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玉米的營養需求有哪些特點和施肥技巧
玉米是我國的主要大田作物,在我國南北區域均有種植。想要在種植時獲得豐收,就要為玉米的生長發育創造適宜的生長條件,而營養供應是其中關鍵一環,而要做好施肥措施,就要在了解了玉米的生長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精準科學施肥。
總之,對於玉米的施肥,要根據土壤的肥力、肥料利用率、目標產量、茬口等因素綜合考量,盡量做到用肥合理、不偏施,在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㈡ 玉米的知識
你又名棒子 苞米 珍珠米 包穀等 ,起源於美國大陸 ,後隨著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 ,把玉米帶到了西班牙,隨後 隨著世界航海業的發展 玉米逐漸被帶到世界各地 ,16世紀明早 十斤玉米傳入我國 並逐漸成為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 。據說玉米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脂肪 維生素 微量元素等 ,在常見的玉米深加工產品中 主要有玉米澱粉 玉米油 使用酒精等 。
㈢ 玉米有什麼營養成分呢
預防骨質疏鬆:玉米的含磷量居諸多食品之首,老年人常吃玉米,不僅可以預防骨質疏鬆,還可以使牙齒更堅固。
㈣ 干玉米知識介紹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有些地區以它作主食。玉米是粗糙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1.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全部吃進,因為玉米的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時;
2.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色氨酸,單一食用玉米易發生賴皮病,所以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應多吃豆類食品;
3.玉米受潮霉壞變質產生黃麴黴素,有致癌作用,應當禁忌食用。
4.患有乾燥綜合征、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者屬陰虛火旺之人,忌食爆玉米花,食之易助火傷陰。
㈤ 玉米的營養價值
玉米的營養價值主要有七點:
1、維生素含量非常高
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而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
2、植物纖維素含量豐富
玉米中所含的豐富的植物纖維素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能束縛及阻礙過量的葡萄糖的吸收,起到抑制飯後血糖升高的作用;纖維素還可以抑制脂肪吸收,降低血脂水平,預防和改善冠心病、肥胖、膽結石症的發生。
3、富含硒和鎂
玉米中含的硒和鎂有防癌抗癌作用,硒能加速體內過氧化物的分解,使惡性腫瘤得不到分子氧的供應而受到抑制。鎂一方面也能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另一方面能促使體內廢物排出體外,這對防癌也有重要意義。
4、含谷胱甘肽
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光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
5、含玉米黃質
玉米中所含的玉米黃質,可以預防老年黃斑性病變的產生。根據1994年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和許多研究中心一起做的研究顯示,攝取較高量的玉米黃質,能降低老年黃斑性病變的機率。
6、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與煙酸
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能轉化為維生素A;玉米中還含有煙酸,含量比大米高很多。煙酸在蛋白質、脂肪、糖的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幫助我們維持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和皮膚的正常功能。
7、含有豐富的亞油酸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亞油酸可以降低膽固醇,防止其沉積在血管內壁上,從而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生,對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病有積極的作用。
拓展資料:
不適合吃玉米的人群:
1、消化不好的人
有腸胃疾病的人,比較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肝硬化食道靜脈曲張等,吃了玉米等粗糧之後特別容易引起靜脈破裂出血、潰瘍出血。
2、免疫力低的人
玉米的纖維素會造成蛋白質補充受阻、脂肪利用率降低。
㈥ 玉米的知識有哪些
主要是一些種植技術和品種的特點,所以在這方面的話一定要掌握好,就這樣的話才可以達到優化的效果。
㈦ 玉米有什麼用途有什麼好的食用方法都能製作成什麼 玉米一共有多少種
玉米(鮮)知識介紹:玉米是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種子。原產於中美洲墨西哥和秘魯,16世紀傳入我國,至今有400餘年的栽培歷史。目前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尤以東北、華北和西南各省較多。東北地區普遍種植硬粒型玉米,華北地區多種植適於磨粉的馬齒型玉米,品質次於硬粒型玉米。玉米是粗糧中的保健佳品,食玉米對人體的健康頗為有利。
玉米的胚特別大,占總重量的10%-14%,其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因此可從玉米胚中提取油脂。由於玉米中含有較多的脂肪,所以玉米在貯存過程中易酸敗變質。玉米既可磨粉,又可制米。玉米粉沒有等級之分,只有粗細之別。玉米粉可製作窩頭、絲糕等。玉米粉中的蛋白質不具有形成麵筋彈性的能力,持氣性能差,需與麵粉摻和後方可製作各種發酵點心。用玉米制出的碎米叫玉米渣,可用於煮粥、燜飯。尚未成熟的極嫩的玉米稱為「玉米筍」,可用於製作菜餚。 玉米(鮮)營養分析:1. 玉米中的纖維素含量很高,具有刺激胃腸蠕動、加速糞便排泄的特性,可防治便秘、腸炎、腸癌等;
2. 玉米中含有的維生素E則有促進細胞分裂、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3. 研究人員指出,玉米含有的黃體素、玉米黃質可以對抗眼睛老化,此外,多吃玉米還能抑制抗癌葯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刺激大腦細胞,增強人的腦力和記憶力;
4. 國外醫學資料介紹,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癌症發病率普遍較低,可能是其中富含鎂、硒元素等,抑制腫瘤的生長。特別是玉米中還含有較多的谷氨酸,谷氨酸有健腦作用,它能幫助和促進腦細胞進行呼吸,在生理活動過程中,能清除體內廢物,幫助腦組織里氨的排除,故常食可健腦。 玉米(鮮)補充信息:1. 吃玉米時應把玉米粒的胚尖全部吃進,因為玉米的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里;
2. 玉米蛋白質中缺乏色氨酸,單一食用玉米易發生賴皮病,所以以玉米為主食的地區應多吃豆類食品;
3. 玉米受潮霉壞變質產生黃麴黴素,有致癌作用,應當禁忌食用。患有乾燥綜合征、糖尿病、更年期綜合征者屬陰虛火旺之人,忌食爆玉米花,食之易助火傷陰。
4. 甜玉米是玉米大家族中的一員,其可作水果和蔬菜,除具有甜、香、脆、嫩的特點外,營養價值也非常高。甜玉米在歐美國家種植廣泛,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蔬菜。其子粒呈淡黃或乳白色,胚較大,乳熟期的子粒柔嫩,味美,蛋白質含量比普通玉米高,它富含維生素B1、B2、C、E和β-胡蘿卜素等,礦物質含量也較高;甜玉米所含水溶性多糖是普通玉米2~20倍,其糖分有蔗糖、葡萄糖、麥芽糖及植物蜜糖。
5. 甜玉米主要類型有:普通甜玉米,含糖量8%左右,多用於糊狀或整粒加工制罐,也用於速凍;超甜玉米,含糖量20%以上,果皮較厚,多用於整粒加工制罐、速凍或莢果穗上市;加強甜玉米,含糖量12%~16%,即適宜鮮食,又適宜加工罐頭。 玉米(鮮)適合人群:一般人皆可食用
尤適宜脾胃氣虛、氣血不足、營養不良、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患者、記憶力減退、習慣性便秘、慢性腎炎水腫以及中老年人食用。 玉米(鮮)食療作用:玉米性平、味甘,淡;歸脾、胃經。
可益肺寧心,健脾開胃,利水通淋;對於防癌,降膽固醇,健腦有一定功效。 玉米(鮮)食物相剋:玉米忌和田螺同食,否則會中毒;盡量避免與牡蠣同食,否則會阻礙鋅的吸收。 玉米(鮮)做法指導:玉米熟吃更佳,烹調盡管使玉米損失了部分維生素C,卻使之獲得了更有營養價值的更高的抗氧化劑活性。同時玉米不宜單獨長期食用過多。
㈧ 玉米有那些種類
1.按子粒形態與結構分類
根據子粒有無稃殼、子粒形狀及胚乳性質,可將玉米分成9個類型。
(1)硬粒型:又稱燧石型,適應性強,耐瘠、早熟。果穗多呈錐型,子粒頂部呈圓形。由於胚乳外周是角質澱粉,故子粒外表透明,外皮具光澤,且堅硬,多為黃色。
(2)馬齒型:植株高大,耐肥水,產量高,成熟較遲。果穗呈筒形,子粒長大扁平,子粒的兩側為角質澱粉,中央和頂部為粉質澱粉,成熟時頂部粉質澱粉失水乾燥較快,子粒頂端凹陷呈馬齒狀,故而得名。
(3)粉質型:又名軟粒型,果穗及子粒形狀與硬粒型相似,但胚乳全由粉質澱粉組成,子粒乳白色,無光澤。
(4)甜質型:又稱甜玉米,植株矮小。胚乳中含有較多的糖分及水分,成熟時因水分蒸散而種子皺縮,多為角質胚乳,堅硬呈半透明狀。
(5)甜粉型:子粒上部為甜質型角質胚乳,下部為粉質胚乳,較為罕見。
(6)爆裂型:又名玉米麥,每株結穗較多,但果穗與子粒都小,子粒圓形,頂端突出,澱粉類型幾乎全為角質。
(7)蠟質型:又名糯質型。原產我國,果穗較小,子粒中胚乳幾乎全由支鏈澱粉構成,不透明,無光澤如蠟狀。
(8)有稃型:子粒為較長的稃殼所包被,故名。稃殼頂端有時有芒。有較強的自花不孕性,雄花序發達,子粒堅硬,脫粒困難。
(9)半馬齒型:介於硬粒型與馬齒型之間,子粒頂端凹陷深度比馬齒型淺,角質胚乳較多。種皮較厚,產量較高。
2.按生育期分類
主要是由於遺傳上的差異,不同的玉米類型從播種到成熟。即生育期亦不一樣,根據生育期的長短,可分為早、中、晚熟類型。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劃分早、中、晚熟的標准不完全一致,一般認為:
(1)早熟品種:春播80-100天,積溫2000~2200℃,夏播70-85天,積溫為1800~2100℃早熟品種一般植株矮小,葉片數量少,為14-17片。由於生育期的限制、產量潛力較小。
(2)中熟品種:春播100-120天,需積溫2300~2500℃。夏播85-95天,積溫2100~2200℃。葉片數較早熟品種多而較晚播品種少。
(3) 晚熟品種:春播120-150天,積溫2500~2800℃。夏播96天以上,積溫2300℃以上。一般植株高大,葉片數多,多為21-25片。由於生育期長,產量潛力較大。 由於溫度高低和光照時數的差異,玉米品種在南北向引種時,生育期會發生變化。一般規律是:北方品種向南方引種,常因日照短、溫度高而縮短生育期;反之,向北引種生育期會有所延長。生育期變化的大小,取決於品種本身對光溫的敏感程度,對光溫愈敏感,生育期變化愈大。
3.按用途與子粒組成成分分類 根據子粒的組成成分及特殊用途,可將玉米分為特用玉米和普通玉米兩大類。
(1)甜玉米:又稱蔬菜玉米,既可以煮熟後直接食用,又可以製成各種風味的罐頭、加工食品和冷凍食品。甜玉米所以甜,是因為玉米食糖量高。由於遺傳因素不同,甜玉米又可分為普甜玉米、加強甜玉米和超甜玉米3類。甜玉米在發達國家銷量較大。
(2)糯玉米:又稱粘玉米,其胚乳澱粉幾乎全由支鏈澱粉組成。支鏈澱粉與直鏈澱粉的區別是前者分子量比後者小得多,食用消化率又高20%以上。糯玉米具有較高的粘滯性及適口性,可以鮮食或制罐頭。由於糯玉米食用消化率高,故用於飼料可以提高飼養效率。
(3)高油玉米:是指子粒含油量超過8%的玉米類型,由於玉米油主要存在於胚內,直觀上看高油玉米都有較大的胚。
(4)高賴氨酸玉米:也稱優質蛋白玉米,即玉米子粒中賴氨酸含量在0.4%以上,普通玉米的賴氨酸含量一般在0.2%左右。高賴氨酸玉米食用的營養價值很高,相當於脫脂奶。隨著高產的優質蛋白玉米品種的涌現,高賴氨酸玉米發展前景極為廣闊。
(5)爆裂玉米:即前述的爆裂玉米類型,其突出特點是角質胚乳含量高,澱粉粒內的水分遇高溫而爆裂。一般作為風味食品在大中城市流行。
拓展資料:
玉米(拉丁學名:Zea mays L.)是禾本科玉蜀黍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玉蜀黍、棒子、包穀、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蘆、大蘆粟,東北遼寧話稱珍珠粒,潮州話稱薏米仁,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
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餚,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業酒精和燒酒的主要原料。
網路_玉米
㈨ 今天學到的採摘植物玉米有哪些知識如什麼樣的視為成熟
玉米粒飽滿較實,可視為成熟。
玉米主要價值
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麥的5至10倍,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玉米中含有的核黃素等高營養物質,對人體是十分有益的。
值得注意的是,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於普通玉米,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也比老玉米高很多。
玉米的花粉、胚芽中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和玉米黃酮,經常食用玉米製品可延緩人體衰老,增強人的體力和耐力。玉米還有美容瘦身的作用。與大豆、小麥相比,玉米的脂肪、蛋白質含量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因而玉米製品越來越受到健身以及減肥人士的青睞。
玉米須又稱「龍須」,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故有著「一根玉米須,堪稱二兩金」之說。
玉米須中含有粗纖維、粗蛋白、多糖和粗脂肪。不同品種、不同時期玉米須的化學成分發生了很大變化。玉米須中總酚和總花青素的含量在其乳熟期時達到最高,抽絲期的總黃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最高,但是甜玉米和白玉米總酚、總黃酮的含量和抗氧化活性都在吐絲時期最高。
玉米皮主要成分中膳食纖維占含量最高。但是,由於玉米皮的口感粗糙、水溶性差,不受大眾歡迎,並且膳食纖維成分未被充分利用,導致浪費。
秸稈粉碎還田,可通過土壤中微生物作用,緩慢分解並釋放出土壤中的礦物質營養,可以被作物吸收利用,分解過程中形成的有機物和腐殖質可以為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生物提供原料,從而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結構,並提高土壤肥力。玉米秸稈作為家畜飼料是秸稈中一種最為高效的利用方式,並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玉米秸稈加工後作為飼料被利用產生的副產品糞便是很好的農田原料。直接利用秸稈資源制備沼氣可有效的緩解農村能源短缺問題。粉碎玉米秸稈後,按一定比例加入磷肥、氨肥、石灰和水,進行發酵。發酵的熟料裝袋可用於生產食用菌,如雞腿菇、蘑菇等,生物轉化率可達到70%至100%,廢棄物可用作農家肥。玉米秸稈新型飲料,色澤鮮明,有秸稈特殊的香氣,酸甜可口的特點,並具有優良口感和均勻的組織狀態。
㈩ 玉米的生長規律及有關知識
玉米生長發育過程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一)對土壤的要求及改土
玉米對土壤條件要求並不嚴格,可以在多種土壤上種植。但以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肥力水平高、營養豐富,疏鬆通氣、能蓄易排,近於中性,水、肥、氣、熱協調的土壤種植最為適宜。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為宜,並注意隨耕多施肥,耕後適當耙、勤中耕,多澆水,促進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根據具體情況,適當採用翻、墊、淤、摻等方法,改造土層,調劑土壤。土層厚逐漸深耕翻,加深土層,增加風化,加厚活土層;對士體中有砂姜、鐵盤層的,深翻中揀出砂姜、鐵盤,打破犁底層;對土層薄、肥力差的地塊,應逐年墊士、增施肥料,逐步加厚、培肥地力;對河灌區,可以放淤加厚土層改良土壤;對沙、粘過重的土壤,採取沙摻粘、粘摻沙調節泥沙比例到4泥6沙的壤質狀況,達到上粗下細、上沙下壤的土體結構。
(二)對養分的要求及施肥
玉米生育期短,生長發育快,需肥較多,對氮、磷、鉀的吸收尤甚。其吸收量是氮大於鉀,鉀大於磷,且隨產量的提高,需肥量亦明顯增加;當產量達到一定高度時,出現需鉀量大於需氮;磷量。如對畝產300~350千克的玉米進分析,得到吸收氮、磷、鉀的比例為2.5:1:1.5;畝產350~400千克時為2.4:1:1.7;畝產720千克時則為3:1:4。其他元素嚴重不足時,亦能影響產量,特別是對高產栽培更為明顯。玉米不同生育時期對氮、磷、鉀三要素的吸收總趨勢:苗期生長量小,吸收量也少;進入穗期隨生長量的增加,吸收量也增多加快,到開花達最高峰;開花至灌漿有機養分集中向籽粒輸送,吸收量仍較多,以後養分的吸收逐漸減少。可是,春、夏玉米各生育時期對氮、磷、鉀的吸收總趨勢有所不同,到開花、灌漿期春玉米吸收氮僅為所需氮量的1/2,吸收磷為所需量的2/3;而夏玉米此期吸收氮、磷均達所需量的4/5。還有,中、低產田玉米以小喇叭口至抽雄期吸收量最多,開花後需要量很少;高產田玉米則以大喇叭口期至籽粒形成期吸收量最集中,開花至成熟需要量也很大。因此,種植制度不同,產量水平不同,在供肥量、肥料的分配比例和施肥時間均應有所區別、各有側重。試驗證明,玉米生長所需養分,從土壤中攝取的佔2/3,從當季肥料中攝取的只佔1/3。籽粒中的養分,一部分由營養器官轉移而來,一部分是生育後期從土壤和肥料中攝取的養分在葉片等綠色部分製造的。以氮素為例,57%由營養器官轉移而來,40%左右來自土壤和肥料。因而施肥既要考慮玉米自身生長發育特點及需肥規律,又要注意氣候、土壤,地力及肥料本身的條件,做到合理用肥,經濟用肥。玉米施肥應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氮、磷、鉀配比,「三肥」底施。應促、控結合,既要搭好身架,又要防止徒長,確保株壯、穗大、粒重、高產不倒。
(三)玉米對水分的要求及排灌
玉米需水較多,除苗期應適當控水外,其後都必須滿足玉米對水分的要求,才能獲得高產。玉米需水多受地區、氣候、土壤及栽培條件影響。據資料證明,畝產500千克的夏玉米耗水量300~370立方米,形成1千克子粒大約需水700千克。還證明耗水量隨產量提高而增加。玉米各生育時期耗水量有較大的差異。由於春、夏玉米的生育期長短和生育期間的氣候變化的不同,春、夏玉米各生育時期耗水量也不同。總的趨勢為:從播種到出苗需水量少。試驗證明,播種時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應保持在60%~70%,才能保持全苗;出苗至拔節,需水增加,土壤水分應控制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為玉米苗期促根生長創造條件;拔節至抽雄需水劇增,抽雄至灌漿需水達到高峰,從開花前8~10天開始,30天內的耗水量約占總耗水量的一半。該期間田間水分狀況對玉米開花、授粉和子粒的形成有重要影響,要求土壤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左右為宜,是玉米的水分臨界期;灌漿至成熟仍耗水較多,乳熟以後逐漸減少。因此,要求在乳熟以前土壤仍保持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乳熟以後則保持60%為宜。天津市地處華北平原東部濱海地區,玉米生育期間降水特點是兩頭少、中間多。即4、5月份少,6、7、8月份較多,9月份又較少,總降水量略高於玉米需水量,但變化不定、分布不均。所以,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灌水和排水。通常,播前要澆底墒水;大喇叭口期和抽雄後20天左右,分別澆攻穗和攻粒水;當水分不足、葉片捲曲、近期又無雨時,應立即澆水,反之則可不澆。如果雨水多,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水,防止根系窒息死株。發芽出苗、幼苗期,應注意散墒,防止爛種芽澇。
(四)玉米對溫度的要求
玉米是喜溫的對溫度反應敏感的作物。目前應用的玉米品種生育期要求總積溫在1800~2800℃。不同生育時期對溫度的要求不同,在土壤水、氣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玉米種子在10℃能正常發芽,以24℃發芽最快。拔節最低溫度為18℃,最適溫度為20℃,最高溫度為25℃。開花期是玉米一生中對溫度要求最高,反應最敏感的時期,最適溫度為25~28℃。溫度高於32~35℃,大氣相對濕度低於30%時,花粉粒因失水失去活力,花柱易枯萎,難於授粉、受精。所以,只有調節播期和適時澆水降溫,提高大氣相對濕度保證授粉、受精、子粒的形成。花粒期要求日平均溫度在20~24℃,如遇低於16℃或高於25℃,影響澱粉酶活性,養分合成、轉移減慢,積累減少,成熟延遲,粒重降低減產。
(五)玉米對光照的要求
玉米是短曰照作物,喜光,全生育期都要求強烈的光照。出苗後在8~12小時的日照下,發育快、開花早,生育期縮短,反之則延長。玉米在強光照下,凈光合生產率高,有機物質在體內移動得快,反之則低、慢。玉米的
光補償點較低,故不耐陰。玉米的光飽和點較高,既使在盛夏中午強烈的光照下(10萬米燭光),也不表現光飽和狀態。因此,要求適宜的密度,一播全苗、要勻留苗、留勻苗,否則,光照不足、大苗吃小苗,造成嚴重減產。
(六)玉米對二氧化碳的要求
前邊講過玉米具有C4作物的特殊構造,從空氣中攝取二氧化碳的能力極強,遠遠大於麥類和豆類作物。玉米的二氧化碳補償點為1~5ppm,說明玉米能從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很低的情況下攝取二氧化碳,合成有機物質。玉米是低光呼吸高光效作物。
日本人給中國農業帶來的災難我不太了解。