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知識 » 政史地生小知識
擴展閱讀
如何畫動漫模特腿 2024-11-16 17:27:51
小愛同學如何控制暖氣 2024-11-16 17:25:06

政史地生小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7-01 07:01:53

1. 高一政史地知識重點

1、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使用價值和價值
使用價值概念: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注意:有使用價值不一定是商品,商品必須有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注意:使用價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交換,是因為都耗費了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3)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
使用價值是價值的物質承擔者,沒有使用價值的東西不是商品,沒有價值的東西也不是商品。任何人不能同時兼得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消費者購買商品的目的是為了獲得商品的使用價值,銷售者是為了實現商品的價值。
(二)貨幣的本質。
1、貨幣的產生: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2、貨幣的含義和本質:
(1)含義: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的商品。
(2)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
3、貨幣的職能
(1)兩個基本職能——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
A、價值尺度職能
(1)含義:就是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的大小職能。
(原因:貨幣之所以能成為價值尺度,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也有價值。)
(2)價格與價值的關系:
所謂價格是通過一定數量的貨幣表現出來的商品價值,叫做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商品價格與價值成正比。
(3)貨幣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只是觀念上的貨幣,不需要現實貨幣。
B、流通手段:
(1)含義: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做流通手段。
(2)要注意流通手段與商品流通的區別。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叫做商品流通。流通手段強調的是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商品流通強調的是商品如何交換。
(3)作為流通手段的貨幣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不能是觀念上的貨幣。
(2)貨幣在發展過程中又有了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
4、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的計算公式。
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的價格總額(即待售商品的數量價格水平)/貨幣流通速度
(這表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同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例,而同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5、紙幣的產生和發展:
(1)紙幣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而產生的。
(2)紙幣的含義:它必須由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注意:紙幣本身沒有價值,它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這里需要強調兩點:一是由國家或特定地區發行的。二是國家強制使用的。紙幣沒有價值,之所以能代替貨幣行使流通手段,最主要原因就在於國家的強制力。)
6、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1)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國家有權發行紙幣,但不能任意發行任何數量的紙幣。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數量為限度。
(2)通貨膨脹指的是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的物價上漲的現象。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引起物價上漲,影響人民的生活或社會經濟秩序。
(注意:通貨膨脹的產生原因很多,不僅僅與紙幣的發行量太多有關,也與其他因素有關,如成本上升、總需求太大等。)
(3)通貨緊縮是一種與通貨膨脹相反的經濟現象,表現為物價全面、持續的下跌的經濟現象。通常伴隨著經濟衰退。
二、信用工具和外匯
(一)信用工具:
1、結算的方式:(1)現金結算(2)轉賬結算。
2、常用信用工具:
(1)信用卡:
A、含義:具有消費、轉帳結算、存取現金、信用貸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電子支付卡
B、優點: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消費、結算、查詢為一體,能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方便購物消費,增強消費安全,給持卡人帶來諸多便利。
C、其中銀行信用卡是指商業銀行對信貸狀況良好的客戶發行的一種信用憑證。
(2)支票:
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是出票人委託銀行等金融機構見票時無條件支付一定金額給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支票主要分為轉帳支票和現金支票兩種。
(二)外匯和匯率:
1、外匯: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於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判斷匯率升高和跌落的標准:如果用100單位外匯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說明外匯的匯率升高,外幣升值,人民幣匯率下降,人民幣貶值;反之,亦然。
3、匯率變化對經濟的影響:(即:貨幣升值和貶值的利弊分析)
(1)本幣升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少,影響有:A出口減少,進口增加;B外資投資成本增加;C導致國內生產下降、失業增加;D本國外匯儲備貶值,但有利於償還外債;E有利於本國企業走出去
(2)本幣貶值,意味著同量外幣兌換的本幣更多,影響有:A出口增加,進口減少;B外資投資成本降低;C增強本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D本國消費相對便宜,外國遊客增加。
4、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含義及意義:即對內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對外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對人民生活安定,對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世界金融的穩定、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三、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1、從產生看:貨幣是商品交換長期發展的產物;
2、從本質看: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從職能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兩個基本職能;
從重要性看:在一定意義上,貨幣是財富的象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任然存在商品貨幣關系,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等各種經濟活動都離不開貨幣。
第二課多變的價格
一、影響價格的因素
價格由價值決定,並受供求關系及其它的影響(即價格由市場形成)
(一)供求影響價格
1.供求影響價格
(1)引起價格變動和差異的因素有氣候、時間、地域、生產,甚至宗教信仰、習俗等文化因素也有影響(間接因素);(2)這些因素對價格的影響是通過改變該商品的供求關系(直接因素)來實現的
2.供求如何影響價格
①供不應求,價格升高。買方不得不接受較高的價格以滿足自身的需要,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這就是「賣方市場」。(即由賣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賣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②供過於求,價格降低。賣方不得不以較低的價格處理他們過剩的存貨,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這就是「買方市場」。(即是買者起主導作用的一種市場類型,買者在市場交易中處於有利地位。)
(二)價值決定價格
1.價格和價值的關系
價格是由價值決定的,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值越大,價格越高
2.商品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3.勞動生產率及其與商品價值量的關系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和社會勞動生產率成反比;個別勞動生產率與商品價值總量成正比
4.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表現形式
(1)基本內容:商品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提示: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有商品經濟就有價值規律)
(2)表現形式: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為什麼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即為什麼沒違背價值規律---等價交換原則?為什麼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
價格和供求相互影響、相互制約造成價格上下波動,價格不可能無限上漲,也不可能無限下跌,始終以價值為基礎,圍繞價值波動.從單個交換過程來看,經常價格與價值不相符,但是從一個較長時間看,商品的平均價格還是和商品價值相符的可見,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不是對價值規律的否定,而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現形式,等價交換存在於商品多次交換的平均數中
二、價格變動的影響
(一)價格變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價格變動會引起需求量的變動(一般來說,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
(1)某種商品的價格上升時,人們會減少對它的購買
(2)某種商品的價格下降時,人們會增加對它的購買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是不同的
(1)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小
(2)價格變動對高檔耐用品需求量的影響比較大
3、相關商品的價格變動對需求量的影響
(1)在可替代的兩種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將增加對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2)在有互補關系的商品中,一種商品價格上升,消費者將減少對該商品的需求量,同時將減少對其互補商品的需求量;反之亦然。
(名詞解釋:替代品是指如果兩種商品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同一需要,這兩種商品就互為替代品;互補商品是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這兩種商品就是互補商品。)
(二)對生產經營的影響:
1、調節生產規模2、提高勞動生產率3、促使企業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的產品
第三課多彩的消費
1、影響消費的因素(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物價總體水平)
⑴、居民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A、其他條件不變,則人們當前可支配收入(當前收入)越多,對各種商品和服務的消費量就越大。因此要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必須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增加居民收入。
B、一般地,未來預期收入(未來收入)越高,預期支出的可能性就會越大。
C、社會收入差距與社會總體消費水平有密切的聯系。人們的收入差距過大,總體消費水平會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縮小,會使總體消費水平提高。
⑵、物價水平也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一般說來,物價上漲人們會減少對商品的消費量;物價下跌,則購買力普遍提高,會增加對商品的消費量。
2、消費的類型
(1)按照消費對象不同可分為有形商品消費和勞務消費
(2)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分:錢貨兩清的消費、貸款消費、租賃消費
(3)按照消費的目的分:生存資料消費、發展資料消費、享受資料消費
第一單元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太陽地軸
方向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時15o(兩極除外)
線速度平均30千米/小時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
(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晝夜平分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
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
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o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o26』
(3)確定地方時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
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o,時間相差1小時,每1o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o-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
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
天.

第二單元大氣
一: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
1)低層大氣的組成:干潔空氣(氮—生物體的基本成分、氧—生物維持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臭氧—吸收太陽
紫外線「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水汽和固體雜質(成雲致雨的必要條件)
2):大氣的垂直分層(課本29頁圖2.1)
高度溫度大氣運動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2000-3000千米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50-55千米隨高度的增加而上昇平流運動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於高空飛行
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
二:大氣熱力作用
(1)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具有選擇性,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紅外線,臭氧吸收紫外線,對於可見光部分吸收比較少
反射作用:無選擇性,雲層越厚,反射作用越強,在夏季多雲的白天,氣溫不是很高
散射作用:具有選擇性,對於波長較短的籃紫光易被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
(2)對地面的保溫效應
①大氣吸收地面的長波輻射,截留熱量而增溫,由於大氣對於太陽短波輻射的吸收能力比較差,但是對於地面長波輻射吸收作用強,所以地面輻射
大部分都是被大氣吸收
②大氣逆輻射是大氣輻射的一種,方向朝向地面,對地面熱量進行補償,起保溫作用
二:大氣的熱力狀況
大氣的熱力作用
1)熱力環流: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最簡單的形式。
從圖中可以看出,近地面等壓線向低壓方向(向下)彎曲,高空等壓線向高壓方向(向上)凸起
2)大氣的水平運動—--風
影響因素:等壓線越密集的地方,則風力越大(圖2.10,2.11,2.12)
在單一水平氣壓梯度力作用下:風向垂直等壓線,指向低壓
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平行
在三個力作用下: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始終由高壓指向低壓方向.
三:全球性的大氣環流
1)三圈環流(課本37頁圖2.14)
①在地表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風帶隨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而南北移動,對於北半球來說,夏季向北移,位置偏北;冬季向南移,位
置偏南.(圖2.15)
②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
(3)季風環流(圖2.18)
地區東亞南亞,東南亞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風向冬季西北風(亞洲大陸)東北風(亞洲大陸)
夏季東南風(太平洋)西南風(印度洋)


第1課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夏商政治制度的內容:
中央:
1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
2參與決策相、卿士,負責祭祀占卜和記錄王朝大事的卜、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地方:侯、伯
夏商政治制度的影響: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影響。
2、西周的分封:
1被封的諸侯國的義務:鎮守疆土、隨從作戰、繳納貢賦、朝覲述職
2影響:
積極影響: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形成了對周王室眾星
捧月般的政治格局
消極影響:西周後期王權衰弱,春秋戰國暑期列國紛爭
3結果:西周後期分封制受到破壞;戰國末年周王室失去分封大權
3、西周的宗法制:
1內容:用父系的血緣關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鞏固國家政治的制度。
2特點:嫡長子繼承製
3影響:保證貴族的壟斷和特權地位,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穩定和團結。
第2課秦朝的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1、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特點:一人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
評價:標志著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
2、中央集權的基本特徵:權力高度集中
3、中央集權制的作用及影響:
積極作用:
1使秦實力增強,通過戰爭擴大疆域,形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成為當時世界大國。
2使秦能一實行各種鞏固統一的措施。
3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消極作用:依靠皇帝的專制權威,加強對人民的壓榨,造成階級矛盾迅速激化。
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中央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朝漢承秦制
有所變化中央設三公(相、御史大夫、太尉)
中朝決策機構
外朝執行機構
尚書台中樞機構
魏晉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體制
隋朝尚書省、內史省、門下省為中央政府最高統治機構
唐朝中書省掌決策,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尚書省負責執行政令。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門下省掌審議,負責審核政令。
宋二府中書門下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政機構
參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三司管理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元中書省最高行政機構
樞密院最高軍事機構
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2、地方政治制度的演變:
漢漢初,郡國並行制;漢武帝後期:設刺史制度
隋唐唐中後期,地方軍鎮長官節度使越設越多,發展成藩鎮割據局面
宋文臣做地方官;州縣兩級制
元在地方實行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別為路、府、州、縣。行省制度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它的創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變革。
邊遠民族地區高寒宣政院進行管理
3、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特點: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增強。地方權力不斷削弱,中央權力不斷增強。
第4課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1、明朝:君主專制強化,中國的宰相制度從此被廢除,君主專制達到了新的高度
2、清朝:君主專制達到頂峰,設置軍機處,由皇帝挑選新任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全
國的軍政大權就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
第二單元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
第5課古代希臘政治民主政治
1、基礎:梭倫改革
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黃金時代:伯利克里統治時期
2、特徵:人民主權、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內部平等
3、積極作用:促進希臘民族性格形成;推動古希臘文化事業發展;開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消極作用:男性公民民主;小國寡民的直接民主;抽簽選舉,輪番坐莊的弊端
第6課羅馬法的起源與發展
1、《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
《民法大全》(查士丁尼組織編纂)標志著羅馬法律體系的最終完成。
2、影響:維護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統治;是現代歐洲大陸法律體系的基礎;是反封建和鞏固資本主義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確立與發展
第7課英國君主立憲制的建立
1、1光榮革命:1688年
2《權利法案》:1689年。特點:議會的權力日益超過國王的權力;國會逐漸處於「同而不治」的地位
3責任內閣制:首相事實上成為國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決策者和領導者。
2、作用:
國內影響:提供保障、穩定社會、走入民主、樹立模式;
國外影響:對其他國家的資產階級建立新制度,也有巨大影響。
3、特點:英國立憲制度是君主制、貴族制與民主制三者融為一體的混合物。君主是象徵性
的元首,其職責多數是禮儀性的。

2. 初一下學期 政史地生 的全部知識點~~~

1.世界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面積是 4400 萬 km2,該洲也是世界上跨緯度最廣,東西距 離最長的大洲. 2. 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3.日本的國土面積是 37.8 萬 km2,人口有 1.27 億(2000),首都是東京,經濟:由於該國 缺乏礦產資源,因此需要大量進口工業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業製成品,發展成了加工貿 易型的經濟. 4.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原.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語. 5.歐洲西部的三大地形區是:北部是以斯堪的納維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是西歐平原和波德 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是阿爾卑斯山系為主的山地延伸到三大半島. 6.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狂歡節,節日期間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 7.東南亞的氣候主要有兩種: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大部分; 熱帶 季風氣候,分布在中南半島和菲律賓群島北部. 8.美國共有 50 個州和一個首都所在的哥倫比亞特區,其中的兩個海外州是阿拉斯加和夏威 夷州.人口有 2.82 億(2000), 面積是 937 萬 km2 .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9.世界上著名的工業密集地帶是自英國向東到波蘭境內,自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向南到意大 利. 10. 巴西有世界現已建成最大的水電站是伊泰普水電站,是由巴西和巴拉圭兩國合建的. 11. 澳大利亞大陸地勢低平,平均海拔僅 300 米,是世界上地勢起伏最和緩的大陸.分為 三大地形區,東部:大分水嶺為主的山地;中部:澳大利亞大盆地為主的平原;西部:寬廣 平坦的高原. 12.俄羅斯的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北美國家通用的語言是英語.拉丁美洲的人種以混血人 種為主. 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貝加爾湖.屬於(淡,咸)淡水湖. 13.南極特有的鳥類是企鵝.個體數量最多的生物是磷蝦.北極的主要動物有北極熊.俄羅 斯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涼爽.北冰洋沿岸是終 年嚴寒的極地氣候,太平洋沿岸是溫帶季風氣候.其中歐洲部分鐵路網非常稠密,以莫斯科 為中心呈放射狀,主要承擔內河航運的河流是伏爾加河. 14. 美國農業的特點是實現了農業地區專門化和農業生產專門化. 15. 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剛果盆地.該盆地所在的大洲號稱"高原大陸""熱帶大陸".該盆地內 部的氣候類型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俄羅斯管道運輸的主要對象是石油和天然氣. 16.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 其中東南沿海最為稠密. 人口有 1.70 億 (2000 年).巴西的城市化水平是 70%以上. 17.東南亞的主要物產:稻米:緬(甸),越(南),泰(國).橡(膠)油(棕):泰(國), 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椰子: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 18.南亞有兩條河流,位於印度境內的是恆河,另一條是印度河,位於巴基斯坦國境內.南亞 的氣候屬於熱帶季風氣候, 一年分三季: 3~5 月為熱季, 西南季風尚未來臨, 高溫少雨; 6~10 月為雨季,西南季風帶來大量降水,佔全年降水總量的 80%~90%,濕熱多雨;從 11 月~ 次年 2 月為涼季,盛行乾燥的東北季風,氣候涼爽宜人. 19.世界上的第二人口大國是印度,2000 年人口已達到 10 億. 南亞的三大宗教是佛教,印 度教,伊斯蘭教.印度 80%的人信仰印度教,巴基斯坦把伊斯蘭教定為國教,97%以上的 人口為穆斯林. 20. 世界最大的內陸國是哈薩克.被譽為"白金之國"的國家是烏茲別克. 21. 馬來西亞的錫礦產量居世界首位.被稱為"花園城市"的國家是新加坡. 22. 世界上石油儲量最大,生產和輸出石油最多的地區是中東地區.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沿 岸地區.中東地區是世界著名的三大宗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基督教的發源地,三大宗教的 "聖城"是耶路撒冷. 23. 東南亞最大的平原是湄公河三角洲.中南半島的地形特點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 南亞的范圍由兩部分組成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4.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國際性河流是多瑙河,歐洲最長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南極地區的氣 候特點是乾燥,嚴寒,烈風 25.拉美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巴西.該國的首都是巴西利亞.世界最小的大洲是大 洋州.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有鴯鶓,袋鼠,鴨嘴獸,樹袋熊,針鼴. 26.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騎在羊背上"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是澳大利亞.世界 上最大的湖泊是裏海. 27.南極的主人是企鵝. 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 層的厚度多 1720 米.南極洲面積 1400 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 2350 米,是世界上平均海 拔最高的一個大洲. 28.南極科學考察的最好時間是南極的暖季,即每年 11 月~次年 3 月.這時正是南極的極晝 (極晝,極夜).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面積是 1708 萬 km2 . 29.被譽為"美洲大陸的地中海"的是"五大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是蘇必利爾湖.北美五大湖 的成因是冰川作用.北美的氣候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30.印度尼西亞的首都是雅加達.世界最大的半島是 阿拉伯半島. 世界最大的群島是馬來 群島. 31. 巴西是世界上著名的熱帶面積最廣大的國家.巴西有三種熱帶經濟作物的產 量居世界 首位,是咖啡,劍麻,香蕉,蔗糖. 32.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 輸往西歐,美國,日本. 33 .世界上佔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美國有世界第四長河是密西西比河. 日本的 海岸線曲折. 34.印度紡織工業中心中,麻紡工業中心 是加爾各答; 棉紡工業中心孟買.俄羅斯的首都 是莫斯科. 35. 歐洲西部的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的 70%以上,兩個世界著名的"乳畜大國"是荷蘭和丹麥. 36.世界最高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生活在美洲地區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屬於黃色人種. 他們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瑪雅文化. 37. 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東南沿海地區. 首都是 堪培拉. 最大的城市是悉尼. 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 38.亞洲的南面隔海與大洋州相望.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南亞面積最大,人口最 多的國家是印度.目前人口已達到 10 億. 39. 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日本的地形多山,山地,丘陵眾多,火山,地震頻繁.氣候以溫帶 海洋性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森林,水能資源豐富,礦產資源貧乏. 40.日本的領土由四個島嶼組成,是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日本最大的平原是關東平 原,位於本州島上. 41. 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世界上跨經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跨經度 最廣的大洋是北冰洋.伏爾加河注入裏海. 42.印度從氣象災害看,旱澇災害頻繁,原因是該國的氣候主要以為熱帶季風氣候為主.亞 洲地勢特點是中間高,四周低.亞洲的氣候復雜多樣,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 最廣. 43.歐洲共有四個大的半島,地中海沿岸有著名的三大半島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 爾干半島;北部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義大利所在的半島是亞平寧半島. 44.非洲最大的島嶼是馬達加斯加島.日本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屬於活火山. 45.我國已在南極建立的兩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和中山站. 46.俄羅斯有俄羅斯位於北極圈以內但終年不凍的港口是摩爾曼斯克.終年不凍的原因是受 惠於北大西洋暖流.該國有豐富的資源:淡水資源(貝加爾湖),森林資源(亞寒帶針葉林 世界最廣),礦產資源(石油,黃金,有色金屬). 47.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分布在亞馬孫 河流域. 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巴西. 48.俄羅斯最大的海港是聖彼得堡,位於波羅的海沿岸.太平洋沿岸的海港是符拉迪沃斯托 克. 49.世界上東西跨度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達 1 萬多千米.俄羅斯的兩個農業區是伏爾加河 流域和頓河流域. 俄羅斯地形對河流分布的影響: 西部平原廣大, 河網密布; 東部山高谷深, 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50.衡量一個國家人口增長的重要指標是人口自然增長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人口增長 速度快(快,慢),居世界第一. 51.撒哈拉以南的經濟屬於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人口,環境,糧食三者成為 當地發展經濟 重點考慮的問題. 美國的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 10%,平原佔全國的一半以上. 52.歐洲西部的面積是 500 萬 km2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絕大部分屬於發達國家. 53. 中東地區的地形以高原為主,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埃及的首都是開羅.長絨棉的產量 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農業集中於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 54. 歐洲有世界上最為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沿岸的氣候屬於地中海氣候. 55. 北美的土著居民有印第安人和因紐特人,其中印第安人屬於 黃色人種.通常所說的波 羅的海沿岸三國,是指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 56..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多雨的氣候類型是地中海氣候. 日本的四大島中,位於最南 邊的是九州. 57.世界最高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黑種人的故鄉在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 58.拉丁美洲的糧食作物主要是玉米.是三種熱帶經濟作物咖啡,甘蔗,香蕉的"王國".拉 丁美洲是一個有大量混血種人的社會.如巴西佔到全國人口的 40%. 縱貫南美洲西部的山 脈是安第斯山. 59.德國首都是柏林.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英國首都倫敦.法國首都巴黎.美國首都華盛 頓. 60.歐洲西部的工業屬於以製造業為主的工業,在發達國家中佔主導地位. 61.俄羅斯位於兩個平原之間的地形是烏拉爾山.位於高原和山地之間的河流是勒拿河. 62.與我國相鄰,而且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 如果在地球上選一個地點,要求 四面朝北,應應選在南極極點. 63.按照板塊構造學說,澳大利亞位於印度洋板塊.中東地區最匱乏的自然資源是 水資源. 最豐富的資源是石油資源. 64.青藏高原氣候以高原山地氣候為主.日本的氣候具有什麼特點季風性,海洋性.阿拉伯 人主要分布在西亞,北非(或中東地區). 65.日本的四大島中,最大的島嶼是本州.日本以哪種經濟為主加工貿易型經濟.馬六甲海 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 ,溝通了印度洋和太平洋洋. 66.中亞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是以溫帶草原氣候為主.中東地區的主要人種是白種 人. 67.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是 南非. 被稱為美國"黃金水道"的河流是密西西比河. 世 68. 界上針葉林分布最廣的國家是俄羅斯.美國人口稠密的地區是東北部的五大湖地區. 造成 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因素是西部高山的阻擋. 69.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峽灣,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五大 湖的成因是冰川作用. 70.世界上目前無人定居的大洲是南極洲.日本是一個火山,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的國家. 是因為日本處在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處.俄羅斯是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國家. 71.地形以平原為主的大洲是歐洲. 有"冰雪高原"之稱的大洲是南極洲.世界上平均海拔最 高的大洲是南極洲. 72. 南亞的地形分為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為主的山地;中部:印度河平原和恆河 平原為主的平原區;南部:德干高原為主的高原. 73. 東南亞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馬來群島的氣候特點是終年高 溫多雨. 世界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沙漠分布於:非洲北部 . 74. 1995 年~2000 年世界人口平均自然增長率是 1.3%,亞洲是 1.4%,2000 年世界總人口 是 60.55 億,亞洲的總人口是 36.8 億.如果 2001 年世界增加 100 人,則亞洲增加的人口 數量是 66 人. 75.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熱帶草原氣候.尼羅河是世界上第一長河,其 長度是 6600km.當北京時間(東 8 區)是 14:00 時,莫斯科(東 3 區)應該是:9:00 . 76. 將澳大利亞三大地形區逆時針旋轉 900 ,與印度國家地形最為相似.印度最大的工業 區分布在 東北部. 77. 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紐約,"汽車城"是指底特律,鋼都是匹茲堡.飛機製造中心是西雅圖. 78.東南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東南亞地處亞洲與大洋州,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 口".位於馬來半島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從歐洲,非洲向東航行到東亞, 東南亞各港口的必經之地,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最短海上通道. 79. 被譽為俄羅斯人"母親伏爾加"的河流是伏爾加河,全長 3600 千米,是歐洲第一長河. 航運價值很高.通過運河,該河與波羅的海,白海,黑海,亞速海,裏海相通,稱為"五海 通航". 80. 為了進一步加強聯系在歐洲西部形成了一個區域性的國際組織,叫做歐洲聯盟(簡稱歐 盟).總部設在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是聯合國,總部設在美 國紐約. 81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綿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從紅海經地中海 再到黑海依次經過的運河和海峽是: 蘇伊士運河和土耳其海峽. 82.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業大國,農業發展的條件是:耕地佔世界耕地面積的 10%;平原占 全國一半以上; 河流較多, 湖泊集中, 平原地區有豐富的水資源;東部降水多, 光熱條件好. 83. 在美國,被稱為世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的是位於舊金山東南部的"矽谷".世界唯一獨自 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是:澳大利亞. 84. 北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地安人 .淡水儲量最多的水體南極冰川.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長 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法國發電量中核電的比重高達 70%以上. 85.法國的工業很發達,重要工業資源煤,鐵等礦產資源比較豐富.以汽車,飛機製造為主 體的工業在世界上佔有突出地位,服裝,食品,醫葯等工業部門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86.美國的三大地形為,東部:阿巴拉契亞山為主的山地,中部:中央大平原,西部:落基 山等為主體的山地. 87. 北美外來移民中 80%以上的是歐洲人及後裔. 歐洲西部面積最大的國家是法國.俄羅 斯森林資源豐富,有世界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 . 88.世界上被稱為"火山國"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由於該國地處三大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 躍,多火山和地震,這三大板塊是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和亞歐板塊. 89.從大洲與地區看,玉米的原產地是北美洲.南北美洲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 .埃及是一 個地跨哪兩大洲的國家:亞洲和非洲 . 90.法國巴黎的象徵:埃菲爾鐵塔,凱旋門,羅浮宮.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 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區. 91 美國城市的籃球隊芝加哥公牛隊,休斯頓火箭隊,西雅圖超音速隊,底特律活塞隊.世 界陸地最低窪的地方是:死海沿岸. 92.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各大洲地形特點各異,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是歐洲 .造 成北美溫帶大陸性氣候范圍廣的主要原因是:緯度和地形. 93.南極地區是科學考察的寶地,我國在那裡建立的第一個科學考察站是:長城站.同被伊 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教徒奉為聖城的是:耶路撒冷. 94.習慣上,被我國稱為"南洋群島"的是指東南亞地區的:馬來群島 .各大洲中經濟最發達 的大洲是:歐洲.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國以南的美洲地區 . 95.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兩側有許多崖壁陡峭, 幽深曲折的峽灣, 形成原因是 : 冰川作用而成. 世界上最大的群島國家是:印度尼西亞 . 96.通常所說的波羅的海沿岸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 ,愛沙尼亞 . 97.美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是 :東北部地區.北極地區的土著居民主要是因紐特 人(愛斯基摩人). 初一級地理第二學期復習提綱 1, 亞洲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歐洲地形以平原為主.亞洲的地勢特點為中間高四周 低;亞洲的氣候類型復雜多樣 ,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其餘的氣候類型都有.歐洲主要的 氣候類型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亞洲和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分別 是湄公河和多瑙河;亞洲河流的流向特點為由中間向四周,呈放射狀分布.歐洲河流有河流 短小,水流平緩,水量豐富,支流眾多的特點.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貝加爾湖,最大的湖泊 是裏海,海拔最低的湖泊是死海,最鹹的湖泊是死海.亞洲人口佔世界的 60%. 2, 非洲大部分位於熱帶;有赤道,北回歸線,南回歸線三條重要的緯線穿過它.非洲的 地形以高原為主,被稱為 高原大陸.世界上最大的盆地為剛果盆地,最大的沙漠為撒哈拉 沙漠,最長的裂谷是東非大裂谷.非洲最高的山峰是乞力馬扎羅山,被稱為赤道雪峰.非洲 以熱帶氣候為主,被稱為熱帶大陸.剛果河與尼羅河對比那條河流比,尼羅河較長,但剛果 河的水量比較多, 這是因為剛果河流經熱帶雨林區, 而尼羅河流經熱帶沙漠和熱帶草原氣候 區.非洲物產豐富被譽為富饒大陸,黃金,金剛石,鉻鐵礦,磷酸鹽等礦產產量和儲量居世 界前列.糧食作物以玉米為主.出口的經濟作物主要是咖啡,可可,劍麻,花生,棉花,棕 櫚油等.非洲的人口和糧食問題突出. 3, 北美洲的地形可以分成西部山脈,中部平原 和東部高原山地三部分.南美洲主要出口 熱帶的作物.課本 P32 的表格有要記住. 4, 東南亞主要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個部分.中南半島的地形有山河相間,縱列分 布特點.中南半島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其特點為全年高溫,分為旱雨兩季,對農業的影響 主要表現在雨季播種,旱季收獲.馬來群島以熱帶雨林氣候為主,其主要的特點為終年高溫 多雨,對農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隨時播種,全年收獲.印度尼西亞被稱為"火山國".馬六甲 海峽因為處於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最短航線的必經之處, 所以被人們稱為溝通亞洲和大 洋州,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咽喉.泰國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分別是天然橡膠 和棕櫚油.菲律賓出口最多的作物是椰子和椰油.東南亞主要的稻米出口國有泰國,緬甸和 越南.馬來西亞的礦產居世界首位的是錫礦.新加坡的華人和華僑最多. 5, 南亞的地形主要分為北部高山,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三個部分.加爾各答和孟買分別 以麻紡織和棉紡織工業部門為主,因為那裡盛產黃麻 和棉花.課本 P43 圖 2—13,這是熱 帶季風氣候,其的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分乾季,雨季和涼季,乾季和濕季分別吹東北和西 南方向的風,容易發生旱澇災害,主要採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近年來印度的電腦軟體 產業部門在世界上佔有重要地位. 6, 西亞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表現在位於"三洲五海"之地. 土耳其海峽溝通黑海和地中海; 霍爾木茲海峽溝通波斯灣和阿拉伯海; 蘇伊士運河溝通紅海和地中海. 西亞以熱帶沙漠氣候 為主,以色列的灌溉技術先進.主要的特色農產品是椰棗.主要的民族為阿拉伯人,主要的 宗教是伊斯蘭教.耶路撒冷是伊斯蘭教,基督教和猶太教三大宗教的聖城.伊斯蘭教的聖地 在麥加城.課本 P51 圖 2—24,記住:西運和東運的三條石油運輸路線,西亞的石油產量, 儲量,出口量分別佔世界的 1/4,1/2 和 3/5.西亞產石油最多的國家是沙烏地阿拉伯. 7, 從經濟發展水平看歐洲大部分為發達國家;荷蘭,瑞士,丹麥的特色產業分別是花卉, 鍾表 和畜牧業.課本 P56 活動題. 8, 南極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個大洋包圍.南極洲的氣候特點為酷寒,乾燥, 烈風.最顯著的景觀是冰山.浮冰會對航船構成威脅.兩極的代表動物分別是企鵝和 北極 熊.北極的土著人種主要是因紐特人和拉普人.中國分別在 1985 年和 1989 年時候,在南 極建立了長城站和中山站兩個科學考察站. 中國科學考察隊到南極考察最好選擇在冬季, 因 為它位於南半球,季節與我們相反.在南極洲發現了煤炭資源,說明了原來南極洲位於熱帶 或溫帶,有大片森林. 9, 課本 P69 圖 3—8,記住: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四個島嶼,日本海,太平洋,瀨 戶內海,朝鮮海峽,津輕海峽,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神戶,北九州六個工業城市, 日本的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 分布在那裡是因為便於進口原料和出口 工業產品.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佔全國面積的 3/4,最高的山是富士山,它是一 座火山,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是因為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 它主要的氣候類型為溫帶和 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具有海洋性的特點.日本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為便利的海運,發達的 科技,高素質的勞動力和高效率的管理;不利的條件為缺少礦產資源.主要的貿易對象是美 國,中國和歐洲. 10, 埃及跨了非洲和亞洲兩個洲.其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主要的氣候類型是熱帶沙漠氣 候.沙漠面積佔全國面積的 90%.主要的旅遊景點分布在尼羅河沿岸.埃及的農業主要集 中分布在尼羅河谷地和三角洲,產量居世界首位的農產品是長絨棉. 11, 俄羅斯跨了歐洲和亞洲兩個洲,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地勢具有東高西低特點,以平 原地形為主,平原面積占 70%.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有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而涼 爽的特點.河川水量居世界的第 2 位,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淡水量最多的湖泊.森林 面積占國土面積的 1/3,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 石油的開采量居世界第 3 位.黃金產量居世界第 2 位.歐洲部分的主要工業區有莫斯科工業區和聖彼得堡工業區, 亞洲部分的工業區主要有烏拉爾工業區和新西伯利亞工業區. 工業以重工業為主, 因為礦產 資源豐富.在波羅的海,北冰洋,太平洋沿岸分別有聖彼得堡,摩爾曼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 克港口.現在俄羅斯重點開發西伯利亞地區. 12, 法國的領土輪廓呈六邊形.地勢具有東南高,西北低的特點,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 佔全國面積的 4/5.是歐洲出口小麥農產品最多的國家.主要旅遊景點. 13, 課本 P84 和 P87 圖 3—31,3—36,記住:太平洋,大西洋,墨西哥灣,加拿大,墨 西哥,落基山脈,大平原,阿巴拉契亞山脈,密西西比河,紐約,芝加哥,匹茲堡,底特律, 休斯敦, 西雅圖, 舊金山, 洛杉磯的位置, 以上幾個城市分別以最大的城市, 鐵路交通中心 , 鋼鐵工業中心,汽車工業中心,航空航天和石油化工,飛機製造,高新技術產業(矽谷), 好萊塢,迪斯尼樂園產業部門為主.美國共有 50 個州 ,兩個海外州是夏威夷州和阿拉斯 加州. 美國的農業具有現代化和專門化的特點. 主要進口的農產品為咖啡, 天然橡膠和可可. 農產品以小麥,大豆,玉米,乳肉為主.美國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自然資源豐富,交通運 輸發達,科技力量雄厚.美國是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在對外貿易方面,美國是 出口工農業產品最多,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咖啡和紡織品最多 的國家. 美國人口的稠密區分布在沿海平原和五大湖附近, 稀疏區分布在西部高山和高原地 區. 14, 巴西主要由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兩個部分組成.亞馬孫河發源地於安第斯山脈,注 入大西洋,長度居世界第 2 位.亞馬孫河水量豐富的原因是流經熱帶雨林氣候區,年降水 量 2000 毫米以上,南北是高原西部是高山,有利於河水的匯集.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分 別以熱帶雨林和熱帶草原氣候為主. 巴西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 其面積正在不斷縮小, 最主要的原因是墾荒.巴西是南美洲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有較完整的工業體系,農業機械 化程度較高,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劍麻,蔗糖,香蕉等農產品產量居世界 首位.鐵礦儲量大,水力資源豐富. 15, 澳大利亞面積居世界第 6 位,獨佔澳大利亞大陸.東,中,西分別以山地,平原 和 高原地形為主.艾爾斯巨石在西部高原.中部平原又叫大自流盆地,自流井的水只能用於牲 畜飲用. 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 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老的動物為袋鼠, 考拉,鴨嘴獸,針鼴,鴯鶓,袋狸.澳大利亞因為盛產羊毛和鐵礦石被稱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和坐在礦車上的國家. 城市主要分布在東南部沿海, 這是因為那裡氣候溫暖濕潤, 地形平坦, 交通便利. 16, 記住:埃及——開羅,美國——華盛頓,巴西——巴西利亞,澳大利亞——堪培拉, 英國——倫敦, 法國——巴黎, 德國——柏林, 比利時——布魯塞爾, 荷蘭——阿姆斯特丹, 西班牙——馬德里, 義大利——羅馬, 日本——東京, 馬來西亞——吉隆坡,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的首都.

3. 怎樣快速復習政史地生

政治
1、以熱點帶考點繼續鞏固教材

熱點是背景,教材是落腳點。熱點的面不要鋪得太廣,找准一兩個切入點,引導學生學會用教材知識去分析才是關鍵。

2、熱點整合明確考向

目標:第一,了解政治學科綜合題(第38題)可能涉及的重要熱點(年度內主要熱點),進一步吃透它,並尋找高考切入點(大背景,小切入)。

第二,了解政治、歷史、地理三科交叉的熱點問題(長期熱點)明確文綜大題(第39題)的大體方向。我認為,大體方向是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區域協調、對外經濟政治關繫上出題的可能性較大(注意找尋切入點)。

方法:第一,精煉材料;第二,整合落實。3、模擬訓練提高應試能力

方法:第一,選取典型的文科綜合模擬試題進行訓練;第二,政、史、地三科老師精心編制三到四套文綜試題進行訓練;第三,做兩套2005年高考文綜試卷。

在這一過程,要針對選擇題和綜合題進行解題方法指導。

例如綜合題的解答,第一,了解出題的意圖。第二,要分清試題設問的類型。一般有認識類(如何認識、理解、看待、有什麼意義等)、歸納類、演繹類(如何體現)、圖表類。第三,明確答題的基本要求。第四,答題要規范:①答案段落化;②段落要點化;③要點條理化;④語言科學化。

4、在5月份,將全國4、5月份的模擬試題中政治綜合題,文科綜合題(有代表性的)按專題分類整理,印發給學生,給學生「臉熟」的感覺,注意分類後給出解題可能使用的一些關鍵詞。5、回歸教材,不丟基礎分。

5月中下旬,用10天左右的時間,帶著學生重溫教材,進一步落實主要考點的主幹知識,輔之以必要的基礎題目進行訓練。

歷史
一、文綜卷歷史命題的基本原則

1.學科知識:重視基礎知識,但更偏重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的程度;

2.學科能力:突出學科能力,但更注重考查學生利用學科基本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水平;

3.創新精神:鼓勵創新,但更關注學生綜合意識的形成和人文精神的培養;

4.命題立意:能力立意和問題立意並重;

5.歷史學科特點:遵循歷史與現實、史論與史實相結合的原則,強調「以史為鑒」的教育思想,要求用歷史學科術語闡述和論證學科問題。

二、專題復習的方法

1.縱向延伸:

整理有關歷史現象發生、發展、變化和消亡的發展過程,突出其階段性歷史特徵。要注意前伸後移,時間上貫通古代、近代和現代的內容;

2.橫向拓寬:

從分析各專題的階段特徵入手,理解形成有關特徵的背景和影響,重點說明各階段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三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3.中外史比較:

將有關專題的歷史現象與同時代其他地區的同類現象進行比較,從比較中進一步認識有關現象的性質、特點和作用;

4.學科聯系:

從本專題所涉及的歷史現象的性質出發,尋找與政治學科和地理學科的結合點、發散點,指出綜合的思路和途徑;

5.專題訓練:以高考試題為模式訓練其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熱點問題復習

1.復習目標

認識當年高考的熱點問題與焦點問題,形成對這些問題的知識和認識准備,學習解答跨學科試題的解題方法。培養關注國家人類命運的歷史意識和多方面、多角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復習方法①提出問題(社會的熱點問題與生活問題);②確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目標;③梳理與問題有關的學科知識;④設計和練習有關綜合能力試題;⑤提示解題思路和答題技巧。

4. 怎樣學好史地生政

想要學好政史地,首先想到不是走什麼捷徑!要緊靠書本,把書本的每項知識都要落到實處,打好基礎,要把看這些科目的書本轉變成一種本能,沒事的時候就要拿出來隨便看看,即使是在無心的時候看,把書拿出來隨便翻翻一番,也能在下意識起到一種潛移的記憶作用!基本上要達到這種境界,問題出來,就要知道這個問題來源於書本知識的哪一處,再根據自己的知識結構總結出答案!總之就是只有把這些基礎知識掌握了,才能去向更高的層次拓展,看一些有用的政史資料,了解背景,才能把這幾門課程學好!特別要提出的,學習地理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地圖,多看看地圖在自己心中形成一定空間概念!學好地理也就不那麼困難了!同時,在做到這一些的時候,還要多想想為什麼要這樣,答案是怎麼來的,要思要做!其實做到這一點很簡單的,並不需要很多的時間!
告訴你一方法,在面對考試的時候,這些科目就要敢於去寫,只要不寫的太偏,其實拿高分都是比較容易的!
補充一點的就是,作答案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角度的把握 啊 !

5. 怎樣才可以學好政史地生的,我是初二的

史地生政不同的知識點需要用不同的記憶方法,記住一點聯想記憶是基礎,剛開始不行,習慣了這種記憶方法之後會越來越快,而且不容易忘記,下面是我總結的一些知識點的記憶思路

6. 史地生是什麼,政史地生平時要學嗎

想要有效復習初一史地政生,建議從以下方面做起:一、具體學科具體分析:歷史、政治、地理、生物每一個學科都有一定的學習方法,有的或許死記硬背就能搞定,但有的需要查資料、勤思考才是真正的答案,所以要靈活運用,巧妙記憶,特殊問題特別對待。二、找到適合自己的記憶方式和學習方法:史地生政這些學科的知識看起來似乎都是很直觀的,通過背會就能解決問題的,但是要結合實際去記憶,歷史需要有很強的時間線索,將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結合起來記憶,地理要多動手,在記憶的時候多畫圖來幫助記憶。只要是為了掌握各種知識點,可以用上自己認為最好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學習的效率,積極主動地應對學科中的各種問題,成績就一定會有所提高的。三、不同類型的學生復習運用不同的對策: 1、扎實學習型:平時上課認真聽講,認真完成老師交給的作業,但是學習成績就是上不去,屬於被學校和老師忽視的那一撥人。成績不上不下,就連學生都認為自己就是中等生的料,家長干著急,也沒辦法。解決方略:扎實學習型學生其實是有很大提升空間的。針對這一類型,在臨考前,要通過有針對性的測試,進行學習點排查,找出掌握不牢,理解不透徹的知識點,重點「攻關」,使之轉化為提分點。臨考復習切忌沒有主次,刻苦「苦」錯了地方。 2、聰明馬虎型: 活潑好動,天資聰慧,理科競賽總是拿獎,但是一到平時考試,卻總是錯題百出,成績差強人意。有勁不知怎麼使,自己也很苦惱。解決方略:正確的備考辦法是,總結幾個平時容易出錯的知識點,把基本概念弄清楚,同時多找幾遍例題,把常規解題思路理解透徹。另外,為了減少考試的出錯率,臨考前可以適當多做幾套模擬題,同時注意要重視檢查,只有認真對待,做到會的題一定不丟分,才能真正提高准確率。 3、考前突擊型: 學習成績一直不好,平時上課不認真聽講,考前為了應付家長總是「臨時抱佛腳」,突擊的效果可想而知。為督促該學生,家長可沒少操心,恨不得天天盯著孩子學習。學生也想學,可心就是沉不下去。解決方略:正確的備考方法是,對於幾個主要的題型進行重點復習,寧可不覆蓋所有知識點,把主要的知識點學透。這樣不僅考試成績會提高,而且會對未來的學習帶來好處。從長遠來看,要逐步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孩子自學的積極性,通過多方的督促,共同創造一個有明確學習目標、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

7. 初中政史地生怎麼學習

初中地理包括中國地理和世界地理兩部分,與其他學科相比,該學科以其綜合性、區域性、空間性見長,內容涉及地形、氣候、河流、人口、城市、交通、物產等。根據調查,有部分初中生反映該門課難學,並存在偏科現象。其實,學習地理只要掌握其中技巧很容易學好,特推薦幾種學習方法。

一、將所學知識落實到地圖上

部分初中生學地理還沒養成看地圖的良好習慣,只是死記硬背文字部分,結果課本背得很熟,考試成績並不理想,究其原因,就是忽視了看圖。初中地理考試有60%的內容來自地圖,因此,在學習時應多看地圖,將河流、城市、礦產都落實到地圖上去,並從地圖中找到它們的位置。事實證明,看各省地圖效果好於看分區及全國地圖,如學習中國地理「華北地區五省二市」時,可逐個省學習,以山西省為例,其形狀似平形四邊形,主要河流有黃河、汾河、省會太原,煤礦有北部的大同,中東部的陽泉,臨近省份分別為:北臨內蒙古、西臨陝西、東臨河北、南臨河南。可用相同方法去學習其他省份,只要各省地理知識掌握了,中國地理也就學會了,學習世界地理也是如此。

二、自編順口溜記憶

地理知識內容繁多,又缺少連慣性,學習時往往是記得慢、忘得快,如編個順口溜識記,則會記得快,忘得慢。如南亞地理中,講到印度的物產有:棉花、黃麻、甘蔗、花生、茶葉,可編為「棉麻折花茶」、(「折」指甘蔗),黃河流經的省份可編為「青川甘寧內蒙古,山西陝西和豫魯」,也可編為「青川甘為寧蒙山,西和東。(「為」是添加字,「山」指山西,「西」指陝西,「和」指河南)。需要說明的一點是,有些地名編順口溜應按順序,如多瑙河、湄公河流經的國家,黃河、長江流經的省份。

三、學會抓重點

有的章節內容雖多,但重點內容少,學習時,只要抓住重點,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東南亞地形復雜,可用8個字概括,即「山河相間,縱列分布」。東北三省的氣候可用4個字概括,即「長冬短夏」。

四、注意看地圖的「形狀特徵」

如湖南、江西二省的形狀像一對兄妹,越南的形狀像一根扁擔挑兩筐等。考試中,看圖填空部分有些學生竟看不出地圖畫的是哪個國家,哪些省份,以致於失分,原因就是平時不注意看地圖的形狀特徵。

學會以上識記方法,會提高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用更少的時間學會更多的內容,變薄弱學科為優勢學科,騰出更多時間學習其它各門課程。
生物 學習方法的優劣是學習成敗的關鍵,要想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必須掌握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生物關系比較密切的學習方法有觀察方法、做筆記的方法、思維方法和記憶方法等。

1.觀察方法

學習過程從本質上說是一種認識過程。認識過程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而感性認識主要靠觀察來獲得,所以觀察方法就是首要的學習方法。觀察方法主要包括順序觀察、對比觀察、動態觀察和邊思考邊觀察。

(1)順序觀察 順序觀察包括兩層意思。從觀察方式上來說,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後用顯微鏡。用顯微鏡觀察也是先低倍,後高倍。例如,對植物根尖的觀察,就是先用肉眼觀察幼根,根據顏色和透明程度區分根尖的四部分,然後再用放大鏡觀察報尖的根毛,最後用顯微鏡觀察根尖的縱切片,認識根尖各區的細胞特點。從觀察方位上來說,一般採取先整體後局部,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例如對一朵花的觀察,就要先從整體上觀察花形、花色,然後從外到內依次觀察花等、花冠、雄蕊、雌蕊。

(2)對比觀察 對比觀察有利於迅速抓住事物的共性和個性,從而把握住事物的本質。如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時,就要先異中求同:它們都有雙層膜,都含有基粒、基質、酶、少量的DNA和RNA。然後再同中求異:線粒體的內膜折疊成崎,葉綠體的內膜不向內折疊;線粒體有與呼吸作用有關的酶,且酶分布在內膜、基粒、基質中;而葉綠體內有與光合作用有關的酶,而酶分布在基粒層和基質中;葉綠體中有葉綠素,而線粒體中沒有。

(3)動態觀察 對生物生活習性、生長過程、生殖發育的觀察都屬於動態觀察。動態觀察的關鍵是把握觀察對象的發展變化。例如觀察根的生長,在幼根上等距畫墨線後的繼續培養過程中,重點就是觀察各條墨線間距離的變化,從而得出根靠根尖生長的結論。

(4)邊思考邊觀察 觀察是思維的基礎,思維可促進觀察的深入,兩者是密不可分的。所以要帶著問題觀察,邊思考、邊觀察。

2 .做筆記的方法

魯迅先生說:「無論什麼事,如果繼續收集資料,積累十年,總可以成為一個學者。」總結中外許多學者的經驗,可以說,做筆記是一條成才的途徑。做筆記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學學習中,主要有閱讀筆記、聽講筆記和觀察筆記三種。

(1)閱讀筆記

要想使學到的東西長期儲存、隨時提取、應用自如,就要在讀書時,隨時作讀書筆記。閱讀筆記主要有以下幾種。①抄寫筆記,又分為全抄和摘抄,做這種筆記應注意抄後校對,避免漏誤,然後標明出處,以備日後查考。②卡片筆記,卡片內容不限,因人而定,但一般應具有資料類別、編號、出處、著者姓名,正文等內容。需要注意的是,每張卡片寫一個內容,並及時進行分類歸檔或裝訂成冊。③批語筆記,即在書頁空白處隨手記下對原文的個人意見和心得體會等。④符號筆記,即在原文之間標注符號以對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號有黑點、圓圈、直線、曲線、雙線、虛線、箭頭、方框、三角、驚嘆號、問號等。作符號筆記應注意兩點:一是符號意義必須明確,並且要貫徹始終;二是符號不能過多過密,否則重點難以突出。⑤概要筆記,即對某本書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寫出其重點內容。

(2)聽講筆記

即聽報告、聽講座和課堂聽課的筆記,做這種筆記的突出矛盾是記的速度趕不上講的速度,為此要做到「三記三不記」即重點問題、疑難之處,書上沒有的記;次要問題、易懂之點、書上有的不記。

(3)觀察筆記

即在生物課內外對生物形態和生命現象進行觀察時所作的記錄。做這種筆記要注意細節,注意前後比較和過程變化,並要抓住特徵。

3.思維方法

思維能力是各種能力的核心,思維方法是思維能力的關鍵,所以思維方法在學習方法中佔有核心的位置。在生物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有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比較和歸類的方法、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及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1)分析和綜合的方法

分析就是把知識的一個整體分解成各個部分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是把知識的各個部分聯合成一個整體來進行考察的一種思維方法,分析和綜合是生物學學習中經常使用的重要方法,兩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只分析不綜合,就會見木而不見林;只綜合不分析,又會只見林而不見木。在實際運用時,既可先分析後綜合,也可先綜合後分析,還可以邊分析邊綜合。

(2)比較和歸類的方法

比較是把有關的知識加以對比,以確定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的思維方法。比較一般遵循兩條途徑進行:一是尋找出知識之間的相同之處,即異中求同;二是在尋找出了事物之間相同之處的基礎上找出不同之處,即同中求異。

歸類是按照一定的標准,把知識進行分門別類的思維方法。生物學習中常採用兩種歸類法:一是科學歸類法,即從科學性出發,按照生物的本質特性進行歸類;二是實用歸類法,即從實用性出發,按生物的非本質屬性進行歸類。

比較和歸類互為前提,一方面只有通過比較,認識生物的異同點之後,才好進行歸類;另一方面,只有把生物進行歸類,才好進行比較。因此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要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3)系統化和具體化的方法

系統化就是把各種有關知識納入一定順序或體系的思維方法。系統化不單純是知識的分門別類,而且是把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使其構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在生物學學習過程中,經常採用編寫提綱、列出表解、繪制圖表等方式,把學過的知識加以系統地整理。

具體化是把理論知識用於具體、個別場合的思維方法。在生物學學習中,適用具體化的方式有兩種:一是用所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和生產實踐,分析和解釋一些生命現象;二是用一些生活中的具體事例來說明生物學理論知識。

(4)抽象和概括的方法

抽象是抽取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的一種思維方法,抽象可以有兩種水平層次的抽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抽象;二是本質屬性的抽象。

概括是將有關知識的非本質屬性或本質屬性聯系起來的一種思維方法,它也有兩種水平層次:一是非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感性概括;另一種是本質屬性的概括,叫做理性概括。

抽象和概括也是互為前提的,相輔相成的,在學習過程中應有意識地進行抽象中以概括,概括中以抽象,以達到對知識正確、深入的掌握。

4.記憶方法

記憶是學習的基礎,是知識的倉庫,是思維的伴侶,是創造的前提,所以學習中依據不同知識的特點,配以適宜的記憶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記憶方法很多,下面僅舉生物學學習中最常用的幾種。

(1)簡化記憶法

即通過分析教材,找出要點,將知識簡化成有規律的幾個字來幫助記憶。例如 DNA的分子結構可簡化為「五四三二一」,即五種基本元素,四種基本單位,每種單位有三種基本物質,很多單位形成兩條脫氧核酸鏈,成為一種規則的雙螺旋結構。

(2)聯想記憶法

即根據教材內容,巧妙地利用聯想幫助記憶。例如記血漿的成分,可以和廚房裡的食品聯系起來,記住水、蛋、糖、鹽就可以了(水即水,蛋是蛋白質,糖指葡萄糖,鹽代表無機鹽)。

(3)對比記憶法

在生物學學習中,有很多相近的名詞易混淆、難記憶。對於這樣的內容,可運用對比法記憶。對比法即將有關的名詞單列出來,然後從范圍、內涵、外延,乃至文字等方面進行比較,存同求異,找出不同點。這樣反差鮮明,容易記憶。例如同化作用與異化作用、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激素調節與神經調節、物質循環與能量流動等等。

(4)綱要記憶法

生物學中有很多重要的、復雜的內容不容易記憶。可將這些知識的核心內容或關鍵詞語提煉出來,作為知識的綱要,抓住了綱要則有利於知識的記憶。例如高等動物的物質代謝就很復雜,但它也有一定規律可循,無論是哪一類有機物的代謝,一般都要經過「消化」、「吸收」、「運輸」、「利用」、「排泄」五個過程,這十個字則成為記憶知識的綱要。

(5)衍射記憶法

此法是以某一重要的知識點為核心,通過思維的發散過程,把與之有關的其他知識盡可能多地建立起聯系。這種方法多用於章節知識的總結或復習,也可用於將分散在各章節中的相關知識聯系在一起。例如,以細胞為核心,可衍射出細胞的概念、細胞的發現、細胞的學說、細胞的種類、細胞的成分、細胞的結構、細胞的功能、細胞的分裂等知識。

另外,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生物學的理論知識與自然、生產、生活都有較密切的關系,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聯系這些實際。一要聯系自然實際;二要聯系生產實際;三要聯系生活實際。聯系實際的學習,既有利於扎實掌握生物學知識,也有利於提高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物科目不僅需要學習上課老師所講的內容,另外,還要課後自己補充知識,多讀一些課外書,擴大自己的知識面,另外還要作適量的習題。但最為重要的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基本概念的理解,最有效的記住,用理解記憶和聯想記憶的方法,一般,自己理解的知識,更有深刻的映像,很清晰的思路,作習題是為了鞏固概念,加深自己的映像,使得自己的知識更加的牢靠。一般,高二上學期的生物課,記憶性的東西較多,這些都是最為基本的知識,你只要對基本的概念理解到為就可以了。而下半學期理論性的東西較多,不僅需要記憶,還要增加適量的習題,特別是算概率的題目,還有DNA的復制那幾章,需要用作習題的方式來幫助理解。高三時,要特別的注重實驗,注重實驗的一般的研究角度和入手的方法,分析誤差的常規的方法,作適量的題目,對實驗更加熟練,了解實驗的類型,但是,課本是很重要的,不要為作題而作題,還是要回歸到課本上。總之,學習方法是自己摸索和總結出來的,因人而宜。生物學其實很簡單,重要你用心學,一定會學習的很棒的,加油吧,祝你成功!
歷史
一、閱讀

閱讀是理解、記憶和運用的基礎,即學好歷史的基礎。怎樣才能使閱讀迅速而有效呢?

首先要有目的,有問題。如閱讀教材目錄以把握整體知識框架,這是在宏觀上把握歷史的前提;閱讀教材正文以把握基本的歷史知識: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典章制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等,這是在微觀上把握歷史;閱讀正文中的小字、注釋和圖表,有助於對主體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最後這一點最容易被忽視。綜觀近年高考題,教材小字名義上是閱讀教材,不做考試要求,而實際高考大綱中卻強調把握知識體系,意即在知識系統中的內容都在考查之列,所以在多年的高考題中總不斷出現小字部分內容。因此在閱讀教材中要把小字、注釋和圖表內容都納入到知識體系中去,才能做到全面復習,完整把握歷史知識。如世界近代史中第一次世界大戰一課,正文中指出「隨著殖民地問題上沖突加劇,英德矛盾開始激化,逐漸成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主要矛盾。」小字中用三百多字的篇幅,外加兩幅圖和一段材料,來補充說明了英德矛盾激化的原因和沖突表現。又如中國古代史上「北宋科舉制發展」一目,正文只對其積極作用進行論述,在小字中則補充了北宋科舉取士過多導致「出現官吏多而雜的局面」這一消極影響。

其次是閱讀中要掌握正確方法。閱讀中要抓住關鍵詞以認識歷史發展的程度、了解歷史事件間的相關聯系:如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中,社會的改造經歷了「初步」、「進一步」、「徹底」等階段;如《九國公約》簽訂,「又要使中國回復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將近代列強在侵華問題上的階段性和相互關系發掘出來,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20年代經歷了「相互爭奪-共同支配-日本獨占-共同支配」的歷程;抓住對比詞,以把握同類事件的個性和共性,如

「19世紀六、七十年代,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運動在世界許多地區展開,美國、德意志、義大利、俄國和日本等國家通過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抓住句中「不同方式」我們可以這樣理解:這幾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方式是不同的,但最終結果是一樣的。那麼「不同」表現在哪裡?為何會有這種不同?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各國的特點;結果是一樣的,都「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由此我們就可以把握本時期歷史發展的基本特徵。要在閱讀中明確歷史結論中各點的邏輯關系,如中國古代史上科舉制的意義評價內容較多,正確的理解思路是:首先改變的是前代門閥壟斷仕途的九品中正制,所以有「抑制門閥的作用」;其次與九品中正制相對比,門第不高的地主知識分子也能入仕為官,「擴大了官吏來源」;第三科舉制與九品中正制不同點在於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第四因主管科舉考試的是中央政府,改變了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把持人才選拔和官員任命權的局面,且選拔的大部分是有才能者,所以「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第五,這一制度「為歷朝所沿用,影響深遠」;第六科舉制也造成士人把精力集中於應付考試,而忽視實用性學問的消極影響。這樣從官吏來源(前兩點)到選拔方式(第三、第四點)再到影響(第五、第六點)就可以比較緊密地聯系起來了。

二、記憶

歷史學科是記憶為主的科目,如何才能牢固准確地記憶歷史基本知識,以利順利復現和運用呢?

第一,要理解記憶,不要單純地機械記憶。高中歷史理論性較強,抽象概念較多,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認真理解歷史結論中每一句話的內在含義,每一層次間的邏輯關系。如世界近代史中「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評價,就要將四句話的簡短結論分解成:①地位「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②標志「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其中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包括資本主義制度在歐美主要國家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確立和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又包括資本主義國家間的貿易關系和資本主義國家與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間的貿易關系。③積極作用「世界成為密不可分的整體」,這有利於世界各地區間的經濟文化聯系與相互促進。④消極影響「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和地區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原料產地、商品商場和資本輸出場所,資本主義國家控制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命脈,對它們進行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掠奪」,這意味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但在貿易雙方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必然會逐步加深雙方間的矛盾。

第二,要在整體知識的聯系中記憶,不要零星孤立地記憶。歷史知識是互相聯系的,如因果聯系、並列聯系、對比聯系等。將歷史知識分類歸納在一起,形成知識鏈,記憶更深刻牢固。如中國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條約內容繁雜,最易記混記錯,但將其分為割地、賠款、通商、關稅、軍事和宗教等類別歸納記憶,則效果大不相同。

第三,提倡巧記,切忌死記。巧記是指運用能夠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的一些方法幫助靈活記憶知識,如口訣記憶、諧音記憶、聯想記憶等。

三、理解

理解是記憶的基礎,是正確運用知識解答歷史問題的重要前提。

一要正確分析歷史結論。如前所述。

二要正確認識歷史問題。如中國古代史上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評價問題,教材中並未明確表述,但在講秦漢統一的實現和鞏固過程中,在秦漢、隋唐經濟文化發展和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中,每分析其成因時都要提到國家統一強盛,強大的中央集權無疑是起到了積極作用的,所以封建社會前期這一制度是積極作用大於消極作用;後期特別是明清時期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文化專制,知識分子脫離實際,科技落後於西方,顯然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阻礙了整個社會進步,其消極作用大於積極作用。

三要做到宏觀與微觀相結合,橫向關聯與縱向歸類相結合。近年文科綜合歷史試題中每有一道歷史科材料題,有時問題涉及古代到當代幾千年,如2003年高考文綜第37題,從秦漢到國民政府時期的抗戰,再到當今對長城的作用評價,歷史跨度非常大。又如04年春季高考題第37題考查了英國啟蒙思想家洛克和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說及在美國的運用。此題時間跨度不大,都在17-18世紀范圍內,但卻涉及三個國家,這是一道橫向聯系題。同時圍繞三權分立問題對每一位思想家的觀點及美國實行三權分立制度情況設問,每一知識點都必須有明確認識才能正確回答。此題體現了橫向宏觀與單個知識點微觀相結合的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歷史過程中學會從宏觀角度橫向聯系和縱向歸類歷史知識,整體宏觀與細點微觀相結合認識歷史。正確理解歷史知識還要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如辯證觀點、聯系觀點、發展觀點、階級觀點和實事求是觀點(又稱歷史觀點)。

四、運用

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理解能力,有了准確的歷史知識,還要在做題中學會正確運用已有知識。

有的同學自認為書讀得已經很熟,但一做選擇題就錯誤多多,這除了沒有真正掌握好知識的原因外,還有不認真審題,不會運用相關知識進行對號甄別判斷的因素。要做好選擇題首先要在閱讀題乾的過程中,全面弄清問題中每句話、每一個關鍵詞語的要求,再在選項中逐一對號判斷即可順利找出正確答案。

更多的同學是害怕做非選擇題。現行高考題的非選擇題型中最主要的就是材料解析題,其次是簡答題。做材料題過程中建議同學們先從讀高考題入手,以高考題答案做典範,學習高考題答案的簡明扼要特點,然後再獨立做材料題。為節省做題時間,最好採取以下步驟:第一,先瀏覽材料梗概,確定問題的中心和主題,以求盡快集中注意力於問題中心。第二,仔細審閱問題,帶著問題閱讀材料,明確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是什麼,還有什麼知識需要到教材中尋找和借用;第三步是組織答案,這也是同學在答題中出錯最普遍的,讀完題就依據材料和教材知識匆忙下筆,這時因下筆匆忙而思路不清,便會出現丟三拉四的毛病。所以在第三步千萬要記住,先整理一下思路,先答什麼,後答什麼,怎樣使答案語言更簡明。俗語說:想得清的人才能說得清,而做題中想得清的人才能寫得清。想清楚之後再做答案,正所謂下筆如有神。簡答題答題過程與材料題相似,此不贅言

政治首先要熟悉課本內容,針對重點和次重點熟悉。先把所有課本的目錄看一遍,知道每本講什麼。然後分塊,每個標題下面都有幾個問題,有的是重要的,把它們用特殊的標記下,有空的時候多看幾次。這樣考試的時候熟練就不會心慌而且准確率高。然後練習也要跟上,第一輪一般都實針對專題做問答,這個題一般都只考單一的知識點,這個環節要做好,因為這是基礎,到後面綜合的時候才有提高的空間。這些基礎做一些感覺不錯後要做綜合的題,就是一道大題體現很多不同本書的知識點,做了才會打開思路,考試的時候想得就全面了,而且找起書來也快。點不是寫越多越好,要寫關鍵和主要的才能拿分,去分析題目和材料的關鍵字。最後老師一般都會做重點和熱點的專題,一定要抄下來,然後看幾遍,有時間的話也看下相應的題。政治其實不難,你要每天給它一點點時間,哪怕只有一點點,就會提高對課本的熟悉度和對知識點的掌握。大題一般考意義和怎麼做的比較多。怎麼做主要從國家。社會。學校。個人等角度展開,不要漏了,很容易失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8. 初中怎麼學好政史地生

摘要 一:同步聽課法

9. 關於史地政生的學習方法及竅門。

死記硬背肯定不行,特別是你越是想記住的時候,越是會忘記。歷史你可以通過多看一些史記類的書籍或者電視劇,政治可以多看看新聞和報紙啊,地理和生物你可以多出去走走,多看看那些神奇的大自然,探秘類的節目。興趣

10. 高中文綜知識點和重點總結(政史地)

1、高中文綜學習,需要閱讀、理解、記憶、掌握運用的知識較多,一定要提高學習效率。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你可能更容易掌握條理化清晰的內容,雜亂的知識點一頭霧水,那麼你就需要學會梳理自己學過的知識點;你可能擅於聽老師講,自己看書效率低下,那麼你一定要抓住上課有限的時間高效的掌握;你可能需要一邊聽一邊勾勾畫畫寫寫,純粹的聽純粹的看都不會讓你注意力集中等等,找到自己學習上的一些特性,這樣才能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

2、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提高學習復習效率。速讀記憶是一種高效的「眼腦直映」式的學習、復習方法。速讀記憶的練習參考《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訓練軟體》,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閱讀速度提高5、6倍,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高學習、復習效率,取得好成績。如果你的閱讀、學習效率低的話,可以好好的去練習一下。

3、在學習之後要學會整合知識點。把需要學習的信息、掌握的知識分類,做成思維導圖或知識點卡片,會讓你的大腦、思維條理清醒,方便記憶、溫習、掌握。同時,要學會把新知識和已學知識聯系起來,不斷糅合、完善你的知識體系。這樣能夠促進理解,加深記憶。

4、做題練習是少不了的,但不要一味的題海戰術,把自己搞得一塌糊塗。做題的時候堅決獨立完成、杜絕抄襲、杜絕題海戰術。試題你是永遠也做不完的,但題型是有限的,要學會反思、歸類、整理出對應的解題思路。學習中還要學會階段性的總結,了解自己最近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節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