令,以免干擾他們的好夢。他們必須好好休息,因為要成功地進行登月飛行,沒有良好的體力和精力是不行的。

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它飛過了月亮和地球距離的中間點,19日晚上8點33分,又飛過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這個引力的靜止點在離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這一點上引力平衡。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遙遙在望。它發著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

19日晚上9點32分,地面指揮中心發來呼叫。三個人急忙起身。這一天,他們應該按計劃登上月球。飛船開始作減速飛行,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要到達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個宇航員緊張地工作著,他們手握操縱桿,以防一旦計算機出現故障,就用手工操縱。還好,計算機發出正常的指令,飛船減慢到一定速度時,就自動作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點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換乘登月艙,並與地面指揮中心通了話。不久,登月艙和飛船脫離,飛船繼續在繞月軌道上飛行,登月艙則開始降落,在橢圓形軌道上緩緩下降。

7月21日凌晨5點17分40秒,登月艙平穩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員興奮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報告:他們已經勝利著陸。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興地祝賀他們的成功。

21日上午11點39分,登月艙打開了艙門。11點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階梯,登上了月球。月面上到處是細小的顆粒,有點像地球的海灘。緊接著,奧爾德林也來到了月面。這是一個偉大的時刻。這是人類偉大的一步。這一時刻的精確時間是1969年7月21日11點56分20秒。這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一到月球表面,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馬上開始了緊張的工作。他們的任務很多,但是供給他們呼吸的氧氣卻很有限,只夠使用四個小時。因此,分分秒秒都得抓緊。他們檢查了登月器的著陸情況,情況一切正常;他們拿出鐵鍬,採集了月壤和月岩的樣品;他們從登月艙中取出一塊紀念碑,把它豎立在月球上。紀念碑刻著地球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圖像,上面還刻著:

1969年7月,太陽系的行星——地球上的人類第一次在月球上留下足跡。我們代表全人類,來這里作一次和平的旅行。

然後,奧爾德林從登月艙中取出電視攝像機,安裝在月球的表面;他們又安裝了一台太陽風①測定裝置,用來檢測宇宙射線②;還安裝了用來精確測定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的激光儀;還安裝了測定月震的月震儀。他們又取出美國的星條旗,神色莊重地把它插在月亮上。這些工作完成後,他們舒了一口氣,跟美國總統尼克松進行了月亮和地球之間的第一次通話。總統熱情地祝賀他們登月成功。

三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他們的氧氣袋中只剩下夠一個小時使用的氧氣。休斯敦地面中心命令他們停止作業,從月球返回登月艙內。他們小心翼翼地登上登月艙,脫掉登月服,換上艙內航天服,美美地吃了頓中飯,甜甜地睡了七八個小時。

1969年7月22日0點15分,休斯敦地面中心喚醒了飛船上的科林斯和登月艙中的兩名宇航員,命令登月艙升到一定的繞月軌道,與「阿波羅11號」飛船對接。登月艙發動機啟動了,它不斷地上升,不斷地加速,進入了預定軌道。22日上午6點35分,它與去那裡等候的「阿波羅11號」飛船對接成功。三位宇航員在月亮上空會合了,他們激動地在狹窄的指令艙里緊緊地握手。登月艙已經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將它帶回地球是不合算的。於是,它被甩在太空。

飛船開始向遙遠的地球返航。25日凌晨1點35分8秒,它以合適的角度進入地球大氣層。下降到4000米高度的時候,三個大型降落傘在空中張開,「阿波羅11號」飛船准確地濺落在預定的海域,被早已等候在那邊的海軍救起。

人類第一次踏上了月球。這次偉大的探險來回經過76萬公里,歷時195個小時,三位宇航員共同完成了一次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的探險。

登月歸來不久,1969年9月16日,三位宇航員到美國國會大廈,在國會聯席會議上發表了演說,暢談登月的感受。

阿姆斯特朗談到了登月的意義。他這樣評論他們離開登月艙、踏上月球的「一小步」:「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

研討與練習

一 快速默讀課文,試把登月的全過程畫一張示意圖,並作簡要的解

說。二 閱讀下面幾段文字,與同學討論:為什麼說人類第一次登月「對整

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是人類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1.這一小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

說,是巨大的飛躍。(阿姆斯特朗)

2.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陽系各行星和最終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對一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這句話闡述的是事實,而「對整個人類來說,是巨大的飛躍」,則是對未來的希望。(奧爾德林)

3.21—22世紀,人類將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將利用太陽能取暖,利用月球上發現的水生產蔬菜、糧食,建立各種生活設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務是開采氦3並運回地球,並利用這一熱能源發電,供應全地球所需電能。人類還將開發地球人拜訪月球村的旅遊業。(何祚庥)

三 根據下面的情境,展開想像,寫一段一二百字的文字。

你駕駛著一艘宇宙飛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你離開地球已經好幾天了。這時,透過舷窗,你看到一個美麗的藍色星球……

讀一讀,寫一寫

觀測 指令 合算 海域 暢談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葉孤舟 遙遙在望

月球表面

探索月球奧秘

月亮,地球的近鄰,人類的朋友。孩提時代,我們唱著「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的兒歌,不知不覺中長大了。讀了《月亮上的足跡》,可能引發你對這顆星球產生更大的興趣,想揭開它更多的秘密,了解自古以來人們賦予它的豐富的文化內涵。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現在,讓我們對這顆神秘星球,也進行一番追問。

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條件,在老師、專家的幫助下,藉助圖書館或互聯網,搜集、整理有關材料,從下面的活動中任選一項。

一、月球奧秘知多少

月球的奧秘非常多,諸如月球的起源、地質構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人類登月、開發月球、月球與人類關系,等等。班上同學可按興趣分組,分別探究其中一兩個方面。然後開一個專題匯報會,各組推選代表將搜集整理的資料和研究成果作匯報。如有不同意見,可以展開辯論。不求意見統一,只求有所收獲。

二、觀察月亮運行情況,參觀天文台或天文館

1.細看下面的月球運行圖(最好觀測一段時間的月球運行,與下面的運行圖對照),想一想:這些圖各指哪一運行階段的月球形狀?現在一般使用什麼名稱?我國古代分別用哪兩個字來命名哪兩個重要階段?

(思考:觀察月球運行後,你有什麼體會?)

2.有條件的可參觀天文台或天文館,向專業人員了解人類觀測天體的歷史,了解有哪些著名的天文學家及常見的天文觀測儀器和天文現象等,並觀看關於月球的錄像資料。

(思考:為什麼天文台大多建在山頂上?為什麼天文台觀測室大多為圓頂?通過這次參觀,你對月球有什麼新的認識?)

三、豐富多彩的月亮文化

自古以來,人們賦予月亮各種文化意義,許多民族都有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文章詩賦、對聯、謎語、音樂、繪畫,還有與月亮有關的民風民俗、風景名勝。搜集以上各種資料,班上開一個交流會。

討論: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人們為什麼仍然喜歡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民風民俗和文藝作品?

四、我是月球小專家

組織一次月球知識擂台賽。成立組委會,將班上同學分成幾個參賽小組,並准備競賽題、小卡片和獎品。

五、月亮照著你,月亮照著我(第一項必做,二、三項任選其一)

1.班上准備一個本子,以「我在月球上的一天」為題,全班同學每天輪流寫一段話,進行故事接龍。

2.圍繞「月球」這一話題,展開想像,寫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

3.在你的日記本上,寫下你參加這次活動的心得體會。

參考資料

一、月球的幾大謎團

月球起源之謎:目前,人類關於月球的起源,一共提出了三種假說,月球被捕獲說、地月同源說和地球分裂說。到目前為止,三種假說都沒有取得強有力的證據,因此產生了第四種假說——「月球—宇宙飛船」說。

月球年齡之謎:從月球帶回的岩石標本,可據以測定月球的年齡。經分析發現,與地球上90%年齡最大的岩石相比,月球岩石99%的年齡更長。1973年,世界月球研討會上曾測定一塊月球岩石年齡為53億歲,而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億歲。有些科學家提出,在地球形成之前,月球早已在星際空間形成了。

另外,還有月球環形山形成之謎、月球土壤的年歲比岩石年歲更大之謎、月球受撞擊發出巨響之謎、月球上不銹鐵之謎、乾燥的月球上大量水汽之謎等。

二、不少文獻記載,月亮並非自古就有

●古代美洲瑪雅人留下了極發達的文化,可是在他們的始於大洪水之前的《編年史》中,人們奇怪地發現,裡面竟然沒有關於月亮的記載。

●距今大約4000年左右,亞歷山大里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位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道:「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金史·天文志》中記載了一條十條驚人的資料:「太宗天會十一年五月乙丑,月忽失行而南,頃之復故。」意思是:金太宗天會十一年(公元1133年)五月(公歷6月)乙丑日(15日),月亮忽然偏離了運行軌道,向南而去,不一會,又回到原來的軌道上。

三、與月亮有關的神話傳說

●中國關於月亮的神話最早載於《山海經》《楚辭》《淮南子》等古籍中。

●關於月亮,民間流傳著許多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娥奔月、朱元璋抗元起義等故事。

●傳說月亮里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漢朝時有個叫吳剛的人,醉心於仙道而不專心學習,被貶到月亮上砍月桂,但月桂隨砍隨合,後世因而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止砍伐月桂的形象。

四、我國古代關於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詩歌

●夜光何德,死則又育?厥利維何,而顧兔在腹?(屈原《楚辭·天問》)

(意思是:月亮具有什麼特性,消亡了又再長起?那好處是什麼,而撫育一個兔兒在懷里?)

●斫卻月中桂,清光應更多。(杜甫《一百五十夜對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雲樓半開壁斜白。玉輪軋露濕團光,鸞佩相逢桂香陌。(李賀《夢天》)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盪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里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鉤?(辛棄疾《木蘭花慢》)

五、賞月佳對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北斗七星,水底連天十四點;南樓一雁,月中帶影一雙飛。

●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

●滿地花陰風弄影;一亭山色月窺人。

●水憑冷暖,溪間休尋何處來源,詠曲駐斜暉,湖邊風景隨人可;月自圓缺,亭畔莫問當年初照,舉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認我不?

六、月亮的美稱與雅號

玉兔、夜光、素娥、冰輪、玉輪、玉蟾、桂魄、蟾蜍、顧兔、嬋娟、玉弓、玉桂、玉盤、玉鉤、玉鏡、冰鏡、廣寒宮、嫦娥、玉羊等。

七、月球外星文明的傳說

●傳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在和代號休斯敦的指揮中心聯系時,突然吃驚地說:「這些東西大得驚人!天哪!簡直難以置信,我要告訴你們,這里有其他宇宙飛船,它們排列在火山口的另一側,他們在月球上,他們正在注視著我們……」此時,電訊信號突然中斷。阿姆斯特朗看到了什麼?

●1968年12月21日,美國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向月球發射了第一艘探測飛船,當這艘飛船進入月球軌道之後,宇航員在100公里高空用望遠鏡照相機拍攝了第一張月球背面照片。許多年後,人們在研究這些照片的時候意外發現,在火山口中有一個巨大的圓形物體,它十分規則,不像是自然之物,看上去好像正在著陸或起飛。

●從「阿波羅」8號開始,10號、11號、16號、17號都曾目擊或拍攝過月面不明飛行物的照片,甚至早在1966年,美國的「月球軌道環形飛行器」2號就發現,在月面上有一些排列有序的12—23米高的塔狀建築物,隨後,蘇聯的宇宙飛船也發現了這些建築。

參考書目和推薦網站:

《自然科學寶庫》(太陽·月球·星球卷)

《億萬個為什麼》(天文地理卷)

《牛津現代科技大網路》(宇宙科學卷)

《新編十萬個為什麼》(天文卷)

《當代博物館叢書》(天文博物館卷)

《從地球到月球》(凡爾納)

《月球人》(彼埃爾·布勒)

《飛向月球》(J.普特卡梅)

http ://Aries.126.com

http://astronomy.533.net

http://www. moon. com.cn

教科書編寫者說明:

綜合性學習「探索月球奧秘」設計意圖

根據新的課程標準的理念,本套教材把實現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語文與其他學科的有機溝通、課堂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作為綜合性學習的整體目標,將以往教材中的寫作、口語交際、語文實踐活動三個系統整合於綜合性學習之中,按照課程標准中提出的7—9年級的要求和由淺入深的順序,科學地擬定了階段目標,設計、編寫了綜合性學習部分的教材。

「探索月球奧秘」是從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閱讀課文《月亮上的足跡》中,引申設計出的一項大型的綜合性學習內容,它是對閱讀內容的深化,重點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和研究問題的能力,試圖讓學生在綜合性語文活動中提高寫作與口語交際能力。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確定本次綜合性學習如下幾方面的活動目標:第一,了解月球的基本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激起學生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培養一點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第二,繼續學習利用圖書館和互聯網獲取資料的方法;第三,能用科學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關於月球的一些科學現象;第四,在有所遵循的基礎上展開想像與聯想,進行寫作練習。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需要教師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如安排這次學習的時間表、開列一份較詳細的閱讀書目和部分網址、聯系天文館或天文台、搜集與月球有關的科學和人文資料、布置學生提前預習准備等;需要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根據各地不同的課程資源,指導學生有選擇地開展有關活動;還需要在活動後認真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要重視考察學生的學習過程。

參考資料:http://www.pkuschool.com/teacher/details.asp?TopicAbb=analysis&FileName=nn03yw0325t01.htm
回答者: zhaochen5852 - 試用期 一級 11-19 20:54
haha
回答者: 呵呵_315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1 18:54
月球可在夜晚供地球提供照明

參考資料:科學七年級上冊
回答者: 654151873 - 魔法學徒 一級 11-21 22:56
雖然月球只是億萬星辰中的小小一員,但卻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永遠圍繞地球旋轉不停的衛星。對人類而言,月球不僅是人類踏足浩瀚宇宙的前哨站,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存儲倉庫。月球上的資源對人類來說價值驚人。月球上的玄武岩里鈦鐵礦的體積佔25%,鈦大概有100萬億噸以上。將來人類能直接用這種石頭生產水、液氧燃料等資源。地球上稀缺的鈾、稀土等,在月球上也相當充足。特別是月球土壤中特有的氦―3,將改變人類社會的能源結構。月球表面土壤中蘊藏著幾百萬噸的氦―3,這是一種高效、清潔、安全的核聚變燃料,1噸的氦―3所產生的電量足以供全人類使用1年。月球上豐富的硅、鋁、鐵等金屬資源同樣是未來地球礦產資源的巨大儲存庫。
時至今日,月球已經對於人類太空科技的發展已經越來越重要。
月球表面具有高真空、無磁場、地質構造穩定、弱重力和高潔凈的環境,月球背面不受地球無線電波干擾,建立月球天文觀測基地、生物製品和新材料實驗室,對地觀測站和深空探測前哨站均具有重大的政治和科學意義。月球是研究月球科學、天體化學、空間物理、生命科學、對地觀測科學與材料科學的理想場所。

3. 有關月亮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有關它的起源有幾種假說,但沒有一種能完全合理地作毫無破綻的解釋,最被普遍認可的是大碰撞說,它假設月球形成於地球與火星般大小的「忒伊亞」之間的一次巨大撞擊。

月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

從地球用肉眼觀測,月球是除了太陽之外最亮的天體,盡管它看起來非常明亮,但其表面實際很暗,反射率僅略高於舊瀝青。

由於月球在天空中非常容易被觀測,再加上規律性的月相變化,使它自古以來就對人類文化如歷法、藝術和神話等產生重大影響。

(3)月相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詞源:

中文的月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彎眉月的樣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於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在英語中月的專有名稱是「the Moon」。該名詞源於原始日耳曼語的「mǣnōn」,在725年之前的古英語被稱為"mōna",1135年為「mone」,大約在1380年變為「moone」,之後再變成現在的寫法。

月球在現代英語的主要形容詞是「lunar」,源自拉丁文的「Luna」。另一個比較不常用的形容詞是「selenic」,則源自古希臘文的「Selene」(Σελήνη),是衍生自字首「seleno-」(像是「selenography」)。

古希臘塞勒涅(Selene)和古羅馬的黛安娜(Diana)或稱辛西婭(Cynthia)的女神都是月球的名字。辛西婭和塞勒涅是反映月球處於不同軌道期如遠月點、近月點的專門術名,黛安娜一名連接死亡,意指白天。

文化:

月球已經給予藝術和文學作品無數的靈感,它是許多視覺藝術、表演藝術、詩歌、散文和音樂藝術的主題。有5,000年歷史的愛爾蘭Knowth石刻,可能是被發現、最早的代表月球的描繪。

月球上明亮的高地和黑暗的海的對比,在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中創造出不同的形象,像是月球上的人、兔子、野牛、嫦娥、玉兔、螃蟹和其它的等等。

在許多史前和古代的文化中,月球化身為月神,或其它超自然的現象和占星圖的月亮,到今天仍然被繼續傳播。

4. 地理月相知識都有哪些

月相是以日月黃經差度數(以下的度數就是日月黃經差值)來算的,共劃分八種: 新月(農歷初一日,即朔日):0度; 峨眉月(一般為農歷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0度; 上弦月(農歷初八左右):90度; 漸盈凸月(農歷初九-----農歷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滿月(望 滿月
日,農歷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漸虧凸月(農歷十六-----農歷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農歷二十三左右):270度; 殘月(農歷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農歷月最後一天稱為晦日,即不見月亮; 以上有四種為主要月相:新月(農歷初一日),上弦(農歷初八左右),滿月(農歷十五日左右),下弦(農歷二十三左右),它們都有明確的發生時刻,是經過精密的軌道計算得出的。

5. 月相知識,配圖說明如上弦月、新月、殘月等

每當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時,人們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這一天稱為「新月」,也叫「朔」,這時是農歷初一。 過了新月,月球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運行,亮區逐漸轉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絲纖細 月相變化
銀鉤似的月球,出現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陽,這一月相叫「娥眉月」,這時是農歷初三、四。 隨後,月球在天空里逐日遠離太陽,到了農歷初七、八,半個亮區對著地球,人們可以看到半個月亮(凸面向西),這一月相叫「上弦月」。 上弦月過後,在農歷初九左右-農歷十四左右,便是「凸月」。我們能看到月球的大半部分。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農歷十五、十六,月球的亮區全部對著地球,我們能看到一輪圓月,這一月相稱為「滿月」,也叫「望」。 滿月過後,亮區西側開始虧缺,到農歷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個月亮(凸面向東),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這一期間月球日漸向太陽靠攏,半夜時分才能從東方升起。 再過四五天,月球又變成一個娥眉形月牙,弓背朝向旭日,這一月相叫「殘月」。 當月球再次運行到日地之間,月亮又回到「新月」
http://ke..com/view/736941.htm

6. 詩文典里你一定得知道的古詩文中的月相知識是什麼

第一類:寫月初娥眉月的。「上蛾眉月」是指農歷初三、四的月相。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殊月似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即日落時,月亮出現在西南方低空,日落後2~3小時就落到地平線以下,月亮的亮面為月球正面西部邊緣,形狀為一反「C」字形。詩中「九月初三」是寫詩的日子,「月似弓」是彎月,由這兩點判斷出描寫的是上蛾眉月。
戴叔倫·蘭溪棹歌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詩中「三日」指農歷三月初三,「涼月如眉」是說月亮像彎彎的細長眉,所以可以判斷出是上蛾眉月。
02
第二類:寫上弦月的。上弦月是農歷初七、 八的月相。
張繼·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上弦月是黃昏出,夜半落;而下弦月是夜半出,早晨落。由詩中可知時間是夜半,月亮已經落了,可推算出描寫的是上弦月。
司空曙·江村即事
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
詩中「月落」時,人們「正堪眠」,即睡意正濃,寓意夜已深。深夜而「月落」也是上弦月。
03
第三類:寫滿月(望月)的。滿月為農歷十五、六的月相。升落時間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見,形狀象個玉盤。
歐陽修《生查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元夜時」點出了日期為農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正是滿月發生的日期;「黃昏後」月已升上「柳梢頭」,正是滿月時月亮升起後的情況。
李白·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人需要舉頭看,一定是滿月當空。滿月時,只有在半夜前後月亮才高懸天空。
04
第四類:寫下弦月的。 下弦月是農歷廿一、二的月相。 升落時間是半夜月出、中午月落,可見部分為月球正面東半部,形狀像個反「D」字形。
王維·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飛鳥,時鳴春澗中。
詩中「夜靜」而「月出」,乃指下弦月之時。
陸龜蒙·月成弦
孤光照還沒,轉益傷離別。
妾若是嫦娥,長圓不教缺。
民間常將月圓比團圓、月缺比離別,此詩即寫思婦見缺月而感傷、恨夫妻不能常團圓,想像自己若是嫦娥,將讓月亮長圓不缺即夫妻永不分離。詩中弦月當是下弦月, 才體現出思婦感傷而徹夜難寐的情景。
05
第五類,寫月末的下娥眉月的。 下蛾眉月日出前出現於東南方低空,僅在黎明前2~3小時內可見,形狀像「C」字形。
李貿·南園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
不見年年遼水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詩中「曉月」指清晨的月亮,形狀像弓一樣的月亮指下弦月後的殘月,即月末的娥眉月。
李賀·馬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馬踏清秋。
詩中「月似鉤」即描寫的是殘月。

7. 月相的相關知識

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它只能反射太陽的光輝。因此,在太陽光照耀下,月球永遠分為光明半球和黑暗半球。但是在地球上看來,月球有時光明部分較多,有時黑暗部分較多;有時光明部分在擴大,有時黑暗部分在擴大。月球明暗兩部分不斷變化的狀況叫做月相。

月相的不同,與觀測月球的方向有關系。如果在月球背日方向觀測月球,月球幾乎全部是黑的,這時的月亮叫做新月;反之,如果在月球的向日方向觀測月球,月球幾乎全部是光明的,這時的月亮叫做滿月。月相的變化,就是由新月逐漸變成滿月,又由滿月逐漸變成新月的過程。當新月出現的時候,月球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同側,這叫做日月相合,又叫做「朔」。當滿月出現的時候,月球和太陽位於地球的兩側,這叫做日月相沖,又叫做「望」。所以月相的變化,又可叫做朔望變化。

月相變化是周期性的。農歷初一,地球上看不到月亮,這天是朔。朔之後一二天,在傍晚西部天空露出彎彎的蛾眉月,凸面向著落日的方向。以後,月球的位置相對於太陽逐漸向東移動,明亮的部分也日益擴展,五六天後,成了明暗各半(西半邊亮)的「上弦月」,日落時在觀測者的正南。再過七天(農歷十五前後),便到了滿月,日落時,太陽在西,滿月在東,隔著地球遙遙相望。滿月從傍晚東升,在次日晨曦中西落,通宵照耀。滿月以後,月面西部日益虧缺,過了七天,又變成了明暗各半(東半邊亮)的「下弦月」。下弦月於半夜升起。下弦月後,月亮繼續虧缺,成為黎明前掛在東方天空的殘月。殘月在天空中的位置愈來愈接近太陽,明亮部分也愈來愈少,終於轉到和太陽相同的方向,月亮也就全部變黑了,朔又來臨。

新月和滿月,上弦月和下弦月都是周期性出現的,由這一次新月(或滿月)到下一次新月(或滿月)的時間,就是月相變化周期,時間約29天半。這個周期叫做朔望周期,農歷就是根據朔望周期定為一個月的,這種月又叫做朔望月。
這里還有一幅月相圖: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2-28/1808298803.shtml

8. 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圖

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圖如下:

朔:如圖所示,在位置1,日月黃經差為0°,這時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與太陽幾乎同時出沒,故地面上無法見到,這就是朔,這一天為農歷的初一。

新月:月球繼續朝前旋轉,到了農歷初七、八,也就是圖中的位置3,黃經差為90°,太陽落山,月球已經在頭頂,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這時被太陽照亮的月球,恰好有一半給你看到,稱之為「上弦月」。

滿月:到了農歷十五、十六,月球轉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圖中的位置5,黃經差為180°。這時地球在太陽和月亮的中間,月球被太陽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對著地球,此時我們看到的是滿月,或稱之為「望」。

下弦月:滿月以後,月球升起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遲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農歷二十三,也就是圖中的位置7,黃經差270°。滿月虧去了一半,這時的半月只在下半夜出現於東半天空中,這就是「下弦」。

(8)月相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月相變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見,只緣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輪圓月面朝西。

滿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東下半夜。

一個口訣(方便記憶):上上上西西、下下下東東——意思是:上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於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東);下弦月出現在農歷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東(凹的一面朝西),位於東半天空。

9. 關於月球的知識有哪些

月球,俗稱月亮,又稱月,在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月球的直徑略大於地球的四分之一,質量約為地球的1/81,相對於所環繞的行星,它是體積和質量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木衛一。

中文的月為象形文字,在甲骨文中月像一彎眉月的樣子。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一書中分析月的字型時說:月,闕也。人們經過觀察,發現月圓的時間少,闕(弦月或眉月等)的時間多,於是就照眉月的樣子創造出這個象形字。

(9)月相知識大全擴展閱讀

特性:

月球是太陽系內密度第二高的衛星,僅次於埃歐。但是月球的內核並不大,半徑大約是350公里甚至更小,只佔月球大小的約20%,相較之下,其它地球型天體的比例約為50%。

它的組成尚不是完全清楚,可能是由金屬鐵組成,同時含有少量硫和鎳。對月球隨著時間變化轉動的分析顯示月球核心至少仍有部分是熔融的。

月球是地球的同步自轉衛星,它繞軸自轉的周期與繞地球的公轉周期是相同的,這使得它幾乎永遠以同一面朝向地球。

它之前以較快的速度旋轉,在後來由於地球產生潮汐摩擦,讓其自轉速度減慢,直到最後以同一面持續面對地球,即潮汐鎖定。

人們將月球朝向地球的一面被稱為正面,而相對的另一面則稱為背面,背面通常也稱為"暗面",但是事實上它如同正面一樣會被照亮。當月相為新月時,我們看到月球的正面是黑暗的,而月球的背面則被太陽照亮。

10. 月亮的科普知識

鏈接: https://pan..com/s/1gRRLTBlIl7FPv5GfTfksoA

提取碼: mqqw 復制這段內容後打開網路網盤手機App,操作更方便哦

出發吧,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