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秋天用葯小知識
擴展閱讀
什麼是中性兒童 2025-01-23 03:48:16
怎麼看二戰經典電影全集 2025-01-23 03:45:29

秋天用葯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7-04 01:54:52

A. 中葯秋季調理

首先表揚你,很孝順! 中國人自古就有在秋冬季節進補的養生習俗,俗話說「秋冬進補,春天打虎」,也正反映了秋冬季進補帶 來的益處。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在天氣越來越寒冷的季節進補,就是要多吃富含糖、脂肪的高熱量食物,才能滿 足人體的需求,「進補」少不了大魚大肉。實際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發展,進補的方 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改變「進補就是大進肥甘厚膩」的錯誤觀念十分重要。特別是中老年人,他們的基礎 代謝降低、分解代謝增強,同時合成代謝減低、體脂增加、肌肉萎縮,要注意避免高糖、高脂飲食。其中 ,高血壓、高血脂症患者和高齡老人,尤其要講究進補方法。 營養 維生素礦物質不可缺 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均是人體需要的營養素。老年人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 ,在堅持科學均衡的膳食基礎上,還需要注意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這主要歸因於老年人本身的生 理機能的變化以及中國傳統的烹飪方式。 老年人需要的營養素並不比年輕人少,但老年人的消化機能逐漸退化、各種消化液的分泌減少、消化 酶的活性下降、胃腸道吸收功能下降,再加上許多老年人伴有胃腸動力障礙,導致胃口變差,進食量減少 。因此,一方面是營養素的攝入減少,另一方面是營養素的吸收減弱,如果不注意營養素的補充則會出現 營養素「入不敷出」的局面,最終導致慢性疾病的發生、發展。 同時,中國傳統的炒、煎、炸等烹飪方式也會導致食物中維生素、礦物質的大量流失,如蔬菜炒後可 以使維生素總量損失30-40%,胡蘿卜素損失可高達25%;淘米時使大米中的維生素B1損失40-60%,維 生素B2和鹽酸損失23-25%;小麥磨成麵粉時維生素E損失90%。慢性病 維生素礦物質與之關系密切 心血管疾病:實驗證明,心血管病的起因主要在於營養的不平衡,如攝入脂肪、蛋白質過多,維生素 、礦物質和纖維相對不足。 在眾多維生素和礦物質中,抗氧化營養素對心血管疾病有重要的預防作用:維生素E能阻止動脈粥樣硬 化的形成;維生素C對脂代謝有一定的影響,使膽固醇水平降低。大劑量維生素C可改善冠狀循環,保護血 管壁,對防治冠心病有利。此外,B族維生素包括葉酸、維生素B6和B12,能夠起到延緩心腦血管疾病發生 和發展的作用。 糖尿病:飲食控制是治療糖尿病的最基本措施,但患者往往由於食物的質和量受限制、代謝相對旺盛 導致某些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缺乏。而維生素B1、A、D,鋅、鉻、釩等營養素又可以對控製糖尿病的發展進 程、降低血糖起到輔助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及時補充上述營養素。飲食中多選擇粗糧、蔬菜及一些 海產品,攝入適量的動物性食物。由於糖尿病的飲食特殊,所以最好選用全面配方的維生素礦物質的補充 劑,以幫助老年人獲得均衡的營養。 白內障:眼球的晶狀體細胞膜被自由基逐漸氧化是老年性白內障的主要病因。如果在平時飲食中缺乏 抗氧化劑的補充,則可誘發老年性白內障。 老年人由於抗氧化營養素的攝入不足,無法充分清除氧自由基,過多的氧自由基會損傷眼球的晶狀體 ,引發白內障。因此需要特別補充富含抗氧化營養素,如含維生素A、C、E、硒、鋅等的全面配方的維生 素礦物質補充劑,幫助消除過多的自由基,保護晶狀體。
選擇營養補充劑是否度身定製 在秋冬季節,天氣多變,對老年人的免疫力提出了巨大挑戰。在這個傳統的進補時節,老年人更需要 全面均衡的營養補充。 任何一種食品都不可能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專家建議:老年人要做到全面補充各種營養素,就應該 在合理膳食的基礎上,適當補充一些維生素礦物質補充劑,以保障營養素攝入的全面。 在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選擇一些配方為老年人度身定製的知名品牌,例如善存銀片,是專門為中老年 人特製配方。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善存銀片不僅含有中老年人特別需要的營養素,比如中老年人必需 的13種維生素和16種礦物質,還特別加強了老年人所需的抗氧化營養元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E,能幫助中和 人體自由基,延緩衰老過程,有效預防心臟病以及多種癌症;增加維生素B族元素的含量,特別是維生素 B6和維生素B12,幫助身體將食物轉變為能量,預防多種貧血症;以及更豐富的鈣、鉻和鉀,有助保持骨 骼健康,並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促進新陳代謝,維持正常的含水量。更在製作工藝上採用特殊的微囊技術 ,增加了維生素的穩定性,有利於吸收。 中老年人補充全面的營養每天都要堅持,不能等到出現營養缺乏的症狀才想到。 老年人秋季進補莫入誤區 進入秋季後,政府機關退休老幹部高大爺的胃口隨著氣溫的下降逐漸好起來。天一轉涼,高大爺的老伴就張羅著給他吃牛肉、羊肉、葯燉排骨等滋補品,開始高大爺還覺得胃口大開,時間一長反而越補越難受,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的症狀。 「秋冬季節正值進補時節。經過炎熱的夏天,人體耗損大,且進食較少,當天氣轉涼時,適當調補一下身體,是很有必要的。秋冬時節進補有利於驅病祛邪,使體內的陰、陽、氣、血、津液得到充實,使身體能進入到最佳的狀態。」遼寧中國傳統養生康復研究院劉景春院長指出,「但是,要科學進補,要補得恰當,不要盲目進補。否則不恰當的進補方法不僅收不到預期的效果,有時還會損害健康。」 劉景春院長介紹,進補要根據人的體質、年齡、性別、季節、治病因素、疾病症狀考慮進補方法,因人而異。很多人尤其是老人存在一些誤區,進補絕對不能隨便補。誤區一:進補虛實不分 劉院長說,進補一定要先分清自身體質,中醫治療原則是虛者進補,不是虛症病人不宜進補,要辯證施補。即使是虛症,也有氣虛、血虛、陽虛、陰虛之分,人體器官又有心虛、肺虛、肝虛、脾虛、腎虛等不同,進補前最好先咨詢一下專業醫生,結合各種補葯的性能特點,對症施用。比如,人參、鹿茸、海馬,是溫熱葯,用於熱性體質就不適合了。誤區二:過度進補 任何補葯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葯,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有的市民進補過於頻繁,甚至一天喝幾碗補湯,結果營養過剩,喝出「三高」症來。醫生建議,吃燉品應適量,不宜過多。而且,秋天進補以清淡為宜,燉品中不要放太多肉類。劉院長說,像高大爺那樣大吃牛肉、羊肉等滋補品,會使那些燥熱體質的人出現口乾、舌燥、便秘等症狀,因為這些食物多屬燥熱性,若不加節制地食用,會出現反效果。高大爺要立即停止進補,並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喝點清淡的粥類來緩解。誤區三:補品越貴越好 一些人以為東西越貴越好,不惜花高價買燕窩、魚翅之類的保健食品。劉院長認為,這些東西進補功效未必很好,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缺什麼,補什麼」是進食葯膳的原則,不要憑貴賤分高低,關鍵是看自身哪項功能比較差,再根據體質選擇相應補品。誤區四:單一進補 有些人喜歡按自己口味,專服某一種補品,這對健康是不利的。因為葯物和食物既有保健治療作用,也有一定的副作用,久服多服會影響體內的營養平衡。尤其是老年人,不但各臟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減退,需要系統、全面地加以調理,而且不同的季節,對保健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經常吃牛羊狗肉、辛辣食物或喝酒,都是偏溫熱的,會導致體內火氣旺盛,口乾、口渴、嗓子疼,嚴重者還會引起結腸炎。 (來源:華商晨報)相關鏈接 氣虛:主要為神疲乏力、氣短、倦怠等乏力症群,也就是指全身精神不佳,體力不濟。代表補品為人參,包括西洋參、白參(生曬參)、野山參、紅參等。 血虛:相似於現代醫學的貧血症,指經常出現頭暈、眼花、面色萎黃、失眠、多夢、月經過少等症狀。代表補品為阿膠、當歸等。 陽虛:一般有面色發白,怕冷,四肢發涼,夜尿頻繁,喜歡熱飲或熱的食物等症狀。代表補品為鹿茸、肉桂、附子等。 陰虛:主要是表現為五心煩熱,顴紅面赤,口乾舌燥,潮熱盜汗,性情煩躁等。代表補品有銀耳、熟地黃等。

B. 秋天咳嗽吃什麼葯作者:中國吃網

另外,身體陰虛或乾瘦的人,由於體內津液不足,也容易燥咳。那麼秋天咳嗽吃什麼葯呢?對於咳嗽的治療若用葯不當,不僅不能止咳,反而會加重病情。下面一起來看看秋天咳嗽吃什麼葯。 燥咳不能使用傳統止咳葯 燥咳患者很容易被誤診,結果造成投錯醫、用錯葯的現象。一是誤診為普通的咳嗽,錯誤地使用止咳葯。傳統的止咳葯一般分為兩種:一是可直接抑制位於延腦的咳嗽中樞而產生止咳作用,包括可待因、咳平、咳快好等葯;二是末梢性的止咳葯,常用的有復方甘草合劑,各種止咳糖漿,口服後,能覆蓋在發炎的咽部黏膜上,使黏膜少受刺激,而達到止咳作用。用止咳葯來止咳,治標不治本,往往會掩蓋病人的症狀,以至於耽誤治療。 此外,秋咳的病人往往咽喉乾燥疼痛,這時自服潤喉片也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因為潤喉片一般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殺菌、潤喉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來治療咽喉炎、扁桃體炎等咽喉疾病,它能收縮口腔黏膜血管、減輕炎症水腫和疼痛,而在乾燥天氣經常含服,會使黏膜血管收縮、黏膜乾燥破損,加重病情。 還有,從臨床上看,燥咳被誤診為感冒的幾率很高,很多人自以為是感冒,服用感冒葯來治療。秋咳屬於秋天的燥邪侵犯人體所致,還只屬於一種外感的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甚至還用一些不相乾的感冒葯、抗生素等,這會逐漸損耗人體正氣,病情就會由外感轉為內傷咳嗽,使得病人的病程延長,病情更加嚴重,治療起來更麻煩。 燥咳千萬不能發汗 對待燥咳,千萬不可用發汗的葯物。因為從中醫理論來說,燥傷陰津,人體因為津液缺少,肺部乾燥才會發病。如果用發汗的葯物,體內的津液會嚴重損失,不但不會有治療效果,反而會加重病情。這也是燥咳病人不能自行服用感冒葯物的一個主要原因。 對於容易燥咳的人,要多喝水,多吃一些潤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鴨梨、白蘿卜、蜂蜜或鮮姜,或用它們熬湯後服用。另外,吸煙和飲酒也是導致燥咳的因素,要盡早戒煙,少喝酒。 溫燥涼燥用葯不同 中醫認為,燥咳既然屬於外感燥邪,治療上也應該是宣散祛邪為主。燥咳因其病因的不同,又分為溫燥(燥熱)和涼燥(風燥)兩種,在治療上也有不同的特點。 溫燥一般發生在初秋,此時天氣還比較熱。溫燥的症狀有咳嗽少痰,不易咳出,咽干鼻燥等特點。因此,在治療上主要是疏風清熱,潤肺止咳。常見的方劑有桑杏湯(主要成分有桑葉、杏仁、豆豉、山梔子、貝母、沙參、梨皮)。 涼燥一般發生在深秋,此時的天氣已經比較涼了。其症狀往往容易與感冒混淆,如頭痛、惡寒、發熱,但無汗無痰。其治療思路為疏散風寒,潤肺止咳。常用的方劑有杏蘇散(主要成分有杏仁、蘇葉、半夏、陳皮、前胡、枳殼、百部、款冬、甘草)。 至於川貝枇杷膏、念慈庵枇杷膏等中成葯是否能治療秋咳的問題,張教授指出,這些葯物有潤肺止咳的功能,的確有一定的療效,但中葯講究個體化治療,用葯要因人而異,秋咳嚴重時,還是最好接受湯葯治療。病情穩定後可以用中成葯穩定療效。

C. 秋天一般應種植什麼葯材

1、秋季適合種植板藍根

以根、葉入葯,為大宗葯材品種,該品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子直播,9-10月份均可播種,種後6個月左右便可採挖,可連作。畝投入種款、肥料、農葯、除草劑等元,常年畝產塊根300-350公斤。

2、秋季適合種植荊芥

以全草及穗入葯,除葯用外,近年來在化工、飼料等行業得到廣泛利用。該品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子直播,可條播也可撒播,9月份可種植,全生育期80-90天,可連作。常年畝產全草250-300公斤,穗50-60公斤。

3、秋季適合種植車前子

以子仁入葯。近年來國內配方用葯和制葯企業投料用量明顯增加,由於野生資源逐漸減少,商品價格不斷上揚,發展種植前景看好。該品對土壤要求不嚴,種子直播,也可育苗移栽,8-10月份播種,種後5個月左右便可採收。常年畝產量200-250公斤。

4、秋季適合種植白芷

白芷是一年生葯食兼用品種,該品種具有周期短、效益高、產量穩一般畝產在500公斤左右,目前市場價格是16-18元/公斤,今年畝效益在8000-10000元。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新種較少,陳種不發芽。選種是必須注意。種植宜早不宜晚,如果早期沒有騰出土地,可選擇在玉米地套作種植,過晚容易凍死幼苗。

D. 秋季如何預防感冒秋季預防感冒的小常識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季節轉換較快,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較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特別是當工作環境通風不好時,感冒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潛伏期短,一般為1-2天。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痛、流淚、流涕、四肢酸痛等症狀,部分病例可並發肺炎等。流感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易在集體單位發生。每年冬季有一個季節性發病高峰,在冷暖交替季節,易發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流感流行季節減少到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場所;家庭和學校等集體單位應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預防接種之機,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體弱者等可應用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如出現流感症狀,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感冒預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律,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至關重要,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要適當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經常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患者,接觸到感冒患者或他們碰觸過的東西後要洗手,手指還要遠離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熏蒸居室。特別提醒:從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葯,結果用葯不當反而使病情加重,來醫院時已轉成肺炎等並發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後更要及時就醫。治療秋季感冒的四個誤區1、捂汗治療 :不少人認為傷風感冒是由於內積寒氣引起,主張捂汗治療,讓病人喝熱生薑水,用被子蒙住身體,直至捂出一身汗為止。這種做法不一定適應病情,病人出汗過多,容易發生脫水症狀,也可能因身體內部電解質失衡而加重病情或引起並發症狀。2、運動治療:一旦感冒,即刻意進行一些如跑步、打球等運動來緩解,這就是運動療法,此類方法多為年輕人採用。這種做法有時適得其反,加大運動量治療感冒會增加體能消耗,使身體抗病能力減弱,存在病情加重的風險。3、節食治療:感冒期間沒食慾,就應該少食,這種觀點欠妥。感冒時腸胃蠕動減慢,消化分泌減少,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容易引發消化不良,此時應該吃一點稀飯和蔬菜等容易消化食品,且應與平時食量大致相當,不能相差太多。4、葯物治療:現實生活中,一遇感冒,不少人就盲目吃葯,或多種葯物同時服用,這種方式有百害無一利。輕度感冒時,人體本身就擁有自愈的能力。長期吃葯反而讓病菌產生抗葯性,降低人體抗病能力。多種葯物治療,更可能存在葯力相互抵消,嚴重時引起毒副作用,產生葯物過敏反應。

E.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出現消化不良症狀時,吃消食片不要超過兩天。如果服葯兩天還不見效,建議調整其他葯物,如乳酶菌素片、酵母片等,並且配合快速行走等活動,這樣更有利於消化。日常飲食上,應保持營養均衡,多吃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麥等穀物。很多人有這樣的誤區,覺得廣譜抗生素能夠「消滅」的細菌種類更多,所以將廣譜抗生素作為首選。其實,這樣做是很危險的,因為人體中部分細菌是有益的,他們維持著多種生理功能。如果濫用廣譜抗生素,這種沒有較強針對性的「通殺」不僅會殺死病原菌,還會消滅身體里的有益細菌,導致菌群失調,胃腸功能紊亂。

F. 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

用葯是經常的事情,但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安全用葯常識有哪些嗎?一起來看看下文的介紹:
一、儲存葯物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1.合理儲存;2.註明有效期和失效期;
3.注意外觀變化;4.妥善保管。
二、葯物應在什麼條件下儲存?
葯物存放條件應符合葯品說明書的要求,冷藏葯品要在2—10℃之間,陰涼儲存葯品要在20℃以下,其他葯品儲存在30℃以下。
三、如何正確存放家中葯品?
1.散裝葯粒需避光,要用適當避光玻璃瓶或塑料瓶裝置,最好內放乾燥劑。
2.液體制劑室溫保存。
3.懸浮劑保存分狀態。
4.肛門栓劑防軟化。多數需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以免軟化。
5.眼葯水存放依標志。
6.霧劑類葯品喜溫暖。
7.中葯保存應得法。必須在低濕的環境下貯存,密封保存,避免受潮。
四、家裡應該准備哪幾類葯品?
1.常見病用葯:如傷風感冒、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病常用葯;拉稀嘔吐、食慾不振等消化道病常用葯;其他如魚肝油、鈣片、五官科及皮膚科病外用葯等。
2.常用的葯:治療各系統病的葯種類很多,家裡應備的只能是常用的。作用相似的葯物很多,挑選一部分備用即可。
3.安全的葯:兒童用葯要求較嚴,使用不當極容易發生不良後果。備用的葯應該是副作用少、毒性反應小、使用方法簡便的葯品。
4.使用方便:家裡常備葯主要以口服葯、外用葯為主。注射葯盡量少用,因使用不當,掌握不好,容易發生過敏、中毒而造成不良後果。
5.便於存放的葯:家庭常備葯存放的時間一般較長。這就需要存放的葯量少些,特別是容易變質失效的葯更應少備些。具體地說,應以葯片為主,水劑為輔。要選擇些包裝比較好的葯物存放。
6.易於掌握的葯:各種葯都各有用量、用法、適應症和副作用,復雜的家長難以掌握。因此,應備用的葯要少而精,種類少些,易於記住,便於使用,可少出差錯。
五、夏季家中應常備哪些葯品?
1.抗中暑葯: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氣水(液)等;
2.抗腸道感染性疾病葯:黃蓮素片、蒙脫石散劑、口服補液鹽等;
3.治蚊蟲叮咬葯:清涼油(又名萬金油)、風油精等。
六、中西葯一起吃,會不會增加不良反應?
中葯、西葯聯用,有時能起到提高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目的。但有時候合並用葯不一定能提高療效,反而會增加不良反應。這裡面的情況非常復雜,應充分聽取醫生的意見。
七、服葯時為何不能飲酒?
服葯時喝酒危害大,因為酒中含有濃度不等的酒精。服葯時飲酒可與多種葯物發生反應,會降低葯效或增加葯物的毒副作用。如服用阿司匹林時飲酒會增強阿司匹林對胃的刺激作用,會導致上消化道出血。另外,有些葯物能加重酒精對人體的損傷。因此,服葯時不宜飲酒。
八、為什麼吃葯不能喝茶?
茶會分解葯性,最為普通的一個解釋就是茶葉中所含的鞣酸很容易與胃中的生物鹼發生作用形成不溶的沉澱,從而使葯不能被人體吸收,發揮不了葯效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鞣酸具有收斂作用,會阻止人體對蛋白質等營養物質的吸收,因而在服用黨參、黃芪、山葯等補養葯時,飲用茶水也會降低葯效。
九、中、西葯什麼情況下不能同時服用?
在服含鐵的西葯時,不宜同時服中葯。否則,既影響療效,又易產生副作用。
十、發燒時,使用退燒葯原則有哪些?
1.病因不明不用葯;2.短期低燒免用葯;
3.暴發高燒慎用葯;4.小兒發燒早診治;
5.服葯期間多飲水;6.必要時輔以物理降溫。
退燒葯必須慎重使用,基本原則是「能不用就盡量不用」。
十一、用止疼葯有哪些危害?
掩蓋病情、延誤診斷。
十二、常見的抗菌葯物的不良反應有哪些?
1.肝臟損害;2.腎臟損害;
3.神經系統損害;4.血液系統損害;
5.消化道反應;6.二重感染或菌群失調;
7.過敏反應。
十三、濫用抗菌葯有何危害?
濫用抗菌葯危害既多且大,輕則局限為個人,重則泛濫危害社會,以下扼要列舉四方面的危害:
1.誘發細菌耐葯;2.損害人體器官;
3.導致二重感染;4.浪費醫葯資源。
十四、患者使用基本葯物能得到什麼實惠?
1.節省費用;2.用葯合理;
3.安全有效;4.方便可及。
十五、如何識別偽劣葯品?
1.看標簽:購買整瓶、整盒的葯品,要先看標簽印刷得是否正規、項目是否齊全。
2.化學葯品、中葯成葯、葯酒等必須有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的注冊商標。商標和批准文號最為重要。如果沒有或印刷得不規范,即可視為假葯。
3.包裝上應有漢字標明的葯品名稱,以及葯物含量、容量、用途、用法、用量、禁忌症或注意事項、貯存方法和生產批號等字樣。如不具備上述三點應懷疑為偽劣葯品,必須請當地葯監部門給予鑒定後再決定能否應用。
4.看葯品:無論針、片、丸、粉和水、酊劑以及葯材,凡見有發霉、潮解、結塊或有異臭、異味或片劑色澤不一致者,即可視為劣葯。標簽上都印有有效期,凡超過有效期的葯品,也可視為劣葯。
十六、家庭用葯的原則是什麼?
1.在明確診斷之前不要隨便用葯;
2.服用時應掌握正確的用法和用量,並注意葯物的毒副作用與禁忌症;
3.對葯物有不明白的地方應去請教醫生。不要服「糊塗葯」、「僥幸葯」。
十七、服錯了葯怎麼辦?
萬一服錯了葯,也不可忙亂,應及時採取措施。其原則是:及時排出,針對解毒,對症治療。
1.催吐:俗稱「扣喉」,病人錯服葯後當即被發現,可及時催吐,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反復刺激舌根部,引起嘔吐。
2.洗胃:在催吐的基礎上,如病人清醒,可以大量服用茶水,然後刺激舌根部誘發嘔吐,洗胃後,最好給病人服點牛奶或生雞蛋清,以吸附葯物,減少吸收和保護胃粘膜。
3.誤吃有腐蝕性葯物的病人,忌用催吐或洗胃。可以灌服牛奶、雞蛋清、植物油等保護胃粘膜。
4.進行上述初步處理後,立即送醫院。但切勿忘記將吃錯葯的葯瓶或葯盒帶上,以便醫生搶救時查考。
5.如果病人已神志不清,應注意解開病人衣領,清除口腔積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如病人已發生心跳、呼吸停止,應立即持續進行心臟外按壓、人工呼吸,並及時送醫院搶救。
十八、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哪些問題?
病人在使用葯品時,要做到合理用葯須注意的問題:
1.沒有明確的診斷,病人不要擅自用葯。醫葯知識浩如煙海,就是臨床醫務人員也必須不斷學習,才能正確使用葯物。因此,患病後一定要請醫生診斷明確,切勿因是「小病小痛」而擅自用葯,造成病情的延誤或不良反應的發生。
2.嚴格遵照醫囑用葯。葯品治療方案是根據病情及病人的生理特點等諸多因素綜合後決定的,切不可隨意更改,以確保葯品的治療效果。
3.不要迷信某些葯品。譬如過分地迷信新葯、進口葯、貴重葯、滋補保健葯品等,這些錯誤的用葯心理會導致濫用葯物。
4.用葯後要密切注意病情的發展。醫生配給葯物後,病人要按醫囑用葯,並隨時注意觀察、體驗病情的變化,及時反饋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供醫生調整治療方案。對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的要及時停葯就診。
十九、兒童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濫用維生素;
2.忌濫用抗生素;
3.忌濫用解熱止痛葯;
4.忌濫用丙種球蛋白;
5.用葯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過大,服用時間不宜過長。
二十、孕婦用葯應注意什麼?
許多葯物都可能影響胎兒的健康,孕婦用葯,不僅本人可能受到葯品不良反應的危害,不少葯物還可能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損害胎兒的生長發育。所以,如孕婦病情確需用葯,一定要充分聽取醫務人員的意見,認真選擇,嚴格遵守規定用法用量。
二十一、哺乳期婦女用葯需注意哪些?
用葯要謹慎,須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合理用葯原則,否則對寶寶的身體會造成極大的損害。哺乳期用葯有四大法則:1.不可自己隨意亂服葯。2.服葯後調整哺乳時間。3.不宜服用避孕葯。4.不可濫用中葯。
二十二、高血壓患者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忌突然停葯。
2.忌快速降壓。
3.忌不擇時服葯。
4.忌不定期檢查。
5.忌胡亂用葯。
二十三、老人用葯有哪些注意事項?
1.先取食療,而後用葯。俗話說:「是葯三分毒」,所以,能用食療的先用食療,此乃一舉雙得。
2.先用中葯,後用西葯。
3.先以外用,後用內服。
4.先用內服,後用注射。
5.先用老葯,後用新葯。
二十四、購買葯品應注意什麼?
1.從合法的葯店購買合法葯品;
2.應明確說明買葯的目的和病症;
3.購買處方葯時必須憑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購買和使用;
4.購買非處方葯時,應對患者本身的疾病有明確的了解,如以前是否發生過,曾用過什麼葯品,用葯的效果如何,有無過敏史。應仔細閱讀葯品使用說明書並按說明使用,或在執業葯師指導下購買和使用;
5.應查看葯品包裝上標注的生產日期、有效期等內容,必須注意:葯品只能在有效期內使用,並注意保存的方法。
6.注意索要和保留購葯憑證。
二十五、購買了不合格葯品該怎麼辦?
如果對購買的葯品
質量有懷疑或者發現質量不合格的葯品,應憑購買葯品的憑據(如銷售發票或小票,購買葯品不要忘記索要購葯憑證)及時與銷售該葯品
的葯店或醫院聯系,要求解決,並向所在地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二十六、發現葯品質量及價格問題怎麼辦?
對葯品價格有疑問或發現葯店、醫院或診所違反葯品價格管理規定,應向當地物價管理部門舉報。質量問題,向當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舉報。

G. 日常生活中哪些必須知道的用葯常識

日常生活中有那些需要知道的用葯常識呢?這是很多人都比較注意的問題,一些家庭備著醫葯箱子,裡面有一些應對普通疾病或者傷口的葯物和器材。可以說是很必要的措施。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儲存葯物應該注意的有哪些問題。這里要注意的是葯物的有效期,葯物的外觀是否發生變化,葯物的儲存溫度。

生活中日常的用葯常識很多,這些都是基於在平時的生活經歷中,這是很多生活經驗的一種,學會很多的日常用葯物常識可以很好的處理一些身體的小毛病,也可以很方便的遇到一些小病的進一步惡化,這些常識日積月纍堆積起來,對生活的質量會有所提高。

H. 秋季注意哪些可以預防疾病

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節,由於氣候乾燥,冷暖多變,人體一時難以適應,極易發生疾病或引起舊病復發。因此,入秋後必須注意保健防病。秋天需預防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有———

1、胃腸道疾病。秋季天高氣爽,人的食慾增強,多食暴飲易使胃腸負擔加重,功能紊亂;氣候多變,晝夜溫差大,易引起腹部著涼,致使腸蠕動增加而導致腹瀉。預防秋季腹瀉重在保養脾胃,防止胃病復發。

2、秋燥症。秋季雨少天干,空氣中缺乏水分的滋潤,人易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稱「秋燥症」。秋燥不僅使人感覺不太舒服,且還會誘發許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癤腫、鼻炎等。因此,秋天必須養陰防燥,在飲食上宜常喝開水和菜湯,多吃些梨、葡萄、香蕉、銀耳、青菜等滋潤的食品,少吃辣椒、蔥、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利養陰,早起以利舒肺,呼吸新鮮空氣,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3、呼吸道感染。秋天氣候多變,早午晚及室內外溫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極易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患有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狀也往往加重。因此,在秋天應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加強戶外活動,增強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

4、心血管疾病。秋天是心血管疾病的多發季節,由於天氣變涼,皮膚和皮下組織血管收縮,周圍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寒冷還會引起冠狀動脈痙攣,直接影響心臟血液供應,誘發心絞疼或心肌梗塞。因此,心血管病人要堅持服葯,堅持進行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積極防治感冒等,以避免誘發加重心血管疾病。(喬建彬)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是讓人陶醉的季節,但也是一些疾病開始活躍的季節,為使大家在享受秋天美麗的同時安享健康,我們特整理「秋季疾病預防知識」,以做參考,希望大家健健康康的度過這個金色的秋天。
一、感冒: 秋天氣候變化異常,季節轉換有些快,早、中、晚及室內外溫差有些大,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和免疫力減弱,給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機,是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發季節。尤其是當工作環境通風不好時,感冒更容易在人與人之間迅速傳播。老人、小孩是秋季感冒的易感人群。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潛伏期短,一般為1-2天。主要表現為高熱、頭疼、流淚、流涕、四肢酸疼等症狀,部分病例可並發肺炎等。流感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傳染性強、傳播迅速,易在集體單位發生。每年冬季有一個季節性發病高峰,在冷暖交替季節,易發生流感或上呼吸道感染。防治:預防措施上應注意保暖;增加體育鍛煉;流感流行季節減少到公共場所或空氣混濁場所;家庭和學校等集體單位應總是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目前正值流感疫苗預防接種之機,患有慢性疾病、老年人、體弱者等可應用流感疫苗進行免疫預防。如出現流感症狀,應及時就診治療和休息。
感冒預防首先要遵循「春捂秋凍」和「耐寒鍛煉從秋始」的規律,注意隨溫度變化選擇衣物;增加戶外活動,增強體質,保持工作環境的良好通風至關重要,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要適當多飲水,多吃水果,增強機體代謝;總是使用冷水洗臉洗鼻,也有助於感冒的預防。應盡量避免接觸感冒病人,接觸到感冒病人或他們碰觸過的東西後要洗手,手指還要遠離眼睛和鼻子。在感冒流行時可用陳醋熏蒸居室。
尤其提醒:從往年看,部分老年人在感冒初期自行服葯,結果用葯不當反而使病情加重,來醫院時已轉成肺炎等並發症,因此老年人患感冒後更要及時就醫。
二、消化系統疾病: 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敗,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細菌性痢疾、大腸桿菌腸炎、冰箱性腸炎(耶爾細菌腸炎)等腸道疾病的多發季節;同時秋季也是胃病的多發與復發季節,受到冷空氣刺激後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和免疫力和適應性隨之降低。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生活規律,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疼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嚴重者還會引起胃出血、胃穿孔等並發症。
如:病毒性腹瀉(又稱為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種感染性腹瀉,常見的病原主要有輪狀病毒、柯薩奇腸道病毒、星狀病毒和諾瓦克病毒等。潛伏期常見數小時至3天,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疼、腹瀉等腸道症狀,部分病例可伴有發熱;臨床類型可表現為嘔吐型和腸炎型兩種,腸炎型嚴重者易出現脫水。防治:病毒性腹瀉好發季節在秋末初冬。感染對象以嬰兒、學齡兒童和小學生為主。主要通過食用受污染的水源、食品傳播感染,易在幼托、學校出現暴發。預防措施上應注意飲水、飲食衛生;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嬰兒提倡母乳喂養。一旦出現類似症狀者,應及時就醫治療。
預防消化系統疾病就是防止腹部受涼。患有慢性胃炎的人要尤其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加衣服,夜間睡覺時要蓋好被褥,以防止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疼或加重舊病。還要加強運動鍛煉。注意飲食調養。胃病病人的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時定量。同時,還應注意進食時細嚼慢咽,以利於消化吸收,減輕胃腸負擔。講究心理衛生。要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同時,注意勞逸結合。
三、肺結核: 肺結核是結核桿菌侵入肺部並引起肺部病變的呼吸道疾病,是唯一具有傳染性的結核病。秋季戶外活動多,容易在不曉得情的情況下與傳染性結核病人有過近距離接觸引起感染。提醒人們,當出現臉紅、低燒、乏力、盜汗、咳嗽、吐痰等情況時,應增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