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數學旋轉的知識點
擴展閱讀
兒童斷續發燒怎麼辦 2024-09-21 02:31:47

數學旋轉的知識點

發布時間: 2022-03-13 21:59:51

1. 初中人教版數學旋轉復習要點

老師報答案時錯掉的題
上課筆記
不確定的題
解題方法有多種,找最簡單的

2. 初中數學旋轉題型

另一條直角邊與正方形的AD所在直線交於點E,
∠BPC=90,
所以∠BPC=∠DEP,
△PED∽△BPC,

當點P位於CD的中點時,你得到的三角形與△BPC的周長比是1:2

3. 初中數學平移和旋轉的定義與其它知識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平移和旋轉》。下面,我將從五個方面來進行解說。

一、說教材

(一)、教材簡析

《平移和旋轉》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前後、上下和左右,以及簡單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的,為今 後進一步學習平移和旋轉,以及相關幾何知識打下基礎。《平移和旋轉》是從運動變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認識空間與圖形。教材注重挖掘和利用身邊豐富有趣的實例,充分感知平移、旋轉兩種運動的不同特徵及其普遍存在性,並通過「移一移、說一說」「填一填」「畫一畫」3個數學活動,來感受平移的幾何特徵,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學生對平移和旋轉的現象,在生活中已經有了一些感性的認識,但不能真正體會平移和旋轉的特點。由於本學段的學生正處在直觀形象思維階段,他們觀察圖形的平移常常會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大部分學生會把兩幅圖之間的距離看作是平移的距離。

(三)、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例,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並會直觀地區別這兩種常見的現象。

2.讓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合作等學習活動,使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後的圖形。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

教學難點:理解平移的距離。

(五)、教具、學具准備:多媒體課件、移動的小船、方格圖紙

二.說教法

根據以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以及為了讓學生經歷從現實背景中抽象出數學模型,從現實生活空間中抽象出幾何圖形的過程,我主要採用以下兩種教法。

1、情景教學法:數學情景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能力、發展心理品質的重要源泉,是溝通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具體問題與抽象概念之間的橋梁。「平移和旋轉」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本節課中,我主要採用從生活實例入手,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逐步實現對數學概念和方法意義的建構。

2、多媒體演示法:教師利用多媒體把平移的過程用動態的方式呈現出來,便於學生觀察、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用生動形象的方式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在合理選擇教法的同時,更要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使學生不僅學會,還要會學。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生以下兩種學法:

1、操作發現法: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可見,學生的思維是離不開實踐活動的。在本節課中,理解平移的距離,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難點。為此,教師組織學生動手操作。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引導學生發現:觀察一個圖形的平移過程,只需要觀察該圖形上任意一點的平移過程。

2、小組合作交流法: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本課中,針對教學難點,教師兩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給學生提供交流的機會。學生可以在小組內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維過程,同時在傾聽中把自己的想法同其他人的方法做比較,在理解和採納不同意見和方法的同時也發現規律。

四.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

1、上課開始,教師談話引入。

「孩子們,你們去過游樂園嗎?游樂園里有好多好玩的游樂項目.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課件出示:游樂園中的一些動態畫面。)

請大家認真觀察這些游樂項目是怎樣運動變化的。」

2、待學生觀察完後,教師接著提問:這些物體的運動都相同嗎?請你根據它們的運動方式給它們分類,並說明理由。

對於最後這個問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然後再全班匯報交流。

3、根據學生交流的情況,教師進行小結。

像上面游樂園中的纜車、滑滑梯、小火車(邊說邊貼畫)那樣,都是沿著直線移動的,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為平移(板書:平移);像旋轉小屋、大風車(邊說邊貼畫)那樣,都是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動的,這樣的運動方式我們就稱為旋轉(板書:旋轉)。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平移和旋轉」。

設計目的:讓學生在情景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轉的現象。正如《新課標》所倡導的: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讓學生從中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

(二)、聯系實際進一步認識平移和旋轉。

在第一個環節的學習中,學生對於平移和旋轉只是一種感性認識,為了幫助學生准確地建構平移和旋轉的概念,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活動一:

下列物體的運動是平移的畫「—」,是旋轉的畫「o」。(課件出示)

設計目的:讓學生判斷日常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經歷觀察、對比的思維過程,使其更深刻地認識平移和旋轉的運動特點。

活動二:

舉例說明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設計目的: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移和旋轉這兩種運動的本質特徵,感受平移和旋轉現象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學生對數學來源於生活的認識。

活動三:

試著做一個表示平移或旋轉的動作。

對於這個活動,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里進行,再推選出代表向全班表演。

設計目的:我這樣設計實際上是要求學生用獨創的形體語言來表示平移和旋轉的特徵。加深對平移和旋轉運動特徵的理解。

(三)、動手操作,進一步探究平移。

這個環節,我分三個步驟進行:

1、創設情境,感知平移的方向和距離。

(1)、出示課件,讓學生觀察。(課件出示:小兔過河圖。)

(2)、教師提問:小船的運動方式是什麼?它是往哪邊平移的?平移了幾格?對於第三個問題,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然後,再全班匯報交流。

交流中,學生可能會說小船向左平移了3格;也可能會說小船向左平移了7格……

2、動手實踐,理解平移的距離。

當學生對平移的格數出現不同看法時,我並不及時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通過兩個操作活動來引導學生理解平移的距離。

操作活動一:

(1)、分小組活動。

學生在小組內拿一個活動的小船在方格圖紙上再現小船平移的過程。

教師提問:你發現了什麼?

(2)、通過學生操作、觀察、比較後,學生可能會發現:

① 小船移動,船上的小兔也跟著移動;

② 紅兔和黃兔都移動了7格;

③ 船移動了7格等等。

對於學生的每一種發現,我都給予恰當地鼓勵性評價,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在學生得出結論後,教師用課件再次演示小船平移的過程,驗證學生的發現。(課件出示小船移動的過程)

引導學生得出:船上小兔平移的距離,就是小船平移的距離。

通過活動一,學生已經初步理解物體平移的距離。而此時,學生對物體平移的距離,只是停留在實物上的。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平移的幾何特徵,我將實物替換成平面圖形,設計了第二個操作活動。

(1)操作活動二: 「移一移,說一說」(課件出示)

問:三角形向下平移了幾格?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可能會根據三角形上某一點或某一條線段向下平移的距離來得出:三角形向下平移了1格。

問:你認為用哪一種方法能又快又好地判斷出三角形平移的格數呢?

通過交流得出:根據三角形上任意一個頂點平移的格數,就能又快又好地得出三角形平移的格數。這樣,將面落實到點上,從而實現方法的優化。

(2)、讓學生用優化出的方法迅速判斷下面兩幅圖。(課件出示)

「三角形向什麼方向平移了幾格」?

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觀察一個圖形的平移過程,只需要觀察該圖形上任意一點的平移過程。

(3)、學生獨立完成「填一填」。(課件出示)讓學生再次體驗通過觀察圖形上一點,來觀察圖形平移過程的策略。

設計目的:通過 「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活動,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以及空間想像能力,突破本課教學難點。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反饋練習:

在學生已經正確理解平移的方向和距離之後,我及時設計了以下反饋練習。

練習一:填一填。(課件出示)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找上面三個圖形平移的方向和距離,讓學生在「做」中得到知識的深化,進一步理解平移。

練習二:畫一畫(課件出示)

對於這個練習,我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出一個能提高效率的合理的畫圖步驟,然後再畫。

設計目的:通過讓學生畫出平移後的圖形,讓學生運用所學平移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體現數學的運用價值。

(四)、反思明理。

課堂小結我讓學生自己起來總結: 「我學會了什麼」「我是怎樣學會的?」「我還有什麼疑問?」

設計的目:通過讓學生自主反思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反思的習慣。使其在反思中不斷進步。

(五)、鞏固加深,拓展運用。

本節課我設計了趣味練習和開放練習。

1、趣味練習:

讓學生欣賞生活中運用平移和旋轉設計出的美麗圖案。

2、開放練習:

我讓學生課後運用平移和旋轉的方法,通過畫一畫、剪一剪、拼一拼、貼一貼,設計出美麗的圖案。

設計目的:以上練習的設計,即有鞏固性,又有趣味性,還有創造性,適合不同特點的學生。特別是開放練習,思維空間大,方法靈活多樣,把課堂的知識延伸到課外,為學有餘力的同學提供了一個施展創造才能的機會,較好的發展個性,同時體現了「人人學好數學」「不同的人學不同的數學」的大眾數學教育思想。

五、說板書

我的板書設計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動態生成的,它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體現了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

(附:板書設計)

平移 和 旋轉

4. 初三上冊數學旋轉知識點總結

首先記住旋轉的性質:
1 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2 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其次是坐標系與對應點的關系,比如原點、軸對於點的坐標求法
最後要注意區別中心對稱與中心對稱圖形的區別

5. 數學旋轉的三大性質

1.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2.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3.旋轉後的圖形全等

6. 數學五年級旋轉

這學期我們數學又教了一個新的知識——平移和旋轉。其實這二個概念我的理解非常簡單平移,就是圖形沿著直線方向,不改變形狀和大小的移動到另一個的位置。而旋轉,就是按照一個中心點進行轉動,而圖形的大小的形狀是不變的。
在生活當中,我們身邊進行平移和旋轉的物體很多。第一如媽媽的汽車從家裡開到公司,我的理解是汽車進行了平移;家中的椅子從客廳移到了我的小房間,我也理解為是椅子進行了平移。
旋轉,也是比較多的。走在街上,看到小朋友手中的風車,它們用力的轉動著,我的理解是風車的葉子進行了旋轉。汽車輪胎中間的鐵支承架,在汽車開動時也是進行了旋轉。在理發店門口,黑白相間的廣告燈箱在不停的轉動,我的理解也是旋轉。我們家中的電扇,在開啟的時候,三塊風葉進行了旋轉。
總的來說,我感覺平移的旋轉不是很復雜,就像旋轉圖形的判斷只要記住「定、動、變、不變、等」就夠了:定:即旋轉中心;變:旋轉前後圖形位置變化(除旋轉角度=N 360度);不變:旋轉前後圖形大小、形狀不變;等:即圖形的每一點、每部分都圍繞旋轉中心旋轉相等的角度動:旋轉是個動態過程。
通過這樣的理解,小朋友你們覺得平移和旋轉簡單嗎?

7. 旋轉的定義和性質小學數學

概述
發音:旋(xuán)轉(zhuǎn ) 旋轉.英文:rocendyl:在平面內,把一個圖形繞點O旋轉一個角度的圖形變換叫做旋轉,點O叫做旋轉中心,旋轉的角叫做旋轉角,如果圖形上的點P經過旋轉變為點Pˊ,那麼這兩個點叫做這個旋轉的對應點.
性質
①對應點到旋轉中心的距離相等.
②對應點與旋轉中心所連線段的夾角等於旋轉角.
③旋轉前、後的圖形全相等.
三要素
①旋轉中心;
②旋轉方向;
③旋轉角度.
注意: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變一個,圖形就會不一樣.旋轉旋轉變換是由一個圖形改變為另一個圖形,在改變過程中,原圖上所有的點都繞一個固定的點換同一方向,轉動同一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