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愛鳥周知識講座材料
擴展閱讀
為什麼你走了的歌詞 2025-01-23 07:01:55
兒童嘔吐拉肚子怎麼辦 2025-01-23 06:54:49
古代如何教育童養媳 2025-01-23 06:52:51

愛鳥周知識講座材料

發布時間: 2022-07-03 09:10:37

① 環保與社會公德演講稿

(1)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是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夠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碳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溫室效應,如果地球溫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進入了美麗的六月,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珍惜動物。

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積極宣傳環保,把環保意識帶給千家萬戶
回答者: zyl777 - 魔法學徒 一級 4-5 21:26
如今,通過各種媒體,每個人都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環境和發展問題的存在。許多人都聽說過熱帶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貧困、難民潮、食物危機等問題。但對許多人而言,這些事都發生在遙遠的地方,不會發生在本地的環境中。
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有許多就發生在當地,甚至在校園里。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作為社區的成員和現在的或未來的公民,教師和學生同時又是社區發展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作一條跑道的話,那麼在這條跑道之外是沒有觀眾的,所有的人都是運動員。環境和發展問題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個人的事,。
環保知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為了使師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師生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根據國家環保局、國家教委、中央宣傳部下發的《關於環境教育行動綱要》及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近幾年,開發區中學全面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把環保教育列入學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將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融入到師生們的心中。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學校始終重視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在學校、家庭中倡導綠色文明,落實環保行動。在抓好普及的同時,更加註重內涵,堅持在德育、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各領域對學生灌輸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

(一)學校領導重視環保工作,建立健全環境教育組織,把環境教育列為學校的重要議事內容。
學校成立了環境教育委員會,由校長主抓環境教育工作,負責工作計劃的制定和組織實施;總務主任負責校園環境的保護和綠化美化工作;政教處主任負責專題教育;教務處主任負責課堂教學滲透;團委書記負責環境保護宣傳;環保輔導員負責環境教育實踐活動和資料檔案。環境教育委員會每年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組織師生開展環境教育活動。幾年來,學校環保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受到了省市區各級有關部門的一致好評。
(二)、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使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過程中,學校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向學生滲透環保知識。在地理、生物、化學、物理、語文、政治、健康教育課等各個學科教學中,將知識的講解與環保意識有機結合,寓教於學,寓教於自然,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素質。同時,學校還成立了環保活動課外小組,開展了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從更多方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意識滲透,充分發揮活動課在環保教育中的作用。此外,學校深入開展環境教育教學研究,在校內積極組織教師開展環境教育、教學交流活動,學校領導、教師幾年來共撰寫環保論文30多篇,環境保護的意識深入人心。

(三)、注重「綠色」宣傳

目前,環境教育的當務之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使他們具有"綠色頭腦"。為使學生盡快具備「綠色」意識,學校積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學生自覺參與有計劃的環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盡快實現環境意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學校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圖書館、閱覽室每年都訂閱大量環境保護宣傳內容的圖書、報刊,學校的電教中心有專門的環境保護錄象資料,每個班的計算機里都裝有環境保護的資料軟體,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使學生了解環境現狀、學習環保知識,從而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另外,學校還設有專門的環保櫥窗,定期向學生們宣傳環保知識,配合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校團委將黑板報作為宣傳環保的前沿陣地,經常組織各年級之間開展以環保知識為主題的板報評比,通過評比促使讓「綠色」走進班級;「校園之聲」廣播站開設了「你我他地球村」專欄,每當有關環境的活動日: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環境日等來臨,就積極進行環保宣傳,並號召各班針對節日主題認真撰寫環保廣播稿;並且,學校還在校園內設立有關環保標語牌,如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購物,改善環境、拯救地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處處把環境放在心上。

(四) 積極開展主題團會、主題班會,座談會以及環保知識講座等,調動、鞏固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環保習慣。

聯系當前的環境問題,學校每年都要組織有關人士進行環保專題講座。通過講座,學生了解到了自己的生存環境狀況,對環境保護有了新的認識,增強了危機感、緊迫感和責任感。很多學生都寫了心得體會,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今年5月份,學校在環保知識講座結束之後,政教處緊接著還在全校開展了「做『綠色使者『承諾」活動,即:不亂扔廢物,凈化校園環境;減音降噪,凈化生活環境;不攀枝折花,愛護花草樹木;愛護野生保護動物,不捕不食;杜絕浪費,節約能源;廢物利用,平衡生態;撿臟護綠,還社區一片綠色;傳播綠色理念,追求綠色時尚;播撒綠色,創建綠色學校。全體同學都鄭重的在倡儀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這次活動在全校學生中掀起了創建綠色學校的又一次高潮。

(五)、以「環保志願大隊」為依託,根據環境教育計劃和活動主題,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使學生成為「愛綠」、「護綠」的模範。

學校自成立 「環保志願大隊」以來,由學校團委負責,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在今年的「地球日」,學校組織了「迎接地球日,紀念五四運動」的青年志願者大行動,到開發區公園和碧海小區清除白色垃圾,到廣場護理綠地,向路人散發傳單,宣傳環境保護意識,號召人們「倡導綠色消費,保護美好家園」;去年的「植樹節」,學校開展了「種下一棵樹苗,奉獻一片愛心」綠色活動,組織全校師生踴躍植樹種草;在第20屆「愛鳥周」到來之際,學校舉辦了以「關注鳥類、珍愛自然、建設綠色家園」為主題的「愛鳥周」科技漫畫大賽,其中的獲獎作品在學校的環保宣傳欄上進行了展覽;在第30個「世界環境日」,學校開展了「環保手抄報」評比和「我愛我的家園」環保徵文大賽,並組織專門評委對參賽作品進行了評比,分別評出一、二、三等獎共52人;校團委在每年的「世界水日」都要組織環保志願隊走上社會,對用水情況進行調查,這一活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初二環保支隊還建立了垃圾分類的制度,並向其他三個支隊發出倡儀,號召大家做好垃圾分類收集和廢舊電池回收等工作,他們利用業余時間走上街頭組成環境衛生巡視隊,成為維護生存環境的忠誠衛士。這些活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很好的使學生達到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鍛煉意志和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
(六)、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綠色衛士。
學校注重教育師生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保護環境。全校師生盡量做到不使用塗改液;不購買使用一次性物品,如一次性飯盒、一次性筷子、紙杯盒和餐巾紙;購買飲料盡可能選擇可回收再用的罐裝材料;攜帶自己的購物袋去購物,以避免使用不可回收利用、不可分解的塑料袋;購買「綠色」無磷洗滌劑;節約用水、用電,用水後擰緊水龍頭,教室沒人時及時關燈;愛護綠化設施,不踐踏綠地,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護環境。

(七)心手相連,創建綠色家庭

為全方位奏響綠色環保之歌,學校在全面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同時,還開展了「心手相連,創建綠色家庭」活動,把環保宣傳教育推向家庭。。學校鄭重向每一位同學發出倡儀:在家庭中做環保知識的最佳宣傳員、「小喇叭」,積極倡導父母樹立「綠色」理念,帶動父母也加入到環保大軍中來,營造良好的綠色家庭環境。

(八)、加強綠化、美化、凈化工作,營造潔凈、高雅、和諧的校園環境。

為給學生營造一個幽雅和諧、寧靜溫馨的學習環境,充分發揮學校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學校在綠化、美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努力做到使學校全年戴綠、四季有花,根據校園建築的格局,學校還修建了讀書長廊。長廊四周栽種藤蘿,夏秋季節,藤蘿覆蓋整個長廊,一片翠綠。真正收到了層次化、立體化的綠化、美化效果。如今,當你走進開發區中學,你會看見一個花團錦簇、綠草如茵,整潔優美的校園,它與現代化的教學設施相得益彰,使人心曠神怡。

如今的校園里,「綠色」正在蓬勃壯大,「綠色」正在熠熠生輝,這「綠色」已常駐校園,常駐師生的心頭。

你自己選一些吧,擇優錄取~~~~嘿嘿
、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② 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滲透環保教育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對農村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具有重要意義。而小學《科學》這一門學科又為環保教育搭建了一個極好的平台,科學課是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的主要陣地,科學課程是實施環保教育的重要資源,在科學課中進行環保教育是實施環保教育的重要途徑。
一、小學生環保意識淡薄的成因分析 1、當前小學生環保意識缺乏的原因及表現
農村地區的孩子普遍衛生習慣較差,學校附近的村子隨處可見的白色垃圾(早餐包裝、尼龍袋、油紙、廢棄物),以及孩子們不整潔的個人衛生狀況,清楚地告訴我們這些學生的家庭普遍缺乏環保意識。孩子們缺乏生態環保意識主要
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環保知識淺薄
大多數學生對生態環保知識了解少,缺乏基本的環保常識。比如:白色垃圾、廢棄電池等電子產品、干凈的江河水變黑的危害等知之甚少。許多學生認為保護環境就只是不要隨地扔垃圾、不要隨地吐痰、看見廢紙廢物主動撿起。 (2)環保目的不明
對於為什麼要進行環境保護?在對我們學校160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是認為不保護環境,地球就變成了垃圾場,大樹、小草、花都會死,河水會變得不幹凈。學生們覺得我們環保就是讓周圍變干凈,看不到垃圾,讓大自然更美麗,人類生活更美好。其實環保的目的就是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研究生態系統被破壞的原因,尋找保護的途徑與方法,自覺維護人與自然和諧均衡相處。
(3)環保意識缺乏
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學生意識到水、電資源的寶貴,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們玩自然水、浪費水資源嚴重,也沒有節約電的意識,教室里常常無人了燈還亮著,完全沒有意識到缺水、缺電的嚴重性。這就需要學校進一步進行節約教育、環保教育。
(4 )環保行為習慣差
學生普遍環保行為習慣差,明知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扔紙屑,不能進草坪踩踏,但是,校園里卻經常看到原本打掃干凈的地面常常會冒出紙屑等雜物;進草坪玩的學生也常有發現。
二、培養小學生環保意識的有效途徑
(一)、充分挖掘小學科學教材中能夠進行環保意識培養的內容
1、從學科的內容和特點來講,小學科學課與環保教育有著更多的共性,其內容更豐富、知識面更廣泛。 (1)道德教育內容
自然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環境對廢棄物的容納能力也是有限的。對資源的無節制掠奪開采,對環境的任意污染與破壞,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懲罰。通過破壞環境來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孫後代的生存,必將受到社會的譴責,從而
明確人對自然的道德責任和義務,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新型環境道德觀念。如四上第一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六下第五單元的《神奇的能量》„„ (2)行為教育內容
要求學生成為大自然的優秀管理員,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講究環境衛生,節約用水用電,收集廢紙廢鐵,愛護花草樹木,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主動參加環保宣傳教育活動,投身於環保事業。如三上第四單元的《它們是什麼做的》;三下第一單元《土壤與生命》、六下第二單元的《遺傳與變異》„„ (二)、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對學生滲透環保教育。
課堂教學中,有許多環境現象和環保問題單憑口頭講述或學生討論達不到形象、直觀的效果,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或在他們心中產生震撼。我們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把有關教學內容製成多媒體課件,並在教學過程中適時地插播一些錄像,加深學生的印象,從而將課堂引入全新的境界,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探究解決環境問題、保護環境的方法。例如,利用多媒體播放「白色污染」情況:原來清澈見底的河水不見了,河面上常常漂浮著白色的塑料袋、飯盒、泡沫包裝材料等一次性塑料物品;在公園的綠樹從中,綠蔭地上,花壇里,不時可見扎眼的「白色」;在寬闊的馬路上,一陣風吹過,路邊的塑料袋吹上了天空,好像一隻只斷了線的風箏等。通過播放短片,讓同學們思考、討論:白色污染為什麼會如此猖獗呢?教育大家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不做污染和破壞環境的事,從而增強廣大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組織學生實地考察進行環保教育。
我在教學《水污染》一課時,先帶領學生到污染嚴重的河邊實地的調查研究,看看水面上有哪些漂浮物?這些漂浮物來自哪裡?聞聞河水有什麼氣味?因此,面對發黑發臭的河流,讓學生想到的是「什麼原因使河水發黑發臭?」、「河水發黑發臭有什麼危害?」,從而使學生對水質污染有了一個更直接的了解,增加了他們的感性認識,激發了學生的環境探究意識。
在學習《從岩石到土壤》這一課時,課前帶領學生走進自然,採集岩石標本和土壤標本,讓學生從採集標本的過程中學習,初步感知不同的岩石、不同的土壤來自於不同的地理環境,從而增長一些地理環境方面的知識。同時,學生在采
集標本過程中,接觸自然,親身體驗,了解實際中的地貌,得到的知識遠比單純的岩石和土壤的標本要多得多。特別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還獲得一些水土流失、樹木保護水土、植物生長與土壤等方面的知識,學生增長了見聞,無疑有利於我們滲透環保教育。
(四)、結合環保節日,開展宣教活動。
一年一度的環保節日有:中國植樹節(3月12日)、世界氣象日(3月23日)、世界地球日(4月22日)、愛鳥周(各地有異,一般為4月至5月初的一周)、世界無煙日(5月31日)、世界環境日(6月5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6月17日)、世界土地日(6月25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國際保護臭氧層日(9月16日)。通過這些節日,配合有關主題,舉辦環保知識講座;組織學生進行演講比賽、徵文比賽;利用黑板報、牆報進行宣傳展覽;排演環保節目;進行環保知識的問卷調查等,逐步培養學生的環保參與意識。 (五)、讓環保教育得到課堂拓展,學練結合,讓學生形成能力
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了環保教育,還要讓課堂得到拓展,讓學生學習和實踐相結合,最終讓學生形成合理利用自然環境的能力,發揮學生的環保作用。 (1)根據學習生活需要,有效使用廢棄物,進行課堂環保拓展教育。 教師在教學准備時,會發現我們諸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等很多教具、學具都可以利用被人丟棄的廢紙板或廢木條等廢棄物來自己製作而成。為此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積極撿回廢棄物,為教師製作教具或為自己製作學具,還可以實行一些製作比賽,評比後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而且讓學生養成了環保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減少污染、變廢為寶的良好習慣。
(2)參與社會調查,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環保能力
為了更好的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的方式,拓展課堂教育。如每年寒、暑假就給學生布置一個家庭作業: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利用假期時間,調查一下你所在的村組和家庭每季度用的水電,並認真分析是否達到了節約用水電的要求。或者利用假期,自己去撿廢棄物去賣,看能否給自己掙本子費。這樣不僅鞏固了所學的課堂知識,而且久而久之,環保也就成為學生自覺的一種能力。

③ 江蘇愛鳥周來臨,你都知道江蘇有哪些寶藏鳥類嗎

2021年江蘇省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護鳥,萬物和諧”,這一次的愛鳥周得到很多單位的響應,不少單位在自己的號召下,組織群眾進行愛鳥教育、宣傳鳥類的知識,比如說鳥類科普圖片展、鳥類監測保護知識講座、雲觀鳥等等有意義的宣教活動。2021年4月20日上午,在江蘇省東台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城東分校,也舉辦了“愛鳥護鳥 萬物和諧”的愛鳥周活動。

江蘇的寶藏鳥類有短嘴金絲燕、赤紅山椒鳥、白頭鵐、花臉鴨、中華秋沙鴨、烏鶇、牛背鷺、黑水雞、鳳頭麥雞、鶴鷸、黑翅長腳鷸、斑魚狗等等。

④ 鳥類是人類的好朋友,它們能啄食害蟲、傳播種子、傳遞信息…我們應該愛護它們.在下一個「愛鳥周」的活動

國家及有關學術團體、民間環保組織通過「愛鳥周」舉辦鳥類知識講座、組織野外觀鳥、建立網站等方式,在普及鳥類知識、保護野生鳥類資源、指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愛鳥觀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並要求人們從環保的高度來認識鳥類存在的意義.因此在下一個「愛鳥周」的活動中,計劃和打算如下:1.看到有獵人捕捉,應該制止,告訴道理說鳥可以捉蟲之類的話.
2.貼告示牌.
3.看到受傷小鳥,應該出手相救.
4.保護鳥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是保護鳥類最根本、最重要的措施.
5.不給鳥兒吃打過農葯的蟲子.
6.提高保護鳥類的意識,加強保護措施是保護鳥類的重要保障.
7.不要買專門打鳥的槍.…故答案為:
參與「愛鳥護鳥」的宣傳活動,辦一份手抄報,製作人工巢箱或人工飼養台,不吃野生鳥類.(言之有理即可)

⑤ 大家有關於愛鳥周的教案嗎

愛鳥節與愛鳥周

從1981年至今,愛鳥周活動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今天,北京愛鳥周的序幕又在和煦的春光中拉開,其它各省市的活動也將陸續開展。我們期望通過愛鳥周的宣傳,能使人們更加了解和愛護身邊的野生動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鳥類與人類,自古就是親密的朋友。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在向大自然爭取生存和發展中,就與鳥類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系,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

世界上很多國家政府為了普及愛鳥知識和提高人民對護鳥的認識,根據本國的季節氣候規定了愛鳥日、愛鳥節或愛鳥周、愛鳥月。

1981年,國務院批轉了林業部等8個部門《關於加強鳥類保護,執行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請示》報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都要認真予以貫徹執行,並確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個星期內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省、市、自治區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到1983年底,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選定了「愛鳥周」的日期。

凡是美好的東西,大凡都來自自由的生命。人們可以將一隻沒有了生命的小鳥作成標本,也可以將那隻小鳥的叫聲制錄音帶放給人們聽。但是,這一切只能稱得上是小鳥的「影子」……

享受自然的全新方式——觀鳥

愛鳥周快到了!倡議大家去觀鳥!觀鳥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多彩

在我們生活中你注意到除了烏鴉和麻雀以外還有其他的鳥類嗎?你注意到烏鴉羽毛的顏色真是純黑色的嗎?你注意到身邊小鳥的趣事嗎?自從我們一家利用業余時間觀鳥之後,發現了自然界中有關鳥的許許多多,我們的生活比以前更多采了。

首先是在我們的眼裡多了一個生動的畫面,每次出遊或出差,以至在院子里散步都隨身帶著一個小望遠鏡,隨時尋覓鳥的身影,觀察鳥的動態,聆聽鳥的叫聲。此時才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可愛的鳥存在,不僅看到烏鴉、麻雀還能看見大喜鵲、灰喜鵲、啄木鳥、老鷹和燕子。隨著季節的變換,小鳥們也來來往往。春夏之季雨燕快樂的鳴叫著在空中盤旋,家燕、金腰燕也在空中飛舞;高空中有夜鷺成群結隊的往返,稻田裡有池鷺忙著覓食;樹上的柳鶯唱著歡快的歌,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棕頭鴨雀也不示弱地爭鳴;灰頭綠啄木、斑啄木忙個不停地捉蟲;在低矮的灌木叢中可以看到北紅尾鴝(qú,<名>鴝屬鳥[myna],身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如:鴝鵒,qúyù(又叫「八哥兒」,全身黑色,頭及背部微呈綠色光澤,能模仿人說話);鴝眼(鴝鵒眼))、紅脅藍尾鴝、藍歌鴝的美麗身影。秋冬之季成群的太平鳥從西伯利亞來到北京,成群地站在高大樹的枝頭上,面對太陽鳴叫,帶來美妙的「風鈴」聲;草地上成群的雲雀拔地而起,直飛高空;灰鶴帶著自己孩子們從北方飛來;美麗的大天鵝在遠離人們的湖上覓食等等。有了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自然界在我們的眼裡就更生動了。有一次在家裡突然聽到院子里喜鵲的叫聲四起,就好像是大合唱。發生了什麽事?我們急忙跑出家門,只見幾十隻喜鵲急匆匆的飛過,一會兒它們又飛了回來這時只見一隻老鷹被它們追趕著在空中飛來飛去。老鷹實在太累了,剛落到一棵樹上休息,還沒站住腳,喜鵲們又叫直著沖它飛來,老鷹急忙起飛倉皇逃竄。這是我們親眼看到自然界中弱小的動物為捍衛自己的領地而向兇猛的老鷹英勇斗爭的精彩的一幕。

觀鳥的時間長了還發現鳥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2000年春我們去懷柔水庫觀鳥,以往經常看到的綠頭鴨,琵嘴鴨,針尾鴨,蒼鷺等已寥寥無幾,只見水面上人們為捕魚用的「迷魂陣」比比皆是。99年初在電視里看到11隻瀕危動物東方白鸛在順義潮白河覓食,這在北京已有三十多年不遇了,這讓我們很興奮。可沒過多久得知由於河上遊人們捕魚,東方白鸛的食物不夠,僅剩下的4隻,有一隻已餓死了。當我們看到剩下的三隻無精打採的站在乾枯的河床上,時而扇動著碩大的翅膀勉強起飛時,心裡十分難受。於是許多人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救護,直至開春,它們與自己的同類一起飛回北方。

在觀鳥中經常有許多孩子參加,他們大都是上四五年級、初中、高中的學生。在活動中孩子們喜愛動物的天性得到發揮,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好品質。我的女兒是初一與我們一起觀鳥的,她不僅學會了觀鳥的方法而且還認識了許多植物,將課堂上的知識具體化。參加了雨燕的「環志」後,他不僅懂得了「環志」對鳥類研究的意義,而且學會「環志」的方法和測量工具的使用。在97年春節期間,我們全家利用廢舊木料製作鳥巢,她學的幾何知識得到了實踐,看圖紙,取材料,用工具,樣樣自己動手。我們將這些鳥巢掛在十三陵水庫旁。最有意思的是,我們親手製作的鳥巢中,其中一個被一對北紅尾鴝夫婦選中,在那裡生兒育女,這讓我們非常欣慰。

在每年一度的愛鳥周之際,我們把自己的觀鳥體會講給大家,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鳥類及其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讓孩子們的生活更愉快。(自然之友會員孫大真)

⑥ 以「低碳生活,綠色校園」為主題的社會實踐報告350字

倡低碳生活,共建綠色校園

相信大多數人看到那張北極熊站在將要融化的冰上那絕望的眼神時,都會憤慨氣溫升高帶來的生態惡化。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煤炭和石油等能源便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中占據了重要位置。它在給我們帶來巨大物質利益時,種種生態危機也就隨之而來。在各種能看的見污染問題還沒有解決時,全球氣候變暖作為我們生存和發展道路上的浮冰慢慢浮出水面。

如果查看一下官方資料,就會發現,世界各國都慢慢把發展低碳經濟提上日程。暫且不說這體現了各國對人類的未來發展的關懷,至少說明能源問題已經和低碳模式相結合,成為絕大多數國家關心的熱點話題。而近幾年,我國也開始對低碳問題高度重視。2006年底,由我國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揭開了我們低碳經濟的序幕。隨後在國家領導人的積極倡導下,各領域開始慢慢向低碳經濟「進軍」。2010年3月,生態環保、可持續發展成為兩會的主題,全國政協「一號提案」內容就是談低碳環保。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葯、信息網路和高端製造產業,在國際金融危機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

當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責任。「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我們在保護環境、節能減排中,不但看了政府的努力,更看到了普通民眾支持。而許多高校及莘莘學子也參與其中,開始建設綠色校園的征程。

有人或許說,中學生身「大學」這個小圈子裡,能為低碳生活做些什麼?倡低碳生活,人人有責,我們其實有太多的事可以做。

以下是個人對於倡導低碳生活,共建綠色校園的幾點建議:
一是,節約用水,減少污染、水浪費。

現在供水還是需要電力系統的支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節水就是節電。而減少水污染不但是為了倡導低碳生活,更是為了建設綠色校園。其實現在我們先階段的水污染狀況依舊不容樂觀,雖然我們已經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

事實上,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稍微注意下,就可以減少很多水浪費和水污染情況的發生。

二是,隨手關燈。

對電力資源的節約無非是對低碳生活一種莫大的支持。為此,許多組織每隔一段時間便會組織一次大范圍的集體熄燈一個小時的活動。而校園的大多數莘莘學子也會雲集響應。
隨手關燈看似是一個簡單的工作,但是,卻會對很大程度程度節約了電力資源,進而節省了大批煤炭、石油等高碳量能源的燃燒。我國現在階段人口超過13億人,如果每人每月只節省1度電,那個13億人一年就節約156億度電。一噸標准煤可以發2000度電。這樣我們一年就至少節約78萬噸煤炭。理想情況下,按煤碳里全部都是碳原子計算,我們一年便可減少286萬噸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雖說實際上節約的數字可能少些。但是從這個龐大數字我們可以,隨手關燈的重要性。
隨手關燈事小,但是再小的事情乘以13億也會變成大事件。人人只要稍微節約一點點,我們便向低碳生活邁進了一大步。

三是,愛護花草樹木。

多多植樹種草,少攀折花木。 眾所周知,花草樹木不但是天然氧氣的製造者,能起到吸收二氧化碳,凈化環境的效果。還在很大程度上裝飾我們的環境,給我們帶了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綠色植物不但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也綠化了我們的心理環境,給我們帶來身心上的低碳生活。

每年的植樹節是植樹造林的好時候,趁此良辰去戶外植樹造林是很多環保人士的最愛。而愛護身邊花草樹木,不隨便攀折草木,則應該成為每個的責任。或許大多數沒有機會或條件去戶外植樹造林,但是至少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雙手,讓身邊的環境因為我們的愛護而變得更加美好。
在學校方面,則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盡可能大的綠化校園的環境,給同學們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為建設綠色校園,倡導低碳生活做出基礎性建設。

四是,加大節能、綠色產品使用率。

節能產品的問世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的低碳型社會的建設步伐,它不能節約了公眾資源,也節約我們個人的生活費用。作為學生,其實我們平時可以為此做很多事,最常見的莫過於減少一次塑料袋、飯筷等一次性產品的使用率。雖說我們每天浪費的一次性生活用品很少,但是積少成多,慢慢這將會變成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反之亦然。

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稍微做那麼一點點,我們學習生活的校園環境則會變好好多好多。倡導低碳生活,歸根結底都會變成對環境的愛護,建設綠色校園。「少年強,則中國強。」作為校園的主人,做人新時代的主人和祖國明天的太陽,我們又責任和義務挑起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綠色和諧社會的大旗,為了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同學們,行動起來吧。伸出自己的雙手,為倡導低碳生活,建設綠色校園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只要大家都努力一點點,我們的校園環境就能變好一大截。

註:這僅是參考的範文,杜絕抄襲。

⑦ 關於環保手抄報的內容,那位大蝦,幫幫我呀。

環保相關資料:

環保是現代生活中人類面臨的最大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基礎做起.
首先,要大量宣傳,提高人們的覺悟與認識,加強環保意識.
其次,要進行廢物回收利用,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還要加強對白色污染的處理,少使用塑料製品.
最後,要對清潔方面作改進.使市容更整潔.
為了地球的明天,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努力,要好好地保護環境.於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
實行垃圾分類袋裝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衛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節約資源.
買菜時,少用塑料袋,盡量用竹籃子.
用筆盡量用可換芯的,減少圓珠筆外殼的浪費與垃圾量.
外出吃飯盡量不用一次性飯盒.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下)海浴室中的科學
從喝純水想起

時下,飲用水正成為一種潮流.盡管媒介不只一次地介紹過飲用水的種種弊端,但"飲用水"族仍然日益擴大.

飲用水不單單指純水,還包括礦泉水,蒸餾水甚至太空水等等. 而我們喝著長大的自來水則成了相對的"非飲用水". 我們並不排除目前飲用水風靡,炒作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反映了當前水體污染的嚴重已經到了難以下口的程度.

有報道說:"據報道979年對全國798座城鎮的調查, 全國日污水排放量為國為民258萬噸, 其中工業廢水佔用819,生活污水占據199. 1989年對全國代表大會854個城鎮進行調查,每天的排放量達365.3億噸.其中工業廢水達成協議5.5億噸. 這些廢水絕大部分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污染了江河湖海.

此外, 更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擺在每個上海人面前.上海的母親河黃埔江,50年代中期(1958年)之前是一條水質清澈,魚蝦成群的河道,1962年水質開始受到污染, 1963年開始出現為期22天的黑臭期,1988年上升到場29天,佔全年約2/3, 水質不合格江段佔64.5km,佔全長113.5km的56.99%.

水污染的危害是不是不言而喻的.水體污染,水質惡化對人體健康和人類生活,生產都帶來了嚴重的危害.

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物質,潔凈的人能給人們帶來蔥蘢花木,鳥語花香,恬靜舒適,美麗如畫的優美環境,給人們帶來寧靜,愉悅和和平.但是今天污染了的水給人們帶來的是痛苦,恐怖和災難.為了使生活更美好,讓秀麗的山水永駐人間,讓清水長流不斷,人們已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防止水污染的重要性.
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 垃圾過剩與環境問題 從喝純水想起 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垃圾的回收及資源化綜合利用浴室中的科學

2005年,一場「環保風暴」在中國內地颳起,30個總投資達1179億多元的在建項目被國家環保總局叫停,其中包括同屬正部級單位的三峽總公司的三個項目。理由是,這些項目未經環境影響評價,屬於未批先建的違法工程。
環境惡化無路可退中國的環境問題並非始自今日。早在上世紀90年代,環境污染問題就已非常嚴重。如淮河流域。在上世紀90年代五類水質就佔到了80%,整個淮河常年就如同一條巨大的污水溝。1995年,由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1875億元。
據中科院測算,目前由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已佔到GDP總值的15%,這意味著一邊是9%的經濟增長,一邊是15%的損失率。環境問題,已不僅僅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已成為吞噬經濟成果的惡魔。
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已達267.4萬多平方公里;全國18個省區的471個縣、近4億人口的耕地和家園正受到不同程度的荒漠化威脅,而且荒漠化還在以每年1萬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在增長。
七大江河水系中,完全沒有使用價值的水質已超過40%。全國668座城市,有400多個處於缺水狀態。其中有不少是由水質污染引起的。如浙江省寧波市,地處甬江、姚江、奉化江三江交匯口,卻因水質污染,最缺水時需要靠運水車日夜不停地奔跑,將鄉村河道里的水運進城裡的各個企業。
中國平均1萬元的工業增加值,需耗水330立方米,並產生230立方米污水;每創造1億元GDP就要排放28.8萬噸廢水。還有大量的生活污水。其中80%以上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進河道,要不了10年,中國就會出現無水可用的局面。
全國1/3的城市人口呼吸著嚴重污染的空氣,有1/3的國土被酸雨侵蝕。經濟發達的浙江省,酸雨覆蓋率已達到100%。酸雨發生的頻率,上海達11%,江蘇大概為12%。華中地區以及部分南方城市,如宜賓、懷化、紹興、遵義、寧波、溫州等,酸雨頻率超過了90%。
在中國,基本消除酸雨污染所允許的最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為1200萬~1400萬噸。而2003年,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就達到2158.7萬噸,比2002年增長12%,其中工業排放量增加了14.7%。按照目前的經濟發展速度。以及污染控制方式和力度,到2020年,全國僅火電廠排放的二氧化硫就將達2100萬噸以上,全部排放量將超過大氣環境容量1倍以上,這對生態環境和民眾健康將是一場嚴重災難。
1月27日,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有人預言,如果再不加以整治,人類歷史上突發性環境危機對經濟、社會體系的最大摧毀,很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出現在中國。
治理污染陷於兩難有一種說法,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控制好環境,在環保方面的投入須達到GDP的1.5%以上。但這是在環境保護本來就非常良好的情況下,在中國,根據上海的經驗,要真正有效地控制環境,環保投入須佔到GDP的3%以上。而在過去20年裡,中國每年在環保方面的投入,在90年代上半期是0.5%,最近幾年也只有1%多一點。環保是一種「奢侈性消費」,投入大,對GDP貢獻小,因此,一些本應用於環保方面的專項資金,也被挪作他用。
目前中國在環境問題上進退兩難:再不治理,未來無法保障;真要治理,則需大規模投入,眼前的經濟又難以承受。
有人算過,雲南滇池周邊的企業在過去20年間,總共只創造了幾十億元產值,但要初步恢復滇池水質,至少得花幾百億元,這是全雲南省一年的財政收入。淮河流域的小造紙廠,20年累計產值不過500億元。但要治理其帶來的污染,即使是幹流達到起碼的灌溉用水標准也需要投入3000億元。要恢復到20世紀70年代的三類水質,不僅花費是個可怕的數字,時間也至少需要100年。
違法成本低執法成本高就微觀角度說,在過去20年裡,國內製造業在無法依靠技術進步降低能耗、降低成本的情況下,只能朝兩個方面挖潛:一是工資,二是環保。最簡單的事,例如水泥生產,要達到起碼的環保要求,每噸水泥需增加8元成本,占水泥出廠價的5%。紡織業每年排放的廢水超過10億立方米,如要處理,則每噸需花費1.2~1.8元。提高生產成本5%。而絕大多數企業根本就沒有這么高的利潤率。因此只能在環保問題上打游擊:或是不建任何廢水處理設施:或是建立以後就當擺設,白天把污水放到處理池裡,晚上沒人時就排放到河裡,這樣就可以節省一大筆成本。在市場的無序化競爭中,這5%的成本。往往就決定了企業的盈與虧、生與死。
而中國在環保執法上的兩高一低——守法成本高、執法成本高、違法成本低,也助長了這種傾向。通常的情況是,環保部門為取證一件違法偷排事件,需耗費50萬元,而最終落到違法企業頭上的罰款,則只有區區5萬元,包括正在勁刮的所謂「環保風暴」。
一些投資數十億元的特大電站項目,違反環境評價擅自開工建設,最後的罰款也不過20萬元。區區20萬元罰款,對於一個投資超億元的項目來說,簡直是九牛一毛。這樣的處罰力度對違法行為談何震懾力?因此《環保法》歷來被人稱為「豆腐法」。
一場環保風暴將涉及數十萬家企業,由此帶來的結果必然是:大批企業的破產倒閉,大量人員失業,企業成本大幅提高,國內物價指數迅速地突破兩位數。因此,無論是宏觀成本,還是微觀成本,實際上都無法承受。
四個因素阻礙環境治理對環保部門在執法過程中遭遇的巨大阻力,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潘岳總結出了四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一些地方對科學發展觀認識不到位,單純追求經濟增長速度。一些高能耗、重污染的小冶煉、小鐵合金、小化工等被明令禁止的項目,在一些地方竟然呈現蔓延的趨勢。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片面強調簡化審批,限期辦理相關手續。而不管項目是否會存在污染情況,只要來投資就批准,個別地方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審批中存在「首長意志」、「先上車,後買票」等違法現象。
再次,環評質量亟待提高。有些環評單位不堅持科學評價,不敢以客觀的事實和科學的數據說話,評價結論含糊,模稜兩可,將項目的環境可行性與否的結論推給審批部門,甚至極個別的環評單位弄虛作假,編造、偽造數據,或者隱瞞事實,嚴重影響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的落實,使環境影響評價流於形式,喪失了第三方咨詢機構起碼的科學性和公正性。
最後,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工作開展不足。我國目前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是政府主導型,以有限的政府力量去監管數量龐大的建設項目,顯然力不從心。
其實,環評法遇到的阻力更有背後的經濟利益在驅使。
掀起真正的「環保風暴」
中國是一個在環境上迴旋餘地極小的大國,又是一個在全球資源、市場基本被瓜分完畢後崛起的一個後起國家。中國沒有任何可能像某些先行國家那樣,等到環境惡劣到極點後再來治理。
但中國又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別人走過的先發展經濟、再治理污染的道路,中國不可避免的也會走一遭。
世界各國的歷史已經表明,在經濟增長與環境變化之間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個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會有一個環境污染隨國內生產總值同步高速增長的時期,尤其是重化工業時代:但當GDP增長到一定程度,隨著產業結構高級化,以及居民環境支付意願的增強。污染水平在到達轉折點後就會隨著GDP的增長反而戛然向下,直至污染水平重新回到環境容量之下,此即所謂環境庫茲涅茨曲線,當年日本的發展過程就是這一規律。
毫無疑問,中國沒有可能跨越這樣一個重化工業時代。因為中國的人口太多,國家太大,無法像芬蘭那樣,在本國製造業尚不發達的情況下,藉助於全球化分工,直接進入高科技時代。
上世紀90年代末,筆者曾回過蘇南老家,小時候那種清清河水,坐著船就可到達四鄉八鎮的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而令筆者吃驚的是,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因素竟然是最普通的生活垃圾。在中國,即使不發展工業,由人口增長帶來的污染物,也足以使環境惡化到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即便是治理這樣的污染,也需要大筆投資,需要有經濟基礎。
中國在治理污染問題上,任重道遠,需要依法辦事,制止惡性環保事件的發生,延緩環境惡化的速度。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沒有得到妥善管理和處理,對環境造成的「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兩種負面效應。

⑧ 愛鳥周徵文

愛鳥節與愛鳥周

從1981年至今,愛鳥周活動已經走過了21個年頭。今天,北京愛鳥周的序幕又在和煦的春光中拉開,其它各省市的活動也將陸續開展。我們期望通過愛鳥周的宣傳,能使人們更加了解和愛護身邊的野生動物,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鳥類與人類,自古就是親密的朋友。自從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之後,在向大自然爭取生存和發展中,就與鳥類建立了情同手足的關系,在生產和生活中與鳥類結下了不解之緣。

世界上很多國家政府為了普及愛鳥知識和提高人民對護鳥的認識,根據本國的季節氣候規定了愛鳥日、愛鳥節或愛鳥周、愛鳥月。

1981年,國務院批轉了林業部等8個部門《關於加強鳥類保護,執行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請示》報告,要求各省、市、自治區都要認真予以貫徹執行,並確定在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個星期內為「愛鳥周」,在此期間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同,各省、市、自治區選定的愛鳥周時間也不盡相同。到1983年底,全國已有28個省、市、自治區選定了「愛鳥周」的日期。

凡是美好的東西,大凡都來自自由的生命。人們可以將一隻沒有了生命的小鳥作成標本,也可以將那隻小鳥的叫聲制錄音帶放給人們聽。但是,這一切只能稱得上是小鳥的「影子」……

享受自然的全新方式——觀鳥

愛鳥周快到了!倡議大家去觀鳥!觀鳥可以使你的生活更多彩

在我們生活中你注意到除了烏鴉和麻雀以外還有其他的鳥類嗎?你注意到烏鴉羽毛的顏色真是純黑色的嗎?你注意到身邊小鳥的趣事嗎?自從我們一家利用業余時間觀鳥之後,發現了自然界中有關鳥的許許多多,我們的生活比以前更多采了。

首先是在我們的眼裡多了一個生動的畫面,每次出遊或出差,以至在院子里散步都隨身帶著一個小望遠鏡,隨時尋覓鳥的身影,觀察鳥的動態,聆聽鳥的叫聲。此時才發現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可愛的鳥存在,不僅看到烏鴉、麻雀還能看見大喜鵲、灰喜鵲、啄木鳥、老鷹和燕子。隨著季節的變換,小鳥們也來來往往。春夏之季雨燕快樂的鳴叫著在空中盤旋,家燕、金腰燕也在空中飛舞;高空中有夜鷺成群結隊的往返,稻田裡有池鷺忙著覓食;樹上的柳鶯唱著歡快的歌,大山雀,銀喉長尾山雀,棕頭鴨雀也不示弱地爭鳴;灰頭綠啄木、斑啄木忙個不停地捉蟲;在低矮的灌木叢中可以看到北紅尾鴝(qú,<名>鴝屬鳥[myna],身體小,尾巴長,嘴短而尖,羽毛美麗。如:鴝鵒,qúyù(又叫「八哥兒」,全身黑色,頭及背部微呈綠色光澤,能模仿人說話);鴝眼(鴝鵒眼))、紅脅藍尾鴝、藍歌鴝的美麗身影。秋冬之季成群的太平鳥從西伯利亞來到北京,成群地站在高大樹的枝頭上,面對太陽鳴叫,帶來美妙的「風鈴」聲;草地上成群的雲雀拔地而起,直飛高空;灰鶴帶著自己孩子們從北方飛來;美麗的大天鵝在遠離人們的湖上覓食等等。有了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自然界在我們的眼裡就更生動了。有一次在家裡突然聽到院子里喜鵲的叫聲四起,就好像是大合唱。發生了什麽事?我們急忙跑出家門,只見幾十隻喜鵲急匆匆的飛過,一會兒它們又飛了回來這時只見一隻老鷹被它們追趕著在空中飛來飛去。老鷹實在太累了,剛落到一棵樹上休息,還沒站住腳,喜鵲們又叫直著沖它飛來,老鷹急忙起飛倉皇逃竄。這是我們親眼看到自然界中弱小的動物為捍衛自己的領地而向兇猛的老鷹英勇斗爭的精彩的一幕。

觀鳥的時間長了還發現鳥的生存與環境息息相關。2000年春我們去懷柔水庫觀鳥,以往經常看到的綠頭鴨,琵嘴鴨,針尾鴨,蒼鷺等已寥寥無幾,只見水面上人們為捕魚用的「迷魂陣」比比皆是。99年初在電視里看到11隻瀕危動物東方白鸛在順義潮白河覓食,這在北京已有三十多年不遇了,這讓我們很興奮。可沒過多久得知由於河上遊人們捕魚,東方白鸛的食物不夠,僅剩下的4隻,有一隻已餓死了。當我們看到剩下的三隻無精打採的站在乾枯的河床上,時而扇動著碩大的翅膀勉強起飛時,心裡十分難受。於是許多人自發地組織起來進行救護,直至開春,它們與自己的同類一起飛回北方。

在觀鳥中經常有許多孩子參加,他們大都是上四五年級、初中、高中的學生。在活動中孩子們喜愛動物的天性得到發揮,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培養了他們熱愛自然關注環境的好品質。我的女兒是初一與我們一起觀鳥的,她不僅學會了觀鳥的方法而且還認識了許多植物,將課堂上的知識具體化。參加了雨燕的「環志」後,他不僅懂得了「環志」對鳥類研究的意義,而且學會「環志」的方法和測量工具的使用。在97年春節期間,我們全家利用廢舊木料製作鳥巢,她學的幾何知識得到了實踐,看圖紙,取材料,用工具,樣樣自己動手。我們將這些鳥巢掛在十三陵水庫旁。最有意思的是,我們親手製作的鳥巢中,其中一個被一對北紅尾鴝夫婦選中,在那裡生兒育女,這讓我們非常欣慰。

在每年一度的愛鳥周之際,我們把自己的觀鳥體會講給大家,希望有更多的人關注鳥類及其生活環境,讓我們的生活更精彩,讓孩子們的生活更愉快。(自然之友會員孫大真)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西南四省市開展「愛鳥周」活動側記

創造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本報記者 王學健 又是一年柳葉綠,又是一年春風暖。排成人字形的大雁陸續北飛,候鳥在人類的呵護下開始了它們2002年春季的遷徙征程。

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聯合貴州、雲南、四川、重慶西南四省市開展的「關注鳥類,珍愛自然,建設綠色家」的「愛鳥周」活動,也在這個春季轟轟烈烈地展開。

3月下旬,隨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有關負責人,記者參加了此次與四省市聯合開展的「愛鳥周」活動。所看到的,是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優美畫卷;所感受到的,是全國各族人民把愛鳥護鳥當作建設綠色家園實際行動的良好社會風尚。正如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普處處長趙勝利所言,「愛鳥周」在中華大地已經成為勤勞智慧的中國人民為生命喝彩的節日。

貴州:讓鳥兒自由飛翔

今年貴州省「愛鳥周」活動的啟動儀式在貴州省林業學校舉行。全校1000多名學生早早地站立在細雨中,林業專業99級學生郭建萍代表全校師生發出倡議:「從有益於生態平衡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做鳥類的朋友,同在藍天下,人鳥共家園。」

一名男同學雙臂舉過頭頂,兩手高擎著一隻棕頭鴉雀,在人們的歡呼聲中,小鳥振翅高飛。隨即,幾百隻顏色各異的小鳥爭相回歸自然的懷抱。放飛之後,上千名群眾在「保護鳥類資源,再造秀美山川」10米長卷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據貴州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朱驚毅介紹,長期以來,為提高人民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貴州省各級林業部門和保護機構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和多種宣傳形式,認真組織開展有關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教育活動。全省累計拍攝保護區電視專題片十餘部;印發陸生野生動物掛圖5萬套,印發《保護野生動物資源的布告》、《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法律法規手冊》等學習宣傳品8萬余份;在青少年中開展野生動物知識競賽,舉辦夏令營、小記者培訓班等有益的活動,培養他們從小愛護動物,與野生動物交朋友的意識;通過宣傳教育,人民群眾參加野生動物保護的積極性大大提高,為野生動物的保護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雲南:觀鳥 愛鳥 護鳥

雲南是動植物王國,也是旅遊者心目中的天堂。而對於觀鳥迷來說,到雲南觀鳥旅遊,更是「絕對過癮」的享受。

據雲南大學生物系教授、昆明市鳥類協會理事長王紫江教授介紹,雲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昆明市鳥類協會從3月上旬就開始籌備觀鳥比賽,沒想到社會各界反響強烈,要求報名參加的觀鳥愛好者很多。僅在昆明市,就將參賽隊伍擴大到14支隊伍。昆明螺峰小學、昆明第一中學、昆明沃爾瑪集團等一些學校、企業、社會團體,榮幸地獲得了雲南省昆明市觀鳥比賽的入場券。比賽採用在全省各地分散開展觀鳥、護鳥活動的方式,要求參賽方收集觀鳥、護鳥資料,並寫出專題報告,之後集中評選優勝者。

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等開展的「愛鳥周」活動,在雲南是以觀鳥比賽的形式舉辦的。

雲南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德祥介紹,雲南是我國資源鳥類最豐富的省份,雲南鳥類佔全國鳥類總數的64%,佔世界鳥類的9%;在中國99種特產鳥類中,雲南分布有39種,佔39.4%。幾年來,雲南省頒布施行了《雲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並制定公布了野生動物保護名錄。一些有立法權的民族自治州、自治縣,還結合本地特點和實際,制定了地方性的保護管理法規,為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據。

四川:將野生動物保護和素質教育相結合

每年「愛鳥周」活動期間,四川省成都市西安路小學的學生會用孩子們獨特的方式來迎接這個人和鳥兒共同的節日。在一周的時間里,孩子們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做小鳥圖案的頭套並戴在頭上。天真的孩子們帶著這些樸素的飾品走進各個社區,宣傳愛鳥護鳥,表示他們對小鳥的喜愛。

西安路小學開展鳥類保護的物色教育已有17年。學校將愛鳥護鳥的內容向科學課程、活動課程滲透。該校校長胡慶華介紹,他們把語文課中涉及動物、生態、環保的文章梳理出來,精心編寫課本劇、小品;每學期老師必須交一份這樣的教案;數學課上,則用環保知識編應用題;音樂課,編模仿鳥類的舞蹈;美術課,組織學生畫鳥。活動課上,則組織開展愛護動物、愛護自然的主題活動。

結合青少年的特點,西安路小學的綠色教育活潑、有趣,這種成功的教育探索也得到社會和有關主管部門的認可和支持。目前該學校是國際野生動物項目學校,成都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團體會員。

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四川省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名譽會長孟俊修在今年「愛鳥周」啟動儀式上寄望社會,要把愛鳥護鳥與實施素質教育相結合,要加強對青少年人文精神的培養和鍛造。

重慶:打破行業局限社會共辦「愛鳥周」

「愛鳥,讓它們與我們的心一起飛翔。」春意盎然、鳥語花香的重慶市沙坪壩公園迎來了全市第六屆愛鳥周。重慶市將每年4月的第一周定為愛鳥周,今年愛鳥周活動的主題為:「關注鳥的生存環境」。為使這一主題深入人心,愛鳥周期間,重慶市各區(縣、市)將開展豐富多彩的愛鳥護鳥宣傳活動;重慶自然博物館對觀眾免費開放;重慶市沙坪壩公園將開展鳥知識展、人鳥對話展並宣傳推廣人造鳥窩;重慶動物園免費為遊客提供導游服務,宣傳鳥類知識,指導觀鳥活動;重慶市立信職業學校將開展鳥類知識競賽、製作鳥巢比賽等;重慶野生動物世界也將舉辦愛護鳥類知識講座、動物認養、徵文、攝影及繪畫活動。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副秘書長陳潤生對重慶市打破行業局限,社會共辦「愛鳥周」的形式給予充分肯定。他說,林業、環保、教育各部門聯合開展「愛鳥周」值得推廣。

陳潤生在回顧「愛鳥周」20多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時表示,20年以來,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和有關部門一起,堅持不懈開展「愛鳥周」活動,從某種角度講,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文明與進步。「愛鳥周」活動最初是從一張桌子、一把椅子的街頭宣傳形式開始的,雖然現在的活動方式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值得欣慰的是,「愛鳥周」已經成為中國人為生命喝彩、呵護生命的一個節日。 (科學時報)

第25屆

1981年,國務院批轉了林業、環保等8個部門關於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愛鳥周活動的請示,並確定選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個星期為「愛鳥周」,在此期間,各省、市、自治區要開展各種宣傳教育活動。

我國部分省(市、自治區)愛鳥周一覽表

浙江4月10日-16日;北京4月1日-7日;上海4月1日-7日;湖北4月1日-7日;四川4月2日-8日;廣東3月20日-26日 ;
福建4月11日-17日;遼寧4月22日-28日;廣西3月20日-26日;貴州3月最後一周;江西4月1日-7日;湖南4月1日-7日;山西4月1日-7日;雲南4月1日-7日;寧夏4月1日-7日;安徽4月4日-10日;西藏4月8日-14日;陝西4月11日-17日;天津4月12日-18日;江蘇4月20日-26日;河南4月21日-27日;山東4月23日-29日;吉林4月22日-28日;黑龍江4月24日-30日;甘肅4月24日-30日;青海5月1日-7日;河北5月1日-7日;內蒙古5月1日-7日;新疆5月3日-8日

⑨ 保護綠色家園的資料

節約用電,保護資源,減少污染。

電是我們每一位小學生每天都會接觸到的,也是我們每天學習生活都離不開的,但是現在消耗驚人。所以用電時的一舉一動,都要從節約出發。

在我國,發電主要靠燃煤,而地球上的煤是有限的。按現在的耗用速度,全球的煤將在250年內消耗。到那之後,我們將無任何煤留給我們的後代。

節約用電,就是節約煤,也更是直接為減少大氣污染做貢獻。因為酸雨是因煤炭燃燒形成的,它能強烈的腐蝕建築物,並能使土壤和水質酸化,導致糧食減產,草木魚蝦死亡。據計算,我國僅西南,華南酸雨造成的經濟損失,每年就達140億萬元。

節約用電,能夠減緩地球變暖。由於煤炭燃燒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像一個罩子一樣阻隔地面的熱量向天空外散發,產生了溫室效應,如果地球溫度升高,會引起乾旱或洪水,還會使冰山融化。如果地球上的冰山全部融化,海拔較低的國家和島嶼就會消失。

生活在今天的我們,是肯定要邁入下一個世紀的,他們很多都為全球日益變暖而脆弱。德國192所學校的13.5萬兒童發誓要讓自己所居住的社區中造成溫室效應的有害氣體減少10%。他們換上節能燈,拒絕用空調,放棄用汽車,選用自行車。經過7個月的努力,他們已達到了目標。

轉眼間,我們又進入了美麗的六月,這是植樹造林,綠化國家的大好時機,為了創造良好的綠色家園,保護好生態環境,我建議同學們:

熱愛大自然,愛護花草樹木,保護動物。

開展植樹護綠活動。

積極宣傳環保,把環保意識帶給千家萬戶

如今,通過各種媒體,每個人都越來越多地意識到環境和發展問題的存在。許多人都聽說過熱帶雨林的消失、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生物多樣性銳減、貧困、難民潮、食物危機等問題。但對許多人而言,這些事都發生在遙遠的地方,不會發生在本地的環境中。

可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些問題有許多就發生在當地,甚至在校園里。學校的學生和教師都是資源的消費者。同時,作為社區的成員和現在的或未來的公民,教師和學生同時又是社區發展的負責人,有責任對社區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如果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比作一條跑道的話,那麼在這條跑道之外是沒有觀眾的,所有的人都是運動員。環境和發展問題不僅是政府的事,更是大家的事,個人的事,。

環保知識是二十一世紀人才的必備素質之一。為了使師生深入地認識和理解環境問題的重要性,提高師生環境知識、意識、技能、態度、價值觀和行為等環境素養。根據國家環保局、國家教委、中央宣傳部下發的《關於環境教育行動綱要》及上級有關部門的指示和要求,結合學校實際,近幾年,開發區中學全面開展了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把環保教育列入學校的一件大事常抓不懈,真正將對環境教育的認識融入到師生們的心中。

在創建綠色學校的活動中,學校始終重視對學生的環境保護教育工作,在學校、家庭中倡導綠色文明,落實環保行動。在抓好普及的同時,更加註重內涵,堅持在德育、科技活動、團隊活動、社會實踐等各領域對學生灌輸環境意識和環境道德觀念。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效,積累了一些值得推廣的經驗。

充分發揮課堂的主渠道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條件,使學生切實掌握各科教材中有關環境保護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注重「綠色」宣傳

目前,環境教育的當務之急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使他們具有"綠色頭腦"。為使學生盡快具備「綠色」意識,學校積極創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組織學生自覺參與有計劃的環境實踐活動,促使他們盡快實現環境意識和道德水平的提高。

首先,學校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圖書館、閱覽室每年都訂閱大量環境保護宣傳內容的圖書、報刊,學校的電教中心有專門的環境保護錄象資料,每個班的計算機里都裝有環境保護的資料軟體,利用課余時間定期組織學生觀看,使學生了解環境現狀、學習環保知識,從而用自己的行動保護環境。另外,學校還設有專門的環保櫥窗,定期向學生們宣傳環保知識,配合學校的環保教育工作;校團委將黑板報作為宣傳環保的前沿陣地,經常組織各年級之間開展以環保知識為主題的板報評比,通過評比促使讓「綠色」走進班級;「校園之聲」廣播站開設了「你我他地球村」專欄,每當有關環境的活動日:如植樹節、愛鳥周、世界水日、地球日、環境日等來臨,就積極進行環保宣傳,並號召各班針對節日主題認真撰寫環保廣播稿;並且,學校還在校園內設立有關環保標語牌,如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綠色消費、環保購物,改善環境、拯救地球等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們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事事處處把環境放在心上。

環保紀念日

國際濕地日

2月2日為國際濕地日。根據1971年在伊朗拉姆薩爾(RAMSAR)簽定的《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濕地是指「長久或暫時性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鹹水、鹹水體,包括低潮時不超過6米的水域」。濕地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禽類的生息和遷徙有重要的作用。

世界水日

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做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決議提請各國政府根據各自的國情,在這一天開展一些具體的活動,以提高公眾意識。從1994年開始,我國政府把「中國水周」的時間改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使宣傳活動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題。

世界氣象日

1960年,世界氣象組織把3月23日定為「世界氣象日」,以提高公眾對氣象問題的關注。

地球日

1969年美國威斯康星州參議員蓋洛德納爾遜提議,在美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的講演會。不久,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的學生丹尼斯海斯將納爾遜的提議擴展為在全美舉辦大規模的社區環保活動,並選定1970年4月22日為第一個「地球日」。當天,美國有2000多萬人,包括國會議員、各階層人士,參加了這次規模盛大的環保活動。在全國各地,人們高呼著保護環境的口號,在街頭和校園,遊行、集會、演講和宣傳。隨後影響日漸擴大並超出美國國界,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積極響應,最終形成為世界性的環境保護運動。4月22日也日漸成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環保活動。

世界無煙日

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把5月31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以提醒人們重視香煙對人類健康的危害。

世界環境日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各國環境保護運動的深入,環境問題已成為重大社會問題,一些跨越國界的環境問題頻繁出現,環境問題和環境保護逐步進入國際社會生活。1972年6月5~16日,聯合國在斯德哥爾摩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來自113個國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間人士就世界當代環境問題以及保護全球環境戰略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制定了《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109條建議的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了7個共同觀點和26項共同原則,以鼓舞和指導世界各國人民保持和改善人類環境,並建議將此次大會的開幕日定為「世界環境日」。1972年10月,第27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聯合國根據當年的世界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熱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每年的「世界環境日」的主題。聯合國系統和各國政府每年都在這一天開展各種活動,宣傳保護和改善人類環境的重要性,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同時發表《環境現狀的年度報告書》,召開表彰「全球500佳」國際會議。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由於日益嚴重的全球荒漠化問題不斷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從1995年起,每年的6月17日被定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乾旱日」。

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以一個南斯拉夫嬰兒的誕生為標志,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0年,聯合國把每年的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87年9月16日,46個國家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簽署了《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開始採取保護臭氧層的具體行動。聯合國設立這一紀念日旨在喚起人們保護臭氧層的意識,並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以保護地球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世界動物日

義大利傳教士聖•弗朗西斯曾在100多年前倡導在10月4日「向獻愛心給人類的動物們致謝」。為了紀念他,人們把10月4日定為「世界動物日」。

世界糧食日

全世界的糧食正隨著人口的飛速增長而變得越來越供不應求。從1981年起,每年的10月16日被定為「世界糧食日」。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生物多樣性公約》於1993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為紀念這一有意義的日子,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從1995年起每年的12月29日為「國際生物多樣性日」。

酸雨的危害

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Ph值低於5.6的酸性降水。

我國酸雨(酸雨通常是指表示酸鹼度指數的PH值低於5.6的酸性降水)正呈蔓延之勢,是繼歐洲、北美之後世界第三大重酸雨區。80年代,我國的酸雨主要發生在以重慶、貴陽和柳州為代表的川貴兩廣地區,酸雨區面積為170萬平方公里。到90年代中期,酸雨已發展到長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及四川盆地的廣大地區,酸雨面積擴大了100多萬平方公里。以長沙、贛州、南昌、懷化為代表的華中酸雨區現已成為全國酸雨污染最嚴重的地區,其中心區年降酸雨頻率高於90%,幾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島和廈門為代表的華東沿海地區也成為我國主要的酸雨區。華北、東北的局部地區也出現酸性降水。1998年,全國一半以上的城市,其中70%以上的南方城市及北方城市中的西安、銅川,圖們和青島都下了酸雨。酸雨在我國已呈燎原之勢,覆蓋面積已佔國土面積的30%以上。

酸雨危害是多方面的,包括對人體健康、生態系統和建築設施都有直接和潛在的危害。酸雨可使兒童免疫功能下降,慢性咽炎、支氣管哮喘發病率增加,同時可使老人眼部、呼吸道患病率增加。酸雨還可使農作物大幅度減產,特別是小麥,在酸雨影響下,可減產13%至34%。大豆、蔬菜也容易受酸雨危害,導致蛋白質含量和產量下降。酸雨對森林和其他植物危害也較大,常使森林和其他植物葉子枯黃、病蟲害加重,最終造成大面積死亡。

在中國的大氣污染中,酸雨和浮塵是最主要的污染。十多年來,由於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日漸增多,酸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現在中國已是僅次於歐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區。

我國酸雨主要分布地區是長江以南的四川盆地、貴州、湖南、湖北、江西,以及沿海的福建、廣東等省。在華北,很少觀測到酸雨沉降,其原因可能是北方的降水量少,空氣濕度低,土壤酸度低。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北方如侯馬、京津、丹東、圖們等地區現在也出現了酸性降水。

酸雨可對森林植物產生很大危害。根據國內對105種木本植物影響的模擬實驗,當降水pH值小於3.0時,可對植物葉片造成直接的損害,使葉片失綠變黃並開始脫落。葉片與酸雨接觸的時間越長,受到的損害越嚴重。野外調查表明,在降水PH值小於4.5的地區,馬尾松林、華山松和冷杉林等出現大量黃葉並脫落,森林成片地衰亡。例如重慶奉節縣的降水PH值小於4.3的地段,20年生馬尾松林的年平均高生長量降低50%。

酸雨對森林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的惡化作用造成的。在酸雨的作用下,土壤中的營養元素鉀、鈉、鈣、鎂會釋放出來,並隨著雨水被淋溶掉。所以長期的酸雨會使土壤中大量的營養元素被淋失,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嚴重不足,從而使土壤變得貧瘠。此外,酸雨能使土壤中的鋁從穩定態中釋放出來,使活性鋁的增加而有機絡合態鋁減少。土壤中活性鋁的增加能嚴重地抑制林木的生長。酸雨可抑制某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降低酶活性,土壤中的固氮菌、細菌和放線菌均會明顯受到酸雨的抑制。酸雨還可使森林的病蟲害明顯增加。在四川,重酸雨區的馬尾松林的病情指數為無酸雨區的2.5倍。

酸雨對中國森林的危害主要是在長江以南的省份。根據初步的調查統計,四川盆地受酸雨危害的森林面積最大,約為28萬公頃,佔有林地面積的32%。貴州受害森林面積約為14萬公頃。根據某些研究結果,僅西南地區由於酸雨造成森林生產力下降,共損失木材630萬立方米,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按1988年市場價計算)。對南方11個省的估計,酸雨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可達44億元。現在大多數專家認為,森林的生態價值遠遠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雖然對森林的生態價值的計算方法還有一些爭議,計算出來的數字還不能得到社會的普遍承認,但森林的生態價值超過它的經濟價值,這幾乎是一致的。根據這些計算結果,森林的生態價值是它經濟價值的2-8倍。如果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酸雨對森林危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是極其巨大的。

什麼是哈龍?

所謂哈龍(Halon的音譯),就是我們平常說的1211和1301的商品名稱,它屬於一類稱為鹵代烷的化學品,主要用於滅火葯劑。它通過破壞燃燒或爆炸的復雜的化學鏈式反應來達到滅火的目的。消防行業廣泛使用的哈龍滅火劑是損耗臭氧的物質。人們用哈龍滅火器救火或訓練時,哈龍氣體就自然排放到大氣中。哈龍含有氯和溴,在大氣中受到太陽光輻射後,分解出氯、溴的自由基,這些化學活性基團與臭氧結合奪去臭氧分子中的一個氧原子,引發一個破壞性鏈式反應,使臭氧遭到破壞,從而降低臭氧濃度,產生臭氧洞。哈龍在大氣中的存活壽命長達數十年,它在平流層中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將持續幾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因此哈龍對臭氧層的破壞作用是巨大的。科學研究證明,哈龍是破壞臭氧層的主要元兇之一。

⑩ 人們應該怎樣保護鳥兒和動物做朋友,很急啊!!!!

鳥類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 保護鳥類 對維持自然生態平衡 對科研 教育 文化 經濟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所以 保護和合理利用野生鳥類資源 在國際上以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自然環境 科學文化和社會文明的標志之一
人類對環境植被的破壞 1 荒山的開發 2 山莊休閑酒店的佔用 3 人為的捕殺 4 掏鳥窩 5 農民利益受到鳥的侵害時被捕殺 6 農葯的使用 7 食材需求 8 籠養買賣等是造成鳥類日趨減少的主要原因
保護工作 控制上述事項的破壞 冬季人工野外投放飼料 植樹造林 創造鳥類棲息環境
提倡精神文明 弘揚民族鳥文化 維持生態平衡 發展籠養鳥繁殖業 愛鳥 護鳥使大自然充滿生機
首先 從我做起
如果你真的愛護鳥類 並且想要保護它們 那麼:你什麼鳥也不要養!
因為沒有一隻鳥不屬於自然 籠子不是它們的歸屬!再大的籠子也不是!
無邊的大地 廣闊的藍天才是它們的家!

自由是屬於每隻鳥的生命!

然後 告訴你周圍的人和你做一樣的事!並且拒絕吃任何非飼養的鳥類、鳥蛋!不買任何用野生鳥類羽毛或者其他器官做的工藝品!
然後 如果你有餘力那麼請向鳥類保護協會捐款、當志願者、幫忙宣傳保護鳥類的知識
請把它們當做自己的朋友 人類不是也永遠不會是誰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