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初一數學實數知識點總結
擴展閱讀
學設計要打好什麼基礎 2024-11-11 00:55:28
新年版動漫人物怎麼畫 2024-11-11 00:49:07

初一數學實數知識點總結

發布時間: 2022-03-14 04:14:03

1. 初一上學期數學知識點歸納

初中數學寶典,你知道學習數學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在初中學習數學這們課程的時候很多的學生都是比較煩惱的,因為這們課程是非常難的,並且難點非常多,很多的學生在剛開始學習的時候還可以更得上,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變得非常的吃力,那麼你知道初中數學寶典是什麼嗎?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復習知識點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寶典的內容,當學習吃力的時候可以先復習一下之前的內容,當然這個時候之前記得筆記就可以用來復習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我們學習後期的內容,並且可以改善學習吃力的問題.

2. 關於初一數學的所有知識點歸納,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文體知識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3) 記敘文的順序主要有幾種:順敘,倒敘,插敘.
順敘:按事件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過程記敘. 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斷提到文章的開頭寫,然後再按時間順序寫事件的經過. 插敘:在記敘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另一些有關的情節,然後再按著記敘原來的事情.
(4) 記敘文中的詳略安排應該是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應該詳寫;與中心有關系,但是不很重要的材料,應該略寫;與中心無關的材料應該舍棄.這樣,才能使記敘的中心集中,鮮明,突出.
(5) 記敘文的樣式常見有:對現實生活中典型人物和事跡作具體報道的通訊.用文字語言和文學手法描述真人真事的特寫.記敘山川景物,旅途見聞為主的游記. 追憶本人或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回憶錄,傳記,訪問記等.它們共同特點是:所寫內容必須真實,不容許隨意誇大或縮小事實,更不能編造虛構,即要有真實性;對所寫的內容又要求作必要的加工.力求文章中心突出,形象鮮明,構思精巧
(6) 特寫是報告文學的一種樣式,它截取人物或事件的某個片斷,細致地加以描述.
(7) 傳記一般分兩類:一類記敘自己的生平;一類記敘他人的生平.傳記的主要特點是實錄,要求實事求是,不允許虛構誇張.傳記在表達上以記敘為主,也可以適當插入議論,描寫.傳記記敘的順序一般以時間為序.人物和人物故事的區別在於人物故事只要具體寫出人物的某個事件或某幾件事就行了.小傳則要求寫出人物的出生地,出生年月,主要經歷等.人物自傳的繁簡區別在於自傳可以根據需要採用不同寫法,可以寫自己全部經歷,也可以寫自己某個時期的經歷.
2 說明文文體知識要點
(1)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按一定的要求解說事物或事理的文章稱為說明文.說明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平實,簡潔.
(2)說明事物的前提是抓住事物的特徵.所謂特徵就是事物間相互區別的標志.
(3)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有: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有總說後分說,先主要後次要,先原因後結果,由現象到本質,由性能到功用等)
(4)常用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作解釋,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用數字,列圖表.
(5)說明文按說明對象和內容分有:說明實體事物和說明抽象事理兩大類.說明文按寫作方法和表達方式分有: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
(6)平實性說明文和文藝性說明文的區別在於:平實性說明文純用說明的表達方式,語言朴實簡明,內容具體,切實使人讀了就能明白.如自然科學的各類教科書.科技信息資料,實驗報告,說明書等.文藝性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輔以敘述,描寫,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並常用藉助一些修辭方法,形象化地介紹事物或闡述事理,使讀者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還能得到藝術的享受,這類說明文通常稱知識小品或科學小品.
(7)說明文的描寫和記敘文中的描寫區別:a 目的不同:記敘文中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感,」;說明文的描寫是為了「使人有所知」.b 記敘文可以根據中心思想的需要,使用各種描寫方法起到多方面的作用.說明文的描寫則只能在說明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某鍾形象化的手法,對事物的特徵作一些必要的描繪,主要是起到使說明的事物特徵更具體,更形象.c 記敘文中的描寫可以發揮藝術想像,可以誇張,渲染,而說明文中的描寫在務真求實的前提下進行語言加工,做到既形象生動,又真實可信.
3 議論文文體的知識要點
(1)生活中少不了議論,講道理,發表意見就是議論.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就是議論文.
(2)議論總要提出看法或主張,這種看法或主張就是論點,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就為論據,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即為論證過程.
(3)用以證明論點的材料有兩大類:事實材料(事實論據)即確鑿的事例;史實;統計數字等.理論材料(道理論據)即名人名言;警句;格言;科學原理;自然定律;馬列毛澤東思想.
(4)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議論文的基本論證方法:擺事實,講道理.論證方式:立論,駁論.所謂立論就是正面闡述自己的觀點.駁論就是批駁錯誤的觀點.
(5)一事一議議論文的寫作特點:借事發表議論,就事說明道理.而從「事」到議.又必須理出並把握兩者的聯系點,才可順理成章地展開議論,這事「一事一議」的關鍵.
(6)議論文常見的有幾種樣式:社論,評論,學術論文,專題討論,雜感,隨筆以及側重1於議論性的講演詞,書信等.在以上樣式中,有理論性較強的,有文藝性較強的.

3.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很多的學生到了初中之後,發現自己的分數會有一定的下降,這可能是由於上初中之後數學科目的難度加大,所以分數會有一定的降低,那麼初中數學應該怎樣學?應該使用什麼方式哪?

知識點

當老師在講完內容之後會講一些課外的內容,一般是定理、概念等等,會讓你對這些知識更加的了解,所以如果對這類題目有問題的同學可以多看一些課外的題目,當然想要提升分數是離不開練習題的,想要多好就需要多做一些習題,但是不可以過多,需要邊做邊思考才可以,這樣所學的知識就會運用出來.

以上就是初中數學應該怎樣學習的內容,如果在這個階段對自己分數不滿意的同學可以借鑒一下以上的內容,或許會對你有一定的幫助,將自身的分數提升.

4. 初一數學的重點

初中數學知識點總結
一、基本知識
一、數與代數A、數與式:
1、有理數
有理數:①整數→正整數/0/負整數
②分數→正分數/負分數
數軸:①畫一條水平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表示0(原點),選取某一長度作為單位長度,規定直線上向右的方向為正方向,就得到數軸。②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③如果兩個數只有符號不同,那麼我們稱其中一個數為另外一個數的相反數,也稱這兩個數互為相反數。在數軸上,表示互為相反數的兩個點,位於原點的兩側,並且與原點距離相等。④數軸上兩個點表示的數,右邊的總比左邊的大。正數大於0,負數小於0,正數大於負數。
絕對值:①在數軸上,一個數所對應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該數的絕對值。②正數的絕對值是他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他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兩個負數比較大小,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數的運算:
加法:①同號相加,取相同的符號,把絕對值相加。②異號相加,絕對值相等時和為0;絕對值不等時,取絕對值較大的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③一個數與0相加不變。
減法: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乘法:①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絕對值相乘。②任何數與0相乘得0。③乘積為1的兩個有理數互為倒數。
除法:①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以一個數的倒數。②0不能作除數。
乘方:求N個相同因數A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冪,A叫底數,N叫次數。
混合順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後算加減,有括弧要先算括弧里的。
2、實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無理數
平方根:①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正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②如果一個數X的平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平方根。③一個正數有2個平方根/0的平方根為0/負數沒有平方根。④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運算,叫做開平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立方根:①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於A,那麼這個數X就叫做A的立方根。②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0的立方根是0、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③求一個數A的立方根的運算叫開立方,其中A叫做被開方數。
實數:①實數分有理數和無理數。②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③每一個實數都可以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
3、代數式
代數式:單獨一個數或者一個字母也是代數式。
合並同類項:①所含字母相同,並且相同字母的指數也相同的項,叫做同類項。②把同類項合並成一項就叫做合並同類項。③在合並同類項時,我們把同類項的系數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數不變。
4、整式與分式
整式:①數與字母的乘積的代數式叫單項式,幾個單項式的和叫多項式,單項式和多項式統稱整式。②一個單項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數和叫做這個單項式的次數。③一個多項式中,次數最高的項的次數叫做這個多項式的次數。
整式運算:加減運算時,如果遇到括弧先去括弧,再合並同類項。
冪的運算:AM+AN=A(M+N)
(AM)N=AMN
(A/B)N=AN/BN 除法一樣。
整式的乘法:①單項式與單項式相乘,把他們的系數,相同字母的冪分別相乘,其餘字母連同他的指數不變,作為積的因式。②單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就是根據分配律用單項式去乘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③多項式與多項式相乘,先用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乘另外一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再把所得的積相加。
公式兩條: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
整式的除法:①單項式相除,把系數,同底數冪分別相除後,作為商的因式;對於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則連同他的指數一起作為商的一個因式。②多項式除以單項式,先把這個多項式的每一項分別除以單項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分解因式: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的積的形式,這種變化叫做把這個多項式分解因式。
方法:提公因式法、運用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分式:①整式A除以整式B,如果除式B中含有分母,那麼這個就是分式,對於任何一個分式,分母不為0。②分式的分子與分母同乘以或除以同一個不等於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變。
分式的運算:
乘法:把分子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除以一個分式等於乘以這個分式的倒數。
加減法:①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②異分母的分式先通分,化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減。
分式方程:①分母中含有未知數的方程叫分式方程。②使方程的分母為0的解稱為原方程的增根。
B、方程與不等式
1、方程與方程組
一元一次方程:①在一個方程中,只含有一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是1,這樣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②等式兩邊同時加上或減去或乘以或除以(不為0)一個代數式,所得結果仍是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驟:去分母,移項,合並同類項,未知數系數化為1。
(2)分解因式法
提取公因式,套用公式法,和十字相乘法。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時候也一樣,利用這點,把方程化為幾個乘積的形式去解
A、圖形的認識
1、點,線,面
點,線,面:①圖形是由點,線,面構成的。②面與面相交得線,線與線相交得點。③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
展開與折疊:①在稜柱中,任何相鄰的兩個面的交線叫做棱,側棱是相鄰兩個側面的交線,稜柱的所有側棱長相等,稜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狀相同,側面的形狀都是長方體。②N稜柱就是底面圖形有N條邊的稜柱。
截一個幾何體:用一個平面去截一個圖形,截出的面叫做截面。
視圖:主視圖,左視圖,俯視圖。
多邊形:他們是由一些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線段依次首尾相連組成的封閉圖形。
弧、扇形:①由一條弧和經過這條弧的端點的兩條半徑所組成的圖形叫扇形。②圓可以分割成若干個扇形。
2、角
線:①線段有兩個端點。②將線段向一個方向無限延長就形成了射線。射線只有一個端點。③將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就形成了直線。直線沒有端點。④經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比較長短:①兩點之間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②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點之間的距離。
角的度量與表示:①角由兩條具有公共端點的射線組成,兩條射線的公共端點是這個角的頂點。②一度的1/60是一分,一分的1/60是一秒。
角的比較:①角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而成的。②一條射線繞著他的端點旋轉,當終邊和始邊成一條直線時,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始邊繼續旋轉,當他又和始邊重合時,所成的角叫做周角。③從一個角的頂點引出的一條射線,把這個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
平行:①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②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③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3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垂直:①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②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③平面內,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垂直平分線:垂直和平分一條線段的直線叫垂直平分線。
垂直平分線垂直平分的一定是線段,不能是射線或直線,這根據射線和直線可以無限延長有關,再看後面的,垂直平分線是一條直線,所以在畫垂直平分線的時候,確定了2點後(關於畫法,後面會講)一定要把線段穿出2點。
垂直平分線定理:
性質定理:在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該線段兩端點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線段2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角平分線:把一個角平分的射線叫該角的角平分線。
定義中有幾個要點要注意一下的,就是角的角平分線是一條射線,不是線段也不是直線,很多時,在題目中會出現直線,這是角平分線的對稱軸才會用直線的,這也涉及到軌跡的問題,一個角個角平分線就是到角兩邊距離相等的點
性質定理: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該角兩邊的距離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該角的角平分線上
正方形:一組鄰邊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性質:正方形具有平行四邊形、菱形、矩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1、對角線相等的菱形2、鄰邊相等的矩形
二、基本定理
1、過兩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
2、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補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餘角相等
5、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和已知直線垂直
6、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7、平行公理 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8、如果兩條直線都和第三條直線平行,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0、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11、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1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14、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15、定理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16、推論 三角形兩邊的差小於第三邊
17、三角形內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和等於180°
18、推論1 直角三角形的兩個銳角互余
19、推論2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20、推論3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21、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2、邊角邊公理(SAS) 有兩邊和它們的夾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3、角邊角公理( ASA)有兩角和它們的夾邊對應相等的 兩個三角形全等
24、推論(AAS) 有兩角和其中一角的對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5、邊邊邊公理(SSS) 有三邊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全等
26、斜邊、直角邊公理(HL) 有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
27、定理1 在角的平分線上的點到這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28、定理2 到一個角的兩邊的距離相同的點,在這個角的平分線上
29、角的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 (即等邊對等角)
31、推論1 等腰三角形頂角的平分線平分底邊並且垂直於底邊
32、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和底邊上的高互相重合
33、推論3 等邊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並且每一個角都等於60°
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如果一個三角形有兩個角相等,那麼這兩個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35、推論1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6、推論 2 有一個角等於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個銳角等於30°那麼它所對的直角邊等於斜邊的一半
38、直角三角形斜邊上的中線等於斜邊上的一半
39、定理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和這條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40、逆定理 和一條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41、線段的垂直平分線可看作和線段兩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42、定理1 關於某條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形
43、定理 2 如果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那麼對稱軸是對應點連線的垂直平分線
44、定理3 兩個圖形關於某直線對稱,如果它們的對應線段或延長線相交,那麼交點在對稱軸上
45、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被同一條直線垂直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條直線對稱
46、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兩直角邊a、b的平方和、等於斜邊c的平方,即a2+b2=c2
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邊長a、b、c有關系a2+b2=c2,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定理 四邊形的內角和等於360°
49、四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50、多邊形內角和定理 n邊形的內角的和等於(n-2)×180°
51、推論 任意多邊的外角和等於360°
52、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1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相等
53、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2 平行四邊形的對邊相等
54、推論 夾在兩條平行線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55、平行四邊形性質定理3 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
56、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1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7、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2 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 形是平行四邊形
58、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3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59、平行四邊形判定定理4 一組對邊平行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60、矩形性質定理1 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61、矩形性質定理2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個角是直角的四邊形是矩形
63、矩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64、菱形性質定理1 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65、菱形性質定理2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並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66、菱形面積=對角線乘積的一半,即S=(a×b)÷2
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邊都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68、菱形判定定理2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69、正方形性質定理1 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都相等
70、正方形性質定理2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並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71、定理1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是全等的
72、定理2 關於中心對稱的兩個圖形,對稱點連線都經過對稱中心,並且被對稱中心平分
73、逆定理 如果兩個圖形的對應點連線都經過某一點,並且被這一點平分,那麼這兩個圖形關於這一點對稱
74、等腰梯形性質定理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
75、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 在同一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 形是等腰梯形
77、對角線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78、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 如果一組平行線在一條直線上截得的線段相等,那麼在其他直線上截得的線段也相等
79、推論1 經過梯形一腰的中點與底平行的直線,必平分另一腰
80、推論2 經過三角形一邊的中點與另一邊平行的直線,必平分第三邊
81、三角形中位線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於第三邊,並且等於它的一半
82、梯形中位線定理 梯形的中位線平行於兩底,並且等於兩底和的一半 L=(a+b)÷2 S=L×h
83、(1)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a:b=c:d,那麼ad=bc 如果 ad=bc ,那麼a:b=c:d
84、(2)合比性質:如果a/b=c/d,那麼(a±b)/b=(c±d)/d
85、(3)等比性質:如果a/b=c/d=…=m/n(b+d+…+n≠0),
那麼(a+c+…+m)/(b+d+…+n)=a/b
86、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 三條平行線截兩條直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7、推論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截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
88、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截三角形的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所得的對應線段成比例,那麼這條直線平行於三角形的第三邊
89、平行於三角形的一邊,並且和其他兩邊相交的直線, 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邊與原三角形三邊對應成比例
90、定理 平行於三角形一邊的直線和其他兩邊(或兩邊的延長線)相交,所構成的三角形與原三角形相似
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兩角對應相等,兩三角形相似(ASA)
92、直角三角形被斜邊上的高分成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93、判定定理2 兩邊對應成比例且夾角相等,兩三角形相似(SAS)
94、判定定理3 三邊對應成比例,兩三角形相似(SSS)
95、定理 如果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與另一個直角三角形的斜邊和一條直角邊對應成比例,那麼這兩個直角三角形相似
96、性質定理1 相似三角形對應高的比,對應中線的比與對應角平分線的比都等於相似比
97、性質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長的比等於相似比
98、性質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積的比等於相似比的平方
99、任意銳角的正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弦值,任意銳角的餘弦值等於它的餘角的正弦值
100、任意銳角的正切值等於它的餘角的餘切值,任意銳角的餘切值等於它的餘角的正切值
101、圓是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
102、圓的內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小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103、圓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圓心的距離大於半徑的點的集合
104、同圓或等圓的半徑相等
105、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軌跡,是以定點為圓心,定長為半徑的圓
106、和已知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著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107、到已知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這個角的平分線
108、到兩條平行線距離相等的點的軌跡,是和這兩條平行線平行且距離相等的一條直線
109、定理 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點確定一個圓。
110、垂徑定理 垂直於弦的直徑平分這條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111、推論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徑)的直徑垂直於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線經過圓心,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兩條弧
③平分弦所對的一條弧的直徑,垂直平分弦,並且平分弦所對的另一條弧
112、推論2 圓的兩條平行弦所夾的弧相等
113、圓是以圓心為對稱中心的中心對稱圖形
114、定理 在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心角所對的弧相等,所對的弦相等,所對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15、推論 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心角、兩條弧、兩條弦或兩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組量相等那麼它們所對應的其餘各組量都相等
116、定理 一條弧所對的圓周角等於它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117、推論1 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同圓或等圓中,相等的圓周角所對的弧也相等
118、推論2 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119、推論3 如果三角形一邊上的中線等於這邊的一半,那麼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20、定理 圓的內接四邊形的對角互補,並且任何一個外角都等於它的內對角
121、①直線L和⊙O相交 d﹤r
②直線L和⊙O相切 d=r
③直線L和⊙O相離 d﹥r
122、切線的判定定理 經過半徑的外端並且垂直於這條半徑的直線是圓的切線
123、切線的性質定理 圓的切線垂直於經過切點的半徑
124、推論1 經過圓心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切點
125、推論2 經過切點且垂直於切線的直線必經過圓心
126、切線長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切線,它們的切線長相等圓心和這一點的連線平分兩條切線的夾角
127、圓的外切四邊形的兩組對邊的和相等
128、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於它所夾的弧對的圓周角
129、推論 如果兩個弦切角所夾的弧相等,那麼這兩個弦切角也相等
130、相交弦定理 圓內的兩條相交弦,被交點分成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1、推論 如果弦與直徑垂直相交,那麼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徑所成的兩條線段的比例中項
132、切割線定理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切線和割線,切線長是這點到割線與圓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比例中項
133、推論 從圓外一點引圓的兩條割線,這一點到每條 割線與圓的交點的兩條線段長的積相等
134、如果兩個圓相切,那麼切點一定在連心線上

135、①兩圓外離 d﹥R+r ②兩圓外切 d=R+r③兩圓相交 R-r﹤d﹤R+r(R﹥r)
④兩圓內切 d=R-r(R﹥r) ⑤兩圓內含 d﹤R-r(R﹥r)
136、定理 相交兩圓的連心線垂直平分兩圓的公共弦
137、定理 把圓分成n(n≥3):
⑴依次連結各分點所得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內接正n邊形
⑵經過各分點作圓的切線,以相鄰切線的交點為頂點的多邊形是這個圓的外切正n邊形
138、定理 任何正多邊形都有一個外接圓和一個內切圓,這兩個圓是同心圓
139、正n邊形的每個內角都等於(n-2)×180°/n
140、定理 正n邊形的半徑和邊心距把正n邊形分成2n個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141、正n邊形的面積Sn=pnrn/2 p表示正n邊形的周長
142、正三角形面積√3a/4 a表示邊長
143、如果在一個頂點周圍有k個正n邊形的角,由於這些角的和應為360°,因此k×(n-2)180°/n=360°化為(n-2)(k-2)=4
144、弧長計算公式:L=n兀R/180
145、扇形面積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146、內公切線長= d-(R-r) 外公切線長= d-(R+r)

一、常用數學公式
公式分類 公式表達式
乘法與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與系數的關系 X1+X2=-b/a
X1*X2=c/a 註:韋達定理
判別式
b2-4ac=0 註:方程有兩個相等的實根
b2-4ac>0 註:方程有兩個不等的實根
b2-4ac<0 註:方程沒有實根,有共軛復數根
某些數列前n項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註: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圓半徑
餘弦定理 b2=a2+c2-2accosB
註:角B是邊a和邊c的夾角

5. 初一數學知識要點有哪些

初一數學概念
實數:
—有理數與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無理數:
無理數是指無限不循環小數。
自然數:
表示物體的個數0、1、2、3、4~(0包括在內)都稱為自然數。
數軸:
規定了圓點、正方向和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相反數:
符號不同的兩個數互為相反數。
倒數: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絕對值:
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圓點的距離稱為a的絕對值。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數學定理公式
有理數的運演算法則
⑴加法法則: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⑵減法法則:減去一個數,等於加上這個數的相反數。
⑶乘法法則: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⑷除法法則:除以一個數等於乘上這個數的倒數;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角的平分線:從角的一個頂點引出一條射線,能把這個角平均分成兩份,這條射線叫做這個角的角平分線。
數學第一章相交線

一、鄰補角: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公共頂點,並且有一條公共邊,這樣的角叫做鄰補角。鄰補角是一種特殊位置關系和數量關系的角,即鄰補角一定是補角,但補角不一定是鄰補角。

二、對頂角:是兩條直線相交形成的。兩個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因此對頂角也可以說成「把一個角的兩邊反向延長而形成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對頂角的性質:對頂角相等。

三、垂直

1、垂直:兩條直線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是直角時,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叫做另一條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記做a⊥b

垂直是相交的一種特殊情形。

2、垂線的性質:

①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②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3、畫法:①一靠(已知直線)②二過(定點)③三畫(垂線)

4、空間的垂直關系

四、平行線

1、 平行線: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做平行線。記做a‖b

2、 「三線八角」: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形成的

① 同位角:「同方同位」即在兩條直線的上方或下方,在第三條直線的同一側。

② 內錯角:「之間兩側」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兩側。

③ 同旁內角「之間同旁」即在兩條直線之間,在第三條直線的同旁。

3、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4、 平行線的判定方法

①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②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③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

④ 平行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⑤ 垂直於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5、 平行線的性質:

①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

②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

③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6、 兩條平行線的距離: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這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7、 命題: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由題設和結論兩部分組成。

五平移

1、平移: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說明:①、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改變圖形的位置;②「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意味著「圖形上的每一點都沿著同一方向移動了相同的距離 」這也是判斷一種運動是否為平移的關鍵。③圖形平移的方向,不一定是水平的

2、平移的性質:經過平移,對應線段、對應角分別相等,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初一數學知識點歸納 第一單元 位置1、 能在具體的情景中,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2、 用「數對」表示位置,對應列上的數字在前,行上的數字在後,記為(x,y)。3、 「數對」表示位置,易錯的是(x,0),(0,y)。4、 認識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兩個事物一個在另一個的方向。 第二單元 分數乘法一、分數乘整數1、 意義:表示幾個相同分數相加。2、 計算方法:(1)、分母不變,分子和整數相乘。 (2)、當分母和整數可以約分時,要先約分。二、分數乘分數1、意義:就是一個分數的幾分之幾。2、計算方法:(1)、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2)、分子和分母有能約分的要約分,再計算。三、運算律的運用1、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對於分數乘法同樣適用。2、應用運算律簡便計算。四、倒數1、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2、求法:把數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顛倒。3、1的倒數就是1本身,0沒有倒數。五、解決問題1、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幾分之幾2、求一個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標准量×(1±幾分之幾) 標准量土標准量×幾分之幾3、 求一個數占另一個數的幾分之幾。列式:幾分之幾4、 用畫線段圖分析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第三單元 分數除法一、 類型1、 分數除以整數,表示把分數平均分成整數份。2、 分數除以分數,表示b/a中有多少個d/c。3、 整數除以分數,表示a中有多少個c/d。二、 計算方法:除以一個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0除外)。三、 分數除法的意義與整數除法相同,都是乘法的逆運算。四、 分數混合運算順序,簡便演算法。五、 解決問題1、 甲數是乙數的幾分之幾。列式:甲/乙。2、 乙數的幾分之幾等於甲數。列式:甲數=乙數×幾分之幾。乙數=甲數÷幾分之幾。3、 甲數比乙數多(或少)幾分之幾。列式:甲數=乙數×(1土幾分之幾)甲數=乙數土乙數×幾分之幾。標准量:「比」字後面的為標准量。4、 若求長方形的長是寬的幾倍: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若求長方形的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就是求長和寬的比:長/寬。六、 比的意義:用兩個數相除,又叫兩個數的比,符號「:」比的結果叫做比值。1、 在a:b中,a叫比的前項,b叫比的後項。2、 比與除法和分數的關系。a:b=a÷b=a/b。3、 求比值兩項的單位名稱要統一,比值是一個數,沒有單位。4、 比的基本性質a:b=am:bma:b=a÷m:b÷m5、 比化成最簡整數比:(1) 有分數,前項和後項都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數。(2) 無分數,前項和後項都除以最大公約數。(3) 有小數,可先化為整數或分數。6、解決問題總量×被分份數/總份數=要求的量 第四單元圓一、 圓的認識,由曲線圍成,外形美,易滾動。1、 圓心,用o表示。2、 半徑,連接圓心和圓上任意一點的線段叫半徑,用r表示。3、 直徑,通過圓心並且兩端都在圓上的線段叫直徑,用d表示。4、 半徑和直徑的關系。5、 軸對稱圖形及對稱軸,圓又無數條對稱軸,是直徑所在的直線。二、 圓的周長1、 圓周率,是周長與直徑的比,是無限不循環小數。2、 公式:c=πd或c=2πr3、 已知圓的周長求半徑和直徑。三、 圓的面積1、公式S=πR22、已知圓的半徑、直徑或周長能分別求圓的面積。3、環形面積公式S=πR2-πr24、扇形、弧、圓心角。5、在周長一定的情況下,圓的面積最大。在面積一定的情況下,圓的周長最短。6、 確定起跑線的位置。 第五單元百分數1、 百分數的寫法。百分號「%」2、 百分數的意義: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3、 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分數既可以表示一個具體的數,又可以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百分數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百分之幾,只表示兩個數的關系,不是具體的數,不能寫單位名稱。另外百分數的分子可以是小數和大於一百的數。4、 百分數與分數、小數的互化。百分數化為小數:去掉百分號,小數點向左移動兩位;小數化為百分數: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添上百分號;百分數化為分數:可先化為分母是一百的分數,能約分的要約分;分數化為百分數:先把分數化為小數,再化為百分數。5、解決問題①、達標率,發芽率的公式。(甲占乙的百分之幾。)達標率=達標的人數/總人數×100%發芽率=發芽的數量/種子的總數×100%②、甲比乙少(或多)百分之幾。確定單位「1」。③、甲增加了百分之幾是多少?增加了多少?6、折扣,表示十分之幾,也就是百分之幾十。折扣問題求實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7、納稅。①、根據國家各種稅法的規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體或個人的收入的一部分繳納給國家叫做納稅。②、繳納的稅款叫做應納稅額。按一定的比率納稅叫做稅率。③、稅率=應納稅款/各種收入×100%應納稅款=稅率×各種收入。8、利率。①、存款的好處。②、利息=本金×利率×時間③、取款=本金+利息-利息稅(本金+稅後利息)。 第六單元統計一、 扇形統計圖1、 能反映部分量同總量之間的關系2、 用整個圓表示總量,用各個扇形表示各部分數量占總量的百分之幾。3、 利用扇形統計圖計算分析。二、 合理存款1、 教育儲蓄。2、 國債利率3、 設計存款方案4、 合理存款 第七單元數學廣角雞兔同籠問題利用解方程的方法解決問題。

6. 初一數學知識點總結

第一冊

第一章 有理數
1.1正數和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前面加上負號「-」的書叫做負數。
以前學過的0以外的數叫做正數。
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
在同一個問題中,分別用正數和負數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義

1.2有理數
1.2.1有理數
正整數、0、負整數統稱整數,正分數和負分數統稱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
1.2.2數軸
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作用: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達。
注意事項:⑴數軸的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三要素,缺一不可。
⑵同一根數軸,單位長度不能改變。
一般地,設是一個正數,則數軸上表示a的點在原點的右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表示數-a的點在原點的左邊,與原點的距離是a個單位長度。
1.2.3相反數
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數軸上表示相反數的兩個點關於原點對稱。
在任意一個數前面添上「-」號,新的數就表示原數的相反數。
1.2.4絕對值
一般地,數軸上表示數a的點與原點的距離叫做數a的絕對值。
一個正數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一個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在數軸上表示有理數,它們從左到右的順序,就是從小到大的順序,即左邊的數小於右邊的數。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⑴正數大於0,0大於負數,正數大於負數。
⑵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反而小。

1.3有理數的加減法
1.3.1有理數的加法
有理數的加法法則:
⑴同號兩數相加,取相同的符號,並把絕對值相加。
⑵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取絕對值較大的加數的符號,並用較大的絕對值減去較小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相加得0。
⑶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這個數。
兩個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
加法交換律:a+b=b+a
三個數相加,先把前面兩個數相加,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加,和不變。
加法結合律:(a+b)+c=a+(b+c)
1.3.2有理數的減法
有理數的減法可以轉化為加法來進行。
有理數減法法則:
減去一個數,等於加這個數的相反數。
a-b=a+(-b)
1.4有理數的乘除法
1.4.1有理數的乘法
有理數乘法法則:
兩數相乘,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乘。
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乘積是1的兩個數互為倒數。
幾個不是0的數相乘,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時,積是正數;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時,積是負數。
兩個數相乘,交換因數的位置,積相等。
ab=ba
三個數相乘,先把前兩個數相乘,或者先把後兩個數相乘,積相等。
(ab)c=a(bc)
一個數同兩個數的和相乘,等於把這個數分別同這兩個數相乘,再把積相加。
a(b+c)=ab+ac
數字與字母相乘的書寫規范:
⑴數字與字母相乘,乘號要省略,或用「」
⑵數字與字母相乘,當系數是1或-1時,1要省略不寫。
⑶帶分數與字母相乘,帶分數應當化成假分數。
用字母x表示任意一個有理數,2與x的乘積記為2x,3與x的乘積記為3x,則式子2x+3x是2x與3x的和,2x與3x叫做這個式子的項,2和3分別是著兩項的系數。
一般地,合並含有相同字母因數的式子時,只需將它們的系數合並,所得結果作為系數,再乘字母因數,即
ax+bx=(a+b)x
上式中x是字母因數,a與b分別是ax與bx這兩項的系數。
去括弧法則: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不改變符號。
括弧前是「-」,把括弧和括弧前的「-」去掉,括弧里各項都改變符號。
括弧外的因數是正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同;括弧外的因數是負數,去括弧後式子各項的符號與原括弧內式子相應各項的符號相反。
1.4.2有理數的除法
有理數除法法則:
除以一個不等於0的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
a÷b=a• (b≠0)
兩數相除,同號得正,異號得負,並把絕對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個不等於0的數,都得0。
因為有理數的除法可以化為乘法,所以可以利用乘法的運算性質簡化運算。乘除混合運算往往先將除法化成乘法,然後確定積的符號,最後求出結果。

1.5有理數的乘方
1.5.1乘方
求n個相同因數的積的運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結果叫做冪。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當an看作a的n次方的結果時,也可以讀作a的n次冪。
負數的奇次冪是負數,負數的偶次冪是正數。
正數的任何次冪都是正數,0的任何正整數次冪都是0。
有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⑴先乘方,再乘除,最後加減;
⑵同級運算,從左到右進行;
⑶如有括弧,先做括弧內的運算,按小括弧、中括弧、大括弧依次進行
1.5.2科學記數法
把一個大於10的數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數數位只有一位的數,n是正整數),使用的是科學記數法。
用科學記數法表示一個n位整數,其中10的指數是n-1。
1.5.3近似數和有效數字
接近實際數目,但與實際數目還有差別的數叫做近似數。
精確度:一個近似數四捨五入到哪一位,就說精確到哪一位。
從一個數的左邊第一個非0 數字起,到末位數字止,所有數字都是這個數的有效數字。
對於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的數a×10n,規定它的有效數字就是a中的有效數字。

第二章 一元一次方程
2.1從算式到方程
2.1.1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
只含有一個未知數(元),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次),這樣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實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利用其中的相等關系列出方程,是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一種方法。
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號左右兩邊相等的未知數的值,這個值就是方程的解。
2.1.2等式的性質
等式的性質1 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結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質2 等式兩邊乘同一個數,或除以同一個不為0的數,結果仍相等。

2.2從古老的代數書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⑴
把等式一邊的某項變號後移到另一邊,叫做移項。

2.3從「買布問題」說起——一元一次方程的討論⑵
方程中有帶括弧的式子時,去括弧的方法與有理數運算中括弧類似。
解方程就是要求出其中的未知數(例如x),通過去分母、去括弧、移項、合並、系數化為1等步驟,就可以使一元一次方程逐步向著x=a的形式轉化,這個過程主要依據等式的性質和運算律等。
去分母:
⑴具體做法:方程兩邊都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數
⑵依據:等式性質2
⑶注意事項:①分子打上括弧
②不含分母的項也要乘

2.4再探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圖形認識初步
3.1多姿多彩的圖形
現實生活中的物體我們只管它的形狀、大小、位置而得到的圖形,叫做幾何圖形。
3.1.1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球、圓柱、圓錐等都是立體圖形。此外稜柱、棱錐也是常見的立體圖形。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都是平面圖形。
許多立體圖形是由一些平面圖形圍成的,將它們適當地剪開,就可以展開成平面圖形。
3.1.2點、線、面、體
幾何體也簡稱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球、稜柱、棱錐等都是幾何體。
包圍著體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兩種。
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線。
線和線相交的地方是點。
幾何圖形都是由點、線、面、體組成的,點是構成圖形的基本元素。

3.2直線、射線、線段
經過兩點有一條直線,並且只有一條直線。
兩點確定一條直線。
點C線段AB分成相等的兩條線段AM與MB,點M叫做線段AB的中點。類似的還有線段的三等分點、四等分點等。
直線桑一點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線。
兩點的所有連線中,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3.3角的度量
角也是一種基本的幾何圖形。
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單位。
把一個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記作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分的角,記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份叫做1秒的角,記作1。
3.4角的比較與運算
3.4.1角的比較
從一個角的頂點出發,把這個角分成相等的兩個角的射線,叫做這個角的平分線。類似的,還有叫的三等分線。
3.4.2餘角和補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90(直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餘角。
如果兩個角的和等於180(平角),就說這兩個角互為補角。
等角的補角相等。
等角的餘角相等。
本章知識結構圖

第四章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是數據處理的基本過程。
4.1喜愛哪種動物的同學最多——全面調查舉例
用劃記法記錄數據,「正」字的每一劃(筆畫)代表一個數據。
考察全體對象的調查屬於全面調查。
4.2調查中小學生的視力情況——抽樣調查舉例
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抽取樣本進行調查,根據樣本來估計總體的一種調查。
統計調查是收集數據常用的方法,一般有全面調查和抽樣調查兩種,實際中常常採用抽樣調查的方式。調查時,可用不同的方法獲得數據。除問卷調查、訪問調查等外,查閱文獻資料和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有效方法。
利用表格整理數據,可以幫助我們找到數據的分布規律。利用統計圖表示經過整理的數據,能更直觀地反映數據規律。
4.3課題學習 調查「你怎樣處理廢電池?」
調查活動主要包括以下五項步驟:
一、 設計調查問卷
⑴設計調查問卷的步驟
①確定調查目的;
②選擇調查對象;
③設計調查問題
⑵設計調查問卷時要注意:
①提問不能涉及提問者的個人觀點;
②不要提問人們不願意回答的問題;
③提供的選擇答案要盡可能全面;
④問題應簡明;
⑤問卷應簡短。
二、實施調查
將調查問卷復制足夠的份數,發給被調查對象。
實施調查時要注意:
⑴向被調查者講明哪些人是被調查的對象,以及他為什麼成為被調查者;
⑵告訴被調查者你收集數據的目的。
三、處理數據
根據收回的調查問卷,整理、描述和分析收集到的數據。
四、交流
根據調查結果,討論你們小組有哪些發現和建議?
五、寫一份簡單的調查報告

第二冊

第五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
5.1相交線
5.1.1相交線
有一個公共的頂點,有一條公共的邊,另外一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鄰補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4對鄰補角。
有公共的頂點,角的兩邊互為反向延長線,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對頂角。
兩條直線相交,有2對對頂角。
對頂角相等。
5.1.2
兩條直線相交,所成的四個角中有一個角是直角,那麼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它們的交點叫做垂足。
注意:⑴垂線是一條直線。
⑵具有垂直關系的兩條直線所成的4個角都是90。
⑶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況。
⑷垂直的記法:a⊥b,AB⊥CD。
畫已知直線的垂線有無數條。
過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
連接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簡單說成:垂線段最短。
直線外一點到這條直線的垂線段的長度,叫做點到直線的距離。

5.2平行線
5.2.1平行線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沒有交點,則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記作:a∥b。
在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關系只有兩種:相交或平行。
平行公理:經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麼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
5.2.2直線平行的條件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的同一方,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位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兩側,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內錯角。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在兩條被截線之間,截線的同一旁,這樣的兩個角叫做同旁內角。
判定兩條直線平行的方法:
方法1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2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內錯角相等,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方法3 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如果同旁內角互補,那麼這兩條直線平行。簡單說成: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5.3平行線的性質
平行線具有性質:
性質1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質2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
性質3 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單說成: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
同時垂直於兩條平行線,並且夾在這兩條平行線間的線段的長度,叫做著兩條平行線的距離。
判斷一件事情的語句叫做命題。
5.4平移
⑴把一個圖形整體沿某一方向移動,會得到一個新的圖形,新圖形與原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
⑵新圖形中的每一點,都是由原圖形中的某一點移動後得到的,這兩個點是對應點,連接各組對應點的線段平行且相等。
圖形的這種移動,叫做平移變換,簡稱平移。

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標系
6.1平面直角坐標系
6.1.1有序數對
有順序的兩個數a與b組成的數對,叫做有序數對。
6.1.2平面直角坐標系
平面內畫兩條互相垂直、原點重合的數軸,組成平面直角坐標系。水平的數軸稱為x軸或橫軸,習慣上取向右為正方向;豎直的數軸稱為y軸或縱軸取2向上方向為正方向;兩坐標軸的交點為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原點。
平面上的任意一點都可以用一個有序數對來表示。
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標系以後,坐標平面就被兩條坐標軸分為了Ⅰ、Ⅱ、Ⅲ、Ⅳ四個部分,分別叫做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坐標軸上的點不屬於任何象限。
6.2坐標方法的簡單應用
6.2.1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
利用平面直角坐標系繪制區域內一些地點分布情況平面圖的過程如下:
⑴建立坐標系,選擇一個適當的參照點為原點,確定x軸、y軸的正方向;
⑵根據具體問題確定適當的比例尺,在坐標軸上標出單位長度;
⑶在坐標平面內畫出這些點,寫出各點的坐標和各個地點的名稱。
6.2.2用坐標表示平移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將點(x,y)向右(或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a,y)(或(x-a,y));將點(x,y)向上(或下)平移b個單位長度,可以得到對應點(x,y+b)(或(x,y-b))。
在平面直角坐標系內,如果把一個圖形各個點的橫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個單位長度;如果把它各個點的縱坐標都加(或減去)一個正數a,相應的新圖形就是把原圖形向上(或向下)平移a個單位長度。

第七章 三角形
7.1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
7.1.1三角形的邊
由不在同一條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內角,簡稱三角形的角。
頂點是A、B、C的三角形,記作「△ABC」,讀作「三角形ABC」。
三角形兩邊的和大於第三邊。
7.1.2三角形的高、中線和角平分線
7.1.3三角形的穩定性
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7.2與三角形有關的角
7.2.1三角形的內角
三角形的內角和等於180。
7.2.2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邊與另一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於與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於與它不相鄰的任何一個內角。
7.3多邊形及其內角和
7.3.1多邊形
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n邊形的對角線公式:
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7.3.2多邊形的內角和
n邊形的內角和公式:180(n-2)
多邊形的外角和等於360。
7.4課題學習 鑲嵌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組
8.1二元一次方程組
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未知數的指數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把具有相同未知數的兩個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個二元一次方程組。
使二元一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兩個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元一次方程組的兩個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
8.2消元
由二元一次方程組中的一個方程,將一個未知數用含有另一未知數的式子表示出來,再代入另一方程,實現消元,進而求得這個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這種方法叫做代入消元法,簡稱代入法。
兩個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數的系數相反或相等時,將兩個方程的兩邊分別相加或相減,就能消去這個未知數,得到一個一元一次方程。這種方法叫做加減消元法,簡稱加減法。
8.3再探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

第九章 不等式與不等式組
9.1不等式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用「<」或「>」號表示大小關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數的取值范圍,叫做不等式解的集合,簡稱解集。
含有一個未知數,未知數的次數是1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9.1.2不等式的性質
不等式有以下性質:
不等式的性質1 不等式兩邊加(或減)同一個數(或式子),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2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正數,不等號的方向不變。
不等式的性質3 不等式兩邊乘(或除以)同一個負數,不等號的方向改變。
9.2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要根據等式的性質,將方程逐步化為x=a的形式;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則要根據不等式的性質,將不等式逐步化為x<a(或x>a)的形式。
9.3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把兩個不等式合起來,就組成了一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幾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由它們所組成的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就是求它的解集。
對於具有多種不等關系的問題,可通過不等式組解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時。一般先求出其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再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利用數軸可以直觀地表示不等式組的解集。
9.4課題學習 利用不等關系分析比賽

7. 初一數學的知識點

不同版本學的內容不同,你學的什麼版本?至於學的哪些知識點,你看一下目錄就明白了。

8. 初一的所有知識點數學

1.數軸

(1)數軸的概念:規定了原點、正方向、單位長度的直線叫做數軸.

數軸的三要素:原點,單位長度,正方向.

(2)數軸上的點: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但數軸上的點不都表示有理數.(一般取右方向為正方向,數軸上的點對應任意實數,包括無理數.)

(3)用數軸比較大小:一般來說,當數軸方向朝右時,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

2.相反數

(1)相反數的概念:只有符號不同的兩個數叫做互為相反數.

(2)相反數的意義:掌握相反數是成對出現的,不能單獨存在,從數軸上看,除0外,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它們分別在原點兩旁且到原點距離相等.

(3)多重符號的化簡:與「+」個數無關,有奇數個「﹣」號結果為負,有偶數個「﹣」號,結果為正.

(4)規律方法總結:求一個數的相反數的方法就是在這個數的前邊添加「﹣」,如a的相反數是﹣a,m+n的相反數是﹣(m+n),這時m+n是一個整體,在整體前面添負號時,要用小括弧.

3.絕對值

(1)概念:數軸上某個數與原點的距離叫做這個數的絕對值.

①互為相反數的兩個數絕對值相等;

②絕對值等於一個正數的數有兩個,絕對值等於0的數有一個,沒有絕對值等於負數的數.

③有理數的絕對值都是非負數.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數,則數a 絕對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來確定:

①當a是正有理數時,a的絕對值是它本身a;

②當a是負有理數時,a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a;

③當a是零時,a的絕對值是零.

即|a|={a(a>0)0(a=0)﹣a(a<0)

4.有理數大小比較

(1)有理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有理數的大小可以利用數軸,他們從左到有的順序,即從大到小的順序(在數軸上表示的兩個有理數,右邊的數總比左邊的數大);也可以利用數的性質比較異號兩數及0的大小,利用絕對值比較兩個負數的大小.

(2)有理數大小比較的法則:

①正數都大於0;

②負數都小於0;

③正數大於一切負數;

④兩個負數,絕對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9. 求初一數學的知識點

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叫無理數
整數和分數統稱為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兩個整數的比,通常寫作 a/b,這里 b 不為零。分數是有理數的通常表達方法,而整數是分母為1的分數,當然亦是有理數。
數學上,有理數是一個整數 a 和一個非零整數 b 的比(ratio),通常寫作 a/b,故又稱作分數。希臘文稱為 λογος ,原意為「成比例的數」(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譯不恰當,逐漸變成「有道理的數」。不是有理數的實數遂稱為無理數。
所有有理數的集合表示為 Q,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有限或為循環。

理數是實數中不能精確地表示為兩個整數之比的數,即無限不循環小數。 如圓周率、2的平方根等。

實數(real munber)分為有理數和無理數(irrational number)。

·無理數與有理數的區別:

1、把有理數和無理數都寫成小數形式時,有理數能寫成有限小數和無限循環小數,

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無理數只能寫成無限不循環小數,

比如√2=1.414213562…………根據這一點,人們把無理數定義為無限不循環小數.

2、所有的有理數都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而無理數不能。根據這一點,有人建議給無理數摘掉「無理」的帽子,把有理數改叫為「比數」,把無理數改叫為「非比數」。本來嘛,無理數並不是不講道理,只是人們最初對它不太了解罷了。

利用有理數和無理數的主要區別,可以證明√2是無理數。

證明:假設√2不是無理數,而是有理數。

既然√2是有理數,它必然可以寫成兩個整數之比的形式:

實數包括有理數和無理數。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和開根開不盡的數,有理數就包括無限循環小數、有限小數、整數

自然數(natural number)
用以計量事物的件數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數 。 即用數碼0,1,2,3,4,……所表示的數 。自然數由0開始 , 一個接一個,組成一個無窮集合。自然數集有加法和乘法運算,兩個自然數相加或相乘的結果仍為自然數,也可以作減法或除法,但相減和相除的結果未必都是自然數,所以減法和除法運算在自然數集中並不是總能成立的。自然數是人們認識的所有數中最基本的一類,為了使數的系統有嚴密的邏輯基礎,19世紀的數學家建立了自然數的兩種等價的理論棗自然數的序數理論和基數理論,使自然數的概念、運算和有關性質得到嚴格的論述。
序數理論是義大利數學家G.皮亞諾提出來的。他總結了自然數的性質,用公理法給出自然數的如下定義。
自然數集N是指滿足以下條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個元素,記作1。②N中每一個元素都能在 N 中找到一個元素作為它的後繼者。③ 1是0的後繼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後繼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後繼者。⑥(歸納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並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後繼者也在M中,那麼M=N。
基數理論則把自然數定義為有限集的基數,這種理論提出,兩個可以在元素之間建立一一對應關系的有限集具有共同的數量特徵,這一特徵叫做基數 。這樣 ,所有單元素集{x},{y},{a},{b}等具有同一基數 , 記作1 。類似,凡能與兩個手指頭建立一一對應的集合,它們的基數相同,記作2,等等 。自然數的加法 、乘法運算可以在序數或基數理論中給出定義,並且兩種理論下的運算是一致的。
自然數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們廣泛使用自然數。
「0」是否包括在自然數之內存在爭議,有人認為自然數為正整數,即從1開始算起;而也有人認為自然數為非負整數,即從0開始算起。目前關於這個問題尚無一致意見。不過,在數論中,多採用前者;在集合論中,則多採用後者。目前,我國中小學教材將0歸為自然數!
自然數是整數,但整數不全是自然數。
例如:-1 -2 -3......是整數 而不是自然數

全體非負整數組成的集合稱為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

所謂質數或稱素數,就是一個正整數,除了本身和 1 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 2,3,5,7 是質數,而 4,6,8,9 則不是,後者稱為合成數或合數。從這個觀點可將整數分為兩種,一種叫質數,一種叫合成數。(有人認為數目字 1 不該稱為質數)著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說,任何一個整數。可以寫成一串質數相乘的積。

10. 總結數學初一初二的知識點,簡略一點,也不要太多了。

初中數學知識點歸納.

有理數的加法運算

同號兩數來相加,絕對值加不變號。
異號相加大減小,大數決定和符號。

互為相反數求和,結果是零須記好。

【注】「大」減「小」是指絕對值的大小。
有理數的減法運算

減正等於加負,減負等於加正。
有理數的乘法運算符號法則

同號得正異號負,一項為零積是零。

合並同類項
說起合並同類項,法則千萬不能忘。

只求系數代數和,字母指數留原樣。
去、添括弧法則

去括弧或添括弧,關鍵要看連接號。

擴號前面是正號,去添括弧不變號。
括弧前面是負號,去添括弧都變號。

解方程
已知未知鬧分離,分離要靠移完成。

移加變減減變加,移乘變除除變乘。
平方差公式

兩數和乘兩數差,等於兩數平方差。

積化和差變兩項,完全平方不是它。
完全平方公式

二數和或差平方,展開式它共三項。

首平方與末平方,首末二倍中間放。
和的平方加聯結,先減後加差平方。

完全平方公式
首平方又末平方,二倍首末在中央。

和的平方加再加,先減後加差平方。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變號要記牢。

同類各項去合並,系數化「1」還沒好。

求得未知須檢驗,回代值等才算了。
解一元一次方程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

系數化1還沒好,准確無誤不白忙。
因式分解與乘法

和差化積是乘法,乘法本身是運算。

積化和差是分解,因式分解非運算。
因式分解

兩式平方符號異,因式分解你別怕。

兩底和乘兩底差,分解結果就是它。
兩式平方符號同,底積2倍坐中央。

因式分解能與否,符號上面有文章。

同和異差先平方,還要加上正負號。
同正則正負就負,異則需添冪符號。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組,十字相乘也上數。

四種方法都不行,拆項添項去重組。

重組無望試求根,換元或者算余數。
多種方法靈活選,連乘結果是基礎。

同式相乘若出現,乘方表示要記住。
【注】
一提(提公因式)二套(套公式)
因式分解

一提二套三分組,叉乘求根也上數。
五種方法都不行,拆項添項去重組。

對症下葯穩又准,連乘結果是基礎。
二次三項式的因式分解

先想完全平方式,十字相乘是其次。

兩種方法行不通,求根分解去嘗試。
比和比例

兩數相除也叫比,兩比相等叫比例。

外項積等內項積,等積可化八比例。
分別交換內外項,統統都要叫更比。

同時交換內外項,便要稱其為反比。

前後項和比後項,比值不變叫合比。
前後項差比後項,組成比例是分比。

兩項和比兩項差,比值相等合分比。

前項和比後項和,比值不變叫等比。
解比例

外項積等內項積,列出方程並解之。
求比值

由已知去求比值,多種途徑可利用。
活用比例七性質,變數替換也走紅。

消元也是好辦法,殊途同歸會變通。
正比例與反比例

商定變數成正比,積定變數成反比。

正比例與反比例
變化過程商一定,兩個變數成正比。

變化過程積一定,兩個變數成反比。
判斷四數成比例

四數是否成比例,遞增遞減先排序。

兩端積等中間積,四數一定成比例。
判斷四式成比例

四式是否成比例,生或降冪先排序。

兩端積等中間積,四式便可成比例。
比例中項

成比例的四項中,外項相同會遇到。

有時內項會相同,比例中項少不了。
比例中項很重要,多種場合會碰到。

成比例的四項中,外項相同有不少。

有時內項會相同,比例中項出現了。
同數平方等異積,比例中項無處逃。

根式與無理式
表示方根代數式,都可稱其為根式。

根式異於無理式,被開方式無限制。

被開方式有字母,才能稱為無理式。
無理式都是根式,區分它們有標志。

被開方式有字母,又可稱為無理式。
求定義域

求定義域有講究,四項原則須留意。

負數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指是分數底正數,數零沒有零次冪。

限制條件不唯一,滿足多個不等式。

求定義域要過關,四項原則須注意。
負數不能開平方,分母為零無意義。

分數指數底正數,數零沒有零次冪。

限制條件不唯一,不等式組求解集。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合並同類項。

系數化「1」有講究,同乘除負要變向。
先去分母再括弧,移項別忘要變號。

同類各項去合並,系數化「1」注意了。

同乘除正無防礙,同乘除負也變號。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大於頭來小於尾,大小不一中間找。

大大小小沒有解,四種情況全來了。
同向取兩邊,異向取中間。

中間無元素,無解便出現。
幼兒園小鬼當家,(同小相對取較小)

敬老院以老為榮,(同大就要取較大)

軍營里沒老沒少。(大小小大就是它)
大大小小解集空。(小小大大哪有哇)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首先化成一般式,構造函數第二站。
判別式值若非負,曲線橫軸有交點。

a正開口它向上,大於零則取兩邊。

代數式若小於零,解集交點數之間。
方程若無實數根,口上大零解為全。

小於零將沒有解,開口向下正相反。
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異號兩個平方項,因式分解有辦法。

兩底和乘兩底差,分解結果就是它。
用完全平方公式因式分解

兩平方項在兩端,底積2倍在中部。

同正兩底和平方,全負和方相反數。
分成兩底差平方,方正倍積要為負。

兩邊為負中間正,底差平方相反數。

一平方又一平方,底積2倍在中路。
三正兩底和平方,全負和方相反數。

分成兩底差平方,兩端為正倍積負。

兩邊若負中間正,底差平方相反數。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要用公式解方程,首先化成一般式。

調整系數隨其後,使其成為最簡比。
確定參數abc,計算方程判別式。

判別式值與零比,有無實根便得知。

有實根可套公式,沒有實根要告之。
用常規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左未右已先分離,二系化「1」是其次。

一系折半再平方,兩邊同加沒問題。
左邊分解右合並,直接開方去解題。

該種解法叫配方,解方程時多練習。
用間接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未知先分離,因式分解是其次。

調整系數等互反,和差積套恆等式。
完全平方等常數,間接配方顯優勢

【注】 恆等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程沒有一次項,直接開方最理想。

如果缺少常數項,因式分解沒商量。
b、c相等都為零,等根是零不要忘。

b、c同時不為零,因式分解或配方,

也可直接套公式,因題而異擇良方。
正比例函數的鑒別

判斷正比例函數,檢驗當分兩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有沒有。

若有再去看取值,全體實數都需要。

區分正比例函數,衡量可分兩步走。
一量表示另一量, 是與否。

若有還要看取值,全體實數都要有。
正比例函數的圖象與性質

正比函數圖直線,經過 和原點。

K正一三負二四,變化趨勢記心間。
K正左低右邊高,同大同小向爬山。

K負左高右邊低,一大另小下山巒。
一次函數

一次函數圖直線,經過 點。

K正左低右邊高,越走越高向爬山。
K負左高右邊低,越來越低很明顯。

K稱斜率b截距,截距為零變正函。
反比例函數

反比函數雙曲線,經過 點。

K正一三負二四,兩軸是它漸近線。
K正左高右邊低,一三象限滑下山。

K負左低右邊高,二四象限如爬山。
二次函數

二次方程零換y,二次函數便出現。

全體實數定義域,圖像叫做拋物線。
拋物線有對稱軸,兩邊單調正相反。

A定開口及大小,線軸交點叫頂點。

頂點非高即最低。上低下高很顯眼。
如果要畫拋物線,平移也可去描點,

提取配方定頂點,兩條途徑再挑選。

列表描點後連線,平移規律記心間。
左加右減括弧內,號外上加下要減。

二次方程零換y,就得到二次函數。

圖像叫做拋物線,定義域全體實數。
A定開口及大小,開口向上是正數。

絕對值大開口小,開口向下A負數。

拋物線有對稱軸,增減特性可看圖。
線軸交點叫頂點,頂點縱標最值出。

如果要畫拋物線,描點平移兩條路。

提取配方定頂點,平移描點皆成圖。
列表描點後連線,三點大致定全圖。

若要平移也不難,先畫基礎拋物線,

頂點移到新位置,開口大小隨基礎。
【注】基礎拋物線

直線、射線與線段
直線射線與線段,形狀相似有關聯。

直線長短不確定,可向兩方無限延。

射線僅有一端點,反向延長成直線。
線段定長兩端點,雙向延伸變直線。

兩點定線是共性,組成圖形最常見。


一點出發兩射線,組成圖形叫做角。

共線反向是平角,平角之半叫直角。
平角兩倍成周角,小於直角叫銳角。

直平之間是鈍角,平周之間叫優角。

互余兩角和直角,和是平角互補角。
一點出發兩射線,組成圖形叫做角。

平角反向且共線,平角之半叫直角。

平角兩倍成周角,小於直角叫銳角。
鈍角界於直平間,平周之間叫優角。

和為直角叫互余,互為補角和平角。
證等積或比例線段

等積或比例線段,多種途徑可以證。

證等積要改等比,對照圖形看特徵。
共點共線線相交,平行截比把題證。

三點定型十分像,想法來把相似證。

圖形明顯不相似,等線段比替換證。
換後結論能成立,原來命題即得證。

實在不行用面積,射影角分線也成。

只要學習肯登攀,手腦並用無不勝。
解無理方程

一無一有各一邊,兩無也要放兩邊。

乘方根號無蹤跡,方程可解無負擔。
兩無一有相對難,兩次乘方也好辦。

特殊情況去換元,得解驗根是必然。
解分式方程

先約後乘公分母,整式方程轉化出。

特殊情況可換元,去掉分母是出路。
求得解後要驗根,原留增舍別含糊。

列方程解應用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審設列解雙檢答。

審題弄清已未知,設元直間兩辦法。

列表畫圖造方程,解方程時守章法。
檢驗准且合題意,問求同一才作答。

添加輔助線
學習幾何體會深,成敗也許一線牽。

分散條件要集中,常要添加輔助線。

畏懼心理不要有,其次要把觀念變。
熟能生巧有規律,真知灼見靠實踐。

圖中已知有中線,倍長中線把線連。

旋轉構造全等形,等線段角可代換。
多條中線連中點,便可得到中位線。

倘若知角平分線,既可兩邊作垂線。

也可沿線去翻折,全等圖形立呈現。
角分線若加垂線,等腰三角形可見。

角分線加平行線,等線段角位置變。

已知線段中垂線,連接兩端等線段。
輔助線必畫虛線,便與原圖聯系看。

兩點間距離公式
同軸兩點求距離,大減小數就為之。

與軸等距兩個點,間距求法亦如此。

平面任意兩個點,橫縱標差先求值。
差方相加開平方,距離公式要牢記。

矩形的判定
任意一個四邊形,三個直角成矩形;

對角線等互平分,四邊形它是矩形。

已知平行四邊形,一個直角叫矩形;
兩對角線若相等,理所當然為矩形。

菱形的判定
任意一個四邊形,四邊相等成菱形;

四邊形的對角線,垂直互分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邊形,鄰邊相等叫菱形;
兩對角線若垂直,順理成章為菱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